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為什麼在大陸的知名度不是很高或者說是到達家喻戶曉的地步?


貝多芬家喻戶曉是因為語文閱讀和作文經常用他的「扼住命運的咽喉」舉例子;
肖邦家喻戶曉是因為語文課文有《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莫扎特家喻戶曉是因為他經常在課文和閱讀中以音樂神童出現。
凡是上過學的都認識這些名字。
巴赫?沒什麼故事可寫嘛。

並不是他們的「音樂 」家喻戶曉,只是「名字」比較有名而已。


過於理性,受眾少,曲子的風格不討多數人的喜歡,音樂會演奏的曲目少,名氣的問題。


(只是拿鋼琴曲討論,其他的曲子聽的少,橫向作曲家作品聽的更少)


—————細細說,個人看法————

一,名氣問題
就像前面說過的,貝多芬,莫扎特,都是上過語文教科書,周杰倫的《十一月的肖邦》火了大江南北,所以同齡且很少接觸古典音樂的人眼裡,古典音樂的印象就是逼格甚高我卻不知道你到底表達了了什麼。
那麼回到巴赫上來。
巴赫的作品其實很多都是十分經典的,比如c大前奏填詞的Ave Maria,再比如越獄兔里的心與口,再比如g弦上的詠嘆調,至於變奏曲上面變奏2.3.4.8.9這幾個經常在很多地方聽到,g大第一大提琴更是被用爛了
只不過是不去了解而已。同樣名字裡帶巴赫而比巴赫更慘的是奧芬巴赫這位兄弟,我是一隻蔬菜傳遍了整個天朝卻沒人知道正名是逼格甚高的地獄中的奧菲歐。

二,受眾與討喜


那麼再說說巴赫是否討喜
這個問題真的就是不好形容了,有不少曲目單獨拉出來聽聽真的不錯,就像我上面提到的幾個,但是辨識度不高。
比如貝多芬月光第一樂章想起來的時候腦子裡第一個想法就是小學語文課本,莫扎特小星星(應該是奧,媽媽),土耳其進行曲(古爾德版本最愛),肖邦的小夜曲們(一直不明白肖邦夜曲為何最出名,肖邦其他作品還夜曲強的多),李斯特有高辨識度的三號夜曲有貓和老鼠的改版狂二,舒曼有童年情景的夢幻曲(霍洛維茨莫斯科版值得珍藏)。這些都是不接觸古典音樂的人們過多過少聽過只要聽到前奏就能想到是什麼曲子,是誰的。

而巴赫又差了些什麼呢,枯燥無味?變奏曲帶來的新奇感不是一點半點的。不抒情?沒有讓人安靜的感覺?
當然不。


那麼為什麼呢,我覺得是不適合演奏出去。

舉個例子,同樣不是很出名的斯卡拉蒂,他甚至沒有亨德爾這樣的戰五渣出名,寫了一堆如同練習曲一樣的奏鳴曲和創意曲,但是他的可聽性如何呢,我的感覺也許差過巴赫一些,但是,比巴赫更適合演奏,比如k380(收集了幾乎有十個 )當然,還有更多,大家如果不了解可以找來霍洛維茨的斯卡拉蒂精選聽一下。


那麼差距在哪呢,斯卡拉蒂更炫技一些。巴赫的多聲部的展開當時也很炫,但是對比斯卡拉蒂缺差了一些。

三,演奏會不選巴赫的本質原因

還有什麼呢,和音樂會其它曲目的配合問題。

一場鋼琴獨奏,腦子正常的不會吧貝多芬和李斯特的曲子挨著,絕對不會炫了一首鍾以後再炫一下月光三,兩個風格而且差的特別遠。

而看一下巴赫,除了接在莫扎特曲子前後違和感小點之外其他接著都不小。

斯卡拉蒂沒有這個問題,他的曲式更容易被人接受(我接受了,也覺得更適合去演奏)

但是在一首沒完沒了的無盡循環的莫扎特以後接一首巴赫對觀眾的忍耐力絕對是個考驗。

我是來消費一場音樂會,我要讓我的眼睛耳朵都來享受一下而不是聽緩解工作壓力加催眠的賦格/卡農/小舞曲,巴赫給我一邊去。

這絕對是多數演唱會觀眾對巴赫說的(專場除外啦,朱曉玫的巴赫一直想去聽,票子太貴)

但是音樂會絕對是普及古典音樂的最好手段。

但是音樂會巴赫少,巴赫的專場更少,巴赫的專場我更不會拉著不喜歡古典樂的妹子去聽,估計半場睡著了。

四,多數人接觸巴赫的途徑以及巴赫音樂給我的感覺
(不包含學藝術的)

巴赫留下什麼最多呢,錄音。
變奏曲聽了n個版本,最喜歡是朱曉玫版,古爾德是在太重口味了(不過內幾張管風的絕對值得收藏)


巴赫給人的聽感是獨特的,連續富有結構,富有邏輯(身邊有個狂愛李斯特的妹子,總是合作抨擊我聽巴赫在她看來索然無味的東西)說古爾德口味重是因為他讓巴赫音樂構造的世界浮誇了,而巴赫構造的世界是繁複嚴謹卻又直白,需要的是清晰的,乾脆的。

巴赫是不同於浪漫主義和古典時期表現的東西的,因為他太大的不同所以顯的與其他人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專業學藝術對於巴赫要麼愛死了巴赫嚴謹的結構與直白,要麼厭倦巴赫的數字遊戲)

——————本人對一些作曲家的看法--———————

莫扎特的華麗的,充滿點綴與修飾,如同氣泡彩虹一樣的夢。

貝多芬是交響的,是屬於曠野的,是俯視的。

李斯特當然是浪漫的,是激情的,狂野與柔情並存的(聽了阿勞的李斯特才懂得浪漫不單單只是那麼溫柔)

肖邦同樣浪漫,但是帶了一絲一絲的草莓味。

舒曼就是一顆大!草!莓!

勃拉姆斯不評價,不喜歡,怕口水。

舒伯特聽不懂

拉赫馬尼諾夫感覺他的曲子就是為了虐人而生,聽的同樣不多,音畫湊合,拉二棒,拉三技術炫但是沒拉二好聽

說一句旁的,也許不接受巴赫是因為你的耳朵只想更感性


古典音樂從來都是個小眾的愛好。就算巴赫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絕大部分人也不過就是知道個人名,有多少人完整聽過一部他的作品呢?

就好比另一個帖子里說《我的滑板鞋》在單曲排行榜名列前茅,算是家喻戶曉了吧?但是本人到現在為止就聽說過名字,音樂從沒聽過。這種」知而不曉「有任何意義?也就是個知(dao)名(zi)(de)(cheng)度。


簡而言之是因為巴赫的音樂太不通俗了。


莫扎特有土耳其進行曲,有小星星,還有各種小夜曲都是耳熟能詳的。貝多芬的致愛麗絲,命運,歡樂頌即使不了解古典樂人也都聽過。維瓦爾第有四季,哪怕是帕海貝爾還有一個卡農。

巴赫的音樂對於很多人來說太枯燥了,無數人跟我說他的音樂難聽,聽不下去,這個情況絕對不在少數。Also, 個人認為巴赫用對位法寫出的的音樂需要所有聲部合而為一才能成為一個整體,而區別於流行樂,單拿出一個聲部來聽旋律性幾乎沒有,不能口口相傳那麼流行起來就很困難。想像一下,你跟別人說他的g小調賦格特別好聽,要麼去網上下一首,要麼找個鋼琴彈一下對方才能理解,這樣怎麼才能家喻戶曉?


古典音樂不論怎麼說已經是小眾,巴赫受題材和風格影響創作並不"接地氣",普及率本來就不高,且他沒有能夠"感動中國"讓高中生用進議論文寫作"舉例子"部分的故事,很多人不了解不知道也是正常。

然而這也沒啥關係,即便國人說是對莫扎特,貝多芬,肖邦比較了解,和音樂也沒什麼大的相關,知道的只有幾首名稱,熟悉的只是人名罷了,巴赫可能缺點"緋聞"炒作。╮(′~‵〞)╭


其實我覺得樓上都想多了……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小學有一篇課文說貝多芬耳朵不好使了之後咬著一根木棒放在鋼琴上勉強聽聲音繼續作曲……所以全國老百姓基本上都知道貝多芬。

至於巴赫,舒曼,德彪西……什麼的,統統不知道!因為和絕大多數人說起古典音樂,他們只能想到貝多芬,而且僅僅是知道名字而已哦~


他和歌德的那個猜想還是很著名的


卸腰。

J.S.Bach的知名度事實上在古典音樂圈子中是非常如雷貫耳的大名;
而在古典音樂圈子以外,也算得上是相當著名的音樂家了,與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作曲家都位列廣大人民群眾最耳熟能詳的作曲家之列。

而至於其它幾位「巴赫」,基本上就僅限於古典音樂的專業從業者所熟知的程度了:

巴赫家族中最著名的三位音樂家:
J.S.巴赫——最常提到的巴赫
C.P.E.巴赫——JS巴赫的第五個孩子,也是他第二個兒子
J.C.巴赫——JS巴赫的第十一個孩子,也是他的幺子

當然,你要是拿J.S.Bach跟通俗流行音樂界的從業者相比,那當然是相差太大了。

主要是願意去聽古典音樂的人本來就少,願意去了解作品的作曲家的人就更少了。這主要源於古典音樂相比通俗流行音樂,前者具備高度的複雜性所帶來的副作用。

而且說句個人偏見:真正意義上「家喻戶曉」的音樂作品,恐怕不具備太高的藝術價值。


可能是他比較宅吧……

比如,小巴赫九歲就開始每晚宅在閣樓里借著月亮的微光抄寫譜子,直到十五歲那年自己出去自食其力討生活…
雖然也算是出生音樂世家,但從小也沒有那個有錢的公爵拿神童包裝他出去遊歷歐洲,四處去開演奏會,還有估計那時的人們也不是很愛追星…

好吧,正經點。

巴赫作為16世紀以來集尼德蘭、義大利和法國音樂之大成的最偉大的作曲家,被尊為近代「音樂之父」。在古典音樂界那絕對是大大大神一般的存在,鍵盤界的哲學家和數學家,可以說他後面的很多音樂家都是吃著他奶長大的(咦,似乎哪裡不對?)。他的作品既具有高度的邏輯性,結構嚴密,典型的德式思維,同時又具有內在的哲理性,深刻雋永。說巴赫是世界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最偉大的作曲家也不為過。

至於為什麼在大陸不是很出名……因為我們八十年代初才開始改革開放啊,再往前點,吃飽穿暖才是首要任務,連外國小說都是大毒草了。就像現在的朝鮮人民能知道fb和知乎?昔有投台赴港,今有脫北入韓,不就是若為自由故,今夜翻牆去么……

(今晚你會不會翻牆…)

另外,中國人更偏向於有東方風格或旋律性比較強的單聲部音樂,所以像舒伯特,肖邦,德彪西,柴科夫斯基等等在中國的受眾更廣,普通人在音樂廳也能比較坐得住。比如肖邦更是因傅聰,鄧泰山,李雲迪等一眾中國鋼琴演奏家在中國家喻戶曉。
另外像老柴這些,即使你很少聽,但《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這些芭蕾舞劇早就如雷貫耳耳熟能詳了。

但是你讓一個人去聽巴赫的彌撒平均律創意曲賦格這些,有的多至五六個聲部,耳朵打架那還是好的,更可能的是:

睡著了……

要麼,
啥玩意兒,放小蘋果!

你看吧,嚴肅的古典音樂除了與音樂家的作品風格有關以外,還需要聽者有一定的古典音樂修養和入門基礎。崑曲和歌劇你一聽就能區別出來,但一首冗長的敘事曲你知道彈的什麼鬼。何況,每個受眾個體的口味也是千差萬別的,愛崑曲還是周杰倫呢,陳綺貞呢,還是黑金後搖呢?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藝術才會如此絢麗多彩引人入勝生生不息並一直向前發展。

還不夠有名?


…………以下是瞎扯…………

像我們這種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祖國棟樑,同時還肩負著拯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的艱巨任務。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吃苦耐勞是美德,好逸惡勞好吃懶做貪圖享受是品德敗壞。所以,我們的榜樣都是三觀超正德藝雙馨。

比如,
肖邦死後要求心臟運回國家,而且拒絕為沙皇演出,簡直是愛國教育的典型正面教材啊
貝多芬耳聾並且情場失意還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勵志事迹早就上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了
舒伯特在饑寒交迫中還筆耕不輟結果英年早逝,被人們稱為「藝術歌曲之王」
至於李斯特,他立志做鋼琴界的帕格尼尼,技術逆天,加上顏值頗高,風流倜儻,經常各地去巡迴演出,後麵粉絲一大群……

門德爾松的音樂也很好啊,似乎也很對我們胃口,但他一生還不夠跌宕起伏,走得太平穩了。所以,好似也不太在中國出名。好吧 他算古典音樂家裡最好命的富二代音樂家,一生富貴祥和,生活美滿(但也苦逼地只活了四十來歲)。

老杜有詩云: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只是相對而言,巴赫似乎沒有我們平常熟知的那些藝術家所受的苦難多而已(他一生娶過兩任妻子,有十幾個子女)。

事實上,晚年巴赫視力減退(小時候譜子抄多了…),患上白內障導致失明,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堅持創作。在逝世的前幾天,他還在口授一首眾讚歌《走向主的神壇》。
德國大劇作家、政論家萊辛曾講:「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極端貧困的階層,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艱苦的階層里。」


ps:一定要聽古爾德的巴赫!
古爾德被稱為音樂界的數學家。他把巴赫的這些函數公式如解方程一般拆開,用他自己的方法,計算出結果。注視他演奏時的雙手,似乎不是在彈鋼琴,而是在精確地計算,邏輯慎密嚴謹,一絲一毫都不差,他的演奏到了完美的程度。


家喻戶曉么...
多數中國人知道的曲目: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歡樂頌,獻給愛麗絲,月光曲。(⊙0⊙)
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
肖邦:不知道編號的《夜曲》。(⊙o⊙)?
巴赫:::&>_&<::(PS:我的無伴奏大提琴/小提琴組曲很好聽的,還有我的平均律...)
其實對大多數而言,獲得這些音樂大師的途徑無非就是語文課本或者音樂課本(音樂課本的力量更為薄弱),你要非說家喻戶曉,讓多數人分別羅列他們的五部作品都非常困難。所謂的知道,充其量也就是貝多芬在課本里譜下夜光曲,在中年失聰的事情。所謂的知道,充其量也就是莫扎特天生聰慧,又英年早逝的故事。所謂的知道,充其量也就是知道肖邦鋼琴很有逼格,而且被李斯特捧紅的故事。
類似的問題還有:
為什麼現代沒有像達芬奇,畢加索一樣的畫家...-_-|||
為什麼現代沒有像牛頓,愛因斯坦一樣的科學家...(多數人提起現代的科學家第一印象不都是霍金么,多數人不都是只知道楊振寧和翁帆的故事,卻連他研究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么...)-_-|||
&<(‵□′)/ &<(‵□′)/ &<(‵□′)/ &<(‵□′)/ &<(‵□′)/
......


接下來要問為何不進KTV榜單嗎?


我覺得吧,首先他為宗教寫的比較多,這個沒法往課本里寫,第二他好像生了很多很多很多個孩子,也不太好往課本里寫,嗯,也不適合上春晚啊。


巴赫寫的多為宗教音樂,我們的信仰不是紅太陽嘛!


因為周杰倫沒唱十二月的巴赫


我最喜歡的音樂家就是巴赫,音樂乾淨,整齊.容易跟.
雖然跟問題沒關係~求摺疊


古典樂註定了他們都不可能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我賭五毛錢,非古典樂受眾,貝多芬、莫扎特、肖邦根本分不清楚,曲子也曲子也分不清楚,只是名字耳熟而已,也不會在什麼場合提到「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樂」之類的話題。
至於名字耳熟,也可以理解,人生戲劇化、作品戲劇化、機緣巧合的推廣者,都是原因。

————

順便一波吹巴赫:

「巴赫織就了旋律」。在巴赫之前,教堂音樂是唱詩班單一的旋律。是巴赫,開始把不同的旋律區分並且紡織在一起,才有了現在形勢多樣的音樂。

神聖的音樂家,在我心中,僅巴赫一人。如果最早的西方音樂是1,那麼巴赫就是讓一生二,進而生萬物的人。

巴洛克時期註定了巴赫的音樂脫不開教堂,只是,他最老,時間越往後音樂家們越願意跳出傳統,音樂織體越複雜,情節越來越戲劇化,聽眾也越來越被衝擊。


被邁巴赫邁過去了。


巴赫也很有名的吧。至少我周圍很多人都知道啊。比如小步舞曲


弱弱地說一句,為什麼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會記得巴赫……
因為我中學時的音樂老師長得特別像巴赫……


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巴赫的 G大調小步舞曲,但應該從來沒留意過這個作曲家的名字。


推薦閱讀:

貝多芬的《致愛麗絲》真的俗嗎?
如果巴赫,貝多芬(沒耳聾),莫扎特還活著,他們會欣賞搖滾樂么?
為什麼電影里高智商犯罪分子動手之前都要來段貝多芬或者巴赫的音樂?

TAG:古典音樂 | 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 | 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 歐洲 | 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