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ArchDaily 評選出的 2017 年度全球最佳建築繪圖(讀者作品)?

2017年度全球最佳建築繪圖
去年, 我們翻遍 ArchDaily 所有項目選出了一系列「最喜愛的建築繪圖」(這個評選在今年冬天將會再次舉行)。而今年,我們想做出些許改變,期望增進與讀者群體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我們邀請廣大讀者提交自己最好的建築繪圖作品。讀者的回應勢不可擋,我們收到了超過1200份作品,來自遍布全球的 ArchDaily 讀者!作品當中有著重氛圍表現的,有深刻詮釋建築空間的,更有精湛的技術繪圖。
從這1200分作品中,ArchDaily 編輯團隊評選出了80個我們最喜愛的建築繪圖,分為以下7個類別: 表現圖、軸測圖、剖面圖、拼貼圖、環境肌理圖、草圖和平面圖。


尷尬,作為被選中的人還自己來回答這種問題,真是不要臉。不過還是想說說自己從局外人角度的體會。

首先爭議最大的問題一定是在best(最佳)這個詞語的含金量上。archdaily並沒有在po出的標題上寫這是「全球」2017最佳建築繪圖,而用的詞語是the 80 best drawings of 2017(so far),不知道是不是英文和中文的差異問題,這麼讀起來好像就沒有中文版的標題那麼扎眼了。

其次投稿的人群基本為archdaily的關注者,我在上班的時候刷網頁刷到了,於是就順手遞交了申請。所以這個競賽的覆蓋面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說這個best是在自主投稿人中選出的,而不是真的覆蓋到了2017所有人畫的所有圖。所以如果要較真這個夠不夠全球best,我覺得你贏了,確實不能算。

但是換個角度,任何競賽都有參賽者,競賽組委會只會從參賽作品中去選相對最佳結果,而非自己滿世界去找。普利茲克評選的結果也並非人人滿意,何必苛刻一個媒體的圖面評審呢?作為全球最大的建築媒體舉辦的評圖競賽,其實我們可以培養自己有意識地去遞交自己的作品。雖然我也經常會看著某某競賽得獎作品一拍大腿罵道:「我c,這他媽也能得獎!」但是為了避免永遠只做看客去褒去貶,我們大可以大膽地去表達自己。

其次講講這次圖的質量。總體來說這80張圖的製圖效果差距並非巨大,我們不要看圖量或者難易程度去定性一張圖好壞,而還是要去體會意境以及圖面想表現的內容。平時我pin上的很多,收集的卻很少,眼光還是蠻挑剔的。總體來說80張圖的製圖水平遠遠不能算是已臻化境,但都各有特點。我遞交了三張圖,個人認為這一張是我覺得最不能上的一張,但因為它區別於其他剖面作品的特色,還是被選上了。所以我們可以帶著學習不同特點的眼光去看,尤其是你只擅長某種風格的時候,可以看看是否還有別的做法。以這種包容的心態去面對一篇媒體發表的文章,也許會讓你我都輕鬆一點。

作為獲選者還是想說,自己還是個小學生,一直在學習,在探索,在進步。大二的時候我的小住宅只有62分,大學畢業還只會lumion。但是這些年我一直在push自己。也許有人會來跟我說,「你不行,做的什麼鬼!」但是沒關係,我只要明天做的比今天好就行了。archdaily的獲選就是對我這麼多年來一步一步積累的獎勵,中間收到的質疑,鄙視,那不知道多到哪裡去了。所以寫這篇也就是想分享給各位,管他別人說什麼呢,我們要做的就只是不停超越自己。你可以瞧不上今天的我,沒關係,我也瞧不上,因為明天,後天,十年後的我一定比現在的我優秀。

與君共勉!

PS:明年我還會遞交新的作品,同學們,來比比吧!

更新一下大圖鏈接:

Gallery of The 80 Best Architecture Drawings of 2017 (So Far) - 41

下文附上關於剖面的心得和教程:

也可以在我新開的專欄找到:

熊大的樹屋

參考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WHY

大學交作業的時候,剖面每每都是我的心頭難事。總是留到其他圖之後做,CAD草草一畫了事。現在剖面已經變成了我的一種設計方法,成了整個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張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剖面的與眾不同。

剖面與其他圖對比,首先特殊在其展現的視角。不同於立面所展現的建築外觀也不同於平面表達的流線活動,剖面不僅能體現豎向空間的組織秩序,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空間表現的作用。

其次,區別於其他圖的特點,剖面具有靈活性的特徵。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剖切的位置,數量,形狀來表達我們所需要傳遞的最重要的信息。這種變化和適應建立在對空間三維的理解上,而不是我們平時認知的一刀切。

總結:獨特的視角豐富我們的感知維度,靈活的剖切方式展現設計重點,使得我們可以說,剖面是設計表達中的最重要的一張圖。

WHAT

一張好的剖面圖由很多要素組成。比如形式形體,空間組織,社會活動,結構構造等。因為剖面的特點使得這些要素能很好地得到呈現,我們在繪製一張剖面的時候,最先應該考慮的是這張剖面想傳達的設計內容或者設計思考是什麼。

Formal

形式往往是我們第一眼認知空間時關注的重點。而在剝離開炫酷的造型或者精緻的細節後,我們能通過剖面中呈現的空間形式獲得更多的信息和判斷。就拿一個教堂的剖面舉例。我們注意到中世紀的教堂大多都是高聳,對稱,尖頂的內部空間,可否想過原因呢?對稱和尖頂提供了方向性,形成了視野的約束和限制,把目光引向講壇。高聳象徵了神權的高高在上,與人世的剝離。

不信的話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當代美國的基督教教堂。由於小編之前有一段時間想嘗試信教,於是在不同城市不同教堂參加了很多次的禮拜。總結出的規律就是大部分的教堂內部空間已經完全妥協或融合於現代建築。幾乎所有的基督教堂都抹去了指向性的對稱和向心,室內陳設也多服務於人們的使用感受,甚至連教堂的音樂都是由流行樂隊演奏的。這也是因為基督教文化的世俗化以及強調人與耶穌之間聯繫的教義,人成了宗教中很重要的部分。

所以,形式展現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造型能力,還有更深層次,對人體尺度和空間尺度的關注和研究。剖面上一個3米寬6米高的辦公室立馬讓你的設計能力原形畢露。謹慎對待,設計每一個空間本就是設計師必須具備的素養。

Social

大部分建築的使用者都是人。人與人之間必然會產生社會活動和聯繫。想讓一張剖面圖上的人不彆扭,需要賦予人功能屬性;而想讓一張剖面圖活潑起來,需要賦予人社會屬性。

如上圖所示,設計中的空間變化可以讓人產生不同的互看效果,算是幫助空間設計的一種手法。我們要注意的是,讓人能互相看到是一種設計抉擇,人與人之間被一堵實牆擋上而避免交流也是一種設計抉擇。而正是這種互動不互動,在剖面中體現出來可以讓讀者一下把握住空間設計的特點和意圖,是剖面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要素。

WHEN

結合上面對剖面的一些介紹,我們將剖面分為了以下幾種大類,概念性,表現性,分析性,構造性。之所以有這些分類,是因為我們在完整建築設計的呈現和表達中需要一步一步的展開。如果在概念初期就扔一張牆身大樣好像有些霸王硬上弓的感覺。所以,每種類型的剖面出現的時機有所不同,側重點也會不同。

概念性

顧名思義,概念性剖面出現在概念初期,起到幫助設計,展現概念的作用。這種剖面往往與實際見到的傳統意義上的剖面不同,為了表達故事性可以忽略一些常理性的東西,比如結構,重力,形態等。

表達性

表達性的剖面更多是為了傳遞一種場景感。這種圖的意義與效果圖類似,而往往效果圖或者室內透視所能傳遞的內容和信息有限,剖面如我們所說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不管是平面化的二維剖面還是帶有空間縱深的剖透視,只要細節做到位,就能展現比較好的效果。

UNTAPPED CAPITAL – REIMAGINING THE BOWERY Studio, Winter 2013 MX WEI

分析性

分析性剖面主要是表達一些通過直觀視覺無法感受到的設計因素。這種剖面很多是可持續設計的體現,比如對聲,光,熱的圖示,幫助讀者去理解一些影響設計形成的因素。

工程性

工程性的剖面往往是學生設計中容易被忽視的圖紙之一。我們總覺得這種類型的圖太難,自己的構造沒學到位,我們不妨看看下面兩張圖的對比。

左邊是我們很常見的牆身大樣,標註出了每個設計細節,大半我們都不認識。我們為了湊圖畫這麼一張,大部分也是從網上東拼西湊應付下老師。然而我們再看右邊的圖。右邊的窗戶構造給了一個窗戶閉合過程的變化圖示,不僅清晰地表達了窗戶的設計內容,也非常討巧地展示了設計師對細部設計的關注。這種關注細部的態度甚至好過左邊圖中那麼多的細節累積,而圖中給出的變化性更是讓圖面清晰易讀。如果我們在製作作品集的時候能用這種方式去表達我們對構造設計的關注,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HOW

這個工坊是木結構的一個雙流線設計,遊客和村民各用一個不同的流線,可以在底層看到兩個不同的樓梯。整個製作需要研磨,配備,蒸,曬,切等步驟,通到頂樓的廚房空間。遊客的每個功能平台都比村民的高半層,這樣遊客可以先觀察村民怎麼做的再自己動手。這樣節省了時間也保留了自主性。

我們來看看模型,首先出一張表現性的剖面需要一個很細緻的模型。所以我認真製作了傢具以及構造節點。

在模型中我們先建立剖面,調整好我們喜歡的位置,然後右鍵剖面,用佐羅刀切割。佐羅刀用SU自帶的extension warehouse就可以找到,zorro。大家可以翻牆進行下載。佐羅刀對複雜模型的切割一步到位,非常方便,值得大家作為必備插件之一。

之後我們調整好兩點透視角度,導出dwg格式。我們在導出dwg格式時可以勾選上剖切線,如下圖所示。

我們在cad中對section lines的圖層進行再編輯,豐富它的構造細節以及對應線型。

將改好的dwg文件進行保存,然後在AI中打開。我們對不同圖層進行顏色和線寬的修改。

有了這張圖我可以在PS裡面對它進行類似Bow-wow的更深一步材質編輯,或者將渲染圖墊在底下。記住,在SU里調整好角度準備導出dwg前一定要先保存視角。保存完以後每次都可以找回原來的視角,這樣渲染圖就和線稿完美的契合了。

總結

這張圖裡故意沒有加上足夠的人,為了讓大家明顯能看出缺乏了一種活力和張力。這就印證了我們前面講到的關於剖面的要素,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一張好的剖面不僅展現的內容要到位,在冊子中出現的時機也需要把握。根據剖面的作用不同,它所表達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結合上一篇文章的Mapping,其實我們作為建築師進行的繪圖訓練,不是鍛煉把每張圖畫的更好看,而是用一整套圖更好的表達你的設計邏輯和思想。這樣你拿出來的設計方案就會比別人相同數量的圖更有連貫性,張力,故事性和思考深度。這種完整的感染力是幾張效果圖遠不能及的。

附另一張參賽作品:


作為 ArchDaily 的編輯,看到這個問題很是興奮。

首先,說明一下我們標題的含義,「全球最佳」表示這個投稿是具有全球性的,並非只有中國讀者投稿,也沒有那位朋友說的那麼多歧義,只是想表達這個投稿的全球性,我們可以從這個中看到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建築學教育的發展,還有審美傾向。

國內的這部分圖是由我方篩選的,篩選時有幾個方向,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第一,我們收到了幾百份投稿,第一次篩選,看整體效果感覺,從色彩搭配和整體效果出發,認真細緻,圖面豐富均通過第一輪篩選。

第二,建築繪圖,更佳偏向於分析圖和效果圖,分析圖主要想表達的分析建築,如果提交上來的圖很漂亮,但卻不清楚分析了什麼東西,同樣是不通過篩選的,效果圖的篩選偏向於好看,效果圖是為了給甲方彙報用的,如果一張圖都沒有辦法與讀者產生共鳴,這必然是一張差的效果圖。

第三,比較,有眾多相似類型的圖,相互比較選出最終優勝者。

我們進行了這一輪的篩選,提交給國外的同事後,他們決定最終發布的作品,至於他們的篩選規則我們就不太清楚了。


推薦閱讀:

參數化設計不會給施工帶來很多困難嗎?
建築學院的孩子們在專業教室發生過哪些趣事?
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嗎?
SketchUp 不渲染如何能做出競賽風格的高大上效果圖?

TAG:建築師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建築手繪 | 建築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