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巴赫平均律下冊中的#C大調前奏曲(BWV872)的和聲怎麼分析?
請問巴赫平均律下冊中的#C大調前奏曲(BWV872)中的第21-25小節的和聲怎麼分析呢?
這裡算轉調還是離調?是向#g小調轉調么?該怎麼理解這幾小節的和聲進行?
觀察低音線,每小節兩個和弦。
第21小節:V-I,G#min。Do#是+4和弦,即G#小調的V級,第三轉位;還原Si是6和弦,G#小調的I級第一轉位。
第22小節:這個小節有點特殊,要知道巴赫的時代自然大小調的系統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因此會出現自然小調、旋律小調、和聲小調的模糊不清的使用。第一個和弦如果按和聲小調看是G#的VI級7和弦,在VI級的基礎上加上大七度音;第二個和弦則是G#旋律小調的VI級,因此是Mi#,是一個減七和弦。這兩個和弦的連接可以看成是一個低音線的半音級進,不是功能性的行進。
第23小節:從這裡開始,我們看到一個很經典的屬音pedal的進行。第一個Re#是G#的I級第二轉位,數字是敏感詞我就不寫了;第二個Re#是一個過渡和弦,可以看作是屬音上加一個VII級減七和弦,它的目的是趨近下一個和弦,是一種聲部橫向的運動。
第24小節:這兩個和弦都是G#小調的V級屬七,只是用了延留音延遲解決的手法。第一個在高音部用了V級的四度音,次高聲部用了V級的小九度音。第二個和弦高音部解決到三度音,次高則解決到根音。
第25小節:根據上一小節,正常應該是出現G#小調的I級,可這裡卻是G#大調的I級,這是一種製造驚喜的手法,在巴洛克時期非常常見,後來的浪漫主義也經常運用。從這小節開始轉到了G#大調。
整個行進:G#min
V(+4) - I(6) — VI(7) — I (six/four) — V7(7+) — IMaj
這是一個4小節從C#大調轉到G#大調的過渡段落,屬於轉調。離調會回到原調,這是它和轉調的區別。
下次記得作業要自己寫。
這是一個「屬準備」,和聲從不穩定過渡到(G#大三和弦的)屬七和弦。
推薦閱讀:
※不同的調是否具有獨立色彩?作曲時如何選擇用什麼調?
※古典音樂後面的op.xx是什麼意思?
※既然和弦是從對位和復調發展出來的,學校為何不先教復調?
TAG:鋼琴 | 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 | 作曲 | 和聲學 | 音樂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