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都有哪些后续发展?
大众和媒体的注意力都是很短暂的,很多大新闻虽然轰动一时但很快就没有人关心和记得了,但偏偏许多事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对事件的深入调查、总结、反思等最有意义的内容也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慢慢出现的。我提这个问题就是希望给那些一直关注事件的有心人一个机会来回顾某个事件,介绍后续发展,帮助大家真正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
如果有过于敏感的话题希望大家还是点到为止就行,以免问题关闭连累了其他有意义的回答。
相关问题:
有哪些把恶性事件的曝光度成功地转化为法律的案例? - 时事热点
当年的新闻焦点人物,例如彭宇、佘祥林、邓玉娇、朱令、小传旺、原原……他们现在的生活境况如何?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丛飞?男歌手,参加400多场义演,累计捐款300多万,资助183名贫困儿童,为了供贫困儿童上学拼命演出,耽误了治疗,死于胃癌,终年37岁。因为承诺要供孩子到大学毕业,所以借钱也要资助。这个做法我到现在也不认同,帮助别人本就该量力而行,超出负荷是对自己家庭的不负责。可是至少,在被帮助的人眼里,他应该是个大好人吧?可是他们说了什么。
“你不是说好要把我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你还在上初中你就不出钱了,你不是坑人吗?”
“我现在在治疗所以不能继续汇款。”
“什么时候能治好?”
很多学生拒绝承认被资助过,也拒绝看望病重的丛飞。
“你说过不要回报的啊。”
哦。呵呵。
后来可能你们知道的,他死于2006年,那时与前妻的女儿将近7岁,他与邢丹的女儿才半岁。一生里没为自己做过什么,却也应该算是行善积德吧?
“他心软,看不得别人受苦。”
这话是邢丹说的。没有抱怨,照顾着两个女儿。可是她死于2011年。一场莫名其妙的交通事故。高速上飞驰的汽车,无聊向车窗扔石子的熊孩子。
从此,两个孩子成了孤儿。
请力所能及的做个好人。
愿好人有好报。
------------------------------------------------------
已经破2k了,谢谢大家。评论我都看了,有感慨,有唏嘘,还有讲三观的。
丛飞的做法我也不认同。但是对于穷则独善其身的说法我还想再补充一点。一开始他是有能力供养这些孩子的,但是后来演出机会锐减,收入暴跌。所以他不是说“我过不好也要救济别人”,而是“我答应了他们要供到大学,就要说话算话”。虽然我都不能接受,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再者说,你觉得他傻也好,对妻女不负责也罢,人已经走了,就别用太尖锐的字眼评价了吧。
我觉得三观最不正的就是感动中国这个评选。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未能齐家而要去平天下就感动中国了吗?
但是这个答案写出来不是想让人向他学习,只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没有人愿意做好事了,别怪社会冷漠,我想有人能记得,世上也有过这样的好人。
最后,我不是来宣传负能量的,我相信多数人是能知恩图报的,也由衷希望丛飞是个个案。愿你我永远保持应有的善良。
—————————————————
谢谢@卡卡提供的信息。丛飞与邢丹的女儿飞飞一直和姥姥姥爷生活在深圳,他们的好友封昌红一直照顾她和她的家人,孩子很优秀。PS:长得真的挺像丛飞的
——————————————————
被大家督促着找到了一点点关于大女儿的消息,这篇发表于今年年初,现在张叶娜应该也很好。这位老人也是好人。
作为一个老牌摄影纪实栏目,来说几个吧。
第一个,宜黄事件
如果大家还记得。
2010年9月10日,江西宜黄县发生抗拆自*惨剧,面对由数十名宜黄县公安、城管和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拆迁队伍,钟家三人点燃了自己的身体,大伯叶忠诚不治身亡,钟家母女罗志凤和钟如琴三度烧伤。
事发至今,钟家母女一直在解放军304医院接受康复治疗。漫长的治疗中,钟家母女均患上了抑郁症,每天需按时吃药才能控制住焦躁不安的情绪。母亲罗志凤不肯吃精神科的药物,儿女们便偷偷将药物掺在水里,让母亲在睡前喝下。
烧伤留下的疤痕,从钟如琴的大腿前侧向上蔓延至腰腹、两个胳膊、前胸、脖子和下巴,看上去像裹着一件缩水过度的衣服,摸上去却坚硬似铠甲。
四年的光阴,让如琴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她感慨“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会自焚。”她想告诉和她有同样“身份”的拆迁户们:“勿以自残来抗争,这无济于事。”个体自残根本无法改变强拆的滚滚车轮,当年一场大火之后的得失,只有她自己能够体味。
更详细的后续报道:【活着】被燃烧的时光_腾讯新闻_腾讯网
第二个,少女周岩。
2011年时,周岩还是一个长相甜美的花季少女,9月17日,陶汝坤携带打火机及装有打火机油的雪碧瓶来找周岩,在周岩的卧室内双方发生争执。随后,陶汝坤打开雪碧瓶,将打火机油泼洒在周岩的面颈部等处,并用打火机点燃,周岩惨遭毁容。
2012年2月28日,周岩坐在沙发上发呆。烧伤后的她变得沉默寡言,这让家人十分担心。事后法医鉴定显示,周岩面颈部及左耳烧伤,所致损伤后果构成重伤,颈部及左手功能障碍构成重伤,伤残等级被综合评定为五级。
2012年4月23日,包河区法院,大家将周岩抬上台阶,进入法庭。2012年5月10日,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陶汝坤有期徒刑十二年零一个月。
只有在妈妈怀里,周岩才感觉到特别踏实,此刻的周岩就像一个还未学会走路的孩子。
2015年2月3日,回到家中,周岩很不适应,熟悉的环境再度勾起她很多伤心的回忆。家里很冷,但不能开空调,因为太热伤口就会很痒,所以周岩只穿了一件外套。伤口又痒起来了,周岩叫来妈妈,给她挠一挠。
2015年2月4日,该案民事赔偿案在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法庭外,周岩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看起来与普通女孩并无区别,但实际上身上伤痕累累。不过,这三年周岩最大的变化并不是外在,而是她的内心更加坚强了。
2015年5月15日,该案民事赔偿案一审宣判,周岩及家人总索赔金额达到467万余元,其中精神抚慰金150万元,最终判决周岩获赔172万多元。庭审中周岩走出法庭短暂休息,微笑面对媒体。相比起2012年,如今每次走上法庭时,那段记忆,那些疼痛依然在刺痛着她,但她似乎已经学会了面对。
在一个学画画朋友的建议下,周岩开了一个卖化妆品的微店赚钱,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现在周岩的微店渐有起色,不过微店里客人形形色色,常常在微店里说些无聊的话,让周岩很烦恼,甚至有时候很生气,妈妈只能安慰她。
2016年3月22日终审判决后,周岩一脸冷静地走下台阶。宣判后,周岩的心情有些复杂,终审宣判陶汝坤赔偿周岩180万余元,而这距离2015年11月26日二审,已经过去了近4个月时间,也宣告了这一阶段的诉讼正式结束。
更多详细报道:【活着】毁容少女周岩的四年半_腾讯新闻_腾讯网
第三个,最近还在关注的失独老人群体。摄影师还是吴家翔,他已经关注这个题材长达5年了。
2012年,第一篇报道叫做《失独余悲》。
失独老人调查_《活着》_腾讯新闻_腾讯网
应该是国内“失独老人”这个群体第一次引发关注。
这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一块馒头了。
常年住在寺院中的老刘和凤兰夫妇回家乡探望老屋。他们儿子的遗像被尘封在柜子上。儿子原本是镇江市“大上海”酒店的大堂经理,2003年9月30日,因产生争执,被酒店厨师用啤酒瓶刺破心脏而死。之后,法院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而判决赔偿刘家的近三十万元人民币从未兑现。
“独自凄凉无人问”是很适合失独者现状的一个简单描述。当下,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百万个。计划生育政策是国策,是法律,数以亿计的平头百姓被毫无选择地“计划”;但在孤独的时候,国家不是他们的依靠。
在这个故事中,这些老人的悲伤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2014年,我们又发了一个专题,叫做《失独重生》
4月25日早上6点半,刑丽在北大医院的手术室里剖腹产下一对双胞胎男婴,她今年48岁,曾是一位失独母亲。和其他高龄产子的失独妈妈们一样,她们试图用新的生命抚平内心不忍触碰的伤口;然而重生是延续,是寄托,也是无奈。
郭敏的孩子们就在家门口的打工子弟幼儿园。
郭敏的独生女儿2005年因车祸去世。56岁那年,她通过胚胎植入技术生下一对龙凤胎,刷新了北京地区产妇年龄的上限。剖腹产下两个孩子,连手术带生产一共花了8万元。生活本来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然而2013年7月,65岁的老伴脑梗塞发作,好几个月才出院,如今他住在和前妻生的儿子家里,由他们照顾。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完全落在了郭敏的肩上,她带着两个孩子住在每月租金600块的出租屋里,那个出租屋有个喜庆的名字叫做“吉祥公寓”。
每个月扣除房租水电和各种生活支出,郭敏还能攒下一千五百元钱。她寻思着这样再工作十年,两个孩子上学应该够了。老伴脑梗发作后,她决定将来不让孩子们上大学了,高中都不必念。最多读个技校,能找个工作,足矣。
对四年来疲于奔命的生活,郭敏说从来没有一秒钟后悔过。至今她都认为,生孩子的8万是她这辈子花得最值的一笔钱。
第二个故事,虽然是“重生”,但是否再生一个孩子就能抹去失独的痛苦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失独重生_腾讯新闻_腾讯网
接下来就是第三个故事,发表于上周,叫做《我们的后半生》
失独者的后半生:把孩子留在灵魂里,然后抱团取暖
失独者的后半生,滑入悲伤中反反复复纠结。在原本阖家团圆的春节,很多失独者只能外出“躲年”。抱团取暖,是这个群体面对冷酷命运时的相互宽慰。他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继而定期组织歌舞、植树活动……在他们之中,曾经的受助者也是当下的付出者,帮助“同命人”慢慢走出阴霾。而在抱团取暖的后半生里,逝去的孩子始终是他们的行动支点。
2016年6月,冯立柱成立了衡水特殊家庭互助关爱协会。一年多时间里,他带领着志愿者们为家乡衡水的同命人开展了年夜饭、植树节、踏青、赏花、采摘、生日祝福等大大小小三十多场活动,陪伴和帮助刚刚失去孩子的失独父母,探望病榻中失独老人,他希望能帮助更多同命人从痛苦的泥潭中爬起来。
女儿离世后,艾咪遵照女儿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撒到了浩瀚的太平洋中,在北京留下的仅是公墓内一处半米见方的回忆空间。艾咪说失去孩子的痛苦是伴随终身的,但她不想被命运击倒,因为她觉得孩子并不想看到一个垮掉的自己。
艾咪翻看女儿的照片,孩子曾经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一切。女儿的离去一度让艾咪不愿触碰这些写真的记忆。她说“女儿是我生命的延续,现在我要替女儿逆生长,她在天堂里看着我呢。
或许丧子之痛会伴随他们终身,但真的希望这些失独老人能好好地活下去。
希望在新闻之外,所有人都能好好活着。
缝肛门助产士。
这个助产士接生的我。
不匿名了,我是家里二胎,有一个哥哥,父母意外怀孕有了我,准备去打掉,奶奶觉得怀的一定是个孙女,不想让打掉,妈妈也舍不得,可是当年正是计划生育严查的时期,所以我是在家里出生的,负责的产前检查和最后接生的,就是住在楼下的妇产科医生。
计划生育这个事情,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我长大知道自己出生后父母被罚款、免职、强制做节育手术,真宁可当初他们把我打掉了。
助产士阿姨家的独生子和我年纪差不多,从小就是我的偶像,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画图给我讲太阳系九大行星。儿子聪慧,爸爸是官员,妈妈是医生,应该算是很幸福的一家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他家就是我们整栋楼小孩子的游乐场+图书馆,偶像家里有整柜整柜的图书,似乎永远也看不完,楼上楼下的孩子每天都泡在他家看书打游戏,而且他的图书和玩具都很乐意借给我们带回家,我记得当时总是借《金刚葫芦妹》(是葫芦妹不是葫芦娃),也弄坏过他的魔方和金字塔鹰。
现在想想一群熊孩子在家里闹腾之后,收拾残局即使是一次也很麻烦,更何况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但说实话,这位阿姨在我的印象里并不是勤快的妇女形象,反而总是一副雍容华贵的样子。大概是因为家境好学历好, 生活中似乎从来也没有什么烦恼 ,印象中她一直留着垂腰长发,经常像西方油画里的贵妇一样慵懒的斜倚在沙发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偶像的爸爸在一次安全检查中意外出事故去世(当时情况非常惨烈,就不详述了),不久之后他们母子就搬走了,房子送给了亲戚。
之后我就只是偶尔听闻他们的消息,见过阿姨回来一两次。
再后来他们离开北方,去了几千公里外的深圳,便再也没有见过了。
后来就出了“缝肛门”的新闻。
我第一次看到新闻时,并没有认出她来,跟网帖有些看法一样觉得“如果用缝合关闭病人肛门的方式来报复,不符合基本的逻辑,就算罪犯,不达到同归于尽的疯狂程度,也不会用这种马上就会被发现的报复方式。”
假期回家的时候,偶然听说这个新闻里的助产士就是从前的邻居。我又回去看了新闻采访,不敢相信那个在镜头下畏畏缩缩,在话筒前词不达意的助产士就是当年楼下的阿姨。她曾是那么高傲的样子,举手投足都透着良好家庭出身的优雅。
没有什么私人感情成分,我只是带着惊讶关注了这个新闻的后续。
最后的结果是“产妇痔疮出血了,而且是活动性出血,助产士出于好心顺手采取了结扎止血的方法。 ”法院判产妇家属向助产士赔偿三万并道歉。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依然在纠结“缝扎痔疮”就是用针,而助产士之前担保没有用针。
国内规模最大的医学专业交流平台丁香园网站负责人李天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产妇肛门并未被缝。“产妇痔疮出血,压迫止血无效,遂结扎痔疮核”。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则认为,该事件与“8毛钱治好10万块钱的病”相似,存在夸大和失实,是“一起强加(给)医疗界的被耻辱的事件”。
现在百度搜索中第一条新闻仍是记者柴会群当时的噱头新闻。
后续采访中助产士表示不在乎赔款,要求道歉;而患者这边以“助产士不能做医生要做的事情,为产妇痔疮止血超出助产士职能范围”为由仍继续上诉。
相比学界专家强调程序,哈尔滨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医生李清晨,虽然同样认为“程序正确对医生来说很重要”,但作为身处一线的临床工作者,他多少有些纠结于“程序还是结果正义更重要”。
“正确的程序是找个外科大夫来手术。是等几个小时走程序让外科大夫来处理,还是顺手几分钟帮个忙?帮忙合理,但这就是程序错误。”接受媒体采访,李清晨举例说,如有患者面部多处受轻伤来诊,按规定,应分别由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大夫分别负责缝合眼部、耳鼻喉的几针,最后由口腔科大夫缝合口内几针。三科大夫聚齐,最快需要一小时。如果由一名口腔科大夫“顺手”缝合所有伤口,只要10分钟——这种情况发生纠纷后,患者告医院,准赢。
这个事件的最终结果真是没有任何赢家,医院停业,助产士下岗,产妇抑郁,丈夫带她几次搬家。
希望能给挑拨医患关系的人们起到警示作用。
后来她还来过我家一次,大家就是拉拉家常,她看起来就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也许世态炎凉,岁月已经磨光了她作为一个知识女性的那份优雅和从容。
以下所有都是国内杂志文章,无删改,答主本人没发表任何看法,不存在洗地一说。另,现在是2016/6/22,该案第五次延期审判,关押超过32个月。
褚健_百度百科
浙大副校长*褚健20140826《我强烈要求在杭公审》
浙大落马副校长褚健“案外案”:中控几近失控
-------------------------------------------------------------------------------------------------------------------------
中控迷失:掌舵人长期缺位 给觊觎者可乘之机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这家曾制订出中国自动化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被誉为“中国霍尼韦尔”的明星企业,因为掌舵人褚健的离奇被捕而陷落。
褚健 资料图
文_本刊记者 黄秋丽 编辑_吴金勇 插画_梅雪莹
“我非常关心褚健案。一个知名大学的副校长,一个有成就的学者,这样不明不白地抓了快两年,不审也不判,到底是什么说法?” 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电力工程学家汪楢生教授说,他和褚健并没有什么交集,“但希望这个案子尽快有个说法”。
从2013年10月19日被浙江省高检拘捕算起,褚健已经失去自由接近两年。这个和褚时健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人,至今没有被大众关注,但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圈层,褚健案引发了极大的震动。2014年4月,王成、钟山、苏君红和周立伟四位工程院院士联名给国家安全委员会上书,为褚健陈情。法学泰斗、原中国政法大学[微博]校长江平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经济法学会会长刘文华致信中央有关部门,呼吁谨慎对待褚健案,“避免出现冤假错案”。
在检方起诉书中,褚健最大的一项罪名是涉嫌在2003年中控从浙大[微博]海纳剥离、改制过程中侵吞国有资产。“按现在的情况去倒推当时的股份价格,然后说他买便宜了,这不合理呀。希望司法机关能够公正地判决。”汪楢生说。10年前,那场著名的“郎顾之争”让经历过改制的企业家们闻风丧胆;10年后,很多人已经淡忘了个中细节,但这一争议再次出现。
褚健是谁?他是工业自动化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2005年起担任浙大副校长。1963年出生的褚健,从公开的资料看似乎有着完美的人生履历:15岁考入浙大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30岁成为浙大最年轻的教授,次年成为博士生导师,他甚至还获得过9个国家级的科学技术进步奖。2013年被捕之后不久,他甚至还获得了含金量极高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教授均表示,“如果不是被捕,褚健将成为2013年的新晋工程院院士。”
褚健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控集团的创始人、大股东,这家工业自动化龙头公司2014年营业额为38亿,占据行业3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3年,褚健的命运急转直下,成了高校反腐的典型案例。而羁押还不到半年,他倾注了最多心血、涉足高精尖技术领域的中控子公司中易和大股东易主。而中控集团也莫名卷入了一宗巨额的贷款担保案。“这里面的水很深,利益太巨大了,里里外外都有想控制中控的人。”一位匿名的采访对象说。
抛开扑朔迷离的案情,褚健案如何判决,对于科研人员创业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褚健案涉及体制内创业、企业改制、科研经费使用、科研人员知识产权认定等多个焦点,他的遭遇,在高校产学研工作者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如果褚健被判侵吞国有资产,那么浙大网新(11.35, 0.66, 6.17%)的赵建会不会紧张?联想的柳传志会不会紧张?”上述匿名人士说。2003年和中控同时完成改制的还有浙大网新,它们是按照同一份文件进行改制的。中国很多科技类公司都经历了脱离科研院所改制的过程,其中最知名的便是联想。
公开资料显示,中控生产的是“现代工业的大脑”——大型装备赖以运转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简称DCS),从小型造纸厂到千万吨级的大型石油炼化工厂乃至国防武器装备,它们的运转都离不开DCS。由于其高技术门槛,1990年代这个领域完全被跨国公司垄断。中控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这种垄断,国外品牌的价格只剩最初的1/3。
离奇的举报
可能连举报者自己都没想到,侵吞国有资产会成为褚健最大的罪名
一封举报信,成为褚健命运的拐点。这封举报信被诸多人士认为漏洞百出。
2012年的褚健正踌躇满志。6月,浙大要补选一位常务副校长,他是民主测评高票当选的两位候选人之一。就在这时,一封纸质匿名举报信寄到了浙大各院系及以上领导的手上,举报褚健论文抄袭、当校长期间贪污数亿、向国外转移资产、乱搞男女关系等罪名。
浙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韩高荣教授收到了这封举报信,“上面举报的问题,没有一个列出确凿的证据,都是捕风捉影、笼统地说褚健有某某问题。”
2012年中央巡视组开始对高校进行巡视,浙江大学[微博]恰好被选为巡视单位。很快,褚健成为了调查对象。
“褚健回家跟我说,我们要相信组织,全力配合调查。”褚健的夫人、浙大化工系副教授陈亚秋说。2012年6月,中纪委驻教育部监察局派了9人调查组进驻浙大,查了近2个月没有给出书面意见。2013年1月,第二轮调查启动,国家审计署上海特派办对褚健在浙江大学的科研项目和中控集团进行审计。从1989年褚健做的第一个科研项目到2013年被捕,25年间他的点点滴滴都被重新审核。最终审计署出具了34份审计单,其中15份发往浙江大学,另外19份发往中控,但没有出具褚健贪污、向国外转移资产报告。
“如果有问题审计署会发通告。当时审计署给还学校提了100多个问题,其中褚健要回答的问题有50多个。他没有查出来什么问题。”浙大的一位老师说。
在审计结果出来前后,两次更大规模的举报爆发了。2013年3月,全国数百个高校领导、院士以及浙江省厅局级以上的领导,收到了这封举报信。这个时间点,恰恰是褚健递交2013年院士申报材料的时刻。2013年6月,褚健参加院士初选答辩前夕,这封举报信再度在学术圈疯传。
每逢褚健人生的关键点,这封举报信必然如期而至。2008年中控技术公司曾准备上市,也出现过一次针对褚健的大规模举报,举报信的内容几乎如出一辙。2014年1月至3月,在褚健已经被捕的情况下,这封举报信还再度出现,收信人扩大到了中控的很多大客户。
“大客户收到举报信,说明这里面一定有公司的事情。”陈亚秋说。2012年到2013年,褚健和陈亚秋多次听说“有公司要花3000万买褚健一个无期(徒刑)”,褚健最初觉得是玩笑根本没有上心。2013年,陈亚秋还听到过“再不扳倒褚健当了院士就更难”的说法。褚健就是在院士第二轮答辩前11天被拘捕的。
在褚健案中,有很多反常的现象。从2012年开始,他的女儿褚燕芸开始接到骚扰电话,有时是一阵恐怖的笑声,也被人跟踪。由于不堪其扰,2013年2月褚燕芸独自到四川山村支教。2013年她向杭州警方报案,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查出结果。褚健的刑事代理律师周泽介绍,褚健被捕之后最初关押在杭州的看守所,后来被改名并秘密送到临安和武义看守所。
褚健被捕之后不久,北京和利时公司创始人、大股东王常力离开了北京,据业界人士透露他一直在新加坡。和利时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另一家龙头企业,原属于电子部六所也经历过改制。王常力和褚健的背景很相似,都是行业顶尖专家。2012年之前他一直担任和利时董事长,但记者查询公司网站已经看不到他的信息,董事长也换了人。
中控与和利时在DCS专攻方向上不同,中控主攻化工行业,而和利时主攻电力行业。扬子石化的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中控在化工行业DCS的中标率为60%以上,和利时在电力行业类似。虽然这两家公司的规模都不算大,但它们的重要性一般公司无法比拟。石油石化、核电、电网、高铁、三峡大坝等等,很多重要设施都要依靠它们生产的“工业大脑”指挥运转。正因为如此,中控被商务部列为禁止被外资收购的公司。但这两位行业领军人物一个被捕、一个则远走他方。
至今,褚健的家人不知道举报人是谁。此后检方的《起诉意见书》也证明,举报内容有失实之处。
“举报信上说褚健当校长期间利用职权贪污数亿。但《起诉意见书》上列举的褚健贪污行为全部发生在1999年至2004年,他2005年才当副校长。”周泽律师说,这封起诉书反而间接证明褚健在当副校长期间没有贪腐行为。此外,“所谓的转移资产纯属子虚乌有,褚健个人生活也没有问题。”
褚健是以贪污浙江大学科研人工费的理由被批捕的。而提取科研人工费问题,在浙大老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提取科研人工费的做法是按当时政策的要求行事。如果褚健的做法是犯罪,那整个浙大的教授都有罪。”浙大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教授说。另一位老师说:“照这么说,院士的罪最大,因为他们项目多、提取的人工费也多。”但这个罪名并没有出现在举报信中。
可能连举报者自己都没有想到,举报信和起诉书的内容差别如此之大;更想不到的是,侵吞国有资产会成为褚健最重要的罪名。
这要从中控成立的历史说起。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一大批高校科研人员下海创办了学科型公司,中控的前身、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公司以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某个学科为依托,公司性质都是全民所有,但是从注册资本、到经营管理都是老师们自己在运作。“褚健刚办公司的时候还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明明注册资本、公司运营的钱都是自己借来的,怎么是国有公司呢?”姚先国说。在改革初期的混沌状态下,这样的困惑非常普遍,人们来不及想清楚就行动了。1998年,浙大组建上市公司浙大海纳,这是一家为上市拼凑出来的公司,中控被要求成为其中的一个板块。2002年底浙大决定把浙大海纳卖给资本玩家飞天系,飞天系要求公司尽可能多的现金,这时浙大产业处要求褚健的管理团队收购海纳中控的全部股权。同时被浙大要求管理团队回购的,还有海纳快威,这家公司就是浙大网新的前身。
在收购价格上,以2001年中控年度审计报告每股净资产做底,褚健团队以20%的溢价回购。海纳快威也同理。这个价格由浙大海纳原总经理李立本提出,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中控股份转让金额为360万。2003年管理团队收购股份之后,这两家公司完成了改制,成为彻底的民营公司。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以上改制过程,有专业机构的审计报告、浙大海纳的董事会决议、股份转让协议、浙大海纳的上市公司公告等文件也都符合程序。原浙大主管产业的副校长胡建淼出具了《关于浙江海纳剥离快威和中控的情况说明》。
与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改制案例相比,中控的改制过程似乎更为清晰。但2014年浙江省检察院委托浙江省价格认证中心对2003年1月22的中控股份价格进行评估,该机构采用收益鉴定法(用该股权交易未来若干年的预期收益,而得出当年的股权价值),得出的价格是2619.23元。这比当年收购价格高。据此,检方认为褚健贪污国有资产。
“也就是说,改制之后中控做得越好,褚健‘贪污’的金额就会越大;如果中控失败了,褚健就没罪。这样的追诉逻辑十分荒唐。”周泽说。对褚健其它的指控,比如职务侵占、骗取科研资金、挪用公款等,周泽也认为站不住脚。
周泽接手本案后,一直很困惑检察院对褚健立案的依据是什么?几个月前他向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调取检察机关对褚健案立案的案件线索,及前期调查情况报告。但至今没有拿到相关资料。
至今,褚健没有向检察机关认罪。“我和褚老师见了这么多次面,他从来没有问过会判多少年。相反,他总是乐观地认为只要法院开庭,他就能把所有问题说清楚;法院会判他无罪。”周泽说。褚健案审理期限原本到2015年6月,但后来法院又延到9月。9月15日,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律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审限再次延长到12月。延期的原因未知。本刊记者多次联系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电话无人接听。
2015年9月,褚健的代理律师向相关方面递交了一份《参加过国家多个科技攻关项目的国家级自动化控制专家——褚健没有职务犯罪、没有经济犯罪、不是贪官,此件错案应尽快纠正》的文件,并要求对褚健取保候审。
股权谜案
实际控制人长期缺位,公司治理混乱,给觊觎者可乘之机
“起诉书上的褚健跟我认识的褚健根本不是一个人。”中控技术副总裁贾勋慧说。他1996年加入中控,是中控创业过程中的主力之一。
褚健被抓不久,案件尚在侦查阶段,有些媒体就写出了“褚健掌管校企8年贪污国资数亿”的报道。这样的新闻一定让很多人拍手称快。但对于了解褚健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最感痛苦的地方。
“褚老师开40多万的丰田车,我们很多高管都开100多万的车。他坐飞机都是经济舱,高铁一般是二等座。每年年底分红,钱都打到我们个人账户上,但他的分红基本都留在公司循环使用,这么多年他一共从公司拿走了不到70万的分红款。”贾勋慧说,“褚老师是个不爱钱的人,他过着可以说是简朴的生活,这是很多中控人都知道的事实。”
褚健在杭州买过两套房子。一套是1999年中控团购的位于杭州滨江区的福利房,另一套是2005年买的文二路万科西溪蝶园,都是普通住宅。“褚健当副校长之后工作很忙,第二套房子离浙大紫金港校区不远,完全是为了工作方便才买的。”陈亚秋说,此前他们一直住在浙大求是村的老房子里,回家晚经常没有车位。褚燕芸一直开着一辆10万多的本田思域,与本刊记者见面时,她身穿从淘宝买的衣服,脚上一双十几块钱的人字拖。
9月初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陈亚秋穿着一条很平民的裙子,背着不知名的包,戴近视眼镜,短发,没有化妆,一脸书卷气。如果不是因为褚健案,她还不会请小时工帮忙做家务,“以前都是我自己买菜做饭做家务。现在(四处奔走)生活很不规律,实在忙不过来了。”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别人的想象中褚健一家不仅是有钱人,而且是富豪。
“别人会觉得褚健很有钱,但股权不是钱。他没有把公司的分红拿回家。正是因为这一点,褚健怎么做公司,跟我们家没有特别的关系。”陈亚秋说,“1993年刚办公司时,褚健就半开玩笑跟我说‘用谁都不能用你’,他不想把公司办成家族企业,这条线就在那儿了。”自尊心让她远离中控,她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和家庭上。
如果不是褚健案,陈亚秋几乎不会和中控发生交集。在她的反思中,“这也反过来造成褚健进去之后,中控随意被人动的原因。”褚健被捕之后,中控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一共有6次股权变动,其中4次发生在2014年7月底之前——这段时间褚健在看守所不能见任何人,包括律师。
2014年底陈亚秋介入中控时,才知道2011年褚健卖股权一次性获得了1.1亿的收入,“当时听说过要卖股权,但没有往下问”。褚健交完个人所得税还剩下8000多万,他把这笔钱全部投入开办涉足高精尖科技领域的公司中易和。2014年6月,中易和23.251%的股份被卖给了杭州的另一家公司巨星科技(13.96, 0.90, 6.89%)(002444)。不仅如此,他还与中易和断绝了关联,而巨星科技成为中易和的大股东。
中控系旗下一共有三个主要公司:做DCS的中控技术、做智慧城市的中控信息、做高精尖科技的中易和。中易和不是最赚钱的公司,但最有战略价值,涉足国防军工、太阳能、机器人(60.960, 4.26, 7.51%)、节能四大产业,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巨星收购中易和之后成为抢手的机器人概念股,股价一度暴涨。长江证券(9.65, 0.38, 4.10%)曾对中易和进行估算,其各领域的潜在市场容量可能超过1000亿元。
中易和在股权结构上存在致命缺陷——实际控制人长期缺位。2011年中易和成立时,褚健已经担任浙大副校长,按照相关规定,他不能持有公司股份。于是他选择了让公司高管代持股份。在工商登记上,中易和股东中没有他的名字。中易和初始股权结构为:杭州创瑞公司22.727%、杭州伟明投资公司9.091%,金建祥22.727%、施一明31.818%、张伟宁13.637%。褚健通过借钱给高管的方式完成公司注册,在这个操作中,褚健没有和高管签订代持协议,而是借款协议。
褚健被捕后不久,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褚健将判死刑或者无期,而中控将被收归国有。
中控的一位前高管还原了当时发生的一幕:“高管们做了一个小范围沟通会,金建祥说如果问题处理不好,中控集团可能被收归国有,多年的奋斗结果就没有了,而现在能保住的就是中易和。中易和是褚健借钱给他们注册的,检察院说把借的钱还给褚健,就不再追究中易和的事。”金建祥是褚健的创业伙伴,2005年开始担任中控董事长兼总裁。
周泽律师讲述了另一个版本:褚健被捕之后不久检察院要求中易和股东配合“退赃”,不仅包括褚健借给高管的钱,还包括褚健借给公司做流动资金的4000多万,一共连本带利1个多亿。
这两个版本并无冲突之处,高管们还钱给褚健,然后这些钱作为赃款上缴到检察院。而在高管们还钱给褚健之后,以前的借贷关系终止,这根连接褚健和中易和的脆弱纽带彻底断裂。
无论哪个版本,接下来的剧情是一样的——中易和及高管们都拿不出那么多钱交给检察院,这时巨星科技出现了。浙江省高检扣押的1个多亿,全部来自巨星。
2013年底,时任中控旗下中易和节能公司总经理的邹骁参加了一个与巨星科技高管的饭局。“中易和的高管都参加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巨星要对中易和的股份进行收购。巨星是做小电动工具的,跟中控从事自动化领域不沾边。”邹骁说,中控的高管们当时想过很多方案,目标是找一家有技术实力且业务上互补的高科技企业,资金上有支持同时不丧失控制权。但这些方案在金建祥董事长那里没有通过。本刊记者短信、电话联系金,均未与他取得联系。
2014年中易和旗下所有子公司做估值的时候,中易和高层要求子公司保守估值,基本就是按净资产估值。此事得到了邹骁的证实。他负责经营的中易和节能当时正在融资,愿意溢价投资的机构很多。与此同时,中易和的高管们获得了可以很优惠地购买中易和集团的股份的机会,自身只需要出四分之一的资金,剩下的四分之三资金由巨星提供借款。“是有这个机会,但我没有参与。”邹骁说。他后来选择离职并放弃了所有的股份,“金钱上我有损失,但以后任何时候见褚老师都没有心理负担。”
2014年5月8日,巨星科技发布公告,披露其已与浙江创瑞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受让了创瑞公司持有的中易和公司22.7%的股份,股权转让款1800万元。但创瑞公司股东应佩华、陈小红(中控财务人员)很快向证监会[微博]举报,这份转让协议不是代持股人及实际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要求中止并撤销这份转让协议。
2014年6月21日,巨星科技再度发布公告称,中易和原股东进行了整合,创瑞之外的所有股东整合成伟明投资(持有中易和77.273%股权),巨星通过增资4589万元持有伟明投资30.09%的股权,间接持有中易和23.251%的股权。
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两次股份数量只相差0.551%,巨星购买的价格却从1800万飙升到4589万,这很让人费解。记者通过邮件向巨星科技董秘何乐天询问收购中易和的过程、股份定价依据,截至发稿时没有得到回复。
在中易和事件中,浙江省高检扣押1个多亿,是整件事的关键。如果没有抽走1亿的现金,中易和不需要外部人介入。《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一款中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周泽律师解释,根据这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不能扣划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浙江省高检冻结褚健的股权就能到达目的,为什么一定要扣划资金?”周泽律师说。
中易和股权更替内幕如迷宫幽深。实际控制人的长期缺位,给觊觎者提供了机会。不仅仅是中易和,中控集团旗下所有的公司在股权上都有相同的问题。2005年褚健当上浙大副校长之后,由于身份的问题,他将中控的主体公司、主营DCS的中控技术公司股份全部让高管代持。
2014年底,陈亚秋第一次到中控集团办公楼时,她感受到了公司里“恐怖的气氛”。愿意配合她的人不多,很多事情办不了。“检察院的人说,只要动一动就要被抓起来。在这种高压状态下人人求自保也是正常的。”陈亚秋说。但她意识到了股权问题的严重性。
“我发现(在中控)没有任何资源可用,既没有人可用,也没法行使股东权利。这都是因为股权问题造成的。”陈亚秋下决心对褚健在中控技术的股权进行确权,这个过程并不顺畅,有人以一些理由推脱,但是最终所有人都签下了证明代褚健持有股份的文件。
中易和的遭遇还不是全部。2014年2月,中控信息也曾准备引入外部资本,但被褚健代理律师通过法律手段喊停。由褚健全资持有的中控集团公司,则卷入了一宗贷款担保案。在一些高管看来,“这是一桩说不清的担保案”。
“中控辛辛苦苦奋斗了20年,到现在谁要搞垮它我们都不知道。”陈亚秋说。在她的意识里,中控首先是褚健一直在奋斗的科技事业,而不是钱。但正是对金钱的追逐,造就了凶险的商业江湖。
被夸大的使命?
他一直在给自己树敌,或许都是因为太强的使命感。
2010年10月,在出差的航班上,一条新闻引起了褚健的注意——伊朗2000多台核燃料铀浓缩离心机失控炸飞了,造成重大损失。他把这页报纸撕下来带回了家。
“这新闻他给我看了,我没觉得有什么特别。”陈亚秋说。褚健立刻让人查伊朗这批离心机用的什么控制系统,很快查出来是西门子的pcs-7系统。工业控制系统是连接虚拟网络与真实物理世界的桥梁,一旦遭网络攻击,会对物理世界造成真实影响。早在2007年褚健就想到过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而伊朗离心机的事故证实了他的想法。
“这时候他有点着急了,中国大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都是用国外的‘大脑’,极端情况下这些装置形同虚设。”陈亚秋说,褚健做很多事情都不是从经济角度考量,“褚健在日本京都大学留学时,他的导师桥本伊织教授跟他讲了他们那辈人在日本战后崛起中的作用,并且教导他回国要为振兴国家而努力,他受了很大的影响。”
但这种有情怀的思维方式,会让褚健和高管们产生分歧。“中控内部一直有争议,有人说这个应该是国家干的活儿,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肯定要考虑赚钱,这类项目短期都不可能盈利。”贾勋慧说,但说归说最后还是都支持了褚健。
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上,中控投入巨资做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2014年4月,王成等四位院士联名给国家安全委员会上书,这封紧急报告列举了褚健团队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并且写了这样的结语:“这些实验首先印证了某国具备的攻击能力。其次,褚健带领的产学研一体化研发队伍具备综合优势,他们结合信息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掌握了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方面的重要能力,在我国目前最为领先。”
“褚老师是个(技术领域)战略家,他的前瞻性不是一般人有的,我们都非常佩服他。”浙江大学智能控制研究所所长苏宏业教授说。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除了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就是由褚健牵头完成的高速工业控制网络EPA技术。这是一项历经艰辛、完全原创的技术,很多人认为不可能。2008年,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EPA为国际标准,这是中国自动化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2011年底,德国电器电工信息技术委员会将EPA纳入德国国家标准,德国是国际标准制定的大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对此还做出了鼓励性的批示。
在技术领域的积累,尤其是掌握了EPA这样的原创核心技术,使得中控最有条件研究诸如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之类的尖端科技。
2013年底青岛市黄岛的战略储备油库和输油管线发生爆炸,褚健此时已经被捕,他给国家安监总局写了一封信,想提醒调查一下是否与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有关。但这封信没有如他所愿地送出看守所。“他做什么都太用心。在看守所他托我们买了很多科技前沿的书,他没有放弃。”陈亚秋说。
这些前沿科技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褚健是企业家。如果只是科学家,他的很多想法无法付诸行动,因为原创性研究的失败率很大,很难通过评审获得国家经费的支持。对于企业家与科学家的身份,褚健似乎没有冲突感,反而让他在他热爱的科学事业上如鱼得水。但别人的感受已与他不同,裂痕早已存在,只是他没有看到。
从诞生之日起,中控就是一家被理想鼓舞的公司。“我刚到中控时,褚老师说要以打造中国的民族自动化产业为己任。开始我觉得是口号,但是后来发现它切实成为中控的精神。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贾勋慧说。褚健在专业上的成就,加上精神感召力,吸引了一批和他有相同追求的人。中控发展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在EPA技术研发过程中,一位为中控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做了胃切除手术,但他最终坚持做完了这项研究。
虽然中控精神已经形成,但是时光流逝,一些人变了。2008年中控上市失败,一种对褚健不满的情绪开始在公司发酵。在为理想奋斗了十几年、并取得成就之后,人性定律启动,理想让一些人感到疲惫,而权力和利益让他们兴奋。
为了留住人才,褚健很早就设计了股权奖励计划,他的股权这些年一直在稀释。“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股权太少,褚老师没有让他们觉得满足。”一位知情人士说。此外,褚健的股份都是让别人代持,这也是个考验人性的举动,如同在别人嘴边悬了一块肉。“代持的股份说分还没有分,上市又失败。爬山之前你跟大家说山上有个果子,结果到了山上,你说果子没有熟再等10年。”他认为中控内部的积怨已久,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褚健看不到问题。
“褚老师太理想化了。他觉得就应该这样,要为一个有理想的事业奋斗。他不断灌输这些,自己也身体力行。他不爱钱,就以为别人也不爱钱,他看不到别人的需求。”他认为褚健只要在公司,一些人的另一面就会被压抑,但他被捕之后,他们的另一面就放大了。在褚健被捕之后,中控在公司层面几乎没有做努力,一些想积极为褚健奔走的人被泼了冷水,由于很多压力,“我们都变成了沉默的人”。
褚健看不到的不止这些。在第一波举报信时,他的几个朋友都问过同一个问题,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我没有得罪什么人呀。”褚健说。
其实,他已经得罪了太多的人。他担任浙大负责人事和产业的副校长,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肥差,但是上任两年他的满头黑发变得花白。姚先国曾看见他和一个院长吵架,因为褚健执行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分流了浙大30%左右的教职人员。
“很多人对褚健不满,但是他对浙大做了贡献。这个改革很成功,人员分流腾出岗位再引进新鲜血液,这对浙大的未来有益。”姚先国说,褚健并不咄咄逼人,但认准的事就要做,而且原则性很强。在按国家政策要求清理打着大学旗号的公司时,他遇到了更大的麻烦,因为这涉及到更多、更大的利益。
“他不会变通。我劝过他很多次,有的事情不要太急,但是他太有原则。”韩高荣的另一个身份是浙大产业集团总经理,是褚健的下属。他认为褚健不是官僚,“他是用管理公司的方法管理大学”。褚健当校长也很特别,2005年他只是教授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被民主投票高票当选副校长。“一般浙大人对褚健的印象是,能干,正直,做事非常认真。”韩高荣说,浙大青年教授联谊会是他创办的,他是第一批长江学者,获得第一批杰出青年基金,公司也成功,他的口碑非常好。但由于没有层层提拔的经历,他对官场、对人心缺乏了解,这可能也是他出事的原因。
在褚健被捕的前10天,韩高荣遇到了他。“他还是说我没有问题。他总是这种想法,我非常清白、你们谁告都没有问题。在他那儿,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
无论在学校还是公司,褚健都是“想做事的人”。他想把中控做成中国的霍尼韦尔——这家美国公司在自动化、军工等领域的成就堪称伟大;他想把他一手创办的浙大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做成美国麻省理工的media lab——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实验室;他还想为浙大做一些事情,让它更好。
“他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他一直追求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想要的东西,他总是很专注,把别的都忽略了。”陈亚秋说。这些忽略东西包括别人的感受,包括家人的需要,甚至也包括他自己。她最近读了吴晓波[微博]《被夸大的使命》,褚健的状态如同这个书名,“他没有生活。”
褚健跟很多人说过这句话,“我不追求名利,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自然来了”。在很多了解他的人眼中,他不是汲汲于富贵的名利之徒,但是他也是凡人,有一些无法抵挡的诱惑,比如当校长。浙大的一位老师说:“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当校长是个无法抗拒的诱惑。”
在当校长和院士这件事上,他的家人、朋友都劝过他,不要做太满。“褚健不是个懂得中庸之道的人。”他的大学同学杨永耀说,但是他在一些方面又非常注意,在同学聚会时他从来不会给人高人一等的感觉。早年褚健给他留下两点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能力全面,尤其是组织能力很强,这是褚健创业能成功的原因;二是褚健志存高远,1993年他们几乎同时评上教授,褚健已经给自己树立了当院士的目标,“我当时还说他这个目标是不是太远了”。
褚健的父母已经80多岁,两年多没有见过儿子。每次问起,陈亚秋都说褚健在做国家保密项目,“不知道怎么跟他们交代”。两位老人偶尔出门还是坐公交车,他们住在滨江区褚健1999年买的那套房子里,家具陈设十分普通,两只小狗陪着他们,让空荡荡的房子不那么寂静。
大多数答主说的都是国内的事,也许是因为自家事自己清楚吧。
我说一个国外的。
其实也不远,就在隔壁日本,那个被世界遗忘四年的福岛。
今年九月, 来自波兰的摄影师波涅辛斯基(Podniesinski)得到了日本政府许可,进入福岛灾区拍摄。 他镜头下福岛,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现实中的“末日废土”。
这是一条曾经繁华的公路,灾民为逃难将汽车遗弃在路上。现在杂草丛生,路只能用车流辨认。
即使过了四年,辐射指数依旧高达6.7uSv/h(微西弗/每小时),坐飞机也不过3uSv/h。
在十六万居民逃离后,曾经的城镇已成鬼城。 波涅辛斯基说:“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双叶镇、奈美镇、富冈镇现在已变成了鬼镇,这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数以万计的人们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满地狼藉,只余蜘蛛的商店。
学校中的黑板写满为福岛打气的话语,但废弃的现实让它们显得苍白无力。
混乱的书店。
至今仍保持着灾难那天景像的餐厅。
这是电影《我是传奇》中的几张图片,虚幻与现实,在福岛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分别。
现在, 禁区内每天有2万名工人在修缮房屋,进行净化工程。 而净化工程不过只是将住宅和街道附近的受污染土层移除,装入图中黑袋,在禁区内的专门场地层层堆叠,以节省空间。 即使这样放弃了山林净化,工程量依旧大的让人觉得遥遥无期。污染土壤堆积如山。
但放弃山林净化,无疑还是存在隐患。污染物很可能随风或降雨传播,因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污染物随风飘扬又污染大片土地。
据波涅辛斯基对逃离居民的采访,他们大多数人对有生之年回到家乡基本上不报希望。因为政府公布全部消除污染的时间,已经是三十年。他们也担心即使三十年后,放射性废弃物依旧存在。而政府仅十万日圆的赔偿,也使他们不满。
虽然居民们大部分都已逃离,但一如当年的切尔诺贝利一般,总有对这片土地怀有感情的人留下,他们基本上全是老人。
Podniesinski拜访的一户选择住在附近特殊建造的临时建筑里的家庭。女主人野泽洋子带他参观这些临时住宅区,洋子的丈夫浩一也决定和她一起留下来居住。
因为舍不得遗弃自己牧场的360头牛,牧场主人雅美吉泽冒着风险回来照顾它们。 她的牛在核事故之后,身上开始莫名出现白点,她推测是食用了被核辐射污染的牧草,导致基因产生突变。但在她把这一状况告知政府后,政府并未给予适当的协助,只是取了一些血液样本后就不了了之。
尽管波涅辛斯基已经动用复杂人脉从政府取得了许可,但是他始终没能去到橙色和红色地区。
他说:“我希望我有机会能进入橙色以及红色地区,它们是受污染最严重且最荒凉的地区,在那里时间好像停滞在灾难发生的一刻。进入这些地区需要特别通行证,而通行证需要以官方的名义取得。游客一律都不准进入,记者也是不欢迎对象。日本政府对此类话题很敏感,政府立场等话题都被掩盖起来。虽然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引发了这场灾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核泄漏事故而是人为的,这场灾难是完全可以预见和避免的。”
波涅辛斯基冒险进入这片时间停止之地。目的不在于让人们放弃核电,这并不实际,而是要谨慎谨慎再谨慎的使用核电,不要再产生这样的结果。
因为福岛核灾,如果没有选址不当,没有为金钱一再延长使用寿命,没有工作人员如同梦游一般的操作。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一个人命运经历不幸后,总有办法做些什么去补救。
而一场灾难,一场人为的灾难发生后,做什么似乎都很无力。
----------------------------------------------------------------------------------------------------------------------------------
本来以为没人看了,结果一觉醒来突然就火了,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感谢评论区知友@jian mi提醒,我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国内所有关于这条新闻的源头应该就是这一条了
被世界遗忘的福岛核电站
这个回答下很多答主都说的很好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下。
我国对核电安全是否过度自信? - 社会
关于南京彭宇案,是非曲直,彭宇到底撞了没撞,真相已经难以揭示。当案的徐老太也已经去世,可以说这个案子基本上盖棺了。
我这里不想饶舌为这个案子定论,撞没撞已经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这个案子当初也未必有多么复杂。但由于当时一部分不良媒体的报道,审理过程的不透明,判决书的不严谨,引起网络民意狂潮,一直到今天,彭宇案的影响还绵绵而不绝。
这里我引用评论区陈青说的一句话: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彭宇案,为那些碰瓷者指明了方向,也为那些真的肇事者指出了一个“解决方法”。
彭宇案之前,我们未必会见义勇为,见到老人就扶。但彭宇案之后,时至今日,正是彭宇案让你我能坦荡无私的说出这顾忌之心。好多事情,如同被泼到地上的水,太阳一晒,便踪迹全无,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邵氏弃儿】
多年来,湖南邵阳计生部门为收取社会抚养费,将“非法”婴幼儿强行从父母身边抱走,送入邵阳福利院,统一改姓“邵”。当地计生部门的解释是:这些婴幼儿多是被农民“非法收养”的弃婴。但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婴幼儿是亲生的;更甚者,有的并非超生儿,而是“合法头胎”。计生干部每送一个婴儿到福利院,可以获得上千元的回报。这些婴儿大多被送入涉外收养渠道,“卖给”外国人——外籍人士在收养小孩时,会支付3000美元捐款,相关部门以此牟利。
2011年5月初,财新传媒独家报道”邵氏弃儿“一事,引起全国关注。详见邵氏弃儿:被计生部门“没收”的婴儿 财新网另有详细专题邵氏“弃儿”——财新网
事情调查到现在,没看到什么结果公布。倒是报道此事记者的遭遇有点意思,这个记者曾在一次研讨会中披露当时的遭遇,在知乎不说太细,我节选下(全文网易有发,戳换了三个名字后,他终于不做记者了):
我12月16日刚离开财新我现在和财新没有关系了,所以我讲话可能更放得开一点,因为没有太多的顾忌。我离开财新可能或多或少也是跟报道《邵氏弃儿》有关系。
2007年,我在《中国经济时报》做记者的时候的时候接触“邵氏弃儿”的爆料,但不能发表出来。当时我的名字是庞皎明,是我的本名。后来我因为批评性报道不得不离开《中国经济时报》,进入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改了一个名字叫做上官敫铭,还在一直关注“邵氏弃儿”,但也因为环境的原因没能报出来。
我在南都待了三年,之后去了财新。“邵氏弃儿”的稿子终于得以发表。但是,这这篇报道给我本人并没有带来好的影响,它给我带来有很大的打击,以及各种各样的压力。2011年5月9日,报道发表后,我马上被有关部门盯上了。
他们发现原来上官敫铭就是庞皎明。大概4个月后,我被有关部门勒令开除。我的一位朋友把这个消息隐讳地发在了微博上。很多人问我怎么会被开除了?但是我不好说明。
我所有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电脑都被入侵。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当时财新发表了一份声明称有记者邮箱被入侵,其实是我的邮箱被入侵了。后来财新用比较智慧的方式让我换了一个名字,用了“郑道”这个名字。
变成“郑道”的我又开始投入一线的采访,但是因为我做了几期封面报道,在当时还有一定的影响,我又被有关部门发现了,说不是让开除了这个人吗,怎么又出现了?
本文曾发布于我的知乎专栏比新闻更美,欢迎关注。
2013年8月,我前往可可西里采访,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20年前死去的人,至今仍被草原上的人们流传。那段历史仿佛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树,无论循着哪条枝干逆向而上,总能在起点遇到他,遇到那个人。
那是一切的缘起。
故事从一个人的死亡开始。
1994年1月,可可西里的隆冬,藏族官员索南达杰死了。
一颗价值两毛钱的小口径步枪子弹击中了他的大腿和小腹之间的动脉,血凝结在他的黑色皮裤里。他俯卧在地,双眼圆睁,短须和头发上满是灰尘,右手依然保持着扣动扳机的姿势。两天后,当他的助手,双手冻僵的勒炎祖用两个指头捏着一把马刀,循着记忆中的路线回来找他时,索南达杰已经在滴水成冰的高原上被冻成了冰雕。
在后来当地传颂的故事里,索南达杰是在枪战中死亡的,但所谓的枪战,是一场他孤身一人面对十一个盗猎者的战役。期间索南达杰开枪射死了一名突袭他的盗猎者,射伤了他的一名同伴,随后,亡者的十一名同伴共同发誓:全部都要开枪。
一名盗猎者打开吉普车的车灯,负责定位索南达杰,车灯打开的一刹那,索南达杰向吉普车开了一枪,随后车灯熄灭,十一枝枪对着索南达杰的方向开火。
十余分钟后,枪声停歇,盗猎者不知索南达杰的死活,不敢走向他,各自逃命。
勒炎祖试图将索南达杰的遗体运出荒漠,但车险泥潭,当治多县公安局的救援人员赶到时,索南达杰的遗体在车里躺了四天四夜,身上覆盖着藏羚羊皮。
杰桑·索南达杰,简而言之,英雄。
他成为一座可可西里无可替代的丰碑。
扎多是索南达杰骑马回家招到的学生。
青藏两省交界处的草原之广袤,奔跑的牛羊仿佛蝼蚁,纵马飞奔几十里都见不到人烟。这里高远广寒、水草贫瘠,冬夏无尽更迭,一年到头飞沙走石,环境极其严苛,但藏地游牧民族却在此地生存绵延上千年。
上中学,使扎多的命运第一次发生了改变:本该是学着剪羊毛的年龄,却走进了学校。后来,扎多到西宁上大学时,最喜欢说汉话,经常说得嘴都干了,还兴高采烈。
这大概是因为,汉语代表的是属于外面世界的精彩。他和朋友们组建了自己的团体“唤醒会”,办杂志,发小册子,上台演讲批评县领导,试图用极其先锋派的行为敲打沉闷的县城。毕业后,扎多效仿索南达杰,放弃高收入,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中学教师,渴望用教育改变家乡。
但结果是,“唤醒会”被人告发了,教育改造也失败了。
当他彷徨困惑时,索南达杰又一次出现了。治多县新成立的西部工委正在招聘,新任的工委书记正是索南达杰。
结果去应聘时,索南达杰将扎多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觉得小年轻连学校里的这点委屈也受不了,怎么可能跟着自己干事业。
在当时的扎多看来,索南达杰脾气很臭,简直是个干部异类:当中学老师,敢违抗上命,让学生把捡来的虫草卖给商人,而不是政府指定的供销公司,因为价钱更高;当乡党委书记,敢不交税,因为牧民实在太穷困,因而被戏称为“索加人民共和国”;作为下级,他敢拍着桌子骂县委书记然后再若无其事“道歉”;对于他看上眼的领导,再怎么柔顺的话他都能说出来。
索南达杰的野心是改变高原贫弱的经济状况,光靠畜牧业,牧民无法致富,一场雪灾就能毁了一年的生计。他把目光投向可可西里的无人区,是因为那里发现了金矿。
金矿不是可可西里唯一的资源,藏羚羊的绒毛编织成的“沙图什”,是世界上顶级奢侈品。这个美丽的物种开始成为人类贪欲的牺牲品。
扎多也不记得索南达杰是什么时候“转型”的。第一次进可可西里的时候,他看到书记翻着《工业矿产手册》,边看边说:“你要是没有知识,就变成野牦牛了。”后来就变成了复印的散页《濒危动物名录》,打击盗猎者突然变成了更重要的事情。
1994年1月,扎多和索南达杰最后一次走进可可西里。出发前,扎多留心了一眼吉普车的车牌号“青G0519”,他心里暗自嘀咕,真不吉利——我要救。
车队行进不久,遭遇一大伙盗猎者,经过一场枪战,将敌人全部拿下。枪战中盗猎者司机被击中身亡。索南达杰把扎多悄悄叫到一边,叮嘱回去汇报要统一口径:“一定要说是我打的。”
扎多心想,你要抢功啊,分明是咱们的向导开枪打的。索南达杰告诉他:向导是老百姓,如果说是他打的,回去要被人报复的,咱们是政府的人,回去没人敢找事。
这是他们在可可西里的第11天。索南达杰临时决定,让扎多将受伤的盗猎者带回格尔木治疗,而他自己留下押送大队盗猎者。
临别时,索南达杰把所有的子弹留给扎多,告诉他如何从草地和冰块上辨认方位,如何寻找北极星,还警告了扎多带走的有病盗猎者:“如果动了他一根毫毛,我下辈子不做书记了,专门抄你的老窝。”
差不多在扎多的车爬到五道梁时,索南达杰的死了。
再相见是在寺庙里,索南达杰的尸体覆盖着党旗,武警战士为他守灵,上千盏酥油灯点燃,400位喇嘛诵经三天三夜为其超度。
索南达杰生前不信藏传佛教,他走后,遗体被政府恭送至寺院,以酥油火葬,这是只有高僧大德圆寂才有资格进行的仪式。
当地的秋吉活佛说:“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如同一个真正的比丘。”
索南达杰生前常说的一句话:“现在国家只关注着东部经济,西部要引起重视,也许需要一个烈士。”
这仿佛是索南达杰对自己做出的不详预言,现在,他确实为之而死。
而失去了老师和领导的扎多,再一次失去了方向。这时,索南达杰的妹夫扎巴多杰来找他,邀请他加入新成立的野牦牛队,为索南达杰报仇,但扎多拒绝了。因为,自索南达杰死去以后,他开始害怕可可西里,这种恐惧甚至变成心魔,有一回离开高原看到公路,他当场瘫坐痛哭。
扎多觉得自己受够了,他向领导要求换岗位,他选择去了宣传部。
扎巴多杰继承了索南达杰的职位和所有的工作。
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西部工委恢复,并成立野牦牛队,在县城张贴广告、招募队员,将队伍扩大为五六十人,还有牧民赶着牛羊来加入这支反盗猎队伍。
野牦牛队队长扎巴多杰,这个本意为亲戚报仇的神枪手和出色猎人,成了实实在在的藏羚羊保护者。他组织的“野牦牛队”从1995年成立到2000年被悲情撤并的五年里,巡山上百次,抓获盗猎藏羚羊团伙92个,收缴藏羚羊皮八千多张,这几乎占到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全部藏羚羊反盗猎成绩的一半。
改变命运的不惟索南达杰的亲人。
1994年夏天,30岁的摄影师、知名探险家杨欣从报纸上看到了索南达杰的事迹,这令他悚然动容,从此蜕变为环保人士。
杨欣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可可西里建一个保护站。当时,野牦牛队常年在高原和盗猎者打游击战,资金困难,恶劣的高原气候令大多数队员落下了头痛、关节炎、风湿等高原病,扎巴多杰急需一个保护站作为野牦牛队的栖身基地。
1996年5月,在可可西里东缘的楚玛尔河畔,他们为保护站的奠基,并将其起名为“索南达杰保护站”。
然而,随后的一年多,事情又陷入了僵局。尽管反复奔走游说,杨欣却没能为索南达杰保护站筹到一分钱。扎巴多杰多次打电话催促,每一次都是喝了酒后鼓足勇气说的:“杨欣,我很难,你一定要帮助我们。”
艰难来源于资金。在治多县这个西部贫困县,政府甚至难以为他们发出工资。扎巴多杰第一次出发前,政府给他们的一辆北京吉普车加满油,就算作支持。
野牦牛队在4500多米的高原上挖了一个大坑,上面铺块塑料布,算作大本营。当时,所有的队员都精神饱满,对前途充满希望,指望从事反偷猎工作几年后,能够转为国家的正式职工或干部。
但随后的现实充满讽刺,由于野牦牛队的所有收入来源于对盗猎者的罚没,他们一度被传和盗猎团伙互相勾结。
转机出现在1997年。那年,杨欣将自己多年拍摄长江源的照片编绘成册,通过义卖取得的这笔款项,成为了索南达杰保护站一期工程的建设资金。那年年底,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批成立。
可可西里成为当时的热点。依托于索南达杰及其后继者为原型,电影《可可西里》获得了台湾金马奖;纪录片《平衡》获得了金鹰奖。
那年10月,扎巴多杰前往北京演讲,引起了轰动,并获得了实质性的承诺。这项承诺,意味着野牦牛队终于摆脱了资金上的尴尬局面。从此以后,缴获的藏羚羊皮将一律被封存或焚毁。
然而,那年11月8日,满载而归的扎巴多杰返回玉树家中后,突然被一颗子弹近距离击中头部去世,公安局认定为自杀,但民间悬疑一直未绝。
而扎多,这个曾与索南达杰形影不离,本应最了解他的志向和抱负的人,去哪儿了?
这几年里,他官至县委党校副校长,面前是一片锦绣前程。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他居然重返治多县,在索加乡任乡委书记,并和当年“唤醒会”的朋友们成立了一个NGO。
这些年来,他不断回忆着索南达杰生前的一举一动,试图揣测后者的心思。环保是索南达杰的光荣,却不是他的全部梦想,自然保护是索南达杰思想中的很小一部分,他的蓝图是改变草原,“将最有效的管理和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但,发展和环保,本应天生是一对矛盾。
最初,扎多一直困惑于索南达杰的“人格分裂”:明明本想好好地搞矿产、搞经济,怎么突然决定去保护藏羚羊了?
他把索南达杰的作为理解成了因为对家乡的责任感而产生的文化自觉:眼看着大批藏羚羊被血腥屠杀,索南达杰内心的藏族传统价值观还是得以体现:不杀生、众生平等。
直到有一天,扎多看到了《生态经济学》,知道了世界上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这不就是索书记干的事么?山上动物好好的,水也好好的,经济也发展。“
于是,扎多回来了。新的索加乡乡委书记,仿佛一个更好的索南达杰。
他带着在西宁认识的外国朋友进入牧区,送医送药,为成立新的“帐篷小学”申请海外基金会的资金。他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是培训藏族的中小学教师,那天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在讲台前的喃喃自语:“你看,我们分手后,我没有当逃兵,我跟着你的脚步走,现在我办成了!”
2013年8月,我搭着一辆从格尔木往拉萨运货的越野车前往沱沱河。
一出昆仑山口,天地顿时开阔,金黄的草原绵延万里,其间点缀着万千湖泊,时常可见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在湖边驻足饮水,在草原中轻快嬉戏,甚至横越公路。这是现在的可可西里,与当年的面貌截然不同。
藏羚羊这个曾经鲜有人知的野生物种,在索南达杰死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青藏铁路为它预留了迁徙通道,青藏公路为它设立了红绿灯,2008年当选为北京奥运的吉祥物。
到现在为止,可可西里近10年里没有听到过盗猎者的枪声,藏羚羊的种群数量正在持续增长。
司机突然停下车,让我下去拍照。我看到路边竖立的索南达杰铜像,两头藏羚羊环绕于他的身侧。有那么一刹那我感到,20年过去了,索南达杰仿佛从未离开。
关于他的死,民间更为津津乐道的一个版本是:当年的枪战,实际上是因为西部工委和盗猎团体的分赃不均,“你想那些人平白无故的,干嘛要打死你一个政府官员”。
事实上,当年射杀索南达杰的盗猎团伙中,有6名逃亡多年后归来,讲述了那一夜的事实:在1月16日被抓捕的当晚,他们已在密谋策划绑架索南达杰等人,然后逃跑。当索南达杰将自己上膛快又轻巧的79式手枪换给扎多时,他们觉得时机到来了。
开枪的一名盗猎者李海清,为了此事逃亡在外18年。这位虔诚的穆斯林坚持每天朝西方做五次礼拜,每次礼拜结束之后,他都默默地说一句:求真主宽恕我。2011年他归来时,年迈的母亲已哭瞎双眼离世,四个儿女已长大成家。
当我在唐古拉山乡见到杨欣时,他已经老了,长须长发皆变得花白,他严厉、苛刻、沉默寡言。他说:“我对自己的期望值本来是40岁,现在活过了,所以我已经赢了。”
“去做这样一件事,你必须非常冷静,非常理性,你要纵观大局、追求细节,你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杨欣说,“先驱者已经留下了痕迹为你开路。所以你要知道,有太多人曾经死在这里,你一定得把它做好。”
我看过一张索南达杰的照片,他头顶鸭舌帽,戴着墨镜,盘腿歪坐在草地上,一手遥指远方。这个形象一点也不高大,甚至带点痞气。
但这个充满争议的英雄,却第一次让我理解到,什么样的死亡有重于山。
这个故事,我总觉得应该用扎多说的那段话来结尾,他这样描述环保的初衷:“我们的草原,是个怎么样的地方呢?草原的生活没有‘现在几点’的概念,就是生活,生活里没有房子收入这些问题,什么目标都没有,就是活着,所以那个地方是个充满歌声的地方,有人说你用原生态的唱法唱两句,那是怎么唱出来的呢?是憋不住了,高兴。我们这里一天可以感受到四季,你可以看到冰雹,你可以看到下雪,也可以看见下雨……”
本文谢绝知乎以外的任何平台转载。
有个地方可以说说自己一直关注的事情真好。
#东莞理工大学命案#,在女厕所被猥亵致死的大二女生小米。
东莞大四男生因嫌小姐脏对学生下手,校园内猥亵6人后,在教学楼厕所遭猥亵杀害大二女生小米,其律师称其没有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求轻判。
法院称,被告人受性冲动影响实施犯罪,考虑到被害人“有激烈反抗行为,才导致被告杀人”。
最后判了死缓。
恩,判决是12年的事情了。
13年的时候,小米亲友打听到敖同学(犯罪人)不在东莞监狱,已经调到内蒙古了。问过律师说是,貌似只有帝都的犯人可以调回原籍监狱。
然后呢,没有人更新,我知道的也只到这里了。
刚刚翻小米男朋友微博的时候翻到这条又忍不住有点流泪。
猪猪……我给你带了杨百利……没有辣得笑哦……我带你去长隆……我带你吃芝士蛋糕……去la casa吃披萨……肉酱意粉……去贝岗吃9元自助火锅……我帮你叠很高哦……还有……今天我穿的那件凡客哦……笨米猪……为什么你已经不能再接电话了……
小米男朋友微博:@BQXY Sina Visitor System
(放地址是因为男生为女生做过的那些很感人,而且微博里留下的都是和小米相关的一些记录。算是大家怀念小米可以去的地方吧)
发现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件事,从评论里选了一些放上来。
@约定祭
不是法院称,那个说法是法院副院长在接受采访时所言。 个人认为判的较轻,没限制减刑,且后来还移监了。因其父为扎古军方高层。 男友也看似走出了这段阴影,结交了新女友
@你猜
这个男朋友是我大学室友的好朋友,听室友说直到现在他也一直在为真相为公平合理的结果努力着,案发之后他自己收集证据,寻找案发时的视频,寻找律师,寻找媒体,寻找证人,虽然还是权比较厉害呵,不管怎样小米交了一个了不起的男朋友。这样的男孩子值得拥有爱情不是么,现在的女朋友也是温柔美丽,她知道这一切,也支持着这个男孩子。
重提这件事不是想扯什么。评论里也有人说了,主动交代,自首,愿意赔偿,悔罪…这些加起来换个死缓…依据现在的情况(国家要求少杀慎杀),算依法处理了…
恩,只是想单纯怀念一个可爱漂亮的女孩和一个努力有担当的男孩。
目前,郜艳敏依然在辉岭小学下岸村教学点教书,她也依然是临时代课教师,每月工资600元。随着近年来学校不断调整合并,教学点的班级越来越少,她所在的教学点只剩下学前班和一名一年级的孩子。
(图文无关)
还记得六个月大女婴被强奸的新闻事件吗?
我一直在关注,但越关注,越是愤怒自己的无能为力。
有多少事情,刚爆出来时,多少人去声张正义表示支持。任何新闻都有热度,时期一过会慢慢冷却并失去价值,我懂。
我只是想能多让一个人关注而已。
可能是对于我无能为力的内疚感做弥补罢了。
———————————————
补充:看见评论有人质疑,我其实也在评论里回复了,这个事情按照中国的法律来说确实不能定为强奸,只能判猥亵,因为是用手指对受害人进行侵犯和造成伤害。说是强奸确实是我个人主观想法。不过给受害人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伤害来说,我并不会因为法律规定而改变我个人的看法。
有很多人表示还不清楚这个事情,可以百度一下,微博也有,当时我周围的人基本还是知道这个事的,只是现在周围已经无人谈起了。
原谅我回答一个不是很轰动的事件,但是这个事件南京人,或者说江苏省人应该很清楚。就是南京柯江事件。就是今年发生的事情,但是8月份之后就再也没有后续报道,之所以发上来是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监督捐款的用途,真正用于柯江女儿的疾病治疗而不是去还房贷!
以下内容整理自微博@姑娘忒高兴和相关新闻报道。侵删。
柯江及王丽之女柯蕾,患恶性肿瘤(脑干部位脊索瘤,据称此病的儿童患病率为亿分之二。实际病发率并不是如此之低),3月份确认,在国内看了几家医院并无好转(上海北京包括南京的儿童医院拒收),也没有积极的治疗(5月20日入住南京明基私立医院单人病房,房费800元一天)。约在5.21,柯江通过微信朋友圈发起私人募捐,表示自己的孩子患上极少见的恶性肿瘤,已经花尽了所有积蓄,需要去国外看病才能活下去,出国需要200万人民币(手术费用),自己家已经准备卖房。(他正在砸锅卖铁准备带孩子去美国手术,表示绝不放弃孩子)。募捐的目标是200万。
约在6.7左右,网上有人质疑柯江没有卖房,而且其名下有4套房。(质疑的焦点所在:柯江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同时拒绝365挂牌销售房子,根本没有他所说的砸锅卖铁筹款救孩子。美国手术的200万之巨是怎么得出来的,实际是德日大约需要20万左右。据柯江捐款倡议书所言,孩子肿瘤已经肺部转移了,是否具备去美国的手术指征呢)
6.10,柯江辟谣,带记者去房产中心查房产证,证明自己名下只有一套。(房)
6.10上午(10时),柯江面对镜头说募捐只有大几十万,差距很大。(他仍旧正在卖房筹款)
6.10晚上(下午4时),再上电视的柯江承认有485万捐款。(柯江在镜头前承认募捐到485万元,并承诺关闭捐款通道)
从此民意沸腾,柯家也被人肉出以下信息:(舆论哗然,网友搜集了以下关于柯江实际经济情况的信息)
1.柯父有一套房,王丽父有一套房,柯江名下一套产权房,一套小产权房。(所谓的卖房救女,事实上柯江将一套无人居住的房子高于市场价报价并且拒绝365挂牌)
2.柯江在2014年之前,经营过一家IT公司,历时10年。(74年出生的柯江,一直从事IT行业,孩子病发前在中宏保险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的实际经济情况有严重隐瞒)
3.柯江名下有车
4.目前为止,柯江为柯蕾治疗只化费11万元,且有社保。(而且包括社保退费约七万元,那么柯江实际只为孩子花费了约四万元)
6.11 柯江联系儿基会,请示托管(请求儿基会托管)
6.12 柯江表示儿基会已经接受全额托管,后证实仅是托管码上公益部分筹得的40余万元。(后证实儿基会只是托管码上公益筹得的40余万元)
6.13 柯江联系博爱之家爱心妈妈群,希望托管(6月13日,迫于网络各种质疑的压力,柯江主动联系爱心妈妈群,请求爱心妈妈群托管善款)
6.17 柯江与博爱之家达成托管协议。(签署善款托管协议)
6.18 博爱之家审计确认5.21-6.17共获得捐款6463858.72元。(部分根据6月10日下午四时的时间节点,其中支付定筹款部分比柯江宣传的多出78万元)
6月18日,在博爱之家志愿者整理善款明细的过程中,柯江反馈,其得到台湾方面的确认,台湾林口长庚医学中心对孩子进行的模拟手术取得成功,决定前往台湾就医。并反复强调,第二天(6月19日)为台湾端午假期,必须在18日上午前将保证金30万美金打入对方账户,(对方当天必须收到)否则将影响签注及孩子赴台。由于此时,托管协议刚刚签订,尚未完成转款,(爱心妈妈群建议,将当时已经梳理清楚的款项转入爱心妈妈群指定公共帐户,由公共帐户支付款项到台湾医院,柯江拒绝了。)由柯江从其个人账户支付,事后其将汇款凭证补充给博爱之家报备,后王丽在电视台镜头前声称31.9万美金被骗。
6月19日,在30万美金保证金已支付的情况下,(时隔10个小时后,)柯江突然反馈,台湾方面单方面更改治疗方案,家长无法接受,于是终止赴台计划,继续原先赴美求医的计划。但台湾方面需要扣除包括前期医疗诊断和包机预定取消的费用共计5.7万美金。其中会诊费用约1万余美金。作为一家民间救助机构,博爱之家无法接受5.7万美金的善款如此花费,于是要求柯江提供医院及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希望能帮助其挽回损失的善款。(柯江拒绝了提供相关付款信息。)
6月20日,柯江反馈美方愿意接受柯蕾赴美治疗,但需要在支付50万美元的保证金的前提下,(对方)才能发出邀请函,并办理签证。
6月21日,柯江反馈已请明基医院办理飞行评估,并告知博爱之家,6月22日,台湾方面会将26万美金退回。
6月23日,柯江反馈本人赴北大附儿取孩子病理切片,并已经收到美领馆6月24日给予面签的答复。与此同时,博爱之家根据柯江提供的信息,通过台湾林口长庚医学中心国际部联系,院方表示知道柯蕾的病情,但(在6月3日已明确表示)建议其去美国或日本治疗,并未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做过接收的打算。博爱之家第一时间与柯江本人求证,其表示自己有证据,并要求博爱之家不要过问医疗方面的事宜。随后与我方反馈26万美金无法直接退回到其信用卡账号,必须退回到当初的汇款人账号,但有部分汇款人已经销户导致款项退回困难。(为什么在付款以后立即销户,这是个问题)
6月24日,博爱之家要求柯江在完成面签后尽快善款转移到我机构(转入到指定对公帐户),柯江表示签证因为个人资金证明没有通过,补正后将于6月26日继续面签,并表示要尽快将50万美金保证金打到美国,且表示其个人账户也可以完成转款。博爱之家要求其履行协议,双方约定6月25日进行善款转账。同时,柯江表示明基医院对孩子身体状况做了评估,无法采用普通客舱改造方式,必须使用包机,费用约25万美金,且孩子病情危重,需要立刻完成所有的转款手续。
当日白天,博爱之家几经周折了解到湾林口长庚医学中心给柯蕾做出医疗建议的医生,其表示,从未建议孩子赴台治疗,也没有进行过模拟手术,更未做出方案变更。
6月25日,在约定的转款时间前,柯江致电博爱之家,表示江苏体育休闲频道的记者将赴美全程跟拍,该记者表示会通过个人方式,找10个人帮助柯江完成50万美金的保证金的转款,博爱之家要求其履行承诺,柯江借口与记者有事商量,(出去了,回来后告诉博爱之家,保证金已经打走。无人知道柯江把保证金打到何方。)执意以个人方式打出保证金。经与记者沟通,其仅为个人形式关注,不代表媒体参与。(是不是查无此记者?)至16:00,(因为资金已经悉数被柯江转入到私人帐户,导致所谓托管成了一纸空文,)博爱之家声明退出托管。
6月30日柯江接受媒体采访, 表示退款要求、票据公布将交给律师处理,朱林同学和尤敏。
7月1日 从明基医院出院, 住院42天花费床位费32000, 柯蕾治疗费用近5000。由苏州明基医院负责赴美医疗转运至洛杉矶,费用为66万人民币
柯江委托律师发表声明,称“委托北京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朱林、尤敏两位律师协助发布孩子治疗和善款使用等情况"。柯江接受采访称与中介就台湾治疗问题“有一个清单包括一个合约,我们要完全尊重这样一个合约”。追回的26万美金已由对方公司打入洛杉矶儿童医院账户。柯江发布打印“出国就医费用清单”,并表示详细账单会在后面由律师公布
7月12日 网友追问账单公布情况,柯江委托律所明确表示退出托管、解除委托的柯江同学朱林律师出示中介违约金邮件,称扣除医疗费用两万多美金, 航空器退订3万多美金
7月16日捐款网友以诈骗为由向警方报案。南京小市派出所以刑事案受理。朱林公布7张汇款单据共31.9万美金,并公布香港医疗中介名称申医国际健康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7月18日柯蕾父亲柯江也从美国作出回应,表示前期所有费用愿意接受第三方审计,也会公布柯蕾在美国治疗所花的全部费用。
7月20日网友通过网络检索和台北实地考察发现申医国际为皮包公司,无独立办公地点, 无员工办公
7月21日南京18频道标点记者与台湾医院和新加坡航空公司联系确认, 对方均称未收到任何款项。
公众认为柯江称“台湾转运”的5.7万美元损失可疑。记者未找到这家公司,秦淮区工商局也无登记注册资料,注册电话已停用,台湾网友按地址也没找到这家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表示无南京飞台湾航班。柯江律师表示柯江准备起诉申医国际。
柯蕾病情恶化,肿瘤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已完成第一轮化疗。洛杉矶儿童医院表示收到治疗初始保证金 52万美元。对于台湾“申医国际”5.7万美元扣款,柯江表示会通过法律渠道追索以证清白。他在美国照顾女儿,委托父亲和律师朱林处理。
7月22日柯父表示将就被骗一事报警,后因生病取消。接受采访时称申医员工王希主动到明基医院病房来才认识
7月23日柯江打越洋电话报警, 称被中介申医国际骗了。并称在北京已和申医国际ceo见过面。
7月24日,网友质疑柯江有部分现金捐款是否漏登,在柯江出示的现金捐款明细里具名捐款人找不到光影石城这一笔10130元,记者也专门对此询问柯江,柯江表示由审计、医院、司法部门来回应。目前部分网友打12345投诉民政不作为。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刘克希认为,合同法即可对捐款中不诚信的行为进行制约。
7月30日,建邺区民政局就“柯蕾648万捐款事件”作出回应,明确表示,柯江夫妇的网络募捐行动确属违规。针对目前网友质疑柯江提供的一份现金捐款明细不完整一事,民政部门也表示,最终审计如发现存在疏漏名单,他们也将引导督促司法介入。
7月31日,网友质疑:柯江6月3日支付给上海瑞弗公司3万元人民币办理赴美医疗转运,但6月11日又花31.9万美元办理赴台医疗转运,造成5.7万美元损失。瑞弗公司负责人表示匪夷所思并称只收取柯江3万元人民币。如此行为是否合理有待柯江回国后民政部门介入调查。
事情到8月份,就没有看到媒体进行过报道了。希望能有更多网友关注这件事,才能真正监督捐款的去向。
以前捐款捐给公益组织怕不可信,想着捐给个人更好,但是这件事情的发生让我产生了怀疑!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暴事件
一直都关注受害者@丽娜华的Mom
至今,北京朝阳法院以无法联系到李阳为由,拒绝帮助执行她要求李阳按照判决支付孩子抚养费的申请
北京三中院拒绝她和律师拒绝和解的申诉请求
且一直受到李阳及其妹妹的侮辱谩骂
而她…也一直在为中国的反家暴运动努力
孙志刚事件——南方都市报总编程益中被警方以莫须有的『贪污』罪名拘捕,拖延一年后无罪释放。
雷政富事件——爆料人朱瑞峰多次被警方上门要求『协助调查』。
北京暴雨致死失踪多人——经济观察报调查报道部遭撤销,首席记者王克勤被辞职。
湖北省委要求湖北媒体不搞异地监督、跨省监督
都还记得三鹿奶粉吧?据新闻报道,那个揭发三鹿丑行的英雄几年后被砍死,然而这个事并没有很多报道。公众也不知道有没有查出个结果。
今凌晨二时重庆又一起恶性伤医事件。真把医务工作者当成想打就打想杀就杀的人群了?四部委出台的严惩呢?国家的公信力呢?!!
---------------------原答案分割线------------------
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医生。
现在除了他们的家人也只有丁香园会缅怀了吧……
后续?看看各大媒体文章的舆论导向和评论,不寒而栗。
呵呵,还是有错别字的哦……
这些人也就喜欢跟媒体的风。
人不在了,荣誉有什么用?
以上。
不匿名反对 @朝颜 。
孙志刚案发生在2003年,请问你在2015年去收容所实习,是凭什么证据说以下的话:
1.孙志刚被查时确实没有携带任何证件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为他提供证明,且他当时有些胡言乱语。
2.正是因为他一直胡言乱语,同时对收容所的人员进行语言攻击,因此进入收容所后直接被带往广州市收容所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何为胡言乱语,即提供多个不存在的假地址、假人名、口齿不清回避问题等。)
3.对他实行暴力行为的是同室的被收容人员以及护工。(当年的医院护工都是临时工,没有正式合同,素质低。)
4.对他实行暴力的原因是他进入医院之后拒绝配合且对医院的医生护士动手和辱骂,因此某脾气大的医生嘱咐护工“重点关照”。
5.暴力行为发生致死的过程中,收容所的工作人员并不知情,包括医院医生也不知情。
首先报道孙志刚案的是我的老东家《南方都市报》,这是一家每天发行的日报,不是你所谓的什么“杂志社”。报道链接在这里: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你觉得其中任何细节有问题,可以指出来。我要告诉你的有几点。
1. 即使在当年那种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极其不合理的制度下,孙志刚也是不符合收容条件的。
《规定》中还明确规定:“有合法证件、正常居所、正当生活来源,但未随身携带证件的,经本人说明情况并查证属实,收容部门不得收容”。
2. 原稿没说谁打了孙志刚,因为从记者手里的信息判断,只能说孙一定是被打了,而且被打是死亡的原因,但是不能确定谁打的。
3. 一个不符合收容条件的人被收容了,哪怕他不是被收容所的工作人员打死,收容所也要负责任。
4. 孙性格激动,容易和人吵,稿子里写得一清二楚,但这同样不构成他可以被打死的理由。
5. 为了孙志刚案、非典事件以及一些其他的事,当时的《南方都市报》深深地得罪了广东省的党政要员,尤其是政法系统。如果这篇稿子里有什么事实上的问题,不劳你一个十几年后的人去翻案,当时的广东省公安厅会直接来报社把陈峰铐走的。
6. 至于这件事真正的后续,请搜索“程益中 喻华峰”。
7. 对朝颜这样的人,我只能真诚地祝愿你被收容。我说个曾经轰动两时的新闻事件吧。杨永信
第一次轰动:2008年因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的刘明银制作的7集电视纪录片《战网魔》成为一群家长心目中的救世主,并且使用用电击“治疗”,同时一些“教育“方式””被认为是对“病人”进行各种精神洗脑,其网戒中心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集中营。
在2008年网络被视为洪水猛兽,侵蚀着年轻人的精神,戕害着祖国的未来。杨永信的“戒网瘾中心”成为21世纪中国年轻人的救星,轰动了中国,父母们趋之若鹜的把孩子送到“美好的”集中营里。纷纷用强的,用骗的,用拐的,用绑的把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孩子带到这里来,交上一大笔治疗费,指望着孩子能在这里改过自新,彻底成为“别人家孩子”。
第二次轰动:2016年8月,一篇超过十万阅读量的文章在朋友圈传播,将数年前曾以“电击疗法”戒网瘾受到舆论关注的杨永信再次拉回公众视线。人们对它深恶痛绝,恨不得把杨永信敲骨吸髓。杨永信用变态的方式摧残着年轻人。
后来的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了。面对外界的好奇,杨永信毫不讳言地表示主要是因为他使用了“电休克治疗仪”,也就是说通过往孩子的太阳穴里通电来“治疗孩子”。
从法律上来说,那台仪器因为治疗方式过于激进,甚至没拿到生产许可证,况且这种治疗方式根本不适合用于心智正常的未成年人。从道德上来说,这种治疗方式更是和不伤害,不强迫,尊重人权等原则背道而驰。
甚至在进行强迫性电击“治疗”前,杨永信都不会给孩子做任何身体检查。上来就电,电到你求饶,电到你屈服,电到你认同我,最后成为我的一部分。
事情的后续发展。。。。
现在是2017年9月7日。
杨永信现在过得很好,没有受到任何法律的制裁。并且从微博上来看,已经找到了继承人,团队仍在不断壮大。
------------------------------------------------------------------------
欢迎大家看看我关于其他方面的干货,记得点赞 收藏 分享~
二氧化硅:为什么衣服熨烫以后就变平了?熨斗烫衣服微观原理
用科学告诉你衣服为什么会缩水~衣服为什么会缩水
二氧化硅:你吃过的最奇葩的食物是什么?可以吃的土
二氧化硅:我用得力胶水时闻到异味,请问得力胶水里有什么有害物质吗?胶水发酸
二氧化硅:有哪些有趣的毒素? 水中毒
二氧化硅:没文化却自认为有文化有多可怕?不敢用的美牙仪
二氧化硅:世界上都有哪些有毒的美食?有毒的番茄
为什么有些衣服一流汗就会很臭,有些被汗浸湿了也不会臭?衣服为什么会臭
二氧化硅:为何旧物品泛黄而不是泛蓝(或其他颜色)?
有什么东西看上去很便宜却值钱到不可思议? - 知乎 染整方面
有哪些圈子里才知道的小秘密? - 知乎 购买真丝方面
如何鉴别不同纤维判断衣物真伪~ - 知乎专栏 纤维鉴别
洗袜子时用84消毒液消毒好不好? - 知乎专栏
不知道会不会被封
05年深圳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观看一部名为时差七小时的电影事件回放:
妞妞,原名李倩妮,生于1979年4月,广东博罗人。16岁去英国,18岁到美国,先后在美国丹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学习。2002年出版纪实小说《长翅膀的绵羊》。2003年,妞妞将该书改编成电影剧本《时差七小时》,并出演该片的女主角。
10月下旬,互联网上有帖子称,深圳五部委发文要求全市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集体观看电影《时差七小时》。当地民众对此议论纷纷,质疑有关部门推荐这部影片是否妥当,并将此情况与“女主角妞妞是深圳市某高官的女儿”联系起来。11月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妞妞事件:窗户纸一定要捅破》一文。随后,北京某媒体披露,妞妞不仅是小说原著作者,还是这部影片制作方深圳市梦想隧道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法人。进一步调查发则发现,妞妞名下共拥有三家公司的股份,“总资产”高达769万元人民币。
11月5日,深圳市教育局新闻发言人就媒体提出的电影《时差七小时》是不是“强推官员家属主演的电影”的问题,出面作了说明。同时表示,今后教育部门不再具体就某部影片进行推荐观看。11月6日,妞妞的父亲,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感谢各方面监督,并称已向市委作深刻检查。
媒体声音:
人民网:一次弄巧成拙的“拍马屁”
《党內监督条例》刚刚公布不久,人们自然想根据《党內监督条例》精神去“问责”一下深圳的这位高官:你的家庭收入怎么会拿得出几十万英镑,去供养自己女儿在英国“留学”的?凭你夫人在香港中资公司的收入?这实在没有说服力啊!此外,你和你的夫人与你女儿的公司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钱究竟是你女儿的钱还是你们的钱?若是你们的钱,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违反了党政干部不许经商的规定?
北京青年报:耐人寻味的“妞妞事件”
“妞妞事件”的女主角自己并不拥有公共权力,但是,她的身后站着一位主管文化的爸爸,正是由于这一背景的存在,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了:先是“妞妞”李倩妮的一部文学作品获得了深圳市的若干奖项;该作品要被改编成电影时,深圳的一些民营企业踊跃投资;深圳某部门发出文件,为电影《时差七小时》专门举办了“青少年表演艺术大赛”,大赛内容与妞妞有关,如“妞妞原名是什么”;随后,深圳市五部门联合发出的红头文件把一部商业电影推上了上座率与票房的较高位置。
分析“妞妞事件”,无论李倩妮的父亲是否暗示过下级部门炒作《时差七小时》,还是下属或家属“挪用”了他的权力,抑或是某些机关为了赢得领导的青睐,主动为《时差七小时》“保驾护航”,其结果都有滥用公共权力之嫌,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深圳市中小学生的利益,也损害了政府和红头文件的公信力。
深圳市委对“妞妞事件”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意见:
2004年11月11日上午,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黄丽满主持召开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十次全体会议。会上,市委领导通报了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电影《时差七小时》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处理意见。
自10月下旬以来,在互联网和新闻媒体上陆续出现了对我市有关部门联合发文推荐观看由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同志的女儿李倩妮主演的电影《时差七小时》这一做法及相关问题的报道和议论。市委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等单位派员组成的调查组,对网上反映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11月8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有关情况汇报,专题讨论研究处理意见和相关措施。
关于市有关部门联合发文推荐观看电影《时差七小时》的问题,经调查,虽然市有关部门是按正常程序和惯例向学生们推荐,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不当之处,如有的部门变相指令性要求学生观看、一些学校调课组织学生观看等。尽管李意珍同志对发文一事没有打过招呼,没有过问影片发行工作,但作为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干部,李意珍同志的敏感性不够强,对有些问题没有把好关,制止的态度也不坚决。
关于李意珍同志的配偶、女儿经营三家公司的情况,经调查,李意珍同志的配偶和女儿所经营的梦想隧道影视公司、仁和公司和参股的披克电子公司三家公司中,有两家由于没有资产,属于接受空壳转让,其配偶和女儿没有实际投入资金,参股的披克电子公司实际投资150万元,分三次投入。李意珍同志对中纪委、省纪委关于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准在其管辖的区域或者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的规定,在认识上有误区,理解上有片面性,没有认真执行。市委常委会要求李意珍同志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六条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有关规定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区域或者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该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纠正”的规定,尽快让其配偶和女儿从其分管领域的企业中全部退出,并由市有关部门监督执行。李意珍同志已按有关规定和市委常委会的意见,督促家属从这些公司中全部退出。
关于《时差七小时》制作投资情况,经调查,该片的制作实际投资1200万元,媒体公布该片投资2100万元,是推介商出于宣传需要所作的包装炒作。该片按市场化运作,参与影片投资和赞助的均是民营企业和个人,均签订了经济合同,目前没有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据投资商称:参与该片投资,是看好这部影片的市场前景和效益,并想借此提高企业知名度。李意珍同志在市委常委会上做了认真的检查,态度诚恳,认识深刻,表示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诚恳接受组织批评,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坚决纠正,做好工作。
市委常委会议认为,这件事情不仅对李意珍同志,对市委、对市几套班子领导同志和全市领导干部都是一次深刻的廉洁自律的教育。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认真学习、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依法办事,严格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深圳特区报》2004年11月12日 记者 张斌)
中国今年最受关注的电影是哪部?一个月以前,没有人怀疑答案非张艺谋的《十面埋伏》莫属,但现在看来,《十面埋伏》的风头却似乎已经被一部名为《时差七小时》的青春校园片盖过。
主角是高官女儿
这部据说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校园电影片之所以引起轰动,不是因为它的剧情特别感人,也和其男主角是帅气小生陈冠希无关,而是因为电影的女主角“妞妞”是深圳高官的女儿。
妞妞原名李倩妮,今年25岁,《时差》其实改编自她的自传体小说《长翅膀的绵羊》,讲的是一个中国女孩只身到英国念书的经历。在出演《时差》之前,妞妞没有在大银幕上亮过相,导演甚至透露,陈冠希第一次看到妞妞的长相时也吓了一跳。没有表演经验又不够漂亮的妞妞是如何当上女主角的?导演的说法是他发现妞妞有“很好把握电影语言的能力”,所以“决定冒险试试”。
在妞妞的父亲是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曝光以前,本来也没有什么人关心这话是真是假。不过《时差》公映后,深圳市五个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全市中学安排学生在上课时间,自费购票观看这部电影。后来,一个自称是家长的人士在网上对这个做法提出质疑,并爆出妞妞的父亲就是在市里主管文化教育宣传工作的副书记。
结果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正当媒体舆论开始关注李意珍是否利用公权来帮助女儿实现明星梦时,妞妞又在10月31日晚深圳举办的中国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颁奖仪式上,成为唯一一位来自深圳的获奖作家,颁奖人竟然还是李意珍。这下子北京的媒体不再客气了。11月2日,《中国青年报》对妞妞事件发表评论,强调“不管怎么样,这层窗户纸一定要捅破”。
两天后,《北京青年报》头版披露妞妞不仅是《时差》的女主角和小说原著作者,还是影片制作公司的总经理,另外,她也是另两家公司的大股东,在三家公司总共出资769万元。
《北京青年报》竟没有了头版
这里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当天在深圳报摊出售的《北京青年报》,竟然没有了头版,连报社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尽管如此,肇事者究竟不能一手遮天,舆论要求真相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李意珍不得不跳出来表达 “深刻的歉意”。深圳市委也在11日召开全体会议,公布妞妞事件“调查结果”。
调查报告首先指李意珍已做了“认真的检查”,“态度诚恳,认识深刻”,又称五部委联合下发文件一事并非李意珍授意的。他的责任只在“敏感性不够强……制止的态度也不坚决”。
妞妞母女经营三公司
至于李意珍妻女名下为什么有这么多资产,调查称,妞妞母女经营的三家公司当中,有两家是没有资产的,属于接受空壳转让。《时差》号称投资2100万是因为“推介商”的包装炒作,实际投入只有1200万元,而且“没有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深圳市委常委最后的决定是,要求李意珍严格按照中共有关纪律规定,尽快让妞妞母女从其分管领域的企业中全部退出。
- 网民的意见
这样的处理方式并没有让舆论满意,但就在这一时候,批评李意珍的言论开始从中国的网站上消失,许多网民的评论一贴在留言板上就立即被删除。报章的一片讨伐之声也离奇地嘎然而止。
- 新闻报纸怎么看
- 一些网民却继续以“打游击”的方式表达不满。个别报刊也利用隐讳的办法,来追踪报道妞妞事件。《三联生活周刊》就通过描述妞妞的外祖母黄海云如何从严管教后代,揭露“妞妞一家人声望最高的……不是妞妞的父母”,她还有个在1955年获授少将军衔的外祖父,而同样是老红军的外祖母依然健在。
《中国新闻周刊》则在一篇报道中,详细计算出妞妞在英国留学两年需要40万元,之后在美国上大学4年又需要125万元左右,别的也没多说,让读者自己作判断。
这份周刊还另外刊登了深圳市工商物价信息中心的三份文件,文件上标明妞妞母女在其拥有股份的三家公司分别出资350万、269万、150万元。
《新闻周刊》没有直接点出的,有网民点出来了:“没有资产”的公司向工商部门呈报说自己出资多少,属于虚假出资行为。根据中国刑法第159条,这个罪名可以判刑5年以下。
目前还不清楚北京高层是否会采取行动,要求深圳公开更多信息。妞妞事件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事件存在太多没有解释的疑点,让人们不得不往坏处想。由于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当前一般中国人最痛恨的就是高官以权谋私、官商勾结、官官相护。妞妞事件又偏偏把这些元素都沾染到了。
有学者指出,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说小了大家明天也会忘掉,说大了已演变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但将来如果出现这样那样的危机,妞妞事件种下的不信任感就会立即发作。
在很大的程度上,北京的态度将表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倡廉、强调行政问责是言行一致,还是如一些冷嘲热讽者所说那样,打贪官也要看对象,犯下经济或行政错误的干部可恕,犯下政治错误,没有找个好靠山的官员不可饶。因此,接下来的发展仍然值得关注。
- 妞妞本人怎么说
妞妞:我觉得这种传言很低级
妞妞在接受采访时也一再向记者表示,其实这部电影真的跟她在深圳市任职的父亲没有什么关系,没想到因为自己给父母带来这么多不必要的麻烦,她感到非常难过,“他们真的是无辜的”。妞妞说,“我觉得这种传言很低级。我事先想到会有人说我演得不好,会觉得我不够漂亮,可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传闻)会成为一件事情。最不好的一点,不是牵涉到我,而是说到我的父母。你想骂一个人,那么你就开始骂,但是我觉得编造一些事情是非常无耻的。比如说我想要利用我爸爸的关系,我绝对不会这么笨,用在电影上。搞电影是个很难赚钱,很辛苦的事情,商业的利益并不大,就算在美国,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做电影吗?可是我们只是知道那少数几个人。如果你想为了赚钱到这个行业,那这个钱将会赚得很辛苦。如果我想用我爸爸的关系来赚一些钱,我想会有很多方法要简单得多。比如我要读金融,我会很简单地就会进入一个很好的公司工作。”她向记者解释说,其实一开始她的父母并不主张她出演这部电影,当时她报名参加女主角的全球征选的那段时间,是和父母关系最紧张的一段,包括从还差半年就毕业的哥伦比亚大学退学,报考纽约电影学院读书,她都是先斩后奏。
贴张图片吧,冠希看起来快哭了有关链接人物:80后一代体验李倩妮的酷
下面的网址好像要翻墙
http://lkcn.net/bbs/index.php?showtopic=60985
这是翻墙用网址在线代理-网页代理复制粘贴可看
李意珍_百度百科10年卸任后无消息
老婆竟然查不到消息,背景强大
2011年9月30日,东南大学教授、博导陈志明教授因为停车与都晓云、都一凡父子产生纠纷,被父子两人殴打致死。
当然,第一天新闻标题都是“博导被打致死”,第二天标题就有许多变成了“博导与人互殴”。
尽管他面对有武器的两个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尽管目击者和新闻中都有引述,当时教授被打时一直喊着“我是教授,我不跟你们打”。并且坚持要去派出所做笔录,虽然他永远没能做完。
新闻链接:东南大学博导陈志明小区内与邻居因停车发生纠纷后猝死
最后判决是,被告都某因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刑三年,并赔偿受害人家属两万余元。
受害者妻女不服,提出上诉。2013年11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修改了答案,之前一些描述不严谨的地方重新注明。
另外如果一定要说的话,请注意,我从未认为这份判决一定是错的,只是觉得有些地方颇值得注意而已。因此在这里一并贴出来,请不要带着预设立场,自行判断。
1. 打人者一家据说有军方背景(根据受害者妻子描述,并没有得到证实),行凶父子中的儿子当时15岁,在念初中。判决中没有对这个未成年人进行处理。
2. 事发后,行凶者一家打电话给受害教授的女儿,进行斥骂,并且矢口否认犯下的罪行(根据受害者女儿的说法)。
3.关于教授的死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第一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表明,死因是颅脑外伤。
第二种:江苏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鉴定,陈志明存在高血压性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头面部(鼻根部)受外力作用等导致机体应急反应,促发有病变的心脏骤停而死亡。
但根据受害者家属在法庭上出示的陈志明的东南大学教职工体检表,受害教授此前三年体检,从未检查出心脏病或高血压,直到遇害前四个月也没有。
(感谢@章阁太 提供信息,潜在性心脏病变不一定会在体检中被检测出)
4. 关于尸检
陈教授在过世后,遗体进行过两次尸检。在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进行的是第一次尸检,花了40天得出结论,认为陈志明系在潜在心脏病变的基础上,因纠纷引起的精神心理等因素,诱发的心脏停搏心源性猝死。
关于尸检结果,受害者女儿宣称“我们学校的医学教授一句话一句话的分析给我听,耽误了人家将近六个小时的时间,并且告诉我有哪些不合常理的状态”。
家属对尸检提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
A. 按照相关规定,尸检在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而陈教授于9月30日去世,尸检实际受理的时间是10月3日,已经超过了这个时限。
B. 陈教授头部蛛网膜有出血。法医称出血非常轻微,属于濒死状态受到的创伤。而受害者家属认为,蛛网膜是“大面积严重出血”。此外,陈教授晕倒后口鼻均有出血(有照片佐证),显然是颅脑严重受创的症状,并认为鉴定机构还应提供更多依据,比如切片照片等,来佐证鉴定结论。
C. 尸检报告显示心脏肥大,心脏重量与体重成正比,尸检时却并未称体重,而且陈教授弟弟声称看到哥哥颅骨明显凹陷,法医却称没有发现凹陷。
家属不认可第一次尸检结论,申请重新鉴定。两个多月后,省公安厅出具第二次尸检鉴定结论:陈志明存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因纠纷后情绪激动,头面部受外力作用等导致机体应激反应,促发有病变的心脏骤停而死亡。
家属仍不认可第二次尸检结论,据教授妻子声称,当她一再申请送到外省再次鉴定时,却被口头告知“不可能,这已经是最终鉴定”。
为了避免信息偏颇,这是行凶者家属在网上发表的、为亲属辩护的帖子,指责教授一家索要五百万赔偿款。受害者女儿在帖子下与行凶者家属发生大段争论。
东大博导纠纷后猝死案:媒体舆论一边倒,被告无处发声!有冤不能诉!
帖子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页面:
顶楼打人者家属的辩解:东大博导纠纷后猝死案:媒体舆论一边倒,被告无处发声!有冤不能诉!
940楼,受害者一方对法医结果分条、详细的质疑:东大博导纠纷后猝死案:媒体舆论一边倒,被告无处发声!有冤不能诉!如有专业人士可以自行判断。
(PS:虽然很想至少在答案里抱持中立,尽量不让个人立场影响大家判断。但我还是想说,看完那个帖子里都家的小号是怎么攻击受害者,使用“叫兽”、“报应”、“垃圾”等字眼,并且攻击其女儿的,无论真相是否是判决书所述,在双方说词产生矛盾时,我都会无条件地更相信受害者所说的话
如果这算是抛弃客观了的话,那我就抛了)
===============================
接下来是我当时了解到的信息,凭记忆写在这里,无法保证完全的真实性,另外描述上可能也有些不够严谨的地方。
大家如果实际查证有误的话请务必及时告诉我。
在法庭上打人者死咬教授有心脏病的鉴定结果,不承认自己的殴打是教授死因,并叫嚣说“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可以赔偿一点钱”(类似的意思,并且记得有“人道主义”四个字)。
教授的夫人在听到判决结果后,当场昏倒。
教授遇害后,他的家属奔走过,但没什么用。后来家属可能实在是绝望了,印发了许多传单,到学校的食堂门前发给学生,乞求我们关注这件事。
当时无法描述自己那种绝望、心酸的感觉,他们居然向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毫无社会背景、毫无经济和地位的学生求助。
这得是四处碰壁、被逼到了怎样的境地。
那时突然觉得自己真是太弱小,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力量,帮不上她们任何忙。只能将一些照片和信息存在电脑里,一直留到现在,希望这件事不会被忘记。
但它似乎最终还是无声无息地平静下去了。
============================事情已经过去四年了,但是每次想起这件事,仍然能有第一次听闻时血冲到脑门的那种感觉。可能因为那是人生中第一次知道,这种事可以离自己的生活那么近。
不是底层者才会遇到。即使是东南大学的教授,博导,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得者,也会这样被碾压而过。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最自私?
※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上海再次排第一,說明了什麼?
※表姐是個反智主義者,我怎麼能和她融洽交流?
※17歲的學生壓力很大啊,不知前輩們在這個年齡有沒有經歷過?
※你是如何看待姐弟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