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典音樂會觀眾素質低下?又如何解決?

從小學音樂所以從小就聽音樂會。中國聽眾素質實在太低下了,不知道是大家都有多動症還是怎麼著?音樂家演奏期間非得發出些噪音才開心。上回巴倫勃依姆不還因為這點事鬧脾氣呢么…

音樂會期間咳嗽聲是有傳染的,這個咳一聲這片區域就會此起彼伏的來一片咳嗽聲。熊孩子們都是沒爹媽養的,一哭也能哭一片,聽一半聽不下去就在旁邊嚷嚷著要回家。

手機鈴聲還有樂章間鼓掌那都是小菜一碟,屏蔽了信號還能有鬧鈴聲。還有鋼琴家彈著彈著觀眾們跟看京劇似地連聲叫好。說了不能拍照錄像的非要拍,你拍也就算了咱能不能不開閃光燈?彈著彈著一陣電閃雷鳴的任憑誰也彈不好吧。

經常居住在上海,專攻鋼琴音樂會。聽過最令人驚嘆的演出是前段的zimmerman的音樂會,咳嗽聲都幾乎不見,樂章間也不鼓掌。但前幾天去賀綠汀音樂廳觀摩音樂會,被這間深藏於中國最高音樂學府的音樂廳的觀眾素質震驚了。做盡了一切丟人之事,演奏者的素質簡直盡業之極,若是我在台上彈估計早就拍了琴蓋轉身走人。

一個最高音樂學府音樂廳里的觀眾素質都能如此低下,之前一直覺得上海音樂廳的觀眾素質是最低的。現在看來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於留學美國所以經常在美國的最高等音樂學府例如伊斯曼的kodak hall或者Juilliard 的林肯中心觀摩音樂會,且不說國外的月亮有多圓,只說國外的觀眾音樂素質有多高。

至今為止,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高素質觀眾音樂會是在verbier festival的grigory sokolov音樂會上,幾乎鴉雀無聲儘管那個廳看似臨時搭建還悶熱無比,連零星的咳嗽聲都可以聽出觀眾在極力剋制。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古典樂觀眾為何素質這麼差?如何才能讓普遍民眾的素質提高呢?
————————補充———————
我從未說過古典音樂是高貴高雅高人一等的音樂,我平時也聽流行樂甚至我挺喜歡聽張傑幾首歌,從小學四年級起還迷了王宇直八年為此還曾考去了他家鄉的一個音樂學院。但這也不妨礙我熱愛古典樂,熱愛歌劇音樂劇。都是音樂何來貴賤之分?
有些人質疑說這是中華人民聽戲曲的傳統,喜歡嘮嗑喝茶完了叫好。但這人吧總得什麼場合做什麼事吧,您不能跑去吃fine dining配一身老頭背心大褲衩完了你還說自己個兒真性情。
這音樂會期間接電話的接電話,鬧鈴的鬧鈴,撕逼的撕逼,小孩哭鬧也不管無良家長,這本身是對買票想要好好欣賞的觀眾的利益損害。你說這樂隊一咣嘰確實能蓋住這些噪音,那獨奏和室內樂可怎麼辦?我既是觀眾也是演奏者,台下的噪音確實能影響我的發揮,也許是我境界不夠,但一些大師也曾表示國內一些音樂會經歷觀眾實在太浮躁,他們並沒有發揮出正常水平。
這就是我所說的,損害他人利益。
最後引用@李梅里老師的話,古典音樂吸引人是因為它的美。既然它這麼美,請你們也尊重它。


拿巴洛克時期的歐洲音樂演出為例,當時音樂已經從貴族宮殿走向平常百姓的樂廳和歌劇院。樂章中間不但可以鼓掌,還能往台上扔鮮花。歌劇院除了貴族或富人可以坐包廂,很多老百姓都是站著看的。歌唱明星,當時往往是閹人歌手,唱一段精彩的花腔和長音,觀眾在下面就開始歡呼鼓掌,扔鮮花。也有扔雞蛋的,吃東西喝茶的。

現在的歐洲,觀眾也經常不知道一個曲子結束了沒有,所以大家往往都屏住呼吸不敢隨便鼓掌,生怕自己鼓掌的地方出錯了。其實作為演唱者,我巴不得大家掌聲熱烈一些。合作過的很多樂手也都絲毫不介意觀眾在樂章間鼓掌。如果的確在樂章間鼓掌打斷了樂曲連貫性,那我們也可以微笑表示謝意並迅速進入下一樂章。在不影響別人欣賞的前提下,觀眾只要是買票來看的,我覺得想怎麼樣都無所謂,怎麼舒服怎麼來。至於影響別人的事情,比如在音樂進行時歡呼或發出噪音,手機響,則不光是懂不懂欣賞音樂會的禮儀問題,而是是否會尊重別人的基本道德修養問題。
———————————————————————————————————————————

為什麼今天古典音樂的觀眾越來越嚴肅了呢?巴洛克時期的歐洲歌劇演出,無論貴賤貧富,全民都喜歡去,因為這是他們生活中不多的藝術與娛樂活動,無所謂雅俗之分;而今日歐洲,與任何國家一樣,大多數民眾更多是去看音樂劇,聽流行,搖滾,爵士音樂會,因為音樂演出的選擇更多樣了。就古典音樂會來說,幾乎沒有任何一場觀眾平均年齡比演出者小的,觀眾起碼70%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而那5%的30歲以下年輕人,也基本全是學古典音樂的,有時候想想,要是過了二三十年這些老人家都不在了,歐洲誰來看古典音樂會呢?古典音樂CD在全部唱片里的份額也只有3%左右(沒有準確數據歡迎更正)。正是因為聽古典音樂會的人越來越少了,觀眾又以較有身份較有文化的中老年人為多,這件事才變得越來越「高雅和嚴肅」,甚至變成了同一階層的「身份認同」,搞得觀眾連掌都不敢鼓,生怕失身份。觀眾里很多的確是真愛古典音樂的,但也不乏主要目的是為了來社交,為了讓別人看到自己出席了古典音樂會或歌劇。附庸風雅,裝模作樣的行為哪裡都有。

反觀國內,音樂會觀眾的平均年齡比歐洲要小不少,也有活力的多。很多觀眾已經非常了解和喜愛古典音樂,但也有不少觀眾的確是抱著好奇心來看一下這"西方高雅藝術」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作為從業者,我真心歡迎這些觀眾,也真心希望這些觀眾不要因為自己在樂章間鼓掌,旁邊的人不屑的翻了白眼,於是從此就再也不敢來看古典音樂會了。這些在音樂會上哭鬧的孩子,在地鐵里也一樣會大哭大鬧;在音樂會手機不靜音甚至接電話的,在安靜的醫院病房照樣會大聲打電話。至於咳嗽嘛,這是生理需求,哪國的觀眾不咳嗽?只要不是故意大聲咳嗽,有何不可?所謂的音樂會的禮儀其實就是做人的禮貌:學會尊重。在音樂會上要尊重音樂,尊重音樂家,尊重其他的觀眾,但這需要時間,需要引導,也需要包容。中國的觀眾們,古典音樂歡迎你,不是因為它高雅,而是因為它的美,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愛上它。

最後說一件讓我難忘的事: 13年12月在北京西直門教堂跟巴洛克樂手一起演義大利康塔塔,整個教堂擠滿了的觀眾,很多人都是站著看完整場音樂會的。觀眾里可能沒多少人熟悉演出的曲目,也沒多少人現場聽過巴洛克大提和羽管鍵琴,可我永遠忘不了他們靜靜的站著的姿態,陶醉的表情,也忘不了他們眼睛裡閃著的光。


沒想到居然在知乎上也看到了 @李梅里 ~!先打個招呼~

在他答案的基礎之上補充幾句吧。

他說的幾個點都很好。我來美國這兩年也算聽了不少音樂會了,對比之前在上海聽的經歷,
這邊的確受眾年齡比國內要大很多。整個音樂廳放眼望去絕大多數都是花白頭髮的老年人,尤其是main
floor的前排,幾乎都是幾十年的老聽眾,每個樂季都直接subscribe很多場的那種。30-50歲的人則更多地將音樂會當做社交平台,中場休息的
時候往往能看到許多人在大廳吧台買上一杯雞尾酒然後相互交談。而年輕人裡邊其實亞裔佔了挺大比重,這一點挺讓我高興的。

樂章間鼓掌在這邊幾乎很少見到,我認為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聽眾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樂迷(比如我),所以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是第一次聽音樂會,當然懂得聽音樂會的規矩。
而剩下那些第一次來的聽眾,在要鼓不鼓之間,往往看到絕大多數人沉默,也就不敢再鼓了。而且美國的音樂會都還真不便宜,除了老年人和學生外幾乎沒有打折的
公益票,更不可能出現國內的樂團/音樂廳經常出現贈票或公益場次等惠民措施(想到這個就懷念便宜的上海啊),所以大家都是好幾十刀買票進來的,當然也希望
自己表現得更加有「氣質」一些。所以連續咳嗽發出雜訊之類的也很少見,相反,幾乎所有人的著裝都比較正式,至少是Business
Casual,女士也幾乎都著淡妝,賞心悅目。
國內的話,我知道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還有上海交響樂團都是會有公益票的,東方藝術中心應該也有公益票。而我之前在賀淥汀音樂廳聽的音樂會更有很多都是免費場次(有幾場收費的也很便宜)。有時候價格歧視是可以將消費者分出層次的。


後就是關於舞台上表演的音樂家是否會被影響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得看台上是什麼演出。一般來說交響樂和大型歌劇會好一些,畢竟人多力量大。尤其是交響
樂,聲音蓋得住,只要別在指揮開始揮手之前猛不丁來一聲咳嗽,一般問題都不大。比較怕的是獨奏或者室內樂,尤其是在演奏浪漫派或者無調性曲目的時候,一聲
咳嗽很容易毀掉音樂家精心營造的氣氛。
不過這也看音樂家的閱歷了,對於很多藝術生命已然很長的藝術家來說,那真是什麼世面沒見過……前年在東藝聽傅聰獨奏彈斯卡拉蒂,也是咳嗽不斷,傅老完全不受影響,似乎把觀眾當成了空氣。我想很多有經驗的音樂家會適時地去無視、隔絕觀眾的存在。

至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做金融的人我第一想法就是提高音樂會票價。不過這顯然不現實。畢竟平價的音樂會滿足了大眾欣賞古典樂的需求,這是好事。剩下的唯一辦法就是多教育宣傳了。比如在開場前五分鐘廣播統一提示一下注意事項,或者把注意事項寫成通俗易懂的清單、漫畫夾在曲目單中分給聽眾等等。最後就是……別去免費領票的音樂會……你懂的……


關於這個問題,竊以為真的沒必要上綱上線,我在國外的音樂廳里見到的不文明現象一點都不少。歐洲的音樂廳里整體氛圍當然整體上是很好的,觀眾也最懂;日本的音樂廳里則是最安靜的,但是樂章間鼓錯掌也是常有的事;美國的音樂廳里也有很安靜的時候,也有亂糟糟的時候,得碰運氣。

我覺得音樂廳里的秩序之所以總是很容易亂,是因為總有那麼一兩個人不守規矩,不過這也可以理解:把一群人的道德水平從0提升到80%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從80%到100%就很有難度了,連99%都不行,因為音樂廳秩序這種東西,有1%的人鬧事就會被徹底打亂。

對於目前的現狀,不論是越來越多的劇院採用的激光筆還是 @寧子兮老師說的狙擊手都沒辦法解決問題,真正要讓一群人的道德水平提升到滿分,只能靠「假以時日」。中國在北上廣等大城市擁有一個比較健全的古典音樂市場還只是近十幾年來的事,憑什麼要求人們這麼快就提升到歐洲和日本的水平呢?


所以說...約翰·凱奇的《4"33"》最佳演奏場地是中國?
—————
補上一段實例:

音樂會的下半場第一個作品就是眾人關注的《4分33秒》,很多人在中場休息的時候都在猜想這段音樂怎樣玩,而更有人準備了秒錶要為譚盾掐時間。觀眾進場後,樂隊同樣開始對音。然後譚盾帶著手機登台,他要親自為作品掐表。他請出古琴演奏家趙曉霞身著漢服跪在古琴前,音樂開始。譚盾指到哪裡,哪裡的樂隊隊員就做演奏狀,卻沒有任何樂曲聲。舞台上鴉雀無聲,觀眾席不時出現咳嗽聲、在椅子上挪動身體的聲音,還有竊竊私語和竊笑聲。當作品結束時,觀眾席爆發出了掌聲,不過更多的人是看了場熱鬧。這是約翰·凱奇的作品第一次在北京演奏,它給觀眾打開了一扇窗。這場音樂會也成為北京國際音樂節最大膽的音樂會之一。—取自〈譚盾指揮爭議作品《4分33秒》 觀眾帶秒錶掐時間〉


我貢獻一個政治不正確的答案。

貢布里希在《藝術的故事》一書中開篇明義: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 There are only artists.
借鑒貢氏的說法,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認為:事實上並沒有「正確的音樂會禮儀」這回事,只有「主流群體」默守的一套聽音樂會的規則。

這兒的「主流群體」,放在今天的環境里,指的是掌握話語權、能發聲影響其他樂迷的人。在他們看來,樂章間鼓掌是不被鼓勵的,而手機鈴聲和閃光燈是很讓人討厭的。

他可能是名震樂壇的指揮,比如巴倫博伊姆。14年底的時候,他被觀眾拍照的閃光燈打擾,為此他中斷了演出,並不愉快地表示:

我嘗試將最好的給你們,但你們沒有尊重。我每次音樂會都這樣講,經常是玩笑的口吻。現在我嚴肅地說,在音樂會上拍照是沒有教養的。

她可能是一個古典音樂雜誌的編輯——如果與時俱進的話,也許成了一個古典音樂微信號的運營。某一天,她得知神往已久的偶像將來上海演奏,第一時間花高價買了最好的座位。演出當天,本該完美的體驗卻被鄰座的手機鈴聲毀了。
第二天的微信文章里,不合禮儀的行為被斥責,遵守音樂會禮儀的重要性被強調。

他可能是一個古典音樂論壇的版主,組織論壇里的人一起去聽大師的現場。對於第一次聽現場的網友,他熱心地講解了音樂會的禮儀。可惜身後熊孩子的吵鬧蓋過了音樂的細節。
第二天的論壇置頂的帖子里,大家紛紛表達了對熊孩子的嫌棄。
再後來,一個第一次聽音樂會的人通過搜索引擎點進了這篇帖子。「這群人真裝逼啊」,然後這位網友憤懣地關閉了網頁。

你看,矛盾就是這麼被激化的。

-------
題主提到的齊默尓曼這一場,我有幸也去了。現場紀律確實極好——沒有手機拍攝,沒有竊竊私語。幾乎所有的咳嗽聲都集中在樂章間;而且除了下半場肖一第三樂章結束時有一位觀眾鼓掌,整場沒有發生第二例樂章間鼓掌的烏龍。

一方面,要感謝上交特地為咖大脾氣也大的齊默尓曼定製的手機袋。所有人的手機都被收在手機袋裡,不能帶入音樂廳。

另一方面,所有的咳嗽聲都集中在樂章間,沒有熊孩子吵鬧,這樣的情況並不是手機袋的貢獻。

原因是什麼?不便點破,只說下面這一段,如果你是我希望傳遞信息的人,那一定懂:

如果把音樂會分成三類——

第一類,波格萊里奇、祖賓·梅塔這類。即使買不到票,也要高價收黃牛票去聽的。
第二類,SSO+余隆,不花錢,又有時間,願意拿著贈票去聽。
第三類,維也納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樂團,倒貼錢,也不願意浪費時間去聽。

現在秉持只聽第一類音樂會的原則,現場的紀律都很好。如果去第三類音樂會,那被閃光燈和手機鈴聲打擾,幾乎是一定的事情了。


先把送票的事情解決了吧!

想看的人沒有票,聽不懂的官員票一大堆!


題主您好,我看了別人的答案,該說的都說了,我勸您兩句吧。


專業這個東西跟那句話說的一樣,「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懂得越多,越要學會去包容那些和自己不一樣的聲音。這裡不是說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沒有高低之分。我聽月光奏鳴曲會全身血脈噴張,聽最炫民族風一樣可以跳起來,這些都能使我高興。
那些觀眾也不一定都是素質的問題,他們只是不適應新的環境,不懂得潛在的規則,所以才會讓您苦惱。
我是一個音樂愛好者,我喜歡研究聽音設備。玩了6年了,聽過上百台耳機,但是身邊的人想買耳機時還是會問我,Beats是不是不錯啊,長得也挺好看,也不便宜,應該不錯吧?
開始,我聽到這個問題都會火冒三丈,後來我明白了,他們向我請教是因為我有相關知識,並不是不懂來攪局。所以我會耐心給他們講出利弊,讓他們自己去選擇。

題主您現在也是類似,我們都是一類人,要慢慢地、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不要把這些人當做敵人,他們真的只是不習慣。

慢慢來,時間會證明一切。


我還是覺得……鼓掌這種事情,順心而為就好了。可能越到浪漫主義後期或者現代作曲家的作品,樂章之間的連續性更得到了重視。而在古典主義時期,尤其是莫扎特的很多作品,在莫扎特書信集里他自己就曾經提到說:「我在寫這一華麗的部分時,彷彿已經聽到了觀眾興奮的掌聲。」也由此可見,作曲家很多時候並不是絕對排斥樂章間或者華彩後鼓掌的。80年代之前的拉德斯基進行曲也沒有故障,也是某一年的新年音樂會偶爾鼓掌之後,反而成了一個慣例保留了下來。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當你欣賞了音樂,感受到了它的美,然後發自內心的鼓掌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比如,柴小協這種曲子,看了一次呂思清一次李傳韻的現場,都是第一樂章結束後掌聲雷動。然後二三樂章之間基本沒有掌聲。所以,即使是不懂音樂的人,也能體會到美,也能明白這種看不見摸不到的魅力。我覺得與其糾結於什麼地方能鼓掌,什麼地方不鼓掌,不如把關注點更多放在手機靜音,小聲說話,準時到場這種問題上。如果這些得到注意,那真的音樂會的現場欣賞環境會好很多。
其實這幾年在國家大劇院聽了這麼多次現場,我覺得我國觀眾現在的素質確實要比10年之前好了很多,大家都會注意尊重別人,這就很好了。我倒覺得很多時候演出的樂團亟待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別弄得自己的演出都襯不上那最便宜的80元的票錢。


只要把西方古典音樂加入音樂課,音樂課好好上不要動不動取消,音樂老師工資高點,二十年之後必有成效。
但尼瑪音樂課都是革命歌曲,老師自己都不懂西方古典,還動不動取消高中音樂課,素質能不低嗎。其實不是素質低,是確實不懂。


個人感覺樂章間鼓掌還好,畢竟國內沒有西洋音樂的教育,可以理解。

很多答案都有一個誤解,就是我在樂章間鼓掌是表達對作品的喜愛,樂章間不許鼓掌只是沒有意義的繁文縟節,應該廢除;或者說這只是西方的文化,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對於交響這種嚴謹的作品來說,樂章之間的關係是作品的一部分,在欣賞時是應該去體會的。不讓你鼓掌並不是對觀眾表達喜愛作出限制,而是為了不妨礙能聽懂的人欣賞。說這是「正襟危坐」、「資產階級調調」更是無稽之談。如過你不知道這一點,鼓了掌,那也沒什麼,只能怪小學音體教。如果你知道還鼓掌,妨礙了別人的欣賞,那不是素質低下是什麼?

至於睡覺打呼嚕的,手機打電話的,任由小孩哭鬧的,沒事吐個痰的,閃光燈拍照的,我只能說,現在中國發展真快,拆遷暴發戶真多~~

看到有個回答說想安靜你自己回家聽 hifi 不就行了么~~ 呵呵,這位肯定既沒聽過 hifi 也沒聽過現場。


簡單回答,長期在國外一直是本地樂團的subscriber。在國內小時候聽的音樂會已經記不得了,搞不好我也曾經是熊孩子之一。在國內聽的音樂會記得的只有13年武漢琴台的一場鋼琴獨奏,某屆肖賽冠軍。因為當時我也算是組織者的助理,這個鋼琴家在武漢的那幾天我一直跟在身邊處理安排事情加翻譯,所以其中看到了不少讓我詫異的場面。簡單說三個,玩手機的,現場摟摟抱抱的情侶這類我就不多描寫了:
1.好多小朋友,還都是沒有家長的小朋友。來了個大師級的,家長們都不想讓孩子錯過又不捨得花錢,所以都給孩子送到門口,工作人員幫著找到座位,家長們一直在門口等著。沒了家長的熊孩子們可想而知,我面前倆孩子玩著玩著就打起來了…

2.因為提前說好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見客,所以保安已經給門都堵上了。但是還是來了好多靠關係進來的人。弄的鋼琴家措手不及,人家要照相要簽名也不好意思不給。這件事上工作人員本事就很沒有原則。

3. 鋼琴家剛剛跟我偷偷的稍微調侃了一下下面那麼多的孩子的各種情形,主辦方就讓我翻譯說他的音樂多麼動人,連孩子們都被他的音樂吸引住了多麼安靜陶醉……我就不提那幾天做陪同憋出了我多少這樣的內傷了。為什麼就不能好好接受現實呢,不要提就好了啊,非要把台上的表演者當傻子嗎。

總結一下,音樂會的情況其實就是國內社會現狀的反射。國人的思維習慣經常覺得既然大家都在做錯事,多我一個也不會錯到哪去。社會責任總是推倒別人頭上,甚至是下一代上,希望孩子很優秀,可家長自己心態卻做不到表率。解決方法只有社會行為規範更加成熟再說吧。我自己的感覺,大部分人道理都懂,只是都不去做,因為沒人守規矩,這樣的真的很寒心啊


我是親歷者 我來說 哈哈
我說一個我自己親歷的事情 就是在前一陣 去中央大劇院聽管風琴

第一首上來的曲目就是巴赫 心中竊喜

曲目表 托卡部分結束的時候 我竟然鼓掌了 和所有觀眾一樣… 然後稀里糊塗聽完了柔板和賦格 當時以為上半場都結束了
這時候出來個講解員 才明白 原來剛剛是像BWV565的作品 不知道中央大劇院 為何不用BWV體系來標註作品的名稱
最讓我不解的的是後半場 兩首路易的作品
演奏者是連續演奏的 但是鞠躬一次
可是曲目表上 是兩首歌 當演奏者在54號表演結束的時候 我還在等54號開始 結果直接到了夏爾馬麗的作品
我感覺 我真是個偽古典樂迷 (;-_-)/
所以我僅僅從鼓掌這方面只是感覺
不要怪觀眾啦
還有 有點不理解 那鬧哄哄的返場
看了600多票的回答 多少有些釋然 確實巴洛克時期那種熱鬧的場面浮現在眼前


說兩場音樂會,都是近期的。
第一場是前兩天北德NDR來北京,票房真是讓人汗顏。但我可以說,這場的觀眾素質是我在北京看音樂會最高的一場沒有之一。連咳嗽帝都幾近於無。但馬勒後的觀眾起立致意的人很多(國內觀眾好像不善於這種致意方式),以及這麼點人卻製造出掀翻大劇院頂的歡呼聲,跟開演唱會一樣。但指揮轉身開始返場時掌聲刷地就消失了。
第二場是前兩天的羽佳。孩子多,家長也多。肖邦奏鳴曲間不斷有人鼓掌。羽佳最後都擺手示意大家不要鼓掌了。另外演了斯科里亞賓,我坐一樓側方樓座,能看到很多孩子明顯不耐煩了已經。返場時候,因為第二天周一孩子要上學,所以很多家長帶著孩子提前離場。走到一半羽佳謝幕接著返場,家長帶著孩子站在走道還挺尷尬的。
以上就是想說,希望音樂會和電影一樣能分級,或者有些購票指引。畢竟現在大多數人(不只家長)是缺乏分辨音樂會是否適合攜帶孩子聽的藝術鑒賞能力的。


直到現在這種根植於西方文化的藝術活動在中國的受眾群體仍然太小了,沒有根基。再者可能我們的廣大勞動人民更喜歡聽戲打賞的形式,習慣現場熱鬧地交互。中國現代化以前沒有藝術家的概念,也不怎麼尊重他們。別說音樂會了,就是看場電影都別想消停。就算音樂會有認真的觀眾,誠心想好好欣賞,無奈實在不懂套路,一停頓就忙不迭地鼓掌以示對音樂家的尊重,卻不知道這只是一個樂章,還沒有結束。。。把把演奏家們都拍蒙圈了,打亂了整體節奏 。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原因可以簡單分類為兩個方面,一是國民整體素質,二是受眾群體差別較大。

關於國民的整體素質,那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了,在這裡不便鋪展。值得注意一點的就是,這些西方古典音樂會,在國外是從古至今,家常便飯,而國內也不過是近幾十年才慢慢普及,很多人沖著「高雅」去體驗一回,卻對音樂會的認知甚少,很多次有人來問我,去聽音樂會我想買套禮服和西裝,我說不用了,運動服都不失禮,卻沒有人問過我鼓掌、加場等等注意事項,可能我說的他們也都沒記住。

在國外,感受到最大的差別是,音樂會的聽眾百分之八十是老人,而且這些老人是音樂會的常客。他們從年輕聽到年老,從年初聽到年尾,音樂廳還為此出售全年和各個季度的通票,而這在國內是無法推行的一個票種。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他們很清楚音樂會的禮節,很清楚音樂會的忌諱,他們能欣賞音樂,能享受音樂,他們還會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在大堂買一杯香檳,就像我們看電影買了杯可樂和爆米花。

再說說中國。國內的音樂會,除了學生專場和教師班音樂會的聽眾大部分是專業學生,市音樂廳的聽眾里專業院校的學生比重是很小的。而專業院校內的大音樂廳(主音樂廳),很多時候也聚集著琴童家長,音樂愛好者等等。那麼首先從琴童家長說起。琴童家長是想培養孩子,他們自身是不懂音樂的(非貶義,別鑽牛角尖,這個「懂」指專業性地懂)。那他們有可能也不怎麼能欣賞音樂(我爸媽一進音樂廳就睡覺),我也見到過一個媽媽鼓動她的孩子和她一起模仿指揮,還有很多家長邊聽邊對著自己的孩子「指點迷津」,你看他的手是怎麼怎麼怎麼,那個感覺怎麼怎麼怎麼。我同學(一個專業學生了啊)的媽媽,附中六年,所有的音樂會大師課一節不落,錄像給我同學看(你覺得這些音樂會和錄像我同學有看嗎)。這是典型的中國式急於求成家長,他們可能比孩子更熱衷於聽音樂會,卻從來沒讓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地、認真地聽過一場音樂會。而這在國外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教育理念就根本不同。

再說說那些琴童孩子們。他們有一部分出於好奇和興趣是自主提出學琴的,有一部分是家長幫他們決定學琴的。自己主動的孩子里,卻有百分之九十在上述家長行為下,逐漸喪失了主動「探尋」音樂的熱情。然後他們就集體搗蛋了唄。孩子本來也坐不住。國外音樂會的情況,我從來沒有見到過十歲以下的小孩,因為沒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逼他們去,更不會有爸爸媽媽自身沒有興趣,卻為了孩子,拽著孩子去。另外,如果孩子自願跟著大人去了,他們也從小受到自家大人的影響,受古典樂的熏陶,「能」聽懂,「能」坐得住,而且他們從大人那已經無意識地學會音樂會禮儀,他們會自己小心觀察大人的行為,以免自己出差錯。這是因為國外的孩子他們是出於自願,而且他們有來自家人的言傳身教。

總的來說,國外去聽音樂會的人,大部分都是長期聽音樂會的人,另一部分,也因為「聽音樂會」這一活動很普及,鄰居、家人、朋友、同學大家都聽過,可能和我們看電影的感覺差不多吧(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 ̄)╭ ),對於他們來說那是如此正常的一個休閑娛樂項目。而且大家都知道基本的音樂知識,各種體裁,有幾個樂章,什麼時候該鼓掌。然後呢,還沒有喋喋不休的琴童家長和熊孩子們。


一直以來,單一的抱怨國內音樂會現場糟糕是很不尊重歷史原因的。從上述原因看,這是一個很自然和必然的結果。其實在外國人看來,他們雖然知道中國觀眾素質不夠高,但也一直很羨慕中國的聽眾年齡如此年輕,因為國外音樂會(除音樂劇)老齡化太明顯。畢竟沒有人會逼孩子去聽音樂會,年輕孩子們晚上都泡pub去了呀。


所以說,誰又能說誰好呢?

改日添加解決


垃圾知乎,已放棄


音樂會和博物館應該全面禁止12歲以下兒童進入,熊孩子完全是噪音製造機,煩的不行


中國現在已經挺好了叭!二線城市以上不比國外差【我說的是真正的二線,杭州,成都那個級別】
還有一般鼓個掌也不會把我嚇的從彼得魯士卡跳到巴托克第二鋼琴協奏曲,請盡情鼓


音樂在中國人的骨子裡從來不是衣冠楚楚、正襟危坐欣賞的。在中國的傳統里,音樂一直都是用來助興的伴奏,上到古代文人雅士一邊飲酒賦詩狎妓,侍女一旁調琴。中到茶館聽書,邊聊天講事邊聽書。下到鄉村碧野,戲院聽戲,底下邊嗑著瓜子,喝彩調笑聊天。中國傳統曲藝的藝人從來沒有挑觀眾錯的邏輯,只有自己業務不精不被觀眾接受的邏輯。

不怪中國人不守規矩,怪中國人不守洋規矩。

音樂會是近代傳到中國的,總體而言,大多數中國人是沒有西方音樂素質的,這句話不是貶義,就像西方人也沒有欣賞京劇的素質一樣。缺少一種教育背景,自然缺少一份相應的「素質」。

這是文化問題,不是素質問題。


先說說古典音樂會和流行音樂會的區別,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區別在於和聲的合成問題,古典音樂的和聲是用很多樂器一個個音填滿泛音列,而每個音都不是特彆強的和聲。而流行音樂則簡單的用一個強有力的低音填滿整個泛音列。這就導致了整個音響效果的直接區別:不協和音插在古典音樂中會造成較大音響差異,而流行音樂則不會。這也是一個流行音樂會可以咳嗽,吃東西,說小話,而古典音樂會要求絕對安靜的原因。

素質低下實際上是和藝術素養有關的,大多數中國人不聽古典,不喜歡古典,導致對音樂會認識不大,以為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差不多,所以沒有引起重視,另外不喜歡古典音樂而故意做作的也可能有不少吧。

解決之道就是全面提升國民的音樂素養罷了。


推薦閱讀:

你拍過最美的鋼琴照片是哪個?
如果肖邦全狀態復活,演奏自己的作品,是否無法被其他人超越?如果沒有可比性的話,為什麼?
想演奏《哥德堡變奏曲》需要鋼琴水平達到怎樣的程度?
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酷在何處?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鋼琴協奏曲目與其作曲家?

TAG:鋼琴 | 古典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