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如何入門?
最近開始聽古典音樂,像四季這樣的音樂聽起來很舒服,所以希望有人給我介紹一些適合入門的古典音樂。
--------------------2016年7月6日更新--------------------
時隔5年,再次更新這個問題。
混跡「古典音樂愛好者」這個圈子也算有年頭了,深感這個圈子對於新人來說,極度不友好。出色的作曲家和演奏家99%都是老外,一串串又長又拗口的名字就夠難記的了,還有成套成套的「黑話切口」。
而這個領域的「入門指導」,最常見的形式就是狂列作品列表。這些列表推薦的曲目都很經典,也確實適合入門者欣賞,但問題是,它沒有切入點,又大又全,光是拉到底就得好幾分鐘,全聽下來,怎麼著也得幾天幾夜。
打個比方,就像開學時老師直接發給學生幾十本教科書,然後跟學生說這幾年我們學的課程就在這些書里了大家都回去讀讀就行。
這個圈子還有個特點,就是熱衷於塑造自己的「高冷」形象,聽的時候一定得深沉嚴肅,有文化有素質,容不得調侃戲謔,搞得初學者欣賞個音樂就像要朝聖一樣,就差更衣沐浴齋戒三天了。
再加上,「資深樂迷」引導新人時,常常是基於自己已經知道的知識,而很少考慮新人不知道的知識。我連「交響樂」「協奏曲」是什麼還不知道,你給我一大串列表……
太多的初學者,徘徊在這齊腰高卻本不存在的門檻之前不敢邁步向前,好容易鼓起勇氣,又被「資深樂迷」無意中一腳絆倒……
實際上,真的入門經典音樂,可以說即不容易又很容易。
不容易,在於我們欣賞的經典音樂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環境有相當的「文化距離」,真的深入需要惡補許多背景知識。
很容易,在於欣賞音樂是人的本能。在這個層面上,對於經典音樂的欣賞沒有任何門檻。哪怕你完全不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識也未嘗不可。
基於這個認知,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導新人進入經典音樂這個領域,如何才能幫助新人克服「經典音樂很高冷」這個印象,真正愉快輕鬆的去欣賞和學習。
今年年初,重新拾起了自己荒到長草的專欄,開了公眾號,想認真把這個命題做好。
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旋律開始,激發大家對於經典音樂的興趣,引導大家自己去學習探索,形成自己的欣賞體系,而不是直接扔個大家一個曲目列表。
這就是下面這個視頻的用意。祝大家賞樂愉快!玩的開心!
那些似曾相識的經典音樂視頻
---------------------2011年7月19日初稿--------------------------
看過樓上各位的回答,很不錯,但有個問題,就是都站在一個成熟的音樂欣賞者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所以,儘管推薦的曲目版本等都很經典,但這是建立在已經接觸很多曲目和版本,在心中已經形成一個體系的前提下。
如果你是一個真心希望接觸並了解古典音樂的初學者,建議你還是按照欣賞音樂的自然過程,找到一個切入點,用心聆聽和認真探索,遵循自己心靈的指引,不要為別人的意見所左右。畢竟你要做的是欣賞音樂,而不是學習音樂,這兩個過程是有很大不同的。
當然,關於古典音樂的一些必備的基礎知識你還是要了解的,馬天夫推薦的兩個課程都不錯,可以了解到一些古典音樂的基礎知識,而且也可以從這些」入門曲目「中找到適合你的切入點進一步深入。這裡再一次說明,請切記,一定聽從你自己心靈的指引,音樂是你自己覺得好聽才好聽,而不是別人告訴你好聽就好聽!
這裡舉個例子,從你的問題來看,你覺得」四季「(不知是維瓦爾第的四季還是柴可夫斯基的鋼琴曲,這裡我默認是前者)這個音樂不錯,在你已經有一些基礎的情況下,你可以了解維瓦爾第是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小提琴家,然後你可以順勢了解一下巴洛克風格其他的作曲家,於是你可以找到巴赫,發現巴赫你就發現了一片汪洋。
去找一些關於巴赫的入門曲目來聽,進一步探索,你會發現巴赫的作品除了你很好接受的一些鋼琴、室內樂作品外,還有大量的聲樂作品。然後你發現大家都說b小調彌撒是巴赫聲樂的代表作,找來一聽,發現很難接受,這時你可以先放下,別人說這個作品偉大,你卻無法接受,可能只是因為你現在還不能理解她。
於是在聲樂這方面入手,你找到了亨德爾的彌賽亞(哈利路亞)、舒伯特的藝術歌曲、莫扎特的歌劇(魔笛)……
然後再去了解這些作曲家的生平,於是你進入了古典和浪漫主義……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完全無視版本的因素(只要不是改編曲),因為基本上能拿出來錄音的就不會有太不靠譜的,總之,撿你喜歡的聽,形成你自己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力才是最重要的。再次聲明,不要被別人的意見左右,否則聽音樂就成了高考的閱讀理解!
以上,在這個過程中,你對古典音樂的知識會漸漸累積,這時你也有了自己死忠的作曲家和曲目,於是你就可以開始版本的研究了。比如說哥德堡變奏曲,如果你很喜歡這個曲目,那你就去找你能找到的所有鋼琴家的演奏(別去管別人說的這個好那個不好,聽你自己的!),甚至一個鋼琴家不同時期的演奏,比如說 Glenn Gould,你會發現他80年代的錄音和55年現場音樂會的錄音差別如此之大,然後你就又找到一個理由去了解 Glenn Gould的一生……
補充一下,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所以必然有它的外延,如果你要對音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那免不了要去鑽研與其有關的歷史文化,甚至需要學習相關的語言(聲樂作品的欣賞)。像是巴洛克不僅僅是音樂風格也是繪畫和建築風格,像是印象派音樂直接就是從繪畫中得來的靈感,像是貝多芬第七、1812等、普羅科菲耶夫、穆索爾斯基的曲目等,這些如果不放到特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下,也基本上只能聽到皮毛……
就寫這麼多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總之,形成自己的欣賞和判斷力,真正熱愛和不停探索,這才是欣賞音樂的關鍵。
-------------------我的經典音樂入門相關文章索引---------------------
為什麼聽古典音樂無法做到第一次就很入迷? - 解磊的回答
對古典音樂演奏會來說,在現場聆聽和在家裡聽 CD 的區別在哪裡? - 解磊的回答聽古典音樂會,在第一樂章結束後鼓掌是不可接受的嗎? - 解磊的回答我為什麼開這個專欄——論寫樂評的正確姿勢 - 竹杖芒鞋 - 知乎專欄
觀點 | 刻不容緩,藝術教育應當作為通識教育 - 竹杖芒鞋 - 知乎專欄
到劇院去欣賞古典音樂會,在禮儀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 解磊的回答
為什麼巴赫在音樂史地位這麼高,但在他在世的時候,甚至死後50年內,都沒有被人所認可? - 解磊的回答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音樂家之間的有趣故事? - 解磊的回答
———————————————————————————————————————————
最後,廣告時間
我的公眾號 MusicSafari
知乎專欄 竹杖芒鞋-行走的音樂 歡迎大家關注。
我推薦兩個教程,一個是robert greenburg的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great music;另一個是耶魯大學的公開課,聆聽音樂;都很容易搜到。
古典音樂的稱謂並不嚴禁,greenburg用了另外一個詞,concert music,包括各種音樂形式,只要今天還能在音樂廳演奏的,都包進來了。
對古典音樂的欣賞還看自己希望到什麼程度;不想花大量的時間,找來各路名曲聽聽也就挺好的;如果很有興趣,那就得學習不少關於音樂的知識、結構、技法和歐洲的宗教、哲學、和科學歷史。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創作者的信仰,也是在音樂里的。
歐洲的音樂和宗教與文化發展特別緊密,也大量借鑒其他藝術形式的技術,譬如戲劇,甚至乾脆就是融為一體的歌劇;到19世紀之後,又和各種現代藝術流派結合。但老實說,這些東西裡面有文化的隔層,如果你不喜歡後現代的小說,那也很難去聽20世紀的交響樂——這有些象一些人很難去喜歡歐美的龍與地下城題材的遊戲。
In short,古典樂是個很大的坑,系統學習很累,淺嘗則止就窺不到全貌。但就我個人的喜好而言,我是建議系統學習一些東西的,它開拓人的思維和視界——而且在藝術里的思維,是不同於科學的邏輯的。不說廢話,直接上曲:
一級(入門1級):
(1) 《藍色多瑙河》—約翰*斯特勞斯【J】 著名的圓舞曲之王的傳世名作。被譽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倒數第二首曲目。 (我想這首曲子不會有朋友沒聽過吧)
(2) 《卡門》(序曲)選自歌劇《卡門》—比才 比才不是個作曲天才。但當他寫《卡門》時,他是。 (序曲的「鬥牛士進行曲」已經早就深入人心了,說實話,在考慮和多瑙河誰排第一的時候,著實頭疼了一把)
(3) 《四季》(「春」樂章、「冬」樂章)—維瓦爾蒂 作為全世界版本最多的古典名作(據說有6000多個版本),當然是百聽不厭的。 (早期的各種慶典中,背景音樂幾乎都被它包了)
(4) 《拉德斯基進行曲》—約翰*斯特勞斯【S】 老爹的最後殺手鐧。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雷打不動的最後壓軸曲,作為圓舞曲之王的爸爸,沒有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當然說不過去。(經常響起在各類頒獎典禮、節慶晚會的結尾,台上亂成一鍋粥時)
(5) 《第五交響曲「命運」》(第一樂章)—貝多芬 我想幾乎世上所有人一生中都聽過的交響曲片段就是它了吧。(開頭那段命運的敲門聲,是個人都耳熟吧)
(6)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勃拉姆斯 問:他一共譜寫了21首匈牙利舞曲,為什麼單單第五號為大眾所鍾愛呢? 答:因為它太朗朗上口了 (兩分多種的小曲,不想記住,也難呀)
(7) 《小步舞曲》—巴赫 嗦,哆唻咪發嗦哆哆~~~ 快樂的小步隨著旋律就蕩漾了起來。不過巴赫可不止這首小步舞曲喲,多了去了(很多電腦教學軟體的背景音樂,尤其金山公司的「開天闢地學電腦」)
(8) 《今夜無人入睡》選自歌劇《圖蘭朵》—普契尼 這首第三幕開頭卡拉夫王子的詠嘆調被認為是男高音的試金石,所以我們的耳朵也跟著試了N遍。(青歌賽里,美聲組裡一晚上能唱四、五次。唉,怎麼就不能換個曲目呢?)
(9) 《天鵝湖(配樂)》選自芭蕾舞劇《天鵝湖》第一幕結束音樂 —柴可夫斯基 估計大多數人一聽到音樂,就能脫口而出吧 (不過準確的出處可不是那麼容易哦)
(10) 《婚禮進行曲》選自戲劇《仲夏夜之夢》配樂 第10首 —門德爾松 這首曲子想必結過婚的人都聽過吧 (這首是在婚禮開頭放的,還有一首婚禮進行曲是結尾放的)
(11) 《哈里路亞》選自清唱劇《彌賽亞》—亨德爾 啊,哈里路亞,哈里路亞~~~ 小時候可能誰都這麼唱過吧 (反正我是從小學一年級就怎麼胡亂唱了)
(12) 《歡樂頌》選自《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合唱」—貝多芬 偶然間發現小學的音樂教材,翻看目錄,居然發現當時就有欣賞「歡樂頌」的內容了 (不愧是樂聖啊)
(13) 《小夜曲》—舒伯特 沒有什麼好說的,都聽過的
(14) 《土耳其進行曲》選自《A大調 鋼琴奏鳴曲》(OP.531)第三樂章 —莫扎特 估計到現在這條為止,才開始進入正題,前面的都是熱身運動 (知道「土耳其進行曲」的不少,但知道該曲是出自這首鋼琴奏名曲的,就不多了)
(15) 《g小調 四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莫扎特 對於這首交響曲的開頭部分,我想幾乎所有人也都能哼唱吧 (去聽聽SHE的「不想長大」吧)
(16) 《獻給愛麗絲》鋼琴獨奏小曲 —貝多芬 如果這首曲子都沒有聽過,那後面的大多都沒有聽過了 (早已無從考證貝多芬指的那個「愛麗絲」是誰了……)
(17) 《聖母頌》—巴赫 古諾 可能大多數人都聽過,也大概知道吧,但你清楚嗎:鋼琴伴奏部分是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C大調前奏曲》;主旋律則是浪漫派的音樂家古諾後來添加上去的 (再配上上天主教的聖母禱文詞,Perfect!!)
(18) 《#c小調 鋼琴奏鳴曲OP.14 「月光」》—貝多芬 樂聖最知名的奏鳴曲了,可謂家喻戶曉啊 (記得我高中時,上午最後一節課上完,鈴聲就是「月光」,每天都能聽一遍)
(19) 《E大調 練習曲「離別曲」OP.10》第三首 —肖邦 聽到次數也很多了,充滿了肖邦對波蘭的無限深情,感人至深 (傳記性的紀錄片中十有八九有它,因為總要回顧主人公在祖國的歲月,這時候出現這首,Hit the point!)
(20) 《f小調 音樂的瞬間》選自《音樂瞬間》第三首 —舒伯特 即興創作的才能,可不是每個作曲家都有的 (幼兒鋼琴曲集中必有的曲子,確實十分的可愛)
(21) 《降D大調 圓舞曲「小狗」OP.64》第三首 —肖邦 最充滿活力的小品,肖邦最為世人熟知的作品 (聽著小曲,頭腦中會自然浮現小狗在嬉戲玩鬧的場景)
(22) 《四小天鵝舞曲》選自芭蕾舞劇《天鵝湖》第二幕第八首 —柴可夫斯基 曲目一響起就知道了,不過名字叫「四小天鵝」
二級(入門2級)
(1) 《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選自歌劇《卡門》著名唱段 —比才 《卡門》絕對是比才的最高水準了,全劇平均14分鐘就能出現膾炙人口的片段 (聽過這首的不比「序曲」少,但名字畢竟比序曲難說一點嘛)
(2) 《降E大調 夜曲 OP.9》第二首 —肖邦 作為「鋼琴詩人」,最浪漫的「夜曲」是肯定少不的了。但是一共21首夜曲,哪首最有名呢? (呵呵,我敢說周董在「十一月的肖邦」里主打歌中唱到的『彈著肖邦的夜曲』就是指的這首)
(3) 《女人善變》選自歌劇《弄臣》著名唱段 —威爾第 對應於女高音的《哈巴涅拉舞曲》,這首男高音的著名唱段也是世人皆知的 (只要是男高音的演唱會,幾乎少不了這首小曲的)
(4) 《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四樂章)—莫扎特 實際上我最喜歡的是第二樂章,但誰叫第一樂章從一開始就能牢牢抓住大眾的心呢? (一般人都能大致哼唱出第一樂章的大部分,不得不佩服小莫啊o(∩_∩)o…)
(5) 《博伊倫之歌》—卡爾*奧爾夫 從巴伐利亞州貝內迪先特博伊倫修道院中發現的一本13世紀的詩集所譜寫成的舞台作品《凱旋三部曲》,出名的是這第一部 (很多電視台,轉播拳擊比賽之前,幾乎必放的音樂,尤其CCTV-5)
(6) 《諧謔曲》—巴赫 可能任何一個初學長笛的人,最迫不及待的想演繹的一首曲子了吧 (難度不高的輕鬆、詼諧、活潑的小曲,一聽就樂了)
(7) 《阿拉貢舞曲》選自歌劇《卡門》—比才 比才就是牛啊,只寫了一部經典,但卻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是該劇的第三隻入圍曲子了,最後再選一個吧)
(8) 《愛之夢 第三首》鋼琴獨奏曲 —李斯特 作為鋼琴之王,被世人演奏得最多的曲目了
(9) 《鱒魚》和《鱒魚五重奏》—舒伯特 小學的音樂課上,多數人都學過這首可愛的歌曲吧 (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的舒伯特還不止這首呢)
(10) 《夢幻曲》選自《童年情景》第七首 —舒曼 是不是一聽上這首曲子,就會忍不住閉上雙眼,回憶起童年了呢? (浪漫派的典型,柔美、細緻的東西)
(11) 《女武神的騎行》選自歌劇四部曲《尼伯龍根的指環》之 第二部《女武神》第三幕音樂 —瓦格納 男孩子們小時後只要打過8位機的話,那麼我敢說這絕對是最早聽過的古典名曲了 (現在的出現場合太多了,已經記不清具體是那裡了)
(12) 《飲酒歌》選自歌劇《茶花女》著名唱段 —威爾第 可能是中國歌唱家最早填上中文演唱的歌劇唱段吧 (反正各個演出、晚會已經演過太多次了,現在反而不長演了)
(13) 《降A大調 波羅乃茲舞曲「英雄」OP.53》—肖邦 演奏得最多的波羅乃茲舞曲了,肖邦的「英雄」
(14) 《花之圓舞曲》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柴可夫斯基 在芭蕾舞音樂方面,沒有人是老柴的對手
(15) 《春之聲圓舞曲》—約翰*斯特勞斯【J】 僅次於藍色多瑙河的名作,不陌生吧
三級(初級)
(1) 《D大調卡農與吉格》—帕赫貝爾 一首作曲年代都難以考證了的傑作,迷人的作品
(2) 《e小調 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第二、四樂章)—德沃夏克 如此細膩,感人的巨作,怎麼能忘記呢? (歌曲「戀故鄉」的原曲就是第二樂章的主題)
(3) 《聖母頌》—舒伯特 相比上面巴赫與古諾跨時空的完美合作,這首確實知名度要低一些,可也還是很熟悉的 (總共有三首名叫「聖母頌」的歌曲,已經介紹了兩首了)
(4) 《鬥牛士之歌》選自歌劇《卡門》—比才 像這樣的經典片段還能選出至少十首,所以就此打住吧 (明白為什麼說比才在寫卡門時是天才了吧:全劇幾乎沒有不精彩的地方)
(5) 《波萊羅》—拉威爾 作為古典音樂史上前無古人的作品,不同樂器的反覆輪奏不但沒有令人厭煩,反而耐人尋味 (喜歡看花樣滑冰的朋友,最熟悉不過了)
(6) 《鄉村騎士(間奏曲)》選自歌劇《鄉村騎士》—瑪斯卡尼 絕對算是播放頻率高的樂曲了,因為它實在太美了,悲壯的美 (因為作曲家是義大利人吧,總感覺有股大海的情懷在裡面)
(7) 《啊,我親愛的爸爸》詠嘆調選自歌劇《賈尼*斯基基》—普契尼 歌劇已經不演了,但就留下了這麼一首詠嘆調 (所有女高音都唱過的,電視劇配樂的熱門選曲)
(8) 《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巴赫 最初是巴赫的管風琴版,後來又被改編為管弦樂版、鋼琴版,還被理查德*克萊德曼廣為傳播 (只要聽到厚重的管風琴,就知道了……)
(9) 《搖籃曲》—勃拉姆斯 也是一首被改編成了幾乎想得到的所有形式的經典啊
(10) 《皇帝圓舞曲》—約翰*斯特勞斯【J】 又一首膾炙人口的圓舞曲 (圓舞曲聽多了會上癮的)
(11) 《軍隊進行曲》選自鋼琴聯彈曲《軍隊進行曲》第一首 —舒伯特 不用說了,從曲名就知道在什麼場合下最容易聽到它了 (幾乎所有軍樂團排練的第一隻曲子)
(12) 《降b小調 第一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 開頭的部分,在很多節目,系列片中以屢試不爽了 (最偉大的鋼協,真正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13) 《大進行曲》選自歌劇《阿伊達》第二幕第二場拉達梅斯凱旋而歸的音樂 —威爾第 現在這首曲子已被改編成管弦樂了,變成了大型運動會,進場儀式或開幕式的專用音樂了
(14) 《行星》組曲 第四樂章 木星 —霍爾斯特 同上面一樣,「木星」的開頭部分,已經變成很多嘉賓、選手上場時那十幾秒鐘的專用音樂了;當然還少不了中段的抒情部分
(15) 《Diva』s Dance》選自歌劇《拉美默的露希亞》第二幕開頭 —唐尼采蒂 大多數人知道這首變態的花腔女高音都是通過《第五元素》吧,而這首原曲便是露西亞發瘋後的唱段 (該歌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的歌劇,女高音的噩夢,現在這首「第五元素」版的在各種場合已經放濫了,尤其常出現在驚險的雜技表演BGM中)
(16) 《閑聊波爾卡》—約翰*斯特勞斯【J】 再來首著名的波爾卡吧 (國內的愛樂樂團往往是演繹的帶合唱版本,當然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嘰嘰喳喳波爾卡」)
(17) 《茉莉花》中國民歌選自歌劇《圖蘭朵》—普契尼 13億國人皆知的民歌,為什麼在這裡說呢?因為這是西方音樂史上最早出現中國元素的地方 (還要感謝普契尼為傳播中國民歌所作的貢獻吶)
(18) 《降G大調 幽默曲》(第七首)--德沃夏克 多麼美的旋律啊,不愧具有卓越的旋律性天賦的作曲家 (愛玩「勁樂團」的朋友,必定彈過)
四級(中級)
(1) 《天鵝》選自《動物狂歡節》—聖-桑 該組曲中以其他動物名字命名的曲子視乎被人們遺忘了一樣,只記得天鵝了 (記錄片,講述類節目BGM的「常客」)
(2) 《沉思曲》選自歌劇《戴伊斯》間奏曲—馬斯奈 至今該曲已有8個版本了,足以說明其受歡迎的程度 (也是記錄片中尤其主人公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時,此曲出現概率極高,十分符合原劇的劇情)
(3) 《乘著歌聲的翅膀》藝術歌曲—門德爾松 難得的一首入圍的藝術歌曲,還要感謝海涅的抒情詩。女子合唱團體的心愛之作 (看看CCTV音樂頻道的推廣廣告吧,用的就是它)
(4) 《G弦上的詠嘆調》—巴赫 這首曲子實在優美,但是確實不容易想起姓誰名誰
(5) 《c小調 鋼琴奏鳴曲OP.8 「悲愴」》第二、三樂章—貝多芬 第二樂章的主題已經被如今的輕音樂樂團完美的通俗化了,至於第三樂章嘛,音樂響起,就自然知道了
(6) 《鍾》鋼琴獨奏曲—李斯特 本是模仿帕格尼尼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可是此改編的鋼琴曲卻比「原版」更為人熟知 (模仿時鐘的感覺,技巧要求十分高呢)
(7) 《婚禮進行曲》選自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 混聲大合唱 —瓦格納 這就是另外一首婚禮進行曲了 (一般是結婚典禮中,新郎新娘步入神聖時刻響起)
(8) 《鴿子》—伊拉迪埃爾 你能想像得出這首風靡世界的小曲是一位西班牙人寫的嗎? (編輯這首完全是拿來主義,不過作者確實是處於浪漫主義時期的人)
(9) 《春之歌》選自《無歌詞 鋼琴曲集》—門德爾松 不僅是鋼琴獨奏曲,也被改編得「面目全非」了,深受世人喜愛
(10) 《#c小調 即興曲「幻想」》—肖邦 唉,大師的遺作,都是傳世經典吶 (難度極大的幻想即興曲,很可能是迴光返照的傑作)
(11) 《晴朗的一天》詠嘆調選自歌劇《蝴蝶夫人》第二幕 —普契尼 全劇最著名的一個選段,女高音必唱的
(12) 《阿蘭胡埃斯協奏曲》第二樂章 —羅德里戈 出名的就是第二樂章的主題旋律,各種版本的演奏不計其數 (阿蘭胡埃斯是一個地名,現在已成為西班牙著名的風景名勝)
五級(高級)
(1) 《Jazz Suit》第二號 —肖斯塔科維奇 此曲是本人較為喜愛的一首,就放在五級的第一位吧 (不到四分鐘的音樂,出現在許多電影、電視里,已經不計其數了)
(2) 《沃爾塔瓦河》選自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第二樂章 —斯美塔那 愛國情懷如此之濃,怎能不令人陶醉 (某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三位女歌手還聯袂演唱了由它改編的一組歌曲呢)
(3) 《加沃特舞曲》—戈塞克 唉,這首曲子沒有人沒聽過(99.99%的人聽過),可戈塞克卻只有這首小品曲留給人們記住他了 (在法國交響曲歷史上他可是鼻祖啊,創作了60幾部交響曲,20幾部歌劇,牛啊! 可為什麼他沒有「火」呢?)
(4) 《F大調 第二小提琴浪漫曲》—貝多芬 短小而精緻的浪漫曲,誰說貝多芬只有陽剛不屈的鬥爭精神呢? (第一主題最為我們所熟知了)
(5) 《C大調 大提琴協奏曲OP.1》第三樂章—海頓 老實說,該協奏曲還是算海頓有名的作品了,不過世人好像最喜歡它的第三樂章
(6) 《飛吧,我的思想,展開金色的翅膀》選自歌劇《納布科》著名唱段 —威爾第 作為一首著名的反侵略歌曲,當然經久不衰哦 (本部歌劇也是威爾第的成名之作)
(7) 《降E大調 華麗大圓舞曲 OP.18》—肖邦
(8)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泰雷加 可能要數最經典的古典吉他曲了 (此人被譽為吉他史上的「肖邦」,可見其浪漫派曲風的濃郁)
(9) 《冰涼的小手》詠嘆調選自歌劇《藝術家的生涯》第一幕 —普契尼
六級(初等愛樂)
(1) 《溜冰圓舞曲》—瓦爾德退費爾 小時候打過8位機的遊戲,這個只能看見背影的小企鵝一搖一擺的在南極的冰面上走呀走的,背景音樂就是它了 (不覺得很貼切的配樂嗎?小企鵝也是在溜冰嘛)
(2) 《第一交響曲》(序曲)選自歌劇《悲愴的黎明》—關峽 好容易來了個國人的作品,確實不錯,氣勢恢宏 (「激情燃燒的歲月」連續劇配樂,各種跟主旋律有關的報告會、頒獎儀式背景音樂)
(3) 《塞維利亞理髮師》(序曲)主題開始時音樂 選自歌劇《塞維利亞理髮師》—羅西尼 就這麼十幾秒的音樂主題,卻能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里
(4) 《阿萊城姑娘》戲劇配樂組曲 —比才 沒聽過嗎? 馬上找來聽吧,馬上你就會愛上它。 (都被《卡門》的光環掩蓋了,終於來了首別的)
(5) 《刀馬舞曲》管弦樂曲選自芭蕾舞劇《加雅涅》—哈恰圖良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哈恰圖良這個名子,這首曲子就是出自他之手。 (典型的舞曲)
(6) 《彼得與狼》交響童話 —普羅科菲耶夫 其中用弦樂描寫彼得神情的部分最為出名
七級(中等愛樂)
(1) 《天堂與地獄》序曲 選自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奧芬巴赫 名字聽起來很陌生的,但是我敢說幾乎都看過「匯源」果汁的這個廣告,幾年前廣告打瘋了。 (來來,我們都是水果,果果~果果~果果……)
(2) 《眾望吾生》選自《康塔塔第147號》—巴赫 背景音樂已被許多跨界歌手採用,翻唱、演奏過N多回了。 (巴赫少有的較為通俗的宗教音樂,你是教徒的話,就肯定「能詳」啦 ^_^)
(3) 《培爾*金特》詩劇配樂(第一組曲1、4段) —格里格 不要說沒有聽過,只是不知道叫什麼。
八級(高等愛樂)
(1) 《鮮花二重唱》選自歌劇《蝴蝶夫人》—普契尼 一直在想,為什麼空拍的「鳥瞰新XXX」等節目中,要選用這首二重唱的作品呢? (搞也懂不懂,反正就是它了)
(2) 《春節序曲》選自《春節組曲》—李煥之 聽到這首,應該能夠猜到名字,因為總在每年的春節放的 (可是作曲者,出處就不知道咯)
(3) 《賊鵲》(序曲)第二主題 選自歌劇《賊鵲》—羅西尼 確實相對來說難了點,不過音樂一點不陌生啊 (很多表演啞劇的背景音樂就是它了,反覆的放,因為歌劇本身也是一部喜歌劇啊)
(4) 《b小調 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德沃夏克 能有一首大提琴的曲目實屬不易,感謝德沃夏克豐富的旋律性創意吧 (第三樂章的主題肯定聽過,但是就是想不起在哪兒了)
(5) 《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一首 —埃爾加
(6) 《為藝術,為愛情》詠嘆調選自歌劇《托斯卡》—普契尼
(7) 《柔板》—巴伯 原為弦樂四重奏的慢樂章,後被改編為管弦樂,由托斯卡尼尼指揮首演一舉成名,如今很多電視、電影中的配樂都能找到它 (十分浪漫的曲子,柔美得足以讓人沉醉)
九級(樂迷)
(1) 《威廉*退爾》(序曲)第四樂章 選自歌劇《威廉*退爾》—羅西尼 一首十分典型的,能哼唱,卻不能說出名字的曲子 (古典愛好者也要想一下的)
(2) 《帕凡舞曲》—加布里埃爾*弗雷 僅僅是該曲區區不到50秒鐘的動聽部分,就能入圍,不簡單吶
(3) 《波羅維茨姑娘的舞蹈》選自歌劇《伊戈爾王》第二幕開始時 伊戈爾王被俘—鮑羅丁 這首曲子相信很多人不但聽過,而且其出現的場合也頗為多樣的 (喜歡日本動漫的朋友九成也都聽過,好好想想是哪部大作里使用了該曲呢?)
(4) 《A大調小步舞曲》選自《E大調弦樂五重奏曲》 第三樂章—波凱里尼 聽到曲子就能說出曲名的已經不錯了,能知道作家名和出處,不是樂迷是什麼? (開頭部分的樂句真是傳世的經典吶)
(5) 《巡邏兵進行曲》—米查姆 不用懷疑了,絕對聽過,而且還能準確的哼出來,就是不知到姓誰名誰 (慚愧,我也不知道)
(6) 《蒙泰歐與凱普萊特》選自《羅密歐與朱麗葉》組曲第二部 第一樂章 —普羅科菲耶夫
十級(發燒樂迷)
(1) 《那麼我將遠走他鄉》選自歌劇《瓦雷》 第一幕中的著名唱段 —卡塔拉尼 在一般的拼盤音樂會中如果有女高音唱段的話,大多都會選它了 (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很多電影配樂中)
(2) 《輕騎兵》(序曲)選自輕歌劇《輕騎兵》—蘇佩 名字很陌生,知道出處人,實屬樂迷哦 (不過該曲還是很熟悉的,樂曲中段部分一處,大多聽眾便豁然開朗,現在已被改編為管樂合奏曲了)
(3) 《少女的祈禱》—芭達捷芙斯卡 如果能很快的知道該曲,那麼你一定是一個對音樂感興趣的人,很有心的善於學習的人 (終於來了個女的,留下這麼個極其簡單卻又「不朽」的東東,只是不明白她為什麼24歲就掛了哇)
(4) 《e小調 第五交響曲》(第三樂章)—柴可夫斯基 絕對想不起這首曲子出自這裡面:往往是諧謔曲的第三樂章,在這裡變成了圓舞曲 (許多愛情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黃金十年期間的,可能都用過,不經意間聽了N次)
(5) 《藍色狂想曲》—格什溫 有樂迷可能會說,怎麼把這首曲子放在這裡呀?對樂迷來說太簡單了嘛。對,但是不要忘了,這首曲子不是整首都經常聽見呀。(只是其中一個段落而已,但是就那段最「值錢」了,仔細聽聽看吧,找出是哪一段)
(6)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理查*斯特勞斯 難倒不是很難,關鍵是它這個極像繞口令的名字 (都是尼采惹的禍。隆重典禮晚會什麼的,進行到高潮時,表達一種雄偉的壯麗場面,開啟了一個新紀元等感情)
(7) 《小夜曲》(又名「飛吧,小夜曲」)—托斯蒂 不是很出名的人寫的一首流傳甚廣的歌曲
(8) 《博基上校進行曲》—奧爾福德 聽了就知道的,都叫不出名,啞劇最愛使用它的吹口哨部分
(9) 《哦,蘇珊娜》—福斯特 這首歌曲,我相信各位都聽過,也都跟著唱過
(10) 《杜鵑圓舞曲》—約納森 同樣的,幾乎都聽過現代改編版的樂曲,可原始版本和作者似乎無人記住了
據網路流傳:
有人問畢加索:「你的畫,怎麼看不懂啊?」畢加索說:「聽過鳥鳴么?」
「 聽過 。」
「好聽么?」
「好聽。」
「聽得懂么?」
想聽,就是入門。
推薦大家在聽古典音樂的時候一定了解曲目的背景以及相關技術知識點,所謂讓帶著耳朵直接聽的都是誤人子弟,哈哈。
利益相關:新芭網 - 古典音樂門戶 創辦人,提供古典音樂曲目背景介紹及作品分析。【2016年更新:這個幾年前的回答已經陳舊了。回答時網路在線音樂還不豐富,因此推薦時考慮了CD購買難易度。現在網路音樂如此普及,就一句話:隨便找幾個主流曲目,反覆聽,聽爛熟,再讀一些背景資料。如果能喜歡上,就慢慢入門了。】
2017更新:
推薦我這個新寫的答案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86708/answer/178779334?group_id=854792774204129280
————2011年老回答分界線————
馬先生的回答很棒。我從具體劇目上給些建議。
可以先從維瓦爾第、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舒曼、肖邦、柴可夫斯基聽起。
這個名單之所以列的這樣短,因為已經囊括了許多迥異的風格。
可以看一些古典音樂入門書籍,了解作曲家生平。我推薦《西方音樂一千年》,三聯出品。
如果是自行購買CD,希望物美價廉、低成本中找到自己所愛,又不至於入門後CD廢棄,我不推薦撕裂了曲目的合集,推薦有價值但價格合適的CD。可以在各個電商平台搜索進口CD。
可以先收入這兩個EMI套裝: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EMI,Cluytens版本。容易買到,只需幾十元。5cd囊括了貝多芬9部交響曲。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EMI,Zacharias版本。價廉。5CD。性價比高。
看見樓下的東力朋友補充了柴可夫斯基和德沃夏克,我覺得很棒,旋律優美。也補充下回答,推薦版本:
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可以嘗試收入DG錄製的Fricsay版本,同CD收入李斯特前奏曲,斯梅塔那的沃爾塔瓦河。我個人心目中的最佳版本。亦可收入被公認比較好的庫貝利克和卡拉揚版本。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好版本多。
第五、六交響曲。個人最喜歡切利比達克版本,EMI錄音。但不適合入門。推薦一個比較現代的版本:傑基耶夫。有多款錄音。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好版本多,個人推崇奧依斯特拉赫的。
這些錄音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到在線收聽。
大家說的都很不錯、很詳盡了,那我只能再補充一點了。。
聽古典樂,入門需要機緣
所謂機緣,就是碰巧出現的那一點點火花,足以讓你心馳神往、不能自已。
所謂機緣,也是屬於你自己的,每個人都不盡相同的。
有些人聽鋼琴入門,有些人聽小提琴入門;有些人聽大編製入門,有些人聽室內樂入門;有些人聽爵士而入了古典的門,有些人聽搖滾而入了古典的門…… (這裡邪惡一下,也就是每個人的擼點都是不同的,G點也是=。=)
為了入古典的門而去聽古典的,大部分反而入不了門。
所以我在這裡不會推薦具體誰的作品、哪個演奏者/指揮、XX年的版本、XX公司的錄音……而只是想讓你去想想,你有沒有認真的聆聽。如果有,自然會有入門的時候。
如果有一個志同道合的知音,或是值得尊敬的老師,這樣更好,都會對你聽音樂的歷程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也會有影響)
謝邀:)
類似的問題我已經回答了(文末的鏈接哈)。當然了,這個題目略有不同,題主想要lists,其實高排名的朋友已經給出了非常詳盡的答案哈。如果有些贊的話我會不定期更新比較新的一些古典音樂作品。
首先很有感覺的是——如果你看過《West World》,那麼最新的第八集里出現的(00:31:45開始的配樂)天鵝湖組曲里的一首非常有意思,是入門級別的一個例子。(傳送門:《Swan Lake - Ballet in four acts Op. 20, ACT 1: No. 2 - Valse in A flat (Tempo di valse) (Corps de Ballet)》No. 2 - Valse in A flat (Tempo di valse) (Corps de Ballet) - Wolfgang Sawallisch - 網易雲音樂 )
因此我想說的是,雖然往深了說,古典音樂的賞析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作為普通只是為了讓耳朵舒服讓大腦放鬆的普通人,先別去太在意那些專業的知識,follow your heart,甚至可以從電影等其他藝術形式也可以接觸到古典音樂(例如電影里的情景畫面可以給你聽的音樂直觀的認識),而且這裡面的很多作品都是較入門。
另外,還是那句話:有可能的話去自己學一個古典樂器是很有效的方法。
貼上我在相近問題的詳細回答:)
迷上了古典音樂,該怎麼入門去聽、去聽懂一首音樂? - Basser 的回答 - 知乎
祝大家欣賞古典音樂愉快!;-)
Again,最後是爆照時間,點贊的都像他們一樣萌XD:我說,為什麼不從約翰 施特勞斯開始入門呢,熱情洋溢,通俗易懂,其實說易懂不過是說能很快可以進入意境,藝術這種東西,不能脫離生活,所以首先至少要你喜歡,這個最關鍵!
我就是不喜歡李斯特,德彪西,咋聽聽不出共鳴,那要是一開始接觸古典音樂就聽他們這種風格的,估計我肯定至少推遲十年才能喜歡西方古典音樂。
既然是入門,就先找些通俗的,大眾化一些的!最好還是看音樂會,哪怕是網上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德累斯頓愛樂什麼的
聽古典,先聽提琴,再聽鋼琴,然後欣賞指揮家。本人不是專業的,甚至沒有樂理知識,只是喜歡,沒有精力去學習一門樂器,都是淺嘗輒止,故而體會不了演奏中的那種樂趣,我覺得那種樂趣一定相當美妙,我很少跟身邊的人討論這些,跟專業的談吧談不明白,跟非專業的談吧人家嗤我以鼻,所以就自己偷摸的聽吧,就是喜歡聽這個,不為了別的,只是童年的情節,就像植入了西方古典音樂的幹細胞,喜歡就是這麼簡單,千萬彆強求,不喜歡何必強求自己喜歡,可能某一天某一個場景某一個機會你就突然喜歡了,進去了,著迷了。
約翰 施特勞斯的圓舞曲+莫扎特+門德爾松,可做入門啊,放鬆的時候選幾首聽聽,如果能聽進去,把你的故事寫進去,藏起來。那麼音樂至於你,就實現了你們之間的藝術價值。
我第一次聽古典音樂,是1998年前後,那時十六七歲的年齡,拋開以前被動的偶然聽過的,那是我第一次為了聽一個曲目去唱片店(其實是卡帶)。我想去買的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就是好奇想知道這到底是有多麼高大上的曲目。我那時的古典音樂素養是如此的匱乏,以至於我見到卡帶上的貝多芬就想當然覺得這一定是貝五,於是等到拿回家聽了感覺和電視上聽到的片段不同後,才發現自己買回來的是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
我聽的第一遍,微感失望,既沒買到我實際想買的,買回來的東西我也聽不太懂。但我從來都是個非常堅忍的人,以我當時的古典音樂素養的情況下,那一兩個月我聽那卡帶里的英雄,連續聽了十幾遍。直到我突然開始意識到,"英雄"第四樂章那種雄性生物表達出的沉痛感,是如此崇高而悲傷,深深的打動了我。那情緒化的波動帶動著我一次次從激昂到悲痛,又回歸釋放後的喜悅。如此的豐富感,層次感和深刻感,如此的共鳴,是我從來都不能在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下獲得的。從此以後我成為古典音樂忠實的愛好者。
我在十幾歲時開始,就從貝多芬中期作品開始進入古典音樂,直到快三十,開始聽到瓦格納歌劇。過了三十歲,才開始碰布魯克納與馬勒,以及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這十來年,我加粗部分的感受並未改變過。
古典音樂想要入門,聽就好。記住你是欣賞者,不要從作曲家的角度去看待作品。作品想表達什麼,換句話說你感覺到了什麼這才是重要的,至於作曲家用到了什麼技法來表現,是細枝末節問題,這本質上與作家是用毛筆寫字還是鍵盤打字沒有區別。你覺得一個app很好用很欣賞,是不是非得去搞清楚編寫這個app用了哪些代碼呢?所以不要去強求學什麼對位,復調,要知道,你自己恐怕都沒有絕對音準,恐怕都不能順暢識別五線譜。你不是想學作曲,只是想聽好這些作品,想會聽這些作品,我覺得有共鳴就算會聽了,若你更有能力,還可以來談談聽它們的感受。有共鳴,就有後面的一切,如果有緣,你自能尋找到動機去深入。若沒有動機去深入,那麼不聽也罷,也沒什麼大不了。
上面都是專業人士回答,我作為不識譜的草根愛好者說一下我經歷:我十年前完全不懂古典音樂,那是高一,暗戀班上一個男生,發現了他會拉小提琴,發現他的mp3裡面的所有小提琴曲,於是開始偷偷的惡補古典音樂知識,省早餐錢買昂貴的cd,背西方古典音樂史,甚至買了本樂理來研究,慢慢的居然真的愛上古典音樂尤其是小提琴協奏曲,高中就買了三十多張cd,其中不乏進口的。一直到高考完後那個男生都不知道這些,我們各自一方,雖很遺憾也沒勇氣表白,但是非常感謝他。大學後我不再拘泥於小提琴演奏曲,開始聽鋼琴,大提琴,交響曲,音樂劇等等,大學選修了古典音樂史,古典音樂鑒賞等選修課,繼續購買cd,開始聽同一曲子不同時期不同演奏者的不同之處,對於改編變奏也是反覆挖掘來聽,有時候一兩個月只聽一張cd,閉上眼睛彷彿感覺是自己手指跳動流出來的音樂,哪裡要輕哪裡要重哪裡快哪裡慢,其實我還不識五線譜。
工作後開始聽音樂會,差不多兩三個月會聽一場,然後在一場音樂會上遇到了現在的男友,他坐我旁邊,是會彈鋼琴並且彈得很好的IT民工,我們在中場和散場後聊起了古典音樂,一見如故,他驚訝於我一個不識譜不會任何樂器的人會了解那麼多那麼深,我驚訝於我們在古典音樂上的品位會如此相似,認識他以後,他非常勤奮的練琴,我們一起聽cd,一同討論,然後他彈我在一邊聽........他成了我的鋼琴老師,他成了我的男朋友。
這就是我入門古典音樂的經歷。經常遇到同學和朋友問我這類問題。
首先,你說的「入門」指的是什麼?是古典音樂的發展脈絡?是古典音樂中比較著名的曲子?還是理解樂曲中表達的意思及其背景?
其次,你指的「古典音樂」是狹義的還是廣義的?是在某個時間點前或某位作曲家創作的交響樂還是所有帶有古風的音樂形式?
作為一個經常回答此類問題的人,我要說的是:
1、我一直致力於推廣古典音樂,它的旋律不比現在的流行音樂差,並且很多流行音樂借鑒或改編了古典音樂的旋律,我不認為了解作者和曲子的背景對於一個入門級樂迷來說有很大的重要性,只要你覺得好聽,你就是入了這個門。
2、對於入門級樂迷來說,可能:
(1)巴洛克風格的音樂不具有足夠的旋律性,樂曲結構和調式過於嚴謹,所以我並不推薦入門級樂迷欣賞巴洛克風格的音樂,這可能會讓你喪失興趣,但是也有一些旋律非常耳熟能詳和好聽的,如:維瓦爾第的《四季》,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和《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等;
(2)古典時期的音樂我依然不推薦,很多人說聽不懂古典音樂和聽音樂會聽到睡著,我想大部分應該是指古典時期的音樂。但是對於入了門之後的樂迷來說,古典時期的作品是非常值得聆聽和研究的。海頓的音樂優雅、具有貴族氣質,適合悠閑的時候聽,莫扎特的音樂輕盈、歡快,適合在早上聽,會給一整天都帶來好心情,貝多芬的音樂激昂、鼓舞人心,適合在遇到挫折和心情低落的時候聽;
(3)浪漫派的音樂是我向入門級樂迷推薦得最多的,旋律好聽,感情豐富。門德爾松、舒伯特、肖邦、聖桑、瓦格納、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等一系列的作曲家,隨便選擇哪一位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其具有代表性的旋律優美引人入勝的曲目。
3、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欣賞古典音樂的時候必須注意的是不同的指揮家和演奏家對樂曲的演繹有很大的差別。如: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的合作對於貝多芬的演繹是公認最出色的,但是卡拉揚對柴可夫斯基的演繹是扭曲甚至面目全非的。不一一列舉,請特別注意版本的選擇。
4、在此列舉一些我最喜歡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旋律大師,聽他的曲子經常能讓我動容,但是他的缺點在於太啰嗦,總是喜歡把一段好聽的旋律重複幾遍;
埃爾加——英國作曲家,特別喜歡的是《威風堂堂進行曲》、《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愛的禮讚》等;
巴赫——在最初學小提琴的十年內,我是非常厭惡巴赫的,他的作品旋律性不大且很難,但是慢慢地覺得他的音樂有發人深思的威力;
莫扎特——在心煩的時候聽他,在早起沒睡醒的時候聽他,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聽他;
貝多芬——遭遇挫折心情低落的時候聽一遍他的某一首交響樂,從頭到底聽完四個樂章,頓時會覺得世界充滿了陽光、人生充滿了希望;
門德爾松——又一位旋律大師,太多動聽的作品了;
其他還有如古諾,勃拉姆斯,馬勒,肖邦,等等。
5、即興而作,想到什麼寫什麼。一方面,我本身對於古典音樂的流派其實並不太清楚,在回答樓主問題的時候也沒有查閱什麼資料,所以我的答案可能有所偏頗;另一方面,由於專攻一門樂器,對整個古典音樂的認識可能有一些偏見。歡迎指出我的錯誤,若要拍磚請輕拍。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這裡的時間已經是凌晨3:45了,早上十點還有考試。
最開始去了解古典樂,純屬想要裝牛逼。
那時的還年輕,想像著某一天,可能有機會懷揣著高腳杯參加高端沙龍,剛好更換了曲目,我微微側目,口吐蓮花「Shostakovich的第二圓舞曲,換一曲吧,Shostakovich太沉重了」
以上場景純屬想像,裝逼太過了。所以沒有堅持多久,因為不是真的熱愛。古典樂對那時的我來說,就像臨睡前端起一本《西方哲學史》,還沒翻到目錄,哈喇子就流下來了。
聽班得瑞,久石讓都費勁。當然,《卡農》除外,卡農的流行度已經和周杰倫沒差別了。
再後來,不知道哪一天周末的夜晚,姐心情不錯,對著窗外發獃時,音響的曲目突然跳轉,剎那,我感覺自己飄起來了,就好像你第一次在萬里高空看到外面延綿的白雲,柔軟潔凈的,內心抑制不住想要一躍而出的喜悅感,你堅信那裡就是理想國所在,自己的心從驚喜到平靜,安然入夢。
這首曲子就是肖邦的夜曲。
我從肖邦真正的知道了古典樂的魅力,開始不緊不慢的摸索,我聽的不多,也不系統,就是喜歡而已。
推薦幾人幾曲,以表心意。
肖邦
他總是給我一種來自英國的舊式貴族的錯覺,他的夜曲,會讓我聯想起小說《傲慢與偏見》里英國鄉村的景色,晨曦從潮濕的迷霧中折散開來,肖邦的音樂無論是夜曲還是圓舞曲抑或是練習曲,都符合我對舊式英國的所有想像,優雅,寧靜,纏綿,純真,溫柔。其實他是波蘭人。
按我個人喜好推薦:
夜曲op.9.no 2 配樂電影《鋼琴家》最愛,無它。就是最初讓我驚艷的那首。
前奏曲雨滴 op.28.no.15 配樂電影《夢》黑澤明的經典電影;美劇《漢尼拔》,講真,這首曲子真的很適合高智商犯罪份子。
夜曲op.9.no 1 配樂電影《傲慢與偏見》,《茶花女》
圓舞曲op.64.no2 配樂電影《不能說的秘密》;
肖邦共有21首夜曲。當你聽完後,會不自覺的想要讀一本書,老了以後才明白,經過時間沉澱下來的名著真的值得一看,少看雞湯,多讀經典,會活的明白些。
舒伯特
繼肖邦之後的最愛,聽他的音樂,會感覺舒伯特是一個敏感瘦弱的人,留著一頭捲髮,與人交談會臉紅的那種。
Ttio In E –flat OP 100 D929 降E大調第2號鋼琴三重奏,這首曲子傳遞的感情太豐富了,我只能膜拜,無法評論。 配樂電影《雛菊》《這個殺手不太冷》《機械師》《沉默的羔羊》美劇《美國犯罪故事》這是繼肖邦的雨滴後,又一首適合高智商犯罪份子作案時的配樂,火拚時慢動作抑或是面無表情的分解肢體時
D667 The trout 5 A大調五重奏,我不太喜歡風琴的,太宗教;也不太喜歡管弦,太硬;也不太喜歡交響樂,太大集體的感覺;但是我怎麼覺得舒伯特是個例外,另外,他的作品好像都可以用在分解肢體時。
Serenade in D minor 胎教神曲,也是他逝世前作品,恬靜而憂傷,其實我覺得舒伯特不太適合胎教,莫扎特才適合胎教。我很喜歡這首曲子,有一種戰火紛飛的年代,我固執的寫信給你,你卻從來不回的感覺,哎呀媽呀我太有才了。配樂電影《假如愛有天意》,《年輕的維多利亞》,韓劇《夏日香氣》,就是孫藝珍和宋承憲的那部;
莫扎特
他的的音樂就像4月的太陽,純真明快,俏皮活潑,是生命最簡單快樂的表達。
Sonatano 16 in C.K.545 配樂電影《全城熱戀》 不同的人彈奏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速度慢一點更好。
Piano Sonata No.10.K330 莫扎特非常有才華的多產天才,在他的鋼琴鳴奏曲快樂的毫無雜念。
Serenade No.13 小夜曲 莫扎特應該是一個很健康的人,它的小夜曲和巴赫,舒伯特不同,有一種孩子臨睡前的躁動。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Andy被關禁閉,有人問他3個月暗無天日你怎麼受得了,Andy回答「我有Mozart陪著我」
巴赫
巴赫的音樂很適合情感磅礴的電影配樂,有一種人性救贖感覺,和他德國人的氣質挺像,另話,我一直覺得德國人挺悶騷的。總之,我聽巴赫挺焦慮的,但是卻喜歡。
C大調前奏曲 我最愛的巴赫之一。 蘇打綠《相信》結尾用了7分鐘像它致敬;
cello suite NO1 BWV 1007 配樂電影《入殮師》,《鋼琴家》,什麼叫行雲流水聽聽就知道了;
G弦上的詠嘆調 配樂電影《美國往事》《七宗罪》,《情書》
BWV =Bach Werke Verzeichnis意思是巴赫作品集。
其他
貝多芬:推薦「悲愴奏鳴曲」和「G大調小步舞曲」,我個人不太喜歡貝多芬,可能是他的作品多為交響曲,我體會不到貝多芬悲愴和氣勢磅礴,可能是自己沉澱還不夠,還需要點時間來理解吧;
聖-桑 :推薦動物狂歡曲之天鵝,真的很動人。配樂電影:《花與愛麗絲》,話說這部電影,因為節奏緩慢而讓我印象無比深刻。
肖斯塔科維奇:典型的俄羅斯作曲家,我了解很少,但是他的「第2圓舞曲」很好聽,俄羅斯風格明顯,華麗沉重,金碧輝煌,像俄羅斯的冬天一樣凜冽.
當然,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無法忽視,他是俄羅斯的天才代表,他的「如歌的行版」如歌如泣,正所謂情深不壽,情深不壽吶;
德沃夏克幽默曲,op.101.no7 你還記得你年少時玩過的勁舞團嗎?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的原聲之一,你會因為這部電影愛上古典樂;
Libertango 馬友友的代表作之一,參考《致我們逝去的青春》,喬布斯在他的傳記中說,他最喜歡的音樂人除了Bob Dylan就是馬友友;
Beethovens silence 是墨西哥鋼琴家Ernesto Cortazar寫給貝多芬的。
當你認真進入這個世界是,你會發現古典樂表達的那種豐富的情感。嘗試一下吧。
順便推廣下我的微信號吧:
pikaqiu2324
http://weixin.qq.com/r/T0hnf0vEvhbBrQ8c9x1d (二維碼自動識別)
到百度古典音樂吧看頂置貼,現在的第四版寫得很詳細了。也可找找第一版,非常簡潔。
仔細閱讀入門貼。
個人經驗:
因為某個契機,知道某個曲子,找來聽,覺得喜歡,那就去聽不同指揮不同樂手的版本,或者就是聽作曲家的別的曲子。然後聽到覺得喜歡的樂手或者指揮,就去聽他們的別的曲子,這樣來來回回就積累了一些曲子了,也慢慢培養了習慣和興趣。
我覺得先入為主的,還沒聽就去了解背景和曲子,是不適合作為入門的。而是聽到了覺得喜歡再去了解這些會更好,但當然,先了解一下交響曲,協奏曲,序曲,奏鳴曲這些曲子的格式還是比較必要的。
舉例來說,開始認真聽古典式因為看了日劇《交響情人夢》,知道了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然後找了一版來聽,覺得好聽,另外現在一般的唱片都是把肖邦的第一協奏曲和這個放在一起,那又聽到了另外一個曲子。喜歡上之後,去找別的版本聽,聽到了齊默爾曼的,覺得喜歡,又去找他演奏的曲子,聽到了貝多芬的皇帝鋼琴協奏曲,又去找其他版本。發現了卡拉揚指揮的不錯,又去找卡拉揚指揮的曲子,聽到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覺得交響曲也喜歡,又去找交響曲聽………………
聽了一些之後,培養起了真正的興趣,開始找一些書看,例如余華的《音樂影響我的寫作》,看了之後發現很多沒聽過的,知道他寫什麼,但不知道曲子就很難感同身受,然後又去找那些沒聽過的曲子聽。
經過了以上的過程,總算是培養起了興趣和習慣,算是入門了吧,但涉及到樂理,風格等等的,還是比較難入門的,但作為業餘古典愛好者來說,應該也夠了。
總之,古典樂沒那麼艱深,也沒那麼「複雜」,無非就是長度長點,但簡單來理解的話,就是主題/主旋律當作流行歌曲的旋律,配樂當成編曲,然後變奏,變節奏,變配器……而已嘛#表鄙視我#
只有培養起了真正的興趣和聆聽習慣,才能耐得下心去了解背後的東西,入門還是從聽開始吧。
以上。乾貨奉獻!!(附雲音樂鏈接)
更新8.22
其實Classical music並非僅限於教堂和音樂廳,古典音樂中有很多也是我們曾耳熟能祥的曲調。
比如莫扎特的這首小夜曲
*《莫扎特:《小夜曲》第一樂章》
http://music.163.com/song/419485656?userid=249176602 (@網易雲音樂)
也許是在我們還處在胎教時期,也許是某個廣告和宣傳里使用了這首曲子的經典旋律,莫扎特以其輕快的筆調推廣出了這首樂曲。
----
*莫扎特第四十號交響曲
http://music.163.com/song/25731590?userid=249176602 (@網易雲音樂)
莫扎特第四十號交響曲即耳熟能詳的被SHE改編成《不想長大》的一首經典交響曲。曲調輕快之中帶有小調的憂鬱。
分享群星的單曲《莫扎特《G小調第40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
*《卡農D大調 - 小提琴》
http://music.163.com/song/34341674?userid=249176602 (@網易雲音樂)
古典音樂復調對位法譜寫出來的《卡農》,這首帕赫貝爾譜寫的D大調卡農也是大眾耳熟能祥的曲調之一。
----
*貝多芬c小調交響曲67號「命運」
http://music.163.com/song/1683105?userid=249176602 (@網易雲音樂)
貝多芬c小調交響曲67號「命運」
即廣為人知的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廣為人知的「命運敲門一般」的鏗鏘旋律早就被觀眾熟知。
----
*《Nocturne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9, No. 1》
http://music.163.com/song/1060910?userid=249176602 (@網易雲音樂)
這首肖邦的鋼琴曲的旋律也十分優美,學鋼琴的學生基本都有過染指,推薦收聽。
----
*《Nocturne No. 19 in E Minor, Op. 72, No. 1》
http://music.163.com/song/1060967?userid=249176602 (@網易雲音樂)
作為入門歌曲,這首鋼琴曲也十分適合「文藝青年」拿起咖啡杯默默欣賞。肖邦創作的歌曲一向都靜中帶有其昂揚熱烈的核心,很多曲目也是耳熟能祥的樂曲。
不定期更新
----
--
謝謝大家收聽,對古典音樂有興趣的朋友也推薦關注我的雲音樂賬號
(小狗盧瑟)古典音樂欄目
http://music.163.com/playlist/447327332/249176602?userid=249176602 (@網易雲音樂)
8.22
於廈門大學藝術學院
以上好的答案相當多,我就補充些個人的想法
旋律性容易印象深刻的交響樂,個人感覺相對少,太過複雜龐大的結構容易讓人迷茫.
建議先從相對單一樂器的開始聽,比如就從鋼琴曲,或者小提琴組曲, 或者一些協奏曲開始聽.
鋼琴建議聽貝多芬的奏鳴曲,月光,熱情,暴風,等等,都各具鮮明的性格和感染力, 可以挑一些好的鋼琴家的選集聽,由於奏鳴曲較短,建議從奏鳴曲開始聽, 協奏曲慢點聽.
我最初聽的幾個鋼琴家是Maurizio.Pollini 和 Glenn Gould還有Sviatoslav Richter , 找一下他們的選集合集還是挺方便的
弦樂方面建議找一些巴赫的作品,至於演奏版本,我不甚了解,還得另請高明
最近一個朋友針對我感覺無法入門交響樂的情況推薦了一套音樂,我便借花獻佛了本傑明.布里頓有部作品專為解決這個問題而作,《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http://www.verycd.com/topics/138024/,他自己指揮的版本,也可以去其它地方找找你喜歡的版本,然後百度知道一下或者wiki一下就知道這部作品在幹什麼了~
我真覺得能不能入門在你聽第一耳朵的時候就註定了…
非得入門的話,去學個樂器吧!
多聽,多聽,多聽
個人體會,從貝多芬開始,個人體會,貝多芬之前的感覺都是黑白片,很難剛開始就聽懂,聽進去,貝多芬是個分水嶺,貝多芬時候感覺才是彩色片,馬勒是集大成,無所不包,無所不有,也是德奧主流
聽得內容還是德奧經典,當然也不是老柴,德沃夏克不好,這不是問怎麼入門么。
另外,你這個問的也太寬泛了,古典音樂也有交響樂,歌劇,獨奏,協奏,重奏,
哎,太多了,但還是從聽貝多芬開始吧,貝5,加上老貝的鋼協,主要還要聽現場,現在在北京,國交,愛樂,再者北交,凡是國內樂隊都不貴啊,在水煮蛋,2樓樓座音效還最好,價格也便宜,真的可以一試
最後不建議聽那些合集,就是各選樂章彙集到一起,那樣真的入不了門啊
《古典音樂巔峰40部》,古典音樂顛峰40部 (豆瓣) 然後把曲目找齊了順著聽吧。說來慚愧,這書買來五六年了,只聽到十幾部,後面的就虎頭蛇尾了,曾有多次想把40部都仔細聽完,但是經常有事情打岔,過段時間又從第一部重來。希望2015年能聽完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Albinoni的Adagio和Pachelbel的Canon經常會編排在一起?
※為什麼中國民樂多為單旋律而西洋古典音樂更加立體?
※怎麼提高自己的古典音樂修養呢?
※鋼琴十級的人厲害嗎?
※有哪些聽了有流淚的衝動的古典音樂?
TAG:古典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