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周杰倫的中國風歌曲,播放給蘇軾這樣的古人大家聽會怎樣?


蘇軾一聽:曲子還行,但是文筆太差,待我次韻一首,再唱來聽聽。說罷刷刷刷,三分鐘一首新詞搞定。

李清照不屑的一聲輕笑:這是什麼詞什麼曲啊,句讀不葺,曲不著律,詞不達意,不堪聽不堪聽,我還是喝酒賞花去吧。說罷捂著耳朵跑了。

柳永捻著鬍鬚,靜靜聽著:唔,這段曲子不錯。嗯?這段不對啊,邊說著邊比著指法。一曲聽罷,柳永說道:「這曲子我覺得還可以改一下,不過這詞我一句都沒聽清楚啊。」

姜夔卻在邊上道:」吾覺此曲上佳,各種器樂配合極具創意,待我先把曲譜記下來,回去好好研究。當然,比我的《暗香》、《疏影》畢竟是要差一點的,還是太年輕啊。

辛棄疾卻猛拍欄杆斥道:「朝堂上皆聞此靡靡之音,我大宋亡國之日不遠矣!」


這個腦洞我來開,先說好有人想要藉此題黑這首經典的《菊花台》可以直接把這位朋友拉黑了,《菊花台》當年獲得了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入圍第79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56名單)和第十八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先後有陳燮陽老師編曲的交響樂版、民樂版各種版本多的不要不要的。
首先,宋朝的宋詞是有曲子的,曲子詞源自漢族民間,通俗文學的觀點已得到廣泛承認,說白了,宋詞就是當時的流行音樂歌詞,「有井水處皆歌柳詞」和現在「有音樂排行榜周杰倫都是第一」沒啥區別。
接下來,大家高中都學過,詞牌名,每個詞牌就是不同的曲子,這曲子好聽啊,大家都喜歡來填一填看,依著這韻看哪位才人能寫出好詞來,蘇軾就是這裡面的大家了,雖然可能不多會吹拉彈唱,但一定是精通音律的,不僅填了大量婉約詞,更是開創了豪放派,一定程度上擴展了詞皆言「艷情」的局面。
那周杰倫穿越過來拿著有電的MP3放開聽,蘇東坡會是個什麼感覺呢?
首先,會奇怪裡面鋼琴和提琴的音色,然後聽到古箏等民族樂器又會很熟悉,想要知道這些樂器在一起合鳴有什麼獨特的,然後是曲子,周杰倫唱的肯定和當時唱曲的唱法不一樣,發音更是不一樣,那時的官話是杭州?開封話?現在的國語是普通話,也就是北京話,這個詞應該只能聽個大概意思,這個曲子的節奏應該比當時快,長短格式也不一樣,但旋律好聽放在古今都是適用的,蘇軾喜歡的話應該稱讚是一首創新的曲子,想要填詞一首,填的好的話,說不定當時就會傳遍天下人人都填了,一個叫菊花台的新詞牌就這麼誕生了。
至於方文山的詞,是文白結合,怎麼說呢?古代也有白話小說和咱們學的文言文還是有區別的,當時的文白肯定也有,但方文山的修辭或者用詞可能會讓人感覺有些怪怪的。
【MV】周杰倫
-菊花台 09鳥巢音樂會現場版
【MV】周杰倫
-菊花台 成都歌友會現場版 07/05/17-高清MV在線播放
【MV】周杰倫
-菊花台 雨下一整晚 超時代香港站 飯拍版
【MV】周杰倫
-菊花台 2010上海演唱會版
【MV】周杰倫
-搞笑情景劇 菊花台 滿城盡帶黃金甲首映慶典
交響樂版:【MV】於紅梅
-菊花台 輝煌50年中央民族樂團建團五十周年慶典音樂會 現場版
【MV】模仿翻唱
-菊花台 貴州大學音樂會 飯拍版
中國愛樂樂團【MV】中國愛樂樂團
-菊花台 2009新年音樂會演奏
民樂(大比例)版:【MV】於紅梅
-菊花台 江山如此多嬌 中央民族樂團民族音樂會 現場版
京劇版:【MV】群星
-菊花台 天津衛視國色天香 現場版
男中音版:【MV】廖昌永
-菊花台 2008年元宵晚會現場版
女版:【MV】王莉
-菊花台 與時代同行大型電影音樂會 現場版
合唱版:【MV】群星
-菊花台 現場版
【MV】李玉剛
-菊花台 現場版
男女對唱(哈哈):【MV】李玉剛
-菊花台 李玉剛北京精彩演唱會 飯拍版
聽完這些,有沒有感覺這首有時像梁祝那樣哀婉,有時又尼瑪太悲壯了,都快哭了!嗚嗚
翻唱:
【MV】楊千嬅
-菊花台 現場版
【MV】楊宗緯
-菊花台 第4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現場版
【MV】林志炫
-菊花台 2008演唱會版
【MV】王潔實
-菊花台 音樂廳現場版


大鬍子一聽「嗯,調子倒是蠻不錯,只是沒聽清詞是啥。」攏一把鬍子道「奧,剛才那只是哼個調子呀,菊花台,是這個曲牌么,看老夫給你湊一個( ?,_?)」


生死兩茫
無處話凄涼 曉山青雲山亂
幽夢還鄉
明月松崗 唯有淚千行
相逢也應不識只恨鬢如霜

把酒問天
今昔是何年
人道是美周郎驚濤拍岸

籬邊悵望
雲有溫柔鄉
綸巾羽扇 葉幾時黃

談笑間 鬢如霜
酒酣胸膽尚開張 何日遣馮唐
西北望射天狼

水連天 獨來往 盡把沙洲寒枝揀
人道我 此處可心安 為鄉

------(只是一條可愛的分割線)

題外話:我這麼有才,你們為啥不邀請我取匿( ̄へ ̄)


勉強結合專業來答一答。先說結論:喜不喜歡不一定,但肯定聽不習慣!原因是律制的問題。
我們知道,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三種律制分別是:十二平均律、純律、五度相生律。中國古代的律制一般都是沿用的純律,而現在的流行音樂用的則都是十二平均律,兩者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他們的音高有區別。
十二平均律是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等分,1200音分,c到d是200音分,d到e為200音分,e到f為100音分等等,以此類推。而純律則是對於每個音的音高進行計算,具體數值手頭沒有,大約是同樣在1200音分內,c到d是196音分,d到e是212音分(數據記得不是很清楚,小弟樂律學學的很一般)這樣比較複雜的規律進行計算。
也就是說蘇軾時代的音高和現當代都是不一樣的,音響效果自然也不一樣。現在大部分中國人都已經習慣了十二平均律的律制,對於中國傳統的一些音樂並不是十分喜歡,究其原因就是大部分中國的傳統音樂沿用的律制仍然是純律,所以部分中國人的耳朵已經不習慣這種律制,就更談不上喜歡了!
趴在寢室,用手機排的版,一些數據不一定對,但是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一定會驚奇弦樂的音色,然後覺得好聽,既然我們覺得好聽,古人也一樣


沒人好奇拿什麼放么


蘇軾:此詞比我詞與柳詞,何如?
對曰:
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
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
方先生詞,須高玉慶、趙偉洲、牛成志,執快板玉子薩勒機,唱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


詞太差!


菊花台還不如 棠梨煎雪 白石溪呢╮(╯▽╰)╭講道理

我覺得白石溪放到古代勉強還能當下里巴人或者那種青樓曲

中國風就真的算了吧

這就是現代化的中國音樂,和中國化的現代音樂的差別


這個問題蠻有趣的~稍微答一下,如果有討論的話我可以再貼論據方面 :)

1. 大家可以上網搜一下中古漢語的發音,我給朋友(都是普通人)聽過,大部分的評價是「有點搞笑」或者「很像方言」,所以反過來看,蘇軾聽到我們現在的讀音應該是不太習慣的~

2. 以前看過文獻,是傳教士給明朝官員聽西方古典音樂的記載...明朝官員很禮貌地聽完並給了答覆,認為西洋音樂有趣但紛亂、難以適應。如果是周杰倫的流行音樂的話,旋律性會更強,復調性會更弱,相比起來蘇軾應該會更能接受。但中國人長期習慣單聲部音樂,因此應該對周杰倫音樂里的和聲接受度比較低...

3. 中國古代用的是五度相生律,跟現在普遍使用的十二平均律有些不同...我們聽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可能會覺得有些有氣無力,聽傳統戲曲可能會覺得有些音跑調了,這就跟律制有些關係~蘇軾聽菊花台的話應該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4. 如果詞也屬於判斷範圍的話,蘇軾應該聽不懂,如果寫下來的話他應該能看懂但覺得俗套,因為那個時候文言文與白話文還是分開的,如果寫下來並譯成宋時的文言文,他應該會覺得意象和內涵都太過簡單~

暫時就想到這些,當是拋磚引玉了 :)


老夫聊發少年狂,雙節棍,七里香,愛情懸崖,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東風破,看孫郎。。。


蘇軾說這是輕歌曼舞啊靡靡之音啊


這個詞寫的是什麼玩意啊,又粗鄙還堆砌。菊花台滿地傷,這個得改改啊,不夠委婉還不夠真切呀。還有你那啥冰冷的絕望太露痕迹了,不雅不雅。還有……唉,現在的年輕人喲~


古時的唱應該不會有那麼複雜的伴奏,沒有擴音,樂器太多把人聲都掩蓋了,所以要真是古人聽到現代流行音樂,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好吵


蘇軾:「呦呦切可鬧,煎餅果子來一套,老朽瞬間年輕了3000歲。周公子你唱的這些歌曲啊,Excited!」


可能會有種我們聽網路歌曲的感覺吧,比如他們聽到:
"我左拳打開了天化身為龍。"

這麼白話這麼中二的詞,會有種我們聽:"拜帝王斗蒼天,奪得皇位已成仙,豪情萬丈天地間,續寫另類帝王篇。"的感覺吧。假如你在告訴他們這是幾百年後子孫創作的中國風,大概他人都傻掉了,並表示


聽說東風破抄襲我的東坡肉?


宋詞是可以唱的,
只是音調已經失傳了。
方文山的作詞水平比蘇東坡差得遠了……


「愚兄的韻腳錯啦……」


蘇軾在是個文人之前,他首先是一個萌萌的有血有肉有溫度的人,所以可能說:

你特娘的弄啥嘞?


推薦閱讀:

如果嫁給蘇軾,蘇大公子會一生只娶我一個人嗎?

TAG:歷史 | 周杰倫人物 | 蘇軾 | 古代 | 中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