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對《約翰·克里斯朵夫》中的音樂描寫很不滿,這是否表明傅雷的音樂素養不夠現代?

斯特拉文斯基對《約翰·克里斯朵夫》中的音樂描寫很不滿,這是昆德拉說的,昆德拉本人也對羅曼羅蘭很不滿。


有人對一樣東西不滿,不一定就是這個東西真的不好啊。而且傅雷只是翻譯者,又不是他寫的。作為文學作品來說,約翰克里斯多夫有足夠的成就,並不能因為其中對於音樂的描寫不夠好,傅雷就放棄翻譯他。我讀過傅雷的譯文集,其中也有些文章並不能達到多高的高度,但翻譯講的是文化的交流,而不是說不夠完美的東西就棄之若履。而且憑藉昆德拉的特徵,他不喜歡羅曼羅蘭應該是情有可原的。
對於音樂我不懂,但是對於小說,我姑妄言之。
羅曼羅蘭選擇音樂作為約翰克里斯多夫的生命體現與之一直伴隨,實在是一種很巧妙的寫法。因為在世間的那麼多東西當中,音樂算是和能把人類情感描繪和複製的比較好的媒介之一。對於音樂的喜好和對其修養的提高一直伴隨在約翰的生命當中,這是他的追求和理想。而約翰也通過作曲作為表達情感和自我磨練的方式。在很多描寫的段落當中,羅曼羅蘭將約翰的思路和情感與音樂交相輝印,不但加強了文章的主旨和感情性,也讓文章更加可讀。
對於作品中音樂的選擇,完全出於羅曼羅蘭的個人愛好。比如在描寫約翰年輕的時候,他提及說約翰熱愛一些輕鬆甜俗的樂曲,並在作曲中流露著這一傾向。這大概暗指約翰的不成熟。而所選出來的樂曲在羅曼羅蘭聽起來是媚俗的,但在很多別的人聽起來就不一定是。畢竟閱讀和音樂的口味完全因人而異。我個人最喜歡的曲子是拉威爾的 波萊羅 和 悼念死去公主的帕凡舞曲,還看麥兜看到哭,在很多人眼裡這也許是很幼稚的口味,但確確實實的感動到我。


"不準說羅曼羅蘭壞話!""米蘭昆德拉是神!""傅雷、斯特拉文斯基、現代?"


這個問題的邏輯關係很奇特,且讓我靜一靜想想今天中午保姆做的飯不好吃是不是上午給我理頭髮的理髮師的原因。


傅雷只是《約翰克里斯多夫》的中文譯者之一,斯特拉文斯基看的肯定不是中文版,傅雷先生躺槍。這應該只是題主的筆誤。
《約翰克里斯多夫》一個大的特點就是聲與文的結合,小說作者要把各種激昂交迸的音符落實在紙張上已不是易事,更何況到了讀者的眼裡心裡更是另一種體驗,有人覺得不好不足以說明羅蘭音樂素養不夠,更何況藝術本來就是沒有硬性標準的,所以需要題主自己去分辨,總之文學素養肯定是夠的。


斯特拉文斯基對《約翰·克里斯朵夫》中的音樂描寫,有可能是因為他和羅曼·羅蘭的風格不同。羅曼·羅蘭的風格在當時看來是比較傳統的,對當時的「現代」音樂並不贊同。比如書中有這麼一段話:「 沒有東西,"克利斯朵夫繼續說。"沒有音樂,沒有發展。前後不相銜接,簡直站不住。和聲很細膩。配器的效果頗有些很美的花腔,格調很高。但內容是空無所有,空無所有…… 」 這段話評論的是德彪西的《佩萊阿斯與梅麗桑德》。當然,後面的評價有轉折,但依然是「 頗有些貪逸惡勞的意味,想以最低限度的疲勞來獲得效果,因為懶惰而不願意費力去建造瓦格納派的巨制。」

既然他對德彪西的音樂是這種評價,那麼斯特拉文斯基不滿意也就很正常了。


求原話。


推薦閱讀:

主題為吃喝的群,可以設定什麼優雅的群內頭銜呢?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1984》里黨的口號是「無知即力量」,哪個更有道理?為什麼?
不如用佩妮姨媽的視角寫寫收養哈利之後的日常?
如何理解魯迅小說鑄劍中的人頭唱的歌?
同樣有「聖母情懷」,為什麼討厭李尋歡的人遠遠多於討厭花滿樓的?

TAG:小說 | 音樂 | 文學 | 外國文學 | 米蘭·昆德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