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千方百计想控制你的生活和决定,怎么办?
本题来自知乎圆桌 ? 以家的名义,更多家庭相关的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增补一点。对于"千方百计"请大家再想的实际点。比如,你不结婚,老妈就去单位找你上司谈心,或直接在公司大闹;不考公务员,就鼻涕眼泪数落你不争气,或跑到学校找老师反映"我们家孩子性格很不好内向不合群老师你多照顾他"。再或者不经你同意就登门拜访说要照顾你几天,实际还是为了念对象结婚工作的紧箍咒;父母打来电话必须接,不然把你所有朋友的电话都打个遍。。。父母的操纵是不会分场合、不会讲情面的。希望大家能多讲讲实际的办法,如何在维持亲情关系的同时,和父母划清界线(脱离父子、母子关系等法律途径在中国是完全不现实的,对行为过分、过激的父母,也不可能绳之以法。然而真的有太多父母的作为令人发指了。需要划清界线却没有社会、舆论、文化的支持,这才是这个问题的纠结之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 "思想不能依赖、经济上必须独立"这种最起码的、提问者也能想到的前提上。谢谢。
我前一天去看五月天演唱会了。
可是那一天真的很不开心。
上一次的五月天演唱会还是三年前,
从三月份知道五月天北京鸟巢演唱会到七月份买好票订好酒店订好高铁票,
再到8.26那天正儿八经的坐在鸟巢的那一天。
我已经没办法用语言描述我有多期待。
踏入工作岗位以来,销售工作压力大,五点半起床十一点多回家,
客户也并没有好态度,受尽委屈。
职场小斗争烦不胜烦。
男朋友飘摇不定,忽热忽冷,
新的环境没有朋友没有认识的人。
我连睡觉洗澡都是放着五月天的歌声。
有一次被客户羞辱赶出办公室,正好五月天的小九,第九张专辑发布,我当时听着五月天的新歌,顽固,躲在小角落里哭了两个小时,然后擦干眼泪顶着防水效果一流一丝都没花的眼线去对别人笑。
用这么多语言描述是因为我确实很需要五月天,这几乎是我唯一青春的任性了。
然后我娘一个电话过来,发火,摔电话,
然后跟我冷战到现在。
她觉得看演唱会是浪费时间。
她毁了我整整三年的期待。
坦白讲我挺感恩我爹妈把我养大的,从小就想尽办法给我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
但是,在上大学之前我没有朋友,因为我娘觉得交坏伴会影响一生,交朋友是浪费学习的时间。
在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晚上单独跟任何人出过门,因为为我好,不能玩的太疯,晚上不安全。那时候我有个很要好的好朋友,我很爱她,在我完全没朋友完全不跟人接触的份上,她给了我很多爱,我妈妈不喜欢她觉得她留刘海儿没有精气神。为这事我也不是挨一两次打。
上大学之前,我每周的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我妈妈的控制之中,我从来没有看过电视剧,甚至过年也只有除夕那天晚上能看电视。我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早起我打开电视看了会儿春晚,我妈拿着鸡毛掸子在奶奶家差点没把我揍死,透着厚厚的棉衣打得全是血痕。
上大学之前我没有任何假期,我的周末晚上甚至中午午休都被满满的兴趣班辅导班占满,提前入学,小学学初中的,初中学高中的课程,我妈一直相信笨鸟先飞所以一直企图揠苗助长。从大学之后我几乎都没有再碰过钢琴书法古筝或者其他的兴趣班学的东西,因为真的恨,真的烦,真的几乎每周都因为上兴趣班挨打。
上大学之前,我连每天穿什么衣服都在我妈妈的控制之中。觉得留长发是耽误时间,心思不正。觉得穿浅色的衣服穿裙子是想早恋。毕业往家寄的衣服因为我妈妈觉得不好看全部扔了。
上大学之前,我的QQ我的短信我的通话记录都在我爹妈的控制之中。我的QQ是跟我妈妈绑定的,她能看到我什么时间登陆,晚上超过十点不准玩手机。
我那时候,是家里引以为傲的最乖的姑娘。表哥表姐表弟表妹都要向我学习。
这里有个时间节点,也就是上大学之前,上大学之后我选择了离家几千公里远的大东北,并且发誓今后绝对不会回安徽发展。
我妈说我是脱了疆的野马。
我第一次交朋友的时候,我是没有这个技能的,我小心翼翼多想而敏感。
我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争取我爱的他怎么留住我爱的他,我完全不懂怎么跟爱人相处,只会被动的承受。
我离开爹妈的辅导班填鸭式的学习之后我发现我的自我思考的能力少的可怜。
我第一次一个人出门的时候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懂,我不会说我连买开封菜都能紧张的手心淌汗。我完全不会与人交流。
我妈给了我最好的教育但是她没有让我有自我生存的能力的空间。
然后,我就从一个最乖的女孩变成了我妈眼里最任性最不懂事,最爱跟她反着来的不听话的让她操心的不孝女。
大学的时候办社团,办工作室,写豆瓣,做项目,做她眼里她觉得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事情。
大二的时候就去实习,哪怕是全球第一大广告公司在她眼里不是公务员就是打工。
大三之前修完所有的学分出去旅行几乎环游全国。
我还用了整整五年去爱一个我妈妈完全不看好不接纳冷嘲热讽的男人。但是他教会我很多成长。
毕业之后,
我死都不愿意回安徽工作,
死都不愿意考公务员当老师,
死都不愿意认识她给我介绍的家境不错的^_^的男朋友。
我以前一直觉得等我经济独立了就好了所以我一直很尽力的想自己挣钱。
现在的工作在南京工资真不算低的,但是在我妈眼里,用她的原话就是,我为你的工作丢脸。
我一度非常的苦恼,为什么我妈妈要这样,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为我好的所以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但是我并不这样觉得,我并不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想挣得多,我并不想要一个木讷不爱说话的老实男人反正绿我的前任也看起来挺老实的。
我21岁了,我不是12岁,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经济独立的能力,我应该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爱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的人生,不应该是重复你的人生。
我想不通,也改变不了她,只能想想我应该怎么办。
讲句实话,很多人理出来不受控制的方式,
第一经济独立,我想说我现在已经做到了。
第二跟她好好的谈,我用我说服了无数客户的脑子和嘴巴跟她讲道理讲了不是一次两次。
卵用都没有。
爹妈一直都觉得你是小朋友。你不该去看演唱会你不该有自己的爱好你不该自己找男朋友你不该相信她不相信的人。
那我也只能远离安徽,远离安庆,
工作半年以来只回家一次,
也订好了今年过年跟朋友出去旅行不回家过年的准备。
平时每天都给她打电话我知道她真心爱我,但是她不合理的时候我马上讲道理拒绝她。
毕竟现在,她一不能断我口粮,二不能动手揍我,三不能把我绑架回家。
没有办法,
距离产生美,
天高皇帝远。
以上。
小时候,我家卖过一阵内衣袜子什么的,其中有一种是白色长筒袜,就是这种:
后来生意不做了,这袜子剩了很多。
那年我7岁,小学老师在学校推销保险,我妈和很多家长都买了,然后保险公司组织了个活动,让父母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他们掏钱。
去游乐场的那天早晨,我妈突发奇想,非要让我穿这长筒白袜……
我当然不穿啊,我就没见过男孩穿这玩意儿的!
我跟我妈犟了好久,我说这是女的穿的,结果她急了,非说男孩也能穿,我要不穿就别去游乐场了。
我权衡了一下,感觉去游乐场比别人如何评价我穿衣品味重要。
那会是夏天,我是短裤、凉鞋配白丝……
那可能是我这辈子最性感的时候……
我穿着白丝袜,和我妈坐在公交车上,她和我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随便附和着,脑子里盘算的是『脱下白丝袜的100种方法』。
到了游乐场,遇到了很多同学,在他们诧异的目光下,我决定火速挑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不能再等了。
我选择的方法是:把丝袜口往下卷,卷到脚踝处,这样变成短袜看着还正常点……
但是执行起来发现不行:我脚踝太细,袜子太长,卷下来的圈圈部分太大、太粗,在脚踝处逛荡,跟戴着脚镣一样……影响美感……
嗯,都到这地步了,我还在纠结美观……
A计划不行,我决定执行B计划:
【偷偷把丝袜弄破弄烂,逼迫我妈主动让我脱下破袜子,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走路时专走有花草的地方,打算凭借大自然的力量刮破我的丝袜,不得不说我家真是良心卖家,丝袜的质量太好了,根本挂不破……于是我借上厕所之机,捡了颗带尖的小石子把丝袜挑的都是窟窿,就像这样:
出了厕所,我妈问我袜子怎么弄成这样。
靠,我当初根本没想过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于是我说:我摔了一跤,把袜子摔破了……
难以置信的是,我妈竟然没揭穿我,而是说:行了,破成这样别穿了,赶紧脱了吧。
我急忙脱下这双破袜子,满心欢喜的转身回到厕所门口,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再回来的时候,我妈正在拆另一双的包装袋……
“我就知道这袜子你会穿破,我包里带了好几双呢!”
问题:父母千方百计想控制你的生活和决定,怎么办?
回答:我选择当小沈阳(划掉)
————————————————————————————————————————
感谢各位关心,我目前还是直的。
别上纲上线的,当段子看不得了,多大点事啊~
拜拜,下个段子见~
继续看段子的请走传送门:
你有过哪些「无妄之灾」的经历? - 知乎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愿我们,都不要活在父母的世界,活在伴侣的世界,活在孩子的世界,活在被世俗价值观所左右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该掌控,也仅该掌控自己的人生。
撇开那种态度粗暴强硬的控制欲明显的父母来说,很多父母的控制是以爱的形式出现的,很多人甚至都察觉不到自己也在被父母控制中,而会被洗脑式地认为这是“为我好”;很多父母也察觉不到自己是在控制孩子的人生,而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为你好”。
如何判定到底是爱还是掌控呢?很简单,换位思考一下,在不影响正常家庭生活的前提下,你会干涉打压父母的兴趣爱好吗?你会强制要求父母选择或不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吗?如果父母婚姻不顺,你会强制干涉他们不允许离婚也不允许重新缔结新家庭,否则就与他们断绝关系吗?你会做出如上举动,然后告诉父母,“我是为你们好”吗?当然也会有部分孩子会做出这种举动,但是大家会一致认为这孩子不懂事,不体谅父母。
那么为什么当父母对孩子做出这些举动,却会被认为是爱?
没有能力摆脱父母控制的人,恐怕会习得父母的内在,然后将悲剧一直带入自己的婚姻,带给自己的伴侣,再延伸到下一代。代代相传。
题目问的是怎么办,那么先说怎么办吧。
面对与长辈的冲突,要态度温和,立场坚定。
态度温和是指不要对父母说过激的、伤害他们的话语,同时该对他们好的地方依然对他们好,甚至比以前更好。一是为了安抚父母担忧焦虑的情绪,二是为了避免让他们扣以“不孝”的大帽子,三是为了让他们明白,即使你做出了他们不认同的选择,但你内心依然是深爱他们的。
立场坚定是指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父母的愤怒、指责、质问、唠叨、哭诉,或以爱的名义施加压力而带偏,要坚定自己的内心选择,不论他们向你宣泄狂风骤雨或愁云惨淡,始终淡定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活在他们的情绪里。同时内心要笃定,自己要有能承担所有后果的能力。
总体说来就是孝而不顺。
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态度非常强硬且无法以道理沟通的父母,需要先爆发一次,甚至冷冻一段时间,然后再执行以上两个方针。
我主张的是,父母给予什么,我们就回报什么。
对于经常与孩子精神沟通、关爱孩子心灵成长和真实需要的亦师亦友的父母,回报以更多的尊敬和心灵沟通;
对于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给予生活上关爱的父母,回报以孝敬、生活照顾或者陪伴;
对于经常打压和苛待自己,却也拉扯自己长大的父母,回报以赡养义务;
父母给予什么样的爱,就回报什么样的爱。但要注意,仅仅只是回报爱,而不是回报以“听话”、“顺从”。
给他们爱就好,而不是将自己人生的控制权与决定权交给父母。
要做到以上,最核心的是:你要有实力来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家庭的话语权。
这个实力包括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
前面 @巴赫爱喝胡辣汤 说得很对
小孩子才看权利,成人只看实力。
自己做主人生的权利不需要你从父母手里争取而来,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你的,从来就不是他们的。这个权利是你与生俱来的。你只需要用实力让他们不再插手你的人生。
经济独立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还朝父母伸手要钱的孩子,谈什么摆脱控制?如果有能力,可以比经济独立更上升一层,达到经济富足,可以向父母证明:我的选择,不但没有错,而且可以过得很好。
至于精神独立。
相信很多人都听父母说过:我都是为你好。也有很多人会说:我爸妈都是为我好。
这句话太熟悉太自然不过了,以至于很多人从来没有仔细去思考过。
当你第一次去疑惑去思考,他们为我的好,是不是我想要的?这就是从原生家庭走出来的精神独立的第一步了。
只有你自己,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只有你自己,才有权利决定自己人生的好与不好。父母不能,谁也不能。
所谓的为你好,其含义不过是:你自己的选择不好,我为你做的选择才是最好。这其中包含的对你的不信任与控制欲,让你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因为一切都有“为你好”做挡箭牌。
有个知友说,“为你好”这句话似乎是说“我站在你这边”,但实际上是说“我在你对面站着,你必须过来跟我站一起”。
还有句话是:当你不知道要不要听从父母的建议时,看看父母的人生,是不是你想要的人生。这句话说的还仅仅只是要不要听父母的建议,还远远不是让父母替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是爱孩子的。他们真的是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好。但这个“好”,只是他们自以为的“好”,或者说是带有时代局限性和世俗普遍价值观所认同的“好”,而且基本上来说,都是只限于各种外在条件的“好”。如工作要稳定,当老师当公务员最好;如找对象条件要怎么怎么样,对象工作要怎么怎么样,对象家庭要怎么怎么样。
就像《小王子》里说的那样:
成人们对数字情有独钟。如果你为他们介绍一个朋友,他们从不会问你“他的嗓子怎么样?他爱玩什么游戏?他会采集蝴蝶标本嘛?”而是问“他几岁了?有多少个兄弟?体重多少?他的父亲挣多少钱?”他们认为知道了这些,就了解了这个人。
真正愿意主动跟你沟通,愿意倾听你内心声音的父母,比例占多少?
有多少父母会问孩子,你喜欢做什么工作?做什么事会让你觉得开心?做什么又会让你觉得不开心?
有多少父母会问孩子,你跟你对象交流顺畅吗?性格合适吗?三观一致吗?你们在一起开心吗?
真的,似乎没多少父母会问孩子,你开心吗?你喜欢吗?他们所认同的只是,好不好。在他们眼里好不好,在七大姑八大姨眼里好不好,在社会眼里好不好,在世俗眼里好不好。
其实他们内心并没有自己好不好的标准,他们所认为的好不好,都是跟着世俗标准来走的。自由职业不好,不稳定,没面子;铁饭碗好,当老师好,当公务员好。
找对象要身高配,年龄配,工作配,家庭配,性别配,这样才好。
内向不好,外向才好;打游戏不好,看书才好。学这个好,有用处;学那个不好,玩物丧志。
受时代的局限,我们父母那一代,大多数都是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的。他们出生于一个经济极困难的年代,成长于一个思想受禁锢的时代。物质匮乏于是会更加追求物质稳定甚至富足,而精神匮乏的结果却是……几乎不再追求精神自由。
很多父母自己的婚姻也并不幸福,当初稀里糊涂择偶,顺应大潮结婚,婚后感情不好也没有动力没有能力去经营去改变,得过且过;事业没什么成就,从国企下岗的,还盼着你再进体制内,打一份小工的,却跟你说要出人头地;上班结婚生子日复一日过到中老年,然后催着你也上班结婚生子终结一生的使命。
他们机械地沿着脚下的那条路往前走着,人生的一万种可能性,在他们眼里,只有那么一种可能性。
而你,被禁锢在那一种可能性里,无法去尝试另一种可能性。你往旁路上踏出一步,就要被拉回来。
因为,不是他们认为对的那条路,全是错路。
我们现在这个看似已经发展进步得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其实也不过离文革结束刚刚40年,离改革开放38年而已。
短短几十年,在历史进程上不过沧海一粟,要形成一个全民思想的转变,还不够,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除了被父母控制之外,我们自己,包括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被社会和世俗所控制着呢?
我们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其实本质上来说,最该摆脱的,是社会和世俗主流价值观对我们的控制。
所幸,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曾经根深蒂固的偏见慢慢在消除,我们这一代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我想等到我们下一代成长起来时,我们中的很多人,会成为不再控制后代人生的父母,也会拥有着不再受世俗控制的人生。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什么样的爱好,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在不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我们都该拥有最大的选择权。
至于说会对父母造成精神伤害心理伤害?这个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当你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后,对父母依然关爱有加,依然贴心孝敬,那么他们所承受的伤害从何而来?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掌控权没有得到满足的焦虑而已。
仅仅为了应付缓解他们一时的哭诉焦虑,而拱手让出自己人生的决定权,这是该有多糊涂?
父母有父母的人生,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人生。不过现实是,我们很多父母都是没有自己的人生的,他们将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捆绑在一起,他们一生的意义就是为了孩子,而孩子一生的意义呢……就是不要做他们认为不对不好的事情。
往往这种父母,他们一边控制着孩子,一边也主动地将自己的人生交给身边的其他人去“控制”,比如婚姻不幸,但是“为了孩子”、“为了家”、“为了不让老人操心”、“为了不让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邻居说闲话戳脊梁骨”,还是勉强凑合吧。在他们的概念里,人从来就不是自由个体,是家庭、长辈、孩子,甚至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邻居的附属物。
所以说,要摆脱父母的控制,同时不在自己做了父母后对自己的孩子加以控制,那么一定要学会拥有和掌控自己的人生。
明白每个人都该拥有和掌控自己的人生,也仅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同时也仅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就是最大的精神独立。
而摆脱父母的控制,让他们逐渐明白这个道理,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和成长,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也不用将生活的全部重心寄托在孩子身上,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去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从这种原生家庭长大后,也像父母控制孩子一样去干涉控制自己伴侣的人生,或者反向发展,会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时心理负担沉重,会不自觉地认为伴侣一定会反对干涉自己的做法。比如说,他们会认为对方的做事方法不对,爱好不正当,或者不敢去认为休息与娱乐爱好,以及与朋友同事的人际往来其实是一个人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之后的正当权益。
而我的原则是:只要你不是游手好闲到靠我养,只要不是吃喝玩乐影响到了正常家庭生活,只要你能够满足你自己的生存条件,那么你的交际与爱好我都会尽量支持。毕竟你要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将伴侣和家庭捆绑成你的负担。至于要努力工作或者节约自己用度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这应该是你内心自发的选择,而不是靠伴侣吵出来,或者强压出来的。
至于双方实在有分歧那该怎么办?那就要心平气和去沟通,去聆听对方的真实需求,然后双方自愿地做一些改变或磨合。而不是祭出“我都是为你好”这面大旗,去强迫对方服从你的生活方式。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无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伴侣之间,达到这一步,才是理想境界。
其实我也离理想境界还很远,时常不自觉地就会有隐形控制对方的想法冒出来,有时候连自己都察觉不到。比如谈话中有时会不自觉地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应该。生活习惯应该再更好一些,心理要更成熟一些,工作要更努力一些,让生活品质更好一些,业余生活应该更丰富些。而对方可能就只想做一份简单的工作,过着简单的生活,闲时撸撸串打打游戏,不想太累不想健身不想做精英。
其实我本质也是个很散漫的人,我喜欢熬夜,喜欢睡懒觉,喜欢打游戏,喜欢吃虾撸串烫火锅,喜欢发呆无所事事。我所做的对生活态度的一切改变,又何尝不是被“精英论”“努力论”“成长论”所控制着呢。
扯远了,再扯回来。
可以想见,两个在父母控制下长大的、内心都对别人有控制欲的人结合组成的家庭,当他们做了父母之后,对他们的小孩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他们会习得父母的那句“我是为你好”,再传给自己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对孩子的教育有两个极端,会很矛盾。一方面会无法拒绝孩子的无理请求,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原则性,孩子哭闹就会妥协,会产生溺爱(就像自己无法拒绝父母的哭诉一样),一方面又会打压孩子的很多想法,这不行,那不好,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你怎么就不听话呢?(就像父母曾经对自己的控制一样)。
我有自己的妈妈,同时我也是一个单身母亲。我的妈妈非常爱我,她人很好,只是有付出式的道德绑架,和眼界局限。为了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我也抗争了很多年,从学业、工作,到婚姻。她也曾说如果我不听话就跟我断绝关系,但最后终是什么都让我做主。现在她依然偶尔唠叨嘀咕,但我已不用再跟她争吵冷战流泪,我只用跟她说一句话:妈,你要相信我。然后她静几秒,说:好,相信你。
而对于我的女儿,因她回男方那边上小学,而男方母亲思维极度固化,我是存在很大担心的。每次她放假与我见面,我都会以朋友的形式跟她聊很久。
寒假时某天,我正在加班,她突然问我:妈妈你男朋友是不是比你小?(离婚后我一直比较吸引比我小的男生,包括玩得来的异性朋友也都比我小很多,不过当时单身)
我当时大脑都空白了一秒,然后我问她:谁跟你说的?她说:奶奶说的。奶奶还说,男人就应该比女人大,男人小是不能结婚的。
我思维又停滞了两秒,但很快想到,不能把孩子糊弄过去,我得跟她讲明白。
于是我跟她讲了下面这段话: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应该不应该。也没有那么多的男孩应该怎么样,女孩应该怎么样。在100年前,女孩子还不应该读书,不应该工作,不应该和男孩子交朋友呢。而到现在,社会越来越进步啦,越来越开放,很多以前大家认为绝对不应该的事情,都变得可以做了。等到你这一代人长大,会有更多的偏见会消除。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情,去过想过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别人的生活方式跟你不一样,你就去阻拦,就说他/她是错的,是不应该的。没有人规定过男人小女人大就不该结婚,男人大女人小才该结婚,才会幸福,当初你爸爸也比妈妈大啊,可我们还是不合适,还是分开了啊。也没人规定人一定要结婚,还有很多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呢。啊,对了,在别的国家,也不光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男人还能跟男人结婚呢,女人也可以跟女人结婚。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是否结婚,什么时候结婚,是否生孩子,跟谁结婚,要不要离婚。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你以后的生活方式,我也会尊重你。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这些话对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能理解多少。但我想,我可以反复与她交流,在她内心种下这颗”尊重他人,也掌控自己生活方式“的种子。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给我身边所有人。
附:
纪伯伦《孩子》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
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来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做孩子最失败的,是既厌恶父母设计的人生,又怕走错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父母的控制是世界上最难拒绝的事情,因为这其中有父母对于孩子的爱,这个世间最为伟大的爱的存在,而且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爱给的太多了。但是爱这个词太大了,太模糊了。什么叫做爱?做心理咨询这一行,见得最多的就是以爱为名义的控制和伤害。因此我们得把它拆一拆,来具体解释到底什么叫做爱。
积极心理治疗(PPT)在关于什么是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其创始人佩塞施基安提出爱是由诸多侧面所体现出来的。但是总的来说家长给孩子的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关系的爱:关系的爱是父母在孩子早年(0-3)岁时主要给予的,它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呈现给孩子。它会传递给孩子一种包含,你是如此的重要,你值得被爱护,你值得被理解,你可以犯错误,你可以被包容等情感方面信息的爱。这种会爱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印象、自信、信任感、安全感等情感方面能力的发展。
规矩的爱:规矩的爱是父母在孩子晚一些发展时期(3岁以后)主要给予的,它通过父母的教育呈现给孩子。与关系的爱不同,它会传递给孩子一种包含着"你应该做什么"的行为准则方面信息的爱。这种爱会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内在的规则和价值观。
这两种爱都需要以适度的原则给予孩子,过分的给予就会变成一种控制,进而对孩子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但遗憾的是,这往往很难,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得在某一方面给的很多(控制)。大体来说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类型的影响:
这些不同类型的控制,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结果;要想改变摆脱这些控制,也需要不同的策略。因此要想解决父母千方百计的控制,就要首先理解到底父母的控制对我造成了什么影响?
胆小型:这类型的控制主要集中于对于情感上的控制。家长过分的情感入侵,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精神负担。举个例子,妈妈总是对孩子说,你就是妈妈的希望,妈妈都是因为你才坚持下来,不和爸爸离婚;亦或是爸爸总是和孩子说,你看你可要千万理解爸爸,妈妈总是这样不讲道理等等。这些情感入侵与情感控制会让孩子在精神上,过分承担情感负担,而束缚了自我内心力量(自信、安全感)的发展。比如说孩子虽然现实生活能力不错,也有良好的工作和人际关系,但是内心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敏感,对未来的发展非常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等。
这类型的控制很多,但由于是情感方面的,往往不易被察觉。应对这种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构建自己的生活。你希望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希望你的生活给你什么?你希望和谁一起生活?你希望你有什么爱好?你希望在你在未来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之所以首先要学会构建自己的生活,是因为在这种巨大的情感负担下,孩子往往陷入过分关注父母的给予的感情负担,忽略自我世界,自身情感枯竭,无力回应情感负担,继续加大关注力度的螺旋下降循环中。最好的自信来自于丰富的自我生活,最好的安全感来自于稳定多彩的自我世界。只有成为情感上快乐的自己,才能真正的摆脱这种情感控制。
僵持型:这类型的控制主要集中在行为层面上,家长总会不顾孩子的意见和愤怒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你必须要这样,因为你是我儿子!”、“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那么听话”等戏码在这类型的控制上层出不穷。由于这种控制有非常强的强制性和指导性。因此它会让人感到非常的委屈,孩子因此会感到沮丧、挫败甚至是异常的愤怒。比如说你会因感到无论你怎样做都无法让父母满意而异常沮丧,或是自己真的对父母的决定而感到异常的愤怒。
应对这类型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的情感找一个安全的宣泄空间。我记得一个来访者气哼哼的和我说“我真的很生气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总是对我的工作不满意,他们什么都不懂,他们懂什么叫做金融业吗?他们懂什么叫做对冲吗?不就是因为我去的是个私企,而没去银行当柜员吗?我就不服气,我一定要和他们说道说道!”说实话,这段对话真的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对牛弹琴”。这种愤怒的表达,就如同你要和一个完全不懂中文的人,用中文解释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一样,听上去好像注定是一个悲剧收场。因此我往往会在咨询中问这样一个问题:“听上去你现在很生气,而爸爸妈妈真的不能理解你,那么有什么是我们能为这份生气所做的,让你感觉好一些的吗?”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大多数孩子在面临这类型控制时,都会忽略其实他们也许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帮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而不是单纯的和爸爸妈妈僵在那里。爸爸妈妈毕竟有他们的局限性,我们僵在那里的时候,无疑也把我们僵在了一个有局限性的选择中。生活不仅仅只有要么父母是对的,要么父母是错的两种选择,不是吗?
冲突型:这类型的控制是最令人头疼的控制,因为父母一方面会给你非常多直接建议,比如你现在必须结婚啊、你必须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啊之类的,同时父母还会特别语重心长的告诉你,我做这些真的都是为你好。这就好比一方面给予你一个霸王条款,另一方面又不允许你因此感到不满。这种控制往往会让孩子特别的无奈,一方面真的心疼父母,另一方面又真的对父母的决定感到不适。孩子经常会面临着,反抗父母的内疚以及顺从父母的沮丧之间的矛盾。大部分的孩子在此都会选择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方法,选一个相对较为能忍受的方式默默忍耐。
对于这种控制的反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区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重新在家庭中找到自己。我经常在我咨询室里听到这类型的来访者花30分钟的时间让我明白她妈妈是怎么想的,她爸爸是怎么想的,甚至她的爷爷奶奶是怎么想的,而独独没有让我明白她到底想要什么。重新找到内心自己对于生活的愿望,恢复自己对于生活的掌控感,对于这种控制类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类型的孩子往往已经在这种双重控制下,弱化了对生活的自主意识和掌控欲望。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来访者和我说“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好像这样也挺好,但是总觉得不太对劲。爸爸妈妈每次总能说服我,但是我又真的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因此他们需要首先重新找回内心对生活的期待和愿望,重新激活内心对生活的小火苗,而不是被纠结所禁锢住。
最后,用前几天看的一个漫画来做总结。家长的控制就如同把孩子变成了一个缺一角的圆。要想摆脱这种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到你到底缺了哪一角,然后用成长让自己变成一个浑然天成的圆。你自然就能够独立自主的掌控你的生活。
----
新书《愈亲密,愈伤害》已在知乎电子书上架,欢迎大家指正
愈亲密,愈伤害 - 「一小时」系列 - 知乎出版
我是二胎,上面有个大我12岁的哥哥。
我爸生我的时候,已经39虚岁。
他生女儿的原因,是觉得看到别的爸爸被女儿挽着手逛街,很羡慕。
这话听起来很甜蜜,实际上,说明了我爸对我所有的期待,就是做个乖巧的女儿。
我和他最大的分歧,也无非是在择偶和就业问题上。
我爸自己的婚姻很失败,几乎每天都要和我妈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有时候还会动手。
我小时候是很害怕我爸发火的,他生气起来下手完全没有轻重,曾经当着三岁孙子的面,连续扇我妈十几个耳光。
我爸和我哥互相不说话,事情是因为前几年我爸欠债,我哥指责他把钱花在了小三身上,我爸觉得自己并没有错。
因为我爸欠的债务,他把房子过户给了我哥,我哥和我嫂子用住房公积金还了部分,然后我哥向银行贷款十几万,每个月银行利息还是一直让我出。
他一个公务员,我嫂子一个正式护士,要我一个无业游民还钱,而且家里房子与我无半毛钱关系,甚至随时可能被赶出去。
我三个月前还待在这样的家庭里。
我从高中开始,有个前男友,他对我一直还算不错,被我爸发现以后,我爸用不给我交学费让我不再读书威胁我,逼我分手。
然而这个前任,在我家欠了债务的时候,还拿了小十万借给我帮忙,一个月后就全部还他了,但是还是很感谢当时的他。
然后我和前任分手,遇到了现在的老公。
我和我爸说,这个朋友我是正经谈的,你见一面吧。
我爸说,这样的人,我不要见,我不会承认的。
5月份我一个人住的时候,有一次我老公520去送花给我,我爸一直在敲门,吓得我老公都想从二楼跳下去,我老公在家里等了四个小时,期间我爸一直在楼下守着,时不时就上来敲门。
去年我依照我爸的意愿,花了半年时间考公,然后进了面试,但是资格复审因为学位没认证被刷下来。
6月份的时候,我被我爸骂,说我考不上公务员是我活该。
(分数是我一点点攒出来的,137并不容易)
那次被骂后,我和我老公决定先领证。
于是我瞒着家里,领证,住到老公家。
到老公家以后,真的才体验到正常家庭的感觉。我公公婆婆从来不干预我们,无论我们干什么,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就算偶尔有拌嘴,也是一两句话就过去了。
前天我爸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不给我哥还贷款利息了,我哥说要把他赶出去,让我赶紧给钱。
(我哥已经删了我微信了,这三个月也从没问我在哪)
我说我一个无业游民,我拿什么还。
然后他问我现在干什么,我说养养狗啊,挺开心的。
他说,他肯定要离开家的,然后自己再把房子从我哥手里买回来,哪怕以后给孙子,也要争这一口气。
(我当时心想,真的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昨天我爸发消息给我,大意是,卖狗是没技术含量的,谁都可以卖,还是要去考个公务员,以后他和我妈过来我附近租个房子,帮我养狗,我自己上上班卖卖狗就好了,每个月要补贴给我妈一些钱。
事实上,我去年法牛的时候,就是因为他们逼我把狗送走,我一个人搬出去住了半年,他们根本不愿意管我的狗,现在看到有收入了,就开始想着要分给他了。
本来我的性格也是觉得要对家人付出,很多东西就算我承担得不舒服,也是应该付出的。
直到我老公以一个外人的身份给了我客观的看法,直到我知道老公一家省吃俭用凑一起把房子越做越大,他妈妈年纪大了依然想着给儿子多攒点钱,他爸爸每天在家看着狗子喂狗遛狗捡狗屎。
这样的父母,才是正常的父母。
所以,我面对家庭的胁迫,最后没有反抗,只是离开了,我没有改变家庭的能力,我只能希望自己不会被那样的环境湮灭。
我现在完全没有想回娘家的意思,娘家这种东西,对我而言本来就没有。
庆幸的是,还好遇到了我老公,还好他一直把我放在心上,还好结婚了,还好有了一个真正像样的家。
~~~8.31更新~~~
这题不到24h就破千赞,实在出乎意料,毕竟在我之前这题已经有600+的答案了。
对于评论我要作一些解释。
1.我过去痛苦吗?
答:并不,因为我从小就是那么被教育的,我以为别人家也是那样,我爸妈从小就让我长大了要孝顺,要为家庭付出,我一直以为那是应该的。所以以前就是被欺负了,也只是觉得委屈而已。
2. 会不会再回家?
答:老公是不想去我家的,我觉得过年过节,偶尔还是要回去一趟的吧,但是不想把我父母叫到老公家,怕他们欺负我公公婆婆,也怕他们看不起我老公家。
3. 关于柯基
可能是因为这道题火了,找我咨询柯基的人很多,但是真想养柯基的很少。我卖狗的原则是要交给足够喜欢柯基的买家,也足够负责任的买家。
所以短期内没有养狗打算的,谢绝咨询,提问太多我也很累。
4. 这道题让我感觉到了知乎上非常大的善意,评论里绝大多数都是祝福我的,我会承载着这些祝福,继续快乐得生活下去哒。
在这里统一感谢你们的善意了,么么哒。说到底,还是因为双方都不够独立。
先说说我们的父母。
坦白说,父母这一代人,他们在成长期经历的算不上一个正常的社会,那段经历也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巨大的影响。毕竟父母也是普通人,而普通人是很难跳出自己的时代来保持清醒的。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还从没想过如何做好父母的时候,却已经有了孩子。而这种情况的普遍性,使得一切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很自然的,在两代亲密关系和教育子女方面,没什么准备和研究,或随性或照搬上一代的方式来处理,那出问题便是难免的。
我曾写过,父母养育孩子,算不上“伟大的恩情”。因为孩子是被动来到这个世界的,父母的养育,是对“生孩子”这个行为所应负的责任。可事实上,仍有不少父母会以爱的名义和养育之恩来“绑架”和控制自己的孩子,这使很多的孩子十分苦恼,毕竟,来自父母的控制总是最难拒绝的。这种控制,恰恰是因为父母这方面的不够独立。
有一个词叫“原生家庭”,中文没有被动语态,英语中“be born”表达更准确,意思是我们“被出生”的家庭。有了这个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容易被认清,这是双方独立的第一步。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挑剔选择的,最初的十几年你在这里长大,接受着父辈的教育和熏陶,其中有优秀的传承,必然也会受到他们的一些“负能量”。不同的家庭中,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有多有少,可同样的是,这种影响只会持续到你“独立”为止——总有一天,你会脱离原生家庭,完整塑造自己独立人格的最后一步。
回到之前说的问题,父母其实应该在子女成年之后,把子女看成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自然也该抱有尊重而不是一味的控制。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问题在于他们的父母并没有这么明智,二十岁的你试图去开导,让他们放弃他们四五十年的思维模式是逻辑观点,基本没戏。当然,不妨一试。
那如果这条道走不通呢?双方独立是最理想的关系,可当父母就是千方百计要干涉你的生活时,也许你能做的,只有先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这里的独立,指的是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二者缺一不可。
先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谈。
————————————————————————
更新一下。
我想我要先声明一点,上一篇讨论的问题是说,以爱为名义的控制和伤害,并且很多情况下都是不自知的——爱给得太多,也会是种遗憾。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友情当中,永远不要爱到失去自我,这对双方都没什么好处。换句话说,就是爱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你我都应是独立的人。
继续,今天该聊聊我们自己了。
独立,一方面指经济自足,一方面指精神完满。
经济上的自足,是一切的基础。当你能做到自食其力的时候,你的生活状态不会再因为其他人的心情或干扰而有太大的波澜,不会再有因家长的经济管制而产生的无力抗拒的感觉。你终于不再怕他们说出像“这是我家,不听我的你就滚出去。”或者“你再这样我就不认你了。”之类的话了(这种情况一点儿都不少见)。终于,你有了自己生活下去的能力,并且可以自己来掌控了。“自己的生活自己掌控”,爽吧?
但其实更多人所缺少的,是精神断奶。上一篇说过,父母一辈的人,多是从原生家庭直接过渡到了自己重新组建的家庭,这其中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独立生活。我指的是,靠自己一个人来面对真实世界,解决一切问题。不止父母一代,我们中大多数人缺少的也是这种历练。我们的社会,对于这件事,往往从未给予充分的在乎与重视。我们的父母一辈将对儿女的控制尽可能延长,而我们也很少有人愿意去真正抵挡以爱之名的剥夺。有太多人从原生家庭直接进入了婚姻家庭,这期间,他们从未经历过自我淬炼,他们以孩童的状态成婚,接着又以一个孩童内心状态成为父母,开始复制着他们父辈的悲剧。要改,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总之,独立的根本意义在于,在你享受自由的同时,你也需要为你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你会遇到麻烦,会面对伤害,会经历痛苦,但这一切没有人与你分担,也不再有人做后盾给你收拾残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需要自己来做决定,并且勇敢的承担后果,并学着不去做那些你承受不起后果的事情。这个过程再痛苦,也要自己扛着,不向父母求救。这样,历练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成年人。
当然,父母的责任是将你养育成人,却不是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仆人,这样看待父母,与父母将儿女作为附属品一样“耍流氓”。一边享受着父母为你提供的安逸,啃着老躲在他们的羽翼下不想也不敢主动出来面对生活,嘴里还喊着没有自由被操控,那你赖谁呢?
这就是我给你们的建议,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也许我们很难去说服我们的家长改变方式,也许在中国社会这样的理念还太少(彼此独立不是断绝关系,而是相互尊重,使两代人关系更加融洽),可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总需要有一些人要顶着压力去做。所以,让这种伤害到我们这里为止就好了。希望当我们体验过这种思维方式带给孩子的痛苦之后,努力不让这些伤害延续到我们的下一代,当我们到了为人父母时,尽可能让这种历史不再重演,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跟父母斗智斗勇二十多年的智慧少女怒答,我经历了被父母管得死死的----悄悄造反----明面上造反----造反成功----父母反过来听我的几个阶段。
我爹,我妈,捎带我,都是性格极其要强的人。。。所以我们三个每两两在一起(但我爸我妈三观出奇一致,从不吵架),绝逼是。。。他们单独跟我一起,那是单打;我们仨一起,就是男女混合双打。我皮糙肉厚兼嘴犟,小时候没少挨打。
再说说我爸妈控制欲有多强。中学时期为了避免我早恋,偷翻我书信、日记简直都不值一提了。他们没收我所有的同学录,毕业时同学互赠的照片、明信片;作为学校老师,我妈每天都会“不经意”从我教室门前走过,看我有没有认真学习,午休时间如果我出去打乒乓球or上自习,叫我外婆跟踪我。。。高考毕业填志愿,打死不要再在四川上学(我真害怕我上课的时候窗口突然探出我妈的脑袋。。。)这一点他们倒是听了我的,报了一所北京的大学,但我爸偷偷改了专业,害我最后去了一点都不喜欢的经济学(后来歪打正着产生了兴趣,这是后话)。
大一进校就崩溃了。不中意的学校,不中意的专业。想一头扎回去复读,想了想没这个勇气,就琢磨转专业。把我爸妈紧张得要死,让班主任不停找我谈话。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赵老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边稳住我爸妈让他们不要过分push我,让我按照我的意愿自由选择,同时答应他们要好好跟我谈谈,让我明白学经济学的好处。我们前几次谈话也没有围绕是否转专业,赵老只是告诉我要做好人生规划,尤其是大学四年的规划,转与不转专业都不要盲目。他借我一本叫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书,看完后我写下了四年的规划方案,内容大抵不记得,但事后想想,从那个时候开始掌控自己的生活了吧。一年后对经济学有了点兴趣,放弃了转专业。
最直接的一次冲突是考研。
大三末期,院里把几个学生叫到一起,说是给直博名额,其中就有我。我爸很想让我去,我没有同意。
然后是保研,保外和保内只能二选一,我选择了保外,北大,失败了。
我爸已经开始抓狂,每天给我打电话:你不是大三跟了两个导师做项目吗?你问问他们还要不要你。
后来每天就把手机扔宿舍,去自习室看书考研,准备考北大。我爸见我坚决不在本校读研,又给我出方案了:你去考社科院,你们班主任是社科院出来的,他能帮你。高考后我一直憋着一口气,不甘心,在父母面前也抬不起头,觉得让他们没面子了。所以基本上都能够顺从的地方,我都会顺从他们。可是这次,我一定不能顺从。
我们爆发了最激烈的争吵,最后以我爸挂掉电话告终。然后他赌气一个月没给我电话。。。
后来一个月后我爸再给我打电话,我平心静气地跟他讲:你再怎么反对,我都已经决定考北大了。我知道难度很大,但不代表一定没有机会。但如果你像上个月一样时不时打电话跟我吵架,这样只会扰乱我的心态,那我肯定就没戏了(这招超好用...)。接着安慰他们,我今年要是考不上,也不是没出路了,下半年还有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你不是一直希望我考公务员吗?出国什么的都可以尝试。
然后是找工作,谈恋爱,换工作,干预力直线下降。
“哎呀你刚毕业几年不要随便跳槽”
“那家公司行不行啊”
“你听我的,最好不要跳”
最后我尝试去纠正我的父母。13年我妈把钱投到了小贷公司,劝了一年多,未果。我决定换个策略。“妈我要买房。”然后,成功让我妈把钱从小贷公司取出来,看房,交钱。虽然还有一部分没取出来(有家公司跑路了),但和后来房价上涨的幅度相比根本不算什么。皆大欢喜。
买房后我在家地位蹭蹭上升,我爸妈没什么经济头脑,一开始家里的钱都存活期,后来小贷盛行,全存进了小贷公司。后来家里大事都会来问我的意见。
今年再换工作,我跟母上汇报。
妈我要换工作了
什么公司?
XXXX
哦。
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
哦,为什么?
......
完全不关注我的动态了。。。
---------------------------------------------------------
说一点和父母斗争的经验:
他们干涉孩子的人生,归根结底还是不放心。上一辈大多是苦日子里面摸爬滚打出来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忧虑感始终存在,最向往的当然是又平淡又安稳的闲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国企是他们理想的出路。而我们这代相对于上一代成长环境好太多,又赶上国家这几十年日新月异的变化,敢拼敢闯的不在少数。我感觉我父母开始很少干涉我的生活是从考上研究生开始,他们开始意识到我有一定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能够完成挑战。虽然我爸还是总唠叨:女孩子家家不要太辛苦了,我又不指望你能挣大钱。
所以,让他们看到你能够承担风险并且过得很好,尽量少向父母传达负面情绪(尤其是工作上学习上),可能你们的一点点抱怨会被他们极度放大。
吵到不可调和的时候,怎么办?这一招特别好使:爸/妈,你们别每天给我打电话行不行,我完全没法正常工作/学习了。最近没心思工作,都被老板骂了,还扣工资了。/最近学习成绩下滑很快啊,都跟不上进度了。
我老妈也经常说“你一点都不孝敬我”之类的话,我娘随着岁数的增长渐渐有了小姑娘脾气。我一般回她,又傲娇了不是?
潜移默化地洗脑。他们爱给你举例是不是,谁谁谁家儿子在国企多爽多爽。我一般不搭腔,过几天假装闲聊提起,我的XX同学从国企辞职了,唉你都不知道,据说国企现在还减薪,福利也都没有了,简直就是个大火坑啊。说我花钱多:节流没用,得开源,花钱使我快乐,快乐了才有动力赚更多的钱。给他们灌输一分钱一分货的观点。带他们出去吃大餐,并且发到家族群里面嘚瑟(上一辈爱面子),他们会觉得这个钱花得特别值。
总的来说,我不赞成激烈地对抗。得知道父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哪些观点是可以修正的,哪些观点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底线,你们会相处得很好。他们用爱要挟你,你也可以抓住他们“爱的软肋”呀。武志红有一本书叫《家为何会伤人》。
这本书,描述了很多家庭对人的伤害的例子。
当然,更多的伤害是父母给孩子的,但当父母老的时候。
孩子多半会以相同方式伤害自己的父母。
如果小时候父母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等他们退休了。
孩子也会以孝顺的名义去控制父母。
这就是家庭轮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通过这样的内化的关系。
说来说去,我们这一代人,真的还是挺幸运的。
能够从中国2000年这种集体文化,大面积的解脱出来。
这也要感谢现代心理学的普及。
比如,我接触了很多从山东这个地方来的人。
山东这个地方是传统文化非常重的地方。
对女性的贬低,对男权的抬高,以及各种条条框框的东西。
存在每一个人潜意识里。
在这里可能父母是比较大的权威。
孝顺,孝顺,你就得去顺着。
在北京出来打拼的山东的很多女性,就要比留在山东的女性,明显这种传统文化的束缚就会低的多。
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够从这种病态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并且学习让自己更加健康成熟。
这就是因为整个物质繁荣,造成的上层建筑也会慢慢改善。
来大城市见识也会比较多,所以会从小圈子不断的跳出来,看更大的世界。
不过,留在山东的女性就比较传统了,比如需要28岁前结婚,不然会被催死。
父母也会各种冷嘲热讽。
或者当成异类来看。
不过我不是说所有山东的都是这样,只是说她周围的情况如此。
如果父母成了你的心理的伤害的过敏源。
比如本来你都是在外面打拼的好好的。
回家就莫名其妙的和父母在一起不舒服。
他们有意无意的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
更有甚至,你直接他们住在一起。
经常对你心灵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你在外面受到打击,回家父母进而双重打击。
直接导致你,焦虑,抑郁,痛苦。
比如我曾经,在抑郁症最难受的时候。
我爸就看不惯我,觉得我懒,让我干脆跳楼死了算了。
当时我那个心,刚开始是愤怒,想跟他赌气,就跳去去算了。
但,后来一想,他都不在意我的生命,不关心我的身心健康,只在乎我的成就。
说白了,和外面的那些所谓的利益之交有什么区别。
你成功了,才觉得你是我儿子,不上进,不成功,你就不是我儿子。
于是乎我想到这里,我心就冷了下来。
转念过来的就是,一阵阵心寒。
当然这种打压和讽刺是无处不在的,在我的原生家庭里。
所以,如果你的家庭,不尊重你的感受,不关心你的身体和心理,只在乎你是不是给他们涨面子。
不涨面子,就攻击你的话。
这种父母,要么你就直接怼他。
要么你有本事就离开。
最好的办法不是硬抗,而是远离他们。
当然,这个事情,发生还没两年,所以我还没有完全放下。
所以拿出来就唠叨一下.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就是抑郁症,然后父母和老师各种打击他.
所以就跳楼了.
我不想这种悲剧连连发生,如果你的父母心理本来就不健康。
当然他们也很可怜,所以你要理解,但是不要让他伤害你。
你就自己远离他们。
不要对抗,没用的。
除非你有一天,智慧足够了。
能够化解他们内心的怨恨和阴霾。
比如我父母现在跟我的关系就越来越好了,得意于自己不断的学习心里学和佛学的努力。
虽然还是有很多小毛病,但至少,他们都在改变,都在向幸福的方向前行。
不过在你能力还很小的情况下,先爱自己。
如果自己都保护不了,你怎么有能力去保护身边的人。
我们都知道有过敏反应的人,要离开过敏源。
不然,是会越来越严重的。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或者夫妻之间的相互伤害。
也是一样。
如果家庭不再是一个和睦和谐的地方,反而成了一个让你受伤的地方的话。
如果多次沟通交涉,没有结果,那就没必要呆在这里了。
很多时候,父母控制孩子的方式,是靠控制经济来阻碍你。
这个时候没有办法,所以一旦当你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
就离开,这才会对你的未来的心灵健康负责。
我经常讲,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为人处世。
也就是,做人和做事。
但做人和做事,只和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你的心。
心也可以说是你的性格。
心理健康的,过的幸福的人,不仅仅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处理的好,而且事业也会处理的好。
因为,他们更积极,乐观,专注,持久,平静。
自己都过的不幸福,只会成为别人的累赘。
只有当自己在不断成长了,幸福了,你才有能力给身边的人,给父母带来幸福。
我看过多少人,困在那个小小的家庭里,困了一辈子。
性格也没大的改善,心灵也停滞了成长。
结果被这种传统文化的糟粕害了一生还不自知。
但也不能说是传统文化的错,是世界本来就是有很多问题需要你去解决的。
ON CHILDREN
by Kahlil Gibran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论儿女(你的儿女)
作者: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都在说自己的故事啊,主观的东西太多,看多了真是审美疲劳。先破个题吧,在你千方百计想要逃脱父母的控制之前,请先确定自己是不是其实乐在其中,或是是不是真的想逃脱。
是的,几乎无人没尝试过反抗父母,可是有些人呢,口头上天天说要独立,实际上最巴不得父母控制自己的生活。这一类人,根本就没有抗争的灵魂,叫着嚷着“摆脱控制”只是他对眼前不满的抱怨。他们通常难以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心灵弱小,父母的控制简直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他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把责任推给父母,把自己塑造成被压迫的悲情角色。
“对不起,你只能去堕胎了,虽然我爱你,可我爸妈不同意我们在一起。”
“你以为我愿意找同妻骗婚吗?我出柜的话他们要杀了我的。”
“周末不能守约陪你们去做义工了,我爸妈一定要让我去见XX。”
这些黯然神伤的场景,他们说话时嗫嚅逡巡、满含泪花,心底却暗暗松了一口气。待到怀念起前女友、厌恶起同婚生活、后悔没去做义工时,他们又会责怪起父母控制他们生活,总之,他们永远无错。
如果你不是乐在其中,解决父母的控制简直是太简单了,一是沟通,二是逃离。但是懦弱者们面对无论怎样的建议,只要稍稍棘手,只要稍稍有风险,只要稍稍触动自身利益,他们就会畏葸不前,爆发出百般借口。更可笑的是,他们永远不承认自己是懦弱者,口头禅是“别总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在考虑沟通时,懦弱者们发现自己从小到大都是被溺爱者、索取者,青春期后更对爹妈封闭自己,根本没和父母有过良性沟通的基础,于是他们说:“父母都是老顽固,听不进我说话,这太难了。”
在考虑沟通时,懦弱者刚碰到一点儿挫折,比如父母的愠怒或眼泪,就开始质疑自己:“是啊,父母那么爱我,他们控制我都是为我好呀。”
在考虑逃离时,懦弱者想,我搬出去住的话,一个月就要自己掏两千块房租,就不能经常去酒吧了,要不算了吧,爹妈事虽然多可还能帮我洗衣服。
在考虑逃离时,懦弱者想,我逃到外地读在职研究生的话,人生地不熟,好麻烦的,况且又要重新看书,唉我好久没碰书本了,要不算了吧。
在考虑逃离时,懦弱者想,我辞职到外地工作的话,就要白费后年的升副科级的机会了,哎,虽然我很讨厌爹妈帮我安排的公务员工作,可这机会太难得了,要不再等几年吧。
于是,脱离控制永远都只是懦弱者起伏情绪的小顶峰而已,熬过了气头,他们就会放弃,待到下一个怨恨小高潮到来,或是这类问题拨弄起他们疲软的叛逆,他们又会上蹿下跳,但始终都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非跳不出也,是不想跳也。
父母千方百计想控制你的生活和决定,怎么办?先看看你是不是乐在其中,是不是真的想逃脱,如果是,你早就不会在屏幕前边刷边撇嘴了。
-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它有点特殊,但是本质同样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葛,对,没有什么完全无私的东西,就是利益纠葛,即使某人再不计经济利益的收获,他们也是在收获价值观的满足。
说白了,父母对你再无私,都是在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养成价值的满足,所以,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背负道德负担。 剩下的,他们如果能和子女达成共赢的意识,那么,这种人际关系就倾向于合作,如果要求对方有牺牲和妥协,那么看牺牲和妥协的程度,和能换回来多少利益,看值不值,很明显,这是一种博弈。
父母在这种关系中博弈的筹码,就是经济供给关系 ,和道德舆论压力上的优势。在博弈中,拿掉对方的筹码,就是打蛇打七寸,一招要命。 所以想要解决,就是解决经济供给关系,和脱离对方优势的舆论影响范围,简单说,就是你不需要他养,周围没有亲戚长辈帮他说话,你基本就赢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个人价值认定。你如果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并且属于你个人,那么最坚实的基础就有了。如果你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那么你的对抗就会怀疑是否有意义。
我是一个苏漂,全中国应该没有第二个城市像苏州一样——小孩如此听父母的话。
小孩听话的原因很简单:苏州民富,父母早早的为子女买好了房子车子,甚至父母自己不买车,也要省吃俭用为子女买一辆车。每一次看着我们法院里那些一个月只拿3000块的聘任制书记员开着ABB从我面前驶过,我望着我的锐志,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样的小孩要能摆脱父母的控制那还真是见了鬼了。
反向推之,怎么摆脱父母的控制?
1、财务自由。在苏州认识的完全可以控制自己人生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外地人。偶尔见到一两个本地律师朋友活的自在,那也都是收入可观、自行维持高品质生活的人。一个有趣的例子:某朋友买房,自己想买金鸡湖畔某高档小区的高层,他父母强烈建议买某偏僻地段的联排别墅,价格差不多,都是300多万。父母说你要是买别墅我们就赞助你50万,于是朋友自己掏钱买了高层,哈哈哈哈哈。
2、内心强大。会赚钱的人不一定内心都很强大。什么是内心强大呢?就是你不想嫁给/娶一个你没感觉的人,但是你的父母每天抹眼泪暗逼你赶紧结婚,你怎么说都没有用。你的内心是否能扛得住?其实内心强大比财务自由更重要,有的时候心一软,父母一开心,但是自己这辈子就白活了。
能做到以上两点的人,基本上妥妥的人生自主了。但是同时说一句:自主不代表可以不孝顺父母,只是在人生大事和父母意见相左时,可以有权利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后哭诉一句:在苏州能不能让我多认识几个自己煮宰人生的同类啊!不得不泼点儿冷水,什么经济独立,什么类型分析,在控制面前全都没用。
过年和两个朋友聊天,她俩一个有自己的事业,开公司,另一个是公司中层,业务骨干,讲起和妈妈的关系都很无奈。
开公司的A,她妈在老家的吃穿用度全是她给买的,我问过年给妈妈多少钱?A笑着摇头说数额太大。业务骨干B的妈妈有退休金,有一套出租房的租金,B每个月还给500元生活费,过年给了5000,平时看病医疗费全包,住院一周B从早伺候到晚上,我问为什么不请看护,答:其实晚上不需要陪人,是我妈不让我走。
A说你知道吗?我给我妈那多钱,我什么都做到最好,要事业有事业要家庭有家庭,孩子也教育得好,可我妈还不满意,让我把赚的钱全交给她保管。B说我妈像个小孩,一不高兴就打电话给我,我还得开导她,过年陪她回老家,她开始说什么都让我定,我定了她又说这不行那不行,问她应该怎么办?她又说你看着办。
我问为什么你们不强硬点儿?俩人一个表示哪儿敢呢?不依着她就得和我吵,我也是中年人了,心脏受不了;另一个直接说我妈非得哭个没完没了,最后还不是我妥协?
她俩经济不独立吗?非也。给她们分析属于哪种控制类型有用吗?毛用都没。她们年纪不比知乎的年轻人大?经验不比年轻人多?可见亲子关系中的控制一旦成型,在未来的生活中也将持续发挥着作用,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习惯,包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反馈方式,在子女一次又一次的妥协、退让中,逐渐根深蒂固。
许多家长总有种重任在肩的觉悟,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担心孩子在外面吃亏,读书时谈恋爱担心你早恋,工作后不谈恋爱又担心你晚婚,不结婚担心你独身,结婚了又担心你晚育,你不生担心你有病,你生了又担心你不会养,总害怕孩子走弯路,总觉得自己经验多,自己不管就是不负责,是放任。
走弯路又怎样,人生哪能一帆风顺?要我说,弯路别有风景。
长大的核心含义是思想上、精神上的独立,最起码做到生活不被照顾,学生党连这点都做不到。像我朋友她们生活独立,精神还没有,没能将孝敬建立在双方平等的位置上,不敢拒绝老人的不合理要求,她们对父母的感情混杂了回避矛盾的惯性,结果老人挟爱作难,得不到满足就生气,而她们一再妥协将自己至于为难的境地。都是惯出来的,我对她俩说,她俩表示确实是。
真想摆脱父母的控制,经济独立根本不够,重要的是精神独立,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父母说得对欣然接受,说得不对一笑了之,别拿独立给自己的逆反贴金,根本不是一回事;其次是动手做,从每件小事的自理做起,学着自己做决定,并且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哪怕后果严重也勇于承担。过程很痛苦,大多时候只能一个人流泪,不抱怨、不诉苦、不向父母求救。我听完她俩吐槽后感触很多,庆幸自己早十年摆脱了控制,尽管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换来了如今的自由。
一方面不爽被控制,一方面又不能主动剥离,精神不断奶,独立是空谈。
再附一篇文字补充看法:http://zhuanlan.zhihu.com/chang-bai-niang/20540296
作为一个成功摆脱父母控制,走上独立人生道路的幸存者,谈谈个人经验。
中学和大学时期,到哪儿上学,他们就在校门口买一套房子守着。中学的宿舍管理严格,所以我还是住校,他们三天两头就突击检查以及拜访老师。就差没安个摄像头监控。大学的宿舍他们发现夜不归宿也没人管,于是把我搬回家里。
高考报志愿那张表我连毛都见不到一条,学校专业都是他们朝着给我制定的大学教授和公务员的职业方向报的。
大学期间找了个学长男友,他花在应酬我家人的时间比跟我玩的时间还多。我妈每天晚上九点站在小区门口,等不到我就不回家。由于他是外地人家里没什么背景,我二婶非常不满意一个劲给我介绍相亲的。被我妈逼着去,还得向人家道歉:“对不起,我有男友了。”
大四实习被当官的二叔安排到中级法院和本地最大的律所,他们的用意是尽快积累人脉毕业如果不读研就进法院。
逆袭预实验!!!
我表示要读研,但是想换一个专业所以不保研,他们同意了。大学不比中学好控制,我自己拿到了志愿表,填了一个跟本科专业完全不同的、不可能去法院工作的教育专业。等他们知道我已经被录取了。他们想想做大学教授也行就算了。
读研期间我坚决住宿舍,而且第二年就在导师的支持下开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有了收入。于是,逆袭来了!!!
换男友,我见了一网友后开始热恋。父母强烈反对,网友比大学学长更不靠谱,何况是留着长马尾辫,家在遥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上学在另一个城市的。可是我住在学校,他们反对也做不了什么。何况我有钱,一放假就飞去见男友。我妈一开始还飞机跟踪,我就关手机不联系吓得他们抱头痛哭。有那么半年时间,我妈会想着想着就悲从中来打电话跟我哭诉“你怎么会变成这样”,“你还有没有心肝”………渐渐的就不追也不哭了。到这时候,我的家族都认为我是个逆女,不再操心给我安排工作和相亲了。
从此以后,我就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我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平等,他们基本上放弃了对我的控制,除了唠叨两句还不结婚还不生孩子以外。其实唠叨也没底气,知道我不会听。
今天我生活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一个月会跟父母打一个电话问候。我有我自己选择的事业,自己选择的伴侣,自己选择的前途。他们不再安排我之后,也开始花更多心思过自己的人生,全世界地去旅游,学钢琴学书法。我们都觉得现在挺好的。说起当年的长发男友和惹他们哭的往事,我们都笑了。我父母,我父母属于很传统的中国家长,喜欢干涉我做的每一件事。
他们希望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我将来能娶他们给我找的妻子,不听话就是不孝顺啊,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哪怕自己做错了,都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他们也属于上学的时候不让你谈恋爱,毕业之后问你的对象去哪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他们在市区给我买了一套房,说是将来方便我的孩子在市区上学,从小到大一直给我留着农业户口,我以前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农业户口你将来还可以多生一个小孩...结果最近开放了二胎......我....
我是艺术生,大学分专业的时候,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父亲是做建筑的,问我为什么没有选环艺,我说我自己喜欢就好。 大学还没毕业,我爸托关系把我弟介绍到了他朋友的公司里,然后打电话跟我说,选这个专业是你自己的选择,我把你弟介绍到朋友的公司,将来不要怪我们...搞不懂....
从小犯错就被打,或者他们觉得我错了就打,长大之后就不是很想跟父母沟通了,虽然我很想尝试沟通,但是没有什么结果,我是属于每次父母想干涉我,我都会吵起来的那种不孝子,不过这也在另一面给自己留了很多空间,父母也觉得我是干涉不了的,不过不推荐大家像我这样。
对于父母的想法,要么残忍拒绝,要么虚心接受,我属于前者,我的想法是,父母把我养那么大,不是用来独立的,是用来干嘛的?
不过毕业之后,自己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但我是自己租房住,活的很独立和滋润,这个父母就干涉不了什么了,能养活自己,经济能独立,说明对于父母的依靠更多的停留在亲情之上,而不是物质。 我父母他们自己也知道了,自己的孩子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朋友们面前多少也有点面子,对我的干涉就越来越少。
父母更多的干涉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换句话说,他们想让你活的更好,再换句现实点的,父母不让你做这个,是看不到钱,等你把钱放在他们面前,他们还能说什么,所以说,经济独立是制衡父母干涉与思想控制的正确途径。
关于女朋友的问题,我是不着急,但是我妈天天看着朋友圈里那些晒孙子的朋友,那种焦急,私下里在老家帮我问了很多女生,然后跟我说谁家的女生不错,要不要问问看? 我每次都是干脆的拒绝,我跟父母说,我自己找,如果你们先挑,那你们干脆牵条狗算了....我父母是传统的闽南父母,感觉他们很想包办婚姻,加上一直给我洗脑,什么找女朋友要找闽南的啊,什么外地的不靠谱啊,什么找闽南的比较了解本地风俗呀....这个我都一一反击,我说哪里的女生都一样,哪里都有好女生,我管别人怎么说。 渐渐的,父母打消了这种想法,原因是他们有两个儿子,我是大儿子,你想娶哪里的,随便你,我弟弟呢,那就必须得娶闽南女生了...感谢我弟弟...
前几天,我妈妈来看我,她跟我说,你可以找跟你一样做互联网的女生呀,哪里的都可以呀,一定要乖巧啊~ 你们看,他们妥协了吧...
当然了,我父母也不是坏人,这些事情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他们当然是为了我好了,但是思想不同,难免有碰撞,我属于那种很独立的男生,对于父母千方百计的干涉生活和控制我决定的时候,我都是拒绝的。
“我自己选择,哪怕走错了都没有关系,毕竟是自己选的路,如果按照你们的路走,万一走错了,我要怪谁,我要真的怪你们,你们会承认吗? 你们能放下父母的权威认个错吗?”
最后,求个女友。
任何妄图说服他们的话,都不如四个字,经济独立。
大四毕业1一个月,经济独立一年多。
家人从经济独立那刻起,没有再干涉我的决定,我的生活。
只给我说了一句话“别做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事。”
我也一直铭记在心。
答,不行,我已经爱上那种无拘无束了。
恩,就他妈像风一样自由。
这取决于你的父母做到了什么程度,像我一个朋友的熟人(是的,不是我的朋友或熟人,不然事情也不会到这份),爹娘甚至闹到她单位去整天撒泼打滚,最后人家直接辞职跑路去了外地,从此不音讯全无,我朋友本来还想和她保持联系,但她最后说不想和家乡还有任何瓜葛,就全部切断了,我们只能默默祝人家新生活过得好——话说也很难比在老家的时候更糟了。
总体而言,最有效的是经济独立,经济独立自然说话硬气。如果有条件,可以找亲朋好友帮忙调解说话,但是这年头,亲戚多半是向着爹娘的,朋友们不是一代人,没啥面子说不上话,所以看你自求多福。
如果还是要干涉,就干脆断绝联系,如果仍然不依不饶,就上法庭断绝亲属关系。方法永远有,就看你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了。父母生养你,不等于你就归他们所有。事实上,父母是欠着孩子的。因为当父母决定将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时,并未经过本人的同意。如果孩子可以选,ta未必选这对父母,甚至未必肯来。
一个人只属于ta自己。
经济独立是一个开始。然而道德与亲情的捆绑是可怕的。不仅表现在父母,也表现在子女。
推薦閱讀:
※和爸爸吵架真的非常不對嗎?
※我向父母出櫃,不想要後代,52 歲父親計劃找人代孕生二胎,我該怎麼辦?
※如果母親對孩子有「攻擊性」,這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如何解決?
※對不開明、目光短淺又勢利的父母,我該離開他們嗎?
※和父母在一起,整個人都不正常了,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