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的原理是什麼?


(來源:File:Depth of field diagram.png)

先貼一張景深的示意圖。Depth of Field 就是我們常說的景深。談論景深,一般我們用「深淺」來形容,即「淺景深」或「大景深」。

要理解景深的原理,必須先明白一件事:當我們對焦時,其實只有一個平面是真正合焦的。這個平面與焦平面(可以簡單理解為膠片或感測器表面)平行。凡是在這個平面之前或之後的,都不是合焦狀態。

當我們拍攝人像時,如果對眼睛對焦,那麼其實只有和眼睛在同一平面的東西是真正合焦的,眼睛「前面」的鼻子,眼睛後面的耳朵甚至整個腦袋,都是未合焦狀態。

合焦的物體的一個點,落在焦平面上也是一個點。而未合焦物體呢?它的一個點落在焦平面上是一個圓。而且,距離合焦平面越遠的物體,成像時形成的圓就越大

這個圓,術語中叫做「彌散圓」。

但是,人眼對圓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換句話說,一個足夠小的圓,在人眼看來就是一個點。所以,一個物體在照片上是否清晰,取決於它成像的彌散圓是否足夠小

所以,實際上影響景深的因素,本質上影響的是彌散圓的大小。

(來源:File:Diaphragm.svg)

上圖是鏡頭光圈與景深關係的示意圖。可以看到,當光圈收縮時,合焦平面(紅桃)的成像不受影響,一個點還是一個點;但草花和黑桃在光圈較大的時候,成像是一個圓,所以模糊,而在光圈較小時,彌散圓就縮小成一個點(實際上只是近似於點),所以清晰。

關於影響景深的因素,一般來說公認的有:光圈、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物距)。而存在爭議的是,底片尺寸是否影響景深?

實際上,計算景深是有數學公式的,如下:

(來源:景深)

上面這個公式中,DOF是景深,N是光圈值,f是鏡頭焦距,H是物距,c是彌散圓直徑。

重點來了,公式中的c,是和底片尺寸有關的。因為這個公式是在膠片時代確定的,當時對景深和彌散圓的判定是有觀測標準的,即將照片放大到5寸,從1.5米距離觀看是否清晰。

這很好理解,將135底片和120底片都放大到5寸照片,它們的放大倍率是不同,所以在底片上一個相同直徑的彌散圓,放大到照片上直徑就不同了,當然清晰度也不同,所以c是一個與底片尺寸有關的參數。

現在網上很多在爭論景深問題的人,多數是憑直覺在判斷,即使套用公式,也少有真正深入研究和理解的,更別提了解公式的前提假設和適用範圍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面這個公式僅適用於中長拍攝距離(物距s遠大於焦距f)。當超焦距時(後景深無限遠,即合焦平面後方景物全部清晰),景深公式變為:

而當拍攝近距離(物距s接近焦距f,例如微距)物體時,景深公式變為:

其中m是放大率


以前也回答過這類問題,就不再長篇討論了。物理光學還有各類公式樓上諸位寫的很全面了,我就主要從攝影方面說一下。

  • 景深既為在焦點前後容許彌散圓範圍內的景物的深度,彌散圓越小,成像越銳利,反之越虛。

  • 由於缺乏具體標準,對彌散圓多小時算銳利有個體差異
  • 如果只考慮景深,不固定構圖(要拍的東西可變),那麼影響景深的因素有下:光圈,焦距,物距,畫幅

#全畫幅相比半幅在同樣的光圈下拍攝同樣構圖的畫面,需要更長的焦距,景深自然要淺。這 也是「全畫幅比 APS-C畫幅相機的景深淺」這句話的正確解釋」 (SNAKE,2014).

  • 然而上面這條對多數攝影者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大部分人不會為了景深, 把本來是全身的構圖,通過用長焦,湊近麻豆,改用全幅機的方式,將其拍的只剩一隻耳朵。。這樣討論景深在攝影上也沒太大意義,那麼下面就說說不改變構圖的(就只拍麻豆半身)
  • 如果固定構圖(既在同畫幅固定放大比例,或不同畫幅下拍相同大小範圍的主體),影響景深的因素有:光圈

對,你沒看錯,就只有光圈(終於明白為什麼鏡頭光圈大一級,價格翻幾倍了吧)
# 因為由於構圖不變,你要用長焦就得增加物距,用廣角就得減少物距,此時物距與焦距對景深的影響相抵消。

  •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用50mm f/2.8從27cm開外 和150mm f/2.8從80cm外 拍出來是一樣的。
  • 實際上由於物距對視角產生的改變,背景虛化的散景部分也會改變

# 也就是你離窗子越遠,窗外景物越大,反之越小的原理。(望大神能補充,就不多解釋了)

  • 在放大倍率不變時,更遠的物距能讓背景虛化更誇張(儘管此時景深不變)

  • Reference

SNAKE. (2014). 從零開始學攝影:探索景深的秘密. [Online]. Avaliable from: 從零開始學攝影:探索景深的秘密 [Accessed:13/06/2015]
Cyrill Harnischmacher, etc. (2011). Closeup Shooting. Rockynook. 1 (4) p.2-5.


這個問題我給很多人都解釋過了,我來嘗試回答一下吧!

首先我假設題主了解一些基礎的光學知識(知道簡單的透鏡成像)

我把鏡頭簡化成一個普通的凸透鏡,那麼拍照的時候,光路就差不多像下面這張圖那樣

所以沒有對上焦的東西,在底片上(和最後的照片上)看起來就是模糊的。如果拍的是一個燈泡的話,就會看起來像是一個圈。

下面來看看這個「圈」,和東西離對焦點的關係是怎麼樣。

所以,離得越近,那個圈就越小,也就是越清楚;離得越遠,那個圈越大,也就越模糊

如果這個圈的範圍,小到人眼無法識別的話(我就假設是一個像素的大小吧,方便理解),那麼這個東西拍出來,看起來就和對上焦的東西一樣清晰。(因為模糊的圈太小了,這個應該不難理解吧?)

所以就會有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內的東西都可以拍得清晰。這個範圍,就是景深。

下面還可以延伸討論光圈和景深的關係,不過和本題無關就不去多加說明了。


了解沙姆定律後,加上對彌散斑的了解,估計對景深的認識就夠了


願意看公式的話這裡有一篇很詳盡的資料:
淺談景深與光圈、焦距、對焦距離、孔徑角的關係與公式,及超焦距成像


看過老式電影的不難知道,把膠片投影在空間中成像是一個面。
在照相系統中,物空間中只有一個面與膠片的平面對應(我們矯正相差也是矯正這兩個面的像差)嚴格來講除正好在這個面上的點能成點像外,其它空間點在景像平面上只能為一個彌散斑。
但由於人眼有解析度,當彌散斑足夠小(其對人眼的張角小於眼睛極限解析度)可將其視為點像。


彌散斑尺寸小於一個cmos感光單元都能清晰成像,反之不能。


這就是德頭與日頭的區別,德頭的彌散圓更像一個方框,在聚集範圍內的景深區別非常小,人眼幾乎無法分辨,而焦外就突然變得非常鬆散;日頭就是一般橢圓的漸變,每一點不同深度的焦點都有明顯的變化;比如拍一個人臉肖像,焦點在眼睛,德頭的表現為眼睛、鼻子、耳朵都非常清晰,看不出有多大區別;而日頭的表現為,眼睛非常清晰,鼻子和耳朵雖然也比較清晰,但是和眼睛比起來就明顯有點模糊;也許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德味」。


推薦閱讀:

適馬 35 1.4 和尼康SB910 優先置辦哪個?
如何評價賓得k3?
Nikon D7000 怎麼樣?
光場相機是如何實現的?
如何評價 施耐德APO-SYMMAR-L 150/5.6 這隻鏡頭?

TAG:攝影 | 攝影器材 | 光學 | 相機 | 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