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心理諮詢專業領域?
25歲,大學本科非心理學非教育學專業,畢業兩年,從事工作與心理學專業幾乎無關,大四跨專業考過心理學研究生,未果,對它有了初步了解。心理學愛好者多年。
以上是客觀背景。
幾乎每天我都在嘗試去理解周邊或者自己身上的事情,幾乎每天都關注一些心理方面的東西,大概三年前開始排斥市面上諸如「一分鐘搞定心理學」「xxx成功心理學」之類的「周邊興趣蠱惑讀物」。不再輕易給人貼標籤,了解一個人總是嘗試更立體的理解他行為語言背後的成長、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有時會嘗試換位思考。讀過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學導論、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夢的解析等書,但理解不深入,只是初步了解。
以上是主觀背景。
我發現我對心理學一直喜歡,想自助也想助人,想專業學習,想知道途徑。比如是考心理諮詢師,還是深造考研或者出國(如果是深造,請說明建議的研究方向),或者其他的一些我並沒有想到的途徑。希望能得到系統詳細的回答。謝謝!
做心理諮詢師的話,先去讀個靠譜的課程吧。(請關注 @簡單心理Uni )
具體怎麼做推薦在這裡: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03435/answer/136991863
-------------------------------------------
你進入諮詢師行業認可的圈子裡面之後,是不是想要繼續在這個行業發展、有什麼樣的機會,慢慢就會比較明晰。但讀課程、接受訓練是第一步。
以下粘一個我2012年寫的答案。僅做參考哈。
簡短的答案:
你要去參加一個系統的、長程的、正規的心理學培訓課程。
你要學習更全面的理論(從普通心理學,到神經科學;從心理治療理論,到精神病學)。
你要接受個人體驗 (成為一個來訪者,來探索自己)。
你要在有督導陪伴的情況下(切忌裸奔),開始和來訪者工作。
你要一直保持學習、自我探索、和開放的態度。
長的答案:):
「心理學是門科學」。我每次這麼說的時候,總是有朋友笑。說,心理學怎麼是科學呢?我總是咬牙切齒,說,「它就是門科學」。要不然姐那麼多通宵達旦,統計、計算、編程、研究方法都白學了么,那些讓人抓狂崩潰的實驗,姐都白抓白崩了么。
心理學總結人的發展規律,總結人的行為特徵,它研究人的喜怒哀樂。在所有科學的、實驗的、辯證的研究和總結支撐之上,人們接觸到最外層的,叫做「心理諮詢」,為人療傷看病。
我以前學神經科學(研究人的大腦和行為、認知、情緒的關係)。我們每隔兩周,都去國家醫院看腦損傷的病人。這是每次兩個小時的case demonstration(病例展示)。醫生給我們看病人的片子,講他們的病史,明確指出他們大腦哪部分受了損傷,教我們做神經測試,了解病人的哪些認知功能受損。
這對於我們一群學生來講,是個非常有趣、八卦、新奇的過程。你知道這個病人的這部分腦區受損,他變得暴躁愛歌唱;你知道他的那部分腦區受損,所以他無法講句子講得連貫。然而每次兩個小時過後,我們都氣不打一處來,我們知道了這些研究、這些道理,so what呢?這跟我見來訪者,有毛關係?
以此類推,你學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etc., 去看各種各樣的實驗,收集各種各樣數據,做各種各樣的分析,翻各種各樣的論文。你會覺得,這跟我見來訪者,有毛關係?
你學精神科診斷,學各種病症名稱癥狀診斷,背各種疑難雜症的名稱內容,你亦會覺得,這跟我見來訪者,有毛關係?
你接受各種科學研究的訓練,跟你未來坐下來和來訪者說話,到底有毛關係涅?
而有一天,當我真的坐在諮詢室的沙發裡面,當我一面腳不著地,不說人話地跟人解釋我們如何跟人的情緒工作,一面不停地「了解自己」、「探索內心」、「尋找自己的力量」的時候,我才恍然發現,過去所有這些實驗科學的知識,都在我腦袋的後台刷刷工作,努力幫助我理解我自己,和坐在我對面的這個來訪者。
在這一切的基礎上,我才知道來訪者什麼時候尋求精神科大夫的幫助,是比尋求我的幫助有效;我才知道我的來訪者並非一定小時候經受童年創傷,而是人的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各異,才有了現在的所謂「癥狀」;我才理解青少年在發展的特定階段,有他們自己的行為特徵。我才更有可能,避免自己過於自大地臆斷或是得意忘形地,去理解「人」和人的行為。
然後你學習各種各樣抽象的、跟心理治療相關的理論。它們告訴你人的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它們告訴你人不記事時所要經歷的口欲期肛欲期,它們告訴你三歲之前你和母親的依戀競爭,和父親的俄狄浦斯情結。它告訴你諸多,跟現實世界裡面無關的,你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的、形而上的,讓你覺得莫名其妙,卻又實實在在能夠幫助你去了解自己,了解你的來訪者的東東。
再然後,心理學開始變成你身上的一部分。你開始不斷地覺察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身體,開始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和你身邊的人。你開始變得敏感,有力量。心理諮詢,拋開它與他人工作的這一部分,它開始在你的身上作用,你能夠看到你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
你開始專註了解自己,處理你生命中的種種。直至此時,因了你對自己的了解和熱愛,這才真的賦予了你力量,和可能性,去了解和熱愛你的來訪者。
這個時候,你終於站在了一個諮詢師的起點之上。你開始跟隨督導、同伴,學習諮詢中的「技術」、職業倫理、職業規範。
我有個美國的朋友,做諮詢師已經35年。他說,每過五年他回頭看自己的工作的時候,都會驚掉大牙,覺得自己腫么曾經會是個那麼「糟糕」的諮詢師?而這樣的感受在35年間循環往複。
所以,你看,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是,你永遠都要知道,不要停止對科學的學習,不要停止對自己和他人的探索。當你開始洋洋自得,覺得自己成為一個「神」時,這幾乎是在宣告你職業生涯的結束。
這不是個簡單的路途。它充滿了挑戰,困難。心理諮詢師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職業一樣,有人適合,亦會有人不適合。它也和所有值得我們人類驕傲的活動一樣,它充滿了解、探索、和創造的魔力。
謝邀。幾個月之前寫過一篇文章,還比較切題,節選一部分貼在這裡:
(利益申報:本人是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兼做心理諮詢,諮詢收入在總體收入中佔據相當的比例。不排除將來有從事心理諮詢培訓,或獨立開業的可能,那時可能從諮詢及培訓中獲取更大的收益。因此,本人立場站在「讓更多人願意進入這個行業」以及「讓更多潛在的來訪者願意信任這個行業」上。)
(另外聲明:本文涉及的收費水平,均是以一線城市即我在北京這兩年的經驗為準,讀者可自行根據居住城市的消費水平換算,如果是為之後打算,還需要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
第一階段:考證
考證就是考取勞動部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獲得行業的准入門檻。這個沒什麼可說的。無非就是接受培訓,參考,祈禱通過……跟考駕照很像,永遠都有人告訴你這個證很好拿,看培訓機構的後台啦,交錢就能過啦,朋友的朋友花了多少錢買了一個啦,不過你發現這種好事自己就很難碰上…… 硬考的話,這兩年還是有一點難度的。甚至我知道有科班出身的師弟師妹,第一次考還被刷下來的。
培訓和考證的成本是幾千元,周期大概是幾個月左右,運氣好的話,這一關很快就能通過了。
第二階段:崗前培訓
從拿到證到真正具有可以上崗的能力,其實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一點比較諷刺,但恐怕也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我把這個過程命名為崗前培訓。崗前培訓的時間長短不等:長的,可以一輩子(那些永遠在參加培訓,從來沒有真正做過諮詢,也志不在此的人);短的,至少也需要兩三年。這個過程最是磨人。大量拿了證的初學者,都是這幾年被篩出局,或是走上歪門邪道。
要度過這個階段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念研究生,找一個臨床心理學或諮詢心理學方向的老師抱大腿(當然,這種老師數量稀缺,招生人數有限,競爭會比較激烈,所以也有一種曲線救國的思路是先考去這個老師所在的大學院系,再設法求帶)。採用這種方法,就踏入了學院派的大門。好處至少有三:一是培訓質量相對有保障,也容易認識業界大牛;二是便宜(很多培訓和督導可以免費蹭,就算交錢往往也有學生價),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讀研期間每年培訓、督導、自我體驗的開銷也就一萬多,加上其它掙補助的機會,至少我每年都保證了經濟獨立(學校的宿舍和食堂便宜也是重要原因);第三個好處在於永遠有來訪者可以練手,因為可以有機會去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實習(免費的所以來訪者很多)。——尤其第三條,簡直是天大的福利。
念研究生的代價在於要為了考研、做科研、寫論文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個人的說法是,這些時間精力從長遠來看都花得挺值的,但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所以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考慮。
另一種方式則是在社會機構接受培訓。好處在於自由,對時間精力的佔據相對較少,不耽誤工作。缺點一是貴,二是不容易找到靠譜的培訓和機構,容易上當受騙。為了降低上當的概率,選擇流派時建議盡量選擇經典的流派,否則,說不定被人帶到溝里,就此與「自律」無緣。經典流派包括: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家庭治療(系統派、結構派、策略派,不包括別的,嗯)三種,當事人為中心療法其實也算,但是相關培訓已經不多見了。——直接點出不靠譜的流派太傷人,所以不如一次性開地圖炮算了。別的流派也不是說不靠譜,至少是遇到不靠譜的培訓幾率更大。何況無論你對某些新興流派多感興趣,先接受經典流派的系統訓練仍然會有很大好處,畢竟它們在培訓體系的完整度上,要甩出其它流派若干條街。另外,系統培訓的意思是:一天兩天,三天五天的就別浪費錢了,那都是短期的工作坊。系統培訓一般來說都是幾百個小時,橫跨幾年的時長。相應的,成本也很高,也許是這一階段的最大開支。
這種培訓,前些年跟老外合作開辦的比較多,今年國內也有一些資深的諮詢師絳帳授徒,通常是以工作室的名義,連培訓帶實習一塊兒做,有的甚至還包括自我體驗和督導。因為省了越洋機票的開銷,性價比要高於外籍培訓。但這也是建立在選擇正確的前提下。考慮到國內魚龍混雜的培訓環境,受騙的概率也是不低的。我個人的建議,最好在參加一門培訓前,首先買一兩本相應流派的教材(最好是國外作者寫的),認真讀完,不管能不能讀懂,至少做到對基本概念和框架心中有數。然後再從這樣幾個方面鑒別一門培訓項目:一是看時間長短(幾天肯定不行)和課程計劃(跟你之前的學習是否符合),二是看除了講課之外有沒有實操的機會,如果能提供實習機會,這個培訓多半靠譜,這就好比開駕校的提供了教練車,在我們這個行業,教練車是一種奢侈品……三是看倫理,當然這個要參加之後才能看到。
如果在培訓過程中,看到隨意泄露來訪者隱私(我給某某大人物做過諮詢),炫技性地揭開受訓者或來訪者傷疤,令其情緒崩潰,過分強調培訓師的權威,不允許受訓者提出質疑,以及帶有色情意味地與受訓者發生肢體接觸等明顯讓你不舒服的現象,這都是倫理問題,請毫不猶豫地退出,並要求退費。放心,這件事說到哪兒去你都是占理的。就算沒有監管機構接受投訴,直接爆料給媒體好了。
培訓貴精不貴多。前面說了,靠譜的培訓除了講課之外,還要提供實操的練習,包括角色扮演、錄像反饋、標準化病人練習、跟診,甚至初步的實習。能扎紮實實地跟完這樣一個長期培訓項目,遠比花哨地聽過一百個工作坊更有用。此外,這段時間如果經濟上可以承受,推薦再接受一段一年以上的自我體驗——也就是你作為來訪者,持續接受另一位諮詢師的諮詢。這樣除了可以偷師學藝之外,還可以提高對自我的覺察能力,了解自身的心理特點,為上崗後的進步奠定內功基礎。
這個階段比較漫長,不少同行在這幾年時間裡,看不到希望就退出了,因為一直投入而看不到回報。費用是個很大的問題,不過我也說了,在學校的話基本可以收支相抵(當然你要勤快點,多幫老闆幹活,如果老闆不給錢就去找別的兼職,每個月掙一千五總沒問題),在社會上的話,一年參加培訓不超過兩萬,自我體驗按三百一次計算,也就是一萬多,加在一起不到四萬塊錢,不便宜,但也沒有高到駭人聽聞的程度(跟藝術類的培訓相比)。有的人說花了幾十萬參加培訓,最後還是沒有能力上崗,那多半是同時想學太多東西了。貪多嚼不爛。
還有一個省錢的門路,就是練習英語口譯,現在既懂心理諮詢英語又拿得出手的翻譯還是很搶手的,如果能在培訓中做翻譯(機會其實不少),不但可以省學費,甚至可以小賺一筆。
第三階段:助理心理師階段
到這個階段,在每周接受督導的前提下,差不多具備了獨立接觸個案的能力。有人以為到這個階段就可以鬆一口氣了,前期投入的成本可以得到回報了。事實上……還不可以。如果對這一點沒做好思想準備的話,很容易泄氣。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客源。這個階段的諮詢師,不會有來訪者主動找上門來。——當然在學校、醫院、監獄、社工等領域做諮詢的除外,他們只要按部就班地積累就好了。這也是念研究生的好處之一,相對容易獲得這樣的職業躍遷。我們還是只討論那些可憐的,初步具有上崗能力,卻苦於無處施展的同行。他們只能選擇掛靠在一個社會機構,指望獲得最初的實習機會。但現在很多機構也很黑心,來實習可以,先交幾千塊錢實習費,然後晾你大半年:定期過來值班,接電話聊天扯淡刷微博打掃衛生,但就是接不著來訪者。為了避免被這種機構耽誤,推薦去找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評估通過的實習機構,目前數量比較稀少,集中在高校和醫院,但機構數量還會逐年增加。在這些靠譜的機構實習雖然也要交錢,但至少交了錢會有回報,能提供真正的諮詢機會,甚至可能連督導都幫你找好。
在這個階段接診時,需要接受每周的個體督導,這方面的成本不低。督導師往往都是資深前輩,一個小時收費平均按500算。自己做一個小時收多少呢?自律一點來看,也就能收100、撐死不過200,分完成則更少。——所以這個階段,做諮詢往往還要倒貼錢。其實,如果不把這時的諮詢看作謀生,而當成自己仍然在投入,倒也沒什麼不能接受的。但是,通常這一段都會浮躁,覺得自己已經開始接診了,怎麼還在一個勁兒地賠錢?——繼而悲觀。繼而就會動歪腦筋:甩開督導自己單幹?用虛假宣傳招徠客戶?把價格報上天,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現在不少網友嘗試心理諮詢之後失望透頂,花了大錢才見到一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諮詢師,給了一堆華而不實的建議,什麼效果都沒有。他們遇到的,很可能就是從這個階段叛逃的從業者(甚至更慘,可能是第二或第一個階段的……)
其實,大可不必走那樣的歪路。經濟上,這個階段已經比上一個階段好多了。結束長期培訓後,成本可以節省好大一筆,以後培訓只用偶爾參加一兩個感興趣的,跟進一下業內動態即可。督導費是大頭,扣掉諮詢掙的小錢,一年的赤字大概萬把塊。再隨便做點什麼小兼職,至少收支相抵不是難事。
借用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的劃分,我把這個階段稱為助理心理師階段。從助理心理師到心理師,註冊系統的標準是至少兩年。我比較傾向於拿500小時個體諮詢經驗做標準。如果在靠譜的實習機構,兩年達到500小時的積累是可行的。——這之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第四階段:心理師階段
對一個在社會機構中慢慢積攢經驗的實習諮詢師來說,一切都在慢慢變好,攢到幾百個小時之後,回報漸漸會變多。當然,距離最初的考證階段,已經度過了五、六年,投入的成本恐怕也超過十萬(學生沒有那麼多),也該熬出頭了。從上一個階段向這個階段轉化的臨界點,自己會有明顯的感覺:200塊的諮詢越做越得心應手了,跟督導越來越有默契了,點名預約自己的來訪者漸漸變多了……這時候,就該享受前面幾年積累換來的收入增長紅利了,會有突飛猛進的一兩年。
為什麼說這一段的收入突飛猛進呢?是因為之前的起點太低……假設一個諮詢師的收費從200調整到300,直接就加薪了50%,時段再從每周5小時慢慢擴充到25小時……自己算算就清楚了。按這個數據計算,假設跟機構分成後,取得諮詢收入的50%(取的都是行業平均水平),那麼一個月的凈收入差不多15k左右。之後每年都還可以提升一些,兩三年內,漲到20k或25k不算太難。乘以12個月其實也挺多的。但作為社會上的心理諮詢師可能也就是這些了,沒有項目提成,沒有年底雙薪,沒有隱性福利,沒有帶薪年假(當然,隨時可以給自己放假,這個很自由)。
跟同齡人相比,這個收入水平算怎麼樣呢?假設大學畢業就拿了證,一年也不耽誤的情況下,到這時候差不多是28-30歲。一個月收入2萬左右的自由職業者,在這個年齡段,大概還算中等偏上的位置,甚至可能讓人很羨慕,因為每周工作的時間短啊。但是再往後十年,羨慕的人恐怕就會越來越少。——當然,既然你的職業技能已經達到這個階段,應該也不會太計較別人的看法了。
這之後,收入再提高的空間會漸漸縮小。十年之內,收費水平再翻一番是可能的,工作時間則很難再增加,整體收入也就只有一倍的增長空間。 如果選擇自己開業,同時做做培訓之類,收益可能還會更高一些,但也就是七八十萬頂天。再高,我就看不到了。而其它行業的從業者,打工也好,創業也好,在30-40歲這個階段,收入超越甚至碾壓這個水平的,會越來越多。這就是為什麼說從長遠來看,心理諮詢師仍然稱不上金領職業的原因。
當然,值得欣慰的一點是,每周二三十個小時的工作量,確實是很輕鬆的。
第五階段:督導師階段
等到諮詢經驗已經頗為豐富(五千小時吧至少),在業內也已經積累出相當的聲望、人脈、地位之後,一些人的工作重心可能會從做諮詢轉向做培訓、做督導,帶領更多的新人進入這個行業。至於職業狀態和收入水平,因為我也沒有親身經歷,所以沒有發言權。就我看到的來說,也有忙得不可開交的:講課、開會、帶學生、接受採訪、上電視……也有比較悠閑淡定,給自己留出不少空餘時間的。不管怎麼樣,生存壓力基本都擺脫了,但要說掙出一輩子夠用的錢了,可能也還談不上。
我能看到的心理諮詢執業之路,大概就是這樣。我對它的總結是:前期投入大,日子難熬,堅持五六年之後可以熬出頭,但回報也不算很高。從經濟收益上來看,不划算,更不要說這條路上還有形形色色的陷阱和風險。所以入行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是否值得。如果是沖著經濟回報,還是趁早另謀出路的好,否則很難堅持自律。有十幾萬的成本,就算開一家普通的網店,用心經營十年八年,也不止做心理諮詢師的這一點回報了。心理諮詢師這份職業的好處主要體現在其它方面,比如時間比較寬鬆,自由,工作比較輕鬆,有尊嚴,可以深度地體會人生的種種況味,也比其它職業更容易獲得幸福感。但這都是冷暖自知的事,希望題主考慮好再上路,祝願這條路走得順利。
如何進入專業的心理諮詢領域,最簡單的方法我想就是去預約一個心理諮詢,你將迅速的以來訪者的身份進入心理諮詢專業領域。
每個行業都有許多的入門方法,比如說想做一個好的挖掘機er去藍翔當然是帝王之選,但是去其他的地方也未必不是一個出路。心理諮詢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受訓背景和實踐背景,不同的人也在其中體會到不同的快樂和悲傷。看到前面很多同行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我也從我的角度分享一下我個人進入該領域的過程,希望能對你有所參考價值。
首先我是在本科極其陰差陽錯的情況下,選取了首都師範大學的心理系。說實話,當時我進入那個專業的時候對於心理學和算命到底有什麼區別是真心的不太了解。我每次回家最大的感受是,不太敢談自己的專業,因為一談起來,周圍的人總是問我「你學心理學的啊,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你覺得我有病嗎?你會做心理諮詢嗎?」依然能記得面對這些問題時候的尷尬,因為到底什麼叫心理諮詢,心裏面是真沒底。只是覺得好贊啊,心理諮詢師,你只靠說說話就能掙錢,高端大氣上檔次,有時候也會想或許就是這些問題讓當時的我有了做一名心理諮詢師的願望。
然後,大學畢業前考下了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終於能理直氣壯地面對別人說,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了,我有證。但是還是不算真正的進入這個行業中,因為我大學四年關於心理學學的最好的那門叫做心理學史,而得分最高的課叫做西方電影賞析。這完全代表了我大學所學知識對於心理諮詢工作的貢獻度,那就是像看了一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一般,你以為你懂了很多,但其實你什麼都不懂。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來到了現在的這個機構,算是真正的開始接觸心理諮詢師,和心理諮詢行業。我首先以助教、會務的身份參加了大量的短期心理諮詢技術培訓,這些技術培訓帶給我了很多的收穫,但是越發地讓我感到迷茫,就如同你發現你可以會做幾道簡單的冷拼,但是仍然不能說自己是個廚子。
於是我接下來我開始嘗試參加一些長程系列培訓,我指的長程系列培訓是那種需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1、理論學習,2、個案督導,3、自我體驗。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因為這非常非常、非常的需要時間。我當時的狀態是每周平均大約需要8-10個小時的工作外學習時間,更不用提閱讀資料的時間。同時,我開始嘗試在一些高校心理諮詢中心做兼職、見習、心理諮詢師。還要完成見習報告等大批量的工作,而且是完全單方向的付出。這個過程持續了大約2年的時間。
這兩年確實是真真正正的痛並快樂著,快樂是因為你逐漸清晰自己手中所有,和你可以做到的,痛是因為你真的不知道這條路會通向哪裡,或者我們會不會真的be someone。我依然記得我的一個外國督導和我說,我相信你15年後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諮詢師,我當時的回答是,我真的不確定我還能活15年。
在2年後,我開始嘗試自己獨立接待來訪者。那是相當的困難,因為我爸爸媽媽比較恨我,所以我上學跳了2級,以至於我年紀非常小。我記得我第一個正式獨立對外接待的個案當時比我大15歲,相信我,那種抑鬱的感覺會讓你始終記憶憂心。這個階段我依然在參加培訓,只不過我開始更多的實踐。說實話,這個過程過得也很痛苦,我開始後悔選擇這個行業。因為每一個來訪者都如此的獨特,每一個事情都如此的困難。我開始深刻的體會到我的一位老師所說,心理諮詢是最簡單的行業,因為你需要用的只有你自己,但心理諮詢也是最難得行業,因為你用的只有你自己。你需要不斷地學習,面對新的情況,用你自己去面對每一個來訪者和生活的挑戰。這個行業沒有穩定的產業鏈、沒有特別被理解的群眾基礎、就連我媽每次見到我都不停的在勸我要換一個更為「正經」的工作。有的人走下來了,有的人沒有。我依然能記得當初一起走上自我成長+理論學習+實踐受虐+督導的簡單模式的每一個人,但是遺憾的是百分之80的人現在都不在這條路上。
今年是我從業的第7年,我現在依然每周學習+個人體驗+督導8-10小時(工作外),附加閱讀文章的時間另計。我不敢說我從這條路上得到了什麼,我也不是我們所有同學中混的最好的那個。記得初中同學18年聚會上,有的人已經開上了大奔,有的人住進了大house,有的人離了婚,有的人禿了頂。我覺得我終於總算差不多能回答他們說,我會做心理諮詢了。我不確定我是不是走對了路,但是我知道我很快樂,因為我喜歡這份用心開展的工作,儘管他很累,很煩,很受虐,收入不穩定,不是特別被人理解。但是我在通過我的努力獲得收穫,在用我的努力見證我的成長,我覺得還是有些小值得的。
說著說著說跑偏了,拉回來。總的來說諮詢和其他的行業一樣,是一個需要大量的實踐+學習+努力的行業。如果說優勢的話,就是這個行業的壽命會比其他的行業長得多,你的努力越多越久,你能做的就越多。但是劣勢就是,他真的需要你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努力,造不得一分假。即使某段時間你糊弄的過去,但是會有一些來訪者讓你真的後悔你這麼做的。
當然如果你愣是要問我,同樣的經歷你干點別的會不會更好的話,我真的是無言以對……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1 心理諮詢這個行當沒什麼錢途,淘汰率高,按我同事的話說,是「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賣白菜的錢」。沒什麼特別還是不入行的好。
2 助人和自助的方式很多,心理諮詢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如果需要助己,可以考慮接受心理諮詢。助人的話,你看義工和社工就很不錯啊!
3 看到這裡還有耐性接著看的話,估計對心理學多少是有點痴迷了(或者對我有憤怒了)。可我還要說點打擊人的話。心理學,包括心理諮詢,依然是非常年輕的學科。年輕到什麼地步,用回@采銅的比喻,就像「在無光的足球場點亮幾根蠟燭」。這樣的學科是充滿不確定、分歧和無力感的。(翻翻國外引進的心理學教材就會發現各種開放式的教材編寫方式,說白了就是無法建立統一理論框架情況下的折中處理。)
4 對上面這個有所了解之後,還是感興趣的話,那麼要問問自己對哪個方面感興趣了。個人的還是群體的(個體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個體子心理諮詢和團體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對人的那個發展階段感興趣?(兒童心理、青少年心理、性別心理、普通成人心理、老人心理、發展心理學)對人的生理基礎、感覺、知覺、認知、思維、情感、人際、潛意識感興趣?(諸流派學說)..........這個列舉要是願意,可以無限延伸下去。因為心理學是一本交叉匯聚而成的學科,實際上的領域分野異常寬廣,而當一個人對自己在心理學上的領域方向有比較明確的把握之後,他會發現,實際上可供選擇的學習機構、項目並不多,甚至會成為這個領域的研究先鋒。(這種選擇少是全球性的,考慮到每個人自身專業情況和掌握的語言種類和水平,能有5間以上可以考慮的學校就很不錯了。)
5 關於心理諮詢。事實上,要是想試試看的話,可以不用管那麼多,把2級資格證考下來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合法執業了。只是,不妨看看過來人的意見:想把心理諮詢當作自己的業餘愛好培養,應該從哪些做起?
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河合老先生說的算是最低條件。國內每年有大量的「新手」湧入心理諮詢的圈子,但能夠健康發展下去的人很少。真的想要把心理諮詢作為職業,其實是很難的。
額,上面提到的都是一些社會上可能的轉入心理諮詢行業的方式,這裡我給一個學校方面的建議。
目前國內以心理諮詢為導向的研究生方面比較少,我知道的有北師大,華南師大,還有澳門城市大學這三所大學。其中後面兩者主要是申荷永教授的東方文化與分析心理學方向為主。
由於我是澳門城市大學研究生出身,並且現在在使用學校學到的東西進行心理諮詢,工作時間也有1年多了,所以我想我可以說一下這種科班出身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
澳門城市大學的應用心理學系,可能是我所知道的最理想的心理諮詢師起步的環境。這裡幾乎有一切一個菜鳥諮詢師所需要的:
1.有素質比較高的老師群體為學生提供個人體驗與個案督導的積累,而且學生的收費非常低,性價比很高。
2.有很多課程與講座,基礎類的課程主要由網路課的形式來進行,資源主要是申荷永教授的東方心理聯合會的教師團隊,包括了榮格心理學的方方面面,從理論到技術。提高一點的課程是申老師會在每個月都至少邀請一位國外的老師來進行主題報告。我們研二的時候也有一次是一位腦科學的教授過來講述腦電以及腦成像的應用。有些時候也會有老師過來做工作坊或者是案例的督導。
3.真刀實槍的實踐機會相對較少,但是是可以爭取的。例如可以通過學校老師的途徑聯繫到珠海的特殊教育學校或者是心靈花園,這樣就有了實際的心理諮詢案例。
這些好處都是個人爭取的,只要不犯懶,基本都能獲得。我畢業的時候,有14個小時的個人體驗,12個小時的個案,接近30個小時的團體沙盤操作,直接就通過了C級沙盤師的認證考核,但是據我所知,我們這一級的,可以在畢業的時候就直接拿到沙盤師證的人大概就3個人。
壞處:
對我個人來說,我的培訓經歷給我最大的影響在於,有些時候我發現我太過習慣於從理論上思考個案,特別是當我的治療對象從成人變成兒童開始,發現在學校裡面的東西是有局限性的,在實際的工作中,學校的思路是有幫助的,但是幫助有限,這個時候就需要我不斷的跳出學校的框架,結合其他流派的理論思路,對個案重新進行理解。但是這種過程,我覺得反而是在促進我的發展,因為這種比較可以使我不斷對我的知識框架進行更新,不再局限於某一個流派,而更多的貼近到來訪者的需求。
當然,這是我的體驗。有很多我的同學認為他們的兩年什麼都沒學到,這是很正常的。。。
以上。什麼樣的行業, 是這樣的吸引人, 卻又同時讓想進來的人顧慮重重, 讓剛入行的人迷茫路在何方?
本人並非心理治療從業者, 但是因為從事精神病的病理研究工作, 一直關注著心理治療行業, 有些想法, 與各位討論, 請指教。
一般做買賣, 有市場, 有合乎需求的商品/服務, 有合理的價格, 會很快形成一個行業, 並發展壯大。
中國人口基數巨大, 任何精神病的流行病學數據都可以大到很嚇人, 需求不在少數, 市場不是問題。
心理治療的各種服務模式是可以學習的, 它並不像玄學似的高深莫測, 如果帶路者表現得高深莫測, 那麼應該質疑他是否別有企圖。考證雖然是個門檻, 但這難不倒為高考廝殺過學子們, 也難不倒能寫出無數雞湯的人們去領悟它。近十年學習班數量激增, 至少保證了想要提供服務的人有機會提供服務。
接下來一個重要變數是價格: 少則一兩百, 多則幾千每小時的諮詢/治療價格是合理嗎? 你能說出合理或者不合理的理由嗎? 是靠治療師的經驗或者級別來定價? 還是靠名氣, 靠作秀? 這是一個問題。不排除有些像弗洛伊德的Ana那樣的"腐朽的資產階級病人", 無論什麼價格, 無論治療多久, 當然付得起。但是只有普通經濟條件的來訪者呢? 他們會不會因為巨大的經濟壓力而過早中斷治療? 來訪者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工作上沒有效率, 收入減少, 越不可能花錢繼續參加治療, 死循環一個。何解?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還震出個公共意識--公眾了解了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性, 熱血的心理援助志願者們連夜奔向災區去支持那些受傷害的, 一無所有的, 心靈們。那幾天我正有幸旁聽德國心理治療協會年會, 台上的大牛們在討論怎樣將認知行為學派和精神動力學派有效結合, 台下的學員們卻討論學哪個方向投入更經濟, 將來更賺錢。我當時好奇, 這樣需要獻身的職業怎麼能賺錢, 出門看到與會大牛們開的豪車, 更是困惑不已。後來我慢慢了解到, 不是病人直接付費, 而是通過社會醫療保險結算。之後結識了好幾位自己開業的年輕治療師, 發現他們過得都比我好(本人在大學醫院做研究拿清水工資), 沒有人有什麼職業危機感。對比國內現狀, 我依然困惑不已。
最近翻了翻Klaus Grawe在1994年出版的 "Psychotherapie im Wandel: von der Konfession zur Profession"(心理治療的轉變: 從教派化到專業化), 悟出一個道理--價格和價值是要對稱的,才能被市場接受。但是怎麼樣才能評估心理治療的價值呢?
首先, 需要證明心理治療對於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復是真正有效的。這需要大量的實證研究來支持。Grawe在這本900頁的書里系統性得做了897個關於心理治療功效研究的元分析(meta-analysis),用實證的方式證明了心理治療總體上的有效性。當今已經有無數研究證明了心理和藥物的聯合治療對精神病人的幫助顯著大於單純的藥物治療(注: 這裡指普遍有效, 具體到某個療法對於某種疾病以及其患病不同程度的有效性還得具體分析)。心理治療的普遍有效性是雖然受到肯定的, 但是具體到某一個地區, 因為文化的原因, 要讓心理治療被當地人接受, 很可能需要修正, 別國的經驗不經過轉化拿來就用的, 不一定會成功。
其次, 有人專門研究計算花這個錢進行心理治療和不花這個錢哪個更節省開支。例如有研究表明社區醫院的內科病人如果參與心理治療的話, 去看生理疾病的人次明顯減少, 藥物費用減少, 病人或者家屬不會因為曠工而少拿工資, 不需要額外花錢請護工了, 警察不會把納稅人的錢過多花在應付街上的精神病人, 等等。對於心理治療的一點點資金投入, 於個人於社會都是節約了其他方面的成本, 總體上是划算的。
前面談了宏觀的心理治療研究對於界定心理治療價值的重要性, 接下來說說關於每種治療技術對於特定心理疾病的功效的研究同樣重要。
Grawe的書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討論為什麼某些心理治療流派不願意接受實證研究的檢驗, 那是因為他們並不是以病人康復為目標取向的; 有些人的目標是為了發展自己的流派, 因此害怕被證偽, 保持一定的神秘性, 來吸引粉絲; 有些人是自戀加自負, 不把別的治療技術放在眼裡, 因而也不屑和別人的方法做比較。心理治療誕生之初是特彆強調流派分別, 這好比我們的武林江湖, 各個派別自立山頭; 但是你能想像一個沒有武林大會的江湖嗎? 不敢出來打擂台, 怎麼證明你是老大?
一個以病人康復為目標取向的行業, 應該是自信開放, 喜好交流, 經得起檢驗的。對於各個治療技術療效的比較, 對病人以及對行業本身都是有幫助的:
(1) 可以幫助病人對各個技術的基本理念以及適用範圍有所了解, 指導他找到適合自己的療法;
(2) 可以幫助各個治療學派改進自己的治療技術: 比如Grawe列舉了當時(1994年)各個治療學派的研究結果時, 發現精神分析學派中的持續超長時間的, 以改變人格為目標的治療, 實際上沒有它理論假設得那麼有效, 還不如時間短一些的針對癥狀的心理動力的方法。這促使了心理治療各個學派的自我更新, 現在的大趨勢是, 各個學派的方法大融合: 認知行為療法的治療師同樣看重共情的重要性, 而精神分析師有時會承認有些病人不適合做長時間徹底的治療, 比如當他自省能力不足時, 而這時關注此時此地的癥狀將是更好的選擇。
(3) 可以幫助大眾認識心理治療的價格。在德國, 社會醫療保險靠著這些研究數據, 大致估算某種療法正常的療程(如300還是500小時), 如果治療師超過這個正常療程, 最後和保險公司結算時可能會有困難。當中國還不是這種結算體制時, 至少可以讓公眾有一種意識, 什麼樣的療程是正常的, 有一個心理上的預算。
最後, 做心理治療研究不僅可以證明療法的價值, 還證明了治療師的價值。Grawe的書中還討論了當年德國心理治療的種種不合理: 比如說, 明明是對心理學了解更透徹得心理學科班畢業生, 為什麼再花同樣多的時間學治療去考證, 最後卻只能做精神科醫生的代理, 而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開私人診所。同樣是數據證明, 心理學畢業生的治療能力不比醫學畢業生差, 而且有的還更好, 所以後來的醫療體系才有了變化, 允許心理學畢業生自己開業。這是科學研究戰勝了僵化的體制的例子, 想想就激動人心!
我真心得盼望國內心理治療行業能健康發展, 最好有人能做些相關的研究, 少走彎路; 讓來訪者信任心理治療, 不讓別有用心者任意誇大功效, 漫天要價; 也讓真正的從業者能心無旁騖, 真誠得去面對每一個來訪者; 讓這個行業成為一個理性的行業, 而不是一個人人孤軍奮戰, 挖空心思吸引粉絲的行業。
本文沒有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 算是借題發揮。實際上我是想告訴那些想要運用自己的心理學專業背景知識幫助他人, 但同時又條件不成熟的同學們(比如經濟原因), 並不一定是只有直接參与到心理治療的工作中才能幫助他人; 進行心理治療效果研究方面的工作, 支持一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其實是在宏觀層面上幫助了更多的人; 而你在心理學科班的學習經歷(磨練了理性思維能力, 數學統計能力等), 會比任何人都勝任這樣的工作。整理修改了一下之前的答案
作為一個底層的業內人士,吐槽為主,建議為輔
建議1、讀研
專業教育我覺得是這職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
再者,這行業,「師傳」非常重要,如果你真的想在這條路好好走下去的話。
所以,讀研幾乎是必經之路,僅僅一個諮詢師資格證,是完全沒辦法幫助人成為一個諮詢師的。沒有紮實的心理學理論基礎,而去做諮詢師,其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鑒於題主本科專業不是心理學,所以我才有這個建議。如果本科已是專業,去問自己的老師們怎麼往下走吧。
至於是學碩、專碩、在職碩,出國讀,視自己情況而定。
學碩能夠有更多學術研究的機會,更有留校或者去別的高校做心理老師的資格。專碩在這方面沒法比。多做論文和學術研究,多與這行的精英互動,是最受益匪淺的地方。所以有能力,當然建議考學碩。
專碩的科研機會要少很多,以學習知識為主。但是同樣能獲得專業的學習指導,能跟導師,也就是有機會「師從」了。另外有些學校的會開設晚間和周末上課的專碩,猶如MBA或RMBA一樣,這對於暫時還不想放棄手下工作的人是一個好選擇。
在職碩,上一段提到的像MBA一樣的專碩,實際上是一種拿雙證的在職碩,學費自然比拿單證的在職碩高出不少,而且要參加一月份的全國聯考,對於基礎缺乏,英文也不好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而普通的拿單證的在職碩在這上面壓力就會小很多,基本都是免試入學,但最後拿學位前還是要考試的,只不過比研究生入學考試還是簡單不少。但是也不算十分簡單,光專業課,依然要考七門左右。如果認真學,在職碩的教學內容還是非常有價值的,能幫助打好心理學基礎,同樣也有機會接觸教授,只是得到「親傳」的機會實在渺茫。但是在職碩不用脫產學習,對於還想保持工作的人是個最佳的選擇。
最後就是出國深造,如果條件允許,這是最推薦的。不得不承認,國外心理學比國內先進非常多。出國讀個碩士回來,到國內應聘個非一流的大學做個心理老師還是有可能的。注意我說的是老師不是講師,想隨便讀個研就回來做大學講師的,除非你家裡關係可以啊。只不過,如果理想職業是心理諮詢師,出國深造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跨文化問題,國外適用的很多諮詢方法與中國國情而言,適用範圍相當有限。不要辛苦讀個研回來,發現這個不好用,那個也不能用,進而鬱悶中外心理學差異並失望煩惱的,實在不明智了。其他什麼逼格問題我都先不討論,最基本的跨文化問題就擺在那兒。所以哪怕出國讀書,也要提醒自己這些問題。
另外就是選擇學校問題。
就理想職業是心理諮詢師而言,個人是比較推薦本身有醫學院的綜合大學或者醫學院。
普通師範學院都有應用心理學專業,但是我不首先推薦。當然,北師,華師這類業界大神不在我上述所說。他們的心理學是真的心理學,不是教育學的附屬品。不太幸運的是,有很多師範學校都把心理學當做教育學的附屬品,這對於理想當心理諮詢師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也要警惕某些醫學院把心理學當做精神科的附屬品,不過它們只招收醫學生,所以本科非醫學生可以忽略不計了。
建議2 諮詢師資格證
資格證也分很多種,全國的,上海註冊的,催眠師什麼的,各流派那個證這個證,我聽起來都頭大。
這個已經有很多人做了詳細說明,我就不補充了。
總之三級證,二級證是必要非充分條件。
建議3 終身學習
想當心理諮詢師,就要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不像醫生老師等行業,經常要考試。沒有外力逼著你攝取、鞏固知識,就更靠自身的毅力。
而且最重要的是,課堂學校學習的知識始終有限,對於做諮詢來說,差得還太遠。
更別提,有些學校連教的東西都有限。所以我建議從課外閱讀、網路課程、日常生活等方面去學習。
一、課外閱讀:
首推國外心理諮詢體系專業教材,都是一套一套的,萬千心理和鹿鳴心理出了很多。
國內編著的好書確實是少之又少,搞得我自己看到著前面是個華人名字的就直接掠過了。其實好書還是有的,但是我時間有限啊,比對之下,基本上都在看國外書了。
不過注意我這裡說的是課外閱讀,國內學者編了很多教材還是非常不錯的。
二、網路課程
我真是愛死網易公開課了,就我自己來說,不論是本科還是碩士階段,學校教的積極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東西是非常有限的。
事實上,這兩小分支,正是國外心理學研究的熱門。無奈在國內還是不受重視的。
其實,做心理諮詢,這倆小分支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不是說就看一兩個小視頻真能學到很多東西了,最重要的是它們能幫助我打開思路,讓我意識到之前沒有考慮到但其實相當重要的東西。
除了公開課,另有其他的網路課程,諸如MOOC之類開設的課程,不過心理學很少就是了,而且絕大部分都是英文的。
三、日常生活
還有什麼會比在玩樂中學習這麼好的事呢?
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其實很滿足這個條件的。
很多人都覺得學心理的都跟算命的差不多,總問「那你知不知道我現在心裡在想什麼啊?」
一開始我是很反感的,到做了諮詢師之後,倒慢慢覺得這話其實有道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心理諮詢師倒真像個算命的。
你看那些有著心理背景的影視劇,基本上都是和探案啊什麼的結合到一起,可不就是神乎其神嘛。
先別急著否定,鄙視我作為一個業內人士還好個瞎編故事的探案心理劇呢~
有很多優秀作品,實際上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的。
更別提還有些算得上非常專業的心理劇,包括美劇和電影,倒是生動形象地給我們上著課。
上學時,我們有老師專門組織了心理電影觀賞課,每周找間空教室,師生齊聚一堂,看劇,點評,分享,叫人受益匪淺。
也別急著叫囂著厭惡者那些將星座掛在嘴邊的人,不過是個巴納姆效應。自動過濾星座這個名詞,去細想一下其中包含的人格特質,行為特點等等,倒還是十分有趣的。
敏感得去觀察這個世界吧,如果你想當一個心理諮詢師,最好的便是在生活中學習。
建議4 良師益友
入行的最快方法:跟個老師。
這點也是我推薦題主在國內讀研的最有利的附加條件。
李松蔚大神已經說得很具體,我僅補充一點其實不太光彩得建議吧。
說實話,在業內。無論是學院派還是江湖派,大神都是很少的。
對!學院派亦是!
所以你能跟到正經八倍的大神,特別你還不是醫學院心理學本科生出身,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
那麼,我的不光彩建議來了。
有時候,不要管你的老師是否夠專業,只要他的品行沒問題,有資歷,有一定名氣,請堅定的跟下去吧。堅持著"不忘初心,求同存異"的心跟下去吧!
有了良師,請一定要為自己選一些益友。
在讀書實習甚至接診前好幾年,如果真的把很多金錢花費在督導身上,也真的很艱難。跟你同行益友們深切交流吧。
最後的最後 如果你想進入這個行業。良心的建議是:修功力,攢人品。
這裡的人品是指幸運值,從我個人經歷來說,雖然說我真的還算用功,但是在入行道路上真的人品爆發,當然其他時候我都非常十分之倒霉。所以無論從吸引力法則來說也好,說機會總會降臨在有準備的人身上也好,總之,有時候真的不得不拼幸運值。
很多人很善於察言觀色,也能在一些情境中判斷他人的心理活動,但僅憑此就聯繫到心理學這個學科高度,實在不能苟同。
說實話,不僅是題主,我發現生活中其實大多數人對於心理學並不了解。於是,當很多人觀察到身邊一些人心理狀態心理變化或者開始著手分析自己的情況時,對心理產生了興趣。請注意,你感興趣的很可能並非心理學。心理學本身是一門科學(具體定義就不貼了),科學是要有嚴謹的態度的。所以,對心理感興趣本身挺好的,但是不是真的對這個學科感興趣就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知道了。我很同意之前的一些回答,想要以此為職業還是要三思而後行吧。
我的建議:不要進入心理諮詢領域。
因為國內已經有太多所謂的心理諮詢師。國人蜂擁而上的結果是這個行業濫竽充數太容易,而真正好的心理醫生卻不得不與偽次心理醫生打價格戰,結果:許多人後悔進入這個行業,專職從事心理諮詢「吃不飽」,等等。
你做好如下準備:學習學習再學習然後只有做兼職,還得另找一份工作嗎?
如果你的回答還是肯定的。那麼可以試試。
首先,心理諮詢與心理學不是一回事。心理諮詢領域許多重量級人物都不是學心理學出身的。所以你不是心理學專業、不是教育學專業沒什麼大不了的。
心理諮詢更多的是技術活兒,而不是進行心理學研究。對於技術活兒,重要的是學會技術,進行實踐;繼續學習,繼續實踐。
剩下可以參考@簡里里的回答。總之,想賺錢就別進心理諮詢。本人是國內算最好的心理學院的研究生。雖然我本身的研究方向並不是心理諮詢,但是因為我本科也在這裡,所以對於諮詢方向也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明確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心理學,更進一步說,是不是真的喜歡心理諮詢。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真實地感受過或者接觸過心理諮詢。如果沒有的話,我建議你自己可以找一個比較權威的(個人認為不是單指名氣大,好學校的心理學老師可能更靠譜)諮詢師先作為一個來訪者感受一下。很多人對心理學有誤解,題主應該不至於,但是心理學的方向很多,你一定要有足夠明確自己真的喜歡這個行業。因為在當前的背景下,從事心理諮詢師這一職業是需要面臨很多挑戰的,這些挑戰一部分是由於這個行業起步比較晚導致的;另一方面則是針對能力提升來說,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需要不斷地積累,要求有足夠地閱歷,可能會遇到很多挫折,遇到很多個案讓你措手不急,來訪者負面的情緒也可能會對你自己產生影響。還有很多問題,我覺得題主可以找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交流。
其次,你要意識到心理諮詢師是一個看似門檻低,實則非常難得一個職業。雖然我們課上也會介紹各種諮詢技巧和技術,但是與其將它當成一個技術性的學科,我更願意將它視為一門藝術。心理諮詢是一門藝術。它要求我們有較強的領悟力,要學會傾聽,無條件的接納,有較強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除此之外,對於個人閱歷的豐富性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就職業本身來說,有些人適合、有些人不適合,例如,你需要是一個比較喜歡與人打交道的人;
再次,我強烈建議里能接受正規系統的訓練,例如去學校。拿我們學院的心理諮詢方向的研究生來說吧。除了會有針對性的系統課程之外,幾乎每周都會有老師帶著進行好幾個小時的案例分享和個案督導,老師會給你提建議幫助你意識到自己在諮詢過程中可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和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年級比較高的學生還可能會去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獨立接來訪者。也有一些學生會自己組織一些團體,練習團體諮詢相關的一些內容。平時也會做很多相關的科學研究。我覺得這些培養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是比較系統,而且一般比較好的學院的老師都是比較厲害的,對於個人成長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如果學術型碩士比較難的話,我建議樓主也可以考慮專業型碩士。如果你不願意學校學習這種方式的,那就像前面的人提到的,走先考證,再培訓,之後接受督導,成為助理諮詢師,最後獨立諮詢這樣的路線。但是現在的心理諮詢師證含金量是很低的,效度也不高。而且我覺得應該先有學習和積累再考證,而不是先考證後學習。考證的過程並不是學習而更多地是背誦。然而,悲哀的是,現在很多心理諮詢師都是通過這樣的路進入這個行業的,這對於心理諮詢學科和行業的發展是大大不利的。
最後,一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之所以優秀一定是以為有足夠多的積累。入門之後面對的不同的來訪者不同的個案都是一個個新的挑戰。一開始可能很緊張,但是你要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學習,看書、培訓、督導,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最後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真正的幫助人,成為一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
要記住,一個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可能會害人而不是助人,切記。而且要是你真的進入這個行業,有一定要記得替行業多操點心。要做到這一切,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讓自己變得真正專業!
說個很殘忍的事情,當你滿懷熱情投身這個行業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沒有客源,因為你是新手。人們只會慕名去找那些著名人士,而不會選擇你。而這個行業又不像醫生那樣有完整的培養體系,你只能靠自己去培養自己,能出頭的有多少?
另外,吐槽一下中德班中挪班,沒有一定的社會關係你確定能夠報上名?即使讀了這些班,你確定作為新手的你有案例拿出來督導?是的,每一個高人都說你要做自我體驗,要長期督導,沒有客源督導的案例何來?
這不是一個對新手友好的行業,這是一個所謂學院派小圈子狂歡和江湖派野草般生存的行業,請謹慎入行!
同樣和題主一樣25歲,工科畢業,進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吵著鬧著要學心理學,後來畢業的時候跨考了心理學,無果,再然後干起了自己的專業,不開心。
和題主不一樣的是,由於自身的原因,高中就接觸了心理諮詢,遇到了很多心理諮詢師,但是沒有一段非常持久的關係。直到過去的一年
OK,交待完背景,聊正題,首先題主可能要搞清的是:自己到底是喜歡心理學還是就喜歡心理諮詢。個人覺得這兩塊還真的有蠻大的不同,熊希靈的答案中我覺得說的很好認知神經、統計、實驗,如果對這些真的沒興趣,我覺得可能讀研,走學術路,搞科研啥的不太合適,我個人對這些真的不感興趣。
那麼談回心理諮詢,沒有受過正規的心理學系統教育,能不能走上心理諮詢這條路。我個人認為,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其實中國搞心理諮詢,真正是專科出身的可能並不多吧,我現在的老師,就都不是學心理學出生的。中國的心理學學校教育多都是理論,科學方面的東西吧,而心理諮詢反而是一個需要不斷地自我探知,共情,更感性的領域。經驗很重要。
但是這麼說來是不是意味著隨便考一個心理諮詢師證就可以上崗了呢?我覺得如果要成為一名真正地能幫助到人的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其對自我成長和投入的要求絕對要比接受四年或者七年的學校教育高的多。自己需要參加各種工作坊,被督導,不斷地了解和接納自己,這個過程我想即是非常地痛苦,也需要投入很多財力物力的。而這個行業本身又是賺不到什麼錢的,我認識的很多老師要麼是兼職干這個事兒,要麼是自己的物質基礎強大以後才來干全職的。
把這些倒騰清楚了,我再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如何進入心理諮詢領域。其實這個問題我曾經也困惑了很久,但是現在水道渠成。一年前回到我現在的待的城市後,偶然地情況下我參加了一個意象對話的心理小組,由於收費相對低廉,所以堅持了下來,有時也會參加一些各種各樣的工作坊。在這裡我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師,一位本科學機械,賺了很多錢以後走上心理諮詢十年的女諮詢師。現在有在幫她做一些市場推廣和宣傳的工作吧,也認識了很多的心理諮詢師。所以說從自己做來訪者開始,慢慢地認識一些人脈,我覺得是比較好地入門之路。但是自己還遠遠沒有說有入行的衝動,第一是自己還需要成長,自認無法助人,第二是這一行真的養不活自己啊!
知乎處女貼,以上回答皆是個人感悟
醫學院諮詢心理學碩士表示已經改行
給你幾條參考吧:
入行很窮,
能看好病需要很多年經驗,
行業現狀黯淡,
社會上賺錢的轟轟烈烈的心理學培訓和理論都是騙人的,
心理科在醫院地位很低
但如果心理狀況出問題了,還是要去精神科醫院的心理科看病,社會上的機構水平參差不齊
醫院也有適合你和不適合你的醫生,仔細選擇
最後還是建議你別入行
---------------------------兩年後的分割線----------------------
現16年7月,距第一次答案兩年,有些新的想法
社會發展到今天,對心理諮詢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心理諮詢行業也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從職業生涯的角度看,一個行業可以分為曙光期、朝陽期、成熟期、夕陽期,心理行業目前還處在曙光期,也就是行業內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像趴在玻璃外的蒼蠅,看得見,摸不著,話說,業內的這個比喻,也是醉了。。。)。有鑒於此,有許多人希望能夠進入心理諮詢行業,成為行業中的一員。由於他們對心理諮詢行業不了解,對成為心理諮詢師成才規律不了解,因此在如何進入心理諮詢行業問題上有不少困惑。我們今天就跟大家談談進入心理諮詢行業的途徑和方式問題。
進入心理諮詢行業的兩個出發點:一個出發點是學心理學專業,畢業後進入心理諮詢行業,一個出發點是參加人力資源部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培訓然後進入心理諮詢行業。
一般而言,高中生和大學生可以選擇第一個出發點,職場人士可以選擇第二個出發點。高中生想入心理諮詢行業,可以在填寫高考志願時報考心理學專業(或應用心理學專業),大學本科生想進入心理諮詢行業,可以在考研的時候報考心理諮詢、心理健康教育、臨床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生。
對於職場人士,並不建議重新報考心理學研究生,這是因為心理學研究生教育內容與心理諮詢工作本身的直接相關不大,對個人的諮詢工作幫助不大。但職場人士為準備考研和研究生畢業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有些得不償失。
進入心理諮詢行業的兩條途徑:1、先進入再修鍊 2、先修鍊再進入
所謂先進入再修鍊就是先通過應聘心理諮詢機構的其他職位(如助理、文員、銷售、管理、會計等)而進入心理諮詢行業,進入心理諮詢機構後,在從業過程中參加機構的員工培訓和個人自我成長,最終具備心理諮詢師的素質和水平,在合適的時候轉為心理諮詢師。
先進入再修鍊的好處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當心理諮詢機構需要諮詢師的時候,由於本人已經在機構中學習和成長,就比較容易轉到諮詢師崗位,另外可以免費或者半價參加本機構心理諮詢師培訓,弊端就是目前心理諮詢行業的工資水平相比其他行業來說要低一些,個人收入會差一些。
所謂先修鍊再進入是指發展自己的第二職業,在自己在現有崗位上繼續工作,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心理諮詢的培訓和實習,提升自己的心理諮詢水平,待水平具備和時機成熟後,跳槽到心理諮詢機構。
先修鍊後進入的好處是個人工作收入不受影響,對家庭的影響比較小,弊端是工作和學習要同時兼顧,自己會比較辛苦。
就這兩條途徑而言,對年輕人或者學生來說先進入再修鍊比較適合,對於拖家帶口的上班族來說,用先修鍊再進入更穩定一些,也容易得到家人的支持。
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兩條道路:一條是自主成才道路,另一條是系統培訓成才道路。
第一條,自主成才道路。所謂自主成才就是指你根據自身條件和個人興趣安排心理諮詢成長所必須的學習培訓、實習、督導活動,最終達到具備心理諮詢師職業水準的過程。選擇這條道路,需要做幾項工作:(1)聯繫心理諮詢機構取得心理諮詢實習機會;(2)參加成長小組,如心理諮詢書籍的讀書小組,案例討論交流小組等,學員之間可以互相學習成長;(3)參加心理諮詢理論技術培訓課程,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4)找到自己的指導老師,有老師的指導自己才能進步更快,也更容易進入諮詢行業。
第二條,系統培訓成才道路。這是指參加醫院、學校或社會機構提供的系統的心理諮詢培訓訓練而最終成為心理諮詢師的過程。這樣的方式和自主成才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成才速度比較快,能夠以最短的時間進入心理諮詢行業。一般來說,可以在1-2年就可以具備心理諮詢師的素質水平,成為合格心理諮詢師。相比自主成才需要3-5年來說,可以快很多。
今天先說到這裡。
初心客廳資深心理培訓師:王濱稷,主講婚戀情商與職業生涯發展。
心理諮詢真的那麼的朝陽嗎?作為一個心理學本科生深感擔憂。我在一個偏僻的城市——河南信陽師範學院,曾經在一個諮詢中心做兼職,發現「老闆」的收入還可以,不知道是不是她從事的兼職——培訓課講師、類似雷鳴老師般的在一個求職節目中當指導嘉賓。。。但是看著收入還可以。
但是我不得不說,成為合格的諮詢師需要大筆錢進行培訓上課,還要有人脈。在學校一個本科生卻是學不到什麼,諮詢師是入門容易成功很難。。
原諒我說的沒什麼重點。如果把心理學當成一種興趣還是不錯的,諮詢師等一定歲數,閱歷到到一定境界在考慮吧。
原來是另一個行業畢業的,也是畢業兩年後跳到了諮詢行業。上課、個人成長、督導加在一起,細算的化這兩年多花了5-10w可能是有的了。但收入卻是很微薄。北京的工資給的會高一些,但工作並不好找,生活成本也很高。二線城市工資就更低了。如果英語好,可以去報一些中美中德的培訓。業內能力的高低、證書的好壞,很多時候都很縹緲,但如果能走到一線的級別,誰的臨床能力更強,還是分的出來的。曾經有個老師說過,如果諮詢是唯一收入來源,那就是做不好諮詢的,因為來訪者會投射出貪婪到諮詢師身上。而且不用太久,工作半年,情感就很容易開始耗竭,做一些講課和培訓會好一點,收入也會稍微高一點。總體來說,進這行和堅持下去都需要金錢和毅力,仰或潛在動力。如果只是想作為職業或賺錢,除非真有天分能 成為大師,仰或多做企業,否則,幾乎前路渺茫。
作為有10年心理諮詢工作經歷的人 說句實話,心理諮詢工作是旺事不旺才,目前中國心理諮詢市場做起來很艱難,如果你從業是為了養活自己,謀生,我勸你還是不要入行,如果你有足夠的錢支持你,那麼你可以下水試下。諮詢師為什麼要轉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經濟收入無法保證,甚至連養活自己都不能,不要聽那些宣傳。
如果是出於興趣,可以多看看心理諮詢相關的書籍,如果是想轉行,加入心理諮詢師行列,那麼就可以參加正規的心理諮詢培訓機構舉辦的心理諮詢培訓,並且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獲得心理諮詢2級或3級證書。如果是想將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方面的技術進一步提升的話,可以考慮學習催眠治療技術。
最主要的是感興趣。如果不感興趣的話,無法學好學精。
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愛好 / 堅持 / 生活
有80%的人對工作迷茫
走出迷茫,取決於你有沒有關注我們
你不關注一下嗎?
有技可循 丨 心理諮詢師
國內的心理學真正發展也就十來年,心理學發展規律跟其他行業不同,自然災難,戰爭,經濟危機,社會問題等都會促使心理學發展。比如汶川大地震把中國心理學往前整整推了10年以上。一場地震,讓這麼多的人失去原本美好的家園,失去親人朋友,甚至失去健全的肢體,給心理帶來無法想像的衝擊。雖然有大量的愛心人士的幫助,但還遠遠不夠,因為愛心代替不了專業,還需更多專業的人去幫助他們,由此政府和社會發現心理諮詢師的重要性並促其發展。
心理諮詢師是需要終生學習成長的職業,像老中醫一樣,行業里待得時間越久,經驗積累越多,他的功力就越深厚。
那什麼樣的人適合從事心理諮詢師呢?
從性別角度來考慮,男性和女性能力是比較均衡的,女性天生就是讀心師,觀察力強,對情緒觀察是比較敏銳,而男性邏輯思維能力更強些。
從人格特質角度考慮,如果你是一個暖男,且對一些奇形怪狀的現象接納程度比較高,並能理解別人的想法,有一顆天使的心,願意幫助別人,那麼你是比較適合從事這一職業。打個比方你是一位諮詢師,咨客告訴你,他有偷窺的習慣,如果你心裡非常的鄙視他,排斥他,而不是理解他,那麼你可能不太適合從事這個職業。
好的性格特質,會讓你在職業路上走的更遠,技術和能力方面後天是可以彌補的,但先天的東西卻難改變。比如有人格障礙的,迴避型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戀型,這些都不是適合從事這一職業的。但有輕微抑鬱症的人卻是可以從事心理學,據我所知國內第一批進入心理學的前輩,覺得自己有問題,試圖去解決,然後自己去摸索。會有一個評估,自身問題未解決是不可以對別人進行諮詢的。
心理諮詢師有多少收入?
根據地區和資深程度不同,國內諮詢師的資費大概在200—1000元每小時,均價500元每小時,高端的1500—2000甚至5000元每小時。在網上有許多培訓班發一些誘人的廣告語:免費培訓,兩個月助你成為金牌心理諮詢師,年薪50萬。這些純屬忽悠逗你玩兒,天下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任何職業的成功都是靠經驗和時間的積累。你看到別人的成功,哪個沒有花十幾年時間,希望大家理性一點,不要被這些廣告騙了。
心理諮詢師學習及從業有哪些困難及壓力?
是否覺得心理諮詢師賺錢太容易了,其實不是這樣,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壓力,不是行業人是不清楚。
首先,費用高。你要從事心理諮詢師,學習費用每年需要5萬以上。我指的不只是考證的費用,而是諮詢技術學習,比如催眠、認知療法、行為療法、NLP、薩提亞等,持續時間最起碼要5年以上,且不代表你學習5年後,就不需要再交學費了,只是相對少一些。我有一個心理學同學叫寶蓮,4年花的學費不下20萬,當然,這其中包括吃住行,現在事業只是剛剛起步。
第二,時間跨度長。作為十年的規劃,前3—5年是基礎知識的積累。基礎形成之後,你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諮詢技術門類,慢慢沉澱出自己的風格,有了風格之後,你才會想拜哪個名師。術有專攻,抓一個有效率的投入,因為心理諮詢的方法和技巧有數百種,你至少要專攻2到3項諮詢技術,而不是什麼都想精通,集百家之長,這是很難的事情。
第三,轉行率超高。考到證的人,不到10%的人打算從事,在加上心理諮詢師是高危人群,大部分人會在從事五年內轉行。因為客戶花錢,基本都是傾訴不好的事情,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對心理諮詢師情緒干擾也很大,諮詢師一天只能接3-4個咨客。如果負面情緒影響到心理諮詢師,那便需要上一級的督導,或者同行中自己認可的諮詢師,也可以督導,督導的費用可能比個案更高,每小時1000 -2000的都有。2到3個月督導一次,一個階段的督導是5次到10次。
若從事心理諮詢初衷是為了幫助別人,很多方面你會得到提升跟回報。若你的目的是賺錢,那你的功力會越來越差,這個是很奇怪的現象,無法解釋,行業里的人都這麼說。
怎麼選擇學習的途徑?
從事心理諮詢,必須要考從業證書,證書是面向全社會。只是考到證書,並不代表你已經學會了這項技能,你還得去培訓機構進行諮詢技能的學習。不過,我建議初期你不要去,打個比方豬八戒吃人蔘果,一個接一個吞,但是沒有真正的吸收,你的基礎沒打好,錢更多的是浪費,很多東西你是消化不了的,你更需要的是規範的基礎開始。而且初期你還會被騙,比如「打著心理與財富的課程」,教的卻是管理東西,這個跟心理諮詢師八竿子打不著,欺負不懂的人,花費還得上萬。我建議你參加當地心理學協會,報名費用還是很實惠的,一年就幾百塊,加入這個氣氛,多聽聽前輩,他們這條路怎麼走的,自己適合哪種風格。
如果你經過三年的理論基礎積累,覺得這個行業非常適合自己,那你的花費才真正的開始。你必須要參加培訓課程,在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培訓機構比較成熟,每個機構收費不一樣,有些性價比高,有些是靠包裝,初學者很難分辨。你往往只能憑感覺,感覺這個學過來是否有用,是否是自己想要學的,若不喜歡,再好的東西也不適合你。你可以報名培訓機構學習之後多問問你的同學,上一家培訓機構如何,跟現在學習的培訓機構做一個對比。你的同學基本是來自全國各地,一種是有經驗的,需要技能深造;另一種是自身心理有問題,需要解決。你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學到的技巧用在自己或用在同學身上,你的同學基本上是你的第一個咨客,這個是實踐過程,初學者都是這樣經歷過來的。
心理諮詢師成長不僅僅是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架構,個案積累量才是對諮詢師最重要的考量。個案積累最起碼得要3000小時以上,3000小時以下基本上是不賺錢的,賺的錢也要投資到學習中。所以說我們對諮詢師一般考量不在乎你有什麼等級的證書或師從何處,你的從業時間,實打實的個案積累才是最寶貴的技能經驗。
對心理諮詢師未來市場的看法。
前中國的市場非常不成熟,而且混亂,至少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我很看好心理諮詢師未來市場,因為市場的盤子太大了,比如失眠、失戀、戒煙、抑鬱、親子、家庭問題等,可以用億數字來算。但是國內目前的市場絕大部分處於一個啟蒙階段,而且作為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做獨立職業,在這行現在是相當的困難,困難在於市場還不成熟,人的意識還沒逐步把心理諮詢作為必須。 要等85後90後成為中堅力量, 他們對心理諮詢接納程度更高。
職業技能交流,請關注微信: 有技可循
你對什麼職業技能感興趣,給我們留言,我們替你尋找。
[ 圖片來源網路,非內容當事人,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有疑問直接留言,我們將會及時回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