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如何學會「說謊」的,這一行為需要調動哪些認知資源?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學一門語言,更多語言學習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問題很有趣。要談說謊行為和其調用的認知資源,我們首先要對說謊進行界定。原型理論認為,說謊包括三個關鍵成分:事實(言語和實際是否相符);意圖(說話者有欺騙的目的);信念(說話者是否相信自己所說的話)。舉個例子來說,小明偷吃了小美課桌上的巧克力。小美看到巧克力不見了,向同桌小明打聽。結果小明說不知道。這個不知道,滿足了事實(小明拿走巧克力),意圖(隱瞞自己拿巧克力的事情),信念(不相信自己所說的不知道)三個要素,因此可以判定小明在說謊。
80年代末,言語行為理論對原型理論進行了挑戰。該理論強調習俗性特徵(社會背景,文化結構的影響)和有意性特徵(說話者的動機是善意還是惡意)。舉個跨文化研究的例子,在談到做了好事是不是需要告訴老師這一點時,中國孩子對於「不告訴老師」這一行為的評價明顯比加拿大孩子更積極。這一結果也和我們的文化習俗(集體主義文化強調中庸,平和,不搶風頭)和動機(做好事不留名的奉獻精神)有關。這一研究也支持了文化習俗,社會情境,動機對於謊言判定的影響。
而說謊行為的學習,也和家庭,社會,自我發展因素相關:(1)榜樣示範和強化。孩子的很多行為的習得,也是通過對父母,同伴的觀察學習完成。如果孩子發現,爸爸媽媽撒個謊(裝病請假)就能在家睡一天懶覺,小夥伴撒個謊(肚子疼不舒服)就能免去上體育課的煩惱,那會形成「說謊是有好處」的預期。當他處於相似的情境中時,或許他也更多地表現出撒謊的行為。而當他從撒謊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很多好處(不用上課,不用寫作業)時,他形成撒謊的習慣也不足為奇。
(2)避免懲罰,自我保護。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問題行為看得很重。如果孩子比較貪玩不寫作業,對同學進行惡作劇,衛生做得不夠到位時,家長就會嚴厲地批評孩子,甚至動用棍棒教育。但是兒童前額葉皮層尚未發育完全,計劃性和情緒控制相對較差,很難克制自己老老實實地寫作業,和同學好好相處,按時做衛生。為了避免因為偷懶,不聽話而被懲罰,孩子可能會用撒謊的方式來進行自我保護。
(3)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人際關係。很多孩子的自我評價受外界因素影響,習慣把自我形象建立在他人的認可和讚美上。但是在學校中,或許這些孩子並沒有出眾的成績,特長和社交能力,難以吸引同伴的注意。他們可能會有很強的挫敗感和心理落差,因此用撒謊的方式,誇大自己的知識,經歷,和家庭財富,彰顯自己的能力,保持積極良好的自我形象,並在在社交圈裡獲得肯定和尊重 。
撒謊行為調用的認知資源主要有:(1)執行功能。簡單來說,執行功能涉及個體對完成特定目標的認知過程,能讓個體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其中包含的主要認知成分有工作記憶,抑制控制和認知靈活性。還是舉小明和小美的例子來說明:如果小明要成功掩蓋自己偷吃巧克力的事實,那他需要有工作記憶,掌握規則和時間信息,幫助自己策劃不在場證明(我也不知道,剛才去上廁所了)。如果他缺乏工作記憶,忘記剛才看到小美在教室外面踢毽子,那他的謊言就被戳穿了。此外,小明需要抑制控制,抑制自己的優勢反應(說真話)。比起說謊話,說真話才是孩子的優勢反應。因為說謊話要調動更多的認知資源,需要更多的反應時間。因此,小明還需要抑制住自己說真話(偷吃了巧克力)的傾向。小明還需要有認知靈活性,不斷轉換真實信息和虛假信息,讓小美相信自己。說了一個謊話,我們可能就需要編織更多的謊話去圓謊。如果小美不斷追問小明「後來呢」,那小明也需要具備認知靈活性,保證信息一致,謊能圓過來。
(2)心理理論。心理理論是個體對自己或者他人的心理狀態的覺知,如信念,願望和意圖等,並對行為作出因果解釋和預測。仍然舉小明和小美的例子。小明可能會覺察到小美有這樣的信念:「誰翻過我的桌子誰就有嫌疑拿了我的巧克力」「誰跟我不和誰就有可能針對我」。因此,他可能會故意給小美製造錯誤的信息:死對頭小莉之前來翻過我的桌子。這樣一來,本就對小莉有意見的小美很輕易地接受了這個可信度很高的觀點。並且由於小美和小莉持續冷戰,小明也預測到小美不會找小莉對質,因此他不擔心謊言會暴露。
——————————————————————————————————
遠程心理諮詢請私信聯繫,
經授權發布的案例可見:(個案記錄1)自愈力:在苦難中燦爛的向日葵女孩 - 知乎專欄。
紙媒及公眾號合作請私信
——————————————————————————————————
拓展閱讀:談戀愛時總忍不住「作」,要怎麼辦才好? - 覃宇輝的回答
我時而社交能力特強,時而特別恐懼社交怎麼辦? - 覃宇輝的回答歡迎關注我的專欄:心視界 - 知乎專欄
參考文獻:
[1]邵愛國. 關於說謊的道德認知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07.
[2]袁方. 兒童說謊行為對認知因素的影響研究[D].浙江師範大學,2012.
[3]王平. 學前兒童對說謊的理解與評價及與實際行為的相關研究[D].曲阜師範大學,2005.
我用人類習得的第一個謊言:哭聲,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都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益,其實啊,恰恰相反,小孩子才是只看利益,他們才不會去管對錯,他們只會簡單的計算眼前的利益,導致在心思複雜的大人看來,小孩子是單純的。
初生嬰兒最是無邪,一切遵循本能行事,只選擇眼前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
比如用哭聲吸引大人的注意,這算本能吧。
進而習得用假哭吸引大人的注意,這算撒謊了吧?
可你又不能說他撒謊,因為幾個月的嬰兒還不會說話,但這確確實實是一種欺騙。
這樣看來,似乎撒謊是一種本能,是天生就可以擁有的生存本領。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表哥家的小侄女剛剛百日,又萌又可愛,還一直都很乖,只要餵飽了,放床上就安安靜靜的,大眼睛轉來轉去,時而伸伸小手,蹬蹬小腿,沒人陪也不哭不鬧。
上周我再去,發現她變聰明了,抱起來就放不下去,一放她就哭,然後抱起來就停,就像是一個好玩的遊戲/(ㄒoㄒ)/~~不禁感慨人類的神奇,小小的孩子也能如此的機智。
對她來說,假哭確實是一種欺騙,但很明顯,她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不會有一點的羞愧~對她而言,這只是習得的一個可利用的反饋信號。
首先是:&<哭→→大人就抱&>,次數多了,就形成一種反饋機制,即:&<想被抱→→哭→→被滿足&>,再後來覺得哭太費力氣,開始嘗試假哭,即:&<想被抱→→假哭→→也被滿足&>,同樣獲得反饋,毫無疑問,最後的才是對嬰兒最省力的方式。人的天性總是喜歡做最省力氣的事,所以無怪乎嬰兒會選擇假哭來獲得大人的抱抱。
想要破解也很簡單,我們吃飯的時候,嫂子就把她放在沙發上,告訴她媽媽要吃飯了(我當時滿臉黑線,能聽懂么~~),然後我們就在旁邊吃飯,她開始很假的哭,嫂子繼續說,寶寶不要哭,媽媽吃過飯再去抱你,她繼續哭,嫂子再安慰,她繼續哭,我都看不下去了,嫂子還是不抱只是湊過去安慰,然後,她居然不哭了!就在那裡很無辜很可憐的伸小手表示抗議O(∩_∩)O!
這次的反饋:&<假哭→→大人不抱&>,&<假哭→→大人不抱&>,&<假哭→→大人不抱&>,&<假哭→→大人不抱&>,然而呢,假哭也很累的,又得不到反饋,所以機智的寶寶,還有什麼理由去假哭呢?
所以我認為,撒謊和欺騙是可以控制的,關鍵在於反饋,簡單來說有以下三種機制:
大多數大人:小孩一哭,就滿足各種要求,導致小孩為了利益學會假哭。
理性的大人:小孩子的哭鬧,毫不影響他們的立場,告訴孩子要講道理,哭鬧沒有意義。
暴躁的大人:小孩一哭就揍,這樣的小孩,還能學會假哭嗎?
撒謊往往是因為想通過欺騙的手段去獲得某種反饋,達成某種需求,一旦讓他們覺得撒謊毫無用處,甚至風險大於收貨,自然就不會再去撒謊。
因為撒謊,也是需要付出精力的,若是能讓兒童明白,撒謊並不能帶來任何的好處,甚至還會帶來壞處,那他為什麼還要白費精力去撒謊呢?
大人要記住,撒謊並不是孩子的本意,只是他們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
需求得不到滿足時,行為得不到理解時,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引導,那麼即使孩子不撒謊,也自會有其他不良的手段(包括但不限於暴力)去達成他們目的,所以,請正確對待孩子的需求和行為,不要給邪惡的種子生長的機會。
所以,撒謊並不可怕,撒謊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手段。
沒人想要撒謊,撒謊從來都不是我們的天性。
沒人想要撒謊,撒謊從來都不是我們的天性。
沒人想要撒謊,撒謊從來都不是我們的天性。
關鍵在於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習得積極的良性反饋。
學識淺薄,無法在認知神經學領域細答此問題,只能認知心理學方面可以簡略一說,但也不能保證內容正確性和科學性,僅供參考。
因無法找到部分相關文獻,一些結論使用「[來源請求]」標註。(紀念死去的中文維基)
-----------------------------------------------------
說謊即是說出和事實相反的話,因此,說謊需要的能力是能分清「現實」和「虛假」的能力並且能想像出與事實相反的情況來讓謊言變得更真實(圓謊)的能力,是多種管控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的體現。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以及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是管控功能在兒童發育階段的主要能力體現。工作記憶以及抑制控制一般在3-5歲時得以快速發展 [1],這和Angela D. Evans, Fen Xu Kang Lee的研究結論「兒童在42個月時開始表現出說謊行為(約佔56%)」相符[2]。
有多種民間無法證實的流傳得出 [來源請求],有些兒童在兩歲時就有撒謊能力(包括[5]中的研究,但研究存在些許問題故兩歲時撒謊結論尚不明確),但根據Victoria Talwar及Kang Lee的「謊言發展模型」 [3],孩童在2-3歲時撒謊僅僅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如逃避懲罰),屬一種簡單的應激措施而並不能考慮被謊者的感受並想像出謊言在現實中發生的情況(Primary Lies),因此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說謊」。真正的說謊能力(Secondary Lies)一般在4-5歲時才能夠習得,而且習得原因多為經歷過「被謊」或曾經通過說謊躲避懲罰而了解到說謊帶來的利益(心智理論的發展)。
此外,更有民間流傳,研究(可能確有此研究但並未能找到)表明嬰兒在6個月時便會通過哭鬧吸引大人注意但並無任何除吸引大人注意外的其他需求,被認為是一種「撒謊」。(但並不是說謊,因為沒有「說」)[來源請求]
在神經科學上,因撒謊所需的能力是控管功能的體現,而管控功能主要由前額葉(但並不完全由前額葉)掌控,因此前額葉受損的人,諸如帕金森患者,難以說謊 [4]。這或許也說明了,3-5歲是前額葉快速發展的時期,而認知功能的發展與兒童撒謊有極大關聯。也就是說,兒童撒謊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種能力,標誌著認知功能和大腦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5]。
[1] Dowsett SM1, Livesey DJ. (2000). The development of inhibitory control in preschool children: effects of "executive skills" training. Dev Psychobiol. 2000 Mar;36(2):161-74.
[2] Angela D. Evans, Fen Xu Kang Lee (2011). When All Signs Point to You: Lies Told in the Face of Evidence. Dev Psychol. 2011 January ; 47(1): 39–49.
[3] Victoria Talwar, Kang Lee (2008). Social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Lying Behavior. Child Dev. 2008 ; 79(4): 866–881.
[4] Abe N1, Fujii T, Hirayama K, Takeda A, Hosokai Y, Ishioka T, Nishio Y, Suzuki K, Itoyama Y, Takahashi S, Fukuda H, Mori E. (2009). Do parkinsonian patients have trouble telling lies? The neurobiological basis of deceptive behaviour. Brain. 2009 May;132(Pt 5):1386-95.
[5] Evans AD1, Lee K. Emergence of lying in very young children. Dev Psychol. 2013 Oct;49(10):1958-63.
自發。
FAKE IT, THAN MAKE IT.
父母本身謊言頻率,習得。
成長過程認知中的幻想與現實不分,心智發展角度。
自身利益需求,社會化角度。
把渴望的謊言變成是真的,升華的能力。
有些謊言往往比真話更符合心靈需求。
以上描述在人格障礙這類特例這裡只是參考,題主問兒童,不是18歲後。
兒童能撒謊是智力表示,很多謊言帶有自我保護自我渴望目標等情況,對自我功能好的,帶有一定社會利益性。和病理性謊言,缺乏共情坑人的,都有區別。
有一期科普節目,摩根弗里曼解說。我只記得4歲的兒童,撒謊的人數大概是50%。等到7歲的時候,所有人都撒過謊。而且越早學會撒謊的孩子,認知能力和智商就越高。
B站有,叫"與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蟲洞"
以我最切身、最真實的經歷來回答:小時候、長大以後說謊都是非自願的。
兒子兩歲左右時, 會說3到4個子的句子.
一天, 他在吃碗裡面切好的蘋果塊兒 (他從小愛吃水果).
我姥姥在旁, 對他說, : 好吃么? 讓我也吃一塊兒.
兒子沒有任何遲疑和猶豫,指著蘋果,一臉認真的說: "有毒".
我去. 我以為我聽錯了. 後經過反覆確認. 他就是說蘋果有毒的意思.
後來問他"有毒你還吃?" . 他說"我不怕"
應該最初無意識的說謊後的得到了好處或者避免了嫌惡刺激,逐漸地說謊的行為慢慢被增強了。比如說小孩不餓但想吃零食的時候,說「媽媽我餓了」,媽媽找到了好吃的東西給孩子吃;小孩弄壞了東西,說是一起玩的小朋友弄壞的,避免了媽媽的責怪;這種類似的「小說謊」行為,是很難分辨和避免的也是正常的。關鍵是對於孩子較為嚴重的說謊行為,一定要及時給予「懲罰」。
孩子有足夠理解能力之後,再用懲罰結合規則的形式加以約束。其實每個人都會形成說謊能力,慢慢的不說謊主要是受負增強和規則控制,個體知道說謊產生的短期或者長期後效自己可能會無法承受。
所以無法阻止孩子「習得」說謊的能力,而是在「習得」之後,如何建立控制。
發現撒謊並不是最壞結果的時候
從元認知的有意識和無意識動機角度,造成選擇說謊的主要因素有:
1、合理化的能力
2、利益的衝突
3、創造力
4、不道德的行為
5、感覺無望
6、從謊言中獲利
7、看到他人的欺騙行為
8、充斥著謊言的文化氛圍
而減少謊言的要素有:
1、誓言
2、簽署協議
3、道德提醒
4、監督
撒謊從自我意識發展角度並非什麼很糟糕的事,撒謊更多的運用到的是「創造力的陰暗面」,這種創造力的正面正是幫助我們想出新點子,解決辣手問題並且通向目標的「最初路徑」。
見過有把自家孩子第一次說謊當喜訊看待的,「能撒謊」其實也是孩子頭腦對社會反映結構的一種表現形式之一,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在轉移注意力,做其他創造力方面好的引導,會比非黑即白看待和處理孩子的謊言好得多。
參考文獻:《不誠實的誠實真相》
《元認知》
兒童是如何說謊,
人生將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子女聽話,有前途,父母可享晚福,安度晚年。
子女不聽話做父母一生勞碌,受盡艱難曲折,甚至養大了兒子還要養兒子的兒子(孫子)。
要享安康,享天倫之樂,必須要教育好子女,要教育好子女必須要從小、從兒童開始。
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確實如此,天真無邪。
社會是個大染缸,
家庭是個小染缸,
父母是塗料。
要教育好子女,必須從父母開始。
父母聽話,子女才聽話。
父母作盜, 子女做賊
父母大賭,子女小賭
父母講粗話 ,子女張耳聽。
父母大吵架,子女在流淚
家窮出孝子,窮人子女早當家。
父母愛子女,子女愛父母。
寶寶從六個月開始就懂事了,就會看面色了,會聽大人講話。
所以往往會疏忽了對子女幼小心靈的呵護。
很多時候,不是父母怎樣教子女,而是子女看父母做什麼,子女也會跟著學做什麼。
很多時候,父母在外面不開心,回家就拿小孩子發脾氣,子女受委屈,但說不出,也不敢說。
子女講實話、講真話,是父母帶動的 。
當子女講謊話,也是父母帶動的,子女會見樣學樣,見事學事。
一個人被騙得最多是自己騙自己,但自己從來不覺得。
父母嚴格要求子女學好,但父母是否嚴格要求過自己要學好呢?
慢慢回憶,你自己對子女講過多少真話,騙過多少次子女,相信是沒有多少人記得,因為你們從來就不對自已講出的話負出過責任。
只知道用謊言來講哄騙子女,讓子女不哭,用慌元哄騙子女不要亂跑,用慌言哄騙子女聽話。當你用慌言用多了,也忘記自已說的是慌言。
當子女聽一次了、二次、三次,四次了,父母的話都不兌現,子女就知道父母講話不算話,講的是慌話了,不必兌現了。你以後講實話子女也不相信你講的實話是實話。
當子女知道父母講的是假話,是騙人的話,子女也會學會應付,
也學會講慌話,慌得更天真。
………………
…………
……
我們是過來人,經歷過許許多多,見過許多多,觀察過許許多多………
……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
兒童是祖國的希望。
反饋
主要是theory of mind吧,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 在剛出生一段時間內,小孩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和感知是和他不同的,所以他不知道別人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當他理解了這個概念以後就有撒謊的能力了,但是撒的謊質量怎麼樣應該還是靠訓練或者經驗
有個實驗是theory of mind 訓練會教會小孩說謊。 有空填
天生的。
會哭的嬰兒有奶吃,所以有的嬰兒為了食物假哭。
進化論,適者生存,會假哭的都生存下來了,所以說人天生就會說謊。
難道不是人本能地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么。。。
1.生物的一切行為都是趨利的。
2.「撒謊」其實只是「虛構」的一種表現。而「虛構」是人類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活動。
3.傳統文化下,撒謊=不道德。但實際上,撒謊可能帶來多贏。
我並不是來回答題主的問題的,我只是希望想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先看一下我的陳訴,不要先入為主做出錯誤的思考。
謝邀…我一直堅信孩童的學習行為源自於生活環境。至於學會說謊,幼小的孩子本身應是並不具備分清謊言與真實的,但當其從生活中觀察到別人言行不一自身亦嘗試卻並不為人所指責或且自身能從中得到一定益處時遍逐漸學會說謊……
在父母對孩子說你是撿來的時候,我就被這句話騙了16年
趨利避害是生物第一本能啊,人類這麼聰明,當然會根據環境的不同形成各種各樣的「趨利」的行為機制。
所以只要知道以利益為核心,環境控制為方法,就掌握了基本框架,至於更細節的東西慢慢拓展就好。這個問題很有趣,我作為一個牙醫,就從牙醫的角度說下。孩子學會說謊,往往是有自己的動機的。越是會找理由的孩子,說明這孩子想像力和洞察力越豐富。 我們在臨床上碰到很多小朋友因為父母無視孩子口腔健康,等牙痛的受不了才來醫院看牙。
大多數這樣的孩子都會對看牙醫有莫名的恐懼,孩子的表現往往使家長感到頭痛,一些稍大的孩子抱定了「寧死」不去醫院的態度;一些較小的孩子在家長的連哄帶騙的情況下才肯到醫院的口腔科。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樂觀,可以不懼困難,不懼艱辛,敢作敢為,勇往直前。
只是,我們的孩子並不那麼勇敢,怕黑,怕高,怕水,怕狗,怕蟲,特怕傳說中的鬼怪幽靈,怕看牙,父母離開一小會,都能哭得撕心裂肺。
我們舉幾個小例子,也許家長們能從中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
1
茗茗五歲的時候,爺爺去世了,葬禮在老家舉行。葬禮當天,萍萍看到自己最親近的父母在點滿蠟燭,香火繚繞,光線昏暗的大堂里,都哭得肝腸寸斷……葬禮後,萍萍總會想起葬禮場景,晚上睡覺總會驚醒,無論父母怎麼安撫,都沒什麼效果。
2,我在醫院碰到一個孩子看牙,父母和媽媽反應,他看牙十分恐懼,之前在其他醫院看過一次,雖然完全無痛,並且前後也就是兩三分鐘的事,全程痛哭不止,讓家長傷心不已。而且有可能,給孩子徹徹底底埋下了陰影,以致於在之後的四年工夫里,無論他們用什麼方法,都沒法壓服他配合治療。而孩子的不順從,甚至不止是來自言語或行為對抗,身體也會不受控制地抵抗。
有經驗的爸媽知道,帶小朋友看牙,其實是個很頭疼的事情。診室里,小朋友呼天搶地,痛哭流涕,在牙椅上撒潑耍賴、不配合治療,這都很常見。
面對諸般情況,爸媽不光心疼,也很無奈。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小朋友接受口腔科檢查和治療呢?
你理解「必須去看牙」的孩子嗎?
在跟大家介紹辦法之前,鮑斌醫生需要先跟大家講講,害怕看牙的孩子可能有什麼想法、在經歷什麼感覺。
1.恐懼
小朋友上醫院,總會有畏懼感。吱吱的鑽聲,難免讓孩子精神高度緊張,處於防衛狀態。而在內心恐懼的狀態下,對疼痛的感覺會變得敏感。
口腔科醫生見到好多小朋友,只要一躺上牙椅,就特別害怕;拿棉簽輕輕一動,都會喊疼。
這樣的狀態下,醫生根本沒辦法做任何檢查或處理。
2.焦慮
「會發生(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的)特別特別可怕的事情」,這種預期性焦慮,會讓孩子產生一系列身體不適,比如煩躁、出汗、臉色發白,或者打嗝、發嘔、尿頻。
這種身體不適是真的,並不是「裝病」。當然了,假如家長由此因為「病」就不看牙也不好,會強化孩子「身體不舒服就能避免不想經歷的事」的念頭。
3.行為上的抗拒
在行為方面,他們會表現出抗拒和不合作——這樣,「特別特別可怕的事情」就不會到來了。
具體來說,「不合作」通常表現為不上牙椅,或者即使終於上了牙椅,也不張嘴。
更極端的情況下,孩子情緒爆發,行為可能失控:
- 衝動型:哭鬧,喊叫,亂打亂踢,或賴在地上耍脾氣,誰的話也不聽;
- 被動型:不說話,不哭鬧,但動作上有意與醫生要求背道而馳,說理、恐嚇,均無作用。
為了寶寶,家長該做些什麼?
1.沒事兒別嚇唬孩子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得盡量避免說些「醫生把你的牙全都拔掉」之類的嚇唬之辭。
尤其是帶孩子看口腔科之前,下面這樣的話能避免就避免吧:
- 你再不聽話,等會看牙那個叔叔 /阿姨就把你的牙全部給你拔掉!
- 等會看牙的時候要是胡鬧,醫生就會把寶寶關起來,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啦!
可能有的爸媽覺得,說這樣的話有點可笑;可在候診室,這樣的話可真不少見。
孩子還沒開始看牙,就給他這樣的心理陰影,實在不是一個好方法。
這時候,家長應該耐心向孩子解釋:醫生只是看上去有點可怕,讓醫生看一下,以後就不會牙疼了 /牙就變得更整齊、好看了。
2.幫孩子提前熟悉口腔科
「未知」是恐懼的根源,克服恐懼的根本方法,就是把「未知」變成「可知」。
現在信息技術發達,動畫片、遊戲、繪本故事,都能找到幫助家長帶孩子了解口腔科的內容。
在帶著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可以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熟悉環境。
比如,有一本繪本叫《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講的是害怕看牙醫的鱷魚遇到了害怕看牙的牙醫,而且兩個害怕鬼雖然想著完全不同的事兒,但是卻會說出完全一樣的話來,特別適合大人帶著孩子進行角色扮演。
在講繪本的過程中,寶寶也有機會了解口腔科里會見到哪些東西,看牙可能會經歷些什麼「可怕的事」,了解了,就不那麼怕了。
3.分散注意力
家長可以準備一些小玩具,比如書,小汽車,電子產品等,在醫師操作過程中,跟小朋友說一些別的事情,或講幾個小故事,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忘記治療產生的恐懼、不安。
假如孩子已經建立了「數」的概念,那麼家長可以用數數的方法,告訴孩子「還有多久多久就好了」,這也能有效減輕孩子的焦慮感。
有些口腔科醫生會建議爸爸媽媽,在拔完牙、孩子吐掉棉卷之後,獎勵孩子一個小冰激凌。
一是冰激凌比較軟,不會影響拔牙創,二是冰激凌比較涼,可以緩解疼痛的癥狀。假如符合教育理念,可以參考這種做法。
4.盡少參與治療過程
有些家長啊,在治療過程中,盡在旁邊噓寒問暖,表現得比孩子還要擔心。
有些媽媽一聽「得拔牙」,感覺比小朋友還要緊張,這種負面的情緒會影響小朋友,進一步影響診療過程。
正確的做法是,一旦醫生開始治療,家長就盡量安靜地陪伴,或者給予孩子一些鼓勵的話語,盡量不要問孩子「疼不疼」這種問題。
不問倒也罷了,一問起來,孩子不痛也要撒嬌哭鬧了。
5.不要強制孩子進行診療
有時候,不配合治療的孩子大聲哭鬧,出於面子或心情緣故,一些家長也氣急敗壞,強壓著孩子要求醫生診療。
不負責地猜測,普通兒科門診或許這樣做,畢竟,看一眼喉嚨,或者打一針,也就「結束戰鬥」了;但是,兒童的口腔治療萬萬不能強迫兒童。
這是因為,口腔科診療程序比較複雜,需要時間較長,需要的工具也比較多,如果強迫孩子進行診療,很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後果。
舉個例子,牙科手機去齲時,如果兒童突然閉嘴掙扎,很可能會導致口內軟組織的損傷(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腮幫子戳個洞什麼的);補牙用棉卷隔濕時,如果兒童不配合致棉卷滑入氣道,那可能造成窒息等嚴重後果。
當孩子產生有恐懼心理,忐忑不安時,不應定義孩子天生膽小或嬌氣,而是仔細了解孩子懼怕的真正根源。
孩子的每一種恐懼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都來源於生活的點滴。
我們現在總結下,孩子是如何在成長中感知到恐懼的情緒?
1、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得不到安撫,所以產生恐懼。
兩歲後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是很強烈的,如早上父母上班,孩子都會哭鬧不止,如不正確消除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孩子就會特別粘人,特別懼怕獨處,進而怕黑,怕打雷閃電之類的。
2、孩子對未知事物有想像而產生恐懼。
孩子三四歲後,他們的生活體驗更豐富,想像力也更天馬行空,加上對諸多事物充滿未知,所以三四歲後的孩子會因為聽到一些故事而害怕、也會看到動畫片里的一些畫面而害怕、還會因為自己豐富的想像力而產生恐懼、進而看到一些事物聯想到書籍或電視上的一些情節而產生恐懼心理……
3、大人習慣性的恐嚇和威脅,讓孩子相信了某些可怕物體的存在。
很多家長很喜歡用這些恐嚇、威脅的方式讓孩子聽話:
「外面有大灰狼,你不要到處跑。」
「你不好好吃飯,就不能變強大,很容易被怪獸吃掉了。」
「你不乖乖睡覺,怪物要來找你了哦!」
「幽靈最喜歡找調皮不聽話的孩子了!」
孩子的認知始終有限,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當父母鄭重說了某些物體的存在,並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所以孩子就相信,並因恐懼而妥協。如父母經常用這種方式恐嚇孩子,孩子的恐懼情緒就越積越深了。
4、電視傳播媒介的影響,讓孩子感知到恐懼情緒。
現在很多動畫片,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等,都有涉及到鬼怪、幽靈,妖怪等內容,節目組為了傳播效果,費盡心思創作出恐怖的氛圍,沉寂的黑暗配合詭譎的音效、動作和道具、化妝等等。
孩子看了,就會深信「鬼、妖怪這些東西很恐怖,它們會出現在黑暗的地方……,當這些」恐怖物體」在孩子心裡有了形象,恐懼情緒就如影隨形了。
5、沒有足夠的陪伴和關愛,讓孩子沒了安全感。
孩子的成長過程,既懵懂無知也敏感柔弱,他們依賴父母,需要陪伴。
如孩子缺關愛和陪伴,內心世界比一般孩子更敏感脆弱,也就更容易焦慮不安,害怕獨自一人,也容易產生恐懼感。
以上,是孩子產生恐懼情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為孩子的認知有限。
孩子的知識和生活體驗都尚在探索之中,
他們相信魔法的存在,也相信惡魔會作惡;
他們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也不知道打雷閃電是自然現象,更不知道身邊親人的去世意味著什麼;
他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想像黑暗、死亡、幽靈、鬼怪……
那麼,當發現自己孩子怕獨處,怕黑,膽小怕事,七八歲都還不敢獨自看牙,怎麼辦?
如果不克服這些恐懼心理,將會影響孩子個性的發展,使孩子缺乏獨立性,甚至會導致某些心理障礙及性格病態的發生。
有心理專家說過:輕度的恐懼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中度的恐懼會成為孩子生活的障礙,或給他留下心理陰影;而重度的恐懼則會導致孩子做噩夢、失眠、發燒、獃滯,甚至休克,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那就克服恐懼吧。
我們先分享個小故事,故事中的媽媽用很智慧的方法引導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某小女孩三歲的時候,是爺爺奶奶帶的,父母要上班,陪孩子的時間不是很充裕。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不愛動,每當孩子要求要去外面玩時,爺爺奶奶就會說外面有壞人,拒絕孩子。
直至有天發現,孩子只願讓爺爺奶奶陪著窩在家裡瘋狂看《熊出沒》動畫片,不願意外出了,即使外出也是緊緊粘著父母,不敢靠近海邊,不敢爬山,甚至不敢玩孩子最喜歡的滑梯,
媽媽很擔心孩子這樣的狀態,下定決心幫助孩子克服某些恐懼心理,讓女兒站在陽光下擁抱大自然。
於是,請了近一個月的長假,專職陪孩子。
剛開始,孩子依然不願意外出,只願意讓媽媽陪著看動畫片,媽媽沒有強制性帶孩子外出,專心陪孩子看《熊出沒》,並試著用動畫片的內容與孩子溝通,於是,孩子開始喜歡和媽媽交流。
有天,媽媽跟孩子溝通,想去個地方,請《熊出沒》中的熊大熊二來家裡,讓熊大熊二可以天天陪著女兒。女兒很開心,問去哪裡可以找到熊大熊二。於是,女兒很愉快地跟著媽媽外出去商場,並買了熊大熊二布偶,女兒很是珍愛。
接下來,媽媽常用熊大熊二來引導孩子戰勝一些恐懼心理:
比如說:熊大熊二想念他們的家鄉了,想回森林看看,我們帶他們去吧,於是女兒愉快跟媽媽去爬山,抱著她的熊大熊二。
比如說:熊大熊二說從來沒看過海,沒去過海邊,我們幫他們實現願望,帶他們去海邊,好不好?於是女兒又高高興興地帶著熊大熊二去了海邊。
不到一個月,孩子開始變得活潑勇敢,她總認為自己應該要幫助熊大熊二實現所有願望,所以她要變得強大……
以上故事的媽媽看似很輕易就幫助孩子克服了恐懼心理,其實確實也不難,只要滿足這幾個前提條件:
1、絕對專註的陪伴。
2、融入孩子的世界。
3、用孩子的思維與孩子溝通。
4、滿足孩子的奇思妙想。
以上前提條件達到了,我們還要做以下幾點:
1、了解孩子恐懼的真正根源。
要協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應先了解他害怕的真正根源。
如上述小女孩子不敢去海邊,不敢外出,僅是因為爺爺奶奶說外面有壞人,孩子就缺乏探索外面世界的興趣。所以女孩子媽媽通過熊大熊二激發孩子走出外面的動力。
如孩子害怕黑暗,應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面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象,應先讓他看清楚陰影的真面目。當孩子知道那些令人恐懼的物或聲,只不過是自己熟悉的物件,只是自己嚇自己,就不會再有恐懼心理。
2、不要懲罰或嘲笑孩子膽小。
父母在面對孩子因恐懼產生的情緒反應時,需先秉除立即否定的態度,千萬不要嘲笑孩子的這些害怕、恐懼,哪怕在你們的眼裡看來「他的害怕對象很可笑」。
有些父母說孩子是「膽小鬼」,甚至給予懲罰,這些行為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不僅改變不了孩子恐懼的狀況,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懼怕心理加重。
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支持以及父母共鳴孩子的恐懼感受。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他的恐懼心理,之後再進行有說服力的勸慰、解釋,比如害怕打雷閃電,父母可以給孩子買相關自然科學的書,給孩子講雷聲、閃電形成的原理,孩子的恐懼心理自然就得到解除。
3、尊重孩子的想像力,給孩子的玩具或飾品賦予「生命」。
當孩子感到恐懼的時候,父母不妨給孩子物色一件「守護禮物」。
比如,上述故事的「熊大熊二玩偶」,比如任何一件玩具,比如一隻小銀手鐲,並告訴孩子:「這隻玩具手鐲裡面住著守護神,專門保護寶寶的。」
孩子睡覺的時候,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床頭,告訴孩子,這些小玩偶一直在守護孩子。
別小看這些小東西,孩子對玩具是很依賴,給這些玩具賦予「生命」可以使孩子變得勇敢。
4、用陪伴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在成長過程確實是很需要通過陪伴獲得安全感,父母一定要記得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甜蜜溫馨的摟抱、愛撫,這些「愛的感覺」會讓孩子覺得無論處在何種環境下,都是溫馨與安全的,對於未知的事物,又何懼之有?
當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有人陪伴自己,自己不會被丟在黑暗中,是可以不懼所有的。
5、盡量不讓孩子直面葬禮並慎選電視節目。
為了孩子,父母應盡量讓孩子避免某些傳統葬禮,也應慎選電視節目,盡量避免讓孩子看到那些怪力亂神的場面,電視上一些兇殺、棄屍的新聞,更是會加深孩子對鬼怪的恐懼感。
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驗,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
只有勇敢面對恐懼,才能擺脫恐懼。
而讓孩子克服恐懼,也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這個過程也許會漫長,但只要我們有愛,有耐心,孩子終會明白,內心強大是可以抗衡所有不可言狀的恐懼。
如果想要孩子牙齒好,大家要學習更多的口腔保健知識,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更多口腔保健內容有時間就更新。祝大家口腔健康。
拓展閱讀:
兒童受到虐待會對以後的生活造成哪些影響?應當如何疏導? - 知乎推薦閱讀:
※《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反社會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他不死,應當如何治療?
※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有哪些?分別起到多大作用?
※小孩子挑食有必要糾正嗎?
※怎樣教孩子說話?
※關於社會信任缺失是否與父母信任缺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