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影可以媲美單反了嗎?
相關問題:最適合【數毛黨】的主流手機有哪些(2017年9月)?
今天在微博里無意看到一條微博是一個近來討論越來越多的問題,手機拍攝和單反拍攝的比較。 上大圖:
嗯,經過我的認真比對,我認為如果我能選對,那也是蒙對了吧。
然後看了一下評論區: 嗯,大家心裡和我一樣沒數了……
最後的投票結果也基本是五五開:
不過我覺得具體到這個問題上,也可能和兩張圖片上傳到微博後被壓縮了有關係吧。
除了這個例子,網上現在也有很多手機攝影的作品,作品效果也是堪比單反拍攝了。
(作者:大兔子)
(作者:張匡龍)
(作者:李碩)
(作者:劉丹)
為此,我也有了疑惑。除去一些特殊的拍攝情況,比如夜間長曝光拍攝(貌似有些app也可以做到了)外,在相對普通的情況下,想拍攝一張值得觀賞的美圖,是不是用手機就可以了呢?
其實問題也不是我在問的,這幾天也和妹子討論這個問題。妹子說她覺得以後手機可以替代單反,雖然我覺得手機替代單反是不可能的,但是手機現在真的可以說是能夠媲美單反了嗎?
我認為手機和單反,是互補而不是競爭的關係。
手機攝影是輕便、實時分享的定位,單反攝影是高解析度、高畫質的定位。而且現在兩者都在互相學習,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
比如很多手機都在搞模擬虛化、模擬慢門、多張堆棧提升畫質等功能,豐富手機攝影的玩法。
手機最大的優勢在於拍照方便,稍微後期一下甚至不用後期依靠相機演算法直出,拍出來的照片就很好看。拍完了可以立刻發朋友圈、微博,單從這一點上看,單反確實比不了手機(但現在很多相機廠商也在慢慢往實時分享這上面發力啊,比如越來越多的相機都支持WiFi功能)。
不過攝影的核心不是社交啊。
就拿畫質來說,目前市面上的手機,不管鏡頭模塊再怎麼進步,相機演算法再怎麼優化,但只有指甲蓋大小的CMOS,註定了最頂級的手機,畫質都比不過一台入門級單反。
這是D90(一台8年前的單反)拍的銀河,可以跟 @韋苡珊 手機拍的那張銀河對比下。
你看一台主打攝影的旗艦手機,畫質都被一台8年前的單反爆出一個太陽系。。。。
所以可以說手機攝影比單反攝影更方便,對新人更友好,但硬說手機畫質可以媲美甚至替代單反,那就有點兒。。。。。。。。
ps,
單反動輒十一二甚至十三四檔寬容度的raw,連續對焦、追焦的速度,圖片放大100%後的畫質、細節,高感光度下畫面的純凈度,從幾mm到幾百mm焦段的鏡頭群,1.2、1.4的大光圈鏡頭,各種外置的閃光燈、引閃,大底的CMOS,等什麼時候手機能做到這些,再來說媲美單反的事兒吧。。。
銷量和熱度上可以,畫質上差的非常遠。
大約是朝鮮和美國的差距。
但是朝鮮也在搞核武器對不對。
手機現在的核武器是什麼?
首先利用輕便的優勢,實現想拍就拍。在我們討論畫質之前,首先要考慮拍不拍得到的問題。手機小巧,又隨身攜帶,在大多數臨時起意的拍攝中佔據很大優勢。
其次是依託社交入口吸引用戶自發傳播,形成社交黏性,能跟讓拍攝者進入反饋激勵鏈條。
最後利用機身自帶的強大處理功能改善畫質或者提供更多的可玩性。所謂底子不夠,演算法來湊。
如果僅僅單純論畫質,媲美還是算了吧 。
我看到許多朋友都在展示一些手機的作品,其實熟悉我一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在過去的一年多的時間裡一直在嘗試著把手機的畫質,從技術層面上挖掘到極限。
當大家都在主力拍街頭,光影構成的時候,我嘗試著挑戰手機最難以搞定的事情——風光攝影。
上圖說話。
△iPhone 7 Plus
△iPhone 7 Plus
△iPhone 7 Plus
△iPhone 7 Plus
△華為Mate9
△華為P10
△華為P10plus
△華為P9
△華為Mate8
我想實力已經說明了吧。
但其實從真正的極限技術水平來看,手機還是差了不少。
比如你們剛剛看到的那張iPhone的納米比亞紅沙漠:
△尼康D800E
乍一看還差不多對不對,我們稍微放大對比一下細節,iPhone這邊簡直慘不忍睹。
這還算是白天的頂級光線條件。
*所以最後D800E這張拿去平遙國際攝影節做了海報...
(9米*4米,手機是搞不定的.....)
我們來試試看極限光線條件?
△華為P10plus
我想這張照片,配合赤道儀完成的單張拍攝,僅使用手機後期APP修圖,恐怕應該是目前手機星野攝影的極致了吧?
那麼我們看看尼康D800E這台2011年左右的機器的表現。
△尼康D800E
全開的尼康85 1.4G的紫邊爆炸,這是單反鏡頭畫質跟天文望遠鏡的差別。
但是如果你跟手機上極限的畫質比比看
那就太殘忍了,單反拍攝的這張照片稍微放大,甚至可以看到三葉星雲。
同樣的部分放大之後。
其實坦白講P10的表現已經很優秀了。
但結論是很明顯的,在稍微極限一點的光線條件下,手機是完全沒法望相機的項背
更別媲美了。
左P10P, 右D800E。看一下銀河與箭袋樹的細節。
更別說長焦,超廣角,大變焦,精準光學虛化等等,
這些更是手機短板中的短板。
===========================================================
但是不是因此我們就要對手機放棄信心?就要覺得手機攝影永遠跨不過這倒鴻溝?
其實未必。
- 首先,之前也提到過,手機攝影的人群巨大,去年全世界產生的11萬億張照片里,85%以上通過手機產生。
巨大的需求會促使廠商不斷進步,開發更加優秀的感測器和鏡頭,比如雙攝等等。
同時巨大的圖片量,也給廠商提供了改進的參考數據。
- 其次,手機攝影極大地降低了攝影入門的門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攝影,認識攝影。假如相關技術人口的比例是固定的,一億人口通過手機愛上了拍照,其中會誕生的攝影家、感測器工程師等等,也肯定比以往幾百萬攝影愛好者時期,要多很多。
這裡就給了手機攝影未來的技術爆炸,或者說感測器小型化,提供了巨大的人口潛力。
- 再次,攝影設備的小型化,一定是正道。不論是無反黑科技,還是手機黑科技,都是值得我們去期待的。
- 最後,在某些具體的技術層面上,手機其實已經打敗了相機。我想說的不是所謂底更小所以景深更大這種很無聊的點,而是比如前幾天發布的iPhone X,通過精準的點投射,實現人臉建模,從而更自由地調整面部光線,或者優化表情。而華為手機非常厲害的超級夜景演算法,通過十幾幀的實時堆棧,能夠實現超越相機手動HDR的光比控制(參見建外SOHO那張夜景),其實都是很耀眼的技術進步。
所以我們不妨用論持久戰的觀點來看手機和相機的發展:
1.小型化,後期、社交一體化的手機是未來攝影器材進步的方向,佔據了歷史的發展先機。是正道
2.手機用戶數量巨大,手機廠商財力雄厚;相機用戶逐漸走低,相機廠商利潤下降;長期看來,手機攝影技術,會迎來爆發;
3.現狀是,小型化的手機攝影技術積累相對較少,不論是工程師還是攝影師,都占不了優勢,;而相機發展年代悠久,技術雄厚,有著極強的戰鬥力。
所以,未來可期,但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迎接手機攝影普及的浪潮,不必妄自菲薄;也要看到相機在諸多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目前在畫質上絕對的霸主地位。
我也發現一個規律,你看照片拍的越好的人,越會認可手機的優點,也大膽承認手機的缺點;反倒是拍的不咋地的,買了相機需要自我認可的人,會覺得手機就是渣,相機吊打它。
擴展閱讀:
木西AlexanDENG:為什麼如今的手機越來越偏向攝影功能了?
木西AlexanDENG: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強,會和單反產生競爭嗎?
木西AlexanDENG: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喜歡用手機拍照?
木西AlexanDENG:手機攝影如何拍出高大上的感覺?
最後是一個小廣告:
手機廠商能夠幫到大家的,在近幾年裡,也只能到這了;想要短時間內提升自己手機出片的質量,還得不斷提高自己的拍攝技術、對攝影的理解、對器材的把控。
手機不能吊打單反,但我的手機有可能吊打你的單反。
大家在這個階段里,要想出更好的照片,就要好好提升自己的技術。
我的手機攝影課程已經上線
手機攝影可以媲美單反。
但僅限於一定範圍攝影語言的非技術意義上的圖像傳達。
這句話有點繞,我分開來說。
1.畫質
下面兩張人物照片,分別拍攝于波蘭和埃及,就圖像而言,我個人更喜歡第一張。
這是我用iPhone7p拍攝的:
這是佳能5d拍攝:
但是畫質嘛,我放大一些:
明顯單反拍攝的要細膩很多,手機簡直糊成一團。
在手機、ipad、電腦上瀏覽照片,小屏閱覽和社交網路傳播,我認為二者都OK,至於大幅輸出嘛,手機確實捉襟見肘。
問題來了,在一定的場合,畫質真的那麼重要麼?
至少我用iPhone7p拍攝的這組照片《燈》,能進行小幅(21X30cm)輸出,並在今年的平遙國際攝影展「自然生長」聯展中展出。如果是同等圖幅的輸出,我相信單反還是要優質一些,但這不妨礙一組手機拍的照片能達到參展要求。
2.攝影語言受限
目前的手機,其本質是小廣角定焦相機(約是28mm),即使雙攝手機,其焦距也是擴展到了56mm而已。
另外,在低光環境的拍攝、高速連拍等方面,確實手機很弱雞~
所以,我是無法用手機拍出大月亮、非洲草原上幾百米開外的野生動物的~
但對於我自己來說,有著屬於自己的手機攝影語言。
舉些栗子:
我可以用長曝光軟體拍出油畫般的效果:
韓松,攝。iPhone7p
拍不了非洲草原上幾百米開外的野生動物,我可以拍攝自駕途中擋住我的馬群:
(對啦這張還獲得了今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動物類榮譽獎)
韓松,攝。iPhone7p
也更適合為朋友拍一組旅行紀念照:
韓松,攝。一加5
以及靠著觀察和構圖,記錄城市空間之美:
韓松,攝。iPhone7p
手機連拍速度和焦距雖然不足以抓捕運動場上激動人心的細節,但是對於抓捕動如脫兔的小孩子,不要太生動:
韓松,攝。iPhone7p
以及,街頭隨拍。輕便確實是手機拍照的一大優勢,這決定了很多優質的手機攝影是產生在即興和突髮狀態的。這也算「適合」手機的拍攝手法。
韓松,攝。iPhone7p
太多的照片,不進行大幅輸出,只是snapshot,不靠器材,靠眼睛:
韓松,攝。iPhone7p
3.手機攝影有些時候比單反更難
既然那麼受限,那手機跟單反就無法媲美啊!
是的,在器材本身技術層面上,手機攝影和單反確實沒法比,關於這點上面許多回答已經將手機批判得狗血淋頭了。
但要知道,歷史上每個時期的攝影器材,以及每個人選擇的器材絕對是有短板的,每個時代的優秀攝影師,都是基於自己的器材,在有限的技術範圍內,用受限的技術支持來拍照的。
某種意義上來講,手機攝影比單反更難,正式因為其器材受限,所能用的攝影語言也受限。一張照片要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視覺上是否具有陌生感。如果一位攝影師離開了單反的超長焦超廣角鏡頭群、大光圈、高速連拍、高感等就不知所措了,我會深刻懷疑TA是不是攝影語言匱乏。
真正優秀的攝影師,會審視自己手中的器材,用合適的方式拍照,用合適的攝影語言匹配特定的器材,選擇合適的輸出方式。
你是更喜歡一幅醜陋無意義的單反照片,還是一幅賞心悅目的手機隨拍呢?這將會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所以,你願不願意在這個專欄里,看一看畫質不太好,攝影語言也有限的情況下,用手機能拍出什麼樣的照片呢?
手機攝影:收集世界
以及掛個知乎 live小廣告
只用手機,也能拍出旅行大片
————2017.9.19更————
說明:今天來了一位知友上來就噴這是鎚子手機軟文(有鎚子拍的照么),且噴我回復另一位只有關於手機修正透視的評論,後其將此言論刪除,為避免誤會斷章取義,我也刪除了部分冗餘評論,僅保留結論性評論。特此說明。
關於焦距、透視陡平、拍攝距離之間的關係,圖示如下。若有異議歡迎理性討論:
看情況
正常情況當然不能,最新手機的照片畫質也比不過十年前的單反。
但是如果光發朋友圈這種會自動裂化畫質的社交軟體可能真沒啥差別。
自拍可以超越單反
普通用戶要單反也沒啥用,如果不會擺弄說不定拍出來還沒一些拍照好的手機拍出來的好看。
專業用戶單反就是單反,而且需要最專業的單反,手機永遠上不了檯面。
舉個或許不恰當的例子,博爾特百米跑9.58,你在學校運動會跑出了11秒,差距不過1秒多,你一下覺得自己再練練可能達到博爾特的水平了。
各個領域內的差距,只有你專業進入後,才會明白外行看似微不足道的差距有多大。
你可能會說某大師用用卡片機也能獨領風騷,甚至有人用自製相機一樣成為大師級人物,但這隻適用於藝術創作。從這個層面講,手機攝影就是攝影的一種創作形式,把手機和單反拍的照片放一起比時,較量的是拍攝者的藝術層次和鏡語水平,而非比的是純器材效果。也因此,他們之間沒有替代關係,說手機技術繼續發展下去就會替代單反是個無聊的命題。
~~~~~~~~~~~~~~~~~~~~~~~~~~~
知乎里有好幾位在國際手機攝影大賽上獲過獎的大神級人物,再有這樣疑問的朋友可以直接去問問他們的想法。我想他們喜歡手機攝影只是因為便攜快捷等因素正好滿足了他們的影像表達需求。
有人指望工具提升水平,有人賦於工具靈魂,只要你不用於專業領域,手機攝影基本能滿足你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觀照,明了此理,攝影就和器材關係不大了,比較工具的優劣便無意義了。
在幾年前,我拿諾基亞808去攝影論壇踢場子。
在強光下比細節,諾基亞808靠像素壓倒一批單反。
手機畫質是不能和單反全面比的。
但是就日常拍攝的環境,看圖的大小(手機屏幕),單反的畫質優勢經常難以表現。
要放大若干倍,或者弱光,或者拍高速運動物體,手機的劣勢才是明顯表現出來。
手機其實畫質高峰在前幾年。
發展到一定水平,為了薄,鏡頭縮水,CMOS也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像素數也就高不起來。搞雙攝這種玩具,而不是畫質。
我用2014年的一款國產旗艦手機對比現在的所有旗艦,室內環境,結果是2014年的國產手機秒掉全部手機,包括三星s8和iPhone7。這種結果看上去匪夷所思,而你翻過來看看鏡頭的尺寸就不奇怪了。
諾基亞808也是碩大的鏡頭,才能挑戰4000線對。
手機拍攝的極限應該很好。諾基亞808挑戰單反的年代。不說鏡頭技術,CMOS連BSI都沒有,現在CMOS已經發展好多代了,就算鏡頭不進步,畫質也會上若干個級別。
可惜那麼厚的手機沒人做了。
好幾年前了,我設想過拍照手機的樣子。(Word的示意圖,這個圖的歲數比知乎老)
手機厚度7mm、8mm,只要手持部分這個厚度就行。
鏡頭部分是可以單獨加厚的,10mm、15mm,如果到了 15mm,就可以塞下很大的鏡頭了。
小米用過1/2.3寸的1200萬像素CMOS,如果CMOS廠商用四塊的面積做成一塊,就是1/1.15寸,4800萬。
手機拍攝的長處是鏡頭小,定焦鏡頭,很便宜的價格就可以做出很高的銳度。
手機的處理器快,加上防抖,可以快速拍攝多張來降噪,進一步提升畫質,這種手機是可以戰一下微單的。
可以
無非就是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的邏輯而已
欺負賣相機的沒有賣手機的會做廣告
各種手機廣告都在吹的時候拿單反站台,然後別人問一句,人家又說人家沒有說謊,是你沒仔細看
一種意識灌輸
就像我要是花錢成天在媒體上比較奧拓和奧迪,吃瓜群眾就會覺得奧拓要追上奧迪了要不然為啥比呢?但是你說我是虛假宣傳我肯定不是啊,我又沒說我比奧迪強啊對不對?
巧妙利用了人的認知習慣和知識盲點罷了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他所面對的市場中可能八成的人都是對單反除了「大,專業,像素好」這三句話之外毫無印象的「傻逼」,消費者不是上帝,消費者是傻逼,這就是目前中國手機營銷領域的常態
實際上這件事情很好解釋,並不是說市場上那麼多消費者真的都傻逼——當然了至少從知乎這種自認為不傻逼的平台上來看真的傻逼還是有的,就更不用說一般群眾的認知了——而是說,就算是不傻逼的人,也不可能對所有的知識面都有所了解
對於一個不熟悉手機,不熟悉單反領域只是有一個印象,又覺得手機拍照好「很酷」的小青年(現在很多網站論壇上大都是這種人)來說,手機廠商的這種直接拿奧拓和奧迪比較的行為,就會讓他產生奧拓可以媲美奧迪的主觀印象
其實就是,不是每個人在每個領域都不傻逼,於是在大部分人都是傻逼的領域,就可以洗腦了
就說手機攝影宣傳上那個流傳很廣的「五片全光學透光高清玻璃」的笑話
是不是周鴻禕說的不知道,但周確實說過這麼句話「我怎麼想不重要,用戶怎麼想才重要」
蘋果給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大的財富就是告訴了這些跟風者,不是只有那些傻老頭傻老太太才好騙
消費主義時代的騙局,從史玉柱時代就開始了,然後史玉柱成為了企業家之神,這其實是一個很諷刺的事情
最後一句話,能問出這個問題,就說明你既不懂單反,甚至也不懂手機攝影
這種個例無意義,單反總體上還是更厲害的,不說別的,單反個頭那麼大,裡面多少元件了。。。而且鏡頭的價格都能買多少個iPhone X了。。。
舉個通俗點的例子,一個高中生和一個教授同時做小學試卷,結果他們倆都考了100分,你能說這個高中生知識水平趕上了教授嗎?
如圖,成像質量永遠都和感測器有關,一般是CMOS板吧,以上分別是手機、殘幅、全幅、中幅的感測器大小,所以不管手機演算法怎麼優化,都不太可能超過單反。
可能大體上jpg看不出差別,但是細細比較噪點,像素細膩度差別還是很大的。
技術類的東西不多說了,前面的大神已經說了很多。就說一點,那些堅定認為手機可以取代單反的人願意把自己的婚紗照或婚禮讓攝影師用手機拍嗎?燈光,化妝,打板一樣不少。後期也是進PS完成(雖然可調整的餘地不大),拍完之後把照片放大成四五十寸的相框掛在牆上,做成十幾寸的相冊供人欣賞。如果能認可這樣的畫質,那說明是真的不需要單反了。
連十幾年前的D70和300D都無法壓制,怎麼敢說取代現在的單反。什麼時候把底做到1英寸以上了,再來討論這個話題吧。很簡單的問題。
你10年前3歲,你哥10年前13歲。你比你哥小10歲。
10年後,你長了10歲,你追上你哥了么?
「手機」和「單反」用的是一樣的技術,在一個次元里,論畫質論性能,「手機」永遠也趕不上「單反」。差距老大了。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感光面積大,意味著體積重量都變大,在很多領域就不合適了。所以「單反」代替不了GoPro,代替不了「手機」,代替不了「黑卡」。
就像汽車也代替不了自行車和拖鞋。
瀉藥,這問題問得太曖昧了,就是「我喜歡你的禮物但是今天不想和你吃飯哦」的那種曖昧。
對於普通人來說,手機攝影專業性上的提升也大大提升了大眾對攝影的興趣,而有很多傳統的風光、人像攝影師開始使用手機拍攝,拍出很像單反的照片,但是你要知道,這是因為這些攝影師本身擁有極強的構圖審美能力,他們PO出來的照片看起來都很像單反,這大約就像「別人家的孩子都考一百分」的狀況一樣。
最新腎機iphoneX的價格連個24-70 2.8鏡頭都買不到,怎麼可能隨便說「媲美」呢?
簡單粗暴的回答:
從操作性到可玩性到使用率上可以,甚至超越
從畫質到寬容度到信噪比到連拍到鏡頭焦段上不可以,至少20年不可以
目前的手機攝影正在向單反靠近,越來越強大,我們看看各大手機廠商在攝影這個領域的廝殺給我們消費者帶來了什麼好處:
1、手機可以使用RAW格式拍攝、更多的信息記錄讓照片擁有了更多後期空間,
2、部分手機擁有專業模式調節功能,讓我們可以調整光圈、快門、感光度、這就可以自由控制曝光三要素,可以拍出慢門攝影,甚至可以拍銀河:
青海祁連山 手機拍的
3、鏡頭可以拍出大光圈效果,拍出小女生最愛的光斑,雖然我們知道這是計算的結果,但只要有結果就行了不是~
4、機內的拍攝程序可以拍出一些看起來像單反的高大上照片,例如水流慢門、車流。
雲南九龍瀑布 手機拍的
5、某些手機可以實現照片堆棧,最後完成畫質集成,這種限制情況下的照片真的可以跟中端單反媲美。
芝加哥 手機拍的
另外,手機的天然優勢,輕和小,威脅性低,在人文街拍中可以靈活運用~在街頭可玩性超高。
聽起來超級美好有沒有!RAW、大光圈、慢門、高畫質、(單反沒有的)靈活性都有了有木有!!但是,即使擁有了這些,手機在攝影專業領域依然還是被單反吊打:
1、連拍:要拍劉翔跨欄,單反可以20張/秒,跑了8.8秒的劉翔得到了一百多張照片,手機大概按了一兩張起跑後,劉翔已經跑過欄杆了。
青海阿柔大寺 單反拍的
2、寬容度:要拍落日中的妹子,你用手機能拍到的是落日+一團黑的剪影,沒有別的選項,而相機就可以後期拉出細膩的細節。
俄羅斯 單反拍的
3、焦段:目前大多數的手機都是在27MM廣角這個焦段,可以說,手機畫質做到極致也就只能是這個焦段上做到極致,而單反可以配上這麼多鏡頭:
單反鏡頭群
廣角鏡頭得到寬廣的視角、長焦鏡頭可以把河對面的豹子花紋拍清楚、定焦大光圈得到極致夜景和光斑效果,你以為窮三代買的鏡頭的我們是山洞裡收集金銀珠寶的龍,蹲在上面高興就好呀?
4、引閃燈光組:布燈拍攝商業大片,單反裝上引閃上全屋子的燈都聽他的,手機?風太大我聽不清。
手機攝影大大改變了大眾攝影的格局,並且反向影響到了專業攝影師的拍攝習慣,湧現中了非常優秀的手機攝影師,大眾有了更好的拍攝體驗,我們每個人都是受益者。
在這個回答中,我極力肯定手機攝影功能的進步對大眾的攝影的好處,和極力否定手機真的能媲美單反的言論。
你從來都不想要一個可以打電話的單反,為啥一定要一部可以媲美單反但還可以發微信刷微博的手機?
另外,我並不認為手機攝影的對手註定是單反,未來明明可以玩VR,玩人工智慧,何必非要弔死在追趕單反這條獨木橋上。
公眾號cclovephoto
微博@韋苡珊CCPP
轉載請私信
好吧,我又要搬出這個回答了。
經常遇到同學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老師,全畫幅比中畫幅大多少?
我:……
後來我發現,對於小白用戶來說,真的現在很難見到科普中畫幅甚至大畫幅的文章了。
今天我就寫一篇相機的畫幅。別的不說,就說感測器畫幅的大小,給大家徹底做一個科普。
首先先說說我們最常見的拍攝設備——手機。
典型代表就是iPhone的了。從iPhone5s時代開始到iPhone 7,iPhone都是1/3英寸的感測器。簡單說就是差不多為4.3mm×3.2mm的大小。
順便說一句,您的iPhone7側面是7.1mm厚——還不算攝像頭突出的那一塊。
好吧,現在主流手機攝像頭感測器基本都是這麼大。
有一些能夠達到2000萬像素的手機攝像頭感測器則會更大一點,達到了5.6mm×4.2mm。
就是這些品牌經常吹噓手機拍攝已經秒殺相機了……
其實感測器大小可以講是最決定成像畫質的因素。同時代的感測器,一般來說就是越大成像越好。
那麼手機感測器大小與相機相比會怎麼樣呢?
我們和比較小的相機感測器相比。1英寸感測器目前普遍用戶高端卡片機內,邊長是13.2mm×8.8mm。
從這張圖中可見,相機的感測器一般都比手機大很多了。好,再大一級的感測器就是奧林巴斯和松下的M43系統了。
這時候我們發現,感測器與之前相比又變大了。但是這在攝影圈都算是小底——小面積感測器。
如果我們使用單反相機或者索尼、佳能、的微單相機,那麼你的感測器至少是APS-C大小的(23.4mm×15.6mm,佳能的略小一點)。其實這是相當多人在用的。
這時候你發現,手機感測器真的好小啊。但是還沒完,大家都知道全畫幅感測器對吧。看看有多大吧。
全畫幅其實應該正確稱呼為35mm或者135全畫幅相機,他的感測器大小為36mm×24mm,很好地完成了體積與畫質的平衡點……
呃……
我之前確實這麼認為的。但是這兩天哈蘇發布的東西讓我覺得中畫幅也能做成這麼小。
聽我的語氣就知道,中畫幅其實是比全畫幅(35mm全畫幅)更大的感測器尺寸。目前主流中畫幅感測器大小是44mm×33mm。
但是主流的中畫幅尺寸也是「殘幅」,是最入門的中畫幅645的殘幅。現在只有飛思的數碼後背和哈蘇H6D可以做到645全畫幅——姑且就算是中畫幅的全畫幅電子感測器吧,尺寸要達到53mm×40mm。
哈蘇H6D相機的感測器有53mm×40mm的尺寸並且高達1億像素,絕對是巨無霸了。在這個感測器上面,可以擺上160個iPhone7的感測器。
但是標準的中畫幅是6×6或者6×7,就算645全畫幅,其實本身就是個中畫幅的殘幅……
但是這還不是畫幅的盡頭。在數碼化之外,還有大畫幅依然在膠片的控制之中。沒有數碼化的原因很簡單——成本太高。要是真有大畫幅數碼後背,肯定要7位數的價格了。
因為真的很大。普通的大畫幅也是4×5的尺寸,就是4英寸×5英寸的尺寸(125.4mm×99.6mm)。更大的還有,大畫幅還有一種8×10的尺寸,將會是252.5mm×201.7mm。
可以說8×10的尺寸,就是民用級相機的頂點了。一張大畫幅8×10的底片,可以擺上3700個iPhone7的感測器……
3700個……
更大的感測器,意味著什麼呢?一般來說:
1、更加優異的畫質!
2、更加出色的背景虛化能力!
3、更大更加不便攜的體積。
4、更貴的價格。
在我看來,如果未來中畫幅645(44mm×33mm)體積控制下來的話,將是民用神器。不過可見的未來,135全畫幅才是王道。
記住,底大就是正義(底,一般指感測器),底大一級壓死人。
所以每次看到國產手機廠商說要秒殺單反的時候,我的心裡只有「呵呵」倆字。
這是答主自己用手機拍的:
以上都是手機拍的,我也經常會給手機廠商拍攝樣片,甚至我在跟一些朋友開玩笑,他們問我如何拍好女朋友的時候我都會直接安利他們送女朋友某某手機,因為有的手機優化確實很好,配合一些軟體簡單粗暴。
但是如果真的說畫質,說夜景拍攝以及長曝,手機距離相機還是任重而道遠。
比如這種圖,以下的圖片是答主用相機拍的:
這種類型的圖片如果用手機拍的話,就會很難,就算拍出來效果也不會讓人滿意。
總之決定照片好壞的不是機身,不是鏡頭,不是手機,而是拍照的人,加油咯,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嘛。
歡迎大家去我另外幾個跟攝影相關的回答看看呀:
自學攝影以及後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用手機拍出過哪些你喜歡的照片?
僅憑肉眼在哪裡能看到最壯麗的星空?
啊你說啥?
怎麼說呢…題主難道以為相機的價格都是利潤嗎……
圖片轉自微博,侵刪。
能問這類問題的人,百分之百沒有透視的概念;也基本不會使用(包括大屏幕欣賞,列印)原始尺寸的照片;同時看到自己喜歡的攝影作品的時候也大多說不清楚為什麼喜歡,只能說些「感覺」「色彩」這類很籠統模糊的辭彙。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攝影常識
冰島冬夜用單反長曝拍攝的極光。
這種場景用手機只能拍出畫面下方的樹,天空全是黑的。更不用說在戶外這種氣溫,手機掏出來兩分鐘就凍傻了。普通拍著玩的兩者水平是越來越接近了,普通單反配個套頭 JPEG 直出,縮圖。
但是我想要強吃寬容度呢?
高 ISO 噪點呢?
我單反上用過的鏡頭焦段從 8mm 到 800mm,這個手機怎麼做?
我想要高速閃光同步,這個手機怎麼做?
我想要追焦拍高速運動物體,這個手機怎麼做?
我想要在冰天雪地的地方拍照,手機連開機都開不了,這個怎麼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