請大佬解釋一下「文」和「字」的區別。?

看書時突然發現「文」和「字」的意義似乎是不同的,有人能詳細解釋一下嗎?


謝邀!

小角色來拋磚引玉!


《說文·序》: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 ,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可以這樣理解:
「文」:依照事物的形象畫出的圖形。
「字」:形旁聲旁互相組合出現的形聲字、會意字。


簡而言之:

獨體稱「文」,合體謂「字」。


期末狗怒答一波

許慎先生在《說文解字序》中說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文」這個漢字的本義是「交錯的筆畫」,即「紋」;「字」的本義是「孕育」。象其形體而造的是「文」(現在稱獨體字);在「文」的基礎上滋生的是「字」(現在稱合體字)。


如果從比較通行的六書分類法來看,就是象形和指事類的漢字的是「文」,會意和形聲的是「字」。而轉注和假借,描述的是意義上的轉化,並不產生新的形體。如果把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稱為第一維度,轉注、假借稱為第二維度,那麼一個漢字在分類上可以同時存在於這兩個維度,也就是轉注、假借類的漢字可以是象形的,也可以是形聲的,那麼對假借、轉注來說,其中既可以有「文」,又可以有「字」。

比如,

下圖(引自象形字典)的幾個字是「來」的甲骨文(左一、左二)、金文(右二)、小篆(右一)寫法。

「來」最初的意義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麥子,楷書寫作「來」,詞義經過演化才有了表示時間空間之類的意思,本義反而棄之不用,另造「麳」表示麥子的意思。但究其本源,「來」這個字是象形字、假借字,是獨體字,就是許慎說的「文」。而「麳」是合體字,「麥」是形旁無疑,「來」既是形旁也是聲旁,這兩個獨體字共同組成合體字「麳」,「麳」就是許慎說的「字」。


如有錯誤,萬望各位大佬不吝指教。

以上。


推薦閱讀:

文言文水平一般的人如何讀《史記》?
有什麼燃/凌厲/讀起來酣暢淋漓/熱血沸騰的古文嗎?
為什麼旅館叫順旅不叫逆旅?
有一個滿嘴之乎者也的男朋友是怎樣的的體驗?

TAG:文言文 | 古文 | 漢語言文學 | 漢語詞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