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發表過哪些驚人言論?


整理了魯迅先生的30句話。
語出驚人,酣暢淋漓。鞭辟入裡,字字珠璣!


1.從來如此,便對嗎?

2.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

3.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4.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5.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6.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7.誰說中國人不善於改變呢?每一新的事物進來,起初雖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會改變。不過並非將自己變得合於新事物,乃是將新事物變得合於自己而已。

8.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於舊狀況那麼心平氣和,於較新的機運就這麼疾首蹙額;於已成之局那麼委曲求全;於初興之事就這麼求全責備?

9.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動,能改裝。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人自己是不肯動彈的。

10.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孩子們在瞪眼中長大了,又向別的孩子們瞪眼,並且想:他們一生都過在憤怒中。

11.其實,中國人並非沒有「自知之明」的,缺點只在有些人安於「自欺」,由此並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腫,而諱疾忌醫,但願別人胡塗,誤認他為肥胖。

12.我們中國人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13.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14.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5.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16.明言著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17.懷疑並不是缺點。總是疑,而並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18.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19.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常有幾個人張嘴看剝羊,彷彿頗為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

20.從生活窘迫過來的人,一到了有錢,容易變成兩種情形:一種是理想世界,替處同一境 遇的人著想,便成為人道主義;一種是甚麼都是自己掙起來,從前的遭遇,使他覺得甚麼都是冷酷,便流為個人主義。我們中國大概是變成個人主義者多。

21.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苟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22.專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權時無所不為,失勢時即奴性十足。

23.中國各處是壁,然而無形,像「鬼打牆」一般,使你隨時能「碰」,能打這牆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勝利者。

24.哈兒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嚴厲。

25.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26.文人作文,農人掘鋤,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際,文人偏要裝做粗人,玩什麼"荷鋤帶笠圖";農夫則在柳下捧一本書,裝作"深柳讀書圖"之類,就要令人肉麻。

27.中國的有一些士大夫,總愛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來,他們不但歌頌生平,還粉飾黑暗。

28.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隻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甚麼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來改革之外,也再沒有別 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而對於「現在」這一個題目,都繳了白卷,因為誰也開不出藥方。所有最好的藥方即所謂「希望將來」的就是。

29.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30.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最後一句,願共勉之!


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在國破家亡、部下叛變的情況下,寧死不屈,在冰天雪地的條件下與敵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其部下警衛排長張秀峰,由楊靖宇親手撫養成人,結果叛徒張秀峰居然帶著機密文件叛變投敵並向敵人泄露了大量情報,導致了抗聯總部的行蹤暴露,導致楊將軍暴露了行蹤。

而*保安村」村民趙廷喜,上山砍柴時發現了楊靖宇,因為楊靖宇好幾天沒吃飯,楊靖宇將軍見他們都是中國人信任他們,給他們錢讓他們幫忙下山購買棉鞋和饅頭,可趙廷喜還勸楊將軍:我看你還是投降吧,如今滿洲國對投降的人不殺頭的。可楊靖宇將軍沉默一會兒,還是堅定地對趙廷喜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很快趙廷喜就向日本人告發楊靖宇的行蹤,最終導致了楊靖宇將軍被出賣慘死。

民族英雄楊靖宇在最絕望、最危急的情況下依舊堅持著民族大義,始終抗擊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即使彈盡糧絕之際,他依舊用用自己的靈魂與血性,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樑,絕不會向敵人投降,正是有了這些民族英雄的錚錚骨氣,中國才能昂首挺胸地戰勝了敵人走向了輝煌的未來


引用 @穆好古

穆公的近代遺事一條

412大屠殺前,tg在武漢主要活動有:幫女性離婚、逃婚,幫失業工人、失業學生找工作,幫車夫打官司降低份子錢。

全面抗戰爆發國共二次合作後,TG工作再次公開化,繼續宣傳反對納妾與婚姻自由,又幫國軍的小妾們離婚,國軍驚呼:革命怎麼革到內部了?!

總理遂以「破壞統一戰線」為由,告誡黨員可以對其搞宣傳、交朋友,但不要再鼓勵小妾離婚。

由此原因,TG在各種工作上時時忍讓,湖南吐槽王對國統區工作人員言:

統一戰線,統一戰線。要不是為抗日,我們統他個女馬口約!(請腦補湘潭口音)

相關回答

一八零天改四次:你看過最好的黑色幽默故事是哪個?

一八零天改四次:有哪些有關女權主義,反映女權主義思想的電影連續劇或紀錄片,或者有關女性自我救贖影視作品,並有相應影評?


「You Americans are fools. You have the Atom Bomb. Why don』t you throw it on China?」


有一次,李德說有急事到總參謀部去,路上有幾個戰士在燒火做飯擋了他的路,李德突然發火,把鍋踢翻了,劉伯承忍無可忍,他用俄語說:「帝國主義分子就是這樣欺負中國人的。作為國際派來的顧問,你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是帝國主義行為。」

關鍵在日報


全世界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認為,南斯拉夫不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的領導集團,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背叛了南斯拉夫人民,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叛徒,是帝國主義的走狗。鐵托集團的所謂「工人自治」的經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國家資本主義。這種國家資本主義,不是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國家資本主義,而是鐵托集團把無產階級專政蛻化為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國家資本主義。這些「工人自治」企業的生產資料,不是歸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私人資本家所有,而實際上是歸以鐵托集團為代表的包括官僚、經理在內的南斯拉夫新型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所有。這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盜用了國家的名義,依附美帝國主義,披著「社會主義」的外衣,霸佔了原來屬於勞動人民的財產。所謂「工人自治」制度,實際上是處於官僚買辦資本統治之下的一種殘酷的剝削制度。

———————李德勝評價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啊。



莫過於徐志摩逼妻子張幼儀打胎的一句話:「坐火車肇事還會死人的,難道你就不坐火車了嗎?」

當時的徐志摩迷戀上了民國才女林徽因,隨展開了瘋狂地追求,林徽因卻以徐有家室拒絕。

徐為了林,便說出了以上的話。

那個年代,打胎是一件高風險的事,對女性身體損害極大。徐這個渣男,見了新人,忘了舊人,還如此絕情,倒也少見。

徐志摩最後死於空難,正應了自己說的那句話。

追悼會上金庸的父親(徐志摩表叔)贈上充滿譏諷的輓聯:「司勛綺語焚難盡,僕射余情懺較多」(司勛指杜牧,好寫艷情詩;僕射指南朝詩人沈約,多風流韻事)。後來金庸寫的天龍八部中四大惡人之一「雲中鶴」正是徐志摩筆名。


「太平洋沒加蓋」這個梗,出自我戰忽局駐台灣分部前負責人——深海同志之口。


越南背後有社會主義陣營的強大支持,美國既不能給予北越毀滅性的打擊,也無法肅清南方的越南共產黨力量(西方語境中的越共指的不是越南共產黨,而是以越南共產黨(當時叫勞動黨)為核心和主導的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其武裝力量,),完全沒有取勝的希望,並且承受不了在越南長期打下去所要付出的沉重代價,不得不從越南脫身。武元甲大將可以表達這樣的決心:「全世界每一分鐘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為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美國能么?

但美國在越南的失敗,是政治上的失敗,不是軍事上的失敗;是戰略上的失敗,不是戰術上的失敗。如果說越南是在軍事上打敗了美國,這是錯誤的,因為連黎筍同志都不敢這麼說。他1979年1月19日在《關於軍隊政治工作的指示》中是這樣表述的: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在國土上粉碎北京侵略軍(這不同於對美國,我們打敗了其侵略意志)。

黎筍同志自持有蘇聯的支持,對於同中國作戰,信心是十足的, 「中國武器比我們差,軍隊人數多,但是在我國領土上作戰,數量不會很多(我們有蘇越條約。)」

越軍總政治局主任朱輝珉1978年10月在《談保衛祖國戰爭開始階段的戰略決心問題》時也講:「粉碎敵人在主要方向上使用150萬人的第一梯隊的戰略決心……從一開始就粉碎敵人的侵略企圖……第一線取勝,誘敵深入是錯誤的。」

結果怎麼樣,大家都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註中越戰爭史,兼習解放軍其他歷史時期戰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粉絲群:614448611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

現在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說以考驗任何一個孕育於自由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

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合。烈士們為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在此集會是為了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最後安息之所。

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非常恰當的。 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這塊土地我們不能夠奉獻,我們不能夠聖化,我們不能夠神化。

曾在這裡戰鬥過的勇士們,活著的和去世的,已經把這塊土地神聖化了,這遠不是我們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減的。

全世界將很少注意到,也不會長久地記起我們今天在這裡所說的話,但全世界永遠不會忘記勇士們在這裡所做過的事。

毋寧說,倒是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應該在這裡把自己奉獻於勇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

倒是我們應該在這裡把自己奉獻於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以便使我們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已經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以便使我們在這裡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以便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並且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亞伯拉罕·林肯


本是一篇日記,你們為何在評論區開起車兒來?
(答主我絕對不會承認是我帶的節奏)

另外一些很感人的評論我都移步精選評論了,湊起你們的腦洞,我只能做到這裡了!

原文在這:
季羨林清華園日記:

二日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試的無聊。一些放屁胡謅的講義硬要我們記!
大千走了,頗有落寞之感。

十三日

昨夜一夜大風,今天仍然沒停,而且其勢更猛。

北平真是個好地方,唯獨這每年春天的大風實在令人討厭。
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

「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觸。」
(補上這條日記,評論區的知友還是姿勢淵博啊)

二日

今天作Faust的Summary
無論多好的書,even Fausteven Faust。
只要拿來當課本讀,立刻令我感覺到討厭,這因為什麼呢?我不明了。
過午看女子籃球賽,不是去看想[打]籃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因為說到籃球,實在打得不好。

三日

今天整天都在預備Philology,真無聊。我今年過的是什麼生活?不是test,
就是reading report,這種生活,我真有點受不了。

四日

今天早晨考Philology,不算好。
過午作Faust的Summary,也不甚有聊。
這幾天來,一方面因為功課太多,實在還是因為自己太懶,H lderlin的詩
一直沒讀,這使我難過,為什麼自己不能督促自己呢?不能因了環境的不順利,
就放棄了自己願意讀的書(寫文章,也算在內)。

五日

今天又犯了老毛病,眼對著書,但是卻看不進去,原因我自己明白:因為近幾天來又覺到沒有功課壓腦袋了。我看哪一天能把這毛病改掉了呢?我祈禱上帝。
零零碎碎地看了點H lderlin,讀來也不起勁,過午終於又到體育館去看賽球。

六日

開始作論文,真是「論」無可「論」。
晚上又作了一晚上,作了一半。 聽別人說,畢業論文最少要作二十頁。
說實話,我真寫不了二十頁,但又不能不勉為其難,只好硬著頭皮幹了。

二十五日

……今天開始抄畢業論文,作到[倒]不怎樣討厭,抄比作還厭。……

二十六日

今天抄了一天畢業論文,手痛。……

二十七日

論文終於抄完了。東湊西湊,七抄八抄,這就算是畢業論文。論文雖然當之有愧,
畢業卻真的畢業了。
晚上訪朱光潛閑談。朱光潛真是十八成好人,非常frank。
這幾天凈忙著做了些不成器的工作。我想在春假前把該交的東西都做完,旅行回來
開始寫自己想寫的文章

這些我都存在手機的備忘錄里,覺得很平易近人。
同時,安慰一下被論文折磨到死以及考試周即將來臨的我。(摔!)

最後,評論區戲比回答精彩系列……


「80多個黨的使者前來莫斯科。我們討論了國際局勢,以及防止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導彈核戰爭一向是這種會議的主題。」
「毛在這次會議上就戰爭問題發言。他的講話內容大致是這樣:不要怕戰爭。既不要怕原子彈,也不要怕武器。無論這場戰爭是什麼戰爭,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都一定會取勝。具體談到中國時,他聲稱:『如果帝國主義把戰爭強加給我們,而我們現在6億人,即使我們損失其中的3億又怎麼樣,戰爭嘛,若干年之後,我們培育出新人,就會使人口得到恢復。』他發言之後,會場上是一片墳墓般沉默。」
「這次會後各代表團開始談感想。我還記得諾沃提尼諾沃提尼(1904~1975)時任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同志說:『毛澤東同志說他們準備損失6億人口中的3億。那我們怎麼辦?我們只有1200萬。我們到那時將全部損失掉,就沒有人來恢復我國人口了。』」

———《赫魯曉夫回憶錄》的中文全譯本,2006年由社會文獻出版社出版


聯合國司令部總司令(麥克阿瑟)致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
最高機密,立即執行
東京,1950年11月25日。
[收到11月25日 上午6:11]
C-69808。 Reurmsg W-97287。
對於尋求限制朝鮮衝突蔓延手段的潛在關切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分享,但我相信所建議的方法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反而會挑釁我們試圖避免的後果。
首先從軍事角度來說,昨天我親自到鴨綠江進行了一次考察。結果表明,我們完全不可能像建議的那樣停下來控制河流以南的地形並以此有效地控制進入朝鮮的路線。從西部的低地到崎嶇的中東部地區,地形不適應這樣的防禦體系,即以任何理由犧牲河流自身的自然防禦特徵——這是在全朝鮮都獨一無二的自然防線。除此以外想要產生這種保護朝鮮領土完整的自然保護屏障,在軍事上或政治上都是不可能的。
而且,倘若我們沒有發起任何有效的軍事行動去實現其公開且經常重複的目標,即沒有多次破壞朝鮮北部邊界以南的所有敵方力量——這對恢復所有朝鮮國家的統一與和平至關重要——那麼我們將面臨最災難性的後果。朝鮮人民會認為這是背叛了他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聯合國代表他們所作出的莊嚴承諾,亞洲的中國人和其他各國人民也會將其視為對共產黨侵略性的綏靖。正如我在11月9日的C-68572號信中所指出的那樣,這種對國際上的無法無天和侵略獻禮的行為只會鼓勵國際上的無法無天和侵略。此外,兩國之間存在的政治緊張關係要求兩國國際邊界關閉,以減少包括匪徒襲擊和走私在內的無法無天的邊界事件,如果存在我們直接控制之外的邊界地區,這種行動就不會受到影響。
對蘇聯和北京宣傳線的研究表明,兩國沒有對聯合國佔據鴨綠江南岸的潛在意義表示出任何重大關切。甚至連據稱對北朝鮮的水力發電設施的重大關切也大都是英美猜測的產物,在中蘇的任何言論中都沒有多少反映。事實上,通過我們對這些設施的信息以及他們對國外的電力輸出的了解,並沒有證實對該電力的依賴是導致中國在朝鮮採取侵略行動的根本原因的主要因素。因此,儘管在我們的部隊到來以前,在受到X軍團控制的Changjun地區這些水電設施已經徹底關閉了整整一個月,許多重要的機器和其他裝備被拆除和分散且還沒有重新組裝以恢復運作,蘇聯或中國的消息來源對於電力的剝奪仍然沒有提出任何想法。鑒於這些事實考慮,人們得出的結論是,水力發電問題並非(影響中國決策的)關鍵。
中國共產黨人介入朝鮮衝突是我們在執行部隊命令時就已經知曉的一種風險。如果他們在我們被困在釜山外圍灘頭的時候介入,那麼危險就會比現在更加嚴重。但現在我們擁有主動權,並且有一個小得多的區域來阻止他們的敵對行動。我們的軍隊決心奪取整個邊界地區,東部的確已經佔領了鴨綠江的一個地區,蘇聯和中國在政治或軍事上都沒有明顯的反應。我們一再公開地明確表示,我們對任何中國或蘇聯領土的任何部分都不會有侵略性的意圖。我們的計劃是,一旦我們能夠鞏固鴨綠江邊的陣地,儘可能地用美國軍隊取代南朝鮮的軍隊,我將公開宣布下列命令:
(1)美軍回歸日本;
(2)假釋所有戰俘,送他們回到家園;
(3)在聯合國當局的建議和協助下,將韓國的統一和政府恢復留給他們的人民
我相信,只要我們達成軍事目標,迅速執行這個計劃,將會有效地喚起中國人的理性。如果中國人的理性沒有被喚起,我們即便停止現在未達成承諾的軍事措施也不會對接下來的後果產生任何影響。堅決履行這些承諾,完成我們經常公開劃定的軍事任務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讓蘇聯和中國檢查自己侵略性的意圖的希望——在他們發起由於政治原因而不能退出的行動之前。

上述原文現存檔於美國國務院歷史學家辦公室網站內,我進行了簡單的翻譯。針對麥克阿瑟的這些言論,著名朝鮮戰爭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朝鮮戰爭參戰老兵的Roy E. Appleman在他的著作《Disaster in Korea: The Chinese Confront MacArthur》中做出了下面的評價:

Rarely in military history has a commander made so erroneous a mistake of the capability of the enemy he expected to encounter.
在軍事歷史上,絕少有哪個指揮員會對他預料到要遭遇的敵人的能力做出如此離譜的錯誤判斷。

參考資料: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Korea, Volume VII

Disaster in Korea: The Chinese Confront MacArthur


「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這是一張在網路流傳甚廣的老照片,照片中的這位老人,就是劉華清將軍。

在這裡放一篇4年前的文章,作者陳良飛,勾勒出了當年這位老人是如何堅持不懈地推動了中國航母事業的發展,甚至留下「中國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的名言。斯人已去,其風長留。在今天讀這篇文章,依然非常令人感慨。

「我國對航母作過可行性研究,我也為此做了一些工作。」在個人回憶錄中,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如此總結其對中國航母發展的貢獻,之前他曾擔任海軍司令員7年之久。
  儘管他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人們卻早已將「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兩頂桂冠加冕於他。

1.擱淺
  劉華清第一次與航母結緣可以推到1970年,當時他54歲。那一年距離劉華清加入海軍已有18年。
  1952年,解放軍首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將15歲就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的劉華清從陸軍拉到了海軍。1953年,劉華清擔任第一海軍學校副校長兼副政治委員,之後,他又先後成為北海艦隊副司令、國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長、六機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
  文革中,江青有一個鑒定:「劉華清是壞人。」劉華清當時並不知道這一評語,他曾向一位海軍主要領導人詢問自己的工作情況,被告知:「據觀察,你還是老老實實幹工作,沒有什麼背後活動。但江青說過,』劉華清是壞人,不能用』;根據是什麼,海軍不清楚,也沒辦法。」
  1969年,無事可乾的劉華清「有點灰溜溜」地重回海軍,擔任造船工業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次年,劉華清組織了第一次航母專題論證。
  1970年4月,國防部第七研究院召開緊急會議,傳達了中央軍委決定海軍組建航空母艦研製隊伍的命令,並要求就航母的內容做一次彙報。以此為開端,七院開始組建航母的論證隊伍, 1970年7月,航母項目啟動。
 但不久之後,由於一系列變故,這個項目最終擱淺了,劉華清的「航母之夢」也擱淺了。

2.彙報
1970年的擱淺,並未冷卻劉華清對航母火熱的心。
  當時,海軍剛編製了第三個規劃,也就是海軍艦艇十年發展規劃。8月末,劉華清看到了這份規劃,非常失望。他好幾天睡不著覺,躺在床上想,這是海軍和國防建設的一件大事,竟處理得這麼不切實際。
  想來想去,劉華清覺得不能沉默,他用兩天時間寫出了《關於海軍裝備問題的彙報》,「呈報鄧副主席並毛主席」,並給當時的海軍政委抄送了一份。
  「這似乎是不應由我過分擔憂的事,但是,我今天還是一個海軍戰鬥員,不管怎樣,還有一份責任感,有責任建議。」劉華清在彙報中寫道。
  在這份彙報里,除了指出「十年規劃」中存在的八個問題。他認為,海軍作戰的方針仍是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在近海殲敵為主,同時也要敵進我進,既要在近海,也一定要到遠海敵後去打擊殲滅敵人。為解決中、遠海作戰的空中掩護、支援配合等問題,有必要儘早著手研製航母。
  劉華清建議,不要再搞十年規劃中的8000噸的大型導彈驅逐艦,將人力、財力拿出來搞航空母艦,先搞常規動力的,排水量在4萬噸左右,不一定搞8萬噸、10萬噸的。
  劉華清也陳述了自己主張的原因:「海上的戰鬥規律早就是空中、水面、水下各種兵力的協同戰鬥。我國要大搞經濟建設,有些重要戰略物資還需從國外進口,必將大大發展海外貿易,掩護海洋交通和保護海洋資源的任務都是繁重的。但是我們不能到外國去建設任何基地,只有解決機動的飛機場和導彈發射場。執行這些任務離不開去遠海,要到遠海作戰就不能違反這個立體協同作戰的客觀規律。」
  基於這些認識,劉華清得出結論,將來大戰發生,海上戰爭將比歷史上任何一次大戰的規模要大、要激烈,把戰略導彈和飛機放在大型潛艇、水面艦艇、航空母艦上要機動得多,不易受到摧毀。
  「我們暫時不一定要在這方面同敵人相比,也不一定按敵人的辦法干,但是總得要研究對付的辦法才行,而且相差的距離不能太遠,不能閉眼捉麻雀。」劉華清說,我國當時的工業和科學技術條件足以具備解決製造航空母艦的問題的能力。
  令劉華清稍感欣慰的是,這次「上書」在海軍內部引起了不小的議論,他的建議思路同以後的中央決策也大體上一致。只是,建造航母的建議還靜靜停留在字面上。

3.訪美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不久後,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布朗訪華。美方同意中國先派遣一個軍事技術代表團前往美國,中央軍委決定由劉華清帶隊赴美。
  曾任中國艦船研究院副院長的尤子平當時隨劉華清一同訪美並第一次登上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尤子平回憶說,那一次在美國考察的最後一天,代表團連續參觀了「福克斯 」號導彈巡洋艦、「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和「小鷹」號航空母艦,均為美國海軍的重型主戰艦艇,雖然美國海軍接待隆重,禮遇甚高,但技術露底不多。
  尤子平坦言,中國代表團走馬觀花,僅留印象而已,尤其是航母,樓高數十層,上上下下。不過,當時已年過花甲的劉華清還能堅持下來。
  「客觀地說,當時我們訪美,主要目的是看能否從美國爭取到較先進的軍事裝備技術合作。」尤子平說,「航母這東西,留下的印象固然十分深刻,對其技術含量和發展難度有了初步認識,但看看就罷了。差距太大,當時就眼饞這個,不現實。」
但在劉華清看來,「』小鷹』號航空母艦……規模氣勢和現代作戰能力,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認為,正是航母的出現,把海戰的模式從平面推向了立體,實現了真正的超視距戰鬥。
啟動
  1982年,劉華清被任命為海軍司令員,「以往從外圍觀察和思考的」航母在他心頭的分量大不相同了。
  1984年,劉華清對航母的表態是「現在國力還不行,要等一段時間」;1986年,劉華清說:「航母總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總要考慮。發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號,而先搞預研。」

  1987年,劉華清又提到,「現在,各國都在注意發展航空母艦,無論是攻擊性的或垂直短距起降型的,都是為了解決防空和海上攻擊問題,都在注意發展……我們搞難處多一些,財力、技術都有一定困難,但從長遠考慮,還是需要的。十年內不搞、十年之後再搞,也還會有困難。因此我要求早論證,早點把這個問題研究透。」

  劉華清接著說,「中國搞航空母艦,目的不是為了和美國、蘇聯比賽,主要是用於解決對台鬥爭需要、解決南沙群島爭端和維護海洋權益等方面的任務,平時還可以用於擴大維護世界和平的政治影響。顯然,海軍有了航空母艦,海軍的質量就會發生大變化,海軍的作戰能力也將有較大提高,有利於提高軍威、國威。」

4.研究
  1987年3月31日,在向總參謀部彙報中,劉華清又一次向總部機關陳述,海軍裝備規劃的兩大問題中,第一就是航母。
  劉華清選擇了一個能最大限度降低領導顧慮的切入點:著重說航母的作戰費效比。就是說相對於其他保護海權的形式,對航母的單位投入能帶來更大的安全效益。
  在這次彙報中,劉華清澄清了幾個讓航母變得遙不可及的觀念。
  一是航母編隊並不需要全部新造,編隊中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就可以與機動編隊共用。即便沒有航母,海軍還是需要驅逐艦和護衛艦,這些艦艇既可以作為航母編隊的艦隻,也可以作為機動編隊的艦隻。另外,就算沒有航母,飛行半徑較小的航空兵還是要發展。發展航母並不會增加飛機的總數量,只是把這些飛機改成艦載機。這可能會多出一些成本,但也不會高很多。
  劉華清還給發展航母設定了新的時間表:「七五」(1986年-1990年)開始論證,「八五」(1991年-1995年)搞研究,用15至20年左右的時間對平台和飛機的關鍵課題進行預研,2000年視情況上型號,到2000年後形成戰鬥力。
  「這樣安排,第一,從經費上看,在當前和分攤在今後每年中,並不需要花太多錢;第二,從技術上看,發展它是有各方面好處的,可以帶動國家和國防相關技術的發展;第三,預研過程中,可以對航母的戰備價值及存在的問題摸得更透,有利於作出最後的科學決策。」劉華清說。
  劉華清曾對鄭明說:「航母從開始論證研究到完成建造,初步形成戰鬥力,一般總得20-30年時間,就是現在抓,中間不斷線,也得到2010-2015年前後才能形成戰鬥力,也就是說,從現在起,在我這個海軍司令任期內不上它,以後按五年一個任期,要到第五任司令看能否用上了!」
  鄭明感慨,劉華清當時70多歲了,航母已經不太可能是他的「政績」,他是在為以後當海軍司令的人做準備。

5.裝備
  尤子平回憶說,特別在1988年的南沙衝突發生以後,劉華清更加感到中國海軍空中力量的薄弱,危及海上編隊的活動和安危,而航母則是唯一能顯示前沿力量存在、掩護海上機動編隊遠程活動的手段。「他認為在當今世界,航母不僅是一個強有力的戰術單元,是海上作戰體系的核心,也是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代表著綜合國力的象徵,要實現國防現代化,建立完善的武器裝備體系,不能不考慮發展航母的問題。」
  1989年9月,劉華清說:「1984、1985年鄧主席接見外賓時說,對付台灣,我們沒有能力,從封鎖反封鎖說,船載機從海上起飛,留空時間短,等大航程新飛機造出來,要幾百個億。海軍說,如果有航母可以省很多飛機,一艘航母相當於300架陸上飛機,代替3個航空師,岸基飛機掩護航母,航母掩護潛艇,非要這個東西不可。」

6.成功
  2011年1月14日,劉華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現代艦船》特別為他製作了《劉華清與中國航母的發展之路》專題,其中就引用了劉華清的一句話:「如果中國沒有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中國海軍必須建造航母。」
鄭明說他沒有親耳聽劉華清說過這句話,但劉華清用他那很難聽懂的湖北口音多次表達過類似的意思。鄭明還記得,在進行《劉華清回憶錄》內容審查時,第十七章最後一節的標題出現了爭議。審查委員會希望改成「航母之夢」,但鄭明不同意修改,他當時說,「劉副主席都在做夢,那中國人真的都在做夢了。」
  最後,審查委員會採納了鄭明的建議,標題定為《中國「航母」》。儘管還在航母兩字上面加了雙引號。鄭明解釋,航母兩字加雙引號,是「為了保密,當時中國沒有航母,表明的只是一種設想」。
  2011年8月10日,中國第一艘航母舉行首次海試。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
  鄭明說,劉老當可瞑目了。

2017年4月26日,國產第一艘航母成功下水,歷時3年。3年正是劉老第一次為海軍提出航母計劃時設計的時間。


「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里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髒東西,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無產階級思想,什麼是共產主義,什麼是黨。」

溜了溜了



我只想說,你不要誤導中國人了,並不是因為你是中國人巴基斯坦才保護你,是因為你手拿攝像機以記錄的身份去了巴基斯坦,人家不想把貧窮和落後的一面展現給你。汶川地震巴基斯坦捐的帳篷是中國援助的並且沒有拆什麼飛機座椅,連飛機的錢都是中國的企業出的,歷史上巴基斯坦沒有給制裁中國的投反對票造成經濟倒退二十年,而是當初它被美國制裁。《破壞中巴友誼罪》這個也是假的,都是憑空捏造的。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在中國騙炮打這個知乎上也說過。所以請這位女同志不要以她自己的身份來誤導中國人。


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

今天看了一部舊小說,《石點頭》,短篇的,描寫並不怎樣穢褻,但不知為什麼,總容易引起我的性慾。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觸。
《季羨林日記》

現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見人類的迎娶儀仗,也不過當作性交的廣告看,不甚留心」。——魯迅


炸開喜馬拉雅山!
1997年中國首富牟其中獻策,說出一句驚世駭俗的話,要炸開喜馬拉雅山,開個50公里的豁口,讓印度洋暖濕氣流滋潤中國乾燥的大西北。
雖然牟其中說的很誇張,但是這個計劃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專家認為,在關鍵位置開個500米的口子,就可以改變中國西北的自然氣候。
只不過有個很嚴肅的問題,炸開的石頭堆哪兒,要不扔到印度去?


推薦閱讀:

有哪些「于謙的捧哏比郭德綱的包袱更精彩」的段子?
有哪些讓人看一眼就提高警惕的圖片?
有哪些透過現象談本質,讀完讓人感覺醍醐灌頂的書?
有哪些句子讓你讀後覺得靈魂被洗禮了?

TAG:歷史 | 生活 | 文學 | 歷史人物 | 有哪些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