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尚書》真的是偽作嗎?

有傳說它們是後人偽作,還有說《戰國策》里有託名蘇秦的偽作,是真的嗎?


目前的古文尚書大多認為是晉人偽造。
至於先秦時期已經存在的(經先秦文獻引用或經出土竹簡證實的),也不見得名副其實。你看看殷商青銅器銘文,大都詰屈聱牙,難以卒讀。清華簡中的《保訓》也非常難讀。
你看看《五子之歌》,行文那麼流暢,一點也不像是商以前能出現的。再者,在《堯典》《禹貢》《五子之歌》那個時代,有沒有成型的文字都不好說,更別提能一直保存下來的文字記載了。至於會不會口口相傳,夏商一千年,口口相傳的東西早就面目全非了。

《戰國策》成書在焚書坑儒之後,有些地方想偽托太容易了。至於到底是不是,也沒辦法判斷。除非之後出土先秦竹簡。


《尚書》不能簡單地說是真還是偽,謹慎並且準確一點應該這麼說:當今通行本《尚書》中的一些篇章是偽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尚書》,字面意思是「上古之書」或「尊貴的書」,是從上古時代到春秋時期的各種重要歷史文獻資料的彙編,它其中包含的文體非常繁雜,裡邊有正兒八百的歷史記錄,也有王、大臣、名人的傳記、專訪和演講稿,甚至還有自然學科中的論文和工具書,總之是一切有價值的古代資料的總集。

這些書的來源各有不同,最初都是一篇或幾篇在一起零零散散地流傳下來的,後來孔子在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在「書」類文獻中挑選出100篇編在一起,用作學生教材,這才第一次有了結集形式的《書》出現。在儒家思想中《尚書》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作為這部書的總編輯,孔子也有個問題,那就是他編「書」純粹是出於個人的學術需要,那些不符合儒學的「書」孔子自然就沒有編進去,有些「書」也就因此慢慢失傳了。

但就算是孔子編的這部《書》命運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布《挾書令》,禁止民間收藏圖書,凡是民間收藏的《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全要送交官府集中燒毀,這給秦漢之際的文化和學術交流製造了一個斷層,到西漢初年國家尊崇儒術,決定大力辦學時,已經找不到幾篇可以學習的「書」了。最後是漢文帝的宰相晁錯打聽到濟南有個秦代的大學教授懂這門學問,就尋訪到他,結果老先生手裡也沒有任何「書」的文字記錄,只能憑記憶背誦,由他的女兒重新把這些「書」寫出來。就這樣,一個90多歲、說話含混不清的老人用濃重的濟南方言口授了28篇「書」,用當時通行的漢隸字體寫成定本,由於記錄它的文字和先秦的「古文」有區別,因此這個版本被稱為「今文《尚書》」。

今文《尚書》後來還有零星篇章的補充,應該說今文《尚書》基本上都是比較可靠的上古文獻資料。

與今文《尚書》相對應的是「古文《尚書》」。西漢時代,魯恭王大興土木給自己修建宮殿,拆了孔子故宅,在一段牆壁里發現了另一部《尚書》,這部書是用先秦六國時的字體書寫的,就被稱為古文《尚書》。後來一些民間偶得的」書「也被編入古文《尚書》,這部書經過孔子後人孔安國的再次整理,篇目比今文多了16篇。

到了西晉永嘉之亂,宗室南渡,北方淪陷,國家圖書館再次毀於一旦。東晉初年,朝廷又求書若渴了,這一次,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這部《尚書》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書》33篇、古文《尚書》25篇,這部書倒是沒有再次亡佚,現今流傳的通行本《尚書》,就是根據梅賾所獻的這個版本編修的。

起初這個版本好像一切正常,梅賾也因獻書有功,被大大地封賞。然而到了宋代,考據學興起,這本書中的疑點就越來越多了。歷代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質疑,具體的不再多說,總之他們認為梅賾獻書中比今文《尚書》多出來的篇章,都是東晉時代根據史籍里引用過的《尚書》的殘章斷句偽造的,其中最直觀的證據是:今文《尚書》大多晦澀難讀,因為其中有些是用公元前1000到1500年左右的古漢語寫成的,可以說是文言文里的文言文,漢代人已經看不懂了,但多出來的那些古文《尚書》篇章卻淺顯易懂,說誇張點,就像現代人看《西遊記》差不多吧。

「偽古文《尚書》」就是這麼來的。

總之,從宋代開始,《尚書》的今古文之爭就是學術界的一大公案。清代學者閻若璩專門寫了一本《古文尚書疏證》,系統地論證古文《尚書》為偽作,其中一些觀點在現在看來也不過時。但也有一些學者堅信東晉以來的古文《尚書》不偽,是同一篇《尚書》的不同傳本,或是真正《尚書》篇章的白話翻譯版……

這道公案經歷了20世紀初古史辨時代,又牽扯進了近些年來夏商周斷代爛尾等等因素,學界的一些爭辯也越來越變成黨同伐異,而不是冷靜客觀的分析和研究了。

清華簡的公布為「偽古文《尚書》」到底偽不偽提供了很多直接的證據,但學界的爭鳴估計還要繼續一陣子,其實也很容易理解,讓研究了一輩子的學者完全推翻自己的觀點,談何容易呢。

有些是憑藉記憶寫的,如果有細節錯誤,歡迎指正。

關於《尚書》補充一點:先秦的古書大多都是單篇零散著流傳的,在《尚書》被編成一本比較完整的資料集之前,其中的篇章也基本上處於這種離散狀態。那些熱心學習和整理古籍的人會按照自己的需要編輯自定義的選集。孔子可以按照他的政治和學術觀點從這些篇章中編輯出一部《尚書》選集,墨子如果樂意也可以,但選的篇目肯定有很大的不同(清華簡中的「書」類文獻可能就是那時在孔子之外的一種《尚書》選集)。

《逸周書》相傳就是用孔子選完不要的「書」編輯而成的一種選集,裡面其實有很多非常古老而珍貴的「書」類文獻,但因為歷代不夠重視,這部書的訛誤非常之多,清華簡已經公布的一些篇目可以用來訂正其中的很多文字錯誤。僅舉一例:

例如今本《逸周書·祭公》有如下文字:「祭公拜手稽首曰允乃詔畢桓於黎民般……」「於黎民般」是什麼意思,從來沒有人能真正講通。清華簡《祭公之顧命》中的相應文字是:「公懋拜手首,曰:『允哉!』乃詔(召)畢(與「桓」可通)、井利、毛班,……」原來「於黎民般」是「井利、毛班」的錯字。「於」與「井」,「民」與「毛」,形近而誤。「黎」與「利」,「般」與「班」,音近而誤。畢桓、井利、毛班是穆王的三位大臣,即《祭公》中祭公稱之為「三公」的人。今本的「曰允」相當於簡本的「曰:『允哉!』」。這樣,文義就豁然貫通了。

要不是有善本可以參照,誰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

原文:光明網-光明日報

《戰國策》沒什麼了解,就我知道的,簡單來說,《戰國策》里有些篇章的確能算是偽作,因為它的寫作本身目的不是為了保存史料,它是戰國時代縱橫家們為四處活動寫的演講詞,性質類似於今天公關公司發的通稿,所以很多東西都是口若懸河,虛虛實實,真的史料也往往被添油加醋,存在誇大的成分,所以很難辨別其中的記載真實性如何。

更要命的是,司馬遷寫《史記》時可以參考的資料十分匱乏,最終把《戰國策》當做信史抄了很多進去,導致許多事實顛倒錯亂,甚至是完全子虛烏有的。比如說,蘇秦和張儀是不同時代的人物,《史記》里愣是讓他們關公戰秦瓊了。

《戰國策》的相關論述可以參看楊寬《戰國史》。


讀經重在明大義,而不是考真偽。


相傳先秦時期,《書》有100篇,是孔子收集並做序編輯而成的;秦朝滅亡後,《尚書》殘缺,由秦博士伏生傳29篇,因用漢隸書抄寫,故稱《今文尚書》;

西漢前期,相傳魯恭王拆毀孔子故宅,得到一部先秦文字書寫的《尚書》後稱之為《古文尚書》,它比《今文尚書》多16篇,後來又遺失了;

東晉時期梅賾又獻了一部《偽古文尚書》


我最近在看《尚書現代版》不錯的,裡面把真實的和偽造的都列出來,就是原文比較少。


一直覺得這是個尷尬的問題。題主所說的尚書 國語 是處在特殊歷史時期的文學作品。尚書和國語是古代史官用來記言記事。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以至於這些經書大批量焚燒。這就牽扯了兩大研究學派 今文學和古文學 今文學是兩漢之交,漢代獨尊儒術,大批次進奉獻儒家書籍,用隸書寫成,成立博士 太學進行官學。 古文學派則是由殘餘的儒生口耳相傳所作。如果糾結與偽作的話,太部分書籍都有問題。章太炎先生有本書《國學十八講》可以參考其對於偽書的甄別。出現於漢代的大一統思想是不會出現在先秦的。


推薦閱讀:

大學生自學古文,閱讀哪些書籍,怎樣去學比較好阿?
為什麼「枇杷黨」會受到批判?該不該批判?
天空的另一種叫法?
鍾會字士季,「會」和「士季」有什麼聯繫嗎?春秋時晉國也有個名「會」字「士季」的人,這是巧合嗎?

TAG:古文 | 國語書籍 | 先秦文化 | 文言文釋讀 | 尚書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