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劉備,你會在關羽被殺之後東進伐吳嗎?
如題,你的蜀漢的老大,而你的二弟被殺,你會不會放棄北上攻魏而選擇東下伐吳?
若不東下,該如何處理後關羽時代的人員配置問題?
若東下,又該如何處理蜀漢政權內部的兩線作戰問題?
(我看大家討論的很熱鬧啊,其實我也是主張打的,因為只要有劉備在,吳蜀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次結盟,要麼就滅掉東吳南北對峙,要麼就等劉備死了再聯合東吳。但無論如何,只要劉備一息尚存,劉備就絕對不會再去聯合東吳,而東吳也不可能聯合劉備。既然如此,何不賭一把?)
眾議咸云:「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三國志·劉曄傳》
不要覺得自己比當時的人更聰明,是讀史時的重要前提。
三國中期,戰略無雙的劉曄同志的發言已經把當時概括的很明白了。
劉備手下的核心團隊,是他二十八歲起兵時拉起來的燕趙男兒。
劉備集團穩不穩定,關鍵是看這批有投票權的人跟不跟自己走。
在劉備早年建立起一支胡漢混合的,幾千人的幽燕義軍時,關羽在這個土匪集團的地位,就是二把手。
現在老二死了,你作為老大如果不表態,那麼下場是什麼?自然是這批遊俠,用腳投票了。
而且,劉備這個人,歷史上喜歡選擇中策,詳見龐統傳。
所以當時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趙雲提出來的,鞏固漢中,南下威脅南陽盆地,伺機北出關中,興復漢室。
中策是劉備自己想的,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
下冊是裝慫什麼都不幹,最多殺殺蜀中權貴。
所以劉備理所當然選擇了中策,因為上策但凡有一點問題,就會引發蜀漢核心集團的不穩定,這核心集團的幾千人,是寧可把命送在為關羽報仇的路上,也不能忍受啥都不幹的。相反,中策即使賭博失敗,那也算是對得起關羽和自己的青春,願賭服輸了。
「政治上不能出問題。」「軍事勝利,前提是講政治。尤其是內政。」「老子總得給後人一些交代。」這就決定了,反正朕也六十多了,最後的一段時間,就浪一波拉倒。至於接下來的事情,反正有諸葛亮嘛,你受累了——但是,你要知道,朕就是死,也是個燕趙男兒,燕趙男兒,最重要的是有始有終。
這就是發生在章武元年的事情。
謝@CatcherL邀。
先要搞清楚荊州事變的性質。經過建安二十年的湘水和議,荊州的歸屬問題已得到徹底解決,因此,建安二十四年孫權襲擊關羽,是不折不扣的背盟,是貨真價實的侵略,政治影響之惡劣無以復加,劉備予以報復,在道義上天經地義。既然是天經地義之事,若一忍了之,對外無疑是公然示弱,更且,劉備集團的核心是荊州士人,現下鄉梓被占,若一忍了之,對內何以交代?史書所謂劉備東征,群臣多諫,翻來覆去找不到一個荊州士人,捎帶諸葛瑾來信建議劉備接受求和,要求【不復咨之於群後】,也即乾綱獨斷,不要傾聽大臣意見,若劉備集團核心成員反對東征,何以如此?難道不該建議廣開言路,博納眾議么?由此,荊州士人們對於東征的態度可謂一目了然。
就個人感情而言,關羽有骨肉之恩,報復是漢末士人推崇的義舉。
就國家層面而言,東吳公然背盟入侵,報復是天經地義。
就統治集團內部而言,荊州丟失,核心成員群情激奮,報復可以穩定朝局。
捎帶,即便劉備有意韜光養晦,孫權也壓根沒有留下緩和的餘地。
《三國志·周泰傳》:後權破關羽,欲進圖蜀,拜泰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
昔日曹操是得隴不望蜀,現下孫權卻是得荊望益,自打建安二十四年直到章武元年,黃花菜都涼了也沒見東吳有任何緩和兩國關係的表示,相反,倒是磨刀霍霍向益州。對手得寸進尺,劉備難道還等著打了左臉伸右臉?
同理可證,趙雲所謂伐魏吳自賓服的戰略亦不能成立。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集團就是大舉北伐,打得老曹東奔西走,狼狽萬狀,試問東吳賓服了么?不但不賓服,反而恐懼於關羽坐大,悍然毀約背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現下【欲進圖蜀】的東吳已兵臨白帝,此時北伐,若敗,萬事皆休,若勝,孫權再聯合曹魏重演荊州故事,劉備莫非打算一個坑裡栽兩回?
既然不能北伐,既然不能縮頭,既然孫權步步緊逼,那麼除了東征,劉備還有其他選項么?
再看當時魏、蜀頂尖戰略家們的分析,劉曄認為劉備東征勢在必行,自不必說,諸葛亮由於為尊者諱,說得比較隱晦:
《三國志·法正傳》: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這句話很妙,歷來讀懂的沒幾個。既然法正若在,一定能【制主上,令不東行】,那又何來【就復東行】呢?很顯然,諸葛亮的意思是即便法正在世,也很可能贊成東征。東征的問題,不在於戰略,而在於戰術,由於出現了戰術紕漏,因此導致【傾危】。打個不算恰當的比方,若抗美援朝由於指揮失當,先勝後敗,在五次戰役被美軍一波打回鴨綠江,試問這是戰略錯誤還是戰術錯誤?
總之,站在章武元年劉備的立場,除了東征,別無二途,這是肩負著主張大義,團結核心,武威外振的政治仗,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打得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必須擺出不惜與孫權兩弱相爭,玉石俱焚的架勢,才能打消對方的取蜀迷夢,重新打出孫劉聯盟。事實俱在,東征大軍既動,高冷了兩年的孫權才慌了手腳,開始不斷求和,乃至夷陵戰後,仍然【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這就是東征的政治成果。
何況算軍事仗,此役亦大有可為,移蜀中兵多將廣百戰之餘得勝之師,順流東下,更兼荊州人心向背,劉備一呼百應,豈無勝算?
政治上必須打,軍事上可以打,那麼除了一決雌雄,劉備還有別的選擇么?如果有,那也是何時打,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種因得果,在孫權斬殺關羽,圖謀取蜀之時,一切已成定數。
劉備是個什麼人呢?
徐庶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劉備分手的呢------曹操南下江南,徐庶跟隨劉備逃亡,在長坂坡被曹軍追上,老母被曹軍俘獲,為保母親平安,只好向劉備辭行,準備為曹操效力------一般人,多半會殺了他吧------但劉備選擇了放行。
關羽失敗,糜芳的背叛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糜竺為此把自己綁起來向劉備請罪,劉備說:弟弟的罪與你這個兄長有什麼關係呢------但一年後糜竺還是愧恨而死。
劉備伐吳失敗,黃權不得已投降魏國,有人勸劉備執行法規,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說:是我對不起黃權,不是黃權對不起我。繼續善待黃權的家人(蜀漢亡國,黃權之子殉難)
-----------------------------------------------------------------------------------
舉這三個例子,是說明劉備的為人
劉備知道徐庶此去是為對手曹操效力,但朋友的母親被抓為人質,還是放走了他,而徐庶顯然了解劉備的為人,實話實說,並不擔心劉備會殺死他。黃權也同樣相信劉備不會殺害他的家人。
這兩個人都是半道才加入劉備的陣營的。
糜芳的背叛更是傷透了劉備的心,糜竺自己都難受得要死,但劉備卻一點都沒有加罪他的意思。
----------------------------------------------------------------------------------
關羽是最早跟隨劉備打天下的人,曹操厚待他,給與特殊禮遇------但他一聽到劉備的消息,立即選擇辭行------當時劉備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明日黃花,蹦躂不了幾天了,但關羽還是義無反顧地投奔他的兄長。(曹操能放行,顯示他讚歎劉備和他同屬英雄不是隨便說說的。)
----------------------------------------------------------------------------------
關羽是被孫權這個盟友從背後偷襲並且殺死的。
請注意:盟友。背叛。偷襲。
劉備大概最痛恨的就是這樣一個人吧-------我視你為盟友,你卻背叛了我,偷襲我,還殺了我的兄弟,這樣的人,我不去討伐,我活在世上,為之奮鬥的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伐吳!!!伐吳!!!伐吳!!!殺了這個無信無義的混蛋!!!
-------------------------------------------------------------------------------------
劉備之所以信義著於天下,被曹操視為同等級的英雄,被諸葛亮這樣的人奉為主君,不是沒有原因的。
劉備如果這時候還在考慮勝敗,天下什麼的,就不是劉備了,至少不是曹操諸葛亮及跟隨他流浪天下不變心的那幫老部下心目中的劉備了------不為兄弟報仇,那還是兄弟嘛!!!
我認為,劉備在關羽被殺之後,選擇伐吳,是非常正常的舉動啊。
-------------------------------------------------------------------------------------
題主問,如果我是劉備,會不會在關羽被殺之後毅然東下伐吳------那還用問,就我這素質,肯定不會呀,當時最好的選擇,肯定是和吳國談判------魏國的力量在吳蜀二國之上那是禿子頭上的蟲子,明擺著啊,吳蜀二國相爭,肯定是魏國得利啊-------但這是我這個自私人的心思,不是義薄雲天名滿天下的劉備的心思啊!
劉備,被當時的人傑尊重,是有原因的啊。諸位,不要拿自己的小心思來揣測君子的想法吧。
沒什麼的別的選項吧。
正因為劉備這種人格魅力,才在他顛沛之際集合了那麼多的人。
關羽是怎麼對大耳的?「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劉備是什麼反應?「漢主恥關羽之沒,將擊孫權」
劉備是什麼樣的人?「雖顛沛危難而信義愈明,勢偪事危而言不失道」,「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答案不言而喻吧
從我一無所有的時候就不離不棄,面對高官厚祿和美女不為所動,讓人打的狗一樣到處亂竄還堅信我能興復漢室,從二十歲的憤青和我一起打到五六十鬍子都白了的兄弟被殺了你讓我不報仇?
劉備東進伐吳,和關羽的死活,實在沒有多大關係。
最簡單而言,關羽丟失荊州後,孤身逃回了成都。劉備還會東進伐吳嗎?肯定仍會東進伐吳的,因為孫權搶走劉備的荊州,總得有個說法吧!
從這層意義上,劉備東進伐吳,主要是因為東吳搶了劉備的荊州。至少這個事實本身,就足以推動劉備東進伐吳。
對於國家而言,任何私人恩怨那都是浮雲。
因為國家之間的爭端,牽涉的利益實在太大了。且不說,最高統治者就不會因為私人恩怨,做出重大的決策;就算最高統治者願意這樣干,也是沒事找死的前奏。
君主之所以高高在上,是因為他代表著統治階級的利益。
說得通俗點,蜀中豪門大族拋棄劉璋,選擇劉備,絕不是因為劉備的血統比劉璋更純正,而是因為他們認為,選擇劉備,比選擇劉璋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如果劉備為了私人恩怨,完全無視蜀中的整體利益,蜀中豪門大族拋棄他,也是分分鐘鐘的事。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如此,劉備拒諫伐吳,怎麼沒被蜀中拋棄呢?
答案很簡單,劉備東進伐吳,主要是因為劉備認為,在當時背景下東進伐吳,是有機會取得勝利的。諸葛亮之類的人雖然反對劉備東進伐吳,也得承認它有一定勝算,只是有一點冒險。
對此,我們不妨設想一下,東吳奪走荊州後,曹魏軍事主力雲集關中,隨時準備南下入蜀;劉備還會東進伐吳嗎?肯定是不會的,就算孫權殺了關羽,劉備也會想到一句話,小不忍則亂大謀。因為在這種背景下東進伐吳,那純粹就是找死啊。
當然了,我這樣分析劉備,許多人肯定會說,我這是在污衊劉備。
因為在許多人眼中,一個統治者為了私人恩怨,完全無視國家利益,那才是真正的大英雄。換而言之,兄弟被人殺了,你不抓緊報仇,還能婆婆媽媽的想著國家的利益,你也太現實了吧!你這樣想問題,臣民有多寒心,你知道嗎?
今伐亦死,不伐亦死,等死,死大漢可乎?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會,荊州必須打下來,打不下來老窩在成都那兒,到頭來還得被蜀中豪族綁架,最後再來個樂不思蜀。
是否往外擴張?
題主也說了,後關羽時代人員配置問題得處理,我覺得這個問題無解,不外伐根本無解。
我覺得兩線作戰問題根本無法與後三國時期人員配置問題相提並論。兩線作戰問題戰術上或戰略上可以解決,後者就是個bug,巨大的bug,最終活活拖死兩代荊州人的bug。
前者可以讓你輸一場戰爭,後者幾乎宣告了季漢最終淪落為蜀漢而後滅亡的命運。
不伐吳怎麼辦?就帶著老荊州那一幫子人住在蜀中?
外伐是季漢免於最終徹徹底底淪為一個割據政權所必行的路。
別忘了季漢是為什麼被叫做蜀漢的。
為什麼選擇伐吳而不選擇北伐?
北伐?!
諸葛亮北伐了,然後呢?
背著個黑鍋這兩年被罵了多少次窮兵黷武瞎幾把亂搞?
北伐就相當於你出把吸血刀在對面中路塔前壓著,把對面三個英雄拖在那裡。
這叫壓制發育。
打殘了就順路補個兵打倆野,實在不行回個家,回來繼續戰。
但是你敢跟對面硬杠拆塔么?
我就問你敢么?!
你壓了對面仨對面還有倆,就算一個在守合肥你也得考慮還有一個增援的可能性。
但你只有兩個英雄,好吧就當夷陵一戰成灰前有仨.......你的經濟上限就在那裡,六神裝出了加起來也就十八件,永遠都比不了對面5*6=30件。
死了一個你就只剩一個了,經濟上限就是兩套六神裝,你還有三路線,怎麼守?
北伐占不了多大地盤,也得不到多少人口,完全是被逼無奈的積極防禦+平衡內部政治的軍政府舉措。
想像一下,劉備為了搶人口搶資源,對荊州那幫子人說老家不要了仇也不報了。走,咱去搶別人的, 然後呼呼啦啦一頓操作猛如虎,拆了長安打入洛陽?
你他媽在逗我?
逼著曹氏把十幾萬兵壓在前線可以,入了長安不用想都知道有什麼後果。
我就說一句,把大部分兵力投入亞太,美國可以忍,你搶了夏威夷阿拉斯加美國可以忍(好吧美國怕是忍不了),你打到加利福尼亞試試?
敢不敢要不要這麼干還是其次,首先你能么?
我就想問問你們能想像么?劉皇叔帶兵佔了曹操一個州,曹操或曹丕數十萬軍隊退守洛陽?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幾乎不可能!
頂技能拆塔?越塔殺人?不要太浪哦。
己方掛機兩個不偷塔偷野,跟對面硬碰硬?
可以這很博古李德。
但伐吳的目標是搶資源上限,搶人才來源,給益州士人一片發展的空間。
它是一項重要的、在我看來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得不做的舉措,雖然它失敗了。
劉備可能衝動一個月,衝動半年,但他不可能從公元219一路衝動到稱帝衝動到223。
我覺得劉備去世那年大約已經看出來了,季漢的氣數差不多要盡了。孫權反水、伐吳失敗、荊州永丟帶來的後果太沉重,以至於熬幹了諸葛亮生命,最終也只續到了後主那朝。
今伐亦死,不伐亦死,等死,死大漢可乎?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怎麼解決兩線作戰問題?
尷尬得很,前面說了那麼多,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解決。
但是我前面也說了。
我覺得兩線作戰問題根本無法與後三國時期人員配置問題相提並論。兩線作戰問題戰術上或戰略上可以解決,後者就是個bug,巨大的bug,最終活活拖死兩代荊州人的bug。
前者可以讓你輸一場戰爭,後者幾乎宣告了季漢最終淪落為蜀漢而後滅亡的命運。
小心點兒別特么再深入數百里一場大敗前功盡棄,穩著點兒別浪。可以的話關羽一掛就讓孔明趕緊的折騰母牛流馬保障後勤。打不贏實在不行就照著諸葛亮北伐的路子東進,前線屯個田啦騷擾戰啦,最好的情況是在死前逼著孫權,把他噁心到把公安江陵吐出來。
怎麼打贏我也不知道,反正打肯定是要打的,不拼一把幾十年後註定要滅,拼了說不定不會輸。
不過那得打贏,要是註定夷陵一戰成灰的話那還是算了,老老實實北伐說不準還能續到五胡亂華。
ps:怎麼能說我瞎幾把亂說呢?我是認真的!
題主不妨問一個問題:蜀漢在無法佔有荊州的前提情況下,能否最終完成統一(除荊州地區),或成為三國霸主續命至五胡亂華?
先說答案:一定會!至於理由,我想從不一樣的視角做一個更加直觀清晰的說明。
請看下圖
這張圖片,玩過《三國志》系列的朋友們應該會很眼熟,這是我從《三國志12》中找的一張圖,反映的是劉備進攻益州時的時局,我用黃色文字標出了一些重要城市。另外,三國志遊戲裡面對於每個城市的類型做了劃分,包括大都市(產兵更多)、商業城市(產錢更多)、農業城市(產糧更多)和通常城市(無特殊效果)。這種設置很符合邏輯和常理,而了解了城市類型,對接下來的分析也會起到幫助。
在劉備(綠色勢力)奪取益州的同時,留下關羽守荊州(黃色圈標註的江陵),而曹操(藍色勢力)也勢如破竹地拿下了張魯的漢中(淺綠色勢力)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孫權(紅色勢力)也修生養息,拿下了山越(建業右下方無勢力區域),同時孫權也對江陵虎視眈眈。
我們先重點分析一下江陵和漢中這兩座城市。江陵處於戰略要衝,是川蜀東出口的唯一通道(雖然從上圖中,也可從永安往東南方向走經武陵和長沙,但是這些區域在當時基本未開發,交通極其不便,行軍困難);此外,江陵東接江夏,如果拿下江夏就可以直接威脅孫權的老巢建業;北接襄陽,如果拿下襄陽就可以進攻曹操的老巢許昌。江陵處於魏蜀吳三方勢力的交界處,絕對的兵家必爭之地。而漢中是川蜀北出口的唯一通道,而且只要拿下漢中,長安、洛陽等大都市就近在咫尺。
而此時各方的兵力布局都是邊界處重兵把守,而後方主要進行商業和糧草的補給。曹操方面,西線主戰場為漢中,總司令為夏侯淵,張郃輔助;中線為襄陽,總司令為曹仁,徐晃後方支援;東線為合肥(也可理解為壽春戰場),總司令為夏侯惇,張遼輔助。
所以劉備要求發展,守住荊州以圖襄陽的同時,拿下漢中是重中之重。隨後,劉備發動了漢中之戰,黃忠在定軍山斬殺曹軍的西線總司令夏侯淵,拿下漢中。但是曹操在撤退時候擄走了漢中的幾乎全部人口(人口就是生產力啊,意味著更多的士兵、錢財和糧草),留給劉備的只是一座空城。拿下漢中後,劉備派魏延守漢中,派劉封取上庸。
在劉備進攻漢中的同時,關羽派出了荊州全部的精銳力量攻打襄陽,意圖從西線和中線來對曹操構成雙重威脅。關羽水淹七軍,斬殺龐德,俘虜于禁,一時間威震華夏。但是曹仁頂住了關羽的進攻,確保了襄陽不失。而東吳呂蒙白衣渡江,奪取了荊州,關羽完全被堵在了襄陽和江陵中間區域,加上上庸不出兵相救以及糜芳的畏罪叛變,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
關羽失去荊州後,江陵以及江陵下方的四郡都落入孫權之手,劉備的勢力範圍被壓縮到永安。此時,劉備僅剩的城池包括永安(商業城市)、江州(通常城市)、成都(大都市)、梓潼(通常城市)、漢中(農業城市)和上庸(通常城市),除了成都,其他城市的質量非常一般,劉備的金錢、糧草和人口都大大受限。而曹操仍然統治了整個北方,金錢、糧草和士兵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而與此同時,曹操在漢中北部的天水和長安都部署了重兵,想從漢中繼續向北突破,簡直比登天還難。
如果這個時候,你是劉備,你會考慮什麼?如果繼續耗下去,不僅劉備的歲數越來越大,同時和曹操的資源差距也越來越大。從漢中向北打,打不過;休養生息,時間也耗不起;剩下的唯一的選擇就是重新奪回荊州,為蜀國未來的發展打出一個出口。
這是一場all in的賭博,賭贏了,蜀國未來還有希望;賭輸了,蜀國也就到此為止了。後來諸葛亮以漢中為根據地的北伐,基本都是戰略騷擾,對整個大局構不成多大影響。
可惜夷陵之戰,劉備慘敗,滿懷悲痛地死在了白帝城(永安),結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忘了魏國當時哪個人在評價劉備興兵的時候說,伐吳固然不理智,但於情而言這一仗劉備必須打。
感情上說,關羽圍樊城幾乎是整個三國時期,吳蜀聯盟最後一次最接近能改變時局的時候。這一仗無論聲勢上還是實際上對魏國威脅都是最大的。孫權這個時候捅一刀子實在是太傷了。關二爺且不論民間故事,忠心和能力都沒的話說,而且這一次又是在劉備入主西川之後,原來這批荊州集團最長臉的時候,突然被打了超疼的一耳光,兩個加一塊兒誰都忍不了。
就道理而言,荊州必爭之地毫無疑問。如果蜀漢要守勢,一個西川夠了。但要爭天下,沒荊州太困難了。武侯自己北伐年年都要數著糧草數,換在荊州打,一馬平川再加水路,肯定方便得多。
至於人員配置,說白了對於蜀國而言,荊州問題一大半就是和東吳的關係問題。你看劉備死後,諸葛乾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修復聯盟。也就是說,找個比較理智和東吳比較親善的人是上選。
但這對昭烈帝可能嗎?人家把你兄弟都殺了你像個傻子一樣送去笑臉?送誰?孫尚香嗎?
看到上面有人提到《關雲長》那部電影,說劉備和孔明殺關羽忍不住補充吐槽一下………
陰謀論也要講道理啊,這電影的陰謀論根本就沒過腦子的。一個漢壽亭侯怎麼了?曹操曹丕這父子倆封的人還少?孫將軍和丞相還會獵於吳呢,大帝那個吳王頭銜還是曹丕給的。
且不論關二哥是和劉備混的時間長還是和曹操混的時間長。關羽死了這大耳朵和武侯能有什麼好處?關羽在荊州打的魏軍和地盤都是實打實地進了蜀國的口袋。
真從大局考慮,關羽最大的毛病就只有和東吳不對付。好,如果說是為了聯盟而除掉關羽。那麼,劉備是腦袋被門擠了嗎關羽死了還要去打東吳?
???
嗯,大耳朵優勢很大。
嗯,大耳朵把兄弟賣了。
嗯,大耳朵打出GG。
嗯???
歷史上有無數朝代更迭、群雄割據、中華一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大勢規律,可五千年里只有一片桃園。
無論私人情感,還是政治傾向,這一仗都不可避免。
我覺得《新三國》爛到無以復加,有一句台詞還可以,能套用到當時情景。
曹操死時對身邊人說:「故人相繼逝去,猶如風中落葉」。
想必劉備咬牙切齒之時,情感也是如此吧。
劉表部將黃祖被孫權攻殺,劉表都要與他報仇。何況關羽追隨劉備近四十年,有什麼理由忍下這口氣呢?
客觀的說,當時蜀漢政權翻盤最好的機會正是關羽戰敗劉備東征之際,所以,在這裡先放結論,如果我是劉備,依然還是必東下伐吳。
當時,劉備以報仇為名,軍力和士氣都到達了一個巔峰狀態,而這種狀態之後的蜀漢政權則再未擁有過。而面對之敵人又僅僅只是一個至少是表面上不善陣仗的東吳,且東吳能戰之大將盡皆死去,如周瑜魯肅和呂蒙等人,而東吳下一代將領如陸遜等人還未真正崛起,反而蜀漢這邊,劉備本身就是一名傑出的軍事將領,如此,再加上此次出兵時機特別好,連曹魏都沒來得及出兵牽制蜀漢,所以,只要劉備攜帶大軍一戰定鼎,那麼,天下局勢將瞬間逆轉,至少再吞併孫吳後,蜀漢的實力就將瞬間暴漲,甚至足矣攜滅吳之威,趁著曹操剛死,曹丕繼位不久,曹魏政權還未真正穩定之際,揮師北伐。
可以說,劉備不可能看不到這點,否則,劉備就不會在東征之前啟用更年輕更有銳氣的魏延鎮守漢中了,而放棄啟用自己的三弟張飛,為何?就是因為魏延是蜀漢年輕一代將領中最傑出的,也是最聽自己話的,魏延鎮守漢中數年,曹魏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足矣見魏延的強悍實力。如此,只要滅吳一戰打贏了,那麼僅僅需要劉備的一道口令,魏延便可攜帶漢中勁卒直取長安,從而在西面戰場給予曹魏政權以極大的威懾力。
如此,西路魏延,劉備自己或從中路荊州出兵,或從東路合肥進擊,兩路夾擊,就是弄不死曹魏,也能給予其重重一擊。
然而,事實上呢?
先不說蜀漢本身,就是東吳的實力也被劉備估算錯了,尤其是那員自己瞧不上的東吳主將陸遜,在這裡,劉備就像當年的曹操一般,犯了很嚴重的錯誤,所以,曹操成就了周瑜,而自己則成就了陸遜。此外,事實上,劉備最大的問題還是自己內部勢力的意見始終都無法真正統一,軍事諸葛亮加上中央衛戍大將趙雲的堅決反對,以及更多益州本土勢力的拒絕合作,這都說明了此次東征就是劉備的個人意志罷了。至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反對,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此處就不進行詳談了。
但,劉備也不是不能贏,正如上述所述,只要劉備能夠穩紮穩打,或者表現出更加傑出的軍事能力,打贏了那一仗,一戰滅掉東吳主力大軍,那麼,劉備的計劃依然還是能夠實現,甚至在其有生之年統一全國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走到人生快要結束的時刻,如果我是劉備,我願意賭這一下,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關羽被殺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劉備的內心是非常不平靜的,其一是悲痛兄弟亡故,其二痛心荊州戰場的全面失利,其三也是看到了在有生之年動搖鼎足之勢的機會。
劉備此時已是高齡,若不借為弟報仇之名親征,以後很可能不再有機會。漢中爭奪剛剛獲勝不久,可以說老兵未死,正可用命,而吳國已享多年太平,新兵居多。伐吳名正言順,更兼有哀兵必勝之說。從私心角度說,若等到劉備身死,以後誰還會真的用心為他兄弟報仇?連劉備自己都沒報仇,部下更不會真心去做。劉備一死,內部勢力重新洗牌,更沒有伐吳的實力。
再看看蜀國本身的境況,荊州已失,益州偏僻,已是最弱,若不放手一搏,隨著時過境遷,必然結局就是毀滅。再看吳國,荊州剛定,人心不穩,守兵未固。如果此時親征,必然會有臨陣倒戈的親蜀派相助。勝算又多一分。
曹操新死,曹丕稱帝,人心未定。劉備可能也一定程度輕視曹丕,認為不會馬上被魏國侵犯,或者認為曹丕不會馬上參與兩國戰爭,所以多了份信心。
綜上,伐吳是次不得不壓上全部籌碼的賭博,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次賭博的失敗,就註定了蜀國的失敗,註定了諸葛亮的北伐困難重重。
所以,如果是我,我也會討伐吳國,因為這是綜合眾多考慮雖有巨大風險,但收益也可能巨大的博弈,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之一。
劉備第一次招人收集了燕趙男兒,
劉備第二次招人團結了荊州好漢,
劉備第三次招人籠絡了蜀中權貴,
燕趙男兒的代表死了,
荊州好漢的家鄉丟了,
蜀中權貴的前途斷了,
劉備不表示表示,那就等著內亂吧。
其實
換做任何一個人
在了那個位置都知道怎麼做了
失去了荊州的蜀漢,根本就無法再北上了
指望東吳配合蜀漢三路出擊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這些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了
歷史沒有告訴我們的是
劉備知道,夷陵之戰他必須要打
這是賭博
贏了,拿回荊州,吞併東吳
劃江而治,伺機北上,還有很大可能性一統中原
輸了,什麼都沒了
不打夷陵之戰
憑藉蜀漢兩州三兵四將
逐鹿中原??
想想劉備什麼年紀了?
他還能撐多久?
魏國正興,孫權年輕
蜀漢沒了劉備還能有誰?阿斗?
養兵蓄銳伺機北上只是大家美好的希冀而已
其實大家都知道就算劉備不打,最後還是出不了漢中的
講道理,不會的。
但我不是劉備,自然不能體會到那種一直把孫權當猴耍,結果發覺是自己被孫權耍時的心境。
尤其是自己親自安排的糜芳、士仁這幫人和關帝不睦,甚至於怒賣關帝。
PS:廖立跟人說荊州之敗,劉備自己的鍋,感覺先殺廖立才是關鍵。
當然要打,不打的話也別混了
我一直認為,分析一個歷史人物決策的時候,最好把自己代入這個角色,儘可能的還原當時的場景,而不是站在高處作為旁觀者來指指點點,因為子非魚。想了解魚樂與否,先盡量模擬成魚吧。
我是理科生,我個人認為,分析歷史有兩點是需要的:
1、盡量不帶感情。歷史當然可以很好看很煽情,但是分析的時候應該以利害關係為重,感情因素的比重盡量降低。因為我們要代入做決策的人物,都是歷史上的人傑(如此題中的劉備,認為劉備沒本事不是梟雄的,可以不用看了)。能獲得如此巨大成就寫入歷史的,本身就不可能是感情大於理智的人。所以分析劉備的時候,如果大段篇幅都在分析兄弟情義,我一般是直接跳過不看的。歷史是冷冰冰的現實,感情太過充沛在分析既成事實的時候並無太多的好處。
2、找好參照系。物理學上非常重要的就是找參照系,不同的參照系完全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這也就是我一開始說的,儘可能還原當時的場景。大家一般分析的時候不提參照系,並不是沒有參照系,而是下意識的以自身,或曰現代社會為參照系。例如我在知乎上就看到有人怒噴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拐賣婦女進大山,嚴重侵犯女權。套用現代社會當參照系,確實如此,但我只是想說,如果你想表達拐賣侵犯女權,那麼有無數的案例,但不包括牛郎織女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用來做這個的。
想分析劉備,先代入劉備。彼時的劉備是什麼人?是一個割據政權,數百萬人口,獨立政治軍事體系的領袖,而不僅僅是關張的大哥,不僅僅是荊襄官員的老大。能坐上領袖地位的,絕對不可能把感情看得太重。梁山上整天都在稱兄道弟,梁山的老大宋江是個考慮兄弟感情的人么?當然你可以說宋江是個黑點滿身的惡棍,你也不能否認宋江是個合格的老大,比王倫晁蓋都要合格。況且,成功的領袖有哪個沒黑點的么?真拿放大鏡找劉備一樣有黑點,當然黑點沒曹操多,相對應的作為領袖也沒曹操成功,並且曹操這些年洗得越來越白。劉邦被史記帶頭黑,人們罵劉邦贊項羽,但項羽黑點其實比劉邦還多。扯遠了,總結一句話就是,像劉備這種能成功坐在領袖那個位子並青史留名的,本身就不會是一個重感情的。
伐吳還是伐魏,如果站在高處旁觀,那麼做決策肯定容易很多。代入劉備,這是一個決定一個政權,幾百萬人今後幾十年走向的重大戰略決策,百年大計,國家戰略級別。所以劉備本身是慎之又慎(關羽死後兩年多才動手),所謂劉備衝冠一怒為兄弟的說法可以休矣。想還原劉備做決策的環境,我們先來看看劉備手下的勢力構成,以及各方的利益訴求。
元從系:劉備從底層起家一直追隨的。關張趙,簡雍糜竺孫乾等人都算。這部分人的特點是沒有自己固定的勢力。三國時代已經是世家大族實際統治地方了,各個大族有修建塢堡,有私兵,有經濟來源。這些元從系都沒有。所以元從系對劉備最忠誠,因為別無選擇,一切都是劉備給的。請注意,我這裡並不是否定劉備和關張趙等人的感情。我只是指出這些人的勢力來源其實都是劉備,很冰冷的事實,且不影響劉關張親如兄弟的觀點。
荊襄系:根基在荊州。有塢堡有兵源有土地。例如馬良馬謖黃忠蔣琬向朗等等等等,人數最多,文官居多。諸葛亮比較特殊。諸葛氏是從琅琊躲避戰火遷來荊襄,在當地無兵無土地,諸葛亮娶了黃氏之後漸漸被荊襄士族所接納。彼時荊襄士族勢力大的也就是蒯、蔡、龐、黃,前兩者掌權,諸葛亮和龐黃兩族交好。諸葛亮投劉備實際上是荊襄士族的一次風險對沖式投資,畢竟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主流士族下注曹操,自然會默許其他荊襄士族下注劉備。當然這些人一開始並不看好劉備(我自己代入龐黃我也不看好劉備,實力太弱而天下一統的進程已經開始),諸葛亮作為女婿黨被下注給劉備,龐氏嫡系龐統押注給孫權(在孫權處沒幹下去是後話)。這裡我又一次無視了三顧茅廬的情分,分析歷史最好不要考慮感情。扯遠了。劉備手下的荊襄系是荊襄士族主流投曹之後,沒趕上趟投了劉備,這些人在荊州屬於小士族,但還是有兵源人口和財力的。
本土系:顧名思義,蜀中大族。有兵源有土地有人口。代表人物黃權譙周等。一般排外,這很好理解,任何外人進入都會分走他們的兵源土地人口,對外打仗還要向他們徵稅,戰利品他們還落不到多少好處。這些人喜歡的就是劉璋式不折騰。實際上劉焉割據益州的時候曾經大開殺戒過一次,結果到了他兒子還是沒法和本土派抗衡。這是由於當時的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不扯了。
東州系:劉備之前入蜀的。對於本土系而言他們是外來戶,對於後到的劉備集團他們相當於半個地主。這部分人是天生的騎牆派。但是由於經營多年,在蜀中也有了一定的土地財力人口,所以天然親近本土系。畢竟利益一致。其實說到這裡歷史也挺明晰的,打來打去都是爭土地財力人口,各方面來回爭鬥,各種政策也是基於這個。屁股決定腦袋。
我這裡幾個派系介紹的很粗糙。因為知乎上眾多的史學大拿對於這幾個派系都有更深入的介紹,隨便一搜就有。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再加上說太多還得加引用,很累。
好了,有了派系,再來看利益訴求。
元從系:沒有自己的根據地,沒有自己的土地財力人口,這些都源於劉備在蜀中的政權。所以這部分人是最聽劉備的話的(想反抗都沒資本)。同時,這部分人顛沛流離大半生,終於在蜀中安穩下來,分到了錢,有了房子車子等等不動產,代入這群人的思路,很容易就得出小富即安的思想,不傾向於繼續冒險向外打天下(亞歷山大的將領後來不願意打了也是這種心態,不過這群兵痞做的更絕,亞歷山大之死跟這群人脫不開干係。因為戰利品已經分下去了亞歷山大對這群人來說就沒用了,而元從系這幫人敢反對劉備,分分鐘被本土系吃的渣都不剩)。所以元從系代表趙雲的建議就是,不折騰。當然冠冕堂皇的話還是聯吳伐魏。問題是都知道可行性是扯淡。你這會聯什麼吳?荊州已經吃下肚了,你還有什麼好處可以給吳的?至於伐魏,這會孫權的身份是魏國臣子(雖然是聽調不聽宣的),你怎麼個伐魏法?你要1V2么?所以趙雲的建議聽前半部分就行了,意思就是忍下這口氣,不折騰。當然,因為元從系除了劉備一無所有,所以劉備也很乾脆的無視了趙代表提出的意見。因為這個符合元從系的利益卻不符合劉備這個領袖全局的利益。
順便說一句,沒有人想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元從系除劉備外一無所有,他們自己也不想的。所以很多人想不通糜芳為啥要叛變關羽,按照利益分析法就很好解釋。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諸葛家都能魏蜀吳三家下注,糜家蜀吳兩家下注有什麼奇怪的。糜竺在散盡家財之後在元從系中都逐漸邊緣化,讓糜芳去東吳開分基地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風險對沖。
荊襄系:原來的根據地瞬間一掃而空。人口兵源財力全部清盤。這部分人對打回荊州去的意願是最強烈的。因為沒有了兵源財力,可預見的就是勢力萎縮最終被本土系徹底趕走。當然,荊州還是沒拿回來,荊襄系也近乎一無所有了,所以劉禪時代荊襄系和元從系合流,半荊襄半元從的諸葛亮成為了首領。劉禪不掌權,諸葛亮是事實上的季漢皇帝,所以他的做法和劉備是一樣的,保持各系的平衡。當然諸葛亮還是要代表荊襄系發聲的,諸葛亮時代朝堂上荊襄系一直壓制本土系,而如果沒有諸葛亮這個外力,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本土系把荊襄系趕出去,你沒兵沒錢沒人沒稅收你還想要朝堂話語權?笑話。所以諸葛亮時代是坐在荊襄系一邊的。後諸葛亮時代陳祗上台之後開始胡作非為。劉禪自己也不想的,實在是壓不住了。這裡依然不帶感情,我的屁股不坐在諸葛亮一邊也不坐在黃權譙周一邊。歷史本來就是冰冷的。
本土系:「搶老子錢搶老子土地搶老子勢力範圍的外來戶都該死」。這麼一代入是不是明晰多了?本土系和非本土系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本土系其實並不排斥劉備父子,這倆父子能吃他們多少利益?本土系排斥的是劉備身邊帶來的一大堆外來勢力,這部分勢力才是分他們錢土地的主力。問題是,劉備父子不可能放棄這些外來勢力,沒有這些勢力做平衡,劉備父子就是傀儡,正如劉璋就是蜀中大族的傀儡一樣。傀儡是沒有人權的,所以劉備打到城下譙周代表就建議投降,劉璋除了採納毫無辦法。劉禪最後也是蜀中大族的傀儡,鄧艾打到城下譙代表還是要投降,劉禪除了採納毫無辦法,毅種循環。
東州系:利益和本土系基本在一條船上。可以通過騎牆獲得更大的利益,但是改朝換代時刻還是站本土系一邊,無他,財源土地人口兵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好了,現在來分析劉備的百年大計戰略決策。
劉備是領袖,領袖要考慮全局,沒有任由自己性子來的,在仲裁的基礎上還要考慮自身利益。無非就是三條路線:伐魏,伐吳,被打臉裝死。
伐魏其實是個偽命題。此時魏吳是君臣關係,關羽剛剛示範了1VS2的下場是什麼。退一萬步,即使邀天之倖東吳坐看,劉備一輩子顛沛流離的元兇可以說就是曹操。一輩子打不過曹操,被曹操從北方一直打到入蜀。劉備職業生涯就贏了一次曹操,漢中戰役。(——其實劉曹打了一輩子,可以寫一篇更長的分析文,從兵源構成,後勤,將領勢力構成等等多方面分析。我一直覺得南方到了南宋時代才徹底開發,之前都是營養不足,兵源上就打不過北方大漢是個主要因素,不過看到的文章分析這個的不多。這裡實在不想寫了以後再說。)況且,孫權那種狡詐入蛇的作風,絕對會趁你伐魏時刻狠狠咬你一塊肉,孫權已經表演了一次,不介意再來一次。伐魏也就是說說。
被打臉裝死,這個政策荊襄系本身就不會答應。不奪回荊州,荊襄系遲早被本土系吃干抹凈趕出去,劉備父子作為最高仲裁者也會淪為本土系傀儡,劉備是不可能採納的。歷史事實也證明了這點。其實我有點心疼劉禪。當了一輩子傀儡。最後亡國的鍋還都扣在他頭上。
所以伐吳就是唯一的選項。無論感情深感情淺,都只有這一個選項。利益分析明白了,歷史人物的選擇其實是很make sense的。
當然,你完全可以用感情來解釋。諸如劉關張兄弟情深啦,要為手下小弟做表率啦,有仇報仇啦。之類的,都能解釋。就像你去看演出或者聽演唱會,台上的表演者會看著台下的你微笑,你完全可以用他看你是因為你的原因來解釋,雖然兩者並沒有因果關係。
從感情來說當然是一定會的,關羽這樣的國士不能替他報仇,還算什麼男人?
從利益上來說,得隴望蜀,得蜀望襄,得襄可得江南。從形勢上來說,不能算太錯。但是從實力上來說,劉備並不具備吞併吳國的實力。隆中對中說了,江東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戰爭並不一定是由實力決定的。首先吳國背盟這是理虧,其次三位大都督相繼去世,陸遜年幼沒有威望這是一個人才的真空期,如果戰略得當,還是有希望贏得。
但是顯然劉備在出兵過程中不是太理智,看來還是感情用事吧,畢竟不是聖人,所以說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在談到夷陵之戰之前,不得不提一下關羽攻樊城。
孫權聽信曹操蠱惑,背盟襲擊關羽,不過圖荊州戰略要地。雖然劉備拒還南郡,但已用另外三郡相抵。南郡雖然重要,但孫權也並不吃虧,而且已經簽署協議。
孫權不觀兵中原,只是看到了關羽部署的弊端,認為可一舉而克。這樣的眼中有荊州而不關心大局,可見孫權心胸狹隘,而呂蒙,不過是耍一些小聰明而已。
以關羽剛愎自用,得罪人甚多,即使克樊城,威動中原,也不見得必勝。孫權若不襲荊,曹操大可能遷都避銳。能迫使曹操遷都,富有戰略性意義。坐山觀虎鬥,孫權何急於襲荊?
倘若關羽克定樊城,諸葛亮必出漢中,以為響應。而孫權則厲兵秣馬,北上擊魏,必能虎口奪食。孫權不取曹操戰略要地,不威脅腹心,曹操必然以少數兵力牽制孫權,而以重兵以待蜀漢。如此,邊陲之地,可入囊中。既不背同盟之義,又唾手得邊鄰之地,豈不甚好?
而蜀魏相持,戰事至此,急於星火,蜀漢根本無法隨便撤兵,關羽好鬥,鷸蚌相爭之勢已成。從中漁利,利而無窮。
而孫權背此,試想劉備若應允求和,孫權必然要歸還所佔之地,甚至還得補上一些,如此,孫權襲荊有何戰略意義?不過是棄漁翁而為鷸蚌,徒使曹魏坐大而已。
而關羽與諸將不和,劉備雖然知此,卻不曾作風險控制,此為一失。為關羽之策應者,必然要精選與關羽關係良好者,以備萬一。哪怕能精選一二人,關羽也不至如此慘敗。劉封孟達等人若能益兵益糧,勝負尤未可知。荊州傾危,隆中對之戰略則寢命。如此戰略要地,一旦而亡,這不僅僅是關羽的錯。
伐吳的戰略,不是以道德君子膚淺之詞,而是以勝算為本。勝算不足,一切都是廢話。在某些人看來,劉備是勝亦戰,敗亦戰,可笑至極。劉備與曹操戰而敗之,又初稱帝,身邊不乏拍馬溜須之人,對自身能力的高估,是必然的。在劉備看來,頗有勝算,所以才伐吳。但實際的勝算,恐怕沒人敢在皇帝的耳根旁提起。一個皇帝最痛恨的就是別人對自己能力的否定。
劉備舉兵而下,有眾八萬。陸遜領兵而上,有眾五萬。
劉備小捷,深入東吳境內。陸遜且戰且退,從山地退入平原。東吳主力不與劉備決戰,那麼劉備難道是來旅遊嗎?這不得不大大挫傷了劉備的戰略意圖。
顯然,陸遜不打算再退了。因為他佔據了有利的地勢。即便陸遜想退,東吳國土縱深夠大,所過城池,劉備要不要分兵佔領。不分兵佔領,東吳襲擊後方怎麼辦,那不是找死?分兵佔領,東吳主力精銳尚在,又能分多少兵?
戰局至此,勝負已見。
而陸遜與劉備相持,劉備入人國境,戰不得戰,退又丟人,心中可謂冰火交加。屯兵堅城,老師挫銳。炎炎盛夏,軍隊起居於曠野,水土不服。所以劉備連營七百里,實屬無奈。
如果以古里換算今里,在去掉中國古代軍事好誇大的毛病,給他折半,計為175公里。如果分為五十個營堡,一個長3.5公里。加上雜兵,一個營堡兩千人。十人為一帳,可為兩百帳。由於天熱,可能更多。計為一帳十餘米。營帳幾乎是一字相連。
儘管曹丕嘲笑劉備不知兵,但是我們還是設想一下,這樣的安排的意義何在,是不是紮營過程中的地勢有什麼問題。由於天熱,劉備在叢林中紮寨,並讓水兵入寨避暑。天乾物燥,劉備如果不扎長寨,聚大兵於一地,只怕更容易遭火攻,死得更快,那時,劉備只怕僅以身都難免。況且,這些人很可能都感染了傳染病,聚於一地,無異於自殺。
而連營數百里,首尾不能兼顧,一旦大戰,可分割之,中心破之,又必敗。而陸遜拒不出戰,兵力又少於劉備,所以劉備大概輕視這黃口小兒。
所以,陸遜不戰,劉備連營七百里也好,連營七十里也罷,怎麼紮營,都是作死。不得戰,又不退,劉備果真來旅遊么?難道要用七百里的氣勢嚇退東吳大兵?難道罵戰能把東吳大兵罵死?劉備屯營於此,是什麼居心?
心理學上說,當你為某件事付出的越多,你就越不能放棄它。關羽死,張飛死,以及劉備受的氣,總要有出處。劉備一個老人家,還是皇帝,與陸遜你罵一句,我罵一句,無論如何,都是劉備吃虧。
因為這些,劉備不走,死也不走。
不過,看著軟趴趴的東吳突然襲擊,火攻,分割,包圍,切斷後路,劉備的大兵們身心早已飽受摧殘,對此襲擊,形不成有力抵抗,喪魂落魄而逃,真要死了,劉備也不走,而是上馬逃跑了。
兩個聯盟者,把贏家讓給了魏國,著實可笑。
劉備,不過才安安穩穩當了幾個月的皇帝,葬送關羽,又葬送了張飛,還葬送了自己,也是可憐。這位賣草鞋的小子,出身最苦,結局也最苦,果然人生的終點,大部分都是起點決定,縱然練得一手好的收買人心技能,也續不了多少命。
推薦閱讀:
※如果曹雪芹寫《三國演義》會怎樣?
※如果小說《三國演義》中呂布跟了曹操,曹操能有效地調遣呂布嗎?小說情節的形勢會不會因此改變?
※想模仿《三國志》做一款《國共志》,是否違法?
※三國中各勢力內部都有哪些集團?
※讓劉備帶著關羽張飛諸葛亮去西天取經會是怎麼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