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心理被動的人慢慢變為主動的人?
現在越來越覺得自己心裡很被動,如果別人不跟我說話,我就不會主動跟別人說話,除非覺得特別好的人才會主動接近。反對大部分人都是採取被動措施,如果別人跟我打招呼我就會回,不打就算了。有的甚至甚至為了避免碰到某些半生不熟的人,就想不去食堂,出去吃等,自覺這樣不好,想有所改變,但不知如何去做-_-||
絕大部分的退縮、被動行為都和自我概念有關。
這一點可以從很多流派的諮詢理論得到驗證,也在我自己身上有所體會。
艾利斯(1961)開始注意到人們對於外界許多事件和刺激的負面感受和行為反應,並非源於事件和刺激的性質,而在於面對事件時,我們腦海中的認知和想法。也就是說,對於事件和刺激的評價,會影響我們的感受和行為反應。
阿倫貝克(1967)在此基礎上將影響我們的感受和行為的認知過程進行了詳細分析。他認為這種認知評價之所以我們沒有意識到,並且難以發現,是因為它是在我們過往人生經歷中形成的一種評價習慣,以至於非常的自動化而無需認知努力,所以把它叫做「自動化思維」。自動化思維通常和某些具體情境相關。例如,本題中,社交被動的行為習慣讓我們可能在面對一個半生不熟的人時產生緊張和退縮,這時,我們可能出現一些自動化的思維是沒有被意識到的,如「我打招呼的方式他不喜歡怎麼辦/我打招呼他要是不理我怎麼辦」等等。這種思維背後都有一個和自我概念相關的信念支撐,貝克把它叫做核心信念,他總結出3種核心信念:
1,我不可愛/我不受人喜歡
2,我不勝任/我沒有能力
3,我是沒有價值的人
無論任何情景下,出現非適應性的感受和行為,都源於人們可能存在這三種核心信念之一。也就是我開篇的一個觀點:絕大部分的退縮、被動行為都和自我概念有關。而社交的退縮和被動往往源於「我不可愛/不受人喜歡/沒有吸引力」這樣的核心信念。
想想我們面對社交場合,我們選擇退縮、被動,源於什麼?
我自己有從退縮、被動逐漸轉變到相對平衡的一個過程。當我在本科的時候,我和題主非常相似。「如果別人不跟我說話,我就不會主動跟別人說話,除非覺得特別好的人才會主動接近。反對大部分人都是採取被動措施,如果別人跟我打招呼我就會回,不打就算了。有的甚至甚至為了避免碰到某些半生不熟的人,就想不去食堂,出去吃等」這一段簡直是當時我的一個真實寫照。
讓我至今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有一天早上7點50出門去上課,我一個人。剛剛出寢室,就遇見了一個半生不熟的同學,我們要上同一門課,而我和他並不是一個班的,很不熟。打了招呼,我們就一路沉默。那一路的煎熬和難受我至今難忘。
當時我不懂什麼心理學知識,沒有意識到那和我的想法有什麼關係,全然沉浸在自己尷尬、難受、想逃離的情緒狀態中了。現在回想,讓自己重回那個時刻,我想我腦子裡一定閃現出很多想法:「快,快,說點什麼。不然他肯定會覺得我傻逼。啊,我怎麼這麼無趣,找不到有意思的話題聊一聊呢。我就是一個傻逼。嗯,一定是的。沒有人會喜歡我這樣的傻逼。」
當我們回顧這些自動思維,以及和自我概念相關的核心信念的時候,它們代表著真實的情況嗎?並非完全是吧。它們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證據,比如和不熟悉人相處的一些不愉快經驗。可是這能夠完全代表「我不受歡迎」嗎?
我有另一個發現,簡單地質疑這個信念和想法往往比較困難,因為當我們真正相信「我不可愛/不受歡迎」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注意力偏差。我不受歡迎的經驗和信息,我們會格外關注和記住,而受到歡迎和肯定的經驗和信息會被忽略、否認和遺忘。
因而,我覺得除了隨時注意自己的自動思維,檢驗其真實性(見:「我不能勝任」嗎? - 心理學的禮物 - 知乎專欄)之外,我的另一個發現是貝克的3個核心信念是相互影響和相互關聯的。
再次注意這3個消極的核心信念:
1,我不可愛/我不受人喜歡
2,我不勝任/我沒有能力
3,我是沒有價值的人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與我們的自我概念相關,是指向我們自己個人和個人價值的。從我個人的變化和體驗過程中,提高其他兩個自我概念,會影響另外一個。也就是說,當我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的時候,我們更有可能相信我們是受人喜歡的。換句話說,我們擔心社交場合中不受人歡迎,往往可能伴隨著我們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現在,我依然會在和不太熟悉的人相處的時候找不到話題,會沉默。但我很少會感受到尷尬和難受了。因為,我找到了自己勝任能力的體現,並且相信自己的能力;也開始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是值得被人尊重和關注的。所以我不會出現一些負面的自動思維,不會著急於趕緊找話題,我承認自己找話題的弱點,但那是真實的我,並不代表我是缺少能力和不受歡迎的。因此,我的建議是,找到自己能力點和勝任的工作,並加強它,讓它成為你的閃光點。
Beck, J. S. (2011).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Basics and beyond. Guilford Press.
Beck, A. T. (1967). Depression: Clinic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焦慮的時代,給你一杯平靜,關注公眾號:zengminpsy
完美主義、社交焦慮:神經症者的心理困擾
導語:神經症者活在自己的內心裡,對外面的世界漠不關心,卻又時時關注別人的反應,以為每個人都在關注自己。
作者:科學公園 沉路的小屋
神經症不是最嚴重的心理問題,但卻是很痛苦的。反倒是最嚴重的心理問題——精神分裂症患者由於喪失了自知力並不覺得痛苦。神經症患者雖然長期生活在痛苦中,卻一般不會自殺,這和抑鬱症不同。神經症者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無法接受現實的自己,因此內心充滿了矛盾和衝突,總是在和自己戰鬥。神經症者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對愛的渴望無限「貪婪」,過分索取的結果是耗盡自己的支持系統,於是安全感和歸屬感更加缺失。神經症者過分關注自己的情緒,因此深受自己的負面情緒的影響,從而嚴重影響自己的社會功能,有時即使是很簡單的事情也缺乏行動力。神經症者在人際交往中敏感脆弱,渴望關注又害怕關注,顯得彆扭,容易受挫而變得迴避交往,表面顯得冷漠孤僻,事實上非常渴望別人對其熱情和親密。神經症者活在自己的內心裡,對外面的世界漠不關心,卻又時時關注別人的反應,以為每個人都在關注自己。
無法接受自己的完美主義者
神經症者都是完美主義者。他無法接受現實中那個有缺點的自己,無法與自己和平相處,他把自己當成敵人和對手,總是處於戰鬥狀態。他的思維方式是非此即彼的,全或無,他想找到一種方法,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卻永遠也找不到。他不允許自己犯錯誤,不能容忍一種有缺陷有遺憾的生活和人生。他的自我是分裂的,既自負又自卑。「他希望自己無能為力……但與此同時又……堅持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他傾向於感到自己無足輕重,一文不值,但如果別人不把他當天才看待,他又會勃然大怒。」(卡倫·霍妮《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
神經症者內心有許多「不合理信念」。「我應該是一個重要人物」或者「我一定要成為一個重要人物」只是其中之一。他的理想和目標極其遠大,但現實的腳步卻遠遠跟不上。他本來是有許多潛力和天賦的,但由於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與內心的交戰上,這就嚴重限制和磨損了他的才能的發揮,也就限制了他的成就。儘管如此,由於他的偏執,他還是會在某些方面變得比許多其他人優秀。這也許構成了他自戀的資本和維持他的高自我要求的基礎,但他對自己的期待實在太高,因此他永遠無法找到自信。缺乏行動和成就的支撐,理想主義者就立即變成空想主義者。
因此,我們對神經症者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學會接受自己,無條件地接納自我。不再把自我的價值建立在「表現」和「成就」的基礎上。他總覺得:我表現不好,所以我沒有價值;我不夠優秀,所以我沒有價值。必須糾正這些信念。「我在故我好」,只要你活著,你就是有價值的,你的價值跟你的表現無關,跟你的成就無關。為什麼要因為「有缺點、沒成就、表現不好、不夠優秀」就拒絕接受自己呢?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會因為這些原因而拒絕接受TA嗎?你不會,對嗎?那樣很「勢利」,很「現實」,不是嗎?那不是「真愛」,更不是「理想主義」,不是嗎?那麼,好好愛自己吧!從今天開始,無條件地接受自己,喜歡自己,愛自己,愛那個「有缺點,沒成就,表現不好,不夠優秀」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
在接受自己的基礎上來改善自己、超越自己。接受自己,不等於安於現狀,從此不必再努力。接受自己,是承認和接受事實,客觀地評價和認識自己,不迴避不幻想,不用一個完美的幻象來代替現實中的自己;接受自己,是從根本上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不再把自我價值和自信建立在那些易變、脆弱的外界事物上。接受自己,你會活得坦然和自信,不再為自己的表現而焦慮,因為你的表現與你的價值無關。在這種心平氣和的狀態下,你的潛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你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更多地花在自己的目標上,而不是與內心的戰鬥上,於是你更容易取得進步和成就。
我們對神經症者的第二個建議是:合理地期待自己,找到「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之間的平衡點。他對自己的期待和要求是非常高的,這與他的客觀現實形成嚴重的分裂狀態,因此他長期生活在焦慮中,即使他取得了一些成就和進步,他也很難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他的生活就鮮有快樂。自我實現是人類的正常需要,因此想取得成就甚至想成為「不平凡」的人,都是正常的想法,但如果偏執而極端地認為「我應該成為重要人物」、「我一定要成為重要人物」就錯了。世界按照自己的規律在運轉,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的規則是在競爭中自然形成的,無論從歷史事實或是從數學中的「正態分布」規律來看,能夠成為「重要人物」的人都是少之又少,而且成為「重要人物」是時代、才華、機遇等因素機緣巧合的結果,並非單靠個人努力可以實現,更不是你有這樣的(哪怕是強烈的、偏執的甚至瘋狂的)動機和期待就會變成現實。從這個意義上,那些脫離自己的能力和潛力而設定的所謂「遠大理想」純粹是浪費時間,而且讓自己更加痛苦,反倒是設定一些合理的能夠實現的目標更容易成功,也更能夠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我們必須深刻認識這一點: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你所有的願望、夢想、理想、藍圖、戰略都只是你腦袋裡主觀的「想法」,和「承諾」一樣是完全的空頭支票,並不是客觀現實,而且越是「遠大」的理想,就越沒有意義。並不會因為你有比別人更遠大的理想,你就真的取得比別人更大的成就(如果是這樣那就真是「心想事成」了,那麼大家都不要工作都來做夢好了),反倒是那些很少做夢腳踏實地的人,那些懂得「期望減半,努力加倍」的人能夠走得更遠。只要想一想就明白,我們真正能夠把握的只有「今天」。
那麼,什麼樣的理想和期待才是合適的呢?對此我們強烈建議:做最好的自己。把名人、偉人當榜樣而不是「偶像」,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但不要把他們的成就當成自己人生的標杆。事實上,無論我們把誰當標杆,終其一生我們能夠努力成為的依然只是「最好的自己」。馬斯洛對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是這樣定義的:人傾向於充分地發揮他的潛能,不斷地成為他能夠成為的那個人。注意這裡的用詞:「能夠成為的那個人」而不是「應該成為的那個人」,這意味著一個人的最高成就就是完全充分地發揮他的潛力,努力成為他能夠成為的那個「最好的自己」,除此之外,再「遠大」的理想都是空想。放棄「偶像」的成就標杆,把「做最好的自己」當做人生的信念和努力方向,你就能夠設定出適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能夠不斷超越自己。這樣,理想才真正成為引領你的人生的燈塔,而不是成為壓迫你的人生的一座大山。
我們對神經症者的第三個建議是:允許自己犯錯誤,不再做「完人」。李開復在《世界因你不同》里提到:谷歌是一個允許犯錯誤的公司。有一次,公司的一個副總裁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導致公司損失幾百萬美元,公司的最高領導竟然對她說:「我很高興你犯了這個錯誤,因為我希望這個公司是個跑太快、做太多的公司,而不是一個做太少、太小心的公司。跑太快、做太多不免會犯錯。如果不犯錯,反而意味著我們沒有冒足夠的風險!」
任正非說過:「在人生的路上,我希望大家不要努力去做完人。一個人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用於去改造缺點,等你改造完了對人類有什麼貢獻呢?」「沒犯錯就可以當幹部嗎?有些人沒犯過一次錯誤,因為他一件事情都沒做。」
人際敏感的社交焦慮者
神經症者是人際敏感的社交焦慮者。他的思維十分纖細,神經過敏,加上性格偏執,容易「受傷」,把別人無意或善意的言行理解為惡意。他渴望別人對他親密和熱情,害怕別人對他冷淡和冷落。他害怕別人「不理他」。他不喜歡主動和人打招呼,害怕別人不理他;他離開一個場合時不喜歡和人告別,害怕別人「沒聽見」。如果他發簡訊給別人而沒得到回復,他會心情很難受,如果是找人幫忙的簡訊,那麼他會更加受傷,並從此遠離那個人。對別人的任何行為,他心裡都會無法控制地反覆回憶和揣摩,而且他是「內歸因」的,當別人沒有回復他時,他會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別人才「不理他」,才對他「不好」。如果他在路上跟人打招呼而別人沒有理他,他會認為那個人一定是不高興,對他有意見,進而思考「他為什麼不高興」,是不是什麼時候得罪他了。總之,他的神經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傷而導致情緒不良,這給他(以及周圍的人)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這導致他越來越討厭和迴避社交,也讓其他人要小心翼翼與之相處,以免一不小心「傷害」到他。
神經症者是自我中心的。他被自己的感受轟炸得應付不過來,哪還有精力去體會別人的感受。「一律以自己的感受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最終陷入作繭自縛。」他的生活是「情緒中心」的。他很看重自己的情緒,過分關注自己的感受,對現實的目標和問題反而有意無意地忽視。由於這種關注,更放大了情緒的影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的行為是被情緒控制的,所以雖然他處處為自己考慮,「但是所作所為又都與自己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馳。」神經過敏加上情緒中心,讓他的情緒經常處於不良狀態,加上他對自己的苛刻要求(「我怎麼可以情緒不好呢?太不像話了!」),於是社交焦慮甚至恐懼就不可避免了。
神經症者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關愛,沒有建立好牢固的鏈接關係,所以他非常渴望愛,這種對愛的渴望是強烈的、貪婪的。這導致他不自覺地依賴那些對他好的人,而這種依賴通常給他人帶來某些負擔。他渴望被接納,害怕被遺棄,為了獲得接納甚至不惜代價去討好別人,這種依賴要麼讓人厭煩,要麼被人利用。總之,他很難如願以償地獲得他想要的那種全然的無限的愛。神經症者「的人格一直停留在兒童階段,他們是沒有長大的孩子,害怕遺棄,害怕分離……」他感覺父母虧欠了他,長大後他就通過「得病」來「討債」,向父母討債,向別人討債,向世界討債。
神經症者智力很好,喜歡閱讀,喜歡自我分析,他似乎懂得很多道理,但總是走不出自己的怪圈。他無法真正改變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的問題能夠帶給他一些「好處」和「特權」:獲得別人的關注、同情和關愛,放棄某些屬於自己的責任等等。他的內心是有很多想法和慾望的,但他總要掩藏起來,讓人覺得他是純潔的,拚命壓抑的結果就是導致內心更多的衝突和恐懼,而外在的行為給人感覺彆扭。
在社交場合,神經症者既害怕關注又渴望關注。由於焦慮,他害怕別人關注他,但內心對愛是如此渴望,他又非常渴望關注,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他是一個表演者。「自我虐待和自我摧殘常常是他們的保留節目,他們藉此來展示自己的傷口,藉此來贏得人們的同情和憐憫」,「表演是他們獲得關愛的唯一方式和手段,他們活得很累,可他們又不願意改變,因為沒有了表演他們什麼都沒有。」
總之,神經症者在社交中是不可愛和不受歡迎的。社交對他來說是痛苦的事情。「不認識到神經症中包含著這種令人癱瘓無力的絕望感,就不可能理解任何嚴重的神經症。……在所有那些古怪的虛榮、自負、要求和敵意後面,有一個正在受苦的人。他感到自己已被永遠排除在一切使生活值得一過的歡樂和享受之外,他意識到即使他得到了他希望得到的一切,也不可能真正享受它。……一個象這樣完全被關閉在幸福的大門之外,不可能獲得任何歡樂的人,他要是不對那不屬於他的世界充滿仇恨,那他倒真的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天使了。」(《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
我們給神經症者的第四個建議是:學會獨立,放棄依賴。要做到這點,我們需要審視和糾正自己頭腦中的不合理信念:別人應該愛我,應該支持我、關心我、喜歡我,應該對我好。如果你這樣想,你自然會處處遭到挫折,感到傷害,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對你好,都支持和喜歡你。正確的信念是:我希望別人對我好,但我不知道不可能每個人都對我好,因此,如果有人不喜歡我或忽視我,我也不會覺得「受傷」,因為別人沒有義務對我好,沒有別人的喜歡,我也一樣能夠活得很好,這沒什麼。學會獨立和堅強,學會依靠自己。記住,別人沒有義務來愛你。
我們給神經症者的第五個建議是:以目標為中心,不要關注自己的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目標上,集中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你就沒有心思去想自己的問題,負面情緒就不容易產生,即使產生了也不容易擴散、放大,也就不容易影響和控制你的行為。不要太關注自己的感受,感受什麼都不是,只是一種情緒。「凡正事不足者,必症事有餘,凡正事足者,症事溜之大吉。」
森田療法告訴我們: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對於出現的情緒和癥狀不在乎,要著眼於自己的目的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對待不安應既來之則安之』,『情緒要順其自然』,仍然去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現了不安就聽憑這種不安去支配行動。自己的情緒好也罷,壞也罷,惟有行動要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
神經症者始終缺乏安全感,因此他總在試圖「控制」,通過控制來獲得安全感。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錢、權力和成就。「神經症病人往往傾向於服從他人的意志,但與此同時他又堅持認為世界應該適應自己。他傾向於感到自己受奴役,但與此同時又堅持認為他支配他人的權力應該是無庸質疑的。」(《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在這裡,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他內心的不合理信念:堅持認為世界應該適應自己。而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他就總是活在焦慮中。
即使是自己,也並非完全能夠控制。許又新教授在《「相對不隨意」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中說:「在感到疲勞而坐在沙發里閉目養神時,常常免不了出現各種互不相關的雜亂思想……健康人聽其自然,也就相安無事,有焦慮氣質的人力圖控制它,反而強烈地感到控制不住而煩躁。……可以說,控制不住是控制過分造成的結果。」
我們對神經症者的最後一個建議是:培養自己的興趣,過充實的生活。如果你希望先徹底解決自己的「問題」然後再開始好好生活,那麼你可能永遠無法開始你想要的生活。學會忘記自己的「問題」,不再把「治好自己」當成生活中的首要事情,而是積極地投入到自己的目標和興趣中去,通過小事積累自信,通過興趣增加快樂。「像健康人一樣地生活就能健康起來。神經質者總是希望先消除癥狀(改善情緒),然後再恢復到健康的生活,這樣做永遠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若對情緒不予理會,首先像健康人一樣去行動,這樣,情緒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健康的情緒。」
最後補充幾段話,希望能有一些幫助:(1) 因為害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為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逐漸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果在內心不斷地用憤懣和羞怒飼育著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對我而言,猛獸就是這自大的羞恥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損自己,施苦妻兒,傷害朋友。末了,我就變成了這副與內心一致的模樣。
(2)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側身於生活的污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卡里·紀伯倫
謝謝邀請
我很理解這種感覺,因為自己在比較小的時候也有類似狀況。羅列幾個理解這個問題的角度,你可以試著從這些角度來尋找適合自己的改善方法。
1.被動帶來的獎勵和價值是什麼?
當一個人反覆做一件看上去不太好的事情時,一定都是因為這件事情有隱藏價值。回憶我自己的被動和沉默個性,老師家長批評我時我不說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反抗和抱負,我心裡很爽。和不熟悉的人來往顯得被動,是因為這姿態讓我感到安全,不會暴露自己,對局面和關係有掌控感。刻意迴避某些需要和人來往的場合,是為了讓我輕鬆,避免焦慮和尷尬的感覺。
所以說被動的傾向,未必是絕對意義上的缺點。如果你沒有從被動當中得到點什麼,那麼你一定不會如此廣泛和持續地被動。所以你需要問自己:我從被動的個性里得到了什麼?在不同的場景和關係里,我的被動給我帶來了什麼好處?
2.年齡和閱歷
題主提到食堂,我猜題主是大學生吧?人的性格在學生時代和走上社會之後,會隨著閱歷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也產生很多變動。學生時代的我們,在人際交往的問題上可能沒有太多模仿對象,接受的引導和參考比較少,所以說對於這件事情的總體感受是比較恐懼和迴避的。因此被動就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反應。
閱歷未必能夠讓性格180度大轉變,但是如果在關於自己生活和經歷的一些選擇上有意識地做出有利於成長和突破的選擇,那麼持續的經驗積累將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重塑你的性格。我自己的經驗里,刻意選擇了打磨自己被動內向問題的選擇包括:做上門銷售兼職,學校學生會組織工作,組織街頭募捐等小活動,參加關愛他人的公益活動等等。
如果對於你來說被動是一個問題,是一個你想要改善的事情,那麼你需要有這樣的意識:從現在開始未來的大約五年裡面,你需要時不時地讓自己做一些必須帶著主動姿態去完成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未必都能一下子改變自己,但是你要堅持這麼做幾年,然後性格上的變化就會自然而然發生,而且有時候甚至自然到你自己都意識不到。
3.找到自己的位置
說到被動的問題,我現在在很多情況下都有習慣性的被動。比如漏接的陌生電話,我不喜歡直接打回去,而是發簡訊問是誰。比如我看到陌生人也本能地不想對話。包括我去參加知乎鹽club的時候,也主要和認識的人對話,有粉絲來打招呼什麼的,我都會本能地感到有點焦慮。但是被動的人是不是一定就過得不開心呢?我的理解,可能在某些方面的確會有一些限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的生活就徹底沒希望了。
每個人都有弱點和缺點,而且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地改善,也沒法成為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我一直認為,我們每個人活著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哪怕是缺點,也並不會有什麼困擾,甚至會變成優點。
你所處的環境,是否讓你的被動顯得更像是缺點而不是優點?大學校園裡面,人際關係廣泛又複雜,每天的互動頻率高,在這種高頻率高強度的互動網路里,被動的人會顯得非常格格不入。加上這個年紀的年輕人普遍有建立自信和人際關係的渴望,所以整個氛圍是十分重社交,重popularity的。
可是如果我們把同樣一個被動的人拎出來,放到另一個環境里,比如一個比較重技術和手藝的地方(設計工作室,醫院,甚至是心理諮詢機構),因為這樣的環境並不是那麼注重社交,而更看重其他一些特點,所以說性格上被動的問題,其實就不會顯得那麼的突出。被動可以改善,但未必能徹底改變,所以根據自己的秉性選擇合適的環境,讓自己的長處最大化發揮,讓自己的短處得以縮小為一個不那麼相關的問題,是你可以考慮的方面。
另外就我了解,其實許多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大學這個階段,因為要應付中小學時代未體驗過的社交壓力,所以對自己的性格和社交能力感到挫敗,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一方面是個關於心理和性格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也是關於教育體制,家庭文化的系統性的問題。你需要知道你在自責被動的時候,你身邊其實也有很多人有類似的苦惱,而這現象的產生並不是因為你的錯。
4.增加主動行為的回報
什麼樣的情況下你會主動?也許是和熟人見面的時候,也許是和別人探討你很擅長的話題的時候,也許是遇到了喜歡的人的時候。這些場景的共同點是,你的主動會帶來回報:親密感,自信和愉悅感。相比之下,你在感到被動的時候,往往是因為此時主動並不能帶來什麼回報。比如和陌生人交往,你的主動帶來的無非就是對方半斤八兩的禮貌回應,你們也未必能有什麼實質性的來往。這樣的情況下,主動交往就會顯得特別沒必要。
也許有一天你會學會許多的社交技巧,不再害怕與不熟悉的人來往。但是到了那個時候,你會發現你還是必須面對一個現實:我們和很多人的互動都是空洞無趣,毫無意義的膚淺對話,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精力,卻什麼也得不到。當然了,這是可能有了很多年閱歷之後才會有的感受,但這樣的現實,我認為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我們的被動傾向。被動是應該的,因為被動讓我們節省了時間,避免了一些沒什麼意義和結果的互動。
如果你認為自己有必要更主動一些,那麼你需要考慮的角度就是如何增加主動行為所帶來的回報。舉個例子,如果你新買了一個筆記本電腦,你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給所有同學看,這時候你是不會有被動的問題的,因為你的主動展示,會帶來許多的讚美和羨慕,你會很爽。可是你並不能每次都靠買東西來創造回報,對不對?
所以你可以做的是,從你自身的角度出發,你有哪些優點願意展現,你有哪些疑問想要澄清,你有哪些好奇想要探索,你有哪些故事想要聆聽,盡量發現與他人交往過程中你可以獲得的各種回報,當你越善於挖掘出別人身上的閃光點,有趣之處和令人驚嘆的故事時,你會越有興趣和別人對話交往。因為每一次對話,都可能成為一次妙趣橫生的體驗。
題主屬於很聰明的那種類型,你的大腦預測未來的部分發達,你本能地一直在評估事情進展的各種可能結果。
只不過,你被自己的大腦騙了。因為你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很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因此你在和人互動之前就已經在害怕你在主動溝通後因為表現不得當而產生不好的結果。
之所以願意被動溝通,是因為被動狀態下如果不說話的話影響肯定很糟,而你知道這一點,因此在內心權衡之後你會選擇說話。但是,在你自己有選擇權的時候,你就會盡一切可能避開說話的機會,不說話就不會做出不合適或者丟臉的事情來,至少你自己是這麼認為的。除非對方你很熟,他對你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過去的大量溝通時間讓你覺得不會在他面前做出不合適的事情。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你去大街上找陌生人借電話用一下。因為完全不認識,所以丟臉也沒惡劣影響,反正他找不到你也不知道你是誰。在最開始你肯定會不好意思,因為你會習慣於擔心可能的惡劣影響,此時你就反覆告訴自己對方並不知道你是誰,丟臉沒關係。你可以嘗試個30次,肯定很多時候會被拒絕,因為別人怕你是騙子,但有時候也可能會成功。無論成功與失敗,你會發現你最開始所擔心的惡劣影響根本就不存在,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克服這種過分擔憂和恐懼的心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地意識到它並且挑戰它。哈哈。
當我說哈哈的時候並不表示我樂觀,也不說明我主動-------實際上,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被動,那是一股向下跌去的重力,我閉眼就好像能夠撫摸得到。我真的是一個被動的人,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被動-----現在這個往下走的力量已經能讓我感受到足夠的沉重、讓我深堪其憂。
別人不跟你說話,你就不會主人跟人說話-----題主,你真是弱爆了,這算得什麼?我喜歡的姑娘和我說話我都盡量不搭理,何況你這裡所說的「別人」呢。
哈哈,上面是一句玩笑話,但說真的,你這個現狀很正常,大家相處得半生不熟但也沒了相互探索的慾望,對方在路上遇到你了,給你打個招呼,那是出於礙於情面的禮貌,其實他心裡也希望路上不要遇到你,給你點個頭哈個腰打聲哈嘍其實也挺費能量的。
為了避免遇到半生不熟的人你選擇不去食堂,這一點你又弱爆了-----你可考慮那些為了不要遇到人而死宅在寢室里打遊戲的男士們?你說他們被動?他們是熱愛---熱愛遊戲。而你也熱愛----熱愛那種呆著寢室里微微餓肚子的感覺。別矯情了,等你真的餓了,估計穿拖鞋你都會往食堂衝鋒陷陣、毫不腳軟。
怎麼說呢,不想去吃飯,如果你不是因為要趕遊戲或者是抄作業,那多半是你懶習慣了。
你的現狀不嚴重,看著上面那麼多答主辛勤的勞作,請你點贊感謝他們,然後把他們忘得一乾二淨,因為他們真的有人把你當成病人了,難道你也把自己當成病人了么?-----哦,怪不得你有病呢。
很多答案寫的很好,只不過是真的寫給那些心理被動的嚴重患者----比如是我,而不一定輪到你。
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明天定一個咣啷啷的五點半鬧鐘,然後把你早起的事情鬧得全寢沸騰、群情氣憤,在他們的叫罵聲、詛咒聲的變現督促之中,你出門、你洗臉、你刷牙、你回寢,稍加打理,穿好衣褲,然後又在室友的咒罵交響之中,你奪門而出,出大門,去操場跑步去!
你只需要精神煥發就可解決大部分問題了。
順便你可以發現,六點鐘,校園裡人很少,商店也沒有開,朝陽在,你很涼快-----這種綜合體會是一種爽,你知道不?
順便你可以發現,操場上也是有人在跑步的,我保證,每個大學都會有那種早起耕耘者,你以為就只有你今天來了,他們才來的么?錯了錯了,他們一直都在,是你今天第一次去,你才發現他們!
如果你學校周圍環境有居民區,你一定能夠發現那些帶收音機的老頭、遛狗的阿姨,來的都比你早!
你這麼挫,你今天才發現這些,你今天才發現,原來校園的早晨這麼新鮮而有活力!
其實一直有這麼有活力,你以前從來沒發現而已。
一天起了個好頭,那種看過清晨六點鐘朝陽的生命,就一定有了不一樣的精神狀態和態度,相信老天爺,不會因為你明天早起就恰好陰雲密布。一,我也有這樣的問題。我有嚴重的社交障礙,可能還有輕微的臉盲癥狀。而且很多細節曾經和題主一樣,比如為了怕遇到人寧可不吃飯,上廁所怕遇到人都會躲在隔斷里,聽到外面有人就一直躲著不出來。不想和理髮師交流,所以能不理髮就不,不想和醫生說話,所以生病了能不去醫院不去,以至於經常小病成大病。
二,我的環境。我的工作性質是經常和人打交道,經歷過多個單位,是部門的主管,手機通訊錄有將近800人,還是經常刪的結果。在我們這個省會城市認識的人巨多,到哪裡都會遇到熟悉的。我記不住別人的臉,就經常覺得別人也記不住我的臉,鬧了很多笑話。
三,我的應對。用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到達安全的位置。1:在參加工作的前三年,我就努力裝,裝性格外向,有能力,心裡素質好,然後通過了多次競爭,用了大約5年的時間,干到了不需要壓抑自己的崗位。2:培養自己的心腹和代言人。有了位置,就培養了幾個小夥伴,到了一定位置後,把他們安排在身邊。所有的外界事物,均由他們去做,包括聯繫下面的人,溝通上面的人,我個人生活中的一些安排,和陌生人打交道的,都由他們去做。平時,他們也知道,我害怕聽到手機響,下班時間不想有任何的交流。3:搞定對你影響最大的人。人在社會不可能不去社交,對我這樣的性格,能少交流就少交流,所以我對待我們的老大,就像自己的親人,多少年就這樣,他開始也不接受我,一年兩年三年,一直對他這樣,他就習慣了,現在他也不覺得我純是他下級,也是半個家人。所以安排最重要的崗位,提供最大的保護。問題是他不知道我有社交恐懼症!因為老大罩著,幾個心腹包容著,我這幾年幾乎不用和任何人被動交流。
四,變被動為主動的表現狀態。我這幾年早點或晚點上班,避開單位人多的時候,進了辦公室就不出門了,辦公室的門和窗,我以工作需要為由,全部換成了隔音的,平時也不接電話,手機調靜音,偶爾看看手機,大部分未接電話都不回,必須回的才回。所以大部分時候,誰也找不到我,我想和誰聯繫,才會聯繫。算是可以主動的和想聯繫的人聯繫。
我對家裡人也這樣,幾乎不會第一時間接電話,大部分時候都是簡訊說(現在也不習慣qq、微信等,一般都是由同事用我的號安排工作和別人交流),而且有必要才會說。因為簡訊也更主動,不會有情緒變化,且有編輯和醞釀的時間。但是,對孩子例外,主動和他互動的很多。
可能會有人質疑,我的下級為啥會替我承擔所有的瑣事和日常的事物。因為,我以家人待他們,且我根本就不在乎他們出賣我,因為,老大信任我。而且我對前途事業什麼的根本就不在乎,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好,最近幾年,我也幾次和老大溝通,可以把我安排到一般崗位,老大說,你就當個吉祥物,看著你在那裡,我就放心。越這樣,別人還覺得你高不可測。其實,我就是個廢物。
最後說說不好的地方,年齡越大,語言能力越弱,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差,很多時候說話,就是「嗯」「可以」「你看著辦」,其實真是不知道也不想去想該怎麼辦。很多領域,工作都是有慣性的,無論有多大壓力和多嚴重的後果,我也不會直接去插手下級的作法,他們覺得是我信任他們,只能超常的去工作去應對。還覺得出了問題,我能搞定,其實在很久以前,我已經什麼都搞不定了。
所以,我會經常思考,如果我落魄了,甚至是只能拿低保度日了,怎麼辦?想了很多年,覺得真那樣,也可以接受。感謝萬能的電商,沒有商廈,還有互聯網。沒有蘋果,還有小米。沒有car,還有bus。一切一切,活著應該問題不大。
就是一場裝的人生啊
實名反對最高票答案,反對理由:雖然寫得看起來很厲害,但是解決不了本題的問題,甚至可以說與本題無關。
最高票答案的解決方案是:找到自己能力點和勝任的工作,並加強它,讓它成為你的閃光點。
不知道可不可以理解為是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信心?),讓自己不會產生或減弱他所說的3個消極核心信念:我不可愛/不受人喜歡,我不勝任/我沒有能力,我是沒有價值的人。
這三個信念產生的原因要麼是自我懷疑、要麼是自己的能力確實不夠。但是,這都與心理被動無關。
首先請容我舉個例子:
在一個運動場上,有三個可愛的小朋友,他們分別叫小明、小前,小後。運動場上一片熱鬧,但是他們三個都只是獃獃的看別人玩。小明因為球技差不參加,小前因為怕輸球沒面子不參加,小後只想看漫畫。你覺得這三個人在運動這個事件中誰是心理被動?
答案是小後。
雖然他們都沒參加(甚至可以說是逃避),但是前兩者都是主動的,他們是想打球的,但是一個因為沒能力不參加,一個因為沒信心不參加。只要小明把球技練好了他就會上場,只要小前克服了心理障礙也能上場(前面沒說他水平不夠額)。
但是對於小後,他球技再好,再不怕輸球都不會願意上場的。理由很簡單:他就想看漫畫啊。
聰明的知友肯定發現了:運動場(踢球)=社交,球技差=沒實力,怕輸球=沒自信,想看漫畫=不感興趣。
你看看現實生活中,是不是很多人一開始很沉默看起來社交無能一樣,後來因為能力被肯定後或者成長後變成社交達人了。這些人(小明小前)一開始就是主動的,他們才不是什麼心理被動者。
至此,我應該算是證明了我對高票答案的反對理由了。
接下來再來解決小後的問題(其實不是問題額,但是看題主的意思好像是問題,那就假裝是問題)。
首先請題主或者其他關心本題的知友先確認自己是不是小明小前,如果是的話請出門左拐練球去。
對於小後,有兩種答案。
一.愛看漫畫就看漫畫唄,不愛打球就不打被,打球的並不比看漫畫的高,這只是大千世界的一角而已。(潛台詞:不愛社交很正常的,你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社交達人並不比獨處者高人一等。)
二.如果你看到了灌籃高手或者足球小將或許你會想要上場試一下額。(潛台詞:握草,字有點多潛不住了,看下面吧)
第二種才是真正值得探討的地方。對於那種深度心理被動的人,只有當他的事情或者目的與社交聯繫起來時他才可能轉變為社交主動。
舉一個很神經病的例子:我不想任何人說話,我就想默默的吃我的牛肉麵。好的,我要出門去吃牛肉麵了。室友問我去哪兒,不想理他。宿管問我去哪兒,不想理他。路上同學問我去哪兒,不想理他。到店裡了,老闆問我吃什麼,不想理他。哎呀握草,我要吃牛肉麵啊,我還是理一下他好了。好的我跟他說我要吃牛肉麵了。哎呀,要不要告訴他吃幾兩呢。還是說吧,好的我告訴他我要吃幾兩了。哎呀,要不要告訴他我不要香菜呢。還是說吧,好的我告訴他我不要香菜了。。。(剩下的畫面自己腦補)
你告訴我,我跟老闆這個算不算社交?肯定算,只是屬於很淺度的而已。但是你猜這樣下去我會不會有可能跟老闆討論起牛肉麵有幾種做法(友情提示這裡是社交新手村額),他會不會告訴我他跟肯德基談笑風生(友情提示這裡是社交大師額),然後我跟他一起做一個大新聞(友情提示這裡是社交達人區額)。肯定是有可能的,只要有這種可能就算是成功。
那我再寫最後一句?
將你實現理想/目的的路線調整到必須與人打交道的軌道上。
我覺得我有時候絕對心機婊。
看到不想照面的人。甚至會假裝打電話。轉過身去。為了避開一些半數不熟的人,也會不出門。
話說回來,題主是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想要改變。我的建議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社交只是為了適應社會,以便能更好的生存,同時滿足自身的某些需求。如果自己覺得很自在便不用去勉強自己,勉強自己變得和所有人一樣。那麼開朗,那麼人緣好。
我給一個曾經關係很好,最終離我遠去的人說過,
你嘲笑我不合群,和別人不一樣。
但我嘲笑的是你們都是一個樣。
我得罪人,我朋友少。
你會做人,朋友多。
但我僅有的那幾個朋友在我住院的時候能買張飛機票過來。
我不在乎,像我這樣活,能不能出人頭地。
我爸跟我說,希望我開心。
有一個很簡單,但是目前看卻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分析人與干預人。找一個人,分析他的弱點是什麼?然後根據弱點去干預他的心理,想辦法讓他高興或不高興。
所謂被動的人,通常是小時候在心理過程中,受到外部壓制與束縛,而使人的「攻擊性」這種本能得到抑制,而形成被動的心理習慣。
而分析人與干預人,是最有效地恢復人的攻擊性本能的手段。
文:達芙妮 責任編輯:螢火蟲 我去姐姐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01 你是被動的人嗎?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見一種人,從不主動,特別被動,比如在男女感情里,有些從不主動追求女孩,有些人必須要等別人主動太能談戀愛,倆被動的人明明彼此有意,但因為倆性格都被動,結果誰都無法先跨出那一步,最後殺進了個主動的人,戀情就此告吹。
還有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從來不能主動,在大會上從來不發言,在群體聚會中沉默寡言,幾乎從來不表達意見,點菜時要不是有人使勁邀請他,絕不會主動點。被動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好像特別沒主見,自己沒主意,怎麼都行,永遠處於配合外界的狀態。
對於一個支配慾望強的人來說,有個被動的搭檔真是一拍即可,但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個人太被動,會有點讓對方覺得無趣和心累,比如戀愛中,一個人總是被動,估計戀愛也談不下去,畢竟戀愛也是一件你來我往的事。
02 是追求成功還是避免失敗? 這決定了你是被動還是主動
同樣都是人,為什麼人的性格有的主動,有的被動?那種過於被動的人又經歷了什麼導致今天這樣? 很早的時候,心理學界有研究動機的心理學家就提出了人類的個人動機有兩種:一種是追求成功,一種是避免失敗。根據動機的不同,人類因此被分為兩種:追求成功的人和避免失敗的人。
①追求成功型 兩類人在行為模式上具有截然不同的反映。對於追求成功類型的人來說,行動的關注點在於如何取到我要的成功,我要實現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會全力以赴,竭盡自己的潛能,即便失敗也在所不辭。 在這種人的價值體系里,成功和追求帶來的滿足感要超過失敗帶來的恐懼感,所以他們往往做事比較主動。
②避免失敗型 而對於避免失敗類型的人來說,他們行動的關注點在於如何避免失敗,在他們的價值體系里,失敗是件不能承受的事,做事的唯一動機就是儘可能避免失敗,讓自己處在最大的安全區域內,所以他們的表現相對來說就更容易被動。
是的,被動者就是那種具有這種價值體系的人,在被動者的心理,失敗、出醜是難以忍受的,人生最該避免的就是失敗和出醜,他們把避免失敗等同於自己的成功,把避免出醜等同了成功。 所以他們不敢主動,每次主動都是降低他們成功概率的風險點,在嚴重被動的人的心裡,這種恐懼會讓他們生不如死,陷入失控的境地。 那麼這種避免失敗和出醜的價值評價體系又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同樣是人,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動機體系?
03 「我沒有資格擁有這些。」 被動型人格的一個根源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一個人跟外界的關係模式基本都是他幼年跟父母關係模式的翻版和重現。 避免失敗和出醜的心理追求來源於對一個標準的忠誠,這個標準就是完美主義,正是因為之前在很小的時候經歷過苛刻的評判和不接納,讓一個人把自己曾經表現出的缺點和不足當成了不可接受的東西。
幼年的這種評判和不接納相當根深蒂固,它會跟羞恥和恐懼結合在一起,深埋在當事人的潛意識深處。 讓他們在遇到類似的情境或事件時,容易觸發這種不良體驗,為了避免出現這種體驗,他們只能控制不再讓自己陷入早年的那種生活情境里,即盡量不自發做出行為,以避免達不到標準,引來不好的評價,讓自己更加不堪。
毫無疑問,在被動者的內心裡,他們的自我評價是極低的,這種低的自我評價正是他們容易沒有主見,不敢冒險,走向被動的根源,而這種自我評價不過是他們在幼年時父母對他們評價的內化。 也就是說,被動者的父母在被動者年幼時,有意無意的表達了太多的不滿意,指出了太多的缺點,他們潛意識了表達了世界應該有個標準,人們都應該向那個標準看齊,因為他們過多關注自己孩子的不足,希望他能改進,走向完美。 甚至有一些父母,不允許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一旦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就大吼大叫,對孩子嚴厲指責,甚至表現出一旦有錯誤,天就塌了的感覺。 幼小的孩子如果被長期灌輸這種意識,就會逐漸喪失掉探索環境的天性和勇氣,而變得被恐懼包圍,從而感覺自己十分的不好,類似於一個不合格的兒童,他們對自我充滿懷疑,長大後,對做其他的事情也無法擁有勇氣,而是滿懷懷疑。 其實深層次的核心概念是: 「我到底是不是個合格的人?我有資格擁有這些嗎?」 「我可能沒有資格擁有這些,因為我如此不好,有這麼多缺點。」 一個塑造被動者孩子的家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一定是以父母為中心的,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 父母從不鼓勵孩子的探索行為,他們只注重孩子是否犯錯,注重孩子是否滿足他們的標準,這樣的父母,往往自認為自己有一套教育孩子的完美標準或理想標準,只要把孩子按照這套標準教育,孩子就是OK的。 塑造被動者孩子的家庭,孩子的需求是被無視的,久而久之,孩子的主動發出自己需求的能力就漸漸喪失,轉而聚焦到如何配合和滿足家長的標準和要求,而當這些要求達不到時,父母又啟用了苛刻的評價模式,這讓他們進一步扔掉了自己可以提需求,要求別人的能力,而把全部的關注點都放在了滿足外界,及不讓外界標準失望的關註上。 也就是說,害怕失敗的恐懼統治了他們的內心,追求成功,自我探索的那一部分自我功能完全萎縮掉。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體驗過自我探索,追求成功冒險帶來的成就感。
04 「我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 被動型人格的第二個根源
還有一種被動人格的形成是源於父母的溺愛,但其實溺愛也是對孩子不放心低評價的一種,正是因為害怕孩子犯錯吃虧,所以才有溺愛的模式,溺愛就如同給孩子套上一層人為的保護殼,本質上也會讓孩子天性的探索本能得到遏制和壓抑。
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事情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孩子也沒有多少危險的意識,危險正是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傳達和灌輸給孩子的。 如果孩子從小就被整天灌輸這種外界風險很大,我很弱小的信息,他就無法認為自己有能力去控制外界,只會養成依賴性人格。
而依賴性人格的本質還是對自己評價過低,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應對外界,自然也就不可能發出主動地行為,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而只能讓別人為自己負責。
還有的人是在別的領域不那麼被動,但只在某一個領域被動,比如一些程序員在業務上可能非常活躍,而在感情就非常被動,那是因為在這些人的心裡,實在沒有多少感情成功的經驗。 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小時候也沒有開發他們討人喜歡的技能和潛力,長大後的他們也沒有自己挖掘,導致他們認為自己是缺乏魅力的自我認知。一旦有這種自我認知,就很難主動了。
05 「一直在等待一雙伸過來的手」 被動型人格的現狀
一個人如果在生活中總是很被動,會壓抑自己的生命能量,會人為的自我設限,完全不能實現自己的潛能,甚至嚴重被動者能量被壓抑後,會出現被動攻擊型行為。
也就說如果一個人被動久了,他也會有很強的攻擊欲,這種攻擊欲沒有學會正面表達,他會用被動攻擊的方式表現出來,以發泄內心的不滿。
被動的人就像縮在一個有著堅硬外殼的保護罩里,在這個罩子里,一切都是可控的,但是範圍很小,他們在裡面按部就班的行動,不能越雷池一步。
如果有的人足夠幸運,可能會遇到從罩子外伸出的手,並且這手足夠堅定有力,引導他們走出罩子,並帶領他們起舞。
而更多的人不過是遇到過一雙或幾雙手,但終因為自己恐懼的力量太大,超過了那雙手可以拉出罩子的力氣,而最終又縮回了罩子。 還有的人是終生在等待,希望有人能認出被動的他們,把他們拯救出去,但是終究到現在,他們還沒有發現一雙伸過來的手。
06 如何改變自己的被動型人格?
①告訴自己,這些都是不真實的 改變被動的方式首先是要改變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你的那些對自己過低的評價都不是客觀真實的,而是來源於幼時不當的父母評價模式,所以當內心再湧出自己對自己不好的評價時,要及時的跳出來覺察這種評價的來源,並及時的糾正它。 告訴自己,提醒自己,這是不對的。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你值得擁有好的評價,值得要像這個世界索取你要的東西,值得讓世界愛你,你也要自己愛自己。
②關注自己的需求,不要凡事配合別人 其次要多關注自己的需求,順著自己的需求來,嘗試一點點的改變,被動者往往泯滅掉自己的需求,而過度關注別人的需求,形成了凡事配合別人需求的模式。 可是憑什麼呢?你也有自己的需求啊,怎麼能處處以別人為中心,配合別人的目標,成就別人的主角。當你旁觀這樣的自己的時候,如果覺得委屈不值得。那就要去嘗試改變。 這個改變就是一點一點的感受你自己的需求,不要泯滅它,勇敢的把它提出來,你應該為自己的需求而活。
最後,其實想說的是,生命這麼短暫,一個人怎麼能忍心讓自己如此蜷縮的活著?那也太對不起自己了,怎麼樣也應該豁出去活一場啊。不然呢,畏畏縮縮,你究竟在害怕什麼呢?
文章來源於壹心理,作者達芙妮。微信公眾號:工業時代的月亮。
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
讓一個內向的人去社交,讓一個恐高的人去坐過山車,讓一個膽小的人一個人看鬼片……也許這些事對於其他人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一個本身就很怕這件事的人,真的是一件特別,特別難的事情。
題主最大的進步就是有自知之明,就是敢於承認害怕這件事的本身,而不是逃避。就拿你說的心裡被動這件事,有很多人本身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可。他們把內向當做性格,把缺點當成弱點,用一切的借口來掩蓋自己不敢面對自己的悲傷。
我天生不會社交,我天生就是長得丑,我天生就不是富二代……其實有些事情,與其說是命中注定,不如說是人定勝天。海明威有句詩說的特別好:
Instead of saying that man is a creature of circumstance, it would be nearer the mark to saythat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circumstance. From the same materials one man builds palaces,another hovel. Bricks and mortar are mortar and bricks, until the architect can make themsomething else.
很多時候,我們的努力程度,真的還沒有到拼天賦的程度。所以與其說你天生不會到不如說我天生不懂,不懂可以問,不懂可以學。
所以,要克服很多心理的障礙,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承認,發自內心的承認。承認自己不完美,承認這個世界不公平,承認自己是虛榮心在作怪,承認自己害怕脫離熟悉的舒適圈……
第二步,顛覆。
在我們發自內心的承認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以後,我們要做的就是顛覆自己的世界觀。人最瘋狂和愚蠢的事情往往是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卻幻想著不一樣的結局。一方面抱怨著自己的內向,一方面又不敢去脫離自己的舒適圈。因為不敢承擔這樣的後果,不敢去想像從未經歷過的體驗。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將如何克服焦慮,其實很簡單。
1.永遠不要為了沒有發生的事情而焦慮。
2.考慮一下能接受的最壞的結果。
第一條很好理解,因為我們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結果,一方面很累,一方面沒有必要,就如杞人憂天一般。第二條我們考慮一下你變主動的最壞結果,有人會因為你主動說話,主動社交而報警嗎?或者當面給你一個大嘴巴嗎?好像並沒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吧。
第三步,做事。
在完成了前兩步的心理暗示後,我們終於敢站在講台,可是當準備開口的一瞬間,還是會害怕,最起碼我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我恨不爭氣的自己。因為改變自己和戰勝自己真的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真的特別難,雖然我也知道後果並不嚴重,大不了是大家哄堂大笑一番,過幾天就被忘卻,可是我還是願意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因為這樣我很舒服。所以在第三步,做事的時候,你一定要給自己足夠的獎懲機制。比如吃貨就獎勵自己一頓大餐,或者懲罰自己一星期不能吃肉。我當時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在台上大概停留了一分鐘的時間,然後一直在告訴自己去他媽的,老子今天死也要死在講台上,如果成功了就去網吧沖一百會員戰個痛快(好吧,我承認我在大學就這點追求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和台下鼓勵的掌聲後,從話筒中傳來了我堅定的開場白:大家好……
當我說出這三個字的時候彷彿身後有萬丈光芒,腦海里額充斥著最完美的bgm,比什麼我愛你之類的三個字的表白要爽一千倍!
因為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開始變強了。看到題主的處境,我的大腦浮現「瓶中人」(或套中人)的圖像。如果我們蜷縮在瓶子里,慢慢失去與外在環境交流的機會,那麼心靈的火花也會隨著黯淡乃至熄滅。那麼到底是什麼會讓人的心進入瓶子里呢?我們要追溯到非常早期的階段。
發展心理學家托馬斯、切斯等人將嬰兒的氣質分為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性。容易型的嬰兒容易適應新環境,節律性好,積極主動回應成人的照料,成人也很願意照料這樣的孩子。困難型的嬰兒大哭大鬧,不易安撫,睡眠、飲食、排便等都沒有規律,父母親對其往往感到受挫和無能為力,甚至直接將仇恨和敵意放在這類嬰幼兒身上。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親子關係疏遠、相互拒絕的結果。因為父母親的回應往往不符合這類嬰幼兒的需要,嬰幼兒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獲得所需要的照料,於是乾脆不再主動爭取,這樣被動的種子就可能播下。遲緩性的嬰兒情緒總是悶悶不樂,常常安靜的退縮,逃避新的刺激,適應新環境能力較弱,但在沒有壓力的情境中,會變得慢慢活躍起來,在新環境中也可以變得主動,這類嬰孩會隨著養育方式的不同出現分化。
當了解嬰幼兒的氣質之後,我們就可以理解一些人天生就是比較被動的或慢熱的。對這些人來說,放棄變得主動開放的幻想,如實接受自己就是這種類型的人,並表達接受現狀之後的悲傷感是心理諮詢的核心工作。
被動之人在環境中往往會出現三個情況:可能周圍人會比較關注,給予關心(進入環境的早期比較常見);可能周圍的人會不再嘗試和他建立關係,他也會變得越來越封閉(長時間的關係普遍會這樣);還有可能是被動的人在比較安全的環境里會變得主動,願意與他人建立關係(即「慢熱的人」)。這些情況的描述有助於我們看到被動的本質,即它是一個拒絕或試探的信號。它在說:我對周圍的人和事不感興趣,我不希望開放自己,也不想接近別人,就讓我一個人在這裡吧,或者你們先讓我感到安全,我才能放棄被動。這是一個有趣的內在語言,如果把它和母嬰之間的餵養過程聯繫起來,被動的意義就可以得到更深地理解。母嬰的餵養過程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給予和接受的循環,嬰孩主動尋求母親餵養,母親將乳汁給予嬰孩,嬰孩接受了,並用享受和安詳的表情來回贈母親,母親接受了這個信號,並用愛的方式繼續給予乳汁,這個過程形成給予和接受的良性循環。但如果嬰孩主動尋求母親餵養,母親因自己的原因拒絕或不情願將乳汁給予嬰孩,嬰孩在接受的時候感到不滿足,他可能會撕咬母親或貪婪吮吸,加重母親給予是痛苦的感覺,於是母親變得更加拒絕給予,而孩子會更加貪婪,或走向另一個極端,拒絕接受餵養(化身被動之人),一個痛苦的給予和接受的循環就會形成。需要補充的人,嬰孩的潛意識幻想也會阻礙他主動接受母親的給予,因為在接受的時候,會讓自己感覺到匱乏和貧瘠,這是很痛苦的感覺(即別人很熱心的幫助被動的人,被動的人卻感覺到嘲弄和炫耀)。諷刺的是,一個經常處於被動狀態的人,因為他與外界環境的交流變少,其內在確實是變得越來越貧瘠和匱乏。給予和接受的模型非常複雜,但對理解被動之人很有幫助。
對於因為接受困難而導致被動的人,心理諮詢的重點在於提供安全的環境,將退縮轉化成退行,在移情關係中的解釋他的敵意和攻擊性(溫尼科特《二度崩潰的男人》就是這種被動男性的治療)。
我想到自己工作中,被動的個案是很難工作的,他們不願承擔改變自己的責任,懷疑諮詢師的能力,突破設置,不談論自己的內在世界,或無視諮詢師的努力,往往在還沒有建立關係的時候就已脫落了。
題主現在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被動,我會有些好奇是否發生一些事情?另外,建議及早選擇一些靠譜心理諮詢師為你提供幫助,因為心智沒法得到滋養,所以退縮的演變會比較快速,越早尋求幫助越好。
溫尼科特著,廖婉如譯.二度崩潰的男人—一則精神分析片段[M].台灣:心理工坊文化,2008
Spillius B E. 楊方峰譯.嫉妒體驗的種類[E].心理學空間網,http://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1339
恐懼感的心理體驗太多了吧
題主與我是同一類人。我以前見了大部分人(同事、鄰居等)都懶得搭理,也許是自卑,也許是嫌麻煩,心想反正大家沒有多少交集,打招呼有什麼必要。
可想而知我被孤立了。我心裡很惶恐,希望能改變這種現狀。
我一開始想不明白,不就是不跟人打招呼嘛,怎麼就被說冷傲了看不起人了?心裡既不解又委屈。後來在知乎上看到有知友分析這個問題,才驚覺——不是跟人鬧矛盾才會得罪人,即使見面不打招呼,也一樣能得罪人。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答主竟然在職場上混了十幾年才明白過來,其智商情商之低,恐怕最有資格來答這道題了吧?
說說我是怎樣一點點去改,去蛻變的。其過程真的如蛇蛻皮一般痛苦,但經歷完這個過程,蛇獲得更大的身軀,而我也獲得一點點成長。
一、學著主動跟別人打招呼。別以為你的友善這時候會有回饋,很可能別人都不會搭理你。
二、有意識的參與到同事師奶團體(健身團、乒乓球團等)中。別以為人家一定會接受你,一次去某同事家包餃子,另一個女同事看到我來了,嘴一撇,說怎麼你也來了?
以上的遭遇,問你怕不怕?退縮不退縮?
幸好我也默默堅持了下來,該打招呼的打招呼,不管人家什麼反應,該參加的活動參加,不管是否被排斥。
三、與比較合得來的同事單獨交往,逛街吃飯。
點線面兼顧。但是,效果並沒有太好。
也許是冥冥中註定吧,一群久不聯繫的表親突然以微信群的形式出現了。這些童年時代一起長大的夥伴,成長的道路不同,各走各路去了,當大家都成家立業穩定下來後,現在又再聚在了一起。然而多年不見,第一次聚會更多的是陌生、好奇和尷尬。第二次再聚的時候我都想放棄了,不愛人際應酬的我覺得多沒意思啊,累,但是內心有個聲音在說,不可以退縮,一定要利用一切機會,重新走回人群中去,重新學習如何與人交往。左思右想,最終還是參加了再次的聚會。二次聚會雖然還略顯尷尬,但也開始慢慢能享受融入人群的樂趣。
另外還有思想上的轉變。
也是冥冥中註定吧,工作後丟開書本很久了,然而偶然間看到一本關於靈修的書卻開始了我精神轉變之旅。跟著這本書順藤摸瓜,我從靈修到宗教,從宗教到心理學,從心理學到邏輯學一路看過來…………我自己能感覺到思想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特別是這些思考加上知乎上看到的人生百態,再結合自身三十幾年跌跌撞撞一路走來的經歷,我是真的看清楚了很多存在於自己思想中的問題。就像橡皮擦一樣,新思想一點一點擦掉舊思想的痕,形之於外,就是我越來越能像正常人一樣去社交,去與人打交道。
最後再給你一點建議。以貌取人真的是人的天性,英俊和美麗,能讓人接收到更多更多更多的善意!這是我慘痛經歷所得出的深刻教訓。其實沒有多難,男生女生都把臉弄清爽一點,男生刮刮鬍子,女生去去角質,頭髮用點護髮素,走路肩膀打開肚子收一些,你得到的關照會多很多。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我佩服那些即使不確定對方是否喜歡你,都能大方說出自己心中愛的人,嘗試了,努力了,即使失敗了,也就沒有遺憾了,畢竟主動追求過,生活的魅力不正是它的未知性嗎。
相反那些總待在原地不動,不敢邁出去一步,害怕傷害,害怕失敗的人,祝你們幸福。
要經常想到:世界不會盯著你看。
其實只要臉皮厚,帶著微笑就行了,一招鮮吃遍天,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
這不很正常嗎 這才是人生的常態啊題主
大一剛進校 屁顛屁顛的參加了學生會、藝術團、街舞社團....於是認識了很多人。你知道的,學校很小,走在路上見到了總是要打招呼的。視線相觸不打招呼總是尷尬或者不禮貌的。於是,去食堂打飯、去上課、去老師辦公室等等等總是一路打招呼去的。室友總說「哇 你認識好多人啊!」大一太傻太天真,還覺得好像自己好牛13,後來漸漸發現自己就是個傻13。
那些會跟你打招呼的並不全是你的朋友,只能說是你的人脈。或者連人脈都不是。因為他們認識你也許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他們只是認識這張臉。只是有時會需要我幫找禮儀(PS:大學曾經是學校禮儀隊的)或者幫忙借禮儀服。真正有需要他們幫忙時,很多人都是聯繫不到或者只是回復我明顯的託辭。當然這些我也不是慫恿你遠離這些人。我自己的做法是無論是誰,別人找我幫忙,能幫還是要幫的。你問我為什麼,我也說不上來。可以理解為我很自私,我希望我幫了他,以後我需要他幫忙時他會上心一點。當然別人不幫也不能說他什麼,這是我理解的人脈。阿咧,我好像跑題了。
總之,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在學校遇到熟人,除非面對面相會,我都當作沒看到。除非別人主動和我說話,我都默默飄過。然後我就發現,世界如此美好,生活如此美妙。嗯,我還是沒有回答怎樣解決你的問題。但我想表達的是,也許這是好的也不一定。
嗯原來我也是屬於這個性格的姑娘,生活中被動的厲害。沒人和我說話我就自己待著,沒人叫我出去我就自己出去,喜歡熱鬧又害怕聚會。我沒想過發生這件事的原因是什麼,但後來我發現它慢慢的解決掉了。大概是這樣的,首先我看了幾本提高自信,和吸引力的書,還有幾本講心理學的。然後不停的在心裡告訴自己,取悅自己,關注你自己的生活,從人生的角度看,現在這些算屁啊,都是過客和一些經歷而已。想做就做,想發脾氣就發脾氣,不要壓抑自己,真的,不要壓抑自己。最後就是,你沒那麼多觀眾,別讓自己那麼累。
這大概就是心累吧,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太多與人相識相熟再因為各種原因而淡卻,很少有人能夠始終保持熱情去對待未來略感興趣的人,所以說找到你的另一半和摯友都是多麼的不易啊。要兩個人都願意去接觸對方,點燃那已快熄滅的激情,已是很不容易了。
推薦閱讀:
※當我沒追到喜歡的那個他,該怎麼辦?
※小時候幻想父親對我猥褻而產生嚴重潔癖?
※總是忍不住刪人,知道不好,但是一大火就刪人,不刪就會氣爆了,該怎麼辦?
※如何解決在人面前自卑,不敢與人對視,談話,想逃離的問題?
※為什麼需要清醒或者驅趕某個念頭的時候會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