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戰爭真的是和評書里說的一樣,先由雙方兩名大將叫陣單挑過,然後才是後面的小兵一陣衝殺嗎?
謝謝邀請
這其實是一道送分題...
關於武將單挑這種事,知乎上已經有了許多優秀答案,題主你下次問問題之前要先學會搜索。
其實真正符合評書里說的那種單挑中國歷史上還真是不多,這種單挑模式反而在日本非常流行,這個是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的片頭動畫,武田家打一向一揆,你可以看一看,還原得非常出色。
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CG_實況解說
武將單挑起源於戰國時期,《鬼谷子》裡面說一輛戰車可以頂八十名步兵,這僅僅說的是戰車的戰術價值。如果考慮到戰略價值的話,一千名士兵配上幾輛戰車可以打敗四五千名敵人。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中,為了儘快讓己方取得戰略優勢,車兵總是尋找著對面的車兵進行戰鬥,如果能在這場單挑中獲勝,就能給己方軍隊帶來極大的區域內戰術優勢。這就是單挑的雛形。
至於之後的單挑一般僅發生在如下三種情形:- 雙方武將都跟瘋狗一樣,極為熱衷於單挑
- 雙方武將都對自己手中的軍隊沒信心,反而更相信自己的武力
- 雙方武將脫離了戰場
第一種情況極少發生,比較有名的有王彥章,竇建德之類的,當然了,死得可慘可慘了。
第二種情況發生得也不多,比較有名的就是呂布和郭汜的對決,雙方對自己手裡的軍隊信心不大,而且都是能打的主,所以用單挑來解決問題。在宋朝以前偶有發生。
第三種情況發生概率跟第一種差不多,比如孫策纏鬥太史慈那次就屬於兩邊人都脫離戰場了,而且更關鍵的是太史慈還有一個UR級別的隨從,一個人攔住了十三名江東名將,要不這種單挑也不太可能發生。
日本為什麼流行單挑,拋去日本武士精神不說,日本的士兵分級很嚴重,中國這邊的朝代職業士兵偏多,軍隊素質較為穩定,至少武將心理有數。然而日本那邊武士都是受過5年以上劍術訓練的,而足輕就是一群沒有受過戰鬥訓練的農民,差距太大,這樣的軍隊就有如下隱患:如果把武士放前面,足輕放後面。等到武士衝到戰場,回頭一看足輕們都跑沒了;如果把武士放後面,足輕放前面,足輕潰逃的時候會把武士踩死;如果把武士和足輕穿插著放,又會由於沒有局部優勢力量導致戰局僵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在開戰前讓足輕的士氣上一個台階才選擇了這種單挑的打法,然而也不是主將衝出去殺人,而是主將身邊一個位階很低的武士來完成這個任務。像是桶狹間之戰,織田信長那種危險的打法都已經可以算是斬首行動了,之後更沒有哪個大名或者家主會出陣單挑了。
以上史實已經有很多知友答過了,大將單挑的情況自然是極少的。
我來簡單談談民間,尤其是文人,對於戰爭為何會有那種奇奇怪怪的認識。
箇中原因一言以蔽之,蓋「英雄史觀」。
一、什麼是「英雄史觀」
「英雄史觀」是一個舶來概念,通常認為是是英國歷史學家卡萊爾的思想。我們這裡說的「英雄史觀」是特指「傳統英雄史觀」。對此,《哲學大辭典》這樣解釋:「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創造作用,認為少數英雄人物能夠主宰歷史和創造歷史的唯心主義歷史觀」。
在傳統英雄史觀里,英雄通常指傑出人物,如帝、王、將、相;偶爾也泛指對歷史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如一些思想家、發明家。但都是同普通群眾相對應的範疇。
古人雖沒有明確的、系統的理論,但幾乎人人都持有這種觀念,或多或少而已。
例如梁啟超曾說:「歷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幾無歷史」。在他看來﹐大人物「心理之動進稍易其軌﹐而全部歷史可以改觀」。拋開英雄,歷史等於空白。他把英雄歸為兩類,一類是應時英雄人物,一類是先時英雄人物,並且認為英雄的數量和文明的程度有關,越文明的地方或時代則英雄越少。(《飲冰室文集點校》第三卷)
梁啟超還說:「所謂大人物者,不問其為善人惡人,其所作事業為功為罪,要之其人總為當時此地一社會——最少該社會中一有力之階級或黨派——中之最能深入社會閫奧爾與社會中人人之心理最易互相了解者。如是,故其暗示反射之感應作用極緊張而迅速。其效果收穫之豐嗇,一方面視各該社會憑藉之根柢何如,一方面又視所謂大人物者心理亢進之程度何如。此若干人者心理之動進稍易其軌,而全部歷史可以改觀。」翻譯過來就是,他認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的貢獻效果如何,主要要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當時的社會狀況,另一方面是當時大人物的執著程度。(《中國歷史研究法》第六章)
二、為何會有「英雄史觀」
首先是觀察角度的受限。
戰國孟子提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賓士天下也;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吾何為不豫哉!」(《孟子·滕文公上》)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古人通過觀察社會各階級、社會各分工對於國家、生民命運的影響,發現賢者往往居於高處,而居於高位者又往往掌控國家方向和生民的命運。據此把人群分成英雄與民眾兩種。英雄帶領民眾,甚至決定民眾的生死,在古人的觀念里是天經地義的。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認為:「更始君臣,惡足以及此哉!其遣使諭降赤眉也,亦憂其不降耳;不知不降之不足憂,而降之之憂更大。然則無前定之道,無抑姑置赤眉而急自治;未能如聖哲之坐制於俄頃也,則無如緩之以俟其定。將天自有不測之吉凶,人自有猝然之離合,可降也而後降之,可討也而後討之,夫亦可謂因天乘時而順俟天命矣。」他也覺得社會歷史事件不是自發地、偶然地發生,而是通過人們的實際活動達成,英雄可造時勢,如果沒有英雄,時勢可能大不相同。
彼時的古人,即使才智卓絕也很難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領域綜合把握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的關係。他們能看到、聽到、想到的只有個別才智過人之士在遠處「呼風喚雨」或者「興風作浪」。英雄背後的巨大的民間力量往往是默默無聞的,這極易造成英雄偉人的放大。
其次是傳統史學的影響。
傳統史學與神話、文學的界限往往很模糊。常有把神話當歷史,把文學當歷史的情況。
中國傳統史學一直都比較注重記載偉人、英雄、大人物的事迹,這是書寫歷史的一種思想傾向,很久以來並沒有人系統地加以理論的總結,也未形成一套學說。
由《史記》發軔的紀傳體寫法更是將英雄書寫成為史家的正道。而《史記》中本紀、世家、列傳的分類本質上也是階級差異決定人生價值和歷史影響力的體現。而出身低微的凡人如果做出了影響歷史走勢的事情,那麼也會載入史冊成為英雄,這就是《刺客列傳》和《遊俠列傳》的由來。自此以後,帝王將相和特異凡人就成為史傳的取材標準了。
難怪梁啟超先生曾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
再次是複雜的心理根源。
無論是對整個人類的發展的來說,還是對每個人的成長來說,內心都有一個「英雄夢」,那是人類自遠古以來就生生不息的夢想,任何人都無法抗拒、擺脫,要麼渴望自己成長為英雄,要麼希望有英雄來拯救困難中的自己。
英雄代表人類中最優秀的那一部分,是人類的精華。每個歷史時期,英雄往往代表正義,英雄的力量是堅定人們的信念,團結一心,抵禦外敵的重要保證,也是創造輝煌,發展文明的精神動力。對英雄的崇拜是人類的一種激情,這種激情是人類的天然率真的感情,是對英雄真情關注的自然流露,它是發自內心的真誠欽佩、認同,同樣也可以喚醒人們自己內心的激情。
美國人胡克在他的書中《歷史中的英雄》就指出:「這些(心理)根源簡略地說就是,a.心理安全的需要,b.要求彌補個人和物質局限的傾向,c.逃避責任。」
三、「英雄史觀」對史傳文學的影響。
羅玉成在《十七年長篇小說的英雄主義精神及流變》認為,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對英雄主義精神的讚頌,是我國文學史的優良傳統。從《史記》到著名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說岳全傳》等作品,就描繪了各式各樣的英雄人物:或為抵抗外侮戰死沙場的民族英雄;或是解民於倒懸、救民於水火、除暴安民、為民請命的「清官」式英雄;或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士為知己者死的俠義英雄,等等。
文學作品中的英雄要麼是替天行道的俠之大者,要麼是為民請命的鬥士,要麼是定鼎中原的帝王將相,要麼是德才兼備的智者。這些英雄往往決定著王朝的興衰,歷史的走向。中國傳統觀念中,「誰能力挽狂瀾,轉危為安,誰就是英雄;誰能把多元的政治力量協調起來,誰就是英雄;誰能在混戰廝殺中重建秩序,誰就是英雄;誰能把破碎的山河重新統一起來,誰就是英雄;誰能讓耕者有其田,士大夫有其位,工商有其業,誰就是英雄」(《英雄崇拜與文化形態》
)
如果再從藝術表現力上來看,對說書藝人和小說家而言,以英雄人物為中心是演義歷史的最佳選擇,也是比較好的方式。兩群人的搏殺在影視劇中極富震撼力,但如果只用語言和文字來表現,那往往比不上兩個人的決鬥來的精彩。
不能說絕對沒有倆人單獨碰面的機會。
但是你琢磨,你們倆人打仨鐘頭,後邊那十萬人,中午飯誰管啊。日本從來如此,春秋時代貴族武藝地位高的時代就是如此
上正史的戰役,行軍打仗靠的是排兵布陣,主講單挑什麼的聽聽就得了。
說書藝人,讀過兵書的有幾個,會行軍打仗的又有幾個。相反,打把式賣藝的是多的,武將單挑不管是從招數描述和場面描寫上都相對容易。很多東西不是寥寥幾字或者三言五語能說明白的。打個比方,我就一直覺得指環王電影比原著魔戒精彩。就是這個道理
我來說說我老家一段真實的歷史。老家在古黃河岸,一百多年前老家糾集十幾個同姓村跟我村旁邊的劉寨械鬥(劉寨也糾集了數百人)。各村都自帶刀馬乾糧來我村匯合,據說來了很多人,當時村裡水井半天全被喝乾了。隊伍集中好後就去打鬥,我方攻對方守,在劉寨野外雙方對陣。----打鬥模式跟三國演義一樣,一方上來一人叫陣,另一方出人上來單挑。我方技不如人,連輸六局(據說大部分都是被劉寨的一個使槍少年擊敗的),士氣低落。於是象徵性的總攻了一下就撤退了。
羅貫中可能沒見過真正的戰爭,但這種械鬥他可能見過,民間口口相傳的類似故事應該也不少,所以想當然的把戰爭寫成這個樣子。
之所以會這樣打,我以為:首先大部分人不想拼個你死我活,只是過來為人壯膽的。殺人不敢,頂多能在混戰中打幾個黑棍。其次戰鬥目的也不是為了財富土地,而是意氣之爭,所以打鬥雙方也不會讓傷亡太慘重。還有上前對陣的都是一方的跋扈少年,手下帶來不少小兄弟。如果勝了會在這群小兄弟中地位大升,在族群中也會被高看一眼。
這場戰鬥有上千人參加,真刀真槍的幹了半晌。雙方總共死了七八個人。
這次械鬥的終結:事後縣衙派兵丁來,抓走了十幾個人。我們村賣了好多土地湊錢去州府行賄才把他們解救出來。但還是有好幾個在此期間瘐死獄中,清政府是真黑。
斗將這種事情,歷史上真的有發生,但是動不動單挑幾十回合什麼的,純粹是評書自己腦補的
下面是幾個著名人物
史萬歲 隋開皇三年(583年)四月,隋軍發起全面反擊。隋文帝楊堅命秦州總管竇榮定率九總管、步騎兵三萬,由涼州(治今甘肅武威)道北擊突厥。五月二十四日,與突厥阿波可汗所部在高越原(今甘肅民勤西北)地區相拒。高越原地處沙漠地帶,乾枯無水。竇榮定軍刺馬血解渴;死者十分之二三。忽然遇雨,隋軍士氣大振。竇榮定乘勢揮軍奮力衝擊,多次挫敗阿波軍。史萬歲此時自投軍門請求報效,要求立功贖罪。竇榮定數聞其驍勇,便於二十五日派人向突厥提出:「士兵有什麼罪過,何必讓他們互相殘殺呢?只在兩軍中各選一位勇士決鬥比個勝負吧!」阿波可汗應允,遂派一名騎將挑戰,竇榮定派史萬歲出馬應戰,史萬歲衝過去,砍下突厥勇士的頭顱得勝而回。突厥大驚,不敢再戰,即請議和而退。因此被授上儀同,兼車騎將軍。
《後周書》記載,北魏末年高平鎮人万俟丑奴僭稱大位,聚眾造反。魏將侯莫陳崇率軍征討万俟丑奴,乘對方列陣尚未完畢,侯莫陳崇單騎突入敵陣,於馬上生擒万俟丑奴,一時敵眾無人敢動。侯莫陳崇後因戰功晉陞為西魏八柱國之一。
史書上有所記載的多集中與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我想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秦漢時期的戰爭都是大規模,有計劃,戰術素養較高,幾十萬人的戰鬥中將領再勇猛也沒什麼作用。三國兩晉之後由於生產的破壞,門閥的形成,戰爭開始走向頻繁,混亂,規模也相較之前有所縮小,再加上門閥制度下貴族們尤其是軍事貴族自小能接受較好的訓練,也有較好的裝備(一把好的弓,槊價值都是不菲的)為斗將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暫時先寫這麼多,題主有興趣可以去百度一下斗將。
怎麼可能呢……那是說書的為了引人聽改的
還「來將通名!」!?
通你妹!直接就被射成刺蝟了好吧……
即使是羅馬凱撒大帝的親筆作品《高盧戰記》和《內戰記》,也都記錄有不少他指揮的作戰中陣前壯士單挑的例子,特別是《內戰記》
這個應該是原始社會的一種傳統,當沒必要你死我活又必須要分個誰是霸主誰認慫時,就會搞單挑,比如古羅馬著名的三兄弟挑三兄弟,這在中國古代叫致師
當然評書基本都是三國唐宋明,而致師最多也就到秦漢就基本消失了,比如項羽對劉邦的陣前邀戰,所以評書大部分都是瞎說的,但是戰前單挑習俗也曾經真實存在過,但是主將單挑基本不可能
請見下文,來自史記項羽本紀: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原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項王令壯士出挑戰。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間問之,乃項王也。漢王大驚。於是項王乃即漢王相與臨廣武間而語。漢王數之,項王怒,欲一戰。漢王不聽,項王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走入成皋。
再強的武將,一把弓弩就可以擊殺之。為什麼還要單挑呢?
龍兄 別來無恙
不會的,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本就是劉宗敏動不動就和他人打上幾十回合,被別人批評「沙場勇斗貔貅將,陣前閑觀草木兵」,到後面的書就是波瀾壯闊的戰陣,這才成就經典
有個正常腦子的人都知道這不可能吧
我覺得不是~至少不全是吧,只不過單挑便於說便於寫,要是打群架賽的這玩兒怎麼寫啊~
推薦閱讀:
※如果《行屍走肉》的劇情真的發生了,你將如何構建一個避難營地能長久得生存下去?
※普通人如果可以預見到大國間的局部低烈度戰爭,怎麼能獲利最大化?
※為什麼說玩槍戰拉大栓是每個男人的浪漫?
※如何掩飾或糾正自己的殘暴和對世界的惡意?
※為什麼有些殘暴的人有脆弱的一面,比如愛護動物喜歡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