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強大腦呂飛龍用聲音震碎杯子?
真的是靠聲音共振頻率震碎的嗎?需要達到多少分貝?頻率是多少?高音歌唱家可以做到嗎?
剛回答完上面那個,先貼一個視頻證實人的聲音的確可以震碎玻璃,明天再詳細說一下。請看《流言終結者》第三季第七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48287
快樂大本營有一期還是天天向上?陳奕迅現場演示用普通的音響連上廉價麥克,找對頻率輕而易舉就可以把玻璃杯震碎。所以,我看的時候認為這完全毫無難度,只要找對了頻率,什麼130分貝完全是扯淡。
那個專家,說被測的玻璃杯的共振頻率是500HZ,然後就用各種功率的音響轟擊,甚至加到了130分貝,而且當時說了3個必要條件,聲壓,頻率,持續作用時間。主持人問的時候還含含混混的說了一句,如果聲壓超過130分貝,就可以將杯子震碎的。那要是超不過130分貝,這杯子碎不碎呢?磚家沒說!
高曉松自稱清華工科生,連這樣基本的物理推論都參不透,而且完全不相信,表現出來的那種固執簡直讓我沒話說了,你還是去說歷史吧。
現場的道具,杯子被固定到一個橡膠吸盤上,而且末端還有相當一部分長度。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電腦的散熱風扇,為了降低工作時的噪音,廠家普遍已經使用橡膠釘將風扇固定到散熱器上,來減弱共振。而場上的道具就是這麼一個削弱共振的橡膠吸盤,而花白頭髮的聲學專家卻沒有發現這麼大的一個bug。在前幾次嘗試中每次到末尾我們明顯聽到聲音已經變得非常接近破碎了,但頻率就是上不去。而呂飛龍提出要用手拿杯子時,專家還公正的迷茫了,說這會有不確定性。我就納了悶了,這戴手套跟直接用手拿有區別嗎?他這個杯子本來就應該放到一個剛性的物體上穩定的固定住。
專家曾在實驗室用側得的頻率一直轟擊玻璃杯,而且一直加到了130分貝,杯子都沒碎。(好像中學裡都做過這種共振實驗,杯子的碎裂並不需要多大功率的聲音)那麼可能就只有一個,杯子在震動的過程中,頻率會有輕微的變化,絕不是一個固定的值。因為在實驗室里的頻率就是500HZ,一點都沒有變化,而呂飛龍,陳奕迅,包括學校的實驗的發聲都存在著線性調整的問題,他們的發聲頻率是一直在變化的,是在適應調整的。
不少人都在說也許是胳膊的傳導作用,如果真的是起到的是震動的作用,那麼頻率不會太高。從聲帶到手指要經過好多道關節,人的關節有很強的減震作用。所以我主觀上不會認為是震動方面的因素,就算是也是那種很微妙的彌補的作用。他用手拿著除了穩定的作用外,我覺得他應該是在調整角度和距離。一個人用手調整習慣的事情,換做用頭來找相同的相對位置實在不是一件合情理的事。
還是改不了勁頭上說兩句諷刺的話,高曉松的歷史該看還得看。畢竟看的是你的閱歷,你講歷史還是很招人喜歡的。1關於共振的知識初中物理就有介紹
2光靠聲音應該很難震碎高腳杯,從之前的實驗可以證明
3挑戰者之所以第二次成功了,應該和他手握高腳杯,由於聲波在手臂的傳播,與空氣中的傳播疊加,綜合作用下成功的,個人猜測。
4質疑為什麼不讓南大教授多說幾句呢
最後力挺高曉松!至於魏教授,他的口號是用來嘲諷自己的嗎?
補充,其實我挺高曉松,只是因為他作為一個搞文藝的,能夠勇敢的根據自己的獨立判斷提出質疑,已經很不錯了。他在最後有補充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氣功大師盛行的時代,有多少人迷信這個,去年的王林大師不照樣騙了許多名人嗎。看看現在網路上一片辱罵高的人,有幾個真心關心背後的科學解釋。他們在遇到新時代的氣功大師時,又會有多少人受騙,這難道不是最可怕的嗎?
不懂就要質疑,總比不懂裝懂強,魏教授你敢說科學是你唯一評判的標準嗎?不如改成去留是我唯一決定的好啦。
最後,那些張口就要辱罵別人的人,你們和那些每天張口閉口「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的人有何區別。請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
有一期的快樂大本營陳奕迅也有玩過類似的遊戲,這個原理並不複雜,也不需要多大的聲音,僅僅是利用共振原理,使發出的聲音與玻璃杯的振動頻率一致,就足以震碎玻璃杯。不一定要高音的
你們這些拿快樂大本營說事的…真是無語了…節目里人家用的是音響好嗎?沒記錯好像還戴著耳包保護
碎玻璃是最強大腦以來最好的之一,另一個就是水哥了
你們一定沒看過。 鐵皮鼓。 這個奇葩電影
聲音震碎玻璃的本質是聲波震動能量傳遞到玻璃杯引起玻璃的震動變形。當玻璃震動變形超過極限則會破碎。
聲音震碎玻璃有三種方式
1,單個聲波能量足以把玻璃震碎。發生大爆炸時窗戶玻璃碎裂就是這種情況。人聲要做到這一點,就得找個足夠薄的玻璃杯了。
2,多個聲波通過共振進行能量疊加,使玻璃的振幅越來越大最終破裂,人的聲音是通過聲帶振動產生,其單個聲波能量小,而且頻率保持一致也夠難,所以必須經過訓練。另外玻璃振幅越大能量損耗也越大,單個聲波能量太小即使能形成共振也不一定能震碎。
3,在前四分一個震動周期內,多個小能量聲波疊加使玻璃達到足以破裂的振幅。這需要聲波的頻率遠遠大於玻璃的頻率,這種方法人聲似乎也做不到。貌似電影里劫匪搶銀行碎玻璃就是用這種方法。
結論是,找個比較薄的玻璃杯,長期訓練使發聲頻率接近玻璃杯頻率並盡量保持一段時間,人的聲音震碎玻璃杯是可以達成的。
剛看完這期節目,真的覺得挺驚訝的。
首先我們來討論下聲音震碎玻璃杯的原理。在節目中並沒有解釋地很清楚當然可能也不需要過多的解釋。這是共振(resonance)的一種基本運用,也是Dr.魏在後面提到的他所看到的「實驗範式」。
「共振(聲學稱為共鳴)是指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比其他頻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動的情形;此些特定頻率稱之為共振頻率。在共振頻率下,很小的周期驅動力便可產生很大的振動,因為系統儲存有振動的能量。」(引用自共振)。
所以,如果聲音的頻率與玻璃杯的共振頻率相同就會引發玻璃杯的共振從而使玻璃杯在逐漸變強的震動幅度(amplitude)作用下破碎。所以想要震碎玻璃杯的話,聲音的頻率要與玻璃杯本身的共振頻率越接近越好。並且這是一個能量積聚的過程所以這聲音要一直保持這一頻率。而另外我們還可以提出一個假設:聲音的聲壓級越高越有可能將玻璃被震碎。(因為我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假設,歡迎專業人士來進行進一步的論證和解釋)我們光看節目無法得出肯定的結論。但節目中教授是以這一假設來進行實驗的,而且通過實驗得知即使在133 dB 的高聲壓比下實驗用的玻璃杯並未被震碎。而在現場也沒有實際測量挑戰者所能發出的最高的聲壓級,所以我們也無法驗證這一假設。我在網上找到的相近實驗的解說中發現聲音(使用音箱等擴音設備)震碎玻璃杯所「需要」的聲壓級為135 dB 到 140 dB。儘管數據取決於所使用的玻璃杯但肯定通過節目中的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假定節目中所使用的玻璃杯也將在這樣的分貝下被揚聲器產生的聲音震碎。
Breaking Glass with Soun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glass, it is approximately 140 dB.」
How to breaking glass with sound「But for the glass we used the sound level was in the region of 135-140dB. 」
而這樣的聲壓級已經可以引起人體的各種不良反應。
「137 HUMAN BODY VIBRATION IS STRONG -REF.1.1983
(137 dB 人體的震動已十分強烈)
137-140 HUMAN EAR ALL FREQUENCIES ARE PAINFUL -REF.1.1983
(137 - 140 dB 人耳在這些頻率下感到疼痛)
140 EXTREMELY DAMAGING TO HEARING NO MATTER HOW SHORT THE TIME EXPOSURE
(140 dB 無論持續時間的長短都能對聽力造成極大的損傷)」(英文部分引用自http://www.makeitlouder.com/Decibel%20Level%20Chart.txt)
(中文部分為本人翻譯以便閱讀)
如果假設成立,無法想像挑戰者是如何發現並聯繫這一技能的。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懷疑的地方就是挑戰者手持玻璃杯就能成功而不用手持玻璃杯時幾次嘗試都未成功。而其他知友指出的在《流言終結者》第三季第七集(MythBusters S03 E07)中的歌手也是手持玻璃杯成功的。(值得一提的是他成功時聲音的數據為105分貝遠低於上面給出的使用揚聲器時的數據)我無法用我所知的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但我也很難認同節目中挑戰者給出的單純的習慣了用手拿住的理由,因此我覺得無法完全相信挑戰者的表現。
總而言之,實驗可以證明聲音可以通過共振震碎玻璃杯但是對於單純依靠人聲震碎玻璃杯我仍持有懷疑。
這個打分,我非常贊同高曉松。評委應該多一些工科的。
沒什麼太驚奇,共振原理。youtube上都有外國小孩發聲把玻璃杯弄破裂。
我看完馬上想到了骨傳導!骨傳導聲音應該比空氣傳遞受到的阻力要小吧,所以一握就碎啦!應該按照同樣方法實驗,看下用骨頭連接杯子和音響以同樣角度和距離放在發出聲音的喇叭前面,看看反應。呂飛龍也應該用手拿著另一個杯子的腳,然後吹的是另個杯子,這樣就可以滿足他希望用手拿著東西的要求,再看看他能不能。用手握被震碎的杯子完全排除不開環境因素
在高頻率的振動中輕微的碰撞都可能導致破碎,節目中沒有給鏡頭,他手拿著杯子,是不是碰到了防護網了。我猜不是聲波振碎的,而是高頻撞擊防護網撞碎的
推薦閱讀:
※唱歌時如何讓聲帶閉合好?
※唱歌聲音小?
※被唱歌真正難聽的人說唱歌難聽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何唱好《夜空中最亮的星》?
※人的外觀和聲音是否具有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