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歸」,回國的最不適應的有哪些方面?
說說以前
剛去的時候,公車坐了反方向。剛好司機下班,他拉著我走了N久,臨走還送我兩張地圖。
大一的時候,prof請來省長交流;我一個台灣朋友直接睡著打呼,口水橫流。省長很無奈,笑笑而已。
大二的時候,新任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到學校presentation, 各種尖銳的問題,各種不留情面;大使也只是見招拆招,誠懇作答。
大三的時候,學校要漲學費37.5%。十幾個老外抬一大棺材在學校裡面轉了3天,意為教育將死。我有個朋友找來電視台,報紙;站到桌子上面用一口山東英文振臂高呼,人稱壯士。結局是學校讓步,一分不漲。
本ID回國4年。 屬於適應得很好的那種,再直白一點,既得利益者。
所以,對我來說,不是不適應,而是不認同。
不認同人和人之間滿是敵意,用最壞的心思去揣度別人而往往發現自己是對的。
不認同沒有規則沒有底線,為了一點小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不認同 網路充斥著垃圾信息,即使是百度百科,也滿是軟廣告。所有的信息都是假大空,都是聳人聽聞,都是標題黨。
不認同有那麼多人口喊著抗議,卻在看到權力微微露出一絲笑臉後跪舔。
不讓同我即使到了西藏,我都不能說:「西藏,最美的是人」。
留學的價值,第一就是學會普世價值;何為普世價值,放之四海而皆準。
例如公平,平等,正義。
沒有任何國情,任何借口可以改變。
而如果還有人口喊著:「以為出去幾年就假裝不適應了,裝什麼呢?」。
我只能說,世間自有蠢貨,請勿對牛彈琴。
還沒有回,但此刻失眠思鄉了?
食物是不可替代的美好
喉嚨不舒服幾天就好了
每回每拉肚。。但必須不停吃
和在美國一樣,時不時見到可愛爽朗熱情的人
和在美國一樣,有時會遇見讓人莫名其妙的不爽事
朋友們都是一起成長,各自努力,逐漸變成熟
似乎有些人特別容易生氣,具有強攻擊性,美國也有,出個車禍在路邊等拖車和警察,被n多經過的駕駛員隔空大罵,開心就罵兩句吧,我也不在意的哈哈
爸媽才是讓人不適應的重點。。一會疼愛的要命,一會恨不得把我塞進行李箱有多遠扔多遠。。
商場的衣服和鞋子有著不敢直視的設計和價格,許多少女萌路線,驚覺不能駕馭了
club放的是日韓勁爆舞曲,有點陌生,難以入戲
以下內容來源於我的自省:
對化妝品和時尚用品的過分追求是由於物以稀為貴。如果折扣頻繁,種類繁多,價格合理,消費者會更理性和冷靜,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而不是什麼貴什麼評價高用什麼,結果不知不覺中摧殘或負重了自己的皮膚和外型。
對奢侈品的不合理追求是由於內心的渴求認同。合理追求哪裡都一樣,美國部分職業有時也需要打腫臉充胖子的形象豎立,好的設計好的搭配也是人人都樂于欣賞的。不合理追求是指,用收入的過分大比例購置僅僅為了獲得心理認同感的商品,並為此使自己陷入原本不必要的精神和物理性質的痛苦。這部分人是怕孤獨,怕被嫌棄,怕被遺忘,怕被瞧不起的,而這種懼怕多數來源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當。相信未來會好的。
由於歷史積澱,課本教育,名言熏陶,社會價值觀和媒體宣傳,人們將功成名就作為人生成功的唯一標準。這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來說,是大好事。對於個人幸福來說,有些殘酷。美國人分為極少部分天才和絕大部分血肉之軀,後者愛自己,愛太太,愛孩子,愛生活,有可能愛一愛工作。而我見到的許多中國人,要到50,60才恍然大悟,自己愛了什麼,錯過了什麼。
情緒控制力是我認為最大差異之一。其中包括控制表情,控制音量,控制語氣,控制用詞,控制委婉程度,控制個人內心情緒。"野蠻人把自己交給一時的情感支配,只有文明人用思想把情感潛移默化"by 巴爾扎克。 與君共勉。
戀愛關係的不健康牽涉了許多方面:流行文學,影視作品,家庭教育等等。女性25歲是一個坎,30不嫁就是剩女,生育之後就風韻無存之類的言論我十分忍不住冠以bullshit的大名。青春自然是好的,但若你閱讀包法利夫人,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偉大的蓋茨比。。(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作品了)不難發現,歐美男性對女性美的欣賞絕無20的年齡限制,成熟的風韻是別有韻味的。
而女性自身也跟隨了流行文學和影視的審美,將可愛純潔天真作為最高標準,於是忽略了自信,智慧,獨立,勇敢,果敢,個性,性感這些特質----美國女性恰恰更愛成為女人的感覺,所以美國的性別歧視是最不嚴重的。
如果家庭中,父親和母親彼此溫和,親近,禮貌,尊重,愛護,分擔家務,探討事務,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個愛惜尊重妻子的丈夫或者體諒理解丈夫的妻子。遺憾的是,不計其數的中國家庭正用欠缺的家庭氛圍教育影響著他們的孩子。
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糟糕和美好的地方。而真正決定自己幸福度的,是自己的心,和由心決定的眼(這句好肉麻,但再誠懇不過)
希望未來還可以去日本,韓國,印度,越南,西非,北歐,不列顛。。。
多行,多讀,多思
寬容,理解,微笑
凌晨3點。。本來打算輕鬆兩句寫完的,沒想到到寫這麼多,還這麼煽情噁心。。。
安,各位在離開中國之前,我在中國生活了20多年,即使出國後也每年都回去一段時間,因此斷然沒有理由因為只是在別的國家呆了幾年,回到中國就可以優越感十足地說自己「不適應」中國人的行為和處事方式。有些東西我可以不喜歡(但是很多東西其實走到哪都一個樣),但完全沒有不適應,不然我20多年真是白活了。
但是,我的教育和經歷改變我的是看世界的角度,在離開中國前,我在這方面幾乎是空白,也很少與人討論,因此這種影響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說到不適應,應該也就是這方面讓我有些不適應。
當我和來自各個國家的人討論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說的是:中國怎麼樣,美國怎麼樣,德國怎麼樣,巴西怎麼樣,肯亞怎麼樣……這個世界是多元的。
當我和中國人,尤其是當我回國後和別人討論同樣的話題時,他們會說:「國內」怎麼樣,「國外」怎麼樣。這個世界被簡單粗暴地劃分成了兩個地域,非一即二,非此即彼。
每次我回國,當別人跟我說「國外」如何如何時,我都會一下覺得無話可說,不知如何是好。我試圖跟他們解釋沒有「國外」這個東西,但似乎這是很難改變的。
我覺得,倘若在一個人的眼裡這世界只有兩種形態,當他對自己所處的形態不滿,就很容易美化另一種形態,剩下的只是憤怒。而當他能夠意識到到這個世界的多元化,他可能就更容易感受到每個地方不同的精彩。他媽的,我剛回國的時候,到處找廁所接水喝........
太可恥了,匿了。其實對每個人來說,無法適應的東西都不同。
而對我來說,其他很多事情都或許可以適應,唯獨一點難以適應國內的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只有一個目標:賺錢。
很多國人從來沒想過自己需要什麼,從來沒有想過自我實現,——換句話說,他們想的只是怎麼生存,而不是怎麼生活。
或許有人認為,中國人窮,是只考慮生存不考慮生活的理由,但這不是,這真不是。
國外比中國窮得多的人比比皆是,但偏偏那些比中國人窮得多,收入比中國白領少得多的普通人,仍然有自己的生活理想,而不僅僅只是想著生存本身以及想著生存所需要的物質本身。
這令我困惑,因為你很難與這些人交流,也很難向這些人解釋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選擇的原因,你會覺得自己是個格格不入的人,因為與眾不同對於中國人來說似乎是一種罪惡。
不過幸運的是:一切似乎都在慢慢的轉變,並且是向著更好的方向。瀏覽了所有78個答案,先總結,再補充。
那麼就我個人而言,總結了三點:
1. 在政策和公共服務領域,對大面積政府不作為現象的失望和無能為力。
例如像交通混亂、食品安全、知識產權、環境污染等事情,國際上都有許多優秀的解決方案可以借鑒。然而一天天過去了,卻不見其主動進行改善,除非糟糕到將近失控了。
2. 在國外,科學文化知識學得怎麼樣不知道,然而大洋彼岸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卻被輕易的認可。
這樣子回國後面對家裡長輩,或是一些只從媒體上了解國家外情況的朋友們,就容易產生近乎底層的隔閡。每次看到諸如「孝順」、「逼婚」之類的討論,以及相關的事件,總覺得這個社會多了些急迫、少了些寬容。
不單單是牆的存在,讓我們基本關在了一個自洽的體系內。更鬱悶的是好多你在用的東西明明牆外有最新的發明和最好的體驗,我們卻被迫要在這裡使用被模仿的二手貨。
怒答!國內行政程序的不確定性!
在國內呆了二十多年才去英國,也就在倫敦呆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國內的空氣、交通、路人素質等等的表現早已見慣,沒什麼要吐槽的。出國前在國內基本上沒怎麼和行政機關打過交道,在倫敦倒是走過不少行政程序:到警察局報道、辦理簽證延期、在社區診所註冊、註冊社保號、辦理義工登記等等。一切資料只需按照網上的信息準備(有清單、有文件樣本),到了現場提交,被告知什麼時候有結果,然後在出結果的當天領取。毫無意外。
回國後為自己辦理社保、檔案、戶口;工作上辦理工商登記、外商投資證書等等,在過程中發現,無一例外,我們行政程序的不確定性是如此徹底:
1、網站上的信息永遠不是最全最新的!
2、打電話諮詢得到A員工的答覆,根據A的答覆到現場提交文件,接收文件的B會另外列印一份清單,告訴你另一個版本!
你環顧四周,沒有在任何其他地方可以找到B所列印的清單,公共櫃檯沒有,海報沒有。也就是說,上網不夠,打電話不夠,到現場也不夠,必須要花幾個小時排隊站在工作人員面前,你才可以得到最完整的信息。
3、根據B的清單再準備文件,再去現場提交,然後B又會針對提交文件的內容增加意見!
4、如此往返幾遍,一個行政程序必須在申請者氣急敗壞的情緒中歷經不可預計的時間才能完成!
習慣了晚上睡覺前發貼子,早上起來看新貼子和回復。
現在感覺很不爽。謝邀。
夏天回國一個月。大的泛的不提,只說體驗細節。
多一句。我在國內一個月,歷經上海無錫成都雅安天全瀘定康定塔公貴陽重慶平塘,樣本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
以下對比,參照物為巴黎。
好到讓人不適應的方面:
食物依然價廉物美得讓人擰不過脖子來——嗯,可能我在康定、成都和重慶呆太久了。
家鄉的大叔大嬸大媽還是熱情得讓人愣神。
上海的基建細節越來越,挺難形容,非得找個詞就是,東京化了(去過東京的同學想必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城市內交通費用低廉到恐怖的地步,有種到哪兒都不花錢的錯覺。
不好到讓人不適應的方面:
因為要給康定的朋友買禮物,在上海和無錫找店挑貨,驚覺國內奢侈品,乃至一切以女性為消費對象的貨物價格,虛高得很是嚇人。
交通錯綜複雜亂,來勢兇猛,具體表現在車子不讓人。
在巴黎,「先推門的人給後面的人留一把」是很基本禮儀,國內少得驚人,這本身不是問題;但自己推完門後順手把門砸上,「後面緊跟的人我才不管呢」的事兒,多得讓人不適應。
空氣質量,其實我不敏感,所以也不挑剔;但回來之後過了段,確實咽喉和鼻子會不舒服,有點鼻炎。
喜歡扎堆,這點本身無妨;但扎了堆之後大聲喧嚷,於是整個場合都開始鬧嚷開了的情況不少——這點簡而言之,就是沒給公眾場合其他人留餘地。
小地方,比如平塘、康定、天全這樣的,華麗的東西很華麗,簡陋的所在很簡陋,提高生活質量的基建還是很一般——相比上海重慶無錫成都等,差距大到了,每到一個地方,你得完全改變生活習慣的地步。
在一些聚會裡有種氛圍感受很深:
大家做什麼事都有點一窩蜂,生怕落人後,形成了一種緊迫之極的氛圍。大家很忙著給彼此貼標籤,甄別種類,然後就物以類聚,然後忙著給自己的種類辯白,順便踩踩別的種類。如果用「各人有各人的難處,隨便吧」,一般會得到悻悻的回答,「我知道我知道」,但接著就是「但我跟你說,他還就是不一樣,我們看不慣,巴拉巴拉巴拉……」
大家都說的生活上的和理念上的,我說說工作上的不適應吧。
如果回來進了外企,稍微適應一下,基本無縫連接,反正大家還都是nancy和michael的,小環境沒啥大變化。
如果回來進了私企或者國企,特別如果這個企業從來沒僱用過海外背景的員工的話,就會有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老闆很想重用你,但結果可能是不知道怎麼用。這個原因可能是他高估你(比如他總會覺得你有先進的國外思想先進的發達國家技術,這可能是一個學生並不那麼了解的事情)、他誤解你(比如有些方法論的區別,做事邏輯性的不同導致很多誤會)、他和你文化有差異(比如他認為你學的那個課目看名字是拿來就能用,結果同名不同姓);
你很想發光發熱,但結果可能是槍打出頭鳥。海外特別是歐美畢業的學生大多會勇於表現自己,敢於當眾表達觀點,這可能會讓其他員工感到壓力,如果慢慢的他們感覺你也沒什麼的時候,你就死慘了;
老闆把你當幌子招進來,但結果就是束之高閣,坐個冷板凳,這樣最慘,學不到東西還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當你海外回來過個三年之後,這個所謂的優勢幾乎就不發揮什麼作用了,如果你還沒混出點斤兩來,就無異於一個國內畢業生或者還不如國內畢業生好混了。
所以我覺得要麼回來直接進外企,或者全都是海龜的工作圈子,做幾年再跳什麼都好說。要麼國外工作段時間或者帶著高精尖項目回來,那麼進私企的話還能強勢忽悠一下。
純粹自我感受,輕拍。未歸。說說短期回國的感受。
- 說話再也不能加密了,再也不能心安理得當著一個人的面對TA品頭論足了……捂臉(*′艸`)
- 空氣(僅限北京),我和我朋友們一進首都機場就感覺「呼吸難過,心不停的顫抖……」 回上海度假的同學就紛紛表示情緒很穩定。
- 然後吃東西會經常拉肚子……
- 最受不了的是很多廁所好臭……不只是公廁,還有一些飯店的廁所。。。和豪華的裝修、菜單太不匹配了吧……
- 服務員的熱情……商場銷售,超市服務員,海底撈……會讓人覺得很不好意思……
- 創業的朋友覺得,一切靠關係,技術不是第一位了。
- 前面的人開了門不會看看後面有沒有人再關門,可能一個門板就pia過來了……你開了門給後面人的時候,也沒有人有意識過來說謝謝並接住
- 沒有無限打電話、發簡訊、3G上網的套餐了……
- 打電話辦事時,對方不是客客氣氣的,而是沒說兩句就開始凶,好大的火氣啊……我們是陌生人啊,招你惹你了么,火氣哪來的呢?~
不過這些不適應都是短暫的,慢慢就適應了。久居鮑魚之肆還不聞其臭呢~~~我剛到北京上學時一上馬路就感覺被熏得嗆得不行了,過了幾年照樣呼吸正常~~
就像去義大利一開始會不適應人群的熱情和搭訕,去美國不適應給小費,但一會就能適應了~
p.s. 我覺得問題問得很實際,很實用,幫助大家做好一些準備,討論討論也挺有意思的呀。那些挖苦的人真是……互相理解一下,不要歧視海龜嘛。。。類比一下:
雖然從小在家用龜速上網,沒覺得有什麼,但是在學校用了一年高速wifi,回家是不是會不適應?
有些事情雖然以前也習慣過,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對吧
親娘來……這麼多答案了,還有知友邀請我回答,謝謝錯愛:
上面的朋友說的基本都是生活方面的,包括行車秩序,個人素養,環境,看問題的方式等等,我想說說的只有一點,是學習上的:
在美國我上過高中、大學,大考小考,exam、test、quiz還有paper、essay不計其數,所有的成績只有我和教授兩個人知道,要麼是每個人髮捲子,要麼是上傳到網站自己輸入賬號密碼查詢,所以除非我告訴別人自己的成績或者我要申請某個項目需要我提供成績或者父母,其他人基本不能通過合法途徑獲得我的成績。
尤其是記得有一次,我上summer school,金融會計課第一次考試,那個課是由一個會計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教授的(他並不是學校的老師,只是學校聘請他教導這門課),他在發成績的時候按照花名冊念一個人那人就上去,他念到一個名字,發音不是很清晰,但是我覺得是我的名字,所以我就上去了,剛要拿卷子,他就問我你是 XXX嗎(很像我名字的發音) 我說是啊, 然後就要拿卷子探頭過去看成績(因為我當時特別確定我突破這門課歷史記錄拿了100,而且我想我看看這卷子不就知道是不是我的了嘛,上面不都有名字嗎),他說 不,不,這上面的照片不是你,相信我,你不能看這張卷子,(特別猛地把這卷子捂到自己胸前)你的姓是GUO 嗎, 我說 不是,是GAO,他說哦,那麼這不是你的卷子,你得等會了。後來我有一次office hour 我跟他說到這個事情,他跟我說在美國我們都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就行,最多也就說說誰是第一,或者誰得分特高,剩下的你們自己可以問別人,但我不能說。
在美國高中結束交換回到中國之後,我的耳邊經常響起這樣的聲音:
XXX,你怎麼考得這麼差,
XXX你這次才XXX分,你怎麼搞得?
XXX,你看你考這點分
來,這道題錯的站起來讓大家認識認識、
人家XXX,怎麼就能考XXX,你怎麼就不行,
(在我的小學、初中、高中,不少老師都曾這樣做過)
兄弟我不得不說,我很不喜歡這樣,不管我是那個被批評的,還是那個被做典型教育其他人的,我都感到不舒服,說不大出來為什麼,可能是這樣讓我覺得我們被分成了一些等級,等級高的就可以驕傲些,等級低的就抬不起頭,其實我想考試嘛,今天兄弟我感冒了,考得低了些,或者我粗心,或者我基礎不太好,考得不好,兄弟我心裡也很難過……老師可以考慮一下我,咱們私下說一下嘛,畢竟老師在校空閑時間還是不少的。
兄弟我到現在還有一種心理,總是忍不住去跟別人比,比別人高了我就高興,比別人低了我心裡就不舒服,每次我都覺得這種心理實在是有些病態,但是很難克服(現在在調整) 也許這種心理並不是因為老師這種行為引發的,但是我個人認為如果老師不這麼做,我這種心理也許會得到些許的剋制的
這就是兄弟我不適應的,對學生個人隱私的尊重。
其他的,不了解,謝謝
————————以下的是另一些想說的,跟題目關係並不是很大——————————————
再有類似的就是 對於安全問題的關注,高中學校經常練習火災逃生,大學一到宿舍第一天晚上學校就練火災逃生,新生會上第一個說的問題就是安全,怎麼用學校的快速報警設備,關注學校的推特,FB,怎麼逃生,street smart有哪些等等,我還記著有一次我去 海淀的 鼎好大廈 因為電梯比較慢,所以我想找樓梯下去,問朋友,結果他不知道……他又問了兩個同事才知道,當時我第一反應就是……我去,這要是火災往哪跑啊……我沒在國內上過大學,但是初中,高中逃生演習基本兩年一次……而且還提前告訴……兄弟們都知道……我覺得沒啥大作用啊
過馬路要不停的看車!!!!!!!!!!!!
堵車會一直被按!喇!叭!!!!!!!!!!
被迫抽二手煙!!!!!!!!!!!!!!!!!!!!!!!!沒有秩序 金錢至上,強調獲取利益和聚斂財富的結果而不問過程。這樣的社會沒有辦法教育年輕人說要通過自己的雙手或聰明才智來創造對社會及人類有益的財富,同時鼓勵人用任何手段獲取自己和自己集團的利益。是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主要差距。
鼓吹虛偽的道德 重視表面的浮華。過去有人說過,當一個社會沒有秩序的時候,不可能有道德的存在。這種虛偽不是被人詬病最多的所謂「上行下效」,而是一種從社會底層浮出來的污穢泡沫,其實是「好面子」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更是我國人民在面對問題時的一貫逃避。
沒有集體榮譽感 沒有人會去制止家人,親戚朋友,街坊四鄰的不道德行為。對行兇作惡置若罔聞。對整個民族和國家沒有認同感。不願意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明哲保身」思想根深蒂固。是很多時候一個家庭悲劇的開始和千萬家庭生活越來越感不到幸福的原因之一。
人與人之間缺乏尊重 實在懶得說了。
-出門的時候推著門,下一個人不接手,然後人一個接一個的直接走過去了...愣在原地不知道怎麼辦
-過小人行橫道,車子不會讓人,有幾次差點被撞.
-車子在路上動不動就狂bibi, 不用閃遠光做信號. 閃遠光燈沒人鳥你
-大家不互相說謝謝, 也不太說再見
-喝國內牛奶,每次喝必腹瀉 吃麻辣燙 必腹瀉
-空氣不好,咳嗽. 去醫院,說我水土不服.搜索引擎
加班文化
1. 物價!一百一百花得好快,我在法國取100塊可以用一個月啊,當然平時刷卡也比較多。
(煩死了加個注,別比匯率好嗎,我說的是相對於工資。人家一月賺三四千,一個月的開銷是?吃頓飯100歐就已經高檔餐廳了吧。租房子一月1000歐能住上海邊別墅了吧。我們一個月賺三四千,請問你一月房租多少?吃頓飯多少錢?我也不想這麼認真,但有些人能不能別那麼玻璃心啊摔!)
(再加個注,我說的是讓你們不要換匯率算啊摔!數字不是重點,我是想說一個月賺的數額相等的情況下錢經花的程度啊啊啊!你們幹嘛一個個非跟我算誰誰誰賺多少呢,為什麼就這麼難溝通呢!)
2. 大家為毛對法國都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啊,其實都是地球能有多不一樣啊。
3. 餐廳里吸煙居然沒人管!
4. 我國男人原來這麼不紳士。
在歐洲坐火車,一般行李都會有人伸出圓手幫我一把放行李架上,一般都很主動,國內一般要開口才會有人不情願地幫我。上公車電梯也都不讓女人先進。以前沒注意這個啊。
5. 還有很多生活用品在細節上我國跟發達國家確實有差距。
比如法國超市裡賣的垃圾袋保鮮袋一般都配有塑料袋一小段線,可以用來扎袋口,或者就直接有根繩子啊線可以扎袋口。有時候裝太滿了沒法打結,就很有用。老是想著,早知道就帶點回來,但也知道不可能啦千里迢迢帶一堆垃圾袋保鮮袋回來還蠻囧的。
6. 國內人力用太多了,不過也是因為人口太多。
超市啊加油站之類的,國內還主要依賴人力收銀之類。國外很多都是自助服務,比如快餐廳吃完飯自己收好盤子扔掉或放好。
7. 上公車總想跟司機微笑打招呼,但看司機面無表情就憋回去了。
8. 地鐵火車公交車快下車就想按stop鍵找開門鍵。每站都停多浪費時間啊。
9. 還有,國內的酸奶都好稀。。。回國後我都不喝酸奶了。
10. 國內的subway好小氣,辣末小一個吃完根本就不飽嘛坑爹!而且那個看起來像法棍的麵包好軟。
11. 國內租房子退租前,怎麼可以不打掃就走人啊!
其他國家我不知道,法國退租前如果房客沒打掃乾淨,是會被扣押金的。天哪我回國租房子打掃得都快瘋了,到處都油膩膩的還有蟑螂。這太可怕了!沒錯我出國前沒自己租過房子。
回國一個多月了,先這些,想到再加。
PS,看了好多評論說國內以前好,現在不好了,國內碰瓷的人太多大家都不敢熱心了,大家工作很累很忙沒有心情幫助人。我說,明明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別都怨社會怨不好的事好嗎?
好像就中國人累中國人忙中國壓力大,歐洲大家不用幹活就能白拿錢似的。這世上沒有哪裡是天堂。歐洲也有很多自己的問題。
又PS,拜託各位,我這裡沒有一句話說我覺得歐洲是天堂,中國什麼都不好。我回國是因為我愛我的祖國,別一個個跟我一條一條解釋。能別那麼玻璃心嘛。還是一句話,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比如說自己沒法幫別人司機沒法友好的,別TM找什麼借口!
又又PS,評論里太多莫名其妙的民族自尊心玻璃心,完全無法溝通。我說的都是大實話而已,我是戳到誰痛處了嗎老是一條一條跟我來辯解。加註加得煩死了,關評論了。謝謝捧場,也謝謝贊同或感謝的親們!
1. 大家都說假話
2. 你說真話別人不信你。 當然別人表面上會說信你,但你知道是假話,原因請看1
應對的辦法就是把你要做的事,要說的話,都反過來做和說,你就會發現國內其實很好混。昨天剛從澳洲悉尼回國 本以為一年半未回會有一定期待感和親切感(總共生活四年多)但這次回來感受的衝擊還是挺大的。
人們都說國外是好山好水好無聊
但我恰恰覺得國內好無聊
在國外有了固定的朋友圈 加上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 每天混gym等等 一回來覺得無事可做
除了
吃飯
看電影
唱K
吃飯…
被block的google應用和相關sns
永遠看不到的藍天白雲
過馬路別抱有僥倖心理
偶爾會說Thank you或sorry再急忙改口
飯桌上永遠是奉承或吐槽
一接親戚的電話不到三言兩語就要求為升學備考的孩子拉關係
做飯也會些許懷念土澳的新鮮食材
牛羊肉和水果還是不錯的…aww牛油果蜂蜜
多數人除了為物質生活奔波便再無理想
或是待在舒適圈順其自然再也走不出來
哎 第二天就想回去我正常么
就一個事!公廁沒紙!!!新加坡的廁所,無論大小都會有紙。濟南開了恆隆,最開始廁所是有紙的,但是老是被人拿走、我就不明白,這些人就缺這點紙嗎!
推薦閱讀:
※外國人愛吃老乾媽嗎?對老乾媽的評價如何?
※如何評價外國人吐嘈中國某地天氣熱?
※如何挑選女式正裝?
※留學這麼苦,為什麼還要去留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