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中華文化會有唐詩宋詞元曲的演進?
我簡單說一下,首先,是情感對語言的突破。也就是說,先前的語言無法表達現在的情感,故而須得有所創新和突破。唐宋元三代環境很不相同,這個無需多說,前面幾位已經說了不少。
其次,是文學自身發展規律。@王洋 所說從春秋戰國一下子跳到了唐代,中間斷層未免多了。其實還有漢賦六朝文等,而唐詩也是從六朝慢慢發展過來的。宋詞前身則是唐中期的敦煌曲子詞,是配樂的需要。到了宋代由於詩歌多用於表達嚴肅的話題,詞成了抒情的場所。元曲傳統應當是由金朝而來,分為劇曲和散曲兩類,劇曲配合元劇而生,為的是表達劇中情感。散曲則表達自身情感,但是元人往往才氣不足,無法在那麼嚴格的限制中閃轉騰挪,因此只能進一步放開限制。此外,元代語音大類現代北京方言而不同於唐宋時候語音,這也導致音韻變化
最後,明清小說固然光耀一時,但並非如@和菜頭 所言那麼輕易演變,把XX寫完了便出來XX。明清時候,尤其是明末清初,詩詞戲劇都有了非常大的發展,可謂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總結,而小說,普遍而言藝術價值不高——就絕對數目而言優秀的小說實在是少之又少,更多的不過是生財的工具耳
這個問題,我覺得在我之前的六七位,已經把這一問題回答得差不多了。再邀我答,也沒什麼新的補充。概括說幾句,就教各位。
這一演變,是一個形式服從內容以及詩詞曲本身功用變化的過程。
唐以前,從詩經、楚辭、古風、到漢樂府,除長短不論的雜言詩外,四言、五言、七言,句式大體整齊,用韻寬,不受平仄、格律局限,有一個從民間到文人到宮廷,相互影響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內容豐富,而形式多樣的過程。到了唐代,以詩取仕,文人蜂湧而至,格律用韻等,類似於現在的標準答案,故有了特別講究,從而形成了更適宜於唱,更講究格式的表達方式。由於文人朝著一個標準的大量界入,從而使格律講究的絕句、律詩,成了詩歌創作的主流。
但這種形式,既使講究格律的詩歌創作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同時又制約了豐富的思想情感的表達。於是便有了雖有格律,卻可以在形式上有更多選擇的宋詞和元曲。由於不再以詩選仕,詞及曲,往往由文人在酒肆與歌妓唱和,涉男女之情的為多,再後又與戲曲結合,平民也能聽懂,元曲就更口語化了。
各種詞牌曲牌的創立,使得思想情感,有了姿意表達的自由空間。這一影響直至今日,我總有一個感覺,當今的新詩寫作,雖不再受格律用韻的制約,但長短句式不論 ,包括像席慕蓉等的情詩,在思想情感的表達和句式上,都能看出詞曲的影響。我個人特別贊同@王文遠的回答。
我也想在文化和社會價值上談談為何唐朝詩歌向宋詞的轉變。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唐五代時,詞風初立,但是此時的詩歌作者的主要精力仍然是創造詩歌,餘力寫詞。所以許多人稱之為詩餘。
作詩遵依儒家詩風古訓,謹守風化之義;填詞則離經叛道,另闢綺靡惻艷之途。
並不是說詞是不好的,只是唐朝詩歌已經達到一個無法超越的高度了,並且詩歌注重社會功利價值,正統文化中的中國文學觀念就是「文以載道」,「詩以言志」,特彆強調政教功能。
《毛詩序》對詩歌表述:……先王是以經夫婦,成孝教,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而詞重視審美和娛樂功能。可以說詞是對是詩歌的創新。詞相對於詩歌,更容易表達個人情感,比而這正是詞的巨大感染力之處。將詩歌的表達功能從社會功利價值的重壓之下解脫出來,更關注內心,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鳴。
詞的文化意義也是在於它對傳統文化的背離和修復。
它不僅顛覆了唐詩「詩以言志」的社會功利價值,在文化上也肯定了「個體享受人生」的權利。
引用一下《人間詞話》吧。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固謂文學後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豪傑之士,以自解脫啊
文學從廟堂走向市井,走向民間的過程
是因為音樂表演的需要。
需要說明一個,詞也是在唐朝誕生的。唐詩宋詞元曲,都可以算是格律詩的形式,格律詩注重平仄,有節拍,有很強的音樂性,可以套曲子演奏。
以詩發展至詞為例,在歌妓演唱各家的詩作時發現,唐詩的整齊劃一的七言或五言是很難套進多變的樂曲裡面的,需要根據樂曲添加散聲、泛聲與和聲這類的聲音,多加或改變的部分要刪補字詞,使得句子變得參差。
例如《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變成《陽關三疊》:渭城朝雨,一霎挹輕塵。更灑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縷柳色新。更灑遍客舍青青,千縷柳色新。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人生會少,自古富貴功名有定分。莫遣容儀瘦損。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陽關,舊遊如夢,眼前無故人。
還有就是,唐以前是流行清商樂的。隋朝時由西域傳入燕樂,有別於清商樂,需要作詞配合演唱,這也是一個原因。詞的用韻更寬,也更適合樂曲。
後來的元曲也是為了更符合當時的興起的戲曲而誕生的。它們都是為了音樂表演的需要(當然,現在詩詞曲都脫離音樂單獨存在了)。
而為什麼唐代流行詩,宋代流行詞,元代流行曲,並成為那個時代文化的代表?也是因為音樂表演的原因,當中與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歌舞表演在唐代是一般只在出現在大型宴會上(燕樂也稱為宴樂);到了在宋代,士大夫階層和一些高級娛樂場所都有歌舞表演,詞比詩更貼近這一批人的生活,也更能表達他們的。元代時,音樂等娛樂更加普及,門檻更低,便出現了戲劇和與之相配的曲,供平民娛樂,進而取代了詞的流行。不知道有沒有人提到,本質上是音樂發展的結果。
比如從近體詩到詞吧,隨著外族音樂、樂器的流行,律絕的演唱已經無法適應多變而反腐的樂曲,於是就用增加虛字的方式來解決。後來乾脆變虛字為實字,就成了長短句,唱起來就順溜多了。曲的道理也差不多,北曲的發展主要的北方胡樂的發展帶動的。
首先要提出的是,題主這個問題的問法有一定的問題,應該是中國古代詩歌文學為何會出現唐詩宋詞元曲的變化。而不是中國古代文化,因為文化的概念較為寬泛,即使從狹義的審美對象上來講,也分為文學,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劇等。而這些藝術門類,也如同題主所問的唐詩宋詞元曲一般,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美學追求和美學特徵。 所以這個問題其實是包含著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現實變遷的。若要搞清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對中國詩歌由唐入元的發展變化脈絡做一次系統的理清。而這是一個比較複雜困難而且又極有興味的問題,由於本人學力有限,故只能夠刪繁就簡,掛一漏萬地作出簡要回答。
話休絮煩,首先我們從唐詩說起。其實就單單從唐詩說來,就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別。
一、唐詩
(一)初盛唐
初盛唐時期,九品中正制早已瓦解,科舉制度正在醞釀成型,魏晉南北朝時期勢力極大的門閥貴胄業已腐朽沒落,代之而起的是以非門閥士族的世俗地主階級。對於知識分子來說,一條充滿希望前景的道路正在向他們展開,等待著他們去實現個人的價值追求。
這條道路首先是邊塞軍功,「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在初唐大破突厥,戰勝吐蕃,招安回紇,四方來朝的太宗「天可汗」時期,為國殺敵破陣,建功立業的情懷蕩漾在上層到下層,高門到寒士每一個人的心間。那時候的詩人們,很少有沒有體驗過邊塞大漠苦寒,彎弓映月的軍旅生活的。所以說初盛唐時期的邊塞詩歌中常有豪邁之氣,像「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即使是艱苦的戰爭,也是壯麗無比,一無所懼,勇往直前。這與宋詞中「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中的凄苦蕭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初盛唐時期對外軍威四震,萬國來朝,而國內則達到了以前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高度安定統一。以漢魏舊學為代表的北方文化和齊梁新聲為代表的南方文化相互交融;中外貿易的發達使得中外文化也交相融合。這兩方面的因素使一種具有豐滿想像和青春活力的氣質盛行在初盛唐的詩歌藝術中。所以李澤厚先生說「初盛唐的詩歌,即使是享樂,頹喪,憂鬱,悲傷,也仍舊閃爍著青春自由和歡樂。」比如說「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是一首傷花惜春的詩,但是卻仍舊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明快美麗的晚春景象,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宋代辛棄疾的傷春詞「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由此可見,宋詞則要倍增凄厲無助之感。
(二)中晚唐
唐代由安史之亂走向下坡,藩鎮割據,戰亂頻仍,但新的生產關係仍在拓展中,生產力也在進一步的發展,整個社會仍在前進。中晚唐上層社會日趨奢華安逸享樂,再加上藩鎮割據和戰亂導致的國家軍事力量萎縮,此時淺斟低唱和車馬宴遊日取代了初盛唐時期兵車弓刀的邊塞生涯。而且與此同時,科舉制進一步的完善和徹底成型,使得大批底層士人進入了上級階層,他們從事文藝,使得在這一階段詩歌百花齊放,個性特徵得到了充分的顯現,不再是初盛唐時代粗分詩派的大同小異,而是風格繁複,變化萬千。「有韋蘇州之雅淡,劉隨州之閑曠,皇甫之沖秀,秦公緒之山林,李從一之台閣;張王樂府,得其故實,元白敘事,務在代明,李賀,盧仝之鬼怪,孟郊賈島之饑寒,此晚唐之變也。」中晚唐不僅在詩歌個性上更加成熟,在美學風格也與初盛唐大不相同,雖然也是「當時少年春衫薄」似的瀟洒風流,但總是未免染上了一層薄薄的孤冷,憂鬱傷感和蕭索冷清,這也是典型的宋詞美學風格之濫觴。
二、宋詞
首先要明確開創宋詞先聲的不是宋代詞人,而是晚唐五代的文學名家們,如溫庭筠,韋莊,李煜等。由於中晚唐社會黑暗,宦官得勢,政治鬥爭激烈,中央政府失去權威,知識分子失去了初盛唐時期的拼搏進取精神,一些知識分子便終日混跡秦樓歌館尋找寄託,雖然他們口中仍說著要治國平天下,大作政論,但是實際上他們審美上的真實趣味已經完全脫離了這些,時代精神已經不在「大雪滿弓刀」的邊塞,而在「門掩黃昏住」的閨房,不在世間,而在心境了。而人的心境和意緒也只有通過景物的各種細緻微妙的比興才能恰到好處的表達出來,所以詞這種為歌舞笙妓所作,能歌且唱,句子長短不一錯落有致,能夠細膩婉轉的表達內心意緒的形式,便流行擴大起來。而與此相對的詩歌,在宋代也並不是沒有發展,但由於理學和禪宗的盛行,宋詩日益成為表達哲理的文學形式,思慮深沉,也正是因為如此,失去了詩歌藝術本應有的那種天真質樸,生意盎然的情趣美,所以宋代詩歌藝術的成就實不如宋詞。故後人說起宋代必言宋詞。那麼宋詞究竟美在哪裡?與唐詩的美有何不同呢?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詩境闊大寬厚,詞境尖新細窄。」為何呢?請看如下對比:
同樣的表達久別重逢:
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詞——「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同樣的表達傷春:
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詞——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同樣的表達思念:
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詞: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窮,水闊雲沉何處問。夜深秋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盡。
這些作品雖然是表達同一主題,刻畫同一對象,但是這些藝術作品的審美敏感卻鮮明的體現出了詞和詩的不同審美特徵。這也就能解釋了在一個注重表達個人情感意緒和內心漣漪的社會,為何時代選擇的不是宋詩,而是宋詞。
三、元曲
蒙古族建立的大帝國,雖然國土遼闊,但是卻極大的破壞了生產力,在蒙古人統治的社會中,漢人尤其是南方漢人,被列為最低階層,飽受屈辱和排擠。趙宋王朝的遺老們被迫自願放棄了「學而優則仕」的儒家傳統,把個人的不滿,時間和精力全部傾瀉到了文學藝術上去。而在此時,由宋代就開始壯大的市民階層繼續不斷的擴張,需要更為通俗易懂接地氣的文藝形式進行身心的愉悅,而文人進入下層社會更使得他們與街頭口語和普通人酣暢淋漓的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更進一步,不在趨向於故弄玄虛,精細的遣詞造句。與此相適應的藝術形式,便是元曲,它以酣暢明達,直率痛快為能事,針砭時弊痛快淋漓,諷刺權貴幽默風趣,寫景狀物明白曉暢,而且可以加入各種樂器譜曲傳唱,獲得了人們普遍的喜愛。
舉例來看:
描寫景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晚雲收,夕陽掛,一川楓葉,兩岸蘆花。
純以白描寫出客觀景物,語言質樸通俗,在景物的組合中給人以美的感受。
針砭時弊——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靠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多麼形象貼切的譬喻!多了痛快淋漓的控訴!多麼幽默辛辣的諷刺!這種寫法是在詩和詞中所不可能有的,它以能吹能奏能聽能唱能演的全方位立體感而且接地氣的藝術形式,獲得了在那個野蠻黑暗的蒙元社會重壓下的文人百姓們的廣泛喜愛,成為那個時代文學藝術的傑出代表也就不足為奇了。
5. 唐詩宋詞之五
為什麼宋朝文人沒有寫出什麼好詩, 卻能創造出絕妙好詞?難道是詩難詞易? 又或是後人不如前人有才華?原因可能是:唐詩已達藝術的巔峰極致,宋朝文人自嘆難以超越,所以另起爐灶--用宋詞來表達他們的喜怒衰樂。另一個可能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盛極而衰,唐詩這種體裁也不例外。從詩經的四言詩到五言七言律詩絕句,從唐詩宋詞再到元曲、明清小說,這種文體更替是一個規律。因為一個文體流行久了,它日漸發展出了一些規則,後人再有才華也很難在原有框框限制中有所突破,展現自己的才華。所以我們今天才會有戲劇,詩歌,散文和小說等各種藝術表現形式。
讓孩子背誦古詩詞,意義重大。孩子當然不可能理解詩詞中的真正意義,因為沒有生活體驗和閱歷。當我們在異國他鄉求學打工,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少年時熟讀過的唐詩宋詩會突然湧上心頭,脫口而出。也許只有在那時那刻,才能真真切切地體驗到唐詩宋詞之美的震撼力量。1.唐詩宋詞之一
創造美是最高的樂趣。中國古代詩人無疑是很懂得享受生活樂趣的一群人。唐詩宋詞之美在於妙不可言,言盡而意無窮,如空中之音、水中之影。古人把詩詞當成言志抒情的工具,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借他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蘇東坡和辛棄疾的詞曠達豪放,現代人模仿他們寫詩詞,但卻很難寫出其氣勢和境界,可能是因為達不到他們的胸懷氣度。這大概是功夫往往在詩外的緣故吧。
2. 唐詩宋詞之二 黃庭堅說:「天下的美景,好像都是為我們這種人(詩人)提供的。」這是狂言嗎?非也。因為也許只有詩人才能將一剎那的光景轉化為永恆的文字,就如高明的攝影師才能抓拍到那瞬間的光影美景,並定格成一張張永恆的照片。 我們讀詩,覺得詩人說出了我們心裡想說但卻說不出來的東東。就像悲歡離合,離愁別緒等感受,我們一般人都有體會。他們的詩詞能打動我們,是因為能和我們產生共鳴,感同身受。當我們在異國他鄉求學打工,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少年時熟讀過的唐詩宋詩會突然湧上心頭,脫口而出。也許只有在那時那刻,才能真真切切地體驗到唐詩宋詞之美的震撼力量。
3. 唐詩宋詞之三 天下文章一大抄,關鍵是你會不會抄。蘇東坡的《水龍吟》詠楊花,依照章質夫的原韻而作,卻勝於原作。周邦彥的宋詞也大都是借用唐人詩句改寫而成。但他的高明之處在於能化用前人詩句,且改寫得渾然天成,無跡可尋。這是模仿還是借鑒呢?再舉個例子,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4. 唐詩宋詞之四
唐詩宋詞的生命力來自哪裡?也許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或在於詩人對這個世界和生活的敏銳觀察力。他要能夠深入其中,又能超然其外。這樣他才能客觀地觀察和描寫萬事萬物。他必須對世事有真實的體悟,所以才能寫出真情實感,而不是無病呻吟。他必須隨時捕捉自己的靈感火花, 一時興至之作遠勝於刻意為之。他追求意境之美,而不是堆砌華麗詞藻。
6. 唐詩宋詞之六 詩歌里的李白豪情萬丈,豪爽豁達。呵呵現實生活中的他可能是鬱郁不得志,滿肚子牢騷的酒鬼。幸運的是,詩歌成了他發泄不滿的出氣口。幸甚,詩人的一股怨氣才能得以舒解,而我們也才能欣賞到他的千古傳唱的詩句。假如他官場得意,平歩青雲,也許歷史上多了一個庸官,少了一位天才詩人。這究竟是他的不幸或幸運?
7. 唐詩宋詞之七太史公司馬遷發現了一個真理,即古今大著作,無不是窮愁而著書。「屈原放逐, 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其通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李白和杜甫也是如此。他們滿肚子的失意牢騷,憂愁幽思,只好借用文字來澆灌心中之愁苦。流傳千古的作品往往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絕不是無病呻吟。
這讓我想到了江郎才盡的故事。年輕時家境貧寒卻才華橫溢,成了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後來官運亨通,平歩青雲,卻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為什麼他會從文如泉涌到文思枯竭?可能是當官後,養尊處憂,腦滿腸肥,酒足飯飽之後堵塞了文思的泉眼。
8. 唐詩宋詞之八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這首詩與其說是憑弔諸葛孔明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如說是杜甫對自己的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在那個群星璀璨的大唐詩壇,和同時代的李白、高適、王維等相比,杜甫根本就是個屌絲,一個不入流的詩人。當時唐人編的詩歌集根本就沒有收錄他的詩歌。但在他死去整整半個世紀後,有一個天才詩人元稹發現了他詩歌的價值。1500多首詩歌連接起來就是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唐朝歷史畫卷,或者就是一部唐朝的史詩紀錄片。杜甫終於完成了一場偉大的逆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我想杜甫可以含笑九泉了,因為他能和他的偶像詩仙李白齊名了。 呵呵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名滿天下。杜甫不象李白那樣是天才是學霸,而是一個堅持不懈,筆耕不輟的學渣郭靖,寫著寫著終於有一天他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呵呵我想他是我們笨鳥最好的勵志偶像。
9. 唐詩宋詞之九詩是可以唱的。前兩天吳正飛講課提到了張繼的楓橋夜泊,那種感覺很是熟悉,如有一首歌在我心頭縈繞,卻又忘記了它的來源。今早猛然地想起毛寧曾演唱過的《濤色依舊》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首唐詩的歌詞版。呵呵不由地佩服詞曲作者陳小奇的匠心獨運,化唐詩為歌曲的神來之筆。這又讓我想到看過央視中秋晚會上林志炫和王芳演唱的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讓人耳目一新。一個是現代唱法,另一個是戲劇唱腔,竟能共存於一首歌中,相得益彰,拉近了古代與現代的距離。往事越千年,但月亮還是那個月亮,相思還是那個相思。如何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呵呵,也許天公不會吝嗇,自會再降文曲星下凡來薪火相傳。那個文曲星會在哪呢?
先秦散文——漢賦——魏晉南北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上述只是非常非常初略的一個「一代有一代文學」的劃分
首先,大家對於「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認識有一個誤區,認為「xx敝而有xx」就是指一個文體沒落了,一個文體興起了。其實呢,這個認識是不對的,就拿宋代來說,大家都知道宋詞很犀利啦,但是宋詞的創作數量跟宋詩一比,唐圭璋先生編的《全宋詞》算上孔凡禮先生的補輯大概就2w出頭吧,《全宋詩》好像是20w+,具體數據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說宋人寫詩不行?喂你臉怎麼腫了?
那麼,我認為,「一代之說」的意義應該是說,此種文學樣式在這個時間段是它的鼎盛時期,而不是說,這個時間段里此種文學樣式全面超過了其他的文學樣式。
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唐詩宋詞元曲「一部分的確是文學發展的自然現象,另一部分,不得不說是受靜安先生的影響,而後人又加以誇大。
那麼,問題又來了,王國維先生為什麼要提出這個」一代又一代之勝「的說法呢,難道他只是碼字的時候隨便想想的嘛。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卧槽,這不是廢話?)。
是呢,是因為。在我國傳統文學中,到唐詩這個階段,包括之前的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士大夫文學,這些文學體裁我們概括一下說,就是——詩和文。詩文,相當於高考的必修課,你要是會點音樂(劉禹錫啊),懂點武術(李白啊),或者琴棋書畫(王維啊),那都是加分項,長得帥也可以(白居易啊),但是如果你只會音樂、武術這些偏科,而詩文不行的話,那你幾乎不能算是圈子裡面的人的,大家不會帶你玩兒。
情況大致在宋朝的時候發生了變化,那就是詞的興起。其實在晚唐五代的時候,士大夫們也作詞啊,問君能有幾多愁對不對,小園香徑獨徘回對不對。但是啊,詞呢,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是士大夫文學,它一開始的地位low、low的。就像你愛聽不愛聽,鳳凰傳奇大家都知道一樣,就算是low、low的,士大夫們,甚至皇帝,日常娛樂項目也喜歡填填詞,聽聽民間小調抖抖腿啊。這個情況從柳永以後就更加嚴重了,柳永天天跟歌妓們混在一起,創作環境好,才華也高,還會自己譜曲,整個一個威力加強版的林夕啊,受歡迎程度到了」天下詠之,凡有井水處,就有耆卿詞「啊。
當時的社會背景呢,因為北宋商業經濟十分發達,一直以來的士農工商的階層也在變化,士大夫階層和平民階層的接觸也更加緊密,所以詞作為俗文學,在兩個階層中都很吃得開。
然而士大夫們畢竟還是要顧及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之前就有」文章豪放之士,鮮不寄意於此者,隨亦自掃其跡,曰謔浪 遊戲而已也「,到了北宋末和南宋初,也進行了聲勢浩大的詞的雅俗之辨。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想提升詞的地位,往正統士大夫文學靠攏。
而可能以為詞的雅化或者其他原因,詞在民間文學中的浪潮過去之後,就慢慢發展起來了元曲,後來又出現了小說。詞曲小說,幾乎都是從唐宋時期的瓦肆勾欄成熟而來。
所以聞一多先生會說「中國文學史的路線南宋起便轉向了,從此以後是小說戲劇的時代。」
那麼王國維先生提出一代文學有沒有什麼深刻的時代含義呢?
這段話他是在《宋元戲曲考》的序言中提到的,對於這句話他並沒有展開論述。而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戲曲的地位,讓戲曲接上中國自古以來的正統的文學脈絡。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剛好在寫論文,寫這個比寫論文愉快多了。
其實也沒有為什麼會有這樣演進的問題,就像一段時間流行周杰倫,一段時間流行陳奕迅,一段時間流行李宗盛一樣,微博出來的時候用微博,由於種種原因微博沒落了,大家開始刷朋友圈,到朋友圈沒落了,還會有其他的什麼東西出來,自然規律罷了。
這個問題是不是該換成「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更合適點?
關於「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請參看「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論獻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54638
簡言之這個觀念大概可追溯到元代,經過明清,特別是王國維的宣揚,變成現在文學史的基本寫作模式,於是,大家就覺得中國文學有這麼一個「演進」。
其實把文學過程類比生物進化過程(比如把唐朝分成初、盛、中、晚)是不合適的(解釋起來比較麻煩)。
簡單說用河流比方一下,有些文類在某些時代浮在水面上,同時有些沉在水底。如果有個橫切面,我們就會看到文人這樣的稱號向來不是古代作者的首選(顧炎武:一命為文人,無足觀矣),能爭取進儒林傳的,絕不甘心進文苑傳,他們著力所做的首先是治國平天下的大文章(到文集里就是不被文學研究看重的策論一類,比如辛棄疾的《美芹十論》),其次才是其他的文類。
當然這跟時代也有關係。
比如唐代,詩的流行和發達,除了文學自身的積累,除了和科舉有關,還因為從皇帝到農夫都喜歡詩。
詞的興起的確和音樂有關,不過那是隋唐時期的一種新型音樂——燕樂(宴樂),唐王朝早期的不斷擴張帶回大量新樂器、新樂曲,舊的清商樂失去了市場,由七律七絕等詩歌改變成歌詞仍不夠用,胡夷(外來)、里巷(民間)的樂曲、歌詞興盛起來,引起文人的注意,文人的加入,就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詞。
至於元曲的興起。首先要明白元曲的作者,特別是元雜劇的作者——書會才人(不恰當的比方下,相當於今天的簽約作者)。元代幾乎沒有科舉(舉辦過,可忽略),文人大多沒有出路(韓愈寫了很多墓誌),再加上蒙古人帶來的音樂,也就有了元曲,元雜劇的興起。【元曲沒怎麼關注過,大略印象】
為什麼元代人會把元曲當成自己最好的文學,這個問題就像為什麼明人把八股文當成自己最好的文學一樣。多少代人花了多少時間、精力,做出一點與別的時代不同的東西,當然有成就感。
至於明清,所謂小說的興起,別忘了,現代小說這個概念是多麼的晚起,他們寫這些東西的時候有誰會認為自己在寫小說。
嗯,我想說的某些文類可以當作某個時代的代表,但不是全部。
引用王國維先生的一句話: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後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因為字數不夠用,限制太多。
唐詩當然很好,但是《全唐詩》看完,能寫的詩全讓唐人給寫完了。在音韻和格式的限制之下,律詩最先完蛋。宋人繼續寫,發現前人寫完了,於是做了突破,用更為靈活多變,字數也更多的詞代替詩。但是,宋朝人太能寫了,迅速把詞也寫完了。於是元朝有散曲,明清出現了小說。
個人認為是當一個形式和技巧被一個時代開發到極致的時候,後人只能另闢蹊徑在其他形式上創新挖掘新的技巧。當然和時代背景和審美需求也息息相關。唐詩大氣規整,映襯著唐代的繁華鼎盛;宋詞錯落多樣,映襯著宋朝的羸弱和文學的向內抒情的張力;元曲了解不太多,只是感覺走下文人殿堂更貼近民間大眾了。元後明清小說也亦發展到另一個高度,出現《聊齋志異》、《紅樓夢》等巨著,然後就漸漸走向白話文了。不管形式如何改變,抒發作者情懷探究生命哲學的本質不變。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先秦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雜劇,明清小說,民國散文雜文,革命年代樣板戲,改革開放年代影視劇,信息化時代表情包……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
這就好比從美聲向通俗在向流行的過度,門檻越來越低,受眾越來越廣
在文學史上明清小說與唐詩、宋詞、元曲並稱,是明清文學的代表。明清小說是從宋元話本發展而來的。話本是說書人的 底本,在說書人口頭創作過程中,不斷增加生動的故事情節。加工後的底文便作為書寫文學在社會上獨立流傳,成為小說。唐代傳奇、宋元話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說 創立了長篇體裁,開闢了我國小說史的新階段。天天閱讀網-古典文學網 結合所學知識,詳細分析明清小說產生的背景。
可以看看林庚的《中國文學簡史》,裡面對整個中國文學的發展與演變有很詳細的描述、分析和闡釋。
世代傳承的意志,時代的變遷,人的夢想,這些都是無法阻止的。
推薦閱讀:
※在中國歷史上最「中二」的詩人或詞人是誰?
※有哪些膾炙人口的英文詩歌?
※你讀過最萌的一句詩是什麼?
※古代有哪些等待愛人的詩句,故事?
※說說你最感慨的一句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