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以前不能忍受的現在可以接受並且想通了 ,這是一種成長還是一種妥協?
慢慢以前不能接受的現在接受了 這就是以前人們所說的越長大,就離自己不喜歡的人靠近嗎?
當初你討厭的人,很有可能是對的。
如許多許多同學小時候不能忍受員工因為沒有工資而消極怠工,不能忍受教師罷工,他們往往想,教師不是教書育人的么,為什麼可以放著學生不管而去罷工呢。當大家長大以後,才會明白,原來白衣天使,原來人民教師,原來被譽為螺絲釘的我們,說破了天,也是要吃飯的。從原來「消極怠工就是不對」,到現在的「他們也是情有可原」,說這是妥協,算不得,因為這是看到了這個世界更多的真相,因此而產生的相對更加正確的理念。往後的日子,你甚至會成為罷工者,成為以前的你厭惡的人。
再如我們煩透了見死不救,也恨死了為見死不救開脫的人,看不懂為什麼有些人眼睜睜看著就是不肯伸手幫一把。後來你路過水庫,看見有人落水,卻也猶豫了。你會考慮到自己並不會水,但你以前沒考慮過旁人可能也不會水。從「痛恨見死不救」到「我也見死不救」,這也不是妥協,因為你已經學會了設身處地,學會了站在別人的境況下看待某個問題。你經歷得越多,也就越能體會當事者的內心世界。
又如對於愛情,年少時有著近乎荒唐的執著,認為愛就是要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當我們長大了,才曉得,任何感情都不是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甚至父母對於孩子的愛,也是如此。倘使我們真的一絲絲也不回報,還覺得心安理得,父母無疑是很傷心的。愛情更是如此,單方面無休止的付出,還得不到什麼好臉色,只會讓我們的心變得更加凄涼。說什麼無私的愛,那都是騙小孩子的。如果真有人一直鼓吹愛情只求付出,要麼只是因為他想約炮,要麼Ta才是這種愛情關係中的得利者。洞悉了這些,以前不能忍受的關於愛情摻雜制衡,夾雜利益這種事,也都釋然了。這也不是妥協,這是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
說是成長,不盡然。總有些人會犯過猶不及的錯。這種人我們見得太多了,如急功近利吃相難看的社會人士,如毫無素質自私自利的中年大叔。他們也有過天真爛漫的同年,在年紀漸長的過程中,也遭遇了這些困惑。後來他們頓悟了,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多數人意識到男人會因愛情而努力,於是還是願意選擇有愛情的情況下找一個經濟條件更好的,亦或者找個潛力股。而完全走向反方向的人,則完完全全把愛情當做謀求利益的跳板,等達到目標後,便將另一方無情拋棄。
我們所處在的位置,其實恰到好處。小時候聽見許多並沒讀過幾本書的人一直批判《中庸》,說中庸就是教育大家做和事老,做老好人。但其實中庸的意思,是不偏不倚,是剛剛好。譬如做菜,不會太淡,也不會太咸。意識到一本書寫的內容根本就不是沒讀過它的人所理解的那樣,也是因為你讀過了,想過了。說看過之後我竟然妥協了,倒不如說,看過之後,我理解了。這和人生一樣,沒怎麼經歷過就開始妄下定論,到後來經歷過,知道真相了,於是改變了自己的觀點。這是你不固執下的獨立思考,為你開闢的另一扇窗,你應該感到高興。
謝邀
在寫過女生應該把初夜給誰才能避免後悔的回答以後(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537586/answer/64391926)我從情感、兩性學家一下子變成了具體的初夜問題諮詢專家,最近這些天里收到了不少妹紙的私信,詢問我「初夜」的相關事宜……而昨天收到的一份傾述,尤其讓我唏噓不已。
她告訴我她有多後悔,她曾經深愛一個男生那麼久,久得自己都開始心疼自己,最後她鼓起勇氣對那個男生表白,那個男生接受了她,戀愛一段時間後,男生提出了上床的要求作為自己十八歲的生日禮物。
她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件事最終成了他們分手的主因之一。
分手後,她一氣之下隨便找個男人給了第一次,然後食髓知味,就此開始漸漸的,她從一個牽手都會臉紅的純潔少女,變成了野戰也可以接受的萬種風情。
她跟我說,她後來無數次的後悔自己當時的「傻逼」,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初戀的要求算個屁,而如果那時候答應了他,該有多好。她說如果她能回到那個時候,她會毫不留情的把那個傻丫頭扒光,給她打上蝴蝶結作為禮物扔到床上,反鎖上門直到他倆交媾滿五次以後才准出門。
為什麼我們原本不能忍受的,後來能接受了?
不是妥協,而是因為你所不能忍受的,有可能正是生活的美妙所在,又或者是生存的必須方式。
開始,我們只能吃甜,世界在我們眼中,也像一個大糖果,可是後來我們經歷的越來越多,發現如果沒有酸苦咸辣搭配,那才叫做可怕。
但是你不必回過頭去,說那個只知道吃糖的過去讓自己多後悔,因為那畢竟是人生中最甜的一段時光。
就像我,剛來知乎的時候,胯下嚴肅認真的只關注著一個「歷史」標籤,那個時候我真的是來學習知識提高水平的好嗎,可是現在呢?不談些成人話題,我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你問我後悔嗎?
我說我爽翻了好嗎!
以上在我看來,成長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妥協。
今天跟設計師討論封面細節的時候,他突然說了一句話,我是搞設計的,不是做藝術,藝術是留給自己欣賞的。就在剛剛,我們都比較喜歡的一個封面風格被斃掉了。
因為不夠大眾,不夠吸引眼球。 ?
我想這也是他工作的常態吧,情懷這種東西,一拿到市場面前就被碰得粉碎。
記得剛進入影視公司的時候,我的分鏡頭腳本在客戶的「指導」下修改上十遍,吃住睡全在公司了,有時候嘔心瀝血的自覺神來之筆,一下就被否得面目全無。
那時候,我跟著前輩罵,甲方都是傻逼,以此來安慰自己。 所以,後來不管是甲方要求一隻金鳳凰飛來飛去,還是整個所謂的「小精靈」元素貫穿整個影片,以達到「整體視效統一和諧」,我都毫無意見地全盤接受,因為這樣才是最省事的方法。
最後,我果然受不了這種執行角色的定位,毅然離開了。
奇怪的是,當我開始以個人身份接下這些項目的時候,我好像忽然開竅了。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拿到市場來檢驗,所有的藝術價值也是可以量化的啊!
我第一次開始學會妥協,妥協於市場運作規則。
當我從創作者的身份跳脫出來的時候,看到了很多以前從來不會覺察的東西,它們都長得很有道理的樣子嘛。
於是,我給自己定下一個規則:在滿足商業需求的空間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藝術價值。
當自己再回頭看看之前工作中比較好的作品,無一不是兼顧市場和藝術的。
二
十幾歲的時候,是非黑白,是沒有赤道的存在,別說妥協,就是讓人否定一下自己的價值觀或審美,都覺得難以接受。
朋友這幾天離職,跟我說自己的專業居然被東家質疑,情緒略有波動。其實,我很想說,我們的專業技能,並不是誰肯定或者否定就可以判定的。
被我們專業服務的市場和客戶才有發言權,而我們被人誇耀就喜不自禁,或者被誰否定就忿忿不平的表現,其實都是不夠自信。
工作怕清高,生活怕固執。這兩樣,是我一直在克服的難題。
以前掛在嘴邊的話,動不動就是「我從來不xxx」,或者「我最討厭xxx」,不給自己留半點後路,也不給別人一點轉圜餘地。
現在聽到別人講這個話時就忍不住想笑,一輩子那麼長,何必這樣早下結論呢?
我姐夫是個有點潔癖的人,每次用完衛生間,他都要把地板擦得半絲水星都沒有,水槽里要是有根頭髮,他也非得逼著自己把它撈出來。
愛乾淨本來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有了家庭之後,這個習慣就成了夫妻之間的大問題。
因為我姐長發,而且不喜歡拖地(或者說看到水就得拖地)。
剛開始,他都是氣沖沖的一邊拖地,一邊說,以後誰也不許xxx!
好了,那你就自己過吧。姐一邊漫不經心地梳著頭髮,一邊在心裡想。你看,我們都是帶著自己的固執和原則一點點長大,然後步入社會,走入家庭,跟現實撞得鼻青臉腫。
有些人,在自我的堅持中,變得很強大,反之則縮小自己的世界;也有些人會一點點修改自己,讓自己用最舒服的姿態跟這個世界相融。
後者,我管它叫妥協。
好在,我姐跟我姐夫,都是有妥協智慧的人,他們的家庭得以相安無事。
回想起來,我們每一次成長的疼痛,都源自於我們的堅持跟現實地碰撞,這些碰撞告訴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和「你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間的差距。
我還記得《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裡面,那個熱愛畫畫卻天資平平的胖子,但是他懂得欣賞,什麼樣的畫是真正好的作品,最後他選擇了做那個在馬路邊上拍手歡迎英雄的人,全力相助那個創造出絕世之作的天才,我感到了一種更深力量的震撼。
因為這個更難啊。
我們骨子裡都有對美好的堅持,這種堅持並不會因為妥協的姿態而有所改變,相反,它會讓我們在相同甚至更好的面孔下,有著不一樣的情調,讓我們在同樣的家庭中,有著不一樣的氛圍,讓我們同樣的後代身上,有著不一樣的修養。
因為,我們只是用妥協的姿態,來成全這一場成長。
有人形容,商業創作,就像是戴著鐐銬跳舞,空間太小;有人說,談戀愛,就是把自己裁剪成適合對方的樣子,失去自我;有人嘆,生活就是一場刑罰,讓你不得不認同這個世界和現實。
其實,這些都是陷入自我世界看待問題的狹隘,我們的眼睛長在前面,只能看到一個面一個方向的東西,卻感慨世界為什麼不長成我們預期的那樣。
有一天,它把衣服脫光了,站在你面前,你唬得大叫一聲:靠!原來你長得這麼難看!
你看,這就是我們的不是了,它一直長這樣呀。小時候,我們擁有的大部分思想常是被人灌輸進去的,見得太少也想的太少 。這就像一件事情,你在還未了解的情況下卻已經貼了標籤,沒有了商量的餘地。 你討厭的不一定真的是你討厭的,而可能是他人要你討厭的。
有句話叫做「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很多事情你如果真的了解了,你會發現無法定個是非對錯,會願意用一個寬容的態度去看待。世界本是多樣。這不是妥協,而是成長。
心存不甘就是妥協了,若有所思就是釋然了
這是一種習慣。
當被現實蹂躪的足夠了,你之前的夢想 追求 企圖 ,詩和遠方通通變得虛幻。
你經歷了來自四處的痛苦,然後換了一個舒適的姿勢來承載你已經動搖的信念以及差不多了吧的想法。
接下來,你就習慣了。
接受了以前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正常來說不就是自己變得寬容大度,視野更開闊了所以不再糾結於小事,懂得分清輕重所以不會過分在意不必要的細節,要不就是我們更能理解這個世界所有的存在,而在堅持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同時,不會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別人。
以獨立為前提、以底線為原則的適當讓步。
妥協就是成熟的表現吧?
妥協是雙方各退一步,你想得到不屬於你的,所以你必須交出屬於你的一些東西。
你若沒有超過你能力的慾望,又何必妥協?
老闆讓放棄假期加班,老子不在乎你這點錢,你愛加你加。但想著一家人吃飯都要看這人臉色,還是笑著答應。
某天,老李上門暗示,讓你幫他搞定一個入學名額。心裡很不情願,不知道這下又要喝多少酒,賣多少笑。想想自己前段時間求人家搞定農村父母的社保,嘆了口氣打了校長的電話。
小時候罵貪官罵腐敗,到了這個畸形的社會卻發現生活其實和想的一模一樣,只是自己想讓並不聰明孩子進個重點,考個一本。父母有個保障,安度晚年。
向生活妥協,是能力不夠,而想要的太多。至於好壞,不做評價。「我真的是個平凡的普通人。」
我想也許不是妥協。
剛開始知道事實的時候真的很難受,哀莫大於心死也許就是那種感覺。
像是被埋葬在冰山,原本覺得一眼望得到頭的人生被撞得粉碎,像是經歷最晦暗的人生,在孤獨中把絕望體會得淋漓盡致。
這一周多來,我選擇逃避,選擇不聞不問也不說,拒絕,阻止一切與之相關的可聞可想可說,選擇沉默,我不想掉眼淚,卻還是會莫名其妙地紅了眼眶。
昨天,是二月的最後一天,我寫了個秘密,我說期待明天,也就是今天。
我出生在三月清晨,在春天。
就像今天早上七點四十五我走在去教室的路上,風吹過來,有點冷,可我卻很喜歡它。
現在是早上九點二十。清晨的陽光靜靜透過教室的窗,躺在我的課桌上。概率論老師又在講著段子,同學們又在笑著。
三月的清晨,有風,有陽光。像是新生一樣,我只是一顆矮矮而卑微的小草,陽光照耀過來,也許還不能完全照進我的心底,但我開始慢慢去接受它。
開始乖乖吃藥,開始好好做事。可能人,真的在病倒之後才會體會到什麼是生命。
我開始去接受我知道的事實,我不想說那是現實,因為,我還有不甘心。
我還想堅持。我還倔強。不會改。
只是我換了一種方式,可以堅持也可以保護自己的方式。
也許這些選擇和決定換來的會是無底黑暗的孤獨,但我不怕,真的。
因為我還有至少30年的時間,去做好準備,哪怕不穩定,哪怕一直一個人,也能有能力在任何困境面前從從容容,沉著又不失體面,可以優雅地老去(而不是在這美好年華死去),而不感到寂寞。永遠愛恨分明,永遠理直氣壯,永遠尖銳鋒利,永遠隨心所欲,永遠熱淚盈眶,也永遠放肆瘋狂。
這一路,有疾風,也有勁草。
這是新生,開始釋懷,開始接受不可接受的,
也是最後一次上課玩手機了。
我沒有妥協,而是在成長。
並不是成長,也並不是妥協。
是經歷多了,眼界寬了,胸懷大了,放得下了,也是心結打開了。
說那不是成長因為面對錯誤的時候會有冷漠和忽視;說那不是妥協因為自己的心裡還繼承著理性和良知。
不糾結,不妄斷,不猜忌,不執著。
當突然有一絲靈光入腦的時候,哇,簡直如獲新生。
放下內心最深處的包袱,直面最卑微的自己,才能知恥而後勇。
生活如是,工作如是,人際如是,情感也如是。加油!沒工作之前 特別看不爽那些能在眾人不管任何職位 任何學歷中遊走的人 油嘴滑舌 油腔滑調 巴結 討好的對待每一個人 能看到在他說出每一句討好的話時臉上隱藏的那種「就是要逗你開心就是要這種效果」的感覺 也與當初心高氣傲有關 覺得何必這樣呢 根本就不需要這樣 加上本人確實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 大學時 班裡有那些能在課堂上隨時能巴結老師 下課巴結同學的人 身邊就有 一個女生 身材不好 相貌平平 很矮 可是她有張甜得發膩的嘴 她在校外結識的人都是一些從商 從政的老男人 不知道她是靠什麼方法能結識到與在校時期的我們根本不是一路子的人 與那張嘴絕對脫不了干係 我和大學閨蜜都會在背後憤憤的討論她 不就是一張嘴嘛 有什麼了不起
後來 工作了 公司里這樣的人不缺 我在想 那些能說會道的人 到底得到了什麼 我背著耳朵聽同事們巴結討好的對待上司 和上司越走越近 越聊越暢快 他們的位置 越爬越高 像我這種不說話的人 不起眼 不引人注意 路上看到上司 不打招呼上司甚至不知道公司還有我這號人存在 於是 我試著開始學會和同事聊聊天 買些小禮物給同事 給上司 給他們帶零食帶水果讓它們品嘗 結果是什麼呢 上司會約我一起吃午餐 會在公司聚餐時想到我提醒我去 試著巴結討好他們時 我覺得我臉上的表情就是「就是要的這種效果」。而且相信 情況會在越來越好之中
我明明就是最不喜歡這樣的人啊 卻為什麼又變成了這樣的人,對我來說 向自己不喜歡的人慢慢靠近 既是成長 又是妥協 我們總不能一直活在被保護的環境里 我們總要看一下世態炎涼看這個社會的弱肉強食 當初年輕時的心高氣傲總會被一年又一年的過去打磨成一個圓潤光滑的樣子我不喜歡巴結討好 我想當一名高冷的美男子 可是沒辦法當看到你身邊一個一個同事接連升職坐都坐不住 特別是當成績平平時 一張能說會道的嘴能加分不好 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 就是一種妥協
沒辦法 這個社會真的太殘酷了
小時候住在鄉下的我只知道軟糖,硬糖,知道有巧克力糖,然後我覺得巧克力糖很好吃,一吃就是十幾年,我逢人就說:我最喜歡吃巧克力糖,因為巧克力糖吃最好吃,而且我已經吃了好多年。後來我離開了當初的小山村,小城鎮,小城市,來到了一個大城市,我突然發現還有琳琅滿目,品類各式的糖果,甚至還有進口的說不出名字的,這時來自城市的同學帶了塊當地的牛軋糖,我覺得超級好吃,它也不是最貴的也不是大家最喜歡的,可是我覺得就是好吃,比吃了十幾年的巧克力糖還要好吃,還遇到了很多愛吃牛軋糖的好朋友,一起學會做不同口味不同配料的牛軋糖。我過得跟以前一樣幸福快樂,雖然現在吃牛軋糖,而以前愛吃巧克力糖。
以前不能忍受自己是一個平庸的,慫的,不酷的人,也不能忍受自己喜歡大眾喜歡的東西,總之就是老子就應該是最酷的最與眾不同的
現在開始承認其實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勇敢自信的女生,我自卑我膽小我怯懦我平平無奇,我和所有的女孩沒有什麼不同。也許我想說走就走,我想個性獨特,我想與眾不同,我想變得神秘別人永遠猜不透讀不懂。但其實就是想想而已,落到實際的話,我基本上什麼都做不到年少時自以為是三觀正的很多觀點,長大了才知道那叫反人類。
豆子的答案想表達的,與其說是你當初討厭的人可能是對的,不如說,是你成長了,學會了憐憫吧。
「憐憫」未免太俯視,還是換成理解好了。
因為在這個社會立足太艱難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苦衷,因為你發現了原來當自己站在當初你討厭的那個人的地方的時候,你並不能做的比ta們更好,所以你選擇理解他們,也算是減輕自己的負擔,畢竟憤世嫉俗實在太累了,吃力又不討好。
但是接受和想通並不是一回事,你可以接受那些你看不慣的行為,就像豆子答案裡面所形容的,消極怠工的老師,考試作弊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不救人的人們,你可以不去在小偷偷東西的時候喝止不在別人亂丟垃圾的時候還當自己是五道杠去叫別人撿起來。。。等等等等諸如此類。
但是你問問自己,你真的想通了么,你看到你當初討厭的人或事心裡是否真的波瀾不驚了。
有些事情你永遠想不通,也沒必要想通,你可以接受它們,如果你還會感到不平並儘力所能及的力量去改善,那就是成長。
否則就是妥協。
突然想起來當年明月給海瑞的那句評語:「你是個好人,但是沒什麼用。」不用斷章取義,相比海瑞,我還是更佩服張居正。
看看孫悟空就明白了,以前總是那麼叛逆,不接受一切舊規則,要自己創造新規則,後來經歷懲罰磨難後,還是接受了舊規則,而且接受的還不淺,在舊規則中做了佛,比觀音的等級還高,佛、菩薩、羅漢的等級越來越低。
以前很多時候,總覺得自己厲害,自己不是省油的燈,有些問題明明那麼簡單,那些專家、學者為什麼搞那麼複雜。後來才明白,還是自己眼界小,導致攝取的信息少,基於較少信息思考分析的到的結果一定是片面的、只支持自己立場的。只有讓自己多多投身到已有的規則中去,長期磨練,才能知道這些規則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對於看不慣的事情就不想接受。我以前習慣於用「存在就是合理」勸自己,後來我習慣於用已有的經驗分析為什麼存在,想明白了就釋懷了。想不明白先放那裡,畢竟任何事物,不管人類給其一個正義的名聲,還是邪惡名聲,只要存在,就符合當時條件下的自然/人為規則。無需對自己覺得接受不了的事耿耿於懷。自己接受不了的事情可能對他人是極好的事情。正義和邪惡永遠都是相對的、有立場的,而非絕對。
有志打破舊規則是好事,可是必須先接受舊規則,然後驗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若真的需要打破則需找打突破口。單純的因為看不慣而想改變,實際上是無知和偏見的表現。其結果只是自己內心受折磨。
算是成長吧,我一直認為成長就是能夠慢慢學會接受。生活不如意的事太多,樣樣較真誰都較不起。經常聽別人說「怎樣怎樣,脾氣都給磨沒了。」曾經一腔熱血,覺得什麼事情都應該一下子弄好,可現實就是不讓你折騰幾次這件事沒個辦成。所以慢慢學會接受,有些事情強求不來,車道山前必有路,順著它走反而結果會好。
都有吧!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前不能接受的事物現在看起來也沒什麼了,可能是經歷的多了,不在辣么天真,心也就慢慢的大了吧!也有一些是對現實的無奈,要麼苟且的生,要麼go die(有必要麼),還是慢慢的適應這個現實的社會吧!
推薦閱讀:
※第一次參加 ChinaJoy 有什麼應該注意的事項?
※如何評價《侶行》第四季中張昕宇、梁紅駕駛國產飛機運-12環球旅行?
※自助游日本,有哪些路線推薦?
※對窮游的窮人說「那麼窮,別到處浪了」有道理嗎?
※國內5月份哪裡旅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