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郭婷婷在文達網寫這篇名為《逃離心理諮詢》的文章?
文章地址:逃離心理諮詢。文章很有趣。@李松蔚 已經寫了一篇很好的反駁文章,想聽聽其它心理諮詢師的看法。
20140211新增備註信息:
此文目前刊發於三聯書店出版的2014年1月總第1期的《新知》雜誌,名為《心理諮詢的困境》P52-P59。在文前有大約500字未發布在文達網,大意介紹了郭本人的學業經歷,闡述了自己對心理諮詢的大概看法,最後描述了文章更名原因:「本文原名『逃離心理諮詢』,從某種意義講,我從未離開過。文章本意已不是對心理諮詢的否定,而是對偽心理諮詢的追問和反思」。
文中同時有一段單獨括弧的備註應該也是新增的:
(再次提醒讀者注意,本文主要的討論對象是發展性諮詢。輕度的,由環境引發的抑鬱表現符合發展性諮詢目標對象的特點。這種由生活壓力或逆境導致的情緒低落不同於由內在認知偏差導致的抑鬱症,也很難通過糾正其思維方式而獲得改善。)
另外,在逃離心理學(二)(三)中一些不甚和諧的文字,雜誌中也一併刪除,畢竟要滿足出版嬸查的需要。
雖然從個人原則角度,我一般不太做回應文章,但這次因為是@動機在杭州邀請,也過來回應一下好了。其實感覺郭同學應該是屬於比較典型的有點科研背景,但無心理諮詢專業知識的類型。她提的一些問題是值得考慮的,討論思路從邏輯上來說也不錯,但很多沒有批到點上,或者起批的目標就歪了,有點遺憾。第一篇文章行文上有些發泄的味道,加上欠專業知識,叫做心理學專欄什麼的,讓人感覺有點虛張聲勢;到二三篇就稍嚴謹些,讀起來還有些意思。我還是遵從以前的習慣,盡量按條簡明回應吧,因為回得有點散,會用下劃線一下討論的是什麼話題,用黑體標一下基本論點。
先說說文中的一些問題:- 作者的首要論點之一是批駁心理諮詢不解決生人權、環境問題,這個基本上屬於邏輯偽命題,因為心理諮詢學科本身的研究對象就是心理問題,而不是社會、人權、環境問題。批評A不解決A一開始就沒說自己解決的問題,可以說基本上是放空槍。當然,作者可以討論從社會角度,哪個問題解決優先順序高一些,但這個就不是心理諮詢的問題,而是公共政策的問題了,作者貌似是對現在的公共政策有點意見。
- 樂嘉沒受過什麼心理諮詢訓練,一個人不是自稱是心理諮詢師就是了,就像一個沒有上過醫學院的人買了個醫師證行醫,把病人治死了,是沒法拿來當案例罵醫學界的。另外,市場和品牌營銷手段本身不屬於樂嘉,並不是樂嘉用了,其他人用了就怎樣。不是有貪污犯開寶馬,開寶馬的就都有貪污犯嫌疑,基本上寶馬無罪,開的是誰,開到哪去是另一回事。如果心理學界能使用一些市場手段來科普的話,可能反而對社會發展和民眾對心理的認識有幫助。
- 作者似乎對心理諮詢手法有誤解,比如認知療法是如何對待非理性思維的。這方面@楊鵬講得非常清楚,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 作者似乎對正能量一系列強調主觀幸福感的內容有比較大抵觸情緒,這其中對人本心理療法有誤解的地方,我簡單解釋一下。從心理諮詢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太痛苦太絕望,他可能出於自我防衛而更難改變,而當人感覺好感覺安全的時候,他就更可能做出改善的行動來,從這個角度來說,有時候讓來訪者感覺好是有治療目的的。另外,如果生活中確有美好事物,那麼幫助人們去體味享受其中的美好是有積極意義的,否認美好的東西美好,和否認不美好的東西不美好是同一個毛病。除此之外,作者似乎還有一些其他動機來批評正能量等一系列內容,比如一些政治態度,這方面我就不做評價了。
- 作者還指出了心理諮詢和身心靈界的一些交叉狀況,這一點也是事實。臨床是100%的實用主義,如果能治好來訪者,就沒有理由不用,「有效」在這裡可能比「科學」有時候更重要。比如天主教反對人自殺,如果一個天主教徒來訪者要自殺,諮詢師自己就算不信教,也會跟他大聊特聊上帝和信仰,這樣一般可以阻止他自殺。其他很多身心靈手段在心理諮詢中的合理應用也經常屬於此種範疇。當然,不排除身心靈界人士職業或非職業地跨界到心理諮詢,但這不是大多數情況。
- 從神經科學方面,西方的心理諮詢師是很樂於學習神經科學知識的,甚至可以說神經科學知識是很熱的,熱到了其實有點過分的程度,好像什麼東西只要沾上神經、腦之類的字眼就立刻身價百倍了……這是問題的另一面。但就說國內對這方面目前還不太了解的情況,國內整個行業起步就晚了好幾十年,加上各種語言網路障礙,發展條件封閉,國內要趕上確實恐怕是需要時間。
- 作者一再強調這個討論是指輕度、發展性諮詢,而非重度心理障礙的諮詢,但在臨床上,心理癥狀其實並不能嚴格划出輕重一條線來,而是一個連續分布的光譜狀況(spectrum),最多只能說是趨向於哪一邊而已,而診斷也是這樣大體上下的,簡單地把癥狀分成輕度重度來分開討論是行不太通的。
- 另外,在批駁輕度障礙諮詢的無意義性的時候,作者其實稍微涉及了一點預防醫學問題,即是不是非得等到人病得不行了才能去治病?無癥狀時我們如何預防?有小癥狀的時候我們能否做點什麼讓它不發展成大病?在什麼程度下開始進入治療階段?在不同醫療條件和健康管理策略下,個人和社會可能都會有不同的選擇。
- 最後,感覺作者似乎覺得大眾很低智商。IQ什麼的,人群中總是呈正態分布的。至於專業知識上,必然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是搞心理的,讓他們很懂心理,那要求就稍高了一點。而且《道德經》里有句話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我個人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接下來我再簡單說說其實我蠻喜歡的作者提到的幾個問題:
- 作者認為苦難的積極體驗與苦難無關,我非常支持。一個被誤診癌症的人可能從中發現了人生意義,但誤診仍然是錯誤的,是必須避免和糾正的。心理諮詢可以幫助人們在苦難中發現意義甚至升華人生,但錯誤的政策、運行不良的社會仍然是需要解決的,這跟經歷的人是否能承受,甚至可能反過來某天感謝這些苦難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 作者質疑了心理療法研究的信效度,雖然我並不像作者那樣認為那些研究多數沒有價值,但心理療法的研究確實很有難度,實驗心理學的很多方法解決不了這類問題,很多時候是採用醫學研究手段,就是run trial,但是也有沒法run trial的手段,比如精神分析。當然我本人其實並不喜好精神分析,但「不能run trial」和「沒有療效」這還是兩回事。很多療法有效性確定起來難度確實挺高的,不過難度高也不能說我們就不研究了,因為臨床有需要,你不能把病人就扔在那,所以會出現目前的心理療法研究狀況。
- 作者談到了心理諮詢中的信念和跨文化問題,這個問題我很喜歡,也一直覺得很重要。但在談到療法的文化適應性問題之前,我倒是覺得更重要的是諮詢師的文化靈活性和對自己信念的認知程度,這點在我們的心理諮詢師培訓中幾乎不涉及,包括作者本身也基本是把文化信念假定成是從西方發展出的心理諮詢有一套,我們自己有一套這樣。其實在實際的心理諮詢過程中,會發現人們的信念固然有文化烙印,但也有很大差異,從不同省市、不同生活經歷出來的人,他所認同的「文化」可能差異很大。人基本上不可能沒有信念,沒有成長起來的文化,諮詢師明確自己的信念和文化,並明確自己在這方面的界限,在此基礎上,才能在諮詢中有效地應對文化差異和信念問題。
- 最後,我也很喜歡作者所談到社會中的自由和控制的問題。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同樣可能超過了心理諮詢範疇,屬於偏向社會心理學的問題,畢竟我也不是搞社心的,雖然感興趣,但怕說錯了,所以就只是在這裡提一下,說喜歡這個問題好了。
寫了好長……這樣算是順利交卷了吧。
感謝動機老師邀請,知乎是我們的後院,感覺有一種暢所欲言的放鬆。何況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多少人關注,於是在那篇正經八百的駁斥文章之後,可以說些真實的感想,當做補充。
看過我那篇駁斥文章的都知道,我幾乎用了二分之一篇幅,來批判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有色眼鏡,「逃離」一詞,先將這個行業強塞到失德一方,作為一篇議論文章,未免有些陰險。發布那篇批判不久,就收到原文作者的回復,解釋她為什麼用「逃離」。原來並不是呼籲大眾逃離……而是針對她自己,表明對這一職業選擇的退出。這樣一來,我對這篇文章的感覺就有些變化了。
這只是一個年輕人,對著自己已經踏進去半隻腳的職業生涯,失望,冷嘲,並道別。
她說:「你為什麼不能改變世界?為什麼不能改變世界?為什麼不能改變世界!!」
她辛辣的嘲笑聲,聽起來倔強又絕望。
鏡頭重疊到我自己身上(原諒我的自戀吧):
本科學心理學的時候,我羞於承認自己在學習一門「前範式科學」。
後來鬼使神差地選擇了在臨床心理學方向深造。
跟@宋萱 同學一起譏刺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就像過去那些逼良為娼的「婆子」。
每天吐槽這個專業,吐槽身邊的人,吐槽自己。
想盡各種辦法參加各種培訓,只為接觸更多的高手,國內的,國外的,不同流派的……在不同時期對不同老師寄予過很高的期待,但是學習久了,又免不了一次一次的失望……
很多事看不慣,想不通,做不到……憤而上網發文,被系裡老師請喝茶。
…………
直到很久以後我才頓悟,那些我以為是跟專業特殊性有關的煩惱,卻真的和專業無關。
不管學習什麼專業,從事哪門職業,恐怕我都會走過那段羞恥,失望,憤怒,和自以為是的路。
因為這個世界,不管誰來看,不管用任何知識,從任何高度來看:
都是非常非常不理想的。
08年的時候,四川地震。數以萬計的心理諮詢師不分日夜地彙集到災區。
有個我很尊敬的老師,資深的從業者,卻無動於衷。並且直接了當勸我不要去添亂。
我很不服氣:「什麼叫添亂?難道心理諮詢不應該為國家為社會服務嗎?」
老師告訴我:「當然不是。」
是嗎,那麼心理諮詢是什麼?
「就是一門手藝。你坐在診室里等來訪者上門,來訪者掏錢,你給來訪者服務。超出這個範疇的,就不是你乾的事。手藝人,先掙錢養活自己,不懂這個,你手藝就不到家。」
我心想這話說的,市井,勢利!簡直跟郭德綱說「觀眾是我的衣食父母」沒兩樣。
那時我還不懂什麼叫跑江湖,賣手藝,不懂郭德綱,當然也不懂心理諮詢。
說天親,天也不算親,天有日月和星辰,日月穿梭催人老,帶走世上多少的人。
說地親,地也不算親,地長萬物似黃金,爭名奪利多少載,看罷新墳看舊墳……
要說親,「來訪者」親,來訪者諮詢師心連著心吶:)
曾記得早年間有那麼句古話兒,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好了打住,我想我跑題有點太遠。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就當我胡言亂語吧。
最後總結一下,作者的本意並非要傳遞給公眾什麼信息,那只是一個聰明漂亮,又富有野心的年輕姑娘,在職業化和社會化的過程中,狠狠發泄一下積壓了很多年的失望而已。
那些失望,應該都是成長的副產品。
我看到有很多人罵她,連帶地也就有很多人贊我。但是我並不因為受到這些支持而高興,他們大概也沒有真正明白我們在爭論什麼。說真的,心理諮詢四個字太大,一兩個人無論是質疑還是辯護的聲音,比起來也還是太小。以為這場論證有關行業之氣運興衰的,都可以洗洗睡了……
在即將結束這篇回答之際,腦海中忽然跳出一個場景,覺得還比較有趣。
且說《西遊記》里,孫悟空找菩提祖師學道,花了整整七年,祖師終於問他想學什麼道。
孫悟空很謙虛:「但憑尊師教誨,只是有些道氣兒,弟子便就學了。」
菩提祖師就跟他講,術字門中之道、流字門中之道,靜字門中之道,動字門中之道……
孫悟空只一句句追問:「似這般,可得長生么?」
啊,要得長生,那就好有一比,就像牆裡安柱子,窯頭造土坯,水中撈月亮……一場空啊!
孫悟空呆住了——原來如此,那我學它們還有什麼用?「哈哈!不學!不學!」
那笑聲遠遠地傳開,被放到網路上。旁觀者看了搖頭:「果然,就說修仙的人不靠譜……」
也有師兄弟勃然作色:「這潑猴胡說什麼!咱們修仙同行的臉被你丟光了,以後怎麼混飯吃?!」
……
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大抵就是以上這樣。
可惜神話畢竟只是神話。
所以作者提出的問題,大概永遠找不到什麼完美的解答。我想了很久,也只想到王小波的一句話,也許可以送給原文作者,算是一個不是回答的回答:
現在的年輕人大概常聽人說,人有知識就會變聰明,會活得更好,不受人欺。這話雖不錯,但也有偏差。知識另有一種作用,它可以使你生活在過去、未來和現在,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充實、更有趣。這其中另有一種境界,非無知的人可解。
就是這樣。學心理諮詢還是學別的,有沒有用,並不重要。繼續像這樣有趣下去,比較重要。
首先我個人想對該文作者郭婷婷致以敬意,原因有如下幾個:
1.心理學界討論社會現實問題的人太少了;
2.作者對心理諮詢行業的了解沒有停留在社會大眾的普通認知層面,還是有進行一定深度的了解的;
3.作者對心理諮詢抱著嚴肅認真的檢驗態度,應該是出於社會大眾的福祉,這種認真精神值得提倡;
4.作者看上去是個比較學術的心理學專業人士,對於腦科學等應該有較多的了解,本人作為一個科班出身但學術能力較弱的心理諮詢師也要致敬一下。
我認為該文的貢獻有:
1.指出心理「江湖」的各種技巧——假裝問題不存在,貼標籤,利用巴納姆效應等等;
2.指出心理諮詢不能直接解決社會現實問題;
3.指出心理諮詢中發生的改變未必能夠完全遷移到現實生活中;
4.指出心理諮詢並未經過本土化,中西文化差異對心理諮詢理念的影響值得探討;
5.指出心理諮詢不應成為粉飾殘酷現實的手段,不應成為心靈雞湯;
6.指出心理諮詢有時具有高度的複雜性和不可預見性;
7.指出心理諮詢的療效研究難以完全支持心理諮詢工作的有效性,因為研究與實踐工作難以完全一致;
8.指出心理諮詢要警惕成為非科學的「江湖把式」,遇到一切問題都用「心理諮詢本就是藝術而不是科學」、「每個人都是複雜的、獨特的」來迴避質疑;
9.指出心理學目前發展的局限:「心理學對個體差異性的研究至今仍停留在現象描述的階段,在指導個體具體行為時尚顯得薄弱無力——人的複雜性超過目前所知的任何其他事物。」
與這些貢獻相關聯或對應,我認為該文存在的局限有:
1.無意中擴大了心理諮詢的概念範圍,作者抨擊的各種靈修、樂嘉、心靈雞湯,本來就都不是心理諮詢——當然,不了解心理諮詢的社會大眾可能還真不知道這一點,所以作者在寫這部分時不如說是在抨擊「偽心理諮詢」。
2.作者對心理諮詢存在一個極大的誤解,以為心理諮詢就是改變來訪者的認知、改善來訪者的情緒,總之就是要讓對方「好」起來——這可能也是社會大眾普遍存在的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作者對心理諮詢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但仍然沒有擺脫這一誤解)。人們可能會說,人身體不舒服看醫生可以好起來,心裡不舒服不是應該看「心理醫生」(對於心理諮詢師與心理治療師的非正式稱呼)也可以好起來嗎?問題在於,醫生也只能醫治身體機能出現的問題(還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長期暴露在有毒害的環境中生活,醫生也無法完全恢復你的健康,只能建議你盡量脫離這樣的環境——但如果你就是缺錢,所以必須去做這些沒人願意乾的事情(比如塵肺工人),醫生又能怎樣呢?最多給你捐一點款吧。「心理醫生」難道不也是如此嗎?他們也只能從心理功能方面去提供服務,對於外界環境的改善他們只能提供建議,但你未必有條件遵循這些建議。
同時,心理諮詢的基本理念是「助人自助」,諮詢師自身要保持「中立」——這「中立」既包含不評判來訪者的價值觀,也包含尊重來訪者自己的選擇。如果來訪者自己認為自己就是不應該開心或者變好,諮詢師仍然會尊重來訪者的感受與選擇,而非要努力改變之——改變永遠是出於來訪者自己,而非心理諮詢師。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來訪者不能改善,那還要諮詢師幹什麼?其實諮詢師存在的意義更多是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理解自己,來訪者向諮詢師求助當然說明他有改善的動機,但很多時候來訪者有更大的動機讓自己保持現狀——這部分通常是隱藏起來的,來訪者自己甚至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而諮詢師可以幫助來訪者認識到這些。在這之後,有的來訪者可能自然就知道怎樣去改變了,也有的來訪者選擇接納現狀(並且比之前感到輕鬆了許多),這都是來訪者自己的選擇,會被諮詢師尊重。
作者認為很多情緒問題來源於社會現實問題,因此心理諮詢對此無能為力,甚至是自欺欺人,個人認為這是個心理諮詢師需要很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區分自己的工作範圍——來訪者面臨的究竟哪些是現實問題,哪些是心理問題?對於前者,心理諮詢師能夠提供的基本就只有傾聽與支持,包括一起討論可能的解決辦法(但可能沒有結論);對於後者,這才是心理諮詢師能夠發揮專長的主要領域。但是,現實問題與心理問題,往往又難以區分,很多看似是現實問題的問題,仔細深究可能又會發現自己的心理在其中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這些都需要諮詢師與來訪者去慢慢探討。
另一方面,作者可能低估了來訪者的自我判斷能力,一個人如果明明知道自己主要的問題是現實問題而非心理層面的問題,通常是不會去找心理諮詢師的——尤其是如果他的現實問題是窮,更不可能還去支付每小時數百的心理諮詢費用。去尋求心理諮詢的人,一定是認為自己的問題能夠在心理層面上得到一定的幫助,且這種幫助值得他/她去花費一定的金錢、時間與精力。
作者也許會覺得社會現實問題才是大問題、真問題(本人也很同意),心理諮詢是在避重就輕,但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說這只是自己工作範圍的局限,並不能否定其工作依然存在的價值,心理問題同樣不是小問題,更不是假問題。有現實問題的來訪者,仍然應該該找親友的找親友,該找律師的找律師,該找醫生的找醫生,該找生計的找生計……心理諮詢師能夠做的就是陪伴者、支持者,並在過程中對可能存在的心理層面的問題進行工作——需不需要心理諮詢師,由來訪者自己決定,沒人逼你。作者可能覺得很多這樣的人都是被忽悠了,但有時也可能是低估了人們對於「尊重」、「陪伴」、「支持」和「價值中立的探討」同樣存在很大的需求。
為什麼現在有人說「人艱不拆」?引用和補充@李松蔚 在《承認現實之後》中用到的比喻,在艱難的現實生活中,心理諮詢只是給你提供一個休憩的空間、一根臨時的拐杖,它自然無法直接完全扭轉你的困境——但你是願意有一個這樣的空間和拐杖,還是要憤恨地對它呼喊:「為什麼這個空間不能一直為我遮風擋雨(而且免費)?為什麼這根拐杖不能為我驅走惡魔?」
3.作者認為心理諮詢中的改變未必能夠遷移到現實情境中去,這樣的情況確實時有發生,來訪者可能在諮詢室里說得好好的,但在生活中又變得難以改變——人們的行為確實非常受情境的影響。但這是否就說明諮詢失敗了?非也,心理諮詢師正是要和來訪者去討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以及應對方式,只能說改變往往不是那麼容易,需要不斷的努力和踐行。而諮詢室里的溫暖和支持,很多時候也能進入來訪者的心中,成為來訪者力量新的來源,讓其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更加強大——心理諮詢師成為人本主義的支持者,不是避重就輕,而是一種價值信仰,這種信仰很可能還是受實踐支持的。
4.中西文化確實存在差異,所以心理諮詢師一定要注意價值觀的中立,不要灌輸西方個體主義的價值觀,但尊重個體與集體主義價值觀並不完全矛盾。當今注重的「多元文化視角」就提出,甚至每個人的心理諮詢都可能是「多元文化的」,心理諮詢師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來訪者的文化符合某一刻板印象或偏見。如果像作者認為的那樣灌輸價值觀,就已經不是心理諮詢了。
5.心理諮詢不應成為心理雞湯,因為想要心靈雞湯在網路和書店已經可以找到大把,不必來心理諮詢。真正的心理諮詢,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作者此處批判的,仍然是「偽心理諮詢」。
6.就像作者最後說的心理學面臨的局限一樣,人真的是太複雜了,所以這一實踐工作面臨的情況同樣是非常複雜和不可控的,但也不代表完全沒有章法和規律可言。就像生活也很複雜和不可預見一樣,我們難道就不活了嗎?
7.心理諮詢的療效已經得到了部分的支持,不能得到完全的複製恐怕也和心理學現在難以完全指導人生活原因一樣——人的活動太過複雜。國外學界也有在強調循證治療的重要性,相信這也是國內心理諮詢行業發展的趨勢,但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其他方式可能的貢獻——除非它們真的毫無益處,甚至會帶來傷害。
8.同上,心理諮詢已經有在發展循證治療的趨勢。
9.不光是出於人的複雜性,也是出於對人的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另說,至少是種自主掌控生活的感覺)的尊重,人類不可能發展出可以完全像指導機器一樣指導人生活的心理學,但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已經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應用。在心理諮詢中當然也是如此,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是心理諮詢發揮功效的重要依託,無論是諮詢中的心理教育,還是干預技術,都需要科學的研究來優化其功效,這也是為什麼正規的臨床心理學的培養是科學家-實踐者的模式(scientist-practicioner model)。
總體感覺,作者對社會現實問題的剖析是精彩的,如果不是用來探討心理諮詢行業,或許甚至可以成為一篇分析時政問題或政治心理學的好文。希望未來這樣的問題可以繼續被探討下去,因為心理學界對社會現實問題發出的聲音實在太少——除了出於恐懼而進行的自我審查,很多時候也是專業知識與能力局限所致。
而看到此文之後,我還想起了薩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萊特對他訪談時說總結薩特思想的一句話:「人為自己提出目標,但是在內心深處,他唯一想望實現的目標是成為上帝……由此,自然就導致失敗。」
作者在描述心理諮詢對現實問題的無力時,體驗的基本也就是這種一個人(包括但不限於心理諮詢師)想成為上帝而不能之後帶來的失落感。
最後也送上薩特在同一書中提到的另一句話,給作者和各位仍在心理諮詢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同行們作為參考和勉勵:「我以為演進通過行動將是一系列的失敗,但是從這些失敗中將出乎意料地產生一種早已包含在失敗之中而被那些想望成功的人們所忽略的積極的東西。這個積極的成果將是部分的、地區性的成功,那些一向為這些成功而工作的人卻不容易識別這就是成功,但是隨著從失敗到另一次失敗,積極的結果將取得一定程度的進步。我就是這樣理解歷史的。」
世界是殘酷的,同樣包含著「心理諮詢不能直接改變現實」這一「現實」——接受它之後,往往才是成長的開始,才能體會到心理諮詢仍然能夠提供的價值。
緣起:郭婷婷在文達網寫的關於心理諮詢的文章,名為《逃離心理諮詢》。文章的開頭是「一提起心理諮詢,我就掩飾不住自己滿滿的惡意」,結尾是美女照。開頭和結尾都這麼吸引人,讓人不忍不讀。文章很長,其中提到的一些問題,作為心理諮詢從業者,我也頗有感觸。我想,作者寫了篇這麼長的文章,如果沒有得到認真的回應,無疑是寂寞的。好在@李松蔚老師已經寫了篇反駁文章「承認現實之後」後,我也不免手癢,談談對本文,和松蔚文章的看法。
松蔚的文章,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來論述文章作者如何通過巧妙的遣詞造句來操縱讀者的情感,他說:
「很顯然,這種詞並不是作者的無心誤用,否則,也不會在後文中的的幾乎每個分論點,都會反覆指向相似的主題:「專制」、「消滅個性」、「臣服」、「讓渡自由」、「威權」、「奴役」、「政府扶持」、「維穩」。……在一篇批判心理諮詢的文章里重複這些詞,再客觀的讀者也很難不形成某些動機層面的推斷。雖然作者也許不會聲稱自己意在暗示動機論,或者用道德判斷取代事實判斷,但是客觀上恐怕已經確實誘發了這種閱讀體驗。」
對於這一段,我腦補了下作者的反應,估計她會跳出來說,「我就是在暗示動機論,就是想讓讀者形成動機層面的推斷,就是不想迴避道德判斷,怎麼著?」從作者說「這個領域無聊到令人不想讀第二句的文字遠比荒唐錯誤的文字還要多的多,而我對前者亦有貢獻,想到自己竟然還有機會寫點非專業人士也願意看的東西,真是開心」來看,顯然作者已經厭煩透了四平八穩的假正經,就是想做回尖酸刻薄的吐槽者,覺得哪怕因此態度偏頗也比沒什麼都沒說強。對此我深有同感。和松蔚相反,我很喜歡這種態度。如果因此著了作者的道,被作者洗了腦,我也是引頸受洗、心甘情願的。我意已決,大家不用攔我了。
洗腦不是重點。文中再三出現的「專制」、「消滅個性」、「臣服」、「讓渡自由」、「威權」、「奴役」、「政府扶持」、「維穩」……主要不是為了洗腦,是為了強調本文探討的中心問題:心理諮詢師該如何處理心理諮詢和社會現實的關係?尤其中國這種Hard模式的社會現實?
這無疑是一個真問題。
作者的文章,既表達自己對心理諮詢的不滿,其實也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在莫問國事的心理諮詢圈,這很難得。作者的觀點是,既然無法無力處理社會現實,心理諮詢不過是諮詢師在諮詢室為來訪者創造的海市蜃樓,是粉飾太平,是按摩行業,在社會現實面前,不堪一擊。因為無法正確處理社會現實,心理諮詢都療效可疑,讓人很難相信。
原文略長,我把作者的觀點整理如下:
(1)心理學迴避現實問題。
「在當代中國,食品、空氣和水,乃至居所和工作,都不能得到安全保障。這不是一個心理學可以給出答案的問題,所以心理學給出的通常的解決方式是:假裝這些問題不存在。」
(2)最流行的心理學不是最科學的心理學,而是最有洗腦功效的心理學。
「讓樂嘉成功的絕不是他的理論,而是他對低智商人群最近發展區非常精準的把握。」
「樂嘉給出的「指點」,以求助者的認知水平此前絕對未曾想到,但又不超出他們當前的理解能力範圍。這種落差會帶給人一瞬間「豁然開朗」的感覺:那一刻的大腦活動與嗑藥和賭博贏錢高度相似。這已經足夠讓人願意掏腰包享受這一過程。至於長期效果,樂嘉只需再加一句:你以後記住我的話,會對你很有幫助。」
(3)作為主流的心理流派,認知療法想要矯正困擾來訪者的「不合理信念」。但這種所謂的不合理信念恰恰是在現實生活中有更大概率被證明為真的信念。比如,無論心理諮詢師再怎麼強調「家裡沒錢,買不起房,所以沒人愛」不合理,社會現實也會強化它。
(4)因為在信念塑造上沒法和社會現實匹敵,心理諮詢師都改投人本主義心理學門下,改賣心靈雞湯了。但這跟讓來訪者嗑藥沒啥區別。因為四季如春的諮詢室畢竟不是嚴酷的社會現實。況且人本主義強調人的自由、潛能和價值實現,可社會現實明明阻礙了自由、潛能和價值的時候,諮詢師卻視而不見。
(5)人性就是社會環境的產物,社會情境影響人的行為,因此我們很難避開社會情境探討人性。而心理諮詢恰恰是這麼做的。
(6)苦難並不孕育快樂。尤其當一批人的苦難造就了另一批人的快樂時,為苦難辯護而不正視社會現實,就是助長階級壓迫。
(7)抑鬱沒什麼不好,輕度抑鬱會比過度樂觀更現實也更理性。
(8)心理諮詢就像中醫一樣,理論療效可疑,無法檢驗,卻總有人信。
我很喜歡這篇文章了。說真的,我都有點不好意思說原作者了。吐槽的精髓是能否引起大家共鳴,而不是槽點是否嚴謹。從這個角度,作者無疑吐了個好槽。相信很多心理諮詢或者心理學從業者都有過這樣的疑惑和無奈:很多心理問題明顯有社會原因,在社會現實無法改變的條件下,心理諮詢到底有多大用處?哪怕你並不熱衷政治,如果你脫離社會現實的影響說療效,未免也有些自大和自欺。
但作者的觀點又確實有些偏頗之處。最明顯的問題,是誇大了社會現實的限制,誤解了心理諮詢的工作。
先說誇大了社會現實的限制。作者寫道:
「諮詢師從事的工作當然沒有力量去做任何對抗制度的努力,但卻必須去處理這種社會形態所帶來的人性扭曲。」「在當代中國,另一個與心理諮詢面臨同樣問題的專業是法學。兩者都是戴著腳鏈跳舞的學問,都被大眾寄予了責任範圍之外的期待。對諮詢師來說,這責任可以大到「人性改造」,而對法學者來說,責任也可以大到「社會制度改造」。」
從社會制度與人性關係的角度來理解諮詢師的責任,這當然是個好視角。但因為諮詢師無力對抗制度,就否認心理諮詢的價值,無疑不妥。
首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沒有力量對抗制度」是一個問題,中國的哪行哪業不受政治和社會現實的影響?哪行哪業有能力對抗制度?如果因此否定一個行業,中國有哪個行業能夠剩下?再退一步,人類歷史上哪個時期是完全政治清明的?不同行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怕都是帶著腳鐐跳舞,但不妨礙它們進步。
其次,作者給予了心理諮詢不當的期待,再對心理諮詢沒能滿足這個期待而失望。作者說,「心理諮詢必須去處理社會形態帶來的人性扭曲。」心理諮詢被大眾寄予了「責任範圍之外的期待」。這個期待怕不是大眾寄予的,而是作者寄予的。心理諮詢是以處理個人問題見長的。宏觀的人性扭曲到底是什麼?人性改造又是什麼呢?往哪個方向改造?怎麼改造?就算這些問題都有答案,心理諮詢對人性改造的責任,恐怕也要排到教育、藝術、政治和經濟之後吧。
第三,作者預設在中國這樣的背景下,不碰觸社會現實,心理諮詢就沒法開展工作。作者說道:「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說,他的目標本應是處理來訪者的情緒和思維方式問題,但是他在此之前必須先問自己:你對環境之惡到底有多少了解?如果來訪者提示你他的問題來自於惡劣的環境,你會在多大程度上與之討論這一問題?你的立場是什麼?你是否願意鼓勵他「在一個謊言的社會做一個真實的人;在一個沒有道德的環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一個沒有自由的地方做一個自由的人?」」
我同樣覺得諮詢師明了自己在這些問題的立場有好處。但正如價值中立原則所提示的一樣,諮詢師應該問的不是是否願意鼓勵他「在一個謊言的社會做一個真實的人;在一個沒有道德的環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一個沒有自由的地方做一個自由的人?」而是讓來訪者自己探索這些問題。畢竟諮詢師再認為自己政治正確,他都不應該也沒必要成為政治理念的教導者和傳播著。諮詢的目的是來訪者能夠更好地適應現實,而不是獲得了更先進的政治理念。
再說誤解了心理諮詢。作者寫道:
「一個典型的場景是:一個都市白領身份的年輕女性,在結束了一天的瑜伽課程後,拿著本關鍵詞為「靈修」「冥想」或是「活在當下」的書,試圖為自己單調蒼白的人生賦予意義。她們欣喜地發現,原來心靈的平靜來源於空白;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進行的活動上,就能完成一次心靈的探索;面對生活中的困惑和衝突的時候,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判斷,順其自然。她們對這些文字(以排比,比喻,疊字形容詞為主體的短句)一見如故,因為她們本來就抗拒思考,不愛追問,不關心與自己物理距離超過五米以外的事情,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發獃,情緒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劇烈波動。因為這種閱讀不需要佔用她全部的認知資源,她開始在這個過程中審視自己,腦中出現郭敬明式的獨白:我穿著自己精心挑選,質地良好的裙子,高跟鞋製造出恰到好處的不適感,我花半小時化妝只為悅己,眼前的食物從視覺到味覺都令我愉悅,我此刻正在用文字豐滿自己的心靈,我是如此善待自己,接納自己,我賦予自己正能量,足以戰勝生活中任何的不愉快。」
哈哈,多麼生動的淺薄小市民形象。我又想點贊了。不過忍不住要提醒下,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後一段強調對心理諮詢的方式進行實證式研究,「冥想」、「活在當下」、「順其自然」的正念式冥想是被腦科學和行為科學證明有效的調節情緒方法。不能因為練的人不對,就否認它。
再看這一段。作者寫道: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訪者主訴因為家境貧寒而在擇偶問題上備受打擊。他的問題被諮詢師毫無困難地界定為認知偏差的一種:「絕對化」。翻譯成通俗說法就是:「你認為出身決定一切,因為家裡沒錢,買不起房,所以你是沒人愛的,這是一種認知歪曲。」然後,諮詢師毫無困難地把「這個想法因過於絕對化而不合理」的理念傳達給他。他當然可以毫無困難地認同自己的偏激,因為他比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否定這一結論。他們還可以通過進一步追問來探討這種信念是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形成和逐步加強的。最後問題來了,只有他在生活中通過尋找支持和反對的證據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才能逐步修正自己的信念。這涉及到一個概率問題,即他的觀念在現實層面更可能被證實還是證偽。——一周後他告訴諮詢師,他覺得這個想法被無情的現實加強了。諮詢師慌了神,短暫鎮定後拿出最後一招,即百試百靈的心靈雞湯:「我從你身上看到令人欣喜的潛力,命運不是一成不變的,你擁有最寶貴的資源——孤獨,學會享受這一資源,它會開出花來。」——我相信任何流派的諮詢師都熟練掌握了這一基於人本主義的基本技巧,並可以說的比這段精彩百倍。最後來訪者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渾身充滿正能量,熱淚盈眶的離開,已經忘記了他最初的,也是至今尚未解決的煩惱。
這段真是讓常賣雞湯的我慚愧萬分。
不過,從作者的這段描述看,作者對心理諮詢的理解有失偏頗。她把心理諮詢,尤其是認知行為流派簡單看作是修正信念,而這種信念常常與現實格格不入。這不對。
首先,心理諮詢的目的,是更好地適應現實,而非逃避現實。有效的心理諮詢必須有對現實的容納能力,能夠接受對現實的檢驗,否則就是野蠻洗腦。如果來訪者的主訴是「因為家境貧寒而在擇偶問題上備受打擊」,諮詢師所做的,絕不是讓他否認它,而是討論他在這個問題上,有沒有存在偏見,以及更重要的,假如這是個現實,來訪者還能做些什麼。恐怕悲觀如作者,也不會覺得家境貧寒影響擇偶後,我們無事可做。這點松蔚的文章已經做了精彩的描述。
其次,什麼是信念,什麼又是真實?作者對真實的看法是概率主義的,松蔚(從這篇文章看)是實在論的,而我則是建構主義的。作者認為,現實是一個概率系統,那些有最大概率被證實的信念可以確定為真。松蔚則似乎認為,存在一個對信念真假的直接判斷。而我覺得,並不存在割裂的信念和現實,也不存在真的靜止的概率系統。現實和信念一直都在相互作用。現實在塑造信念,同樣信念也在創造現實。無數心理學的例子告訴我們,信念具有自我實現的功能。如果孩子認定自己將來會有出息,他就會更努力學習,更會把握機會,將來出人頭地的概率也就更大,這是信念的力量,但不能簡單認為這個信念就是真實的。同樣,如果認定家境貧寒沒法擇偶,這個來訪者就會退縮,進而失去和女性交流的機會,這會強化家境貧寒無法擇偶的信念。正因為無法簡單判斷信念的真偽,而信念能夠自我實現,才需要構建一個更能適應現實,指向更美好未來的信念系統。而作者卻把這理解為簡單洗腦。
最後,作者把人本主義心理學看作是灌雞湯,顯然是小瞧人本主義和雞湯了。雞湯也有營養好么。如果在你孤立無援的決策和行動關口,有人給你送碗熱騰騰的雞湯:「壯士,幹完這碗雞湯再上路」,如果雞湯能讓你更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現實,雞湯怎麼就不好了?至於你說,喝完雞湯人還是會餓啊,靠,那你說吃什麼不會餓呢?
無論如何,從心理諮詢的角度思考社會現實,或者從社會政治角度思考心理諮詢,都是一個有趣的視角。況且文章還這麼辛辣幽默,值得認真一讀。
仔細看完所有老師的回答,我覺得很喜歡這個題目。我想從兩個方面,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第一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一個心理諮詢的受益者的角度;第二是我作為非圈內專業人士對這位作者的看法。
在治療抑鬱症期間有一個體會,就是心理諮詢和我過去想像的非常不一樣,除了符合以前認知的傾訴這一環節以外,其他幾乎都是不同的。
1、
它並不是來安慰你的。
我過去想像心理諮詢是像母親一樣,給予來訪者無限傾聽,安慰,同情,甚至心疼,令你流淚,釋放,成為一個安全的港灣。無間道里梁朝偉的醫生陳慧琳就是這樣。甚至他們還擦出情愫。我發現這在現實里大概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一個心理諮詢師這樣不專業,這一行他應該做不下去。並不是說一定會聲名狼藉,而是他(至少暫時)可能不具備繼續工作的能力。
我發現,實際上心理諮詢的過程里,醫生幾乎不說什麼。而且也並不抱以深切同情。我感覺心理諮詢為來訪者的痛苦引導的方向是:你的痛苦無論多深,多複雜,多令人驚異,它和其他的痛苦並沒有本質區別。
這在一開始很難接受:我這樣的痛苦竟然也不夠特別嗎?後來這卻會成為接受自己的開始,成為治療的真正開端。因為接受痛苦和缺陷是自己的一部分,正是好轉的開始。
如果因為來訪者有著不常見的不幸經歷,而使諮詢師陷入迷茫:這麼慘啊實在太慘我好同情你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那這就不是一門學科,而是賺稿費的知心姐姐。我相信對於科學或哲學來說,往往都會有複雜問題單純化的方式。
2、
它並不是如電影里描述的那樣:無限挖掘童年創傷,無限追問所有傷痛,持續不斷地尋找病因。
我發現,其實不需要對諮詢師坦承所有秘密和創傷,因為它最重視的並不是過去發生了什麼,而是怎樣走向未來。這個方式其實它除了把病情直接引向積極的一面,還能給來訪者多一重安全感——並不是你還有某件事沒交待你就好不了,所以你不必急著克服擔憂說出全部。
我估計,通往抑鬱症有千萬種來路起因,但是那不是關鍵,治療它們殊途同歸。
所以畢淑敏這個所謂的心理諮詢師應該是個冒牌貨,或至少是學得極差。因為她的言論實在太不專業,太表面了。這個背景的用處,最好的可能就是一名作家用來收集素材,壞的可能是她懷著某種惡意(至少是虛榮)獵奇,並以此作為談資沽名釣譽。
3、
它看起來不是很有用。
我的意思是它並沒有直接的作用,它並不能給現實以正確和堅定的答案,它只是幫助本來踉踉蹌蹌的你漸漸站穩,然後自己面對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病得很嚴重時,想扔掉或弄死我的狗。因為它一直大聲叫,鄰居投訴,而我聽著它那樣叫,連從床上爬起來去看看它的精神也沒有,想逃避這一切,也許拋棄它是個好辦法。同時,我又對有這樣想法的自己厭惡至極,認為自己是一個極度無能,自私,冷漠的人。又再次考慮自己是否更適合死去而不是活著。
我是嗎?拿這個問題去問諮詢師,是沒有答案的,即使他說我不是那樣的人,我也不會信。
但是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觀看和分析自己的夢。
終於有一天我連做了三個噩夢,一個比一個可怕,最後一個就是我的狗被鄰居的車軋斷了腿,在夢裡我抱著它哭到崩潰。這實際上是一個療愈的夢,就是在我看不清自己的時候,它提示我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也提示我焦慮擔憂的是什麼。所以我明白了自己很愛它和擔心它。然後我鬆了一口氣,在對我的狗這件事上,原諒了自己。不在反覆的愧疚和確認中消耗精力後,接下來也有了勇氣和能力,去面對它帶給我的麻煩。
在這裡,心理諮詢幫我指了條路,但走還是要自己走。但是如果沒指過,沒有他們的經驗和輔導,我自己可琢磨不出來這些辦法。
4、
諮詢師也許有著類似的知識背景,卻不一定都是可以幫你的。
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同樣個性各異和良莠不齊。和看甲肝,肺炎這些病不一樣,挂號掛到不同的醫生沒有什麼關係。諮詢師是需要挑選的。
我有一次見一位醫生,他的診室里有一把壞掉的椅子放在角落,讓我產生了恐懼的聯想,直到他伸出長滿手毛的手,一下下的反覆按著彈簧圓珠筆,就嚇得渾身發抖,哭倒在診室了。他的黑邊眼鏡,沒有刮乾淨的鬍子,沒有理好的衣服扣子,都讓我非常害怕。我對他幾乎一句話也沒能說出來。當然他不一定是專業不好,但是不合適我。
在心理諮詢師,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我恢復的還可以,感激的話不在這裡說了。
下面我想作為一個圈外人說一下對這篇文章和作者的看法。
我必須要強調的是,我對心理學一無所知,所描述的心理諮詢的經歷,只能說明我一個人的體會。這一定不能代表所有病例,諮詢師和流派。
但從我自己這非常有限的經歷看來,已經覺得和這位作者描述的心理諮詢大大不同了。我不明白她為什麼要把心理諮詢歸納成那種簡陋愚蠢的流程,簡直幾乎只到和我以前差不多的程度。甚至到看完後續,她說自己要退出心理學界,我才知道她竟是專業的行內人。我不知道這是學藝不精,還是一時憤懣所致。
她有解釋說[逃離]是指她自身由於失望要脫離心理學界。其實這樣說來有哪個行當不令人失望呢?
多少抱怨公司,顧客,社會的計程車司機?多少怪老闆傻逼,客戶傻逼,全社會審美太糟糕的設計師?多少對學校,行政制度,教育制度不滿的老師?
多少對審查制度乃至國家體制失望的媒體人?多少絕望的法律人?
就連賣包子的也會說,我就算全用好豬肉,客人也吃不出來,賣不起價,賺得也沒有別人多——這個社會,太浮躁!
就連我,一名個體戶,我沒賺到錢可以怪通貨膨脹,經濟低迷,國家衰弱。遭到房東毀約漲租可以怪國民素質太低沒有契約精神。面臨對手詆毀,怪人心不古。面對剽竊侵權,怪我國版權保護一紙空談。遇到流氓滋事,行政手續繁複漫長,就怪政府機構臃腫,腐敗無能。是的,這些我都曾振振有詞地想過。
但是那樣會讓我牽掛的世界變好一點嗎?
現在我明白,不要忘記初心是很重要的。即使我不是為了生活所需,而是為了讓世界變美一點而做這件事,那也仍然是為了自己而做,那麼我就要為之努力,這努力不僅要包括真心享受收穫,也要包括持續面對永不停息的困難乃至摧折。我覺得這值得,因為眼前的事情變得單純起來,困難仍然是一樣的困難,但不會從釜底抽薪的層面上使我困惑了。
我原諒自己的無能後,也諒解了我以前抱怨的人和事,明白了人們都在盡自己的可能,都有自己的自大和無力。也知道了如果能跳離這有限的背景,把生命當成一個時間單位來看,它就是龐大,瑣碎,悲傷,也喜悅的。
是誰在使世界變好呢?是那些努力去改善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人。
即使只是好好地吃頓飯,痛快睡個覺,也算是某種貢獻了。個人的破壞和建設,都是很微小的,只能對自己負責。
回到那位悲憤的作者:把一切都怪罪於體制,國家,劣根性,這是一種委屈同時也相對好受一些的姿態。我覺得這委屈意味著失敗。其實失敗也不可恥,只是這失敗很單純,和別人無關。也所以我很欣賞韓寒和羅永浩,他們做自己的事,自己爽。爽也不害怕惹人嫉恨,遇到挫折也不會把責任推給他人。
把自己的一次失敗,歸結於這個學科的無用,社會的不公正和國家的腐敗,也太自說自話了。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同樣卑微的別人,明明正做出一點一滴的改善,幫助著那些需要的個體,獲得職業的尊嚴和生而為人的榮譽,卻硬說這一切都沒有意義呢?
放棄這個職業的失敗,也不能說明這個人的失敗,大可以改行,大可以繼續或放棄,或開始新的歷程,這都沒有關係。
但您也可以稍微考慮一下我一個不相干的人的看法:如果您是一位特別有責任心,對於不幸特別敏感,而專業上又有著很大進取心的人(也許這些就是您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不是也可以考慮留下來,不要把自己曾經全心投入的那個世界,拱手讓給自己看不起的人。
我說說昂,《逃離心理諮詢》一文中,如楊鵬所說的,郭婷婷在對諮詢心理學的概念和範疇認識不清晰,把一些偽心理諮詢當做心理諮詢進行批判,得出逃離的結論當然是不正確的。但她的文章是有意義的,那就是提出了當前心理諮詢存在的問題,在此不再累述。
其實這篇文章,郭婷婷主要表達的是社會適應不良問題,有人說她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沒有認清心理諮詢的處理對象,我不這樣看。按照一般性的心理問題,原則上要求諮詢師只處理的心理問題,促使來訪者心理成長,不處理引起心理問題的具體根源,也不會涉及價值觀的改變,對於社會適應不良的來訪者,也只關注的引起這一問題的心理原因、心理過程,處理心理的不良結果,促進來訪者心理機制的健康運行。所以,以往心理諮詢師對社會適應不良有統一的處理方式,就是幫助來訪者學習調整和控制心理,消除心理與環境的不平衡引起的不良狀態。
但她提出的社會適應不良是一種特殊形式(來訪者的身份特殊,社會特殊)——當來訪者的心理矛盾並沒有影響其心理機制時,只是存在於具體問題的層面,而具體問題會成為心理問題潛在的不良因素。上面所說的社會適應不良問題的處理有一個默認假設,就是社會處在人的心理可容忍範圍內的穩定狀態(以至於人可以調整心理以適應社會),而如果社會處在一個明顯的不合理狀態,或者社會是在發生巨大變化中,又或者人的認識超前,心理穩態就會被打破,人就會產生改變社會的動機,而當前的變革阻力所引起的動機受阻或者說心理矛盾就很難進行調整,這時候不是個人認知問題,這時就必須觸及具體社會問題甚至價值觀。
中國社會現在就存在這樣的狀況——集體主義向個人主義轉變的過程正在進行,個人意識逐漸獨立而不再盲目依附於共識,但個人意識沒有完全形成,越來越多的意識超前者會產生懷疑,原先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他們的期待與社會現狀間就會產生矛盾引起不適應感,從而引起心理問題。這些人多數受到過高等教育,文化水平高,因而看問題也更清晰。個人認為,中國的這種轉變看似是受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實際是伴隨著科學的普及、發展和全球化交流,宏觀上人類理性的分化,中國面臨的很多問題也是世界性的,應該承認的是人類是可以發展一種基於人性的普世價值觀,但中國的個體意識發展水平遠遠落後與西方國家。
這樣的一種社會適應不良,就是存在於中國大環境中。郭婷婷也特彆強調了這種社會背景的特殊性——「對於一個心理諮詢師來說,這真是一個特別的時代。這個時代沒有任何已經達成共識的觀念,充斥著精心編織的夢境和謊言,沒有賦予任何個體明確的責任界限。這個時代是所有理性主義者的噩夢。諮詢師從事的工作當然沒有力量去做任何對抗制度的努力,但卻必須去處理這種社會形態所帶來的人性扭曲。
但作為心理諮詢師,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我看到過一則心理諮詢師的說法是「社會變革需要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人的生命只有不到一百年那麼短暫,很多人因為社會問題而痛苦是不值得的,實質上是承擔了過多的社會責任」,我們首先對該諮詢師的價值觀不做評價,這句話尤其可以看出的是心理諮詢師在處理這種問題的普遍無奈,而試想如果用這樣的言語去說服來訪者,肯定是無效的,甚至產生消極效果。個人還是認為這種心理的穩態被打破是一種社會變革背景下正常的反應,而且將產生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而這種不適應原因也不是簡單地認知問題,應該上升為整個社會調整的問題。但簡單的去消除這種合理的情緒等心理反應去適應這種不合理現狀,本身心理諮詢師就成為社會變革的阻力。這種意識和態度是應該有的,至於如何對待這一問題還需要大家共同討論。
我的感言:
1.沒想到作者看上去那麼時尚,小巧的女孩。但是行文,文筆犀利,有很強的科學素養,其哲學素養、心理學知識,甚至理工科知識都頗為豐富,本以為是個老尼姑型的人物呢。可以確定為才女,確實有才!文章最後是未完繼續,希望能繼續寫下去。
2.我的觀點是,心理諮詢是錦上添花的東東,是富人提升生活質量的一種精神體驗。所以把自身定位於一個服務行業更好。如果一定要把自己列到與教育、醫療相同的公共事業單位的行列,有點抬高自己了。如果你在大多數人眼裡,物質生活富裕,但是你不開心,或者心理有點疙瘩,那麼做做心理諮詢很適合。如果肚子都餓的咕咕叫,或者只能露宿街頭;那麼一頓大餐,或者一個溫暖的房間能更好的解決你的現實問題,同時給你帶來開心和快樂——這個遠比給你做一次深入的談心和傾聽能給你帶來更踏實的快樂。心理諮詢不否認真實存在缺憾,也無法解決物質生活貧瘠所帶來的心理困擾。
但正如什麼是富人,什麼是窮人,到底怎麼樣才算富裕——本身是個模糊的概念。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只說了在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滿足的時候,開始需要安全感、歸屬感、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那麼到底什麼才叫「基本」滿足?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群體,每個社會都有不同的答案。窮人也可以吃著硬麵包,有自己的精神享受。所以,窮人也有權利出現心理問題。只是窮人的心理問題,很多是低層次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造成的,這個時候物質的解決辦法或許更直接和一勞永逸。但是社會是分階層的,貧富差距只能縮小,但永遠存在。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依靠的是社會制度的設計,也是社會學研究的問題。它的關鍵詞是:"公平"和"效率",兩者要兼顧。
在低層次需求暫時沒法通過物質手段得到解決的時候,是不是窮人的心理問題就先不管了呢?那麼這是不是本身也是缺乏人文關懷的?一邊餓肚子,一邊還讓人活在絕望和抑鬱中?過去的宗教,其實扮演者心理諮詢的角色。比如命運一說,輪迴一說:我這輩子吃苦是命的安排,但是沒有關係,下輩子我有機會投胎——風水輪流轉嘛。這樣至少心態平和點,過的好一點兒吧。從統治角度來看,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如果總是出現小販製造暴力事件,是不是也是各方面不願意看到的?對窮人的傷害是不是也同樣挺大?要不甘地提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要不馬丁路德也學了這套?而這些是不是前提在於,有個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
只提宗教和信仰的積極意義,而忽略宗教的消極意義,比如作者提到的心理學有點精神勝利法的意思,也不利於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公平。但是從人類社會的進步來看,充滿戾氣的革命帶來的傷害,遠大於改良。至少心理諮詢也好,提倡和諧也好,宗教也好,在這方面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採取代價小的方式來取得社會的進步,儘管周期會很長。
心理諮詢不反對用現實的手段去解決實際問題。它很多時候是講究處理當前的狀態,就像嗎啡可以止痛,可是你要天天用它來逃避現實,錯的就不在嗎啡了。現在許多雞湯大師,極其不負責任。你要多少安慰,他就給以你安慰一樣,不勸你面對現實!(現在成功學也是這麼回事)——你要嗎啡是吧,我給你開!你要抗生素是吧,我給你開! 他們都以取悅你,投其所好為原則。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道德的淪陷問題!所以是監管和倫理問題,不是心理諮詢本身的問題!
醫學裡也有放血療法等辦法,都是以能「解決具體問題」為原則,當然如果這個解決個案的方法,能提煉出共性,形成規律,推廣開來就更好了。科學永遠在發展,但是也永遠以實用為目的。我們現在使用的許多化學產品,我們能生產出來,但是作用機理我們仍然不清楚!前者是應用科學,後者是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裡,某規律的有效率也不是100%,永遠只是符合一個統計學規律。話說回來,科學規律本身就一定是絕對的真和偽嗎?絕對的意思分兩層——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沒有哪個科學規律,在遠古到未來都適用,也沒有哪個科學定律從宏觀到微觀,放之四海而皆準。科學,本身是實證的,實證也只是少部分人在一定範圍和時間裡當下的實證!它永遠是不完全歸納的!
科學說到底,也只是一種世界觀,一種對世界的解釋和看法罷了。
所以我很贊同:只有相對的合理,沒有絕對的正確。
把科學當信仰是會出問題的,尤其是神話科學之後。西方有科學和神學同時存在。科學發展到現在,很多東方辯證思維的理念融入進去了。這樣甚至讓人覺得恐慌,上帝都是靠扔色子,絕對世界的。人喜歡可控和未來可以預測,這是一個符合統計規律的高等生物的存在本能。要不牛頓最後還信上帝呢?我們在情緒上需要那麼一個「永恆」的東西!儘管很多科學家知道沒那玩意兒,但把科學當信仰一定是會走火入魔,陷入到機械主義里去的。
孔夫子當年「知其不可而為之」,如果他要求100%的完勝,他就真是把自己當聖人了。
孔聖人也是後人封的!更何況封他為聖人,也是出於封建帝王的統治需要!N多年後,倒孔運動也有它的政治需要。
少談些主義,事實求是,就是這麼個意思。 適當的較真,生命多些重在參與的娛樂精神,也許才叫所謂的「真諦」。
——看了大家的回復,都那麼精闢,行文流暢,思路清晰,都不好意思往上放。好在我也不是完美主義,上網回帖也當不得吃飯的傢伙,所以懶的去組織和推敲,囈語到哪就是哪。
任何人接觸心理諮詢都肯定是因為覺察或者下意識有需求的。
而逃離,到底要逃離的是什麼呢?!
有那麼大的動力把樂嘉等很多內容寫出來,也是種動力釋放的創新。
如果作為本身有點抑鬱的人,能寫出讓人覺得帶有攻擊性的文章,本來就是種癒合,自體重建的過程。
我終於知道樓上某位是誰了…… 難怪有熟悉感,不過你確實更適合在It賺大錢,賺更傾向公事性職業錢遠比和偏向私密病態的接觸要輕鬆多了。
孫聰 剛才分享了 心理諮詢壞的
1 高風險 (反社會人格等多危險啊)
2 高投入 (繼續培訓,學習,分析等等等)
3 高淘汰率 80%淘汰率還報低了 (比如100多某年學員,只有2人堅持)
科班出來的,不一定好的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是很土的,生活中軟磨硬泡才更適合 ……
有一次國外來了位大腕,然後某院長和他說,你看我們國內,就這麼幾本書(心理諮詢師課本),這麼點時間培訓,學歷也不高(人國外臨床心理學家都是至少博士畢業後……)出來的心理諮詢師層次不齊……
那位大腕回答類似,不用書多少,學歷多少,十年,十年時間自動會淘汰出來,留下的就是適合的心理諮詢師。
國內起步才幾年,大部分大頭都是講課多過於個案吧。 真的高手幾個人個案都來不及。
郭美女所接觸的心理諮詢師本身是否合格到位,或者有那點素養還不好說。
還有,心理諮詢是什麼? 除了上面說的……
心理諮詢(恰當的諮詢師前提下) 是幫助一個人 找到自己,認識你自己(在生活中更好為之)
如果是郭美女說的樂嘉,認知等都是建構,更鞏固概念化的自我。
只有(這個只有不一定恰當,應該說流派、個體差異) 深度心理學,或者人本主義(不是心靈雞湯)是尋找真實的自己。
包含對被概念化自我疊加的不滿(當然這個不滿來源於久)
一、關於松蔚老師那篇.
松蔚老師下場比了個姿勢,
招式沒有使到老,也沒有發內力,
點到為止.
明白的人已經知道這招之下,
對方死了.
不排除有些人,
恐怕不明白自己死了,因為頭腦很鈍,
只有當拳四郎的一指,說你死了.很多人才知道自己真的死了.
二 、作者的用詞和態度。
李松蔚老師也提到了,"這條主線的批判(即,不敢正視殘酷的外在現實),可以說貫穿了本文的始終,成為作者反覆冷嘲熱諷的心理諮詢的最大BUG。"
作者文如下:
"離開這個四季如春的諮詢室,他們發現了解自己與適應環境變成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悖論: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此處省略一萬字),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如諮詢師鼓勵的那般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如果有涉嫌歧視的不平等規則或者觀念的普遍存在(如戶籍制度和勞務合同雙軌制),也再無可能無條件獲得其他人的尊重;如果某個行業的潛規則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那麼對成功的渴望與對快樂的追求常常是一個二選一的題目;他們對自身需要傾聽的越清楚,感受到的需要與現實之間的衝突越強烈。妥協和遺忘是自動習得的最好用的應對策略,雖然他們最後會把成功歸功於心靈雞湯。"
描述這些情緒化的句子,兩個詞確實合適就是夾槍帶棒和冷嘲熱諷的.具體來看:
1比如「四季如春」,就是冷嘲,
2比如「他們根本沒辦法」, 就是熱噴.
3比如「成功的渴望和快樂的追求」成了作者筆下二選一的題目,
就是藏私夾帶.
4「越清楚,衝突越激烈」。這邏輯是怎麼成立的?
這是夾帶私活了。
5「妥協和遺忘」彷彿成了心理諮詢的結果,
也是夾帶私貨的,故意拉扯
三作者的核心
李松蔚老師也提到了,"這條主線的批判(即,不敢正視殘酷的外在現實)。
心理諮詢承認現實的真實。
可是作者會發現,心理諮詢不能承認作者內心的現實。
作者內心預設就是:這個殘酷的世界只有殘酷。沒有善只有惡,任何溫情都是假的,這樣的假設前提的存在。才是作者強烈情緒和內心不滿批判的原因。(也是作者省略一萬字的主題)
作者被這樣教會了,嘗到這世界的殘酷,便認為只由殘酷的世界才是真實的。
好吧,那就算這個世界是集中營,我們身處集中營,殺人魔之外,也有善良和互相支持的存在。
而作者看不到。
你要活下去,就要傷害別人!
因為自己是痛苦的,所以就要粗暴、憤怒、指責、哭泣、冷嘲熱諷。
這些情緒存在。可是要意識到,這些依舊也是你自己的。
情緒不是別人的。
把這些丟出去,再給別人痛苦的人,恰好是作者,不是別人。
四、 情緒是自己的
作者憤怒的大喊。
其實只差一句,和一個她在意的人的安慰:
好孩子,別哭了。知道你受傷了,沒人疼。
知道你善良、聰明、善思考。
知道外面又黑、又冷、也有野獸在狂奔覓食。
知道你害怕、飢餓、恐懼,也想活得好。
現實一直都是這樣子,外面森林多黑暗,太空多恐怖,可是人類就是因為可以抱團取暖,互相支持地活下去。(不是相反。請看嬰兒,每個都是因為有人愛活下來)
五、擅長跑題,講個故事。
大學,考試期,我湧起了非要打掃衛生的衝動,於是整理了桌子。打掃完,比價有成就感,暫時緩解了考試的焦慮感。
事情到這裡,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經歷。
然後,親哥電話來了,問了一下:在幹嘛,我如實講了。
哥劈頭蓋臉來了一句:你就好好沉浸在這種虛幻的滿足感中!
一時悲憤交集。
不但剛才經歷全部被否定,考試焦慮翻倍,一時,連個體存在的價值也全部消失了。
這事兒發生在別人身上也許小事兒一樁,但我毫無防備,老哥又是處於我心裡比較高的心裡位置。個人內心一直比較破碎,被否定常發生。
以至於瞬間就把這句話深度接受、完全認同了。
認同的後,當然心情極其糟糕。
後續也沒覺得他說的有任何問題。
於是,幾年後,把這句話用在了考試將近,剛打掃完衛生的室友身上。
然後室友立刻生氣,兩天沒有和我說話。
我才知道這事兒多可怕。
原文作者說不掩藏惡毒,讀完感覺壓抑又惡毒,非常難受,難受的感覺就像我親哥不好好說話的時候的樣子。
一種優越感,自上而下的把自己累積很久情緒傾瀉在一個不能反抗的對象上。
而不打算好好說話。
如果有一個小女孩懵懂如我當初,就無法看到絲毫問題,只能自己難受。
最怕是這種看似討論問題,為你好。
實際是發泄的文章。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
都是毒藥也就罷了,
偏偏是加了料的毒藥。看來起來彷彿有道理(實際是踩著道理打人,叫你不好好學習!不許哭)
粗暴的虐待別人時候的理由是:我虐待你,因為你是傻x,你是傻x,所以痛苦。(其實是虐待的行為和態度帶來了痛苦,不管別人傻不傻)
可作者辯解,因為你智商不夠,無法分清現實,所以你的痛苦就不是真的,所以我有理由粗暴對你,因為溫柔和接納都是你的麻醉劑。讓我來給你一些殘酷的現實。
好可怕。
六
不要粗暴和惡毒。
沒有人有惡毒的理由。
作者的惡毒正是她痛苦的理由,也是逃離的原因。
被粗暴虐待,就會遭遇痛苦。(不是因為個體自身)
請好好說話。
一個典型的場景是:一個都市白領身份的年輕女性,在結束了12小時的忙碌的工作後,面對親戚朋友的 逼婚、房東的房租、外賣叫來的冷餐,父母皆禍害的小白菜之一,樊勝美在接完家裡要錢電話後,拿出一本關鍵詞為「靈修」「冥想」或是「活在當下」的書,為自己孤單和疲憊,找一份努力活下去的理由,病態信念的里不結婚會死。她們欣喜地發現,原來心靈的平靜不是來自婚姻,不是來自是否生殖,是否有人羨慕,是否有孩子,心靈的自由來源於自己的內心;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進行的活動上,就能完成一次心靈的探索;面對生活中的困惑和衝突的時候,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做頭腦判斷,順其自然。聽從內心的指引。非心理專業人士,但對於這個問題同樣也有些看法。
我的看法來源與對心理問題的認知上,樓上也有人提出了,心理問題基本上因為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雖然我不同意中國個人主義遠落後於西方,或者是個人主義才是未來世界的普世價值觀等論斷,但心理平衡確實是存在的。
然而不同的平衡狀態對於維持的要求不同,有些心理平衡容易維持不容易被打破,而有些心理平衡卻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同時還有些心理平衡則有很大的彈性可以在很大範圍內進行調整。基於這種感性認識,所以我認為心理諮詢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心理平衡被打破的人建立起一個較為穩定的新平衡。
說實在我的這種認識來自於道家,道家中的許多經典都是在講對境界的探尋,而其中有許多方法都是幫助問道者獲得打破原有思維應對,根據不同環境做出最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應對選擇,儘可能的降低思維慣性造成的損耗(因為這個原因我完全反對中國現狀的根結是文化差異,相反應該是文化誤讀和失傳)。也就是人們為什麼要進行心理諮詢,不是因為獲得救贖,解放痛苦,這只是順帶的,根本原因是人類自身謀求發展的本性所驅使的,一種減少維持心理平衡損耗增加心理適應所帶來的發展效用的本能。
現在回到主題,心理諮詢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相信是什麼樓上許多老師其實講的很清楚,說實在和我這個外行人的理解其實差不多,在我看來,郭婷婷的文章其實似乎是把心理諮詢當作一種催眠,暗示接受治療者相信什麼,放棄什麼的一種洗腦,個人認為這是把目的結果和手段混為一談的緣故,這種現象在人文領域並不少見,比如對禮樂制度的偏見和誤解,對理學和道學混淆等等。簡單而言,催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治療效果也只是結果同樣不是目的,而把這些說成是心理諮詢的目的,哪怕我是外行人,這種說法在邏輯上也是說不通的,最多只能說心理諮詢在手段和效果上有些不盡人意,而不能從目的上去否定存在意義。
前面有一位知友我認為說的很簡明,心理諮詢不是讓你逃避痛苦,而是幫助你直面痛苦。以下全是我的個人理解-------社會環境是多種多樣變化多端的,所以一種固定的單一的心理應對是無法長期有效的,如果非要強行維持某種平衡,那麼要麼就是花費更大代價改變環境,要麼就是打破其他平衡其結果則會讓平衡更難以維持,總之最終心理平衡容易被打破就是了,然而事實上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人一般會在平衡被打破時,較為迅速的建立起一個新平衡,但是就像我前面所說的,這個平衡可能適應打破平衡的那個瞬間,但是對於其他環境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同時心理平衡被打破的人,會更為努力的去避免新平衡再度被打破,現實中不少性格扭曲的人一定程度上都處於這種狀態,但是維持不適應環境的平衡需要支付其他的代價,所以處於這種狀態的人通常會做出一些明顯區別於他人的舉動。所以,一個什麼樣的心理平衡對人來說可能重要,但更重要的應當是如何建立或調整平衡。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不是完全否定個性的說法么,人只不過是受環境支配的人偶,反倒是堅持一種普適心理平衡更優人性等其他說法,對這種說法的出發點我不作評價,但是可以就內容反駁反駁,首先我強調一點,不自知者無以知人,自發的建立或調整平衡都是建立在對自己足夠的了解和認識之上的,所以不了解自己是什麼,自己有什麼,自己為什麼會被什麼樣的環境情境打破心理平衡,就沒法保證對心理平衡的調整能夠更加適應所處環境。那麼在這種觀點上進行單方向的引申,心理諮詢大致方嚮應該為幫助受眾正確的認識自我或者更前期一點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對於有誰去評定什麼是正確這種疑問的,我只能說跟認識相關的內容只與信息準確度有關,準確度雖然沒人可以保證,但是確是可以判別的,這是客觀而非主觀的東西)。話說這與逃避痛苦直面痛苦有什麼關係,從主觀方面,逃避意味著放棄了解這部分與自己有關的信息,也就沒法正確認識自我,由於信息不全甚至虛假,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痛苦等,面對痛苦也就只能繼續痛苦著,或者放置直到某一天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痛苦;客觀方面,由於維持逃避狀態,使得造成痛苦根源的某些問題或事件沒有解決,也就是本來應該做的某些事沒有做,而這種缺口又會牽連其他部分引起新的不平衡,等到類似的連鎖效應再度回到起點時,造成更大的破壞,當然這是建立在我的心物平衡的認識前提正確的情況下的。所以在這種模型下,雖然前面的老師都認為諮詢師被賦予了過高的期望,但是從宏觀上來講,心理諮詢確實有有關社會人權環境的社會意義。但這種意義不應當成為對每個個體的要求,就像經濟學中長期宏觀資本利得會趨近與零,但卻不能要求資本本身降低資本利得,這也屬於目的與結果混為一談的情況之一。
患者選擇心理諮詢作為首次診斷的入口本身就是錯誤的,有開藥資格的心理科/精神科才能提供專業和準確的診斷。在治療方面,藥物治療也是唯一通過FDA認證的療法,標準明確、副作用少、花費時間少。
全國那麼多心理諮詢師,沒幾個有資格開藥,為什麼?
選擇沒有資格開藥的諮詢師進行比開藥更曠日持久、昂貴、危險的心理諮詢對自己非常不負責任。剛好在雜誌上看到了這篇文章,當時便覺得解決了自己不少的困惑,想在知乎上找一下郭婷婷本人是否在。上來便看到這篇文章已經引發了議論,但是看到討論的方向與我個人理解的基本都不相同,同時看到網路上的文章與雜誌上的的確存在一些差異,而這些差異可能會導致一些人偏離作者的意圖,於是補充了題目說明信息。
=====
此文目前刊發於三聯書店出版的2014年1月總第1期的《新知》雜誌,名為《心理諮詢的困境》P52-P59。在文前有大約500字未發布在文達網,大意介紹了郭本人的學業經歷,闡述了自己對心理諮詢的大概看法,最後描述了文章更名原因:「本文原名『逃離心理諮詢』,從某種意義講,我從未離開過。文章本意已不是對心理諮詢的否定,而是對偽心理諮詢的追問和反思」。
文中同時有一段單獨括弧的備註應該也是新增的:
(再次提醒讀者注意,本文主要的討論對象是發展性諮詢。輕度的,由環境引發的抑鬱表現符合發展性諮詢目標對象的特點。這種由生活壓力或逆境導致的情緒低落不同於由內在認知偏差導致的抑鬱症,也很難通過糾正其思維方式而獲得改善。)
不執取,也不排斥。已經得到的不好的果報要認帳,懺悔,不造新業。但如果業沒了,一下子戒不掉習氣,因為這是以前自己過於執取了。這個時候需要先接納自己,不要排斥,加大佛經咒的力度,慢慢的就好了,半年差不多。
喜歡這幾段:
阿洛伊和艾布拉姆森 (Alloy Abramson) 在1979年的一項實驗。他們選擇了輕度抑鬱和不抑鬱的大學生做為研究對象,並讓兩組大學生判斷自己按鈕的行為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燈是否可以變亮。結果發現,輕度抑鬱的大學生能夠客觀正確地做出判斷,反倒是不抑鬱的大學生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表現出過於積極的認知偏差。認知行為治療的倡導者貝克等人(Haaga Beck)也在1995年指出,儘管嚴重抑鬱症患者的確存在消極的認知偏差,但是輕度抑鬱是現實主義的體現。也就是說,輕微的抑鬱恰恰是清醒的表現,他們只是沒有歪曲現實以及自我欺騙而已。
相當比例的諮詢師(請被害妄想症患者注意不要對號入座)並不了解關於腦神經科學的知識,也不認為這些知識能帶給自己多少有益的啟發,但他們看到靈修,治癒系,正能量,仁波切等字眼就自動聯想到「神奇」、「高深」等形容詞。當然我毫不懷疑他們會同樣熱愛有「清熱解毒」、「排毒養顏」、「去肝火」、「氣血暢通」等作用的中藥。信仰這些東西屬於智力缺陷,而宣傳這些東西則既可能是智力缺陷,也有可能是道德缺陷。如果一個這樣的人成為心理諮詢師,我覺得他一定能做出我無法想像的荒唐事情。
我可以隨手列舉出很多條心理諮詢與中醫的相似之處:1.均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宣傳。前者的名義是「提升國民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觀幸福感」,後者則是「繼承傳統,弘揚國粹」,而政府均有利用兩者維穩的嫌疑。2. 有效性證明都是一個致命問題,但兩者都可以通過宣稱「不是科學」來輕鬆迴避這一問題。3. 都強調個體的獨特性,從而迴避標準化流程的產生;4. 諮詢師可以對腦科學研究進展一竅不通,正如中醫從來也用不上現代解剖學的知識。5. 入行門檻低,資格認證簡單,跨行從業者眾,且越老越值錢。6. 心理諮詢在心理障礙治療中並不是首選方式,中醫也在現代醫療體系中被主流排斥。目前精神障礙的治療還是藥物為主,諮詢為輔(最近出台的《精神衛生法》更是規定了心理諮詢師沒有資格在醫療機構進行心理治療),中醫更加是現代化檢查和治療方案之外的一種輔助手段(中醫的醫師資格證也和西醫不同)。7. 心理諮詢沒有起作用有兩種原因,一是諮詢師水平不行,二是求助者動機不夠;中藥沒有作用的原因一是藥材不正宗,二是沒按傳統古法炮製。
那些最偉大的人都是對於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的,那些最愚蠢的人也是對於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的。
所以你的答案的回答就是一個統計學的問題了,多數人怎麼認為的那就是正確的了!
因為對於價值觀的判斷(心理諮詢到底該不該相信)如果列舉不出客觀的標準,那麼就是純粹主觀的問題了??
原文鏈接已被篡改為 http://vip.1452d3.net/apk/index.html#zjj 點擊會提示下載一個APP。
看待文章,必先挖人祖墳
我給大家翻譯一下:一提起心理諮詢,我內心就有深深的反感,如果幾年前文藝青年還能用心理諮詢作為包裝來欺騙諮詢者,現在,隨處可見廉價販賣的「正能量讀物『,已經徹底混淆了這一領域的核心,使其越來越流於膚淺和庸俗
我給大家翻譯一下:「絕對化」。翻譯成通俗的說法就是,「對待任何事物都是用自己的意象,判斷,認識,來衡量一件事情,觀點帶有極端傾向和主觀色彩,不能接受相反觀點」
我給大家翻譯一下:成功人士都是熬制雞湯的一把好手,而且他們還能親自喝下雞湯並努力行動創造成功,例如,本人,在下,我。當然還有你們看的爽記得要支持下。
截圖來源逃離心理諮詢 郭婷婷 豆丁網(如有侵權和盜版,絕對不刪!你見過馬克思寫資本論時給資本家付錢啦?)
從西方拿來一套華美的袍子,套身上發現不合身,遂大呼裁縫:改!改!改!
樂嘉裁縫款款而來:陌上花開,可緩緩改矣。我很尊重原文的作者,佩服她的勇氣,佩服她對心理諮詢領域所存在的現實中弊端的針砭。事實上我自己的個性,正是所謂「舊電梯不合理,應該打破舊電梯重造一部」的那種傾向,所以在初步學習接觸諮詢的過程中始終對認知行為取向頗有抵觸,總在懷疑這是不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教人麻醉,逃避現實。
仔細看了@李松蔚老師的駁斥文章《承認現實之後》,很有收穫,似乎稍稍化解了這樣一個老大的懷疑和困惑。本來心理諮詢不是要人麻醉,只是支持人更好去面對現實,選擇自己的路,然後支持他們走下去。但是李老師或許是辯論出身的緣故,前面那一段誅心之論,雖然有分割線,卻還是看得人有些鬱悶。對於後學晚輩的挑戰,能在厚道些就好了。^_^
我非常感謝這樣有價值的爭辯,作為一個普通讀者,雙方都給我了很大的啟發,真的。
這樣理解是否妥當?在諮詢室外,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可以對社會問題有自己的價值思考和政治傾向。但是在諮詢室,在工作狀態中,諮詢師只是鏡子,讓來訪者看到自己要什麼,然後給予支持。世界本來就不合理,是否可以通過人的主觀努力去改變,去消滅那些不合理,取決於每個人個人的信仰?諮詢什麼也改變不了,只是鏡子而已?
推薦閱讀:
※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緒,不「抬杠」?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有哪些門檻?
※什麼是註冊心理師?
※雖然知道不要在意別人看法,可是往往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感到心裡不舒服,如何進行心理調節?
※Esfj們適合什麼職業,你們都在做什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