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民樂多為單旋律而西洋古典音樂更加立體?
以及為什麼中國民樂樂器各自個性過於鮮明彼此不能很融合,而西洋樂器卻能通過圓號融合木管銅管,中提琴等融合整個弦樂,形成非常宏大的交響樂隊。
卸腰。
有一點很值得注意,但是別的答主還沒說到,那就是以五線譜為代表的記譜方式在西方的發展。
西方最早的音樂也是單旋律的,最多出現過biphony(一個低音不停地演奏,相當於pedal point),但這在民樂中也很常見,也並沒有和聲進行的屬性。
在10世紀左右出現了最早的雙聲部音樂,比如格里高利聖詠。由於律制的限制,只有純四五八度的和諧音程被允許使用,記譜方式也是寫下一個單旋律,然後對這個單旋律進行向下疊加。那時候用的譜子長這樣
在歌詞之上的譜子,只根據離歌詞的相對遠近記錄了旋律的走向(Melodic contour),而沒有明確給出準確的音符。很多時候一些曲子都是被傳唱下來的。
直到一個叫做 @圭多達萊佐的大牛出現,他發明了用四線譜記下音符的具體音高的方法(後人發展成五線譜),並且確定了solfege固定唱名法所使用的音節。(ut後來發展成do)
這是圭多達萊佐的家鄉為了紀念他的一塊石碑。這個譜子是F clef,也就是從上面數第二條線是F。
那時候的譜子只有音符的位置,沒有表示時值的符干,但當時的音樂節奏都很單一,光是看著音符之間的距離就能知道唱多長。在圭多達萊佐去世後一百多年,終於發展出了符干用來表示節奏。
後來又有了五線譜,六線譜等多種記譜方式,各種譜長期共存,最終在文藝復興時期統一成了五線譜。但是思路都是一樣的,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音高。
為什麼五線譜的發明對於多聲部音樂具有重要的意義呢?因為五線譜可以在同一個譜子里寫多個聲部,也可以把多個聲部展開成總譜。
我既可以這樣
也可以展開成這樣
那我們再看一下古代中國人是怎麼記譜的
這是古琴所使用的樂譜,複雜的文字是減字譜,右邊的簡體字是工尺譜,不管怎麼說,記譜方式都很複雜,而且這種一維的記譜方式無法像五線譜一樣通過縱軸表現音高的位置。哪怕是後來傳入中國的簡譜,仍然無法產生五線譜一樣的二維表達方式。
那麼這樣的記譜方式,如何能發展出具有完整和聲體系的音樂……!
簡譜和五線譜從西方來到中國只有一百年多點的歷史,剛來就迅速淘汰了傳統的記譜法。
不是我們沒法做多聲部的,是我們做了也不知道怎麼記下來。
我們今天能聽到優美渾厚的交響樂,還是得感謝一千年前的圭多達萊佐。之前描述的應該是減字譜而非工尺譜,多謝指正
--------------------------------------------------------------------------------------------------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立體」具體指得是什麼?作為一名菜鳥學員我來搬運一些學到過的觀點。
西方音樂是音高音樂,中國民樂是音色音樂。
正如高票答案所展示的,我們曾經用那個叫「工尺譜」的東西來記譜。譜上面那些鬼畫符並不是真正的漢字,其中每一個符號都是漢字或其他標記按照不同規則組合起來表達一個完整的含義(有點像韓語的感覺)。比如其中某一個字可能就表達了「右手食指按在第三根弦右三分之一處輕輕地挑一下」(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我沒彈過古琴瞎掰的)的含義。樂譜中記錄下來的,就是那一個動作所表達出的那一個特定的音色,而非某種標準化的音高。但我不大同意某答案中表露出的對中國沒有發展出五線譜的蔑視。相比於工尺譜,五線譜其實丟失了很多音樂細節和珍貴信息,我倒覺得發明工尺譜的我們老祖宗更高明一些呢。
在音樂的作用上,正如高票答案所提到的。我們今天所接觸到的所謂西方音樂因宗教而起源,追求整齊劃一恢弘壯麗的感覺,誕生交響樂一點不奇怪。而在中國民樂漫長的歷史中,或是文人雅士以之怡情養性,或是三兩配合與歌舞戲劇相和,從來就不是為了要以樂隊的形式出現的。強調音色的民樂樂器大多個性太鮮明,很難和諧地以交響的形式出現。
這只是民樂的特色,說不上是缺陷。民樂以樂隊形式展現的歷史很短暫,是近來學習西方的結果,的確會有些不自然。比如民樂當中實在沒有一個可以墊在下面的低音,只好在民樂隊中加入了大提琴(或是一種叫拉阮的奇怪的東西)。比如題主提到的「不夠立體」。因為人家原本就不是為了合奏而設計的呀!這東西很多時候就是老祖宗對著山對著水對著牆自說自話,或是一兩個知音相會談笑解悶用的啊!搞那麼熱鬧幹嘛!其實我不是很理解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西方搞交響,像室內樂那樣會不會更合適?畢竟把亢奮的嗩吶悲傷的二胡明亮的笛子和俏皮的琵琶們強行拉在一起非讓人家講個宏大的故事給人聽真是挺怪的~
1,西方古典音樂經歷過追求復調的經歷,這有特定的宗教歷史背景,這是全世界其他地域民族音樂都不太有的。這種發展路徑和積累,使得西方古典音樂在和聲上有了特別豐富發達的積累、成就,和審美傾向。
2,中國音樂重旋律,並且很多時候曲子都有歌唱(獨唱)背景,所以審美上看重「一條優美、清晰、連續的旋律線」,音樂的其他部分,很多都視為對這條歌唱旋律的伴奏、伴唱、加花。
3,題主可能不太有接觸民樂里配器稍豐富的曲子(雖然這個豐富程度不能和西方大型交響樂比,但也不比浪漫主義之前的差太多吧),可以聽聽看一些道樂,廣東音樂,還有崑曲曲牌。而中國歷史上的宮廷音樂(雅樂和燕樂)比這的編製配器要豐富得多,可惜基本失傳不太聽得到了
一個民樂在很長一段時間沒什麼地位,
頂多就是文人的娛樂,民間很少有大規模的演奏需求,
所以也就不可能出現交響樂那種發展路徑。
(中阮倒是可以,但是托底效果有限,大胡和低胡現在也常用),
所以聽起來中國民樂的合奏「底氣」不足,
現代的中國民族樂團里也經常能看見用西洋樂器
(比如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來幫助和聲的。
這個問題我想我有條件回答 @朽木青草 和 @千古留名 ,我搞過交響,也指揮過民樂團,會彈鋼琴也會彈古琴會吹笛,會看工尺譜五線譜六線譜減字譜,五線譜比減字譜優秀是毫無疑問的 ,最大的體現是五線譜能夠標註的內容多太多了。減字譜是一種沒有完全發育完全的,極其簡陋的記譜方法。它既沒有標準的音高,對某個音居然要用整句話來繁瑣描述,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居然沒有節奏的概念,只有斷連緩急而沒有板眼,可以說從頭都到都是散板,一種記譜方式竟然能夠憑彈奏者心情來決定大部分的基礎要素,那麼這種譜有和沒有又有什麼區別?很多彈古琴的人跟我狡辯這是意境,我覺得這簡直是笑話,意境就是你沒有節奏,沒有音準,隨心漫彈就叫做意境了?中國文人自古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規矩,只有情懷。而減字譜恰恰體現了這種「情懷」。你跟我說減字譜只能給古琴用,還恰以為是古琴的優勢?我說五線譜能夠給所有樂器用,能給所有的樂隊不管大小用,能給全世界的音樂人建立起通用的標準來使用?比你那點小家小戶的優勢又如何?
其實說到先進工尺譜都比減字譜來得合理,這個問題讓我想到我們國家一個關於天花的故事,其實中國發明接種天花這種方法比西方早上幾百年,最早是由道教的人發現的,然後你知道他們幹了什麼嗎?把這種方法寫進《秘錄》中除掌門不能學習,然後到處施展「神跡」來為自已欺騙世人這是某種神功。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髮明與優秀傳統。這樣的發明有什麼值得自豪的,有什麼值得覺得偉大的,西方音樂與西方文化的最大價值不僅僅在於它的先進,而在於它的普世與包容。
減字譜發展到現在幾乎成為一種神秘的文化了,我不得不說與中國民樂人的狹隘無法分開,我向某某古琴名家求教減字譜時,其以神神秘秘的姿態,教的又慢又拖,還東藏西藏不說清楚,故意還設立各種規矩想延長收費時間,後來我找了說明書對照著讀一遍就會了。他就一直說你學的不對不是這樣的。
還有一些人跟我說你懂宮商角徵羽嗎?懂民樂也有樂理。我簡直是笑了,西方已經超越了傳統調性體系和泛調性體系在開始探索無調性體系和聲音在空間的數學模型,開始大面積地開發出各種關於混響和聲音的演算法和軟體的時候。民樂界還在跟我談神秘,談你懂我們民族的神秘五聲調嗎?
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完全不是一個層次啊!真的不是一個層次?一定要做對比的話就是中國名族音樂對應西方的名族音樂。古典音樂是專業創作音樂,我們常說的中國名族音樂包括名族音樂,傳統音樂,民間音樂。
來說一下一下他們的特點吧口頭性和集體性和即興性就比如我今天去買菜買了茄子冬瓜XXX隨便唱出來,然後隔壁老王聽著挺好聽的,唱給他兒子聽慢慢的就流傳下來。我只是一個沒有受過音樂教育的老百姓啊,我並不是考我歌曲賺錢的,我都不知道藝術不藝術。民歌裡面最複雜的就是小調,他多半有專業的藝人(其他類型都是老司機亂哼哼的)會有伴奏樂曲像民歌就以前的流行歌曲。而古典音樂絕對絕對不是,他有可能提煉了民歌的精華,加工和改造,變成交響樂。民歌他誕生的時候只要考慮通不通俗一定要好記,是不需要考慮什麼藝術性,或者說的高不高雅。
再來說一下名族器樂,一首膾炙人口的嗩吶變奏曲《百鳥朝鳳》如果你上過名族音樂賞析老師一定會說你們聽到在音樂廳演奏的其實是一個刪減版,刪掉了又黃又暴力的部分。我們順著這個思維想一想以前為什麼有這個部分,又黃又暴力的東西是不是傳播的快聽眾多。當然那個黃和暴力是打引號的。我們們可以想像一個畫面我吹著百鳥朝鳳在市集里,旁邊圍著一群嬉皮笑臉的人群,我的小助手向他們要錢。像不像現在我只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小蘋果啊。別說以前的人了,就是現在的屬於精英階層的985學校裡面還是有很多聽的不亦樂乎,他們也知道這種歌很俗,他們也會覺得搞笑,但這首歌在這種階層還是有市場,還是會傳播。
最後之上所有的一切需要市場性,博樂子性的名族音樂幹嘛好端端的單聲部不做,想著複雜的音樂去做。我寫一個巴赫平均律。觀眾會覺得很奇怪這…你讓我怎麼唱呀,我聽個一兩遍我怎麼記的住。真事,我當時在寢室放一首交響樂,一個同學過來(民樂專業)他聽了一會,他說這個太不好聽了,我都哼不了。。。。。
很有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從兩種角度回答。希望可以大家多多交流。
第一種角度。從音樂欣賞角度來說,有一個概念叫「織體」,簡單來說就是各個聲部是如何組合的。民族音樂的的織體(texture),常用的是Homophonic 和Heterophonic,後者聽起來的確比較「不立體」。而典型的西洋樂大多數是Homophonic的,有主旋律有伴奏,尤其是浪漫主義時期和古典時期。 所以聽起來很立體。
第二種角度,可以和第一種結合來看也可以分開看。中國民樂音樂里比較少給單旋律配合聲,比如我學二胡的時候拉賽馬,這個曲子就只有一條旋律線。沒有伴奏,沒有任何形式的和聲,這個旋律線孤零零的。就像2D畫面一樣。 如果為他添加和聲,比如用三度和聲,產生「飽滿」的感覺,或者用五度和聲,產生「空曠」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們聽A Capella ,雖然只有人聲,但是各個人聲聲部協作很好,彼此為彼此和聲,所以聽起開非常豐滿,就像我們為2D簡筆畫加上了光和陰影一樣。
希望對你有幫助??
_________
看了樓上其他幾位的評論我想多說幾句:
#聽起來「不立體」的音樂並不是「造詣低下」的音樂#
中國民樂的texture 本身就是heterophonic(聽起來較為單薄的一種織體),並不「因為中國民樂不行所以不立體」,並不是只有有和聲有弘大伴奏的音樂才是「先進的音樂」。澳洲土著音樂也是這樣,日韓古樂也是這個體裁,但是他們都有屬於自己文化背景時代特徵的藝術價值,這也是他們音樂美感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中國民樂並不是多為單旋律的,至少在我學到的知識里,中國民樂常用的texture 是Hetereophonic (聽起來較為單薄,並不是Monophonic「單旋律」+ Monophonic「聽起來較為立體」的帶和聲的texture。最簡單的例子,近代現代作品裡(感謝知友@叫我靜靜 的指正)古箏是可以左右手一起彈的,不少曲子都是右手彈主旋律左手彈與之相和的伴奏音程和伴奏形的。
#中國民樂不是沒有宏大編製的#
瑤族舞曲這個寫出來就是給管弦樂團演奏的曲子,編製是無可厚非很大的。春節序曲啊等等,也是。只不過題主可能之前沒接觸過,所以一直有「中國民樂多為單旋律」的印象。
#中國民樂有很多可以給其他樂器和音的樂器#
其實給樂器和音,本身對樂器特性是沒有要求的。樂器可以根據發生特性分成線狀聲音和點狀聲音,線狀:二胡,嗩吶,簫,竹笛,等等... 點狀:古箏,揚琴,等等... 如果審美要求很高的話,線狀旋律給點狀旋律和音,點狀旋律給線狀旋律和音就好了。
只要用適當的音程來,沒什麼不和諧的。西洋樂和音也是這個道理。管弦樂團里,任何聲部都能為其他聲部和音。
最後,我不認為是不要和西方有交流的緣故。我覺得「兩個音一起發很和諧」這種感覺是人內心的天性。中古世紀一切都不怎麼發達的時候,Gregoian Chant 里就有最早的「和聲」的痕迹了。除了譜子,難道樂器不重要麼,,鋼琴一個人就可以很方便的同時發出十個音(奇葩一點也許還更多),中國哪個樂器比鋼琴方便, ,,至於律制,,因為有古琴這種調弦超方便的東西,十二平均律純律三分法各種在中國都出現的相當早誒
為啥煎餅果子外面多為麵餅而漢堡包多為麵包?
很簡單,民族文化,發展歷史不同。說大了,世界觀就不一樣。
這個問題反映出來的是音樂專業同仁們對於中國傳統美學及文化的理解上還是有欠缺的。
天天忙於練琴,重於技法,看書尤其看雜書還是少一些。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中國民樂注重線條和氣息。西洋音樂注重和聲和節奏。
西洋人看世界是科學的是理性的,中國的老莊看世界認為一切為虛,「心和氣」才是超然存在的。
中國藝術受文人氣質影響,融合儒、佛、道思想,講的是「意境」,講的是「禪」。比較主觀。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即美以自然為美,而非人為工巧編排之美。這思想有點像現在的極簡,一個「悲"字,可能民樂要「少」一些,用幾個音幾個技巧來表達,而西洋音樂要"多「一些,用幾十個樂器,雄壯複雜的和聲來表示。
再說樂器,中國樂器多是單音,旋律性的。適合SOLO,而不適合搞和聲。多以琵琶笙簫嗩吶一類「絲竹」為結構,本身呈現出來就是一種內斂、自得自樂的生命感。相比中國民樂,而西洋樂器多以金屬為材質,比如管樂、鍵盤等,多能演奏和聲,結構複雜,天生一種外向的征服欲和佔有慾。
以最能表現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山水畫來比喻,中國藝術講究留白、寫意,角落裡幾道波紋扁舟,水在哪裡,水在人心。所謂「丘壑成於胸中,既寤發之於筆墨」,樂器里幾個殘音,講究餘音繞梁,「此時無聲勝有聲」。
雖然中國樂界一直試圖民樂西洋化改造,歐洲中心化搞了幾十年,但還是希望諸位把民樂和西洋音樂更獨立些來對待。雖然大家都在學習,但是沒有必要全部用西洋音樂的好壞標準來衡量民樂,更不要一棍子打倒說民樂就是落後的。畢竟我感覺還是煎餅果子配麵餅,漢堡包配麵包更自然好吃些。有那個時間吵架還不如多寫點曲子再研究二十年音樂,你看人家日本,傳統音樂的現代化就做的好的多,雖然人家也是從咱這拿過去的音樂是一種非常抽象的藝術,沒有一定的欣賞基礎,是很難分辨的。我們近百年來的教育,一直給我們灌輸西方音樂的理論,好像西方音樂理論才是唯一正確的理論。這使得許多觀點更加難以解釋清楚。因此,在考慮音樂的問題的時候,我常常和其他比較具象藝術相類比,再回到抽象的音樂上。對於這個問題,我也試著從這個角度回答一下。
西方的油畫,第一步一定是塗背景,然後一層一層的把顏料塗上去,形成一幅很「立體」很"有層次"的畫作。然而畫中國畫卻從來不是這樣的,一支毛筆下去,筆鋒運轉,濃淡深淺,所有的層次都有了。
因此,比與音樂,西方的交響樂就像油畫,由一層層的樂器拼湊起來,從而形成一個立體的作品。如果是單拆出一聲部來聽,是不好聽的。中國音樂則像是國畫,看似單調,實則變化無窮,一個樂器就可以寫盡人間百態。
無論從樂器製造還是演奏技巧上來說,西洋樂器的音色都是相對確定的。比如小提琴,因為空弦音的音色和其他音不同,所以一般不去用空弦音。而中國樂器對於音色,卻是極盡變化之能。比如古琴,有天地人三種基本音色,和數十種不同的裝飾音。琵琶只有四條弦,但每一條弦的音色都不一樣。這一點台灣的林谷芳先生在一個講座中做了很好的示範,我把其中的內容截取了出來,上傳到網上,大家可以去聽一下:三分鐘聽懂中國音樂:音色的表現力。
另外,許多中國音樂的節奏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變化的,好比一個人說一段話,語速可以時快時慢。而西方的交響樂則像是許多人齊聲朗讀課文,必須所有的人節奏一致。因此,西洋樂器合奏必須有指揮,所有人都看指揮。而中國樂器的合奏卻不需要指揮,大家都是看對方,就像在對話一樣。
對於前面回答提到的記譜方式,譜式是為音樂而服務的,有什麼樣的音樂理論,就會對應出現什麼樣的譜式。音樂決定記譜,而不是記譜決定音樂。如果中國音樂走的是復調對位的路線,中國人難道不會畫蝌蚪嗎?五線譜主要記得是音高和節奏,而對於音色的記錄,卻是不存在的,必須要通過樂器來區分。中國的記譜之所以非常複雜,是因為記錄的大量的音色變化以及音和音之間的關係,所有這些東西,都是五線譜所不能記載的。西方音樂近百年來對於中國音樂的衝擊是非常之大的,但傳統的記譜方式並沒有被淘汰,只是許多現代人看不懂而已。
總而言之,中國音樂獨奏較多而合奏較少,即便是合奏,也區別於西洋音樂復調對位的樂隊編製。一方面,每個中國樂器都有豐富的音色變化,不需要像西洋樂那樣的合奏,另一方面,許多中國音樂樂曲的節奏是比較活的,沒有辦法統一,不可能像西洋樂那樣的合奏。中國音樂並不是不立體的,在單一樂器的音色變化和曲調的節奏變化上,是遠超西方樂器的。西方的交響樂非常的了不起,把復調對位這種技術發揮到了極致,而中國音樂走的則是不同的路子,在藝術水平上是難分高下的。
因為民樂器不是按照十二平均律製造的吧,每一把都有細微差別,很難調和。
中國的不知道。歐洲古典音樂在比較早的時候就發展出了豐富的和聲系統和復調音樂。然後巴赫出現了。
民樂里沒有【和弦】的概念
這是文化的選擇!這是文化的選擇!這是文化的選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首先,中國樂器並非不能互相融合,你得看是什麼樂器啊,你非得拿嗩吶和古琴合一塊兒我又有什麼辦法呢(攤手)中國有些古代樂團的編製可比現代的管弦樂團不知道大多少倍呢。
再者,中國沒有發展出和聲,且多為單旋律,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不想進化出和聲(攤手)也就是開篇所說的文化的選擇。
有人可能覺得我這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所以下面舉幾個栗子來證明在歷史上中國是完全有條件也有機會進化成西方那樣的立體效果的
栗子一、音程
曾侯乙墓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雙音」編鐘,一個鍾可以敲出兩個音,而且還是大三小三度的音程,完全可以構成各種和弦了啊。
然後我翻了一下西方音樂史,發現在曾侯乙編鐘後,又過了1000多年,歐洲開始發展出早期的復調音樂
在乳齒充沛的時間裡,中國還是沒有發展出和聲,我想,大概是中國已經在單旋律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改不了設定了=_=
上面已有人說過,中國的文字記譜法導致了中國只能記單旋律,而西方的五線譜使得縱向記譜方便的多。然而記譜是根據需要來發展的,中國的記譜法何止在縱向音高上有局限,就連橫向的旋律以及節奏都不肯好好記清楚好么=皿=(這其實是因為實際演奏的旋律根本無法被記錄下來)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發展出自己的樂譜的國家,在宋朝,就已經有各種各樣文字譜,神馬工尺譜啦、減字譜、二四譜、宮商譜啦,太多了我記不住,十種總是有的,可以說發展的已經很完備了;
與此同時,西方還在一根線上畫音符orz(沒錯,五線譜就是一根線一根線加上去噠)
我曾聽一位教我們工尺譜的老師說:唐朝的時候,有一個皇帝命令他的樂官發明一種新的、能記錄更詳細節奏的樂譜,然後這位樂官直接扔給皇帝一句話:只要長了耳朵,自然就有節奏存在=皿=(原文忘了,差不多這個意思吧)
然後皇帝覺得,嗯,有道理,好吧那就這樣吧=A=
可見中國音樂對節奏和旋律還滿隨心所欲的,演奏者的二度創作其實左右著樂曲本身的樣子,大家來聽聽南北方的《茉莉花》,就造了
張建珍 [茉莉花]_土豆 這是江蘇的,聽起來和人們印象中的差不了多少是吧
好吧,來個河北噠 河北民歌茉莉花
再來個東北噠 東北民歌——茉莉花(閆學晶)
聽起來根本不是同一首小調好么,可人家用的卻是同一本譜子呢orz;不像西方演奏者的創作只局限於對樂曲的情感處理
與記譜法的抽象對應的是,聽起來和譜面完全不是一種東西的唱譜法,一開始對著唱腔看譜,你會發現:卧槽我是不是拿錯譜了?卧槽現在唱到哪了?卧槽同樣的譜你唱的咋還和他不一樣呢?還有那些奇奇怪怪的襯詞是什麼鬼?!!
因此我認為,在如此充沛的時間以及如此良好的土壤中,中國一直都在用這些記譜法,再沒有往後發展出更完整詳細的記譜法,只說明,這樣的記譜法已經夠用了。
"為什麼中國民樂多為單旋律而西洋古典音樂更加立體?" 這個肯定是偽命題。 《韓非子》里說,「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那麼早以前就有一支至少三百人規模的樂隊了(還不算編鐘的),是不是可比現在的交響樂隊里木管銅管提琴組?周朝的時候宮廷禮樂就非常龐大了,樂器種類,分類,還有樂師分工都非常成熟了。唐朝音樂從業人員之巨,有朝廷專門設立的音樂機構來管轄。這樣龐大的樂隊,不可能是單聲部的。周有八音,各種樂器配合絕對夠「立體」。
可惜的是,這些大規模的制曲因為戰亂都失傳了。
如果改成「現在流傳下來的中國民樂多為單旋律」還是可以討論一下的。很簡單嗎,單個樂器,小規模的更容易流傳下來。大規模樂隊要國家太平很多年才可能出現的。而且中國地域那麼廣大,你要南北東西的樂器怎麼融合起來?比如蒙古的馬頭琴跟江南絲竹,好像不搭界吧。
西方古典音樂,記譜方式讓這些音樂有復現的可能,就是這樣也不是完全流傳下來,300多年前的名曲也要靠演奏者自己曲詮釋和完善。之所以現在能復現,這個不得不佩服下德國人,的確在理論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且也不是每個西方國家都一開始就用五線譜記譜的,象俄國引入五線譜號才誕生了那麼多偉大的音樂巨匠。但是不要忘記,如果沒有俄羅斯原生態的民間音樂,西方古典音樂也不會進一步發展壯大。至於中國,民國開啟國門的時候,有一批從德國留洋回來的音樂家的,也有志於把中國民樂用五線譜的方式保存下來,可惜又是因為戰亂頻繁,沒有複製俄羅斯音樂復興的輝煌。
比較諷刺的是,西方古典音樂,現在倒是東方的琴童們在繼承了。古典音樂在西方市場份額很小,學習古典音樂的孩子也越來越少。現在的古典音樂會,在西方大多是些白髮蒼蒼的人在聽。扯遠了,總之西方音樂和東方音樂都有過「立體」的時期,一個失傳了,一個流傳下來而已。現在也有很大的民樂隊啊。我大學的時候聽過閔惠芬帶隊演出,最後還翻了個拉德斯基進行曲
為什麼中國民樂多為單旋律而西洋古典音樂更加立體?
以及為什麼中國民樂樂器各自個性過於鮮明彼此不能很融合,而西洋樂器卻能融合,形成非常宏大的交響樂隊。
提這個問題的網友對中國民樂和西洋古典音樂都只是粗淺地了解個皮毛,所以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關於中國音樂的博大精深,我在專欄和回答中有很多了。
現在針對和聲問題專門說一下。中國自古就有高雅的音樂審美,其境界超出西方文明很多,雖然西方音樂也有可取之處,也可拿來,但對於中國人來講,中國音樂才是最契合文化情懷的。
和聲、對位作為多聲部手段,僅是技術而已,並不是判斷作品優劣的依據。作品有和聲就是比美和聲好顯然是幼稚的判斷。
中國有個哲學家叫老子,他的藝術審美影響至今,波及全世界。他春秋時期就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主張簡約的高雅審美趣味。所謂濃厚、宏大的音樂只會令人「耳聾」。less is more.
西方人到了20世紀70年前後才明白這個道理,才出現凱奇、簡約派等,才突然發現中國音樂審美境界才是真的高,什麼多聲,和聲、復調,主調……和中國音樂比起來就是幼稚園。中國音樂中常見的支聲復調,是最常見的多聲組織手段,很好地體現了「和而不同」的理念,西方人也是到20世紀才發現這樣的手法是多麼靈動、任性,曼妙,完全不像教條下的音樂,才開始在創作中大量使用。
孔子的音樂思想影響也很大,叫「樂與政同」,境界也很高,所以中國的包括雅樂的音樂影響了日韓、東南亞遠至歐洲等國。
為什麼中國音樂這麼優秀?http://zhuanlan.zhihu.com/musicdoctor
李如春
習總最近批評了語文教育去中國化,我在年前也在音樂領域提倡中國傳統,宣傳中國音樂的優越性。許多言論如今讀來仍舊擲地有聲。
一、中國音樂平淡嗎?
中國古代音樂不但有五聲音階、也有六聲音階、七聲音階等等,種類豐富繁多。
無半音無三整音的五聲音階在一般人聽來也許會有點平淡,因為完全用這種音階不用偏音的音樂作品沒有半音關係(不協和)與三整音關係(不協和),最大的不協和音程小七度也是溫和的不協和。音樂中沒有尖銳的不協和音程,整體上必然平和沖淡。。
對於中國音樂,不深入了解的人會覺得平淡,但實際情況是中國古代音樂看似平淡最奇崛!如果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音樂後會發現這種平淡下的豐富、博大與深刻。
中國古代音樂也不是沒有高潮和低谷,中國音樂的高潮與低谷的手段更為內在、細膩與深刻,需要有較多的音樂聽賞經驗才能較好感受
即使是使用有偏音的七聲音階,中國古代音樂也相對沒有那麼刺激,很優雅地控制著不協和音程的使用,很恰當地體現了中國人寬容、中正、和諧、清虛、寧靜等美好性格。
二、中國音樂的水平和歐美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有一種說法漢族是最沒有音樂細胞的民族,回顧中國歷史似乎也是沒出現過什麼音樂家,中國為什麼出現不了像貝多芬、肖邦等這樣的人物呢?
李如春
董天成、明明、Lightman 等人贊同
中國音樂的水平和歐美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有一種說法漢族是最沒有音樂細胞的民族,回顧中國歷史似乎也是沒出現過什麼音樂家,中國為什麼以至於出現不了像貝多芬、肖邦等這樣的人物呢?
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中國音樂水平比歐美優秀的多!!漢族音樂細胞極為豐富!!中國歷史上有眾多音樂家!!中國的作曲家比貝多芬、肖邦強太多!!
首先中國音樂水平,不論古代、近現代還是當代都比歐美優秀。雖然歐美音樂水平也不錯,但是若從藝術性,技巧性,思想性比較,明顯低於中國音樂。
漢族音樂細胞十分豐富,我曾經多次深入漢族鄉村,與農民身份的民歌手,樂手交流、切磋,他們的音樂表演,創新,欣賞能力都十分優秀。
再說作曲家的問題,某種意義上中國古代作曲家比西方的強多了,不論名聲、數量還是質量。只是現在暫時我們自己寧願被西方文化霸權話語統治,以至於掩藏了中國作曲家的優異。
中國音樂文化源遠流長,比如《高山流水》過去都送到太空尋求外星人對話,音樂與其它文化一起塑造了中國人的美好品格,等到西方文化衰敗之時,中國音樂仍舊將散發自己璀璨的光芒。
到時候歐美小孩每天練古琴、聽霸王卸甲問父母歐洲為什麼作曲家不如中國好,中國多?
對於中國音樂,不深入了解的人會覺得平淡,但實際情況是中國古代音樂看似平淡最奇崛!如果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音樂後會發現這種平淡下的豐富、博大與深刻。
中國音樂需要有較多的音樂聽賞經驗、哲學修養與文化品位才能較好體會其中韻味。中國古代音樂相對沒有那麼刺激,很優雅地控制著不協和音程的使用,很恰當地體現了中國人寬容、中正、和諧、清虛、寧靜等美好性格。
另外,音樂說到底沒有優劣之分!我只所以強調中國音樂的優秀一方面某些角度上確實如此!另一方面是主動選擇這個視角!不要被西方思想洗腦後都忘了自己獨立思考與本土文化的優秀。請大家(尤其是知乎用戶)用文化人類學視角看待音樂與其它文化現象!一個連成熟記譜法都沒有發明出來的國家,一個連和聲學都沒有發展出來的國家,一個硬生生山寨交響樂團搞出了個民族管弦樂團,結果低音弦樂還要用人家低音提琴的國家,一個直到現在音樂課堂還在有意無意避免教五線譜的國家,跟西方有什麼好比的?
我知道有人要說「不能這麼比」「文化發展路線不同,沒有可比性」什麼的。我突然想起了中醫粉的說辭……。沒經過考證,我覺得中國樂器是為了獨奏而由「勞動人民」研發設計手工打造出來的,多用於自娛自樂,而且多用於排遣憂傷。
中國樂器中很少有低音樂器,以至於現代湊成的民樂隊(當然還有人造的納西古樂)很多都用西洋大提琴甚至貝斯作為低音樂器。沒有低音樂器組成的樂隊聲音就沒有立體感。
其實就是技不如人,老實承認就好
推薦閱讀:
※怎麼提高自己的古典音樂修養呢?
※鋼琴十級的人厲害嗎?
※有哪些聽了有流淚的衝動的古典音樂?
※想要循序漸進地欣賞一些古典音樂,有哪些作品可以推薦?
※為什麼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是無法超越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