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金融)研究生是去美國留學還是留在國內讀研?

本人現在進大三了,在國內985 211排名前二十的大學讀金融,雖然如此但我們學校的商科並不是很有名。然後如果去美國讀商科碩士目標是全美前50的學校。但是最近聽說美國並不太重視商科碩士的教學以及聽說去美國讀這個的大部分都是亞洲人,班上歐美人比較少(畢竟還是想多和外國人接觸體驗一下不然除了上課其他和國內一樣了)而且商科碩士在那邊的就業也不好,讓我深深地糾結了起來(不過我是肯定會回國的,在那邊找工作也只是想積累經驗)。
希望能有這方面的過來人或是比較了解的大神拯救我_(|3」∠)__我太糾結了。。。


我繪製了一幅圖來給你做分析吧

最大的兩層邏輯是要明白為什麼讀商科和為什麼出國留學:

第一,關於讀商科,我覺得每個人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需要讀商科。我們看一下最經典的商科項目MBA,其涉及內容包含金融、會計、市場營銷、組織行為、商業史、經濟學、創業、道德、運營、戰略等,我們看看其中的任何一項都會發現不論對於一個人的職業發展還是日常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比如會計,職業角度你管理企業管理團隊看不明白財報怎麼知道公司和部門等運作狀況怎麼管理?比如金融,你不知道預算如何結合企業運營和報表制定,還怎麼走下一步?你不懂得融資和投資,在你生活中資金鏈斷的時候,在你辛辛苦苦攢了工資之後,你能守住你的一畝三分地能抗得住通脹嗎?這幾年全國大量出現的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產品、P2P血本無歸歸根結底還是投資者金融知識季度匱乏連投資標的和相關投資人都看不明白導致;你不懂得市場營銷,你如何知道企業的切實處境和盈利源頭對你所負責其他的部門管理的啟示,生活中你也識不破那些有貓膩的傳銷和營銷騙術,不能讓自己的每一分財富用在刀刃上也是很遺憾的;你不懂HR,你不創業不管理團隊也罷,你老闆告訴你要給你發期權要你降低底薪到底要不要接受、給你股份要你不拿工資單承諾年終分紅還要簽訂對賭協議你干還是不幹?要給你股票是優先股還是普通股好?強制給你改了薪資結構你知道自己是虧了還是賺了?。。。。。太多太多的事實我就不無線發散下去了,有興趣的私信找我我們再聊也行。那麼再舉個最後個壓軸例子,學商科不僅僅是學我剛才講的這些技能和管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還是學商科思維,有這樣的思維和沒有這樣的思維最顯著的差別就是看到在矽谷,清華交大的學生為什麼大多數從第一年年薪30萬起十幾年都還是做著基層碼農?而印度人和白人大多做著管理者?那些管理者自己都不用編代碼但略懂一二,知道這些代碼和技術可以實現什麼樣的功能,碼農們偷懶也是騙不過他們的,並且有商業思維知道怎樣結合技術實現滿足社會需求的「產品」,他們才是最終引導團隊產出和獲勝的大腦。

第二,關於留學和出國的對比
1. 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國內研究生三年製為常見,讀短的也有個別項目但畢竟是小眾,國外應屆生有一年也有兩年,時間成本機會成本都低,如果去了名校讀研,一年的項目含金量完全不輸國內三年,剩下多出的兩年你完全有機會豐富兩年全職的工作經驗,包括做其他更具實踐性的事情。

2. 申請機會和公平性:其實這點也和機會成本有關,申請國內的應屆生,走統考這個路子,基本等於「一考定終身」,申請國外研究生,你可以申請無數個學校理論上,當年我自己申請了23個美國的院校,拿到了20個錄取offer,申請數量上這是其一;再者,如果你有短板,別擔心某個學校拒絕你,只要你有自己的亮點,總有另外某個或某幾個學校會相中你,相中和他們價值觀和偏好相吻合的你,這就是國外對一個學生全方位考量的公平性體現,是金子總會發光,你準備了那麼久,你的努力一定天道酬勤。

3.語言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提升:在外語母語環境鍛煉後會帶給你未來求職時更寬闊的選擇面,外企的面試全英文對你再也不是挑戰,而是你的加分項;跨文化溝通不單單指的是你的外語能力,更指的是你如何高效地在了解各國人各種族人的習慣和偏好後結合人文和感性地把各種洽談和合作談好,把價格談到最合理,把雙方心情也提升到更愉悅,這種跨文化能力便取決於一個人有多少與各國文化接觸的經驗積累。

4. 意識與視野:這不是大而虛的空話,而是相對中期和遠期的可能性的保持,意識和視野是什麼?它們是建立在你對國外發達國家的有心觀察和研究後摸索出的一些啟示,比如在某個領域為何某國可以發展地比我國好?那麼是否意味著機遇?那麼某國是在哪些要素成熟的條件下才爆發出該領域熱潮的?我國還欠缺哪些氣候性的內容?好吧,我們來看看去年前年剛開始的熱點P2P,去年雖有60多家跑路或倒閉,但前年開始第一波發家的都已經盆滿缽滿了,他們是誰?多數都是海外歸來的人士,瞄準了市場的各種利好成型,必要情況下努力和監管部門做公關促成最後的一環,在最恰當的時機有這樣的「嗅覺」和「膽識」把握住了商機,拿下不菲的第一桶金,靠的就是這樣的眼界和視野。王石、陳向東、王功權、王明夫等人功成名就後仍要去美國做一年訪問學者,意欲何為?

5. 人脈複合性優勢:國內讀研,不論去哪你的人脈都在國內,有北大復旦的學生自豪地問我說她/他可以保研本校,本校校友資源也很好,人脈不是一樣積累嗎?我回答說:如果你擁有美國的人脈加上美國頂尖大學、比你們學校更頂尖的世界級大學的人脈,再加上你現在本科母校的人脈,與這三重人脈相比,你覺得如何?

6. 人生的再次重新認識和定位,學會做人,學會如何做事,做最適合自己的事、做好事、做大事、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找到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打工的歸宿,在美國留學能學到的東西,需要一顆用心的心去探尋,這邊我不做展開,我從美國回國後每年都給母校捐贈自己力所能及的一部分收入,我再之前的一個帖子中具體分享過,可以參考一下。大學本科在國內讀了一兩年之後轉學去國外,你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 陳思煒的回答

7. 風險對沖: 對許多普通學生而言,畢業後保研不是那麼容易的,求職或許是絕大部分人的最佳選擇,而找到一份工作簡單,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卻不是那麼容易,並且你要知道,起點低了後邊要曲線救國怎麼著都是曲線,要是你寧缺毋濫畢業賦閑在家,你可是損失了不可逆的寶貴機會成本。剛才我說了,你申請國外研究生,一定天道酬勤,用這個申請來做你求職的保險,最終兩邊哪邊不理想,你都可以倒向另一邊,這樣的對沖,相信你可以明白。

就說這麼多了,寫了近40分鐘,如果還有不明白的,歡迎問我。

一切答案轉載前請聯繫本人,須經書面授權


不邀自答,本科金融學,保送到top2金融研究生。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看法,如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先說結論,如果讀金融碩士的話,一定要留在國內,一定要留在國內,一定要留在國內!
根據樓主的情況,排除了樓主做學術的可能。既然最終目的是在國內金融機構工作的話,國內的金融專碩綽綽有餘,海歸金融碩士並不比國內的金融專碩具有更大的競爭力,反而在某種程度上不如國內金融碩士就業好,理由如下:
1.海歸碩士在實習和證書的競爭力上稍弱。國內金融專碩目前基本情況就是不聽課,然後把兩年的時間用於實習+考證,這兩個東西是金融機構就業的大殺器,高質量的實習+CPA等證書+名校金融專碩學習基本上可以拿下很頂尖的offer。反觀海歸碩士,由於國外的學習比較緊張,基本無時間實習、考證。
2.海歸碩士最坑的是會錯過招聘季有木有!黃金招聘季啊有木有!等海歸畢業回來的時候已經錯過了10月秋招,而大部分的單位的offer都會在這個時候發出去啊!剩下來的大部分也是歪瓜裂棗啊,海歸碩士哪能看的上啊!
3.海歸碩士會失去國內的校招資源。名校金融專碩就業之所以好看,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為頂尖名校的金融專碩,如光華、清華經管、五道口等都擁有很強大的職發和校招資源,到時候會有好多好單位去這些學校開招聘會啊有木有!近水樓台先得月啊有木有!海歸碩士的話在這個方面可能會稍微欠缺,只能客場作戰。
4.海歸碩士在國內的人脈資源上可能拼不過國內頂尖的金融專碩。畢竟金融這個東西都是靠圈子的嘛,咳咳這個大家都懂的。
5.海歸碩士的話,一定得是美國或者英國等名校的金融碩士才好,如果上了說出來一般人名字都沒聽過的學校回國就業時豈不時很尷尬!可是美帝top20金融類的申請難度你們都懂的,真正的那種一說出來大家都知道的學校可能根本就不開金融碩士。
6.誠如樓主所說,現在美國好多學校的金融碩士都是融資平台,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中國人,去了之後也無法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聽說一些海歸的英語還不如土鱉....

總而言之,如果想國內金融機構就業,名校金融專碩+CPA等證書+券商投行部等高質量實習 基本上是標配。哪個不夠補哪裡吧。

當然,海歸碩士仍然有很多國內的金融碩士無法比擬的優勢和好處,所以孰優孰劣無法比較。這個答案僅僅回答在國內金融機構就業到底海歸碩士好還是國內金融碩士好。我個人也認識很多優秀的海歸學長學姐,他們在工作單位也都乾的很出色。

以上是一些拙見,如有錯誤之處,請輕噴

------------------------------分界線---------------------------------
以上是針對金融碩士國內就業的情況,如果以後想在經濟金融領域搞學術當老師的話,一定要去美帝讀博!一定要去美帝讀博!一定要去美帝讀博!


你好,

首先你說的「商科」是一個特別大的範圍,因此不能說美國不重視商科教學。比如MBA,很多人申請,而且很難申,就業前景也很好。另外,Business Analytics, Management Science都可以算是商科,雖然它們是STEM專業,但有些是在商學院里。如果你打算在美國積累經驗,之後回國工作,如果經濟允許,那麼在美國讀碩士一定是首選。首先你畢業後會有1年到3年的OPT(根據是否是STEM專業定),很多同學在OPT期間拿到大公司的工作,OPT結束後被公司派回香港或者北京工作,這是一條非常好的職業規劃道路。目前的情況是,在美國畢業後直接回國也許並沒有很大的求職優勢,但是如果你在美國畢業,之後又積累了1-3年的工作經驗,這會對你在國內的求職非常有幫助。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你,有問題請微信我,謝謝。

下面是一些商科類碩士的申請信息。

金融學碩士(MS in Finance,Financial Analysis)

*Student Profile 學生背景

一般院校沒有規定專業背景,但申請時有商科類背景錄取機會大,其次,數學、經濟、統計,或計算機、強調數學能力,良好的計算機能力,部分學校要求會計學基礎,部分院校需正式的工作經驗,例如Purdue U、UIUC、U of Rochester、Boston College、Brandies。有全職或實習工作經驗,錄取優勢明顯。部分院校有先修課要求,如本科一定要學過微積分,會計學,統計,經濟學基礎等。如不能滿足先修課,需在上正課前補上。 其他理科和文科專業學生也可以申,但是最好有輔修或者選修過數學和商科類課程

分數要求:

排名前50: GPA3.6+,TOFEL100+,GMAT700+/ GRE320+

排名前100: GPA3.3+,TOEFL90, GMAT650+ / GRE315+

金融學專業學制:

MSF學制大多在一年或一年半之間,多數學校同時接受GMAT或GRE成績,個別學校僅接受GMAT成績,如佛羅里達大學和雪城大學; 同時,多數學校鼓勵但不強制要求工作經驗(學生可用高水平的假期實習經歷來為自己加分),少數學校則非兩年以上工作經驗不能申請,如布蘭迪斯大學和康涅狄格大學。

*Major Concentration 專業方向

金融專業的資金回報率要遠遠高於其他的專業,不管對國際學生還是美國學生來說,金融都是一個熱門專業,因此拿獎學金的機率很小。金融一般都是一年制課程,課程的實用性較強。金融專業在很多商學院中只設有PhD學位或者歸類於MBA,對於只想申請Master的人來說,選擇其實並不是很多。

*Job prospect 就業方向

金融碩士專業申請相對難度小,理論性強,就業方向廣,但是就國際學生而言,就業競爭力在美國不是很理想。

1,面向個人客戶方面:商業銀行或者個人資產管理企業里的理財顧問、證券買賣的經紀業務、投行裡面的Private Client Service等。

2.面向企業方面:商業銀行里的小額貸款、證券公司里的投行上市業務、投行內的收購兼并部門。另外,任何一個企業在擴張的時候,肯定都需要金融類的人才對公司的資產狀況和融資方法進行一系列的評估,並研究出相應的方案。

3,經濟預測分析與管理諮詢人員

經濟預測分析人員的行業分布非常廣泛,但一般只有各個行業中的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管理諮詢人員主要是流向一些諮詢公司,比如IT諮詢、戰略諮詢、營銷諮詢、審計、上市輔導等。

4,基金經理

其中,隨著更多的基金項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產生,社會將需要眾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經理就是這一行當中的高層次人才,其職責大致可分為:負責某項基金的籌措;負責基金的運作和管理;負責基金的上市和上市後的監控。目前這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其職業的前景看好。基金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又以基金經理需求最大。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基金經理並不容易,一般要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有風險控制專業知識背景,還要具有較強的多學科、多行業分析判斷能力,有敏銳的市場嗅覺,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是必須的。

5,證券經紀人

證券經紀人的素質要求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紮實的金融學基金知識;二是基於對市場的長期觀察之後得出的投資經驗;由於證券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作為證券經紀人必須通過對政權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的研究,把握規律性,並結合影響證券價格的各種因素分析,逐步積累並具備相當的投資經驗和熟練的業務操作能力。

6,股票分析師

股票分析師主要為股市投資者提供股市投資諮詢服務,以及舉辦有關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等,部分股票分析師在報刊上發表股評文章,以及通過電台、電視台等公眾媒體提供股市投資服務。 目前美國的金融類碩士分為三種:保險學;投資學;金融工程;國際金融學;金融學

目前中國金融人才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下面幾類人士還是比較缺乏的:一是能夠充當領軍人物的高級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語、法律及計算機的複合型人才;三是法律、諮詢、中介和會計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有國際金融經營理念和從業經驗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務人才匱乏。

*Required Courses 所需課程

微積分,數理統計,線性代數,宏觀經濟、微觀經濟,會計。強調邏輯與分析能力

*Entry Salary 畢業起薪

據美國Top20名校范德堡大學統計,金融碩士畢業生就業第一年的平均年薪(不加獎金)為6-7萬美元。

金融工程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thematical Finance

金工是一門綜合了金融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交叉學科,在美國也叫數學金融、數量金融等,其課程通常由大學的商學院、數學系和工程學院聯合授課,主要集中於金融領域。廣義的金融工程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的技術開發,它不僅包括金融產品設計,還包括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是一個統稱,各個學校叫法不同,包括: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數學(Financial Mathematics),數學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計算金融(Computational Finance)等。

由於每個學校特點不同,對於金融工程專業的設置不同,金融工程所在的學院也不同,主要設在以下三個學院:在工學院的學校有:Princeton,Columbia,Cornell,Michigan等;在數學系:Stanford,Chicago,NYU,USC,GIT等;在商學院:Berkeley,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等;數理金融有Carnegie Mellon,UW Madison,Rutgers等;金融分析有Lehigh等。金融工程是「金融」與「工程」的創造性結合,前者包括金融工具元素(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和現代金融理論元素(如資產定價理論、資產負債理論、利率與匯率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套期保值理論等等),後者則涵蓋了數值分析、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工程技術特別是系統工程等的綜合運用。

*Student Profile 學生背景

金工是對於學生背景要求最高的專業之一:

(1).TOEFL; 托福需要上100。

(2).GRE/GMAT:如果在數學或者工程學院下,一般接受GRE 。如果在商學院下,一般接受GMAT,比如Columbia U的金融數學要求GMAT。GRE320+,GMAT700+。

(3).GPA; 名校申請GPA一般要達到3.5以上;

(4).專業背景:金融工程/ 數學/ 統計/ 計算機/經濟/金融,數學要好

(5).學過概率,微積分,線性代數;

(6).MSOffice(Excel),C/C++,VBA(編程工具),MATLAB(建模),MAPLE(建模,數學和工程都會用到),STATA,SPSS,EVIEWS(計量經濟學要用到的軟體)

金融工程專業申請總結:

(1).該專業申請的學生背景強,競爭激烈;

(2).數學或計算機專業申請的學生居多,大多對金融市場、產品感興趣;

(3).理工科專業背景的學生申請有優勢;

(4)文科專業申請起來非常困難,即使是經濟、金融專業,如果數學、計算機不好,不建議申請;

*Major Concentration 專業方向

金融工程強調學生不僅有金融產品、市場的知識還要有定量分析、抽象思維的能力,數學和計算機背景等。就業方向主要為衍生品、股指、資管量化分析師等高薪但就業機會不多的行業。

美國金融工程專業有的設在商學院下,有的設在工學院下。通常而言,商學院的金融更注重工作經歷,如果在金融機構有1-3年左右的工作經歷,接觸過量化分析,申請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科畢業生則可將重點放在工學院的數學系。然而,無論申請哪個學校的金融工程專業,紮實的數學功底、一定的編程能力和金融等課程的學習、實習經驗都是必備的。

*Job prospect 就業方向

金融工程不同於MBA和MSF,它主要是培養金融界的技術工作者,與很多數學或金融PhD一起競爭工作,稱作Quantitative Analyst,或Quant。Quant 的職位主要集中在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負責的主要工作根據職位也有很大區別,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別負責衍生品定價模型的建立和應用、模型驗、模型研究、程序開發和風險管理。

就現在來說,金融工程就業主要在以下幾個領域: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現在非常需要能做基金績效評估、風險控制、資產配置的人才。

  證券公司:證券公司現在正處在一個艱難的時期,同時也在通過集合理財產品設計等尋求生存的機會。

  銀行:較傳統的銀行也在起著微妙的變化。現在各大銀行的總行正在著手建立內部風險管理模型,急需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於銀行用人制度比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進去做這個事情。銀行內部的另外一個重要部門——資金部,也需要金融工程的人才,他們一方面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操作,是未來固定收益券這一塊的主力,同時也是未來大有發展空間的公司債券市場、抵押支持債券這些金融工程產品的設計主力。

*Required Courses 所需課程

有意識的補充自己的數理背景。金融工程、數學、 統計、 計算機、經濟、金融等學科在學校或實習工作中都要有涉獵。

*Entry Salary 畢業起薪

總體來說工作相對更多研究性課題,比較辛苦,但初始收入比其他金融職位高很多。以Quant Developer為例,雖然實際工作和其他行業的程序員沒有本質區別,但不僅收入高,而且對於國際生來說更容易找到工作。比如專業排名第一的卡耐基梅隆金工項目,學生的平均起薪(不包括獎金)為$92,200+,有99%的學生夏天找到實習,80%在畢業後90天內確認找到了工作,但是錄取率僅為10%(紐約校區錄取率7%),錄取的學生平均GPA高達3.85,63%有兩個或以上本科專業,GMAT 730,學費每年高達$80,400美元。

工商管理碩士MBA

*Student Profile 學生背景

1、GMAT。這個考試並非測試你的英語程度,而是用英語來測試你的學術能力。很多頂尖商學院,比如前5,錄取的學生GMAT考到750以上,TOP 15學校,730是安全線,700以上也有很多不錯的美國商學院可以考慮。 寫作一般不能低於4分。

2、托福考試:目的和GMAT不同,托福針對的是英語非母語的學生,測試的是申請者的英語水平,來確定學生在一個全英語的環境里可以自在的用英語和教授及同學們交流無誤。TOP MBA學校基本上都在托福100分以上,普通的MBA學校對於托福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從80分到100不等。因為MBA是職業為導向,能夠熟練掌握語言是一個前提。

3、GPA。美國研究生院衡量申請者本科階段學習成就表現的主要標準之一,出色的GPA 成績是申請者綜合學術素質的反映。比較好的美國商學院一般對申請者的GPA有最低要求,本科階段的GPA應在3.0以上;如申請前十名的商學院,GPA最好在3.5以上。因為大多數申請者有工作經驗,因此成績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至少在3.0以上,TOP 20的學校中位數平均在3.5-3.8左右。

4、工作經歷。幾乎所有的TOP MBA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而且工作經驗的平均值在3-7年之間,大多來自有名公司。只有個別學校會錄取極其優秀的應屆生。普通的MBA學校接受沒有全職工作經驗的申請者,但是最好有一些相關的實習經驗。哈佛商學院(HBS)近年來錄取的 MBA 新生平均都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歷,而且一般在企業中已經被提升至較為重要的中層管理崗位,具有豐富的實際管理經驗。

5、推薦信。美國商學院一般要求美國MBA申請者提供2-3封推薦信,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申請材料。除了所有你自己填寫的表格和作文之外,校方需要知道你身邊的領導或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對你的評價如何。與申請研究生院不同,MBA的推薦信應盡量尋找與申請者有工作關係的專業人士來撰寫,而大學期間的教授不一定適合作推薦人。

6、寫作(Essay)。Essay是申請者根據學校要求而寫的文章,也是MBA申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創作性書面文件,同時也是寫作難度最高的文件。每年8月底到9月初,美國商學院都會在各自的網站上公布明年秋季入學的 MBA 新生申請材料,其中就包含了最新的 Essay 題目。綜合起來,美國商學院最希望通過 Essay 看到申請者的各項特質,包括領導能力、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質等。

儘管商業競爭激烈,但良好的道德品質始終是美國商學院要求每個美國MBA申請者都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美國商學院綜合排名前十的一般都會要求申請者寫一篇遇到「倫理困境(Ethical Dilemma)」時如何進行處理的Essay,以此來考察美國MBA申請者的道德品質。

*Major Concentration 專業方向

MBA教育源於美國,最早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設立了相關的管理學院,而MBA program則誕生於哈佛大學。在美國MBA教育一般為期兩年。

MBA一般院校分為:市場營銷方向、財務管理方向、戰略管理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方向、金融方向等方向。

*Job prospect 就業方向

在美國MBA社會需求量很大,從業範圍廣泛,其管理方法可運用於任何行業,企業管理、銀行金融、醫院管理、服務業管理、財務顧問、國際貿易、政府機構等都可以擔任職務。

*Required Courses 所需課程

多數商學院都不要求本科專業對口,沒有特別的標準,要看你所學的課程是否對MBA有幫助,以及工作背景(或者要轉行去的行業)是否相關。

*Entry Salary 畢業起薪

MBA畢業生的兩大就業領域一個是諮詢行業,一個是公司管理層(包括金融公司的基金管理經理類)。美國頂尖商學院新畢業MBA學員的起薪在10萬美元到12.5萬美元之間:從事金融工作的哈佛商學院畢業生的起薪大約是13萬美元。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最新的MBA學員平均薪資是8.74萬歐元(合12.5萬美元)。


@陳思煒
我是和題主背景相仿。
我是普通學生,所以也不要求抓住機遇開拓創業,只是想謀個好營生而已。。。
看了陳老師的回答,十分感謝,但有幾個問題:

1、如果最終要回國工作,那麼所謂的三重人脈的意義多大?和國內的碩士的人脈有什麼區別?(讀商科現在在美國基本留不下來吧。。)
2、如果出國讀研,建議讀什麼專業?(本科金融,但是幾乎不會編程)
3、美國商科申請機會較少。以金融master為例,前三十隻有七八個學校開設了金融碩士項目。請問該如何看待?
4、時間是節省了一年,但是出國的金錢成本巨大,該怎麼權衡?


你好,

你所說的「商科」是個特別范范的概念。這其中包括MFE, MSF, MBA。如果更廣泛地以進入金融行業工作位標準,會計、統計這些也算。我們就一個一個地說。

MSF,也就是金融碩士。金融專業在很多商學院中只設有PhD學位或者歸類於MBA,對於只想申請Master的人來說,選擇其實並不是很多。 中國學生在美國的就業前景並不理想。一年項目的劣勢是你會錯過校招。而校招是你拿到工作offer的最佳機會。

MFE,也就是金融工程。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就業前景是比較好的,但是競爭也非常激烈。它主要是培養金融界的技術工作者,與很多數學或金融PhD一起競爭工作,稱作Quantitative Analyst,或Quant。Quant 的職位主要集中在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負責的主要工作根據職位也有很大區別,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別負責衍生品定價模型的建立和應用、模型驗、模型研究、程序開發和風險管理。 美國金融工程專業有的設在商學院下,有的設在工學院下。通常而言,商學院的金融更注重工作經歷,如果在金融機構有1-3年左右的工作經歷,接觸過量化分析,申請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科畢業生則可將重點放在工學院的數學系。然而,無論申請哪個學校的金融工程專業,紮實的數學功底、一定的編程能力和金融等課程的學習、實習經驗都是必備的。

MBA一般都需要工作經驗,鑒於你目前是在校生。我就不再詳述了。希望這些對你有所幫助。


個人是美國top50(美國排名三十多位,世界排名是前五十)的學校讀的金融碩。回國找工作的感覺是,美國前50或者前60的金融碩的競爭力大概至少可以和國內的中上級別的985比吧。(從一起面試的人或者網上公布的參加筆試的名單就可以看出來了,國內學校基本是復交(也是佔比最多的 ps 是在上海找工作)、上財、浙大、南大、南開、廈大、同濟這些,其他學校好像就沒有了。我本科是fd的同學進了cicc ibd,本科是普通一本的進了大行的總行管培的都有。
而美國碩士的劣勢是,如果你想去券商,那和國內的同學比就欠缺實習經歷了。當然我前面提過有進cicc的,所以這個也不好說。
另外,除非是在花街投行,否則在美國工作沒有幫助,回來還不能用應屆生身份。


上面balabala的說了很多,說一句上面沒提到過的。
所謂的商科碩士是包含商科的master加上商科的MBA的。美國不是不重視商科碩士的教學,相反,美國很重視商科教育,當然,主要是在MBA。美國所有的商學院都是基於MBA建立起來的,頂尖商學院的MBA是根本不愁工作的。當然,這裡面歐美人是足夠多的。
而題主所說的,應該是申請商科金融普碩的master,這裡面確實歐美人的比例相對就沒有MBA那麼高了。商科master跟MBA是本著不同的教學目標而設置的,面對的是不同的受眾人群。雖然一直備受詬病,但是隨著普林斯頓,MIT等大牛也開設了比如金融的master。起碼在認可度上以及教學質量上都是沒有問題的。
ps:找full-time的工作什麼的確實很難


很多人可能都會糾結這個問題,很多學生本身條件也不錯,在國內也能去一個比較不錯的學校讀研究生,但是依然每年都有幾十萬人出國留學去了。那麼國內和國外讀有什麼差別,出國讀研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1,學習到國外先進的科學知識,管理知識和人文知識。並非說國外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國的圓,但是我們的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中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國外知名大學(尤其是美國)從招生到錄取後的整個治學都非常嚴謹,能使學生學到真正有價值的只是,並建立一定的校友網路。校友網路非常重要,也是很多已經工作的人仍然出國要的很重要的原因。
2,能夠立足於國際化的職業發展平台。很多大型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企業在招聘時還是會非常青睞國際知名大學教育背景的候選人。這應該也是很多人想要出國的很重要的原因——在未來的職業競爭中能夠有更大的優勢。
3,能夠極大的開闊人的眼界和思維,有利於一個人的長期發展。國外的風土人情,思維習慣會對一個人以後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多角度的看問題也是一個人未來發展中的不可多得的品質。
4,大部分的留學生都是自己一人在國外讀書,遠離祖國和父母,沒有歸屬感。會感到特別孤獨。但是這種孤獨也會最大程度上鍛煉一個人的獨立生活能力,文化適應能力,面對挫折和抗壓的能力。這些對你將來不管是留在國外還是回到國內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品質。也是很多企業最看重的品質。
5,可以提高英語水平。其實人讀書最終是為了一個好工作,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英語溝通能力強的人就業機會是普通人的兩倍。你出國只要不是整天跟中國人在一起,英語水平都會比國內提高的快,而且地道。就業的競爭力自然也會變強。

當然,選擇出國留學也不能盲目,要看自己的家庭資金條件允不允許,如果家裡沒有足夠的錢,而且個人自身條件又不能拿到獎學金的話,還是考慮在國內讀研或者先工作攢錢吧。畢竟對於很多工作而言,研究生學曆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職業度和責任心抗壓能力和發展潛能等綜合素質。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歡迎加我微信私信。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你標準答案,就像追求自己的夢想一樣,只要想停下來,理由可以有很多。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出去繼續深造一個研究生,在年輕的時候是很好的選擇。現在國內很多職業發展遇到瓶頸,或者功成名就的人也會選擇去國外學習,如果簡單的以為這只是崇洋媚外,只能讓人呵呵了。
國外學生之所以讀研比例很小,不是因為他們的研究生教育不受重視,而是他們的本科商科教育畢業足夠來應付工作,商學院研究生學費生活費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從小被教育要獨立,他們往往會先選擇就業,幾年以後靠自己積蓄去讀MBA,國內的情況是本科四年,不足以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畢業就想考研或出國留學,費用也都是父母資助。
對於國內學生也一樣,成績極其普通,英語交流有障礙或者家庭條件一般,需要借錢甚至貸款湊學費,也沒必要選擇出去。在自己選擇範圍之內,選最好的。


國內市場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畢業後在國內發展。關於商科學生未來選擇國內讀研還是出國留美的問題,我從以下兩個標準,四個維度作簡要分析。

1、客觀標準:時間成本、經濟成本

時間成本

國內讀研:

國內研究生時長在2到3年,課程大多只有1.5年,很多人會利用空餘的時間找工作或者寫論文。

出國留學:

美國商科碩士課程緊湊,項目時長一般為1-1.5年。

經濟成本

國內讀研:

全日制學費具體情況一般在每年6000-10000人民幣左右,但是目前國內研究生公費被獎學金所替代,所以,學費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沒有獎學金,學費一般在5萬到10多萬人民幣不等。

出國留學:

隨著美國商科研究生學費逐年上漲,平均一年的學費在50-60萬人民幣之間。條件優異者,也是有機會申請到摺合人民幣1.5萬-3萬的獎學金。學校為碩士提供TA、RA的機會非常渺茫。

2、主觀標準:就業競爭力、個人發展

就業競爭力

國內讀研:

1、 從學制上看,國內讀研的學生在研二就可以開始尋找實習和考證了。高質量的實習+CPA等證書+名校金融碩士學習基本上可以拿下很頂尖的offer。

2、 國內10月的黃金秋招季,能夠為金融碩士提供豐富的崗位,大部分單位的offer會在這期間發出。

出國留學:

1、 同樣從學制上看,留美的商科學生會比在國內讀研的學生提前1-2年畢業。因而,能夠較早的進入職場,積累工作經驗值。

2、 美國碩士畢業後會有一年的OPT。其中,商科中偏理工的專業,如BA、金工、金數,很多學校都是STEM-Designated,在畢業後多了2年的留美時間。因而,在1-3年的時間裡,拿到大公司的工作機會是非常多的。

個人發展

國內讀研

1、 國內讀研期間的實習資源,以及教授老師的人脈支持,能夠幫助維護和鞏固現有資源的延續性。

2、 如果以後致力於在國內發展,在國內讀研更利於直觀感受國內商業發展變化,對國內市場更加熟悉。

出國留學

1、 英語的語言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高效建立語言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有效適應國際化商業環境。

2、 同時,在多元的種族和文化大熔爐中,有助於拓寬視野,懂得接納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幫助學生從學術和生活方面,強化個人生活獨立性。

綜上在我看來,對於一個家庭條件不錯、教育背景良好、自主性強的學生,建議他可以做出留美的選擇。畢竟從長遠上看,無論是未來的升職發展還是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留美帶來的收益還是Profound.

*和創留學逄淑芬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商科,被譽為是洞察商業運行邏輯的科學。要想在商科領域真正有所為,必須有極高的智商和悟性,才能領略到商業世界的大氣磅礴與異彩紛呈。我們從就業方面分析一下讀美國商科碩士的意義。

美國商科碩士:

美國商科碩士分為【Industry Preparation】:為工作做準備,拿學分的碩士。學制以一年為主,也有1.5年-2年。【PhD Preparation】:為讀博士準備,類似國內搞科研,可能需要寫論文,學制較長,約2-3年。

商科主要專業以及就業前景:

金融:商科申請最熱門的專業之一。我們一般把金融專業分成金融和金工兩大方向,金融方向一般為商學院的分支,其下分的金融方向包括金融分析,當然在有些學校裡面,金融分析也單獨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設立。而金融工程大多數都屬於工程學院下的專業分支,而金融工程領域一般又有金融工程,數理經融以及計算機金融這三個分支方向。

就業:國內國外金融發展的方向大體方向是一致的。微觀的金融的前景是最被人看好的。美國更強調的是微觀的金融,但如果對做研究比較感興趣,則可以選擇宏觀方向。以下方向是比較有潛力的專業方向: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金融市場,保險精算,證券投資。

會計:會計學與商業管理有很多方面的聯繫,比如成本、稅務、利潤、預算等都是商業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美國的會計專業主要以MBA教育為主,所以開設會計碩士的學校並不很多,排名前30的學校僅有16所學校開設會計碩士,相對來說50名到200名的學校開設單獨會計碩士的會多一些。美國的會計學教學大多數都是CPA方向,有些學校的課程設置中也有CPA方向的課程。

就業:會計這個工種專業性強,會計專業的學生非常好找工作,這個行業和醫藥行業一樣,基本不收經濟低谷的影響。主要方向有:稅務會計(留學生主攻),審計和諮詢顧問。

市場營銷:通俗地講,就是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吸引目標客戶群體前來進行消費,它在各行各業都有著不錯的就業前景。美國在營銷領域又當之無愧地處於領先地位,所以美國成為多數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出國的首選地。作為工商管理學院的四大基礎專業之一,美國留學專業中的市場營銷專業歷來不像會計、金融那樣高度專門化,但它倡導的企業家精神和對商品經濟的指導作用卻在各類企業和非盈利組織的管理中無所不至。

就業: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物流供應鏈管理:一般設在美國的管理學院或者商學院,有些學校也把這個專業設在工程學院下,作為一個交叉性的學科,物流管理專業綜合了多門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特點,包括運籌學、信息管理學、市場,甚至會計和金融等等學科。

就業:物流管理專業在美國的就業形勢非常好,學習物流供應鏈管理以後可以從事多方面的工作,如作業研究專家,採購,物流專家,生產線主管,產品經理等,這些在美國都是緊缺的人才。畢業生可以進入各種公司從事物流規劃,採購,供應管理分析等職業,工作領域涉及製造業,服務業,衛生行業,零售業等等。物流管理專業在國內就業形勢也很樂觀,在物流業相對比較發達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積累一定經驗後有機會角逐儲運經理和進出口事務主管(商務職能)等高薪職位。

管理信息系統(MIS):管理信息系統專業(MIS)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通信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維護,支持組織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集成化的人機系統。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學科,MIS集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系統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為一體,主要研究企業信息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以便提供有效的管理信息和各類決策信息,輔助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

就業: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涉及金融、物流、製造業、外貿、餐飲、服務、諮詢等行業,大到銀行的巨額貸款信息管理,小到公交車的刷卡系統都是對信息管理的應用和系統的開發。職業有系統開發師、分析師,商業分析師、諮詢師,網路工程師、諮詢師,IT項目主管,軟體開發師、分析師和技術支持等等。

到底要不要去美國讀商科碩士?

頂尖教授經驗豐富:

在美國讀商學院,可以接觸到世界頂尖教授,他們在研究領域和「實戰」領域都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地位,他們授課時也會從故事入手,分析浮沉不定的商海,指點宏觀微觀的經濟。資深教授的課會使學生有很多收穫,並會使得學生對商科更有興趣、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更有信心。

課程設計獨特:

美國商學院會採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使學生能充分參與進去,了解鞏固並運用學到的商科知識。商學院還會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這使得學生能有「第一線」的體驗和相關經驗,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無專業背景要求:

美國商科專業通常不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相關的專業背景,因此無論同學們之前學習的是文是理,都可以申請商科。這種「普適性」使得申請人數特別多。

綜上所述,還是要去美國多商科碩士的畢竟含金量高。在美國讀商科的很多留學生,都能通過美國商學院的歷練,讓自己能更好地適應未來在商界的發展。更多商科留學問題可以關注我的V信,每天都會分享一些乾貨資訊。


商科除非去名校,留下在美國工作幾乎很難,除非你瘋狂投簡歷+面試,還有可能。

然而你回來,次一點去去四大(四大現在什麼人都要了,你可能都不需要去美國留學都能進去),好一點進個券商,如果進不去券商前台,你回你研究生的本(生活費+學費)都得好久。。好久。。吧。。。

搞CS的就不一樣了,據說是挑offer。。。


對於商科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商業資源以及學術資源,美國擁有強大的校友網路以及商業學術教學環境,如果有能力能夠申請到美國讀研的話肯定是首選出國首選美國。


看題主未來就業方向了,不管是刷學校背景 刷證書 刷實習 最終目的都是使自己滿足目標崗位的招聘要求。得先有個目標,才能說你怎麼走啊,沒有目標搞個啥。

國內的985 211高校金融碩士在內資券商的認可度比較高,像一些頂級的券商指明只要清北復交的學生,另外就校友系的好處,你去面試,考官問你 你是清華的?我也是XX屆的。同質傾向性在金融中表現的還是比較明顯的。另外就證書方面,國內的金碩更有時間去準備保代啦,CPA,司考等等證書,海歸回國假期又短,時間上也跟不上

但是像外資的投行 諮詢這種 可能就更偏向海歸了,你是海歸英語能力一定不差吧,國際化視野也有吧(雖然有些扯),學校不要太差都是有機會的。

所以具體選擇還是要看自己未來喜歡什麼方向,如果有職業規劃的問題可以私戳我,幫看簡歷,如果合適就內推些職位,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留學


我也覺得,家裡有條件又不求立即回報的話,還是去留學吧。人的眼界氣質真的不一樣。留學生的優勢要工作5年後才會顯現出來。在你未來升職發展上絕對是會有優勢的。在這個看臉看背景的時代,留學派還是很受歡迎的。如果你急著賺錢就業的話別去了。


美帝前30大學的金融專業95%同學全部回國(因為美國找不到工作),100%進入銀行和金融行業,知道的幾個還找了人才進去,國內同學top3碩士非金融專業同學,畢業沒找人也進了同等級的銀行和金融公司。。。。

美帝學費一年20w+, 國內學術碩士不花錢還有獎學金,你體會下。。。


推薦閱讀:

TAG:留學美國 | 留學中介 | 留學生活 | 留學碩士 | 美國留學生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