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蘭亭序是在炫技?書聖聚會開心的時候不應該炫技嗎?

書法


想去把這個事情說清楚,我認為還是要對什麼是「炫技」的邊界有個概念。比如我,雙手無扶雞之力,體重快200斤,你要讓我玩兒個倒立,那就是炫技了(當然我倒立不了),因為那已經是我的極限了。但是對於很多健身的小夥子來說,倒立根本不是問題。談不上炫技,可能倒立走路才是炫技。但是對於更牛逼的人,可能只有用三個是指頭倒立走路,才是真正的炫技。

我們首先可以把「炫技」這個概念,限制在用筆範疇。因為書法有好多的技能,怎麼寫都能是炫技,但是用筆,,是最明顯的。

所以,我們說《蘭亭序》是不是炫技,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應該考量一下,以《蘭亭序》這種大小,書寫的行書,行草書,真正在用筆技術上的極限,也就是把技法展現到頭的,到底是哪些人。

在我看,有兩個人是絕對用筆炫技的祖宗。一個是孫過庭,另外一個是米芾。王羲之包含《蘭亭序》在內的所有行書,行草書手札,在這二位面前,都談不上炫技。

我說他們是炫技的,是因為他們在寫字的時候,經常做出一些高難度的,需要長時間練習,不那麼符合手部自然動作的高難度動作。這種高難度的動作展現在書跡中,讓我們產生了「哎喲我操居然還有這種操作的感嘆」。同時順便疑惑一下這幾位追求的方向和心理變態程度。

之所以我這麼說,是一定有證據的。

先看米芾。此人號稱古今技法第一,抽風程度冠絕古今,不是毫無道理的。

米芾《苕溪詩卷》。

這是米芾的苕溪詩卷,是米芾的一個行書代表作,我喜歡用這個詩卷裡面的一個字來舉例子,來表明米芾的「炫技」。

看這個字,重要看這一筆。

這就是典型的炫技。因為這種處理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就是為了讓自己顯得牛逼。

我們看看,這個字,除了米芾以外的其他人,是怎麼寫的。

http://weixin.qq.com/r/Gkg5IcLE65_UrYZC9x0I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般來說,一撇下去,一般是一個連續動勢。沒有什麼多餘的動作,最多的修飾就是在出鋒的角度,粗細,方圓上做一個簡單地處理。而米芾卻不這麼干。他偏偏在尾部選擇了一個特別微妙的手部動作,使一個撇的尾部,成為了一個完全方的,三角形的,凸出整個撇的小角。這種動作,是完全不符合撇的直接向左下的連續動勢的,完全是為了炫技的需要。

至於這個小三角有多難,拿起毛筆來試試你自然就知道了。毛筆是軟的,裡面有好多墨,完成這個小三角第一步,就是必須快。如果你慢了,不可能在尾部出現稜角分明。第二,我們觀察一下這個筆畫,他的最終出鋒方向,是一個朝上的小尖,也就是說,米芾在如下這個畫圈的位置,做了一個極快的中側鋒調峰。

我們大概分析一下,他的方向,應該是。

左下,下,左,左下,然後到最後的收筆「提」,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毛筆從按到提,到最後出鋒。

一切一切,這些複雜的動作,在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

必須說,這根本不是什麼日常書寫,這TM就是在炫技。包括你們也可以看看,他不炫技的時候寫的什麼樣。

米芾《蜀素帖》

米芾《戲成呈司諫帖》

正常多了吧。

——————炫技的分割線——————

再說孫過庭

孫過庭雖然也炫技,但是炫技這件事兒,他做得比較低調。但是低調不代表不牛逼。

這是上周,我在直播中看到的一份《書譜》的臨摹作業,交給我和 @相墉 點評,我們看到這幅字,首先問直播間里的大大小小,這幅字寫的怎麼樣。很多人都覺得,這幅字已經很牛逼了。其實,這位同學的確已經對草書的結構已經有了觀察了,也形成一定面貌了,但是對於「用筆」這件事兒,其實還有一定差距。我們來找一段原文來看看。

原文是這麼一段,鑒於我和大家一樣在草書上玩兒的也沒那麼熟。我首先把原帖發出來,再把這位同學臨的字做一個對比。給大家做個對比。

下面是細節對比。

看我畫圈的部分,其實就是「炫技」的位置。也是這位同學寫的不到位的地方。這樣的問題其實通篇還有一些,我們找一個比較簡單的來說。

這個字是「事」

如果我們用毛筆去進行這種擺動式的書寫,主要調換方向,還要讓毛筆保持一個中鋒的狀態,我們就需要進行調峰,調峰的技法,一般是用提按的方法,也就是在毛筆改變行筆方向的時候,稍微提起來一點,讓毛筆依靠彈性回到一個自然的狀態,然後繼續按下去寫。

提按,如果動作大,線條的粗細就會因為提按所產生線條的粗細變化。但是,孫過庭卻在保持中鋒行筆的同時,保持了線條的粗細一致,這已經是炫技了。

紅圈的那個位置,就是個完全的炫技了。

當筆行到要向上使轉的時候,只要按照自然書寫的狀態,稍微提起筆,轉換筆鋒的方向,就可以形成左邊這位同學的這種書跡,這種使轉,在行草書中非常常見。

比如:

這是書法字典裡面找到的「二王」的事字,我們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寫法,基本上採用順著筆鋒的寫法,在這個使轉的地方,並沒有過多的多餘動作。但是孫過庭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在使轉向上的時候按下了筆,然後側峰開了個頭兒,保持了這個小圈的「方」與右邊的「方」的呼應,更重要的,是讓下面的這一筆的粗細,保持了完全的一致。

也我這麼說炫技你可能不明白,如果你寫字,學書法,不如就試試寫這個事字,看看能不能一下子把用筆達到孫過庭的水準,更何況,孫過庭不只是一個字是這個水準,是全篇都是這個水準。

————實誠的王羲之的分割線————

你說這王羲之啊,這蘭亭序啊。

且不說他是不是王羲之寫的。

這已經是相對靠後的部分了。也就是技法上比較難的部分。這技法上不就是牽個絲么,有啥困難的。。。更別說前面一筆一划的永和九年了。。。。。

——————閑話分割線——————

首先是,王羲之這《蘭亭序》,寫的喪了吧唧的,也不開心,有啥好炫技的,倒是這《蘭亭序》,比起王羲之的其他作品,是非常不一樣的。有很多取勢的橫向。不太像他一貫習慣的縱向趨勢,所以,雖然《蘭亭序》是篇非常好的文章,我個人也非常喜歡,但是從書法的角度上來看,我不覺得他是王羲之寫的。也真的是在我看過了現在所流傳的王羲之尺牘之後,我覺得,類似於《快雪時晴帖》,《蘭亭序》這樣的作品,如果真的是王羲之所做,那這個人在行書上所能夠形成的風貌,真的是太不一樣了。也怪不得後人米芾,八大,各自學了他的一半,便成了大家。

粗略對比即可發現,蘭亭序取左右之勢的字是非常多的。但是在二王的尺牘中,更多的是上下之勢。

——一句話總結———

要說炫技,今人看來,也不過是正常操作罷了。

——————下面是廣告——————

公眾號:臨池不輟

鬥魚直播間,每周一,周四答疑:科大包_科大包直播間2846304_魚教直播_鬥魚 - 每個人的直播平台


謝邀

沒有炫技。

首先,王羲之是中國書法上公認的書聖。從歷史上說,他是最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但也是最名不副實的天下第一。

名不副實是因為王羲之一個字都沒有流傳到今天,事實上唐以後就已經基本上見不到。說他天下第一,一點證據沒有,實在是有些勉強。

名副其實是因為見過王羲之真跡的書家,基本上都承認他的水平非常高,高到他們難以企及。這些書家是誰呢?智永、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等。甚至到後來見不著真跡了,見到摹本、拓本的書家,也都驚嘆王羲之的水平,他們是米芾、姜夔、趙孟頫等等。儘管我們已經見不到王羲之的真跡,但是這些超一流的書法家都自認不如。那麼如果我們說某某要超越王羲之,理論上至少要能超過趙孟頫、智永、歐陽詢等等一干大神級人物,才可能超神對吧。

所以蘭亭序無論有什麼可能存在的缺點,都未必是王羲之本人的缺點。但是蘭亭序有什麼優點,那一定是繼承了王羲之真跡的優點。歷史上蘭亭序千千萬萬,這麼多摹本拓本的優點匯聚,缺點彌補,幻想中的蘭亭序真跡不是天下第一,誰是天下第一?祭侄文稿寫的再好,畢竟擺在那裡,雞蛋挑骨頭總能挑出來。寒食帖再有意韻,怎麼比的上YY的蘭亭?

像 @撝叔門下 這樣認為神龍本蘭亭序有一些缺點的人有不少,甚至有很多權威的書家也有同樣觀點。但是神龍本蘭亭只是名不經傳的馮承素描摹的仿製品,炫技也不是王羲之在炫啊。褚遂良、虞世南等等臨本,可是比神龍本要流暢、樸實的多。誰更接近真跡呢?史料記載是歐陽詢本,可定武蘭亭都翻刻無數遍,哪裡還看得出一絲炫技?


9月15日再更新:

為什麼說《蘭亭序》原本是沒有炫技的呢?因為如果仔細觀察最尊重原作的《神龍本蘭亭序》多處塗改,可以看到王羲之在書寫時著重考慮的是遣詞用字,而不是書法。比如:

這一句原本是「有峻岭崇山,茂林修竹」,但當王羲之寫完峻岭之後,想到「修竹」的竹是平聲(經評論區指正,竹古韻仄聲。此處應脫漏崇山二字),如果寫成「峻岭崇山」最後也是平聲結尾,音韻不太恰當。所以立刻在峻岭之前補上了崇山,這樣「「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前仄後平,非常合適。

這一句本來是寫「或外寄所託,放浪形骸」,但王羲之想到上一句是「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顯然兩者不能對仗。所以立刻在「外」字上改成「因」,「放浪形骸"後面補上之外。這樣「...之內,...之外」形成了對仗。

這裡本來寫的是「於今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本意是「於今...陳跡」前後呼應。但考慮再三,顯然用「向」更為準確,因為「向」的意思是「從過去到現在」。

本來是「不哀哉」,改為「不痛哉」,語氣更深沉。

本來寫的是「一覽昔人」,寫完之後,直接借用「一」的筆畫改成了「每」。可以看到墨色完全不一致。

「X可」被塗改太嚴重,我猜不出來原字。「悲夫」原為「悲也」。聯繫整句我認為可能原本寫的是「亦可悲也」,但因為上一句已經使用了「亦」,避免重複用字所以直接改為「悲夫」,語氣沉重如上處塗改。

最後一個字本來為「亦將有感於斯作」,但「作」感覺有完成任務的意思,有損於自己瀟洒的風度,不如改成「有感於斯文」,寫的是自己感受的文章,不是作文。

可見從神龍本蘭亭序的多處尊重原作的塗改來看,王羲之寫蘭亭序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到炫技,完全只是一個草稿。神龍本的用筆繁複有兩種可能,一是馮承素摻雜了自己的用筆習慣,導致柔媚過之。二是王羲之用筆成習慣,在下意識情況下技巧不炫也炫。但從王羲之其他作品的摹帖來看,王羲之並沒有這種習慣。我個人偏向於第一種可能。對比褚遂良、虞世南的臨本就可以明顯看出差別。


謝邀
先說結論,炫技無從說起。

討論蘭亭集序的是否有炫技嫌疑時候,不妨了解一個故事。

在老王寫完這篇作品後,後來又試著重書蘭亭。可是之後的作品,自己都不滿意。老王自己還是覺得第一次的最好,於是毀掉了後面幾次的,單留了第一次寫的。

試想,如果老王想要炫技,後面幾次書寫更加有炫技的時間和精力,可是,老王為何單單留下了第一次書寫的作品,結論不言而明。因第一次書寫的心境和狀態恰如其分地使老王達到了興奮點,一群好友,幾杯清酒,人有些微醺了。恰巧興之所至,提筆即書,除有幾處塗改之外,可謂一蹴而就,淋漓精緻,那還有那麼細小的心思去考慮炫技的問題。
且蘭亭序的本意是為一干文人的詩集做序,考慮的更多的是文本的內容,書法不過是文章的載體,如果文章不好,書法再高妙,恐怕也會褪色不少。

高中時學到蘭亭集序這篇文章,老師讓我們展開想像:一群文人墨客遊歷山水完畢,每人都賦得幾首詩歌,眾人邀請老王做序並謄抄詩作。老王也不推辭,「好好好,我來!」於是一副即興的千古文章和千古書法就誕生了。
如果說是炫技,恐怕只在我們後人的想像里吧。


王羲之:都坐下,基本操作


王羲之:你們所謂的技巧,對我來說只是書寫習慣而已。


別鬧,蘭亭序是王羲之喝醉了之後寫的,幾乎是最真實的發揮,以至於後來他自己都寫不出來這麼好的了,這是炫技?別聽二把刀胡說


哇,就准開豪車玩漂移,追美女撒錢,籃球空接灌籃,打lol亮狗牌,我王羲之寫個字就說我炫技啊。你知道我有多努力么?你行你上啊。蘭亭序字體您能認全嘛?


受邀作答,大放厥詞。

開宗明義,我認為有點炫技成分。

第一,當時王羲之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書寫,有點表演的性質,而且王羲之已經背負盛名,又喝了酒,似醉非醉,設身處地想像一下,想不炫技都難。

第二,從最終書寫效果來看,所謂「牽絲筆法」非常突出,各種筆法技巧發揮到了極致,也許並非刻意炫耀,但絕非樸實無華之作。這種「媚」的感覺是王羲之其他作品中所沒有的(其他大賢不要噴我,我確實覺得蘭亭序有點「媚」,當然也可以認為是一種「秀」)。

第三,在王羲之存世作品中,蘭亭序極為獨特,和聖教序相比風格相差很大,和其他草書信札的差別更大。就聖教序而言,這種差別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個原因來自於懷仁和尚集字、刻石過程中有二次加工,很多字沒有忠實於王羲之的原貌;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因為蘭亭序有了炫技的成分,使得蘭亭序更加獨特。

對比一下圖片吧。兩個帖子中都有「宇宙」二字,左邊聖教序,右邊蘭亭序,都是王羲之寫的,風格差別大不大?我看簡直不像是一個人寫的。哪個更樸實?哪個技巧性更強?哪個筆法變化更多?我相信長了眼睛的都看得出來。

最後,我想談談對「炫技」的看法。炫技就意味著不好么?我看不是。有技巧不炫出來,悶在心裡等著發霉么?我甚至認為,藝術本身具有很強的技巧性,沒有技巧就不是藝術,藝術創作或藝術表演的過程,就是炫技的過程。帕瓦羅蒂連續的高音C,是不是炫技?迪瑪希演唱《一個憂傷者的求救》,是不是炫技?齊白石把蝦子畫活了,是不是炫技?縱觀當今各大書法展,那個獲獎者不是極盡炫技之能事?

我們對這些炫技應該持什麼態度?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反正我是能夠接受,而且非常欣賞。

當然,有些所謂的「炫技」是要極力抵制的,比如左右開弓寫字,嘴巴叼著寫字,毛筆塞在鼻孔裡面寫字,閉著眼睛寫字,倒立在地上寫字,諸如此類的,那是江湖書法,甚至可以說與書法無關。

再回到蘭亭序炫技的問題,我認為這些技巧運用得很嫻熟、很到位,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很好,這就行了。

總之,我認為蘭亭序有炫技,而且炫得好。


現有的蘭亭序的幾個摹本之間筆法和風格的差異相當大,和其它王羲之書札摹本的差異更大,和碑刻(定武蘭亭、聖教序、黃庭經等等)的差異更更大,所以,真的很難分辨出裡面究竟多少是王書聖本人的東西。


沒有不炫技的書法,連丑書都是炫技。不愛炫技的人怎麼可能會喜歡上書法。書乃小道,能用畢生或者半生鑽研書法的人毫無疑問都是形式主義者。一些書法家指責別的書法家是形式主義者或者炫技都是很搞笑的。


書家有沒有炫技只有本人心裡清楚,說王右軍炫技的都是「跪舔」之流!

第一,提起蘭亭序,大家可能都會在腦海里里形成「流觴曲水」「酒後狂放」「一瀉千里」的創作場景吧?但是,其實你真的不知道神龍版的「蘭亭序」每個字只有指甲蓋那麼大,也就是說王羲之當時寫蘭亭序的時候並沒有你們想像的手持斗筆揮毫自如的身姿!他很可能是端坐一板一眼的把每個字書寫出來的。(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看到的,學書法臨摹的都是放大版呀)

第二,創作這種事情經歷過才知道,必須要有一個思考的過程,一邊要把字寫的好看,一邊還要調整思路把文章寫的漂亮,人家不過是真情流露,卻被很多人歪曲成了「炫技」。。。

第三,膜拜「大家」本沒有錯,可是一旦將大師奉為神明一樣的存在,那麼你的心會與之漸行漸遠,偏離了書法創作的本質,把他人筆法的瀟洒看成是炫技,把寫的工整視為保守,那麼對於藝術創作來說你早就失去了對藝術追求的赤子之心,而將藝術變成了宗教崇拜!看下圖,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展現了很紮實的基本功,用「跪舔」的心態也是炫技吧?

第四,說王羲之炫技的,倘若右軍本人在天有靈也只能「呵呵」了,用幾句唐寅的詩來表達一下:「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創作的本質其實很簡單,過分的誇張神話別人只會讓自己被多餘的情感所累,反而影響自己正確的判斷和理解!

結論:用一顆平常心去解讀蘭亭序才是欣賞著該有的修養,拿高考閱讀理解的思路去欣賞這樣美好的作品,是不是太世俗了?


《蘭亭序》是筆法的密碼本!不是炫技,而是通過裸露筆鋒,告訴你行筆的決竅。


喝酒了隨性發揮,或者是確實是情緒放鬆最大化發揮,再說了,人家聚會炫炫技,不正常么,不炫技難道在一起練大合唱么……


呵!是又怎麼樣?


幾個大老爺們,一起喝酒聊天

又不是搶繡球

沒必要炫技

再說,你看序言寫的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所以你揣摩王佑軍是炫技,有點低看古人的情懷


坐下坐下都做下,基本操作而已


明明寫得比你們好,難道不應該炫技嗎?
不服你也來炫呀╮(╯▽╰)╭


正是王羲之除了在書法上炫技,還有其他本領麼?
右軍有什麼事功?
蘭亭序(或臨河序),文章到底怎麼樣?一股僧道味兒,毫無士人風骨。
技法當然絕妙
也不過是技法而已
雖雕蟲小技,然專業此者當然要炫一下,不然自己就毫無價值了麼。


炫不炫技這種問題有什麼意義。蘭亭序就在這,王羲之已故。


推薦閱讀:

求推薦一些好的硬筆楷書臨帖。?
你見過哪些極富美感的手寫鋼筆字?
堅持練字一年是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寫一手漂亮的硬筆書法?

TAG:書法 | 硬筆書法 | 毛筆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