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從藝術層面考慮,毛澤東的書法是什麼水平?

相關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25238


一時手癢。因未對毛氏之墨跡有通透研究,故只對一樓中所列毛氏諸作品做一點淺薄的評論。一己之言,有未到處,請海涵。
第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論,其字作為學生習作來講,有些結體不整、章法凌亂也屬正常。然作為接受過私塾教育並以毛筆作為第一寫作工具的學生來說,這幅字實在當不上「有功底」這樣的評價,或許比之一些同樣習字多年的同齡人來說,也不算是好的。反是老師的評語的字跡很見功力,可見非無名師也。
第二篇,離騷,一樓從這幅字跡中推出其曾臨歐陽詢,當知不假。然這幅字跡筆畫無力,結體鬆散,字形板滯,雖有歐體之行跡,實無歐體之風致,至於所謂「有深厚的臨池功力」云云,私以為可不必盡信。須知今之習書者,凡臨歐體有三五年之功,已可稍得其法度,其字不至於如此;遑論舊時學生,習字終日,可謂甚篤,理當更佳爾。
此兩篇為學生時之習作,可知其習字不甚深。這或許與其日後能別開風氣、自成一脈、不拘於法度有一定關係,但只以此時論,恐非同學中之佳者。
第三篇是一還書便條。具體來說,此時毛的字法已略呈定格,結體的形勢已成。筆畫並無甚可觀之處,欹側之體式尚算有些意思。這張便條是向表兄借書的條子,且為表達歉意,故理應認真審慎書之,觀其字卻使人稍有覺失禮之感。
第四篇,為艾生題詞。必須說行草書中,肆意信手或可成就佳作,然則亦可使之毫無法度以致美感盡失。這篇題詞隨意而潦草,作為題詞而言實在有失品格,只「毛澤東」三個字尚有可觀之處。「即將晉入神品」是為諛辭爾。
第五篇,比之上篇來說已有了書法的意味,雖說仍未脫粗疏的嫌疑,但從章法來看已頗有氣度。「毛澤東」三個字依然最好。
第六篇,「力求進步」這幾個字,一樓將它評得神乎其神,實在過了。雖說從頭看到這裡,這一幅可以說最有功力,然而比起趙之謙康有為還沒有多少可比性。碑體最練力道和骨氣,可以說毛字從這裡才算真正有書法的意思了。
第七篇,「為人民服務」幾個字可以說是毛的名作了。就結體來看,毛的字到這裡才算脫出原先行筆粗疏的弊端,寫出了雍容和精緻的氣象。據我觀察,新華門影壁上浮雕的「為人民服務」幾個字,當有匠人於精細處稍做修改的嫌疑。若毛同時兼具雄健氣勢與精妙筆法,則謂之大家也不為過。
第八篇蘭亭序一幅,已見毛氏筆法的成型。「洒然無畏、劍戟森然」的評語算得上精到,然這一幅字還是輸在了字形結體的功夫上。小處不精,雖大處頗有雄拔氣勢,卻始終難臻佳作之境。至於錯別字什麼的,只當他是無心之過,不予理會。
第九第十兩篇,可見毛晚年時功力深厚。只在此時,毛才可以稱得上大家。筆法筆意、間架體勢、章法氣度,到這裡都可以稱得上是上上之選。然則從這樣的大作中,也還是顯露了一點年輕時在功底上的缺憾。好在毛字勝在氣勢,不以精妙聞世,雖然遺憾,也並不損其大的格局。至於說其草書已過懷素,「等而上之」,這一點我不敢苟同。懷素作草,落筆雲煙,飛流直下,一氣呵成,於通篇顯氣象,又於細處見風致,與之相比,毛字雖有通篇布局的意,缺少了一以貫之的力氣,始終有著意之嫌,「等而上之」的評價實嫌太過。
綜上,毛澤東當得上大家的名號,但功力上有硬傷。雖別出機杼,頗有不俗之處,但是否能躋身古今第一流書家,個人的意見是否定的。
以上是對字的評論。以下是一點旁的想法。
從來世人品評書家的作品,都始終難逃將書法與作者的生平氣質品格聯繫起來的習慣;當然,這無可厚非,原因實在於我們民族的內心深處一種對於完美人格的憧憬或者說是求全責備;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性地「寬於律己,嚴以待人」。故對於一些書家,許多人由於對其自身品格或生平行事上的詬病,會習慣性地在心裡把他的藝術成就降低一檔。例如趙孟頫,又例如近一些的郭沫若等。在我看來,「書畫難為心聲」(雖然此句意含貶摘),藝術與人雖不能說沒有關係,卻也不能說關係有多大。就對於毛書法的觀點上,很多時候很容易形成兩極分化:欽慕或崇拜毛的人,輕易就會認為字如其人,皆為完美;相反的,另一些人則會認為字如其人,一無是處——把政治情緒代入審美情趣里,在我看來,是可笑而荒唐的。
此外,我舉一例。就我所知,于右任在世時,即以書法聞名於世。然,當時只之人雖欽慕之,卻不以收藏於之墨跡為榮,蓋因於位高權重,將其墨寶供奉廳堂,則不免有鑽營奉承之嫌,近諛矣,恐遭世人所譏。等而觀之,大約對於毛書法的讚揚,頗有幾成是從阿諛奉承中來的,何況毛書實不及于右任,二人齊名,還是有些過了。在我看來,毛之書法與毛之詩詞頗為相似,氣勢上大開大合,有通天徹地之威,細節上難免有所不工。而將毛詩詞推至難以企及的高度,幾乎同代中無可相匹者,與古之詞宗詩聖相提並論,這實在與將毛書法評為直追先古登峰造極一般,在我看來,諛辭爾。
以上。胡言亂語,不知所云。


看了樓上高票回答,忍不住,翻出兩個小史:
1918年時,張申府是北大圖書館的代理館長(也有講是李大釗的助手),正是毛澤東的頂頭上司。 (以下直接引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c7dbe80100uk21.html 此史實在多處看到,有興趣可以自行查證)

作為一個圖書報紙管理員,毛是不大合格。他太自以為是,太我行我素了。管理員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製作卡片。卡片的功能是為了讓借書人檢索用的,所以字要寫得好,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字跡端正,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可是毛連這一點也做不到。他用那種龍飛鳳舞,並沒有多少根基的草體字書寫圖書卡片,顯然是很不合適的。何況那時,他的字其實是很差的,遠遠還不是後來被奉承的那樣獨樹一格,有懷素體風格的毛體,說得好聽點是「草字出格,神仙不識」。

張甚至要求毛重做卡片,毛當然沒有理由拒絕,卻恨聲不絕。他不知自省,不願改正,過分敏感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所以,他在給家鄉的友人寫信時流露:「受夠了洋教授的窩囊氣。」

另一個,是郭沫若老先生的評價(來自維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AD%E6%B2%AB%E8%8B%A5):

主席並無心成為詩家或詞家,但他的詩詞卻成了詩詞的頂峰。主席更無心成為書家,但他的墨跡卻成了書法的頂峰。例如這首《清平樂》的墨跡而論,『黃粱』寫作『黃梁』,無心中把粱字簡化了。龍岩多寫一個龍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沒有句點。這就是隨意揮灑的證據。然而這幅字寫得多麼生動,多麼瀟洒,多麼磊落。每一個字和整個篇幅都充滿了豪放不羈的革命氣韻。

若郭老先生地下有靈,看了樓上高票的回答,不哭都難!


書法講究功底,講究一筆一划皆有來歷,而不是胡寫。對於毛澤東的手跡,大家大多認為看不懂,認為是胡寫,我原來也這樣認為。祖父家有一套毛的書法全集,從他少年的手札到晚年書信手稿都有,翻了以後,我才看見毛學習王、歐、碑,草的痕迹,毛澤東確確實實是下過一番功夫的,尤其是狂草,我們看來是亂寫鬼畫符,正巧我為了寫字快些好看些在練王羲之集字草訣歌,毛書法中的草書完全符合規範的草書體例,但是毛的結體很有個性,我們很少有人能習慣。我也不專業,不能下好壞的斷語,就把毛的書法字跡來歷給大家對比一下吧。

而,讓我知道毛澤東的書法來歷最為驚艷的,毫無疑問是看到下面這個字帖

大家看是不是感覺很像啊!

下面寫了,這是明朝人徐渭的字。徐渭的水平借用鄭板橋的話「願為青藤門下走狗」,徐渭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可見鄭板橋對他的推崇與景仰。這幅字可以看作毛澤東結體的一個先例,至於草訣歌以及毛各時期書風的變化,明天再補。

————————2015.12.4分割線——————
毛的書法各個時期風格不同,我查到了祖父家那套書的書名是《毛澤東手書真跡》,網上我目前就找到了題詞題字卷,回去翻翻詩詞卷,我記得有一篇沁園春雪是用楷書寫的,極其雄渾。

首先看一下毛的「紅」字寫法

下圖是王羲之集字草訣百韻歌

然後是我在《毛澤東手書真跡,題詞題字卷》截得圖

基本上可以勾勒出每個時期的風格

毛青年時期的楷書

毛學魏碑的風格

此時書風還有少年時歐體楷書的餘韻,比如第二列最後的「己」。但書風有點向漢晉行草轉變

開始學八分書的筆意

八分書風格已經融入,這一時期毛的簽名非常難看,大概從30年代到建國前期都是這種風格。

這就是最為典型的毛體了,五十年代基本上是這種風格,六十年代往後就開始汪洋恣肆,隨心所欲了,也以六十年代後的書法最不易獲人欣賞

有徐渭的風格,還有些董其昌式的圓筆,算是毛字中比較婀娜的了

經典題詞,可見大楷風格

待續
————————2.9更新———————
最終版,創作時期和具體時間大體上都拍到了,毛的風格基本都有代表了,順序較亂,大家自覽。


那個年代上私塾的都要用毛筆寫字,現在有的人看到毛寫的字不明覺厲,其實放那個年代也就是中等偏下水平。

或者這麽說,不算書法寫的特別好的,僅僅是會寫字。章法佈局什麽的不怎麽講究,就是圖個自己爽快。

我的老師開過毛玩笑,他說你發現沒,毛一開始寫字起始都很大,到後來有點不夠寫了就慢慢變小,最後發現還有地方就趕緊再撐開。這不就和路邊修車的在木板上寫 補胎一塊一次一個水準麽。

這麽說有點戲謔,但是毛的書法真一般,這也不值得黑,也不值得捧,如此而已。


以三家同一內容三副作品為例。
這三位都不是職業書法家,且為同一時代人,互有往來,所以放在一起比較下。

作品內容為毛澤東詞《卜運算元·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浪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書法。

太祖書法,早期正書習歐陽詢,文徵明(文本人亦以歐陽詢為宗),中晚期行草略有王獻之,懷素筆意,但並不宗某一家,以老人家的胸懷,怎麼可能以某某為宗呢?他是創造多於繼承。
前半部分尚有章法,後半部分大開大闔,盡顯豪邁之情,但較為單一,達不到草書「參差錯落,變化多姿」的要求。
不過局部尚有足以稱道。如落款毛澤東三字,參差揖讓,頗有意味,是全篇中寫得最好的三個單字,同時空間處理也不錯。
線條:中鋒行筆方有力度,此作偏鋒較多,偏柔性,除「報」之外,其餘線條,力量感弱。起承轉合較為生硬。
節奏感:指作品中輕重、粗細、長短、大小等不同形態的有規律交替變化,產生了節奏。此作變化不夠。前半部分小字集中在一起,後半部分大字較多,尤其是後三行,沒有分開布白。

單字要求整齊平正,長短合度,疏密均衡。此作中多數結字與常規不同。

如詠字口字旁過高,歷代詠字草書如下圖。

游字最末一橫處理失之草率。「已」、「送」、「迎」三字末筆處理較為突兀。

已:

也有如太祖寫法,從上面帶出,但通常不留白,如下:

迎:

送:

起承轉合要順,走之的末筆要麼獨立成體,如這樣:

要麼順勢送出,如這樣:

太祖三字均從上方帶出,不但違反了雁不雙飛之嫌,同時感覺不順。

四個春字同樣如此,缺少變化。

另外,老人家似乎很少用印章,頗有遺憾。

整體:70分。

郭沫若書法。

看看郭老書法。
通篇類整體章法豎有列,橫無行,排列整飭,布白均衡,單字收放自如。局部類黃山谷,通過個別筆畫的誇張,如送,迎,她,笑的末筆,打破了布局的呆板,錯落有致。
筆法方圓兼用,頗有古意。
墨色運用方面,濃墨,淡墨,枯墨使用得當,使得整體上立體感強,作品「活」了。
運筆多以中鋒行筆,充滿力量感。
整體:75分。

康生書法。

康生此作似未達到其巔峰狀態,但也頗見功力。
康生當在學習八大山人書法方面力頗多。
布局整飭,無論是整篇,列,還是單字,重心沉穩。
蕭散飄逸,很有八大山人餘韻。
筆法上以圓筆為主,簡練而不失變化,行筆以中鋒為主,兼以偏鋒,充滿力量。
說康生是當時書法水平最高的政治家,恐怕不為過譽。
整體評價給80分。
再來幾幅康生的作品。
左手書寫:

依稀有孫過庭《書譜》筆意。

再上幾個職業書法家的作品:
當代書法家胡秋萍作品:

滿紙煙雲。
上海市書法協會主席周慧珺作品:

雄逸多姿。
書法家沈尹默作品:

字字珠璣。
當代草聖林散之作品:

大家氣象。
有如行雲流水,又似山嶽嵯峨。天真爛漫,形神兼備,無愧當代草聖之名。

太祖畢竟是政治家,革命家,不會以書法為追求,僅一工具耳,所以自然不會著力過多,他也用不著別人捧他的書法。
書法外行,亂說一氣,有不到處,敬請海涵。


毛書用筆方折極多,個人並不討厭這樣的寫法(過於圓轉的如文徵明和趙孟頫部分作品,或者...乾隆爺,會覺得過於甜膩)。結字布局,在我看來是有些美感的。軍訓時站著吃飯,對這一面沁園春·雪的牆,比起看那一桌子爛菜覺得看字更有意思,就看了好久,個人還是頗喜歡的。

宋明以降帖風過盛,書法里確實少了一股天然不造作的剛勁之氣,所以有了民國的反彈。毛算是走這個路線的,走的並不算很壞。但若說是書法家、草聖什麼的,好像也過了。書法家傳世作品很少有明顯的敗筆,但毛寫字過多也過於隨意,沒有章法之處比比皆是。應該說就是個字寫得比較好的政治家,這樣講貼切些。至於那些楷書,民國那會讀過書的幾乎都能寫成這樣的。

其實魯迅的字挺好的。錢鍾書也不錯,但與他為人一樣,悶騷又狡猾。


他的書法成就在於狂草,來源於張旭、懷素。中年以後,形成了獨到的個人風格。


剛學書法一周,試著評論一下。
--------------------------------------
這段是維基找的:
毛澤東酷愛書法。他晚年的書法已自成一體,被稱為「毛體」。他在少年時代進入私塾學習顏體;後來進入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改習魏碑;1920年前後,開始追摩二王。

我做為一個還沒入門的人,覺得楷書能代表一個書法家的基本功,行書,草書對於有些人可能是為了避開自己的弱點。

下面畫圈圈的,我覺得不太好看。還有毛澤東的楷書很難找啊,那些簽名毛主席的我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書法。

下面是文徵明的離騷。

當然19歲時也沒什麼可比性,但我找不到他的楷書作品,只能這麼比了。


曾在書攤上遇到一位七十左右的書家,是不是書法家,不好說,書家應稱得上,自雲寫字50年了。書攤上很多字帖,他品評的話,我基本都忘記了。但有兩人的還記得,一位是啟功先生,老爺子對啟功評價蠻低的,云:放在古代,普通水平,放在近現代,若非姓愛新覺羅,也出不了名。

我很好奇毛的字,又對書法很感興趣,就問,那,毛字到底如何?

老爺子沉吟良久,說,主席的字,已經不是書法來評價的了,無法評價。

我是沒弄懂他到底什麼意思。


草書藝術在某種程度上非常像當代的繪畫,常常看不出好壞,花里胡哨凌亂的一逼,就跟胡寫胡畫似的。就我個人而言,到有個方法能快速把李逵和李鬼分開;看那人的正體楷書作品以及素描作品,楷書清俊端莊的草書家和素描形象生動的現代畫家,先不說藝術造詣如何,至少底子是過關的。
畢加索10歲的素描作品已經非常出色,形神抓的都非常准,即便後來立體派的作品我看不懂,但有這麼好的素描底子,想來那些聲名在外的作品的確是非常有深度和優秀的。

就毛而言,其青年時代的楷書甚至連一般都算不上,好些字結構看著都不大對,基於上述原因,我感覺毛體吹噓的成分要大一些。


個人覺得在當下社會中,想完全拋開毛之特殊身份來評價其書法已經很難了,毛澤東影響之大之深,已經使得無論是正面評價還是負面評價都不那麼客觀了,更不可能討論出一個定論,再者說,藝術的評價本來就沒有定論而言。所以個人從不隨便評價毛澤東的書法。


在我半個設計師眼裡,這字體算是具有強大的差異性了。。


看大家對毛體褒貶不一 我也想說說我的感受


其一 對於有些人說的 楷書是行書的基礎 我不這麼認為 楷書 行書不分先後 出於自己的興趣和平時方便選擇


其二 不少人都認為 毛澤東是學習懷素的書法 我卻有不同見解 懷素只是毛澤東一個說辭罷了 我看過很多字畫 自認為毛澤東學習的應該是唐太宗的書法 誇張的說 毛澤東自小就有成就大事的帝王氣質 大家也可以從他的字里看出 不拘小節 氣勢磅礴


其三 字畫品鑒本身就是一件褒貶不一的事 好與壞 是自己的看法 並不是神化誰 而是真喜歡


早年師法魏碑,晚年學了不少古碑帖,尤其是懷素,用功尤深,日常草稿寫的有點慘不忍睹,但是「人民日報」「沁園春」兩幅寫的確實好,在當代,擔得起名家,民國時期也沒問題。晚清以前就不好說了。


忽然有一個猜想,可惜無法驗證:贊同@方圓觀點者的平均書法水平高於@樊燕挺的贊同者(的平均書法水平)。如果猜想正確則說明有可能:人群中練習書法的人與欣賞書法的人的比例大約是1比4。


不懂書法,只說感覺。

第一次看到太祖書法是在大院對面牆上,為人民服務,那時候我不大點兒。

第一感覺就是真有氣勢,雖然那時候不知道氣勢倆字,但是感覺就是這個。

然後多年以來都是這感覺沒變過。


毛的字很多是從孫過庭的《書譜》中的形


要是真單論藝術水平,拋開太祖身份算個書法謀生愛好者不能再多了,草貴使轉,使轉不經心則草無意義,而太祖的使轉生拉硬拽都是褒義評價,面貌誠然獨特但這並不能作為評價藝術成就的第一原則,這個去翻一下小學生作業本就知道了……各種想不到的逆結構處理啊書法專業的我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叮叮"黑歷史時間說以前有很多人以寫毛體為謀生手段,大家可以體會一下……細節不明,不作評論,畢竟是以前的事情了提起來權當談資,誰都年輕過嘛哈哈當然如果作為圈外人從審美上堅信太祖骨骼驚奇自成一家那請無視我好了么么噠......
樓上於鴻天老師的回答甚得我心,知乎書法話題下難得的專業態度,贊一個!


見過真跡,線質相當一般,放在今天勉強算書法家,放在古時極為平常。


說人不是者,寫出幾個字來瞧瞧。


推薦閱讀:

在杭州,手上有幾張字畫,想要鑒定真假,怎麼處理?
知名攝影家何藩為攝影界帶來哪些貢獻及影響?
音樂與書法有何相通之處?
拍照有哪些男女合作很有趣味的動作?
中國書法、山水畫等藝術作品在最後落款(印章)有什麼講究?

TAG:藝術 | 書法 | 毛筆書法 | 書法家 | 毛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