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女性學藝術的居多,而出名的藝術家大多是男性?


卸腰。

因為很多有潛力的女性藝術家到了一定年齡就回家生孩子帶孩子去了吧。


你看的藝術史是男性主導的呀,中國近現代史你們知道質疑,講到藝術史怎麼就不質疑了?


確實是回家生孩子了

美院女生成績壓倒性的強,但是留校的全是男生,沒聽過很多導師不收應屆不收女生么?(可惜就是女生成績高)

要不拼爹要不拼老公,要不單身,要不真的很難堅持


請閱讀琳達·諾克林:《女性,藝術與權力 (豆瓣)》。特別是其中的《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因為藝術到了一定層次以後,評價體系變模糊了,女性在經濟分配中的弱勢地位導致了在頂尖競爭當中處於弱勢。


其實大白話就是
女老闆少。


建築師範疇來說。最厲害的兩位,妹島和世和扎哈哈迪德,哪個結婚生子了?

要牛逼就要擺脫婚姻這類磨損心智的瑣事。談何容易。


因為歧視


這個歧視不僅僅是男性單方面的

更加是一種刻板印象,這比單方面歧視更嚴重,因為會讓女性自己歧視自己

比如女性從小就被教育女性應該漂漂亮亮的,是公主(比如很多女生長大了喜歡自稱寶寶小公主之類的)女生自己也會潛意識裡覺得,既然我是公主那我為什麼要吃苦,實際情況沒這麼明顯,可能也會覺得自己既然是女生也就不需要客觀理性沉穩,畢竟那是「男性特質」

從小給男生買的玩具和給女生買的玩具就不同,最後自然最後大家潛意識裡也會覺得,男生就應該如何,女生就應該如何,慢慢的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性格。

放到這個問題上,同樣也是如此。

比如女性一般社交需求明顯大於男性,也更難不在乎別人的目光,更難有決心把一生都投入到一個事物中去,並以此為最重要的東西。而這些都是在一個領域成為頂尖選手最重要的東西。

講個具體的例子吧 電競的

星際爭霸2一個著名選手Sniper有個外號,叫打妹蟲族
來源於他的一場和一個女選手的比賽
簡單點說就是那位女選手精心準備了一個戰術,但是因為實力(基本功)差距太大,最後還是輸了
那場比賽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那個妹子最後竟然,哭了,我覺得很詫異,因為首先就不是一場重要的比賽,其次硬的實力差距在那裡,就算準備了戰術輸了也很正常。就像中國隊去踢巴西,輸了那不是很正常嗎
接下來就更讓我詫異了,領隊竟然上去安慰那個女選手了,我看了這麼久的比賽,領隊安慰選手的情況少之又少,比這艱難痛苦強度高折磨人的比賽太多了。相比大型比賽這簡直就是熱身級別的
我不知道各位女性同胞看到了會作何感想,覺得暖心?還是?我覺得失去了一位有可能代表女性達到頂尖水平的選手,得到了一名小公主。

這種安慰,同樣也是來自於男權社會的歧視
因為這種安慰的背後邏輯就是:反正女生就不擅長這個,也不擅長對抗競技,也不適合做到頂尖。只適合做家庭主婦在家生孩子做飯就夠了,輸了也無所謂咯。


以前看到過一個知乎回答,抱歉找不到出處了。如有知道的,一定立即貼上原鏈接。

大意是,答主爸爸是美院的教授,事業有成,頗有造詣。有天搬家(或者在家翻箱倒櫃),答主突然看到一張舊畫,十分驚艷,畫作水平相當高,比同期的爸爸不知道高出幾檔的洒脫和靈氣。

後來發現是媽媽當年的作品,爸媽是大學同學,但是後來結婚生了孩子之後就回歸家庭了。

媽媽當然也是十分幸福的,但是成為教授的,還是爸爸。


雖然連備選藝術家的邊都夠不著,但我想說兩句。
能靠藝術吃飯的沒有幾個,更別提女性在社會所承受的壓力了。
別提藝術家了,作為個學渣,為了吃飯為了之後的生活,我連博士都不敢讀,生怕年齡太大之後生活的壓力讓我崩潰。
生活太難了


藝術的傳遞效果有兩點,一是自我感知力,而是技術。技術其實非常容易獲取。但是自我感受力強的個體往往伴隨自我的摧殘。女性往往無法承受。


這個問題和 為什麼女性會做飯的居多,而出名的廚藝大師大多是男性 一樣啊


因為這就是藝術品與藝術家的本質區別


不光是藝術領域所有的基本都是
儘管不願意承認但是這是事實


其實未必,當代也有很多很多牛逼的女藝術家(或設計師)


小野麗莎 草間彌生 川久保玲 青島千穗 鹽田千春等女藝術家不服


推薦閱讀:

在你熟知的領域,有哪些驚為天人的藝術跨界作品?
如何評價巴爾蒂斯的畫和其中的隱喻?
張國榮的熱情演唱會中的哲學?
中國國內老一輩藝術家有黑歷史嗎?真的像主流媒體宣傳的那樣德藝雙馨嗎?
影響你最深的藝術家是誰?

TAG:藝術 | 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