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是一種什麼人生體驗?
好像自己從來都沒有一次聰明過……特別想知道聰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開始沒覺得自己聰明。經常很吃驚別人怎麼會這樣理解問題,那個不是那樣的嗎,或者,不是很容易就那樣嗎?後來明白了這叫聰明。再後來學會了慣性隱藏自己,裝笨打哈哈。有點寂寞。
就像知乎某大神答「好學校和差學校有什麼區別?」一題說的:
「好學校就是:老師覺得你牛逼,你也覺得你老師牛逼;差學校就是老師覺得你是SB,你也覺得老師是SB。」——說得太貼切了
一般聰明人每跨過一個人生階段,就會遇上一幫與自己一樣聰明的人,然後發現自己弱爆了,各種被人完爆,然後各種努力各種學習,變得更NB,又進入更高的層次;
再三重複以上過程,然後就成了其他人膜拜的對象……應邀!
這是要我回答笨還是聰明?
我好朋友們或者同學會覺得我有些地方很笨。
我一直以來的老師或者有些朋友們覺得我很聰明。
特別是被些聰明人說聰明。
我覺得不管聰明還是笨我都蠻喜歡自己的。感謝爸媽!
我覺得我還是蠻喜歡學習,不介意被說笨……不過一般這種人我就不和他玩了。
和我老公談戀愛之前,一直認為自己挺聰明的,就是分數挺高,只要想考的東西,都能考上。然後和我老公談戀愛之後,我真的覺得自己像豬一樣。真正的聰明人,首先是天生的哲學家,然後在數學和物理兩個方面極其有天分,自然他們文章會寫的非常好,並不是措辭華麗,而是思想很震撼。然後我就一直崇拜著,仰慕著,欣賞著,喜歡著,學習著。和強者在一起的確會讓自己成長,這是一個很美妙的過程。
越聰明,越覺得別人更聰明被各種人虐爆。。。
聰明的體驗就像是你不僅知道我打你了你一拳,你還知道為什麼我會打你一拳。 (這聽上去似乎很簡單?)如果你想體會聰明的感覺,其實你換個參照物即可,因為第一句講的是聰明的點,而很多人能理解的程度不一樣,那效果也不一樣。 舉個例子:參加一個滿分一百分考試,百分之80的人只能考60分,而你可以考80分,學霸考100分。 相對於那百分之80的人你就是聰明的,你和他們多交流一下你就能明顯感覺出來差異,那個感覺就是聰明的明顯體驗。 而你和學霸比就不知道了,因為你考80分是你努力後只能考80分,而很多學霸考100分是因為卷子滿分只有100,你和學霸的差距並不一定只有那20分。
但聰明歸聰明,個人的整體才是關鍵,很多聰明的人相反還活得很不開心。
把指令比作擺盤,數據比作食材。
發現了大多規律以至於徹底對某個領域失去興趣,專註於數據的收集。
太多地方極其特殊,比如唯心主義又是無神論者。
是時候放這張圖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花八百,倆小姐。
啪啪完,鬥地主。
至天明,掙兩千。
聰明來說,感覺就是腦子夠用。絕大多數事情想學基本都能夠比較快的學會,但也總是會覺得身邊有一兩個無法超越的天才。會有被碾壓的感覺。
我個人感覺是把握規律的能力會比普通人略多一點點。
小學在教乘除法的時候,我偶然用了類似二元一次方程的方式解了一道題。當然,不是用X、a、b這樣的代號,而是自己畫的圓圈三角。
大學一年暑假無聊,一個暑假一口氣報了CAD,3Dmax,PS,flash和fire work5個班(因為正好這班時間是互相錯開的,中間最多只有一兩節會重,但也是在同一個機房裡上機)。於是,暑假結束我就有了5個軟體的文憑。(教學難度不高,每個差不多類似辦公室自動化的深度吧。)之後覺得太坑錢,就自己一邊查字典,一邊看幫助文件自學了Rhino。但最後沒有去做動畫相關的職業。但讓我建個骨架,做個蒙皮,調個燈,設定一個簡單動作都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沒有深入下去,細調的內容後來就沒有精力跟進了。
剛實習的時候,老闆說要找人做PPT。我之前從來沒碰過。只用過WORD。老闆說沒問題,我教你,大概兩天後,我做好的PPT交給老闆,他看完後問我:你這裡面有些功能是怎麼實現的?
不路盲,跑哪基本都能知道自己的大致方位。
說完得瑟的,說被碾壓的。
那種怎麼都追不上的天才在大學時代也蠻讓我挫折感滿滿的。大家同樣起跑,學一個不會的東西。就會發現,就有那麼一個人總是會比你多好那麼一點點,特別有那種,其實看著夠得到,但實際這個距離就在以一種恆定的狀態拉開,這個感覺讓人很不好。而且,人家可能還比你閑。
也就是說,你找不到能夠追上他或者不被拉開距離的竅門。
特別是期末以前聚會複習的時候,同樣一起背,人家就是當著面比我先記下了。同樣在解決一個設計問題,他就是那個能冒出突破性解決方案的人。雖然我的也很好,但他的就是比我好那麼一點點,不服不行。真的感覺是天賦的差距。
然後,聰明的比較大的反面就是成就動機不強,我相信可以從字裡行間裡面看出我很玩票。學得很快,但像兔子一樣沒長心。除了主業之外,什麼都會一點。但都沒有發展到很深的程度。我覺得這個和教育也挺有關係。就像我看過的一個文章裡面說到的,整天誇孩子聰明,而不是鼓勵他繼續前進,使得我總有一種,我只要學就一定行,我不行只是我不想學而已的狀態。這既是一種自信,但也是一種詛咒吧。
所以說,有的時候光有天分還是遠遠不夠的。寫一下好了 雖然不是很聰明,但是應該高過Everage.
一、小學
小學時,基本上是全班第2的樣子(第1比我聰明)。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學期末時在全校學生面前領獎(各種獎:三好學生,各種奧賽獎)
二、初中
初中剛入校時,首次月考全班第1,全校17名,第二次到了第3,後來一直是全校第3左右(因為好多孩子可能不太認真讀書吧)。同時我還在學習繪畫,好多畫作也是得到老師100分的評價。
三、高中
到了高中,入校時是全校99名,二三次大考後,到達全校TOP 15左右。這時終於打敗了我小學時一直排我前面的孩子。
奧賽:語文作文競賽、數學競賽、英文、化學、物理、生物全部都有一定的名次(雖然不是太高,但是在幾乎沒有投入的情況下,也還是有一點點收穫)
四、大學
考大學時,622分(不算特別高吧),但足夠上了一所TOP 10, 985的大學。在大學期間繼續繪畫與鋼琴的學習,也培養到了一些藝術氣息。
大學時開始覺得自己不是那麼聰明了。但偶然還是可以感受到一點。比如沒怎麼認真聽課的工程製圖,得到97分。但也是有自控原理這種課沒好好學只能拿個及格(可能也是老師放水)
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不管是運氣也好,或者是名校背景也好,進了一家世界五百強。同時因為對廚藝有興趣,做出來的東西也是相當不錯(至少好多朋友喜歡)
五、研究生
幹了幾年想要出國。花了2年時間,英文最開始是70多的托福,考了多次到了100分(不敢說比好多人厲害,只是自己也算比較懶惰吧,沒有太認真看各種真題,反而是一直在看經濟學人的英文版本),GRE也是幾乎沒怎麼看,考了一個非常爛但足夠申請的分數。
申請美國研究生時,運氣爆發 ,得到了芝加哥大學、美國某計算機名校的錄取。它在計算機是全世界第1名。樓主幸運地來到了這所學校讀書。
六、工作
直到現在,2015.4,我已經快讀完了2年。正在找工作,拿到3個offer,正在等待Google的offer(希望運氣好可以得到)。
以上就是我的人生經歷,我旁邊很多人和我經歷很像(比如研究生所在學校這些聰明的大神們),他們應該很聰明吧,我及不上他們聰明,但可能比普通人好一點兒。
七、體驗
1. 只要努力,沒有什麼得不到的東西:好的分數,好的學校,好的公司(或許加上一點點運氣)。除了感情,一切看起來都是心想即得。
2. 也養成了壞習慣,想要的一定要得到,把之也推到感情上,輸得一塌糊塗,努力很多,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
3. 旁邊都是聰明人。從大學到研究生,見識了越來越多的聰明人。相信在公司里還會有更多。導致經常被碾壓。除了小學初中,很難再被朋友佩服了。
4. 有更多的機會。邊上都是相當聰明的人。你有了更多的機會向他們學習,激勵自己前進,不斷前行。慢一步就會覺得慢一里。所以,只能不斷努力,到達更高的地方。
5. 可以找到一大堆聰明,充滿激情的小夥伴,無論是上自習,還是一起創業,他們陪你一起努力,一起成長。比起你周邊全是不學無術、朝不保夕的人。我覺得和這些聰明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可以參考以下:在卡內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 調查類問題
聰明就是,學什麼新鮮東西,能上手快一點。
聰明不能代替經驗。但是,在大家都沒什麼經驗的時候,聰明能讓你更快的找到規律,找到方法,找到新事物和已知的有哪些聯繫……你會做的更好。
不過,有個一萬小時理論:聰明不聰明,真想學出來,大家花的總時間都差不多。這經常表現為,過一段時間,聰明人更容易發現,自己提高的速度,不像一開始那麼快了,更容易有挫敗感。
結果就是,聰明人可能涉獵更廣,並且在許多方面,都超過普通業餘選手。但是真正到自己的專業領域,各方面的積累變得更重要了,聰明的影響其實不那麼大。這種對比,也會帶來挫敗感:我明明那麼厲害,做什麼都強;為什麼偏偏在我最擅長的領域,沒辦法甩開那些人?
如果開頭就說自己聰明怎樣怎樣的回答,這類人一般我們不會把他歸類到聰明人的隊伍中。就這麼短。
長這麼大,遇過那麼多人,我依然是我自己見過的最聰明的頭腦
舉例而言,聰明就是不管你到了多大歲數,都能做出當年高考數學最後一道大題。
有的時候活的太明白 看的太透 反而不太好
你聰明 你不會被坑 但是你不快樂。
總覺得除自己外其他人都是SB
真正的聰明人不會覺得自己聰明的。
但tm的誰知道他們心裡是不是這樣想啊。。。
特別愛噴人,那個爽啊。就像吃辣椒,痛並快樂著。
從來沒考慮過自己可能學不會什麼技能或者說看不懂什麼文章。
在別人說:「這個東西我不會」的時候會覺得非常驚訝,無法理解。
進入一個行業以後可以很迅速的成為那個行業的熟手甚至高手。
會很懶。
推薦閱讀:
※餘光恐懼症讓我痛苦了3年,我該如何才能擺脫,正常生活?
※很想問問,mtf葯娘,對待偽娘的態度?
※如何進入心理諮詢專業領域?
※怎麼學習和運用「九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