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可能得抑鬱症?

最近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不稱心的事情。情緒非常失落,頭痛,暴躁,易怒。也找不到合適的人傾訴,這樣下去的話會不會就要發展成抑鬱症了?不過感覺事還是挺普遍的,基本上每個人都會周期性的經歷這種時期吧,我們應該學會怎樣調節呢?


抱歉,那叫抑鬱,並不叫抑鬱症。
嚴格說來應該算是應激性反應,面對事件壓力,出現類抑鬱情緒,程度無法達到抑鬱症。當事件壓力移除,情緒馬上逐漸緩解,比如新入職,入學,轉學,失戀,考研等等,所以很多這類人誤以為自己就是抑鬱症,甚至為自己走出抑鬱而高興的分享經驗,其實他們僅僅是克服了當前的壓力而已。
此類情況出現多見於性格缺陷,心理治療效果相對好。


是啊,是啊
平時越逗比病的越嚴重
所以平時一定要多關心關心我
比如不定期送些零食什麼的


一不是,抑鬱症不是每個人都有可能得,也不是一定要經歷多麼重大的創傷、刺激才會得抑鬱症。
有個名詞叫做【抑鬱症易感人格】這種人格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產生抑鬱情緒也更容易得抑鬱症,就好像一個人腸胃不好,吃一點辣的涼的就拉肚子,腸胃好的,一邊吃辣一邊喝冰啤酒也沒事。同理易感人群可能在一些現實刺激、創傷後就很容易長時間處於抑鬱情緒中,久而久之發展成為抑鬱症,易感程度低的人即使遇到一些不小的創傷挫折,也能在一段時間內調整好情緒,恢復心情。
至於什麼導致易感體質,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社會因素(社會支持差...)、生理因素(遺傳..)、個人因素(歸因方式、自我效能感...)等等。
題主不要總是擔心自己得抑鬱症,這種心理暗示無益於身心健康,題主可以嘗試每天適量運動,慢跑,游泳,約著朋友去打打球之類的活動對改善情緒的幫助都很大~


推薦閱讀:

「潔癖」算不算一種逃避心理?
感覺自己很失敗,為什麼會這樣,我應該怎麼做?
宿舍一哥們鬧鈴響了卻不關,把其他人都吵醒了自己還在睡好像完全沒聽到,這是什麼心理?
你所在的職業會造成哪些「職業病」?
膽小、自卑、臉皮薄的人怎樣才能變得陽光積極?

TAG:心理 | 情緒 | 抑鬱症 | 抑鬱 | 對抗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