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是不是只有在一個人死了之後才會被國人大張旗鼓地關注?

如題,之前的陳忠實,今天的楊絳。可能他們活著的時候也不一定有那麼多人看過他們的作品,反正他們死之後。媒體,微博,扣扣,微信各種社交平台各種關注,吃.人血饅頭。


不死就悼念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這些人都是某個領域裡的大牛,平時自有人家自己的精英圈,到那個層次的人心裡清楚。他們生活的平淡而嚴謹,討論著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東西。可這些東西入不了記者的法眼。唯有人死了,有了所謂新聞效果,才好大肆宣揚。中國人都是個好面子的,大眾知道了,就有文章出來。發的是悼文,顯的是自己的深淺。這倒還是有點兒墨水兒的,還有些以為楊絳先生是男的人人,也來湊熱鬧,現在朋友圈這麼方便,尋詞覓句都不用,動動手指的事情兒,益處多多,誰算不明白呢?說到這裡,忽然想起季羨林,他死的時候,朋友圈一片國學大師走好,一個幾乎盡全力研究印度東西的老人,聽到這些大概會氣活吧。


因為宣傳為政治服務,只有死人才不會有在未來發生政治錯誤的風險,所以只有死人才能得到大肆宣傳。

雷鋒要是不死,也不會得到宣傳。因為沒死的話,後半輩子能否一直堅持政治正確的形象無法保證。將來報道上出了問題,誰都付不起責任。

所以,並非你的本性如此,而是因為你能看到的文字,都是受控的。


閱讀提示:這是我在知乎第一次正經的罵人,少兒不宜,請謹慎閱讀。

是的,國外不好說,但國內該情況也許格外嚴重。

首先中央台的新聞聯播從來都是這個調調,那些勞模啦英雄啦公僕啦……還能喘氣兒的沒幾個。人家艱苦奮鬥的時候你不報道,人家為民服務的時候你不報道,人家流血流汗的時候你不報道,人家嗝兒屁了,CCAV迫不及待的蹦出來了。

原因其實很好理解,俗話說蓋棺才能定論嘛……因為人死了,你就可以大張旗鼓的慷慨陳詞,而無需給一個死人以任何獎勵和待遇了。

假如人活著,這事兒就很麻煩:人家作出了成績,而且是有目共睹的成績,你總該給點獎勵吧?總該升職加薪吧?總該開會表彰吧?可是人沒了,只需要裝模作樣的開個報道會,發幾篇稿子,做做姿態。一副痛心疾首,一副追悔莫及,一副肝腸寸斷……其實都TM裝孫子!

這事兒你還別痛心,老百姓自己首先就有類似的毛病:好些人爹媽活著的時候不懂得陪伴,不問風雨不管吃喝……一旦人沒了,砸鍋賣鐵的開始堆白事,花圈那叫一個雄偉,車隊那叫一個壯觀,嚎喪那叫一個感人……統統都是裝給別人看的!

中國人好裝B,裝B這種事首先是裝,裝的內涵在於以假亂真,在於自我陶醉,在於冠冕堂皇。敗絮其中並不要緊,真金白銀才叫要命!真抓實幹的勤懇勞動通常不受待見,那些投機取巧另闢蹊徑的行為反而更受讚賞。例如某地區人們好當官,寧願當個月薪2000的科員也不要家產上億的老闆,你依靠勤懇勞動掙來一輛寶馬沒人稀罕,開輛免費加油的公車反受鄉里稱譽。很大一部分國人的所謂臉面全靠裝B而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B臉」。從上到下,從裡到外,B臉不但衍生了大操大辦弄虛作假,還壯大了形象工程、裝點了新聞聯播,可謂普惠四方,遺臭萬年。

「B」雖然是個洋文,但我以為用在「裝B」這個詞上是最合適不過的。因為「B」分兩瓣,模擬性極強,充分形容了B臉的抽插自如,里外圓融。倘若一張普通的臉,五官全部出入有責,你吃下去的便不好吐出來,吸進去氧氣也是實打實的發生了反應,貢獻了肌體。可是「B」這種東西不一樣,在多數情況下其內容物都是進退有度,不會真的整個吃進去,也不會徹底退出來。一旦真的有東西徹底進去或出來,那麼「B」的使命也就結束了。「B」者,爽也,只要臉上爽了,這事兒就算是圓滿了,世界便就太平了,社會也就和諧了。

死人不張嘴,全憑B臉爽得美。當領導們站在台上舌燦蓮花信口雌黃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這些話會發生哪些實在的作用,也不用顧忌有人事後算賬。大師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我們是很敬仰的——但沒人追究大師職稱的事情了;英雄的行為挽救了重大損失,我們是很敬仰的——但沒人蛞噪這筆財產怎樣分配的問題了;公僕鞠躬盡瘁造福一方,我們是很敬仰的——但公僕那十幾平米的住房問題沒有人再提了。

「B」這個東西,說到底還是裝在褲襠里的好,偏要貼在臉上四處招搖還是有所風險,畢竟那不是真的長在臉上的東西,遲早是會掉下來的,而且一旦掉下來,還會把臉皮粘扯乾淨。這種「不要B臉」的事情,還是少做為妙。


倖存者偏差。

事實上每年國際上國家級省市級別的表彰大會不要太多,問題是表彰過的活人有人關心嗎?這事真管我們什麼事嗎?要是再算上新聞裡面不死人的好人好事的話就太多太多了。

關鍵就是不在乎。

但死了表彰會讓觀眾轉個彎,喔,這人死了,比活人多個印象而已。


其實我也不知道 我沒有看過陳忠實的作品 只知道很多人誇他寫得好 他去世的時候我並沒有什麼感覺
我是當天晚上才知道楊絳先生去世的 那天白天一直在做實驗 只是偶爾翻知乎的時候發現張公子回答了 如何評價楊絳先生 這個問題 還覺得很奇怪 這個問題出來這麼久了 為什麼張公子突然回答這個問題 晚上跟同學聊天的時候 她告訴我 楊絳去世了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
悵然若失
我看過她那麼多作品 都覺得很好 有趣 《我們仨》 情真意切 書皮是淡黃色的紙 摸上去很舒服 《幹校六記》 《洗澡》是用kindle看的 看了很多遍 很有趣
當然她和錢鍾書的事也很有趣 令人羨慕
我也很喜歡傅雷 《傅雷家書》看了很多遍 床頭的唯一的一本書 想起來傅雷誇楊絳翻譯的好 楊絳就客氣了一句 傅雷就生氣了 也不是生氣 很嚴肅的表達了這麼一個意思 誇你好就是說你翻譯得好 你客氣是什麼意思 我喜歡傅雷這樣的性格 又喜歡楊絳先生寫得東西 這個故事記得很清楚
我不喜歡發朋友圈 朋友圈很空
悵然若失之後 只在一個關係很好的微信群里說了一句 楊絳去世了
心裡舒服點
一方面 我很感激 她的才華帶給我很多歡樂 她的智慧解答我的疑惑
另一方面 以後再也沒有新的文章看了
悵然若失
我沒有看很多別人說的紀念楊絳的微博或者朋友圈什麼的
我覺得心裡有點空


悼念:對死者哀痛地懷念。
——《現代漢語詞典》


生祠?


據說沒死就被大張旗鼓稱頌近乎神的人有兩種:
一種是邪教頭子;
一種是九千歲。


可是真要是沒人去關注他們,噴子們又會說:那麼偉大一個人,去世了居然沒幾個人悼念,這是對知識分子的不尊重,對教育事業的不重視,這民族沒什麼希望,天朝藥丸。

你想要怎樣?


像感動中國以前有人的總結:有些人往往在死後才可以感動中國,活著總是默默無聞!我很納悶,在他們死後給他們那些榮譽有用嗎?為什麼不能在生前給予他們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因為死人退出了競爭


名人去世只是用來被消費的熱點新聞,很快就會被新的熱點所代替。

這背後,新媒體運營從業人員可謂功不可沒,每天都絞盡腦汁的想要10萬+的閱讀量來圈粉、流量變現。
當然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借勢的話題。
都是套路。


應該是的。

我記得我爸說過,英雄都是死了之後才被稱之為英雄的。


問題已經把「悼念」改成了「關注」,我就來分析一下這種「關注」。

首先,並不是只有在人死了以後才會得到關注。以題目中的楊絳為例,她生前得到的關注並不少,相反得益於錢鍾書妻子的身份而有不小的加成。陳忠實的白鹿原,在我看來恐怕比(得獎之前的)莫言更有口碑。順便,莫言顯然也是「只有死後才會得到關注」的反例。你可能覺得這依然是一種「跟風」,但至少不是只跟死人的風。

其次,跟風本身並不是一個應該被批判的現象,而是一個客觀規律,和熱力學定律一樣的客觀規律,批判客觀規律有什麼意思呢?宏觀上來講,對所謂跟風的批判,其實也是跟風的一部分。

當然,「不轉不是中國人」這種裹挾式的、甚至於演變成多數迫害少數的跟風,還是應該反對的。


我記得有個明朝的公務員倒是沒死就開始悼念了,姓魏,叫魏忠賢。生祠遍布全國,死了以後大家更猛烈的「悼念」他了,基本上是罄竹難書的節奏~~


全世界人民都這樣。死亡本身就是人的最後一場演出。


從傳播學的角度,死亡是一個很好的熱點。


因為很多人可能在這些人去世之後才知道這人的存在,然後人云亦云的跟風
畢竟,像陳忠實,楊降這樣的大家,是不會沒事搞個大新聞的,在這種娛樂至死的年代,他們的作品等等都不會被媒體關注


全世界都是如此,MJ去世前那幾年,飽受非議、誣陷與攻擊,一死瞬間升華。。。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心安何處》作者溫立三消費楊絳的現象?
如何正確理解楊絳的百歲感言中的「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

TAG:楊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