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醫療到底貴不貴?
感覺很多人在對中國的醫療上的認識就是看病貴挂號貴葯貴 但是據我所知好像國外的醫療更加昂貴 相比之下中國的醫療是廉價而高效率的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中國醫療昂貴的觀念的產生呢?
很貴。先曬下收入吧,支付寶為證,以下我16年的總收入:
坐標杭州,985,碩士,外科醫生,30歲,省級三甲。
這個收入,是一串男默女淚的數字。
同等學歷的同齡人,有沒有比這個更低的?請在評論區里留言,我想求安慰。
高中畢業的時候,長輩們對我說,醫生好,工作穩定收入高,受人尊敬。我滿心期待。
工作了以後,人們得知我是一個外科醫生後常會說,醫生好,工作穩定收入高,受人尊敬。我笑而不語。
工作以後我發現,身邊的人包括自己,都是屌絲,起早貪黑,七點半到醫院,五點半下班,錢是沒多少,結石囊腫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一大堆。現在跟的一個師兄,是當年紹興市高考狀元,另一個師兄,高考理綜滿分,數學滿分,英語148,誰吹牛逼挨雷劈。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以前總說自己是搬磚的,現在也不敢說了)
無心吐槽自己的職業,回歸正題,是醫生,也當過患者家屬,也當過患者,看病真的貴,說下為啥這麼貴,錢都去哪了?
這也是我工作以後才知道的
為啥貴?因為我們國家(或者說老百姓吧),又沒錢又沒技術,但也想跟老外一樣活的久。
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沒錢擺在那裡,人均GDP擺在那裡,不多說,誰說中國人有錢誰五毛。
技術呢?別說藥品了,現在三甲醫院哪些東西不是進口的?葯,器械,儀器,上到達芬奇機器人,下到一把血管鉗。
這是德國蛇牌的血管鉗持針器鑷子,曾經一時激動想買那把最小的小鑷子做紀念,你猜多少錢?300歐。
這兩個房間里,有點技術含量的東西,從心電監護到注射器,國產的東西我估計不到20樣。
進口是什麼意思?進口就是溢價權。
你有的選嗎?你沒的選。這把鑷子真的要這麼貴嘛?為什麼不能買路邊小店15塊錢一把的鑷子?有這麼天差地別嘛?
就有這麼天差地別,多少次大出血,很深的一根小血管,國產的血管鉗,就是夾不住,進口的一上,乾淨利索。
高級貨不說了,什麼CTMRI靶向藥物,這些直接造不出來
我們就說便宜貨,哪怕是個注射器,國產的你敢用嗎?有沒有規範消毒過你知道嗎?你敢拍著胸脯保證嗎?(有同行指正大部分醫院現在注射器都是國產的了,我去看了一下我們醫院的,的確是,一開始只是打個比方,希望不會誤導大家。)
每天沉浸在大國夢裡,以為我們國家已經牛逼上天了,連個橡膠導管,金屬導絲都造不好啊,求著人家去買人家國外的東西!
這就是技術封鎖啊,這就是我一個鑷子成本一百就賣你2000塊了,你愛買不買吧,你還是得舔著臉說買買買的窩囊氣啊!
所以我經常想,我們醫院每年效益幾十個億,為啥還連工資都發不出來,新樓都蓋不起一個。
原來不是我們醫院賺了幾十個億,是人家老外通過我們醫院,賺了我國人民幾十個億啊!
但凡中國人的技術可以趕上老外一點點,老外不想降價也得降價啊,為啥進口車越來越便宜了?因為中國人造的出來了呀!
人都是惜命的,都想給自己用好的,有多少人啊,跑來問我,醫生這個葯進口2500,國產的600,我吃國產的還是吃進口的?哪個好啊?
我是個實誠人,我說人家賣的這麼貴,你說哪個好?
是的,進口的。
哪怕我說,差不多,進口的只是好一點點(我總不至於昧著良心說國產的吊打進口葯了吧?)
患者裡面十之八九,只要錢還夠,還是會是進口的。
平常說什麼支持國貨,生病吃藥做手術,沒幾個人拿自己身體支持國貨的。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生病的時候,不惜重金,傾家蕩產,身體最要緊。
買保險的時候,這個不舍的,那個沒必要,賭自己不會生病。
然後看病把錢花光了,說國家黑,醫院黑,醫生黑。偏偏不知道老外黑。
2016年,我自己生病,花了一萬多,感謝醫保,給我報銷了大部分,感謝醫院(我的單位),又在此基礎上給我報銷了一大部分。
我爸爸生病,花了十幾萬,花錢的時候我無怨無悔,因為我知道我沒有選擇,我只恨,恨我們沒本事。
最後感謝國家感謝醫保,前後大概報銷了50%,我覺得我們國家一直在醫保福利上努力,沒什麼錢,能做成這樣,不容易了。
再多說兩句吧,我們現在看病貴,其實是在還一兩百年前老祖宗們不爭氣欠下的債。因為科學技術尤其是醫療技術發展不過別人,導致現在我們各行各業努力積累下來的財富,人家發達國家只要用一兩個高精尖技術就可以收割走,辛苦賺錢一輩子,就當做給發達國家的買命錢。而我國人口基數在那裡,市場就在那裡,技術封鎖會越來越緊密,中國人就是他們的印鈔機。而發達國家拿著我們給的買命錢,繼續吸引培養人才,研發新的醫療科技來進一步收割我們的財富。所以國產葯只能打價格戰,靠便宜賣賺點錢繼續做研發,要不就只能做點坑蒙拐騙的行為維持效益。所以我國國產葯的報銷比例比進口葯高很多,為的是什麼?為了殺出一條血路啊
科學技術落後導致我們越來越窮,窮導致科學技術就趕不上去。惡性循環。一步落後,追起來可就沒這麼容易了。如果有一天我們的醫療技術被徹底壟斷,就不再是看病貴不貴的問題,是中國人一輩子給發達國家打工的問題。
那時候才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命運
所以現在不努力,子孫後代更看不起病
同理
所以大家努力吧,有天我們國家真的騰飛了,看病自然就便宜了,雖然我認為還要很久很久。
------一更-----
就評論區幾個容易一起爭論的問題談談個人看法吧,都是跟外國留學生,留美留歐的同學交流得來的,僅供大家參考:
1.為什麼國外的人看病也是這麼貴?國外看個病比國內貴的多的多了,國外沒有技術壟斷,錢都讓火星人賺去了?
美國看病的確貴,只是沒你想像的那麼貴,為什麼?
第一,覺得國外看病貴,只是中國人的看法,因為中國人窮,人家的收入比你高不止一個檔次好嗎?非要用我們的消費能力去評價發達國家的收費。
有人說同樣的儀器藥品,美國也是這個價。我必須承認,美國的研發和人力成本在那裡,人家也不會擺明了高價賣我們。但同樣十萬美金醫療費,兩國人民心裡的衝擊是不一樣的。人家只是一年年收入,你可能是一輩子。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美國剪個頭髮可能要50刀,國內剪個頭髮25塊人民幣。如果我們國家沒有理髮師,沒有剪頭髮的能力,而中國人也想剪頭髮,只能讓美國人來剪,不得不給50美刀,我們就會覺得很貴了。你問老美,你們剪頭髮貴嘛?人家當然說貴,因為人力貴啊,所以很多美國人自己剪頭髮,好醜。但你說我們為了啥場合不得不去50美刀剪個頭的時候,中國人和美國人,到底哪個更心疼?
第二,美國一些發達國家的民眾覺悟都高很多,知道醫療是無底洞,政府福利能幫到的很少,所以商業醫療保險很成熟,既然有保險,為什麼醫療收費要很低?
第三,國外的民眾醫療福利,你一個外國人(哪怕留學生),當然享受不到。美國看病要真是你想像的那麼貴,民眾早就把白宮燒了。
所以,你寄沒人家有錢,又沒買保險,又享受不了他們的醫保福利,然後你說人家看病好貴啊,不覺得很可笑嗎?
2.國外為什麼還是有醫療問題?美國民眾為什麼還是說他們醫療貴?
因為貴是事實,即便再有錢的國家,醫療問題都是存在的,因為醫療就是無底洞,醫療就是燒錢,大家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嘛?不是。中國醫療10萬億,很多錢吧,分下來每個人頭只有8000塊,能做什麼?(之前算出來是每人800,為自己的數學捉急(°ー°〃))
每次看到幹部病房裡,那些可以免費醫療的退休老幹部,十萬,二十萬,一百萬,吊著一條命,醫藥費,真是沒有上限的。美國人也是人,美國人也想吊著命活下去,所以醫療還是貴的,但他們的貴,跟我們的貴不一樣。
就像打車,他們花很多錢是為了車跑的快跑的久坐的舒適,我們花很多錢是因為起步價高每公里數單價高。
至於為什麼國家不能實現全民醫療,我在另一個回答里有很詳細的闡述。麻煩移步看一下,或許會有收穫。
黃牛存在真是因為挂號費低嗎? - 知乎
3.進口東西的高稅收,讓國家和貪官賺取了很多勞動人民的辛苦錢?
貪腐的問題我不懂,不談。我只知道如果不收高稅,怎麼保護國有企業,人家稍微一打價格戰,國產企業分分鐘倒閉,到時候人家壟斷起來,只怕貴上天。
4.對於收入的質疑和灰色收入的解答
我個人,我的收入就是這些,之所以選擇報稅的界面,因為裡面包含了獎金,五險一金,住房補貼,所有的所有。我有沒有灰色收入?沒有,因為我還不夠格。你們愛信不信。
對於年輕醫生,在小醫院比大醫院有錢,因為大家水平差不多,而小醫院要留住人才必須提高酬勞(不管是工資獎金還是灰色收入)
對於老醫生的收入,在大醫院吊打小醫院,為什麼?因為前者牛逼後者太多。前者是千軍萬馬里殺出來的,站在行業金字塔頂端的人。
去年去香港交流學習,吃飯期間正好他們在討論當地的幾個公立醫院的年輕醫生,在靜坐罷工,後來得知原因,是因為嫌每個月16萬港幣的收入太低。我目瞪口呆。
我問後來怎麼解決的?漲工資了嗎?香港醫學專科學校的教授說,幹嘛要漲,一句話「你們自己沒本事,有本事就去私立醫院讓他們給你們開百萬月薪啊」,然後就把那群人打發了。我再一次目瞪口呆。
然後有個教授說這有什麼,於是拿另一個專做胃鏡的教授舉例說:那個教授,胃鏡做的數一數二,很多人找他做,他做個胃鏡收8萬(我們醫院是500),醫院收2萬,他拿6萬,來做的人絡繹不絕,他每年給自己定規矩只上200天班,年收入維持在3500萬到4000萬港幣即可,剩下的時間給生活和愛好。問他有什麼愛好,賽馬啊,遊艇啊,高爾夫啊。
目瞪口呆,年少無知的我,哪見過這般風景。。。
說這個事情,想說什麼?任何一個行業頂端或者說行業金字塔上層的人,有錢是必然的,頂級設計師,頂級導演,頂級理髮師,頂級建築師,頂級會計,頂級演員,頂級工程師,頂級碼農。。為什麼你們就受不了頂級醫生有錢?
就是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有著社會主義的偽面具,就必須壓抑市場,壓抑供求?
你壓得住嗎?你可以無視市場無形的手嗎?你不行!
所以什麼紅包啊,藥品提成啊,都只是頂級醫生收入的表現形式而已。本質是什麼?本質就是,他就是值這麼多錢啊。
你以為那些來看病的人,不知道要給這個醫生紅包,不知道這個醫生有藥品提成嗎?為什麼還是義無反顧的來找這個醫生,而不去找村口衛生院的老王大夫?因為他們知道,這個醫生就是值這個錢的啊!為什麼沒給100萬的紅包啊,因為他們知道這個醫生不值一百萬啊!
所以現在國家在大力提倡民營資本介入醫療行業,發展私立醫院,自由執業,多點執醫,都是在為開放醫療做準備,現在已經沒有紅包一說了,也沒飛刀一說了。叫會診費和會診。這些錢都已經是可以收稅的明明白白的錢了。如果在私立醫院,藥品提成也會很有效的控制,因為醫院也不會允許提成太多,因為這樣子總體費用上去了,影響醫院的市場競爭力,吃虧的是醫院。
等到以後私立醫院起來了,你可能會看到頂級醫生在那裡收著5000的挂號費,拿著2萬的手術費,卻依然門庭若市,到那個時候,撕下了社會主義的假面,不知道你是否還是會這麼義憤填膺?
再次說一下,我沒有灰色收入,因為我不值那個錢,我還不夠厲害。但我會努力工作,好好學習業務,爭取以後也成為一個頂級醫生,只是我希望到我那個時候,我拿的不再是紅包,不再是藥品提成,而是明明白白的百萬年薪。省的受那麼多窩囊氣。我相信這一天不遠了。
————二更————
感謝大家的厚愛,在感恩中前行。
那就繼續聊一聊兩個很多人糾結的問題,個人愚見:
1.為啥國家財政撥款里醫療經費這麼少?比如兩千萬億的財政收入,只給十萬億投入到醫療保障(總財政收入多少我是真不知道,打個比方而已,不要較真哈),到底眼裡管不管民眾死活?
這也是我後來才明白的:
假設國家的財政撥款總額(年結餘)有限,相當於每個人的儲蓄有限,那麼國家不大力撥款醫療,相當於在剋扣老百姓的買命錢去干別的事?生氣吧?
好了,我們假設國家把所有錢都投入醫療,相當於每個人都把攢下的錢,拿去看病。意義在哪裡?我們這代人能活的更久。僅此而已。容我說句難聽的,絕大部分人多活十年的意義有多大,都是吃飯拉屎(話糙一點,別急著噴我)。
缺點是,我們把全部家當都拿去買命了,沒留下啥錢給小孩子教育,給國防,給科學技術,給工業。而國外拿著我們的傾家蕩產畢生積蓄,繼續發展,在科學技術上跟我們的差距越來越大。
一兩代人以後,子孫後代真是看不起病了。
雖然現在看上去國家在做吃力不討好的大惡人,但就像一個理智的大家族家長一樣,狠心讓老人逝去,把錢留給下一代,把希望留給下一代。
至於三公啊,貪腐啊,不在我的討論範圍。
2.醫療圈裡的人可能會吐槽,國家投入到醫療,甚至生物科技,醫療研發的錢也沒見多少啊?
如果醫療技術的落後是一個木桶照應,那最短的短板,肯定不是醫療水平,大家通過前文也看出來了,是工業,製造業,計算機,精密機床,五金冶煉(知道的詞不多,就這樣吧,大家懂意思就好。)
說的難聽點,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隊友拖後腿,你天賦異稟也沒用。
還有句更難聽的,有句話說,大部分人的努力,遠沒到拼天分的地步。我們國家的醫療技術的落後,是最基本的一把鑷子都造不好,一張CT膠片都造不出來,還遠沒到需要拼醫療水平的地步(當然醫療技術水平也是落後的,攤手)。
所以我並不指望對於國家醫療的投入支出能大到哪裡去,大家也有這個心理準備就好。
醫療市場化,才是醫療的希望
(別激動,是有監管的市場化,有本事的賣的貴,沒本事的喝西北風的意思。跟莆田堅決劃清界限)。
理由還是在這裡:
黃牛存在真是因為挂號費低嗎? - 知乎
同樣一個病,有錢人有有錢人的治法沒錢人有沒錢人的治法,以肩袖斷裂為例,有錢的花四五萬全麻關節鏡下雙排縫合,痛苦小恢復快康復快功能好收費高,沒錢的花一兩萬頸叢阻滯+切開縫合,痛苦大恢復慢康復難但也基本保證功能但便宜,再沒錢的就吃點NSAIDs回去扛兩年就不疼了但是功能差,現在的問題在於導向,有錢的沒錢的都想選第一種,但很多人掏不出這個錢也找不到替他掏錢的人,看著別人又眼氣
中國階層差距太大,這是一個「小馬過河」式的問題。
從美國回來的人表示協和比美國的小診所便宜多了,專家水平也比美國的小診所高。我有文明社會的生存技能,進可以托關係走後門,退可以玩轉預約APP,看病既不難也不貴。
在你們眼裡窮的不算人的表示,想看一個靠譜的醫生要坐一天的車才能到市裡,俺們農民2015人均年收入才一萬一,新農合在城裡大醫院能報銷四成就算多,國家說要全額報銷的幾個病,折騰下來最多報銷7成,另3成要跑民政局領。家裡有重病人抽不出人手,文化層次低不懂政策,根本實現不了報銷。一場大病下來,什麼都沒有了。還是執行「老爹死炕上、老娘喝農藥」的戰略,把錢省下給兒子娶媳婦生孫子吧。
名為中產的白領屌絲表示,看病這事最傷害玻璃心,想要輕鬆生存下去的人之常情不斷慘遭自己社會地位低下現狀打臉,自己得不到最好的,自己不能輕鬆活下去,偏偏自己的文化特徵是情感過剩易受感動。我高考分數這麼高,還有一份可以上網裝逼、嘲笑窮人的生活,我簡直是天選之人!我要消費醫療,必須要選最好的!可是最好的太貴,便宜貨效果又不好,為什麼我活的這麼艱難!好吧,如果是老人的病,在知乎上問問該怎麼辦,不管回復是什麼都買些腦殘金寄回八線老家,我要攢錢買學區房!雖然這跟我賴以嘲笑底層的文化有衝突!我不能得病啊,一得病銀行來收房,啥都沒了,還不如農民呢!怎麼想,這都是別人的錯!
中國的醫療價格 確實是良心。我國跟人均GDP相仿的國家相比,人均預期壽命等指標很有優勢,人均衛生總費用卻比較低。但是,求生這種無限本能的事情,當求生欲和支付能力發生矛盾的時候,人們會想「我太屌絲」,還是會埋怨醫療貴?
有人私信我請求轉發公眾號,同意。已經備好毛巾擦臉上被噴到的口水,沒想到點贊的多。
有不同觀點太正常,吐槽看病貴也能理解(有醫生提到自己看病花錢肉疼,那就對了,我也是)。
現實中有患者覺得看病貴時選擇辱罵醫生,這時只能聽著。知乎的好處就是可以酣暢淋漓的贈送個舉報,算是醫生免費的服務,譬如這位用戶就不必謝我了
有人指出醫生不應該為醫療體系背書。我是這樣認為的,我作為患者家屬非常受益於目前的醫療體系;作為醫生則被坑了多年,但以後也許會受益於制度的變革。
個人感覺體系在重組ing,未來藥物支出也許會下降,但總支出會增加,畢竟對優質醫療資源的價格行政管制,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在這個變革的時代,醫生與患者們都自求多福吧!尤其是底層的民眾!
個別讀者不完整看回答就開始反對或指責了,也在意料之中!
我根本沒有說所有人看病都不貴,但有些人喜歡閱讀時直接刪除定語。
還有人說你不考慮到窮人,大病不治,因病返貧……好吧,還請閱讀而非跳讀……我的家庭曾經幾乎奮鬥到金字塔上層,結果一場重特大病從富裕回到小康,感謝醫保,否則就是溫飽線上度日。我工作中曾為了幫助窮人出力出錢,甚至自己受其所累,不覺得愧對職業。不看全文就對我開嘴炮的讀者如果給底層患者捐點兒錢,會更欽佩您。
還有人說你沒有數字說個……您說的有道理,所以貼在下面。但解讀數據也可以角度不同,所以您就按照自己的邏輯思考好了,我本來也只是小心翼翼的表達自己,沒打算說服別人。
國內外:2015年,梅奧,1132個床位,2500名醫生,42000名醫務人員,年入90億刀。鄭大一附院,編製床位7000張,6764名職工,年收入約13億刀。協和2015不詳,度娘2014年約8億刀。
2015年全國居民醫療保健人均消費1165元。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中位數19281元。即使全自費就醫支出也只是人均收入的4%左右(住過院的人會奇怪,所以想一想很多不住院的健康人在交稅貼補你!)。然而,值得警惕的是醫療支出確實一直在增長,老齡化社會,疾病自然更多了。讀者可以不信統計局,但我沒有更權威的數據了。
分割線……
看到一些答案,忍不住回答了!我的觀點和幾位高票答主並不完全一樣。
本人是一名三甲醫院高年資神經科醫生,聽慣患者和家屬抱怨看病貴,看病難,也目睹個別患者因病返貧,甚至無力治療等死的悲劇。
我所有直系親屬無一例外都因病先後住過院,意味著我也是資深患者家屬。所以對「貴,難」,有自己的體驗和看法。
先搬出肯定要被拍磚的結論:當今,如果不是非常的疑難危重病,如果不是社會最底層,如果不是萬眾去協和,那麼即使相對收入而言,在中國,看病不貴,也不難。但未來怎樣並不確定。
為什麼說多數情況下看病並不昂貴呢?以本人為例,前面說過我自己是資深患者家屬,資深到什麼程度呢?近十五年,我父母,岳父母,兄妹,太太,孩子因為外傷,腫瘤,膽結石,膽囊息肉,疝氣,白內障,子宮肌瘤,腦梗塞,剖宮產,保胎,肺炎,重症腹瀉等疾病(說好聽點兒叫經歷豐富,說難聽些倒霉催的),先後在帝都三甲,省市三甲,地市醫院,正規民營醫院住院治療。涉及的內科,外科,骨科,婦科,產科,兒科,神經內科,腫瘤科,眼科等等,花費自然不菲。
可是講真,說話要公平,我的家庭收入在省內中等偏上,但如果看病真的很昂貴,或沒有醫保的支撐,那麼面對這麼多家人,這麼多疾病,早就破產了,還有心情在這裡刷知乎?說完了自己說別人,客觀的講,我作為日常遇到很多疑難危重病的神經科醫生,每天都能聽到對醫生醫院的抱怨,但真正因病破產的患者,其實百千不足一。所以我認為多數情況下看病並不貴。
為什麼說看病不難?幾乎所有人到帝都或省會的三甲醫院,會感覺方向迷失,擁擠不堪,排隊漫長,態度惡劣,心情不爽。然而無論體驗多麼糟糕,事實擺在那裡,提前做好挂號功課,早去一會兒,有些耐心,最多找找黃牛(支持打擊黃牛,提高醫生診費),多數患者在數日內甚至就診當天,都能見到自己心儀的專家。至於這樣的就診效率怎樣,診金是否昂貴,有興趣的讀者何不在知乎,百度,甚至網易上查詢下國外就診的經歷,就會有所體會。在國外看過病的讀者,體會將更加深刻。所以多數情況下,看病也不難,至少不是很難,只是在擁擠吵鬧的環境中,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談不上體驗愉快。
其實只要仔細思考就知道,畢竟,很多人會專程從國外飛回來做手術,種牙的,如果國內真的看病貴,看病難,他們是瘋了嗎?也有人可能會舉例說你看國內也有很多人到國外體檢,治病。可是,出國看病的這群人總體家庭收入很高,對醫療質量和體驗更敏感,而不是對價格更敏感。他們出國為治病而非省錢。
還有回答抱怨在協和,301看病難,還要負擔旅差費的,說明看病貴。可是你看美帝政府醫療投入巨大,人口也只有天朝兩成,同樣不可能每個患者都去梅奧,克利夫蘭,麻總就診的,更不可能去負擔家屬差旅費。既想享受最好的資源,還不想付出金錢代價,還要抱怨看病難,那麼這個問題恐怕是無解的。
那麼什麼時候看病貴,看病難?
疑難危重病會很貴,很難。
底層的貧民會很貴,很難。
前面提到我一位家人惡性腫瘤,帝都先後診治十年,家中即使不算治療費用,搭上的旅費,住宿,陪護費,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花銷。雖然有醫保托底,也還是對家庭命運走向產生了重大影響,譬如十年前曾計劃在帝都購房,但後來要優先看病所以錯失投資良機。又譬如我在帝都,目睹一位重症腦炎患者,16歲花季,在最好的神經科ICU三個月,家中花費150萬(近十年前,僅醫療費用),最後不治。再譬如我科的一位極危重的患者,家中賣了一套房子,成功的保住了一條命。
所以說遇到這一類病,肯定貴,難。
我曾收治一位50歲農家婦女,格林巴利,呼吸機支持七天,花費三萬,估計家中再有三五萬就堅持過最危險的時刻了,但家人就是沒有這筆錢,於是選擇放棄。我終生無法忘記當時患者絕望的眼神。
所以說社會最底層,肯定貴,難。
那麼對上述兩類人群該怎麼辦?主流的意見是政府應該負責。可是政府真的有能力全部負責嗎?自己想一想!
這個問題象三體一樣,古今中外所有大國幾乎都是無解的!!
最高效廉潔的政府,選擇也有限:
不想看病貴,要麼高稅收,高福利,養懶人多(坐標,英國,從搖籃到墳墓的醫療體系快崩潰了);要麼低質量醫療,任誰都只給維生素與青黴素(坐標,朝鮮,不解釋)。
不想看病難,要麼壓榨好醫生,每天看二百個號,直到累死他們為止(當今,天朝);要麼增加低水平醫療,大批赤腳醫生(七十年代,天朝)。
客觀來講,國內的醫療體系無論在費用上,效率上,已經是一大奇蹟了。
目前的現狀是,大家都在抱怨,卻鮮有人願意去理解現象背後的原因,去努力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法。
譬如無數人在抱怨等候三小時,看病三分鐘!似乎很少人思考,怎樣才能既讓醫生與每個患者都交流半小時,還能保證自己當天就能看上病!
譬如無數人在抱怨為什麼看病報銷比例太低!似乎很少人思考,怎樣才能既讓民眾看病免費,還能保證不增加稅負,醫保不穿底!
譬如無數人指責醫院沒有錢就見死不救!似乎很少人思考,怎樣才能讓醫院醫生既勇於擔責,還不需要擔心最後需要自己出力還出錢。
譬如無數人指責醫生態度冷漠!似乎很少人思考,7×24+職業風險+評價負面+職業倦怠,單純的指責更有助於解決問題還是會更加劇醫生的冷漠?
譬如無數人痛斥紅包回扣!似乎很少人思考,巨大的前期投入,微薄的陽光收入,消退的職業光環,惡劣的行醫環境,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違背經濟規律換取民眾滿意的做法能否長期維持,這種環境下換了自己是否能如聖賢初心不變?
在目前的現狀下,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看病貴的風險?
最有效與最無恥的方法是看完病後去鬧,天朝常常是按鬧分配的。只是法律,ZF,社會都逐漸意識到醫鬧的巨大危害,行不通的風險越來越大。但仍然非常適合沒有任何道德底線的患者。
最優秀與最合理的方法是保持相對健康的生活習慣,努力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參加基本醫保,購買健康險,尊重與認識醫生朋友。或許是避免看病貴與難的最佳方式。非常適合正常心態的社會大眾。
如果自己非常不幸罹患不治之症怎麼辦?當然令人同情,但寫文字的我與讀文字的你,誰會不死?
就我自己而言,走到生命盡頭時,更願意在愛人臂膀的懷抱中節儉安靜,而不是在ICU管路的環繞中奢侈痛苦的離開這個世界!記得一個數字說:國人60%的醫療支出在人生最後一年。
題外:
很多病有錢也看不好,所以很多問題不是有錢就可以,要改變觀念!
醫生與金錢也常常無法拯救人生,想要獲得幸福感,信仰很重要!
反對龐博。
裡面有4個數據,一個腦梗9萬,一個大出血240萬,一個脛骨骨折7萬,一個感冒2000。
前面2個我不太了解,不知道是怎麼一個搶救方式,不過,產婦,大出血,羊水栓塞拖1個月,厲害了。言盡於此。
第二個脛骨骨折,這個剛好在我熟悉範圍內。
來開啟打臉模式。進醫院的檢查按流程走。血尿便,外傷做手術要查免疫4項,生化全項,凝血,x片,ct。b超。 挂號15,3大常規 不到100,胸x線80多,ct300左右,生化300,凝血50,b超不到100。一起不到1000。
然後開始住院,床位費,輸液費,加起來50。
藥品加糖水鹽水補液不到200一天。基本3天手術。也是1000不到進入手術階段。
手術階段是大頭。一開始,手術費,麻醉費,護理費加起來,1萬吧。再多真的加不上去了。關於手術費有本書,是96年的。一直實行到現在。基本都是1000不到一加,最多能加到4個,算能加了。麻醉費4000左右。手術室還要收個2000,這是頂天了。
還有一個大頭是鋼板。這是我百度到的天津某醫院骨科耗材招標價格
大家可以看到,脛骨板,腓骨板是4880。脛腓骨骨折,最厲害的骨折,打球肯定碎不成這樣的。可以打2個脛骨板,一個腓骨板,我都算鎖定,算上,醫院加價5個點,算5000吧。15000。
加釘子,
這裡的釘子價格有點低,68,記得我們這一個釘子在300塊錢左右,3塊板子,最多能打20個。你要說你能打出30個以上的釘子,我敬佩你是條漢子。算1400/5000。
接下來就是每天3百的補液,抗炎,住個10天,也就是3000。拆線,走人。
一起是1000+1000+10000+15000+1400/5000+3000。3萬2或者3萬5。
其實按我的經驗,一個脛骨骨折,應該是在2萬左右。複雜點的也就3w不到。和上面演算法少的錢是在手術費上,基本其實5000足夠麻醉費手術費護理費了。價格差異主要在耗材的費用差別上,其他都一樣。
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個脛骨骨折能弄到7萬。也許您待的醫院有點莆田系。
好接下來感冒,他說,挂號15,血常規加crp 不到100,胸x線80多,輸液費加床位費,90多每天,頭孢哌酮舒巴坦80多一支,一天6支,加液體500多。 這麼算下來,三天花費沒準破2000。
看起來很對。。然而80多的頭孢是進口的,國產只要20多。6x25,150,加幾瓶鹽水不到170,輸液床位一天260不到。3天大約800
而且我還比較好奇,你輸液費床位費怎麼加到90的。。我們這床位費15一天,輸液一次是12塊錢。。不過感冒是不會讓你住院的!15塊不收!
問個老問題,一年你感冒幾次?每次花費多少?你一年做幾次頭髮?每次花費多少?比例如何?
還按收入比來算?你說那件東西是按收入比定價的?十幾年沒漲價的火車最好漲價?
按收入比來給某件東西定價,都按低收入比定價那我門所有人的奮鬥算個啥?按高的收入定價,我們所有人的奮鬥又算個啥?
看到很多答案都說憑什麼窮人看不起病,窮人憑什麼看不了好醫生
我說句難聽的,自有人類社會文明以來,古今中外,就看病這事,還真的一直是權貴才看得起好醫生
因為你們不知道就像前陣子莫名其妙差點被砍死的那種頂級醫生全中國幾十年都培養不出幾個
醫療就是3樣:
1. 知識 (這可以學)
2. 設備(往往天價)
3. 經驗(一個做了十幾年手術的醫生,你猜猜各個科全中國有幾個?)
現在大眾就覺得,我付了幾塊錢挂號費,我就要那個頂級醫生給我看病;葯還不能太貴了,差不多剛剛好能看好最好;葯還不能太久了,我一個病他讓我吃幾個月葯難道不是坑我錢?讓我住院就不能太久,什麼觀察期的都不要;做手術必須成功,不成功我就砍他;做手術必須便宜,不然讓我們窮老百姓怎麼活?
就這股風氣,我看到的是醫生越來越不想在公立醫院和這些不講理的隨時動手取命的窮人看病,全往私立高級醫院裡跑,要麼就出國了。私立醫院要天價,但各方面都好,到處挖角。
到最後還是全(貧)民買單,變相加速(醫療服務上的)階級分化
那些對著醫生罵,打,砸的人
知不知道未來就算他們再肯花錢,也看不到像現在那麼好的醫生了
再說了,我就不明白了,有的人可以接受每個月理個髮幾十,但幾個月甚至一年都沒有幾次的感冒,跑下門診幾十就受不了了?
統一回復過來罵的:
第1,我說的是治療,不是最好的治療。不要用」窮人就該死么「來反駁」最好的醫療的確窮人很難得到「
第2,醫生不是壟斷職業。不存在壟斷的行業所以作惡這麼一個說法
第3,」醫鬧那麼多那麼普遍,難道要把鍋摔在患者身上「。很多情況下,是的。醫生拿著手術刀一動不動高度緊張做了1小時手術加來來回回的準備,但沒達到最好效果,你就給他一刀,這也是醫生的錯?再說了,要是每次手術都能達到最好效果,醫生們直接都升仙算了那麼厲害
第4, 說醫療就醫療,別又莫名其妙扯到民主什麼的上來
這個問題得從病人的角度來談,畢竟出錢的是病人。
答案一句話總結:因人而異。
就說看個癥狀比較輕的社區獲得性肺炎吧,從絕對值對比來說,中國的醫療那是相當便宜,就算是在上海,三甲醫院急診掛個號十幾塊,拍個胸片幾十塊,抽個生化全套血常規一百多一點,抗生素國內水比較深,就算三甲醫院給葯正規,小几百應該能拿下,一共消費大幾百人民幣,就可以治療肺炎,防止肺炎進展成膿毒血症,休克,多器官衰竭... 如果要住院的話一天床位費不到一百。而現在在芝加哥,假設去急診看個肺炎,有保險自己還得付個幾百美金,全部付現金上千美金,上次看到我們醫院的住院費一天是2000美金,對比起來是不是便宜呢?
但是,病人A打工月收入3、4千或者更低,房租砍掉一半,看個肺炎又花了大幾百,還得自費,倖幸苦苦幹2個月省下來的錢就沒有了,對於A來說看病貴嗎?肯定是貴的.
但是,病人B是個公務員/大學老師/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外企新員工,保險報銷了90%,ta只需要出不到100塊錢,就救了自己一命,那對B來說看病還貴嗎?可能就是另一個答案了。
又來了個肺炎病人C,C是高凈值人士(上次查到的定義是凈資產&>100萬美金),ta可以選擇和A、B一樣去公立醫院看病,保險報銷以後就付100多,撒點碎錢救了一條命。或者C想要更優質的服務,ta可以通過VIP途徑找到主任專家,或者去外資醫院,全程專人微笑服務,挂號400,胸片900,查血800...肺炎治好了以後,總費用接近1萬人民幣,商業保險報銷80%,自己付2千. C享受到了更私人的服務和更多的關注,最後比A多付了1000多人民幣,可能不到C一天的工資,對於C來說看病貴嗎?無論ta怎麼選,也不算太貴。
所以不同人的感觀是不一樣的,從我的角度說中國的醫療優質又廉價,旅美的許多高凈值人士還會藉助人脈和財力回中國享受同樣優質但更快捷,更廉價的醫療。但我們還有廣大的病人群體看不起病,他們覺得中國的醫療太貴了,他們的體驗也是切切實實的。同時,看著我的老師們、同學們這麼幸苦的服務病人,我佩服又心疼。
所以,就現在中國醫療的情況,你覺得貴不貴,就看你是哪一類人了。
先說結論:連我這個做醫生的也覺得貴。
為什麼貴?舉幾個栗子。
第一個,我舅舅。
舅舅向來節儉持家,平時連浴缸都是用來汲水的。體檢查出來一個甲狀腺結節,緊張的不得了。給我看了一下B超,才1cm的一個良性小結節,放著人畜無害,定期隨訪就是了。
舅舅將信將疑,聽人介紹萬里迢迢來到帝都某莆田系你懂的醫院,做了「甲狀腺四維治療」,全套大保健下來5w。
第二個栗子。
某糖尿病人,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國產的,三毛錢一片,血糖控制很好。
去某社區醫院開藥的時候,醫生友善的提醒了他,二甲雙胍傷腎的,哐當哐當給他搞了一堆保腎的中成藥,什麼六味地黃丸啊金水寶啊,配合3毛錢的二甲雙胍一起吃。
據我所知,這麼吃二甲雙胍的人還真不少~
第三個栗子。
診治過一個老太太,嚴重骨質疏鬆,腰背疼痛。和老姐妹一起參加了一個你懂的保健品推銷會。會見「溫家寶」出現了(你沒有看錯,老太太說真的有總理來了!),向她親切慰問並推薦了「內部保健品」,一套下來20w。買買買啊,為什麼不買!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存的錢為什麼不買!
後來我推薦她用一個3k多的自費骨質疏鬆葯(那時候還是自費的),一年一次。
老太太當場跳起來了:那麼貴,不用!
13-15年,給來國內交流,最後留在國內私立醫院工作的美國醫生做翻譯。去她家吃飯的時候聊天,她和她老公都是外科醫生,感慨中國醫院的設備和美國一模一樣,連牌子都一樣,用起來好親切,跟在美國執業感覺差不多。而且中國醫生雖然理念可能不是最新的,但是臨床經驗和操作熟練度完爆美國醫生。還有就是中國醫生的英語水平真高,而他們兩口子到中國兩年,漢語還是不太利索,跟別人交流都是人家說英語遷就自己,感覺很抱歉。
我問他們為什麼我已經幫她把外國人在華執業的全部文書搞定,她們卻不肯在公立醫院工作呢?人家的回答是,工資收入太低,指指他們租的大房子,說交不起房租。她老公補充道,中國的醫療價格是對profession的humiliation。他可以免費做義診或者慈善捐助,事實上他們一家都經常做,但是這種收費讓他們感覺很不舒服。
當然了,美國的醫療收費和美國的醫療保健制度已經綁架了全體國民,並不值得學習。
我們說認為「貴」,有兩種情況,一是絕對價格高,比如一架A380;二是相對價格高,即認為價格與實際價值不符。
個人覺得,很多人覺得醫療的貴,屬於第二種。並且他們不是覺得看病貴,而是覺得,所有的行業,除了自己的,只要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都貴。
去電腦城清個灰,不就是小刷子刷刷么,要我五十塊,黑心。
去四兒子保個養,不就是加個機油換個機濾么,要我幾百塊,黑心。
去拍個婚紗照,不就是化化妝擺個造型再p一下么,要我大幾千,黑心。
最近經常坐滴滴,經常聽司機抱怨,這滴滴什麼活也不幹,就抽我23%的錢,憑啥啊,真黑心。
很多人發自內心的只承認勞動密集型工作的價值而不承認技術和知識的價值。
很多人沒有衡量出生命和健康到底應該值多少錢。
所以,他們覺得,看病貴。
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我們很多城市,包括但不限於發達地區和省會城市,多數大型醫院的醫療水平已經向國際看齊,我們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水平,享受著發達國家的設備藥物和技術,很多還是要進口的,你說能不覺得貴么,並且國家已經掏了很多錢,也壓榨了一票醫生護士的利益才做到今天這個醫療成本。
買著98的套餐卻享受著298的服務,其實很多人已經賺到了,不騙你。
不一樣的是,大保健沒錢可以不做,有病沒錢還得去看,這種無奈這種怨氣這些牢騷滿腹,不抱怨一下國家,不批鬥一下醫生,不痛恨一下醫改,好像都對不起自己。
我怎麼不小心炸出這麼多魚啊……
更新:既然你們噴的這麼熱烈,那再加點私貨,我也毒舌一次。
1.覺得醫療貴,為什麼不保養身體健康生活加強鍛煉?
2.覺得醫療貴,為什麼不買份報銷比例更高的商業醫療保險?
3.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如果你通過奮鬥和努力,維持生活之際,連一份商業醫療保險都不能支付么?
除去那些偏遠閉塞或者不知道商業險存在的人群,如果上述三者都做到了,你還是看不起病,那這應該屬於p<0.05的了吧?
恐怕更多的還是心存僥倖自己不會得病,懶惰成性不願鍛煉,惰性太強不願奮鬥吧?
另:我的表述,很歧義么啊?
是中國人沒習慣市場化的醫療和教育體制。
也可以說是中國醫療和教育的市場化沒搞好。
上面各類答案講了一堆,無非就是:資源有限,情況就這樣,我們也很無奈(攤手)
但是那是問題的表象,資源永遠不會夠用的,人活了100歲會想活1000歲,這是人的本能。
有錢人就該長命,沒錢人就該早死,有錢人就該上大學,沒錢人就該去打工,這就是醫療和教育的市場化。
然而幾千年來的反覆宣傳,導致中國人有個錯覺:人的生命應該是平等的,人受教育的權利應該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應該一樣,至少機會一樣,這是窮人的想法。
當然這只是他們處於弱勢地位的想法,一旦他們成為有錢人,就會鼓吹市場化,我X級官員,幾十億的大老闆,和那些P民們享受一樣的醫療?開什麼玩笑!讓我兒子和那些P民一起讀書?被帶壞了怎麼辦?
窮人們鼓吹平等,不是因為平等好,只是因為平等對他們好而已。富人們掌握權力,當然推行對富人有利的制度。這就是醫療教育矛盾的本質,誰也別比誰高尚,大家表演這麼多無非就是想多給自己爭取點權力而已,這沒錯。
15年底剛結完婚,16年初公公就被檢查出腹部主動脈血管有個瘤。住院之後醫生都很好奇怎麼會被發現,因為這樣的病幾乎都要到血管破裂才會被發現。我們運氣好,因為小姑和她老公都是醫生,之前一直在省會醫院進修,剛好公公有事來省會,小姑就帶著去做了檢查。
住院之後,各項預約各種檢查暫且不提,確定要做手術之後,費用也擺出來了,動手術前一天的晚上12點之前診療卡里得有17萬,剛住院時交的5000已經在兩天之內全部花完(各種檢查和每天的住院費)。
小姑那會剛裝修完房子,生完孩子休完產假,她老公也一直在那進修,所以15年他倆都只能拿基本工資每月2000的樣子,因為她孩子對雞蛋牛奶過敏,每月要喝特殊奶粉,2000多。房貸1000多。我和老公15年買完房子,結完婚手上有8萬,準備過完年就裝修的。因為公公做手術,大家一切活動都停止,我們把8萬全部拿出來,小姑和老公也把所有存款拿出來,4萬。然後找她婆婆借了4萬。剩下的我婆婆自己出了(公婆都在農村,沒有退休金)。
到現在還記得動手術前那個晚上,8點多,我們四個人拿出了5張銀行卡送到繳費的窗口。
萬幸的是手術很成功,公公現在每年只要來做一次複查就好了,每次2600。今年已經做了,我去做的預約,再陪他去做的檢查。
也記得婆婆跟我說,如果不是兒女都讀了大學有了穩定工作,公公這手術不可能做的。
做完手術之後又住了一個星期的樣子,最後結算一共花了20萬多一點。出院之後回老家去報了,運氣不錯,報了一半。
現在想想都覺得很幸運,家裡有人是醫生,大家都有穩定工作。如果缺一個條件,也許結局又是另外一個了。
——————
想起15年冬天在省兒童醫院看到的一幕。去幫人預約核磁共振的時候看到一個個子特別矮小的女人跟醫生說,請預約明天的核磁共振,醫生說要到下周一(那天應該是周四的樣子)。那個女人特別著急,說我前天就來了的,因為錢沒帶夠,所以回去拿錢了,今天才過來,周一的話就又要到這裡待幾天了,能不能通融一下。醫生回答:每個人都很著急都在等,如果優先了你,別人怎麼辦?我站在那個女人的後面,看到她顫抖的身體。
——————
這次去給公公預約複查,排了很久很久的隊,掛到一個號,找醫生開了檢查申請單,又去排了很長的隊,預約到三天以後的檢查。回來跟老公感慨,幸好我們是在省城,如果是外地來的該怎麼辦?
吃住成本,檢查成本。這些可能就會讓很多人放棄治療。
因為本來就貴啊。
以我們科為例,一個白血病病人,大概需要準備大幾十萬,也只能是去賭一個概率,而這個數字,還必須得是一帆風順中間不出任何亂子的情況下,誰覺得不貴的,快告訴我我好抱大腿。
跟國外比沒什麼意思,我當然知道有病人去國外看病花個千把兩千萬,做個化療光診療費不算葯錢都好幾萬美刀(嗯這個病人後來每次都買葯坐飛機回國內打)。然而這隻能說明國外更貴,不能說明國內就便宜,無法改變好多人得了大病就是只能等死的現實。
一句話,窮就是原罪。畢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所有人都享有最佳的醫療服務,在客觀上沒有可行性。這個現實估計要傷了很多人的心,但接不接受,事實如此,我自己要得個什麼大病,也是等著嗝屁的節奏,沒啥好說的。
還是好好搬磚,多賺人民幣吧。
關於紐西蘭稅收我並不是很了解,只是我們經濟老師給我們看了她每周的工資單然後我大概算了一下,如果有知道很詳細的人歡迎補充。
我在紐西蘭上學,之前同學食道卡雞骨頭了去公立醫院的急診看病,因為同學沒有紐西蘭國籍,所以所有醫療費用看下圖。
單單一個急診挂號費就867刀起(紐幣兌人民幣匯率大約1:4.85,幸虧買了保險,不然病都看不起),手術室的費用更是81刀一分鐘。而且挂號之後等了一個半小時才見到護士,又等了一個小時才拍了X光片,拍完片子之後又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見到醫生,8點多就到醫院了到凌晨一點才到家,這要是生命垂危的病人早就不行了。 想強調一點是雖然這些是對外國人收費的標準,紐西蘭人到公立醫院看病不收費,但是紐西蘭是高福利高稅收的國家,工資每周四發,我們老師要交大約14%的稅,反觀國內個稅起征點和稅率真的很低了。在紐西蘭好的外科醫生年薪能達15萬-60萬紐幣(相當於75萬-300萬人民幣),這些錢從哪兒來?還不是稅收嗎。而中國的專家號也就十來塊,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在中國看病貴。
醫療機構/體系怎麼樣,病人和醫生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這種不同標準會造成一系列誤解。
人在歐洲某著名高福利國家,看病真心便宜,是一個人人看得起病的國家。
我在國內某三甲醫院工作過一段時間,出國後在大學醫學生物系搬磚,因為有甲減,要長期監測激素水平調整服藥量,故而也多少了解一些國外這邊的醫療情況,當然,因為工作年限短,在國外時間也不長,了解的可能都是皮毛。
相對來說,所在國看病優點是:便宜,看病體驗很好。
1. 先說價格,國民收入約人民幣2萬+,挂號費/注射費大概人民幣260元一次,一年之內挂號費上限是1000元,比如我一年看了10次病,那麼我自己支付1000元,剩下的1600元免費。挂號費包括檢查費用,但不包括藥費,牙醫另算(藥費和牙醫有另外的優惠方案,具體不太懂)。如果像我這種需要長期監測調整的,是醫生直接和我信件聯繫(不用挂號費),例如:您上次的檢查結果是 xxx,請把藥量調整至 xx,隨信附上下一次的抽血單和抽血時間。
2. 體驗。等待區乾淨整潔,有咖啡,茶水,報紙等供應,提供一些寶寶的玩具。病人一般就安靜坐著等待,談話聲音很低。過一會兒有護士來叫你,醫生親自出來迎接,和你握手問好,進入診室之後耐心細緻聽你的病情描述,跟你認真解釋問題,我又一次做 B 超,牆上還有個顯示器,我可以看到圖像,然後醫生會很認真跟你講他在幹什麼,那個東西是什麼等等,每次看病時間約半小時。住院不知道,聽說還管飯。
我想,這可能是每個病人最關心的兩點,幾乎可以成為一個病人評判醫生/醫療最總要的指標了。如果國內任何一家醫院能做到這兩點,醫患關係都會很好,病人都會很喜歡醫生,醫學院都會爆滿的。
BUT,我不是來誇他們的。
但作為一個曾經的小醫生,我認為歐洲完美的醫療體系恰恰犧牲掉了一些真正應該被關注的標準。
1. 低效:所在國的醫療體系低效。
醫生的上班時間是早上9點到下午4.30/5點(大概是這個時間),中午一個小時吃飯時間。根據我的觀察,每個病人就診時間大概是30分鐘,在我之前和之後都沒有病人緊跟著,推測大概是每小時接待一個病人,一天最多看10個病人。加上節假日,周末醫院放假,7,8月幾乎全體休假回家嗨了。自己想想看想見到醫生要花多久的時間。聽說過腫瘤排隊排大半年的(腫瘤住院是另外一條隊伍,內部競爭)。
我曾經在旺季打電話預約過醫生,接診台很客氣的說,對不起哦我們最近很忙,所以你要等1個月才有空閑,在你之前已經排了三十多個病人了。我國內研究生導師每天上午的接診量都快50了好嘛。
與這種效率相對應的是所在國的國民心態,大家都覺得很正常,不驕不躁,不吵不鬧。
2. 醫生經驗
我一直覺得醫生這種職業跟臨床經驗是掛鉤的,比如說手術,做過一百台的醫生手藝普遍比做過十台的要好一些。見過一百種花式肚子疼的比只見過十種的判斷準確率也要高一些。(想起以前在國內外科實習的時候,給術後病人換紗布,有些病人看不起實習生,堅持要主任給他換,我每次都忍不住躲在口罩後面笑靨如花,跑題了。)根據醫生的接診量,我自己是有些懷疑的。至少我看到他們縫的手術傷口時沒有覺得太奇怪。
我已經很用心的把身邊去過醫院的同學都問了一遍做統計了,當然都是個例,只說明現象,做不到理中客。一妹子急性胃腸炎,腹瀉3天。自稱吃不下東西,人都暈在廁所了。室友帶她看急診,給的建議是:回家休息,喝點酸奶(我覺得在國內應該會測個血生化看看有沒有電解質紊亂吧)。
鄰居(本國人)家6歲的女兒,先天性腎輸尿管狹窄,曾經放過支架,後來支架移位,去醫院調整一下。手術的時候問,這樣不會戳破吧,醫生是個新手,沒有上級醫生監察的情況下獨立操作,保證說,不會。結果當天夜裡就發生輸尿管損傷,排尿困難了。大概情況是這樣的,不排除語言造成的部分理解障礙。
一朋友,剖宮產之後護士很開心的過來跟她說,你知道嘛,這是我和 x 醫生第一次做剖宮產誒。我那朋友術後宮縮痛,好長一段時間想起那句話心裡都是拔涼拔涼的,甚至懷疑他們把紗布落在肚子了。
聽說的一件事,一個學生耳朵痛,去看了幾次醫生,只給了些簡單處理,一年後回國檢查,已經發現發展到後期,導致耳聾了。因為是聽來的,不保證真實性,也不清楚具體什麼疾病。
3. 絕不隨便做檢查,不隨意開藥
這點不知道時好時壞了。檢查主要以抽血和 B 超為主,目前沒有哪個朋友上升到其他檢查的。我朋友有十二指腸潰瘍病史,有段時間經常腹痛,要求做胃鏡,被拒絕。我當時提出想做個磁共振排除一下垂體瘤引起的甲減,被拒絕,原因是我們沒有看到有垂體瘤的臨床指征,我不死心,跟他們爭,說可是我好擔心啊,垂體瘤早期不也沒有指征嗎?被拒絕,沒有指征,不給做。
這個怎麼說吧,有些疾病早期診斷跟特定檢查是分不開的,檢查多了傷錢,檢查少了有延誤風險,看你怎麼評價了。我自己表示擔心。
4. 嚴格的分級制度
國內請個假去醫院掛個號就能見到醫生的事情在這裡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急診除外。正常流程:電話預約,運氣好約到三天後,運氣不好,呵呵=》見到護士/家庭醫生/全科醫生,如果他們處理不了,會寫介紹信把你介紹到專科住院醫生那裡。我花了半年時間根據豐富的臨床知識鬥智斗勇最後也只見到了住院醫生啊同志們吶,我在國內當住院醫生的時候病人都不屑於理我的呀同志們吶。我能調查到的也就能見到這個級別的醫生了,沒有見過主治或者主任的。
這個不知道怎麼說。我自己有兩個擔心,一是護士會不會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病情延誤。我當時去就診的時候護士妹妹給的意見是回家休息一下,我問了一些專業問題以及鑒別診斷,她被我問無語了才幫我約得醫生。二是這樣層層轉診上去給專科的病人,會不會導致專科醫生太過於拘泥於本專業疾病。當然,我也是瞎擔心,可能他們有自己的教育培訓手段來規避這種風險。
5. 聯繫不到醫生
我在漫長的隨診期間,被醫生隨丟了兩次,因為這個期間是醫生來信單向聯繫你,你是找不到他的。去醫院找醫生,被告知,不行,你要打電話到接待處,人親自來沒用,然後給了一個電話號碼。好,我打。打了以後告知,哦,你打的這個是總台的,要去找某某樓的接待處,又給了個號碼,好,我再打,被告知,哦,不對,你要找內分泌科的。最後是我老闆幫我搞定的。更別提如果搬家換地址要通知醫生了,簡直要哭(正常情況下地址是聯網的,不用特意去改,但我的醫生執著於手寫地址,把信全寄到我的舊地址,只好想盡辦法去改)。
6. 那些被免費掉的錢從哪裡來
高稅收,來的第一天被物價嚇得哭暈在超市,說出來都是淚。
所以,一個每天只看&<10個病人,很少做除了抽血和 B 超之外檢查,沒有科研學術壓力的醫生,到底如何保證自己的醫療水平每年逐步提升的,反正外科,國內醫生絕對可以秒殺這邊的。
反正我每次回國都要去醫院做個徹底檢查的。
好,如果我們想享受低收費高體驗度的醫療,那麼請問願不願意承擔由此產生的高稅收,並且低效帶來的延誤風險?人煙稀少的歐洲排隊情況尚且如此,人口眾多的中國我簡直不敢想。醫療本身就是一個成本很高的行業,用的每個儀器,每個操作,後面都是醫生5年以上的學習+多個研究所大量投入研發+動物實驗成本+臨床一期二期三期+推廣+醫院運營成本+其他(比如科研投入)。國內已經砍掉了醫生大多數的休息時間保證高效,如果加上去的話成本更高。
有沒有多快好省的醫療呢,不知道。反正據我了解,全球沒有哪個國家能做齊四項的。多快好省只是一個夢想,作為一個已經滿足多快好的國家,說為什麼不能做到「省」,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夢想吧,以後可能會實現,可能等 AI 出現以後,每人都有一個智能醫生呢,但當下我們還是面對現實吧。
---------
正好在Quora 上刷到一個問題
(這誰造的謠),底下有個瑞典小哥的回復
我是瑞典人,我雖然很愛我們的免費醫療,但我還是覺得中國的醫療更贊。
在瑞典,看醫生需要先去診所(你無法直接去看醫院見到醫師),就診全科醫師(practitioner 是執業醫師的意思,根據我的經驗,應該是全科醫師),先進行診斷(經常出錯)。也就花個3-8星期就診個2-3次吧,全科醫師會把你轉診到專科醫師哪裡。然後再隨便等幾個星期到個把月,你就能的到專科醫師的召見了。專科醫師會給予你臨床診斷,但別指望啥檢查,因為檢查費是納稅人出錢,所以不到「真正需要」不能使用。之後再就診幾次,如果專科醫師診斷不出來,才讓你做個 x-ray,CT 之類的。然後你就可以很愉快的預約放射科了,之後再約時間看專科醫師。。。。此過程到確診持續1-n個月到一年不等。
之後是在 China 省時的快速診斷檢查,1天得到診斷,此處省略翻譯。(我個人感覺他好像把中國就診說的太方便快捷了,不知道是被瑞典虐的還是去的醫院正好不忙)
最後小哥還樂觀了一下,說雖然不是每個中國人都能負擔的起好的醫療,但你們可以買健康保險啊~~~這裡就是有點不了解中國國情了。
我最理想的狀態是,在國外當醫生,但自己生病還是回國治療吧。
今晚夜班比較閑,給大家舉個剛才看的病人的例子。
20:20因急診搶救連環車禍送一便血病人來我科門診處理,除查明痔瘡出血外,患者水樣便,感冒6天,期間自行大劑量亂用抗生素無效,因恐懼排便自行減少飲食至一天一碗稀飯+泡菜。門診查血常規+crp+胸片符合病毒感染診斷,建議患者先門診用藥處理水樣便及感冒癥狀,待痊癒後處理依痔瘡情況再處理。22:40離開。期間除照胸部正位片離開10分鐘,一直在我這諮詢各種問題。
患者花費,挂號夜間急診14塊,血常規+crp檢查42塊,胸片50塊,對乙醯氨基酚4.5塊,口服補液鹽1盒30塊,蒙脫石散8塊。一共不到150塊,其中我的急診費14塊,包括給他指導用藥飲食(高鹽高糖高纖維低脂低蛋白),分析他的病情,還解答了他接近2小時的各種問題(今晚住院病人非常安靜,我又沒辦法把他趕出辦公室)。太貴?就14塊!太難?急診科忙得要死不給我找個理由分診上來估計他們又要挨打,我一個肛腸科醫生,到底是該看感冒看拉稀還是看痔瘡?我敢不看?估計我今晚也挨打。
這就是生活。
~~~~~~~~~~~~分割線~~~~~~
因為,中國看病太便宜太容易了。
1.看病太便宜。我一直認為,前年微博很火的東北女孩北京挂號60塊被號販子炒到4000,什麼號販子缺德女孩可憐這些我們先暫且不談,就談一個,為什麼那個專家號能炒到4000?因為他的號差不多就值4000。患者拿著的60塊的挂號費那是被逼的。如果那個專家真就自己開個門診單幹就收4000一個會沒人看?只怕是他沒精力看。常年給老年人掏宿便20塊一次有沒有人想學,來我免費教你。臭得幾天不想吃飯就值20塊!
2.看病太容易。專家看病就60塊,那我有個傷風感冒也找專家啊,多便宜啊。基層呢,我這種基層醫生看病比如2塊,大家還覺得我水平低,那麼便宜沒好貨,根本就不來。你看多和諧。基層醫院沒病人,專家累得要死廉價出賣勞動力,還不敢給患者表示一丁點不滿。這也太容易了吧。
這樣的勞動這樣的職業,不可能收到人們尊重的,看看上面那些答案就知道了。再看看我們醫務工作者每天過得日子,拿生命在給患者延長生命。
唉~都是淚啊。
來,噴吧。恕我直言,就是慣的。
在北京進修時,頂級醫院病房患者預約檢查都約到半個月-一個月後,大醫院醫生一天只工作幾十個患者,他們老實的不得了,外省的來求專家加班給做個檢查,專家拂袖而去,患者也只有無奈,然而,這事放我們這,就容易挨打了。
我們每天工作一百個患者,讓他們等半小時,就會炸鍋,多掏一百塊錢,就覺得我們謀財害命。
前幾天下午剛上班門口就堆滿患者,我滿頭大汗的幹活,屁股都沒離開椅子幹了一個半小時,門口除了幾個人,大部隊已經清理了,畢竟我是我們科幹活最麻利的。
這時候門口一個等檢查的患者就在門口「開講座」,之所以是用這個詞,因為她聲音頗大,就在帘子外面距我大約兩三米,慷慨陳詞,抨擊中國醫療,大意就是他等了一小時了,一個彩超一百多,還得樓上樓下跑(門診在一樓,我們在二樓)。。。。。。
我實在肚子有氣,忍不住了,也挺大聲的說「中國的醫療太操蛋,就該給每個患者配一個醫療團隊,一個患者一個醫生,一個彩超,一個ct,一個心電圖,上門服務」。
後面的進修的醫生接話說「那醫療費得多貴啊」。
我說「醫療費?老百姓已經那麼辛苦了,你居然還敢要醫療費!?沒醫德!」
床上的患者噗嗤笑了,門口那位沉默3秒,說:「你的觀點倒是新穎」,然後開始抨擊中國對外政策。
外國發達國家看病大家可以網上搜搜或者問問朋友,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我朋友回國告訴我,她在美國醫院急診看到一個腹痛滿地打滾的也是老老實實排隊,一等倆小時也不敢造次。換國內試試?
談我國醫療體制問題,得先講講我國醫改的歷史。
1985年,國務院批轉了衛生部1984年8月起草的《關於衛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問題的報告》,其中提出:「必須進行改革,放寬政策,簡政放權,多方集資,開闊發展衛生事業的路子,把衛生工作搞好。」由此,中國的全面醫改正式啟動。這一時期醫改的基本思路是「放權讓利,擴大醫院自主權,放開搞活,提高醫院的效率和效益」,基本做法則是「只給政策不給錢」。
從此,政府財政在公共衛生上的投入就在逐年減少,而個人佔比則在飛速增長。
到了94年的時候,因為分稅制改革,地方政府窮成狗,中央政府的醫療財政支出佔比又不斷減少,外加醫療財政支出的大頭都是地方政府負擔。地方政府無力承擔,為了減負,就大踏步走上了醫療市場化的道路,其實就跟當年軍隊經商差不多——太窮了發不出糧餉,就讓軍隊自己去經商。所謂市場化其實地方政府甩包袱的託辭。所以那時候政府都在忙著出售各種公立醫院,搞私有化。
然後呢,整個醫療體系因為突然的市場化且缺乏監管,一下子暴露出了很多問題,跟國企改制時的亂象差不多,依託權力侵佔各種優質資源,醫生醫院過度醫療唯利是圖等等,激化了很多矛盾,什麼三座大山,基本都是那時候的提法。為了遏制這些亂象,後面才開始建立各種監管體系,比如葯監局就是98年才成立。這個階段,很多醫生是吃了人血饅頭的。
雖然醫改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體制內也一直有人反對,比如當時的衛生部副部長。但那時候,基本上市場化還是中國政壇上的政治正確,畢竟某人03年才下台。2003年,SARAS病發,政府才發現現行的公共衛生體制的巨大問題。2005年政府就確認了新的醫改路線,確定公立醫院還是要強調公益性質。這才讓我國醫改重回正軌。2007年開始,政府衛生支出比例開始不斷增加,個人醫療支出佔比才從2000年的近60%開始下降,醫療問題才有所緩解。
現在很多的醫患問題,其實就是那個年代遺留下來的。當年軍隊下海不也搞的很亂嗎?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軍隊一律不得經商,軍費由國家財政來負擔。醫改現在其實差不多也就是走這條路。只不過有很多東西一旦開了口子,就沒那麼容易改回去,醫生一旦嘗到了市場化改革的甜頭,就不會甘於再去領這麼一點死工資。
更何況,以前醫生薪資也許平平,但至少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還享受事業單位的養老醫療、鐵飯碗,福利分房等等,這就是政策補償。但隨著市場化改革,這些政策福利不斷消失,但政府的財政投入卻又增長緩慢。造成了醫生群體整體的利益受損。而這些受損總會找到出口,轉嫁到患者身上,比如產生中國醫療貴的一大原因——過度醫療,最終造成醫患關係緊張。
其次,因為中國醫療衛生投入與地方財政緊密綁定,2000年至2006年,地方財政負擔比例超過90%, 以2006年數據為例,地方財政支出佔比竟然超過98%,國家財政不到2%。這也就意味著,地區醫療水平的差異極大。 比如2007年,人均衛生經費財政投入北京728.43元,而湖南僅有93.15元,是北京的1/8。 而佔據我國總人口近60%的農村人口,其醫療財政支出卻只佔三分之一。你說這兩群人,對看病難不難貴不貴會是同樣的認知嗎?
以我一個農村親戚舉例,她因為咳嗽去鄉鎮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肺炎,後來遲遲沒好,去縣醫院檢查,疑似肺癌,但無法確診,又只得轉院到地級市醫院檢查, 這才確診肺癌。不談浪費了多少錢,多少精力,更重要的是耽誤了救命的時間。而且為了照顧她,丈夫也不得不辭去工作,一個本來生活美滿的小康家庭,轉眼之間就因病返貧了。你跟他說看病不難,不貴?我相信他很樂意招呼你一大耳刮子。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說解鈴還須繫鈴人。當年砍下去的醫療財政支出,只有現在還回來,才有可能解決現在的醫療體制問題。現在某些人,故意把老百姓醫改減負跟醫生加薪對立起來,挑撥醫患關係,不就是想著玩兩桃殺三士的把戲嗎?看看這問題下多少醫生,自詡高知,連這點問題也想不明白,你們的福利分房是患者給你們整沒的嗎?財政預算是患者給你們砍了的嗎?國家通過三座大山洗劫全國人民的財富,讓老百姓看不起病,然後再分配的時候,又不給公共衛生撥款,讓醫生賺不到錢。醫生跟患者互相撕逼撕的飛起,互相指責對方沒良心,卻又一致的認為國家做的很不錯,呵呵, 齊景公當真笑暈在廁所。
當然問題還是要解決的,但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畢竟有人佔比增長,就意味著有人佔比要下降。這就代表著要觸動某些人的核心利益。這不,最近轟轟烈烈的公務員體制改革就搞起來了,物是人非,只不過受傷的永遠都是基層而已。
圖片與部分數據引自:過度市場化與分權化--中國醫療衛生改革的雙重誤區
因為中國的醫療是貴啊!而且可能會越來越貴。
第一:先從宏觀上來講,對中國人而言,中國的醫療確實貴,而且可能會越來越貴。
先說確實貴。還是看圖說話,先看看我國曆年來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對比衛生費用支出的增長。整體上來講,我國城鎮居民的人均衛生費用增長略高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占可支配收入的12%以上。所以如果大家覺得醫療貴,而且是感覺越來越貴的話,這種感覺並沒有錯,尤其是在生活中的其他大件開銷(如房子)越來越貴,占可個人支配收入的比例越來越高的時候,這使得其他增長的支出都顯得貴。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中國曆年GDP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為什麼說將來可能會越來越貴呢?因為我國老齡化社會還沒真正到來,很快我國就會成為一個整體上未富先老的國家。癌症、心腦血管等疾病發病率會大幅上升,這都是花銷巨大的疾病。
第二、目前中國醫療效率是很高的,投入產出比也是比較高的,但醫療質量確實一般並且城鄉差異巨大—這個評價可能有點互相矛盾,其實並非如此。
效率高是因為我國沒有像日本美國那樣建立嚴格的轉診機制和預約機制,所以醫療的效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和國外一樣隨便預約在幾周之後或者幾個月之後這種效率相比。中國醫療的投入產出比也很高。這方面可以看看中日美三國衛生費用支出佔GDP百分比以及人均壽命的情況。
中國以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GDP佔比的衛生費用投入,取得了高於平均數的人均壽命,所以可以說中國醫療的投入產出比還是不錯的。但是接下來老齡化疾病如癌症等對我國未來的醫療費用造成怎樣的影響還未可知。
對比各國GDP的投入來講的話,美國的投入產出是非常低的國家(醫療質量很高但真心貴),而日本的投入產出比最高(醫療質量也非常高,堪稱全球醫療體系的典範)。
(這不是完美的分析,僅供參考,人均壽命也和多方面的因素相關,醫療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我國整體投入產出比還行這一事實掩蓋了城鄉差異巨大的問題。舉個癌症5年生存率對比的例子:2003-2005年診斷出來的我國癌症患者,城市5年癌症生存率為39.5%,但鄉鎮5年癌症生存率只有21.8%,差異巨大。
為什麼說直接對比各國醫療費用不合適?和美國比我國便宜的很,但是和日本的醫療費用比,我國就貴的離譜了。拿PETCT檢查為例,國內RMB 7000-12000(報銷部分很少),日本8萬日元一次(合RMB 4800左右,醫保報銷70%左右).
第三、中國醫療費用的貴,是一種怎樣的貴?是結構不合理的貴,體現在幾個方面。還是以癌症為例。
3.1:一方面的結構不合理,是很多費用都花在患者最後幾個月,而不是篩查預防上。國家不推廣普及癌症早期篩查和教育,現階段居民防癌意識與腫瘤防治工作相對薄弱,早期篩查診斷普及率低,約半數患者在腫瘤晚期才被診斷,大量的醫療費用都花在最後幾個月。
3.2:另一方面的結構不合理,是中國藥費佔比太高,診療的規範化程度非常差。以癌症為例,我國60%以上的癌症治療費用是在化療等藥物上,比例遠高於美國。
3.3:還有一方面的費用不合理,就是藥品器械等佔比過高,醫務人員服務的費用非常低。
第四、中國醫療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種結構不合理的貴?
4.1:各國政府支出的衛生費用來看,中日美三國我國比例最低,政府被綁定的壓力也小,我國患者需要自掏腰包的比例高(企業交的醫保也是你交的錢啊)。其他的不多說,不想被查水表。
數據來源:WHO
4.2:政府給醫院的補貼不夠,醫院還不得羊毛出在羊身上,多開藥多檢測多…唄,不然工資都發不出來。這事一開頭就是回不了頭的,只能越走越遠,全國都這樣,患者多的醫院好一點而已。
4.3:我國主要的醫藥和器械進口的比例很高的,國產的整體在質量上還是和進口的有差距。進口的好是好,可是入關後層層加價,經常賣的比在美國還要貴。
4.4:我國醫療資源和醫療質量城鄉差異巨大,鄉鎮的很多診斷和治療是失敗的或者質量很低的,導致很多錢是白花的。但是醫生不能自由執業,進一步限制了醫療資源的均質化。
第五、最後看看癌症就醫到底有多貴?有什麼辦法在癌症就醫的時候少花冤枉錢,或者怎樣儘可能把錢花在刀刃上。
癌症就醫有多貴,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按照腫瘤醫護人員的說法就是:癌症的治療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癌症治療的貴,一是在於確診和治療都不便宜,二是在不可預知的複發和轉移,還在於患者甚至是家屬不能像以前那樣掙錢,有的可能工作都保不住。
怎麼少花冤枉錢呢?或者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呢?
5.1、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降低自己的癌症風險,同時接受合理的癌症篩查和預防。具體可參考如何給父母家人制定全面合理的癌症早期篩查計劃?以及深度解析肺癌早期篩查的是與非
5.2、因為我國腫瘤診療質量的城鄉差異巨大,所以在癌症的確診上(確認到底是不是癌症)以及確定癌症的下一步治療方案上(到底什麼治療方案:手術還是放化療?幾輪化療?等等),建議大家至少到省一級或北京上海的專科腫瘤醫院確診,以及確定治療方案。具體可參考:嚴肅提問,上海哪家醫院看肺癌好? - 尚方慧診的回答 - 知乎
5.3:在確定治療方案後,就需要考慮方案的實施了。手術、化療、放療這三種治療方式,化療可以回當地醫院進行,同樣的藥品質量是由藥廠控制的,在那裡化療都差不多。但是手術和放療這兩種治療的質量和醫生的水平以及團隊的水平高度相關,有條件的話盡量在專科腫瘤醫院進行;或者請外科醫生和放療醫生赴當地會診或遠程會診也可以的。具體可參考不同等級醫院放療設備放療效果是否也不同? - 尚方慧診的回答 - 知乎 -----------------------------------------------------------------------------------------------------------
----更多文章請到尚方慧診講腫瘤 - 知乎專欄;更多回答請看知乎用戶
----關注微信獲得更多腫瘤專業資訊和國內外腫瘤就醫深度見解:sfhz-patient
1.中國病患都希望醫院能成為小米公司,但醫生希望醫院能成為蘋果公司。醫生其實也不過是一個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什麼,賺錢。但是,在這個工廠里最沒知識加成的流水線工人都要求漲工資的年代,醫生拼死拼活的讀書考試換來的能力還不能拿高薪,你們對醫生的道德綁架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2.好的醫療器械都是國外進口,所有的手機都在進口高通處理器,看低聯發科,錢都給別人掙了,國貨又拿什麼資本來招攬人才創新行業。你以為有幾個華為,就算有,也還捨不得把自己鍋里的分給別人,誰沒點私心啊
3.中藥中成藥,你去醫院別開中藥中成藥,我敢說,能省不少錢,你看看,這中藥市場都已經跨入萬億規模了。可你去的醫院呢,我相信多數都是你們所謂西醫的現代醫學醫院,我相信現代醫學書裡面應該不教怎麼開中藥。去看西醫開中成藥,真的不是多此一舉么?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說找醫生當老公不好?
※可以去國外申請安樂死嗎?要怎麼做?
※如何看待家屬不聽勸告,偷偷把輪椅推進核磁共振導致機器損壞?
※如何看待自願性的人體器官交易合法化?
※普通人如何在正常、不用太費事的前提下成功地得到自己想要的醫療信息和效果?
TAG:醫療 | 衛生經濟學HealthEconom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