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蝙蝠俠大戰超人》花那麼多時間塑造人物但還是被批拍不好?


謝邀,但我覺得BvS拍得哪裡都挺好的,懶得替別人分析他們為啥覺得BvS不好。
人吶,要積極點,下次要是有人問,為什麼BvS里超人之死這麼震撼人心,為什麼蝙蝠俠的角色弧光這麼清晰銳利,之類的,請務必記得邀請我。

再吐個槽: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推點東西給願意去理解這部電影的人,順序不分先後:

黎明前的黑暗——淺析BvS超人之死 - 來自中世界的文章 - 知乎專欄
《超人大戰蝙蝠俠》中,老爺為什麼各種殺人? - 吉良吉影的回答
為什麼DC粉會這麼喜歡《蝙蝠俠大戰超人》? - 吉良吉影的回答
流行社會學:對於BVS爛番茄新鮮度29%的解析(上)
【DCEU分析】Clark, Kal和Superman的三位一體
關於瑪莎:BvS中的「男性氣質」vs.「女性氣質」
淺論BVS的敘事及劇本結構
Superman was never real
Must there be superman?
DC電影中露易絲與Clois感情線的FAQ【中/BVS篇】
以上是中文的,以下是英文的:
The Power of Visual Storytelling
Why Superman Had to Die
43 – A Beautiful Truth
44 – Kryptonite Spear


bvs拍得哪裡都挺好,拍得用心,精巧,獨到。人物刻畫立體豐滿,由角色性格推動整個故事,非常有說服力。為某些人詬病的理由在於:

1:小眾審美衝擊大眾審美。
無論從鏡頭畫面還是劇本故事,bvs創作追求的都是主流之外的獨特性。它的審美基於圖像小說,而圖像小說從它誕生起就是對主流和傳統的顛覆,本質如此。

以歷史悠久著名英雄拍攝這樣的戲劇,無疑是一種挑釁。將這些英雄的固有形象,僵化形象打破,獲取藝術性上的突破,它是建立在英雄屍體上的重生。

所以,沒有道理過去英雄的擁護們都會喜歡這部電影,除非本身就喜歡看經典被解構。沒有道理路人都會喜歡這部電影,他們對英雄的屍體一無所知。

所以,當看到」假裝文藝,強行內涵云云「的批評,是的,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2:對bvs的厭惡來自情感和習慣,而非理據。
批評者對電影建議的總結,「給一個的好故事讓我消失2小時。」娓娓道來的故事,漸進巧妙的節奏,邀人共情的角色,引人入勝或回味悠長。

用這樣的故事標準去評價一個異類?bvs惜字如金,下筆如刀,多層面多角度深入討論一個關於希望的故事。大篇幅的暗示和影射,直接丟給觀眾思考,另闢蹊徑的思考,面對現實的思考,粗暴並且犀利。

所以,當看到「怎麼講一個好故事」的建議和批評,意思是他們的訴求和這部電影的表達不兼容。一部「費勁,不通俗,私人化」冒充主流的商業電影,無疑引出他們的憤怒。某些路人不會介意用惡意言語去抨擊一部厚重,美觀,批判現實,發人深省的超英圖像小說電影。某些帶節奏的黑子更不會介意把斷章取義的笑話段子,當成導演志大才疏的鐵證侃侃而談,一而再再而三的強化偏見。

什麼能讓超人動容退縮?故事最大的社會諷刺。輿論偏見。

3:對固有形象的顛覆和重建。
電影中的布魯斯二十年西西佛斯式的徒勞無功,反覆的噩夢纏繞不放,疲憊並且自我厭惡,披上戰衣宣洩暴力的憤怒。對大都會戰爭製造的孤兒和受難者們抱有同理心,卻時刻刺激著他對失去親人的哀慟,無力和仇恨。偏執且無視阿福的一再忠告,對達摩克利斯之劍充滿警惕,甚至不介意盧瑟背後的小動作。超人的存在放大了他所有的負面,是的,他很糟,但是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能決然的放棄仇恨,尋找救贖。說明了什麼,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詮釋。

對這樣的蝙蝠,過去的故事,是不堪背負的現實之重,足以壓垮這個存在。塑造增強故事的寫實性,也由此帶來最終救贖的意義,先抑後揚,入木三分。

超人也不再像過去總是微笑自信的面對一切。他在這部電影里最大的敵人,不是蝙蝠,不是毀滅日,甚至不是盧瑟,而是輿論。當他微笑帶來的是盲信和崇拜,當他純粹的拯救被強迫賦予政治意義和宗教意義;當他的外來身份和非凡天賦受人非議;當他背叛親族相信光明和自由選擇站在人類面前時,輿論讓他意識到,他的選擇是站在人類集體負面的對立面。國會案讓這種惡意宣洩到了頂點,不為其他,只因為超人存在。而他自己也不能擺脫輿論引導(蝙蝠)。

不需要解析超人的故事有多現實,只要看看那些評論,「嘿,你為什麼不笑一個呢。你這樣不討我們喜歡。看他那小丑樣,便秘臉在天上裝逼。」無疑已經淋漓盡致。

這樣多層面立體清晰的角色塑造,被人批評為臉譜化,性格單一。這樣用心的故事會被批判為好萊塢套路同質化,劣化的結果。淋漓盡致。

所以,答案正相反,角色被惡評,是因為角色塑造層面太多太立體太現實太複雜,不夠扁平化,不夠單一,不夠臉譜。

4:電影藝術與漫畫藝術融合後的獨特語言。
懶得敲字了,引用

「在別的改編電影上,主創者們的思路,都是從創作電影的角度去創作大眾電影,再尋找熟悉漫畫的專業人士在其中添加漫畫元素,更有甚者,不過是借物言他罷了。而扎克·施奈德的思路,則是從創作漫畫的角度去創作小眾電影。

他的漫畫電影中,分鏡是漫畫分鏡,慢鏡頭是大分格和大特寫,油畫質感是對紙張油墨感的捕捉與還原,從頭到尾幾乎不會中斷的澎湃配樂是增強畫面感而非代入感的必要手段,看似混亂無序的剪輯方法也是Graphic Novel中的常用手法,而大量按下不表的隱藏內容,正是用來引發讀者們挖掘、思索、探討的典型方法。

所以,引起爭議的從來都不是他作為一名導演的風格與水平是否過關,而是觀眾和評論界之間,一場關於小眾文化和大眾文化的戰爭。」---CydenyLau影評

所以,當看到「畫面黑差評,故事亂差評,沒拍三四五部個傳鋪墊一下差評,代入感不夠差評,邏輯死差評」各種信口開河的奇談怪論不用驚訝,這就是一場戰爭,關於一部奇葩的超英圖像小說電影和主流超英電影。


轉載一個吧,略長。

為何網路影評人評論與觀眾愈加分化

文/Dan Marcus
譯/字母編輯

「影評人的評論還重要嗎?」這是我最近老被問到的一個問題。相反,我覺得更該問的是,「影評人的評論對你還重要嗎?」話先說明白,我可不自認為是個影評人,我也沒有新聞學學位。然而,我並不討厭影評人。而且,我喜歡的作者里很有幾個是批評家。我是看著羅傑·艾伯特、邁克爾·菲利普斯和A.O. 斯科特(譯者註:三位都是美國著名影評人,第一位羅傑·艾伯特更是第一位獲得普利策獎的影評人)的評論文章長大的。我小的時候還想成為一名批評家,但長大之後便舊夢不再,而且影評人的性質也不同以往了。最近,我又發現對於今年上映的一些知名電影,普通影迷與網路影評人的意見相左尤甚。這並不是2016年才開始的現象;我覺得這股風氣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倘若把影評人和觀眾之間這種頭疼的關係比作婚姻,那麼我覺得有些觀眾已經想上法庭離婚了。

那麼今天的網路/社交平台影評人給出的意見還重要嗎?說很重要也可以,取決於這個問題你問的是誰。看看今年目前上映的幾部大片。最吸引我注意的是扎克·施耐德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收穫的評價,此片在影評人和普通觀眾之間的口碑非常兩極。上映幾天時間內,表情包「憂傷阿弗萊克」 (取材於本·阿弗萊克某採訪中對於此片差評回應的表情)迅速流傳,這部電影也被影評人刻薄的板磚徹底拍翻在地,甚至在尚未上映時就如此;比如爛番茄上此片的新鮮度跌到了令人咋舌的27%。這個分數比本·阿弗萊克主演的另一部超英電影《夜魔俠》還要低,要知道後者可是影評人和觀眾口碑兼失,且在超級英雄電影中始終是一個不願被提起的例子。《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真的有這麼差嗎?真的活該收穫影評人如此的打擊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這部電影確實一團糟——劇本極欠火候,故事臃腫不堪,角色量多且雜,劇情玩轉不靈——但是絕不至於淪落到和《夜魔俠》這種口碑災難片一個水平。儘管我並不是十分喜歡這個電影,但我依然很欣賞這部電影關於上帝全能的神話和現代超級英雄的意義等宏大的命題討論。那麼為何影評人對此片如此苛刻?幾個月來,一個叫做「超級英雄疲勞」的短語被無數次提起,不過我想提出一個不同的總結:我覺得很多影評人都遇上了「超級英雄飽和」的處境。

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說「飽和」不過就是「疲勞」換種表達方式,我覺得不是。疲勞的確切解釋是,陷入無神、匱乏和勞累的一種體驗。我覺得超級英雄電影這一塊,我們還沒到疲勞的程度。退一萬步講,《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還有《美國隊長:內戰》(兩者都創下了多項票房紀錄)開畫的第一周,觀眾們仍然翹首以待,對傳奇新故事欲罷不能。所以我覺得目前影評人和觀眾面臨的這個情況,用疲勞概括實在不妥。


我覺得,飽和這個用於描述「供應的產品量恰好到達市場能夠消化的臨界值」的詞語更加合適。2016這一年,我們就有5部超級英雄大片來襲,它們將佔據影院、飲料罐、連鎖店和你想得到的任意一塊屏幕。在從《刀鋒戰士》和《X戰警》開闢超級英雄熱潮算起的16年來,我們已經看到了總共至少23部超英電影。就像70年代流行的西部片或暑期大片如《大白鯊》和《星球大戰》一樣,觀眾們不是疲勞了,而是口味變刁了。我們期待在銀幕上看到更多的超級英雄作品,我們期待每一部都成為《黑暗騎士》或《復仇者聯盟》般(乃至更好)的經典。說實話,這種極端主義觀念已經開始殘害觀眾的眼光。

突然一下,你拍的電影就不能只是「不錯」或者「了不起」這種水平了,這電影必須成為史上最佳。

我都不記得我在網上被人噴了多少次了,就因為我不喜歡某個片子。我還注意到了一種突然盛行的風氣,就是有些以往的電影再也不像當初那麼好了。有一次,我在網上說我喜歡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然後被噴,因為它們突然就不算「真正的」蝙蝠俠電影了。有一些社交媒體上的朋友取關了我,因為我批評了《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還有一些網上的朋友非常惡毒地噴我,就只因為我說我喜歡布萊恩·辛格拍的《X戰警》系列。極端主義不僅滲入了各大媒體,它甚至還開始滲入粉絲群體當中,影響我們觀看、評價電影娛樂的方式。我有一些朋友就是不理解我為什麼批評一個東西卻還能喜歡著它,為此我們吵過很多次。如果你看過一部叫《奪命凶靈》的電影,你就能了解我有如電影里那個頭炸掉的新聞播報員的感受。尤其是最近,每當我提到一點電影相關的時候,我的頭就開始爆炸,特別是那些粉絲極其熱心的電影。


這我不怪影評人,也不怪粉絲。我只怪當我們對某種東西選擇好惡的時候,這股網路浪潮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折中的餘地。誰讓影評人們都如此通曉事理,資源廣泛,判決果斷呢。即便是羅傑·艾伯特,公認最出色的影評人之一,也在2008年剛好是《黑暗騎士》上映那年表達了自己對影視評論或將死亡的擔憂。「這跟影評人數量的減少無關。我們可是隨處棲身的金絲雀,」他說,「這樣的明星效應開始馴化我們。我們被禁止思考。」這最後一句振聾發聵。影視評論一直都是且應當鼓勵爭論、交流,以及有質量的討論的。

每次我看羅傑·艾伯特的評論時,最打動我的總是他作為一個觀者的分化性。他可能給一部電影三星,但你再看他的評論,你會覺得他似乎討厭這部電影。很多時候他對某部片的「評分」並不與他對此片的真實想法契合,這是因為艾伯特不願讓極端主義佔上風。他對看過的每部電影都帶著批判的眼光。他看到喜歡的電影時,他興奮;他看到不喜歡的電影時,更興奮。他總是希望一部電影能優秀,但它不完美時,他也理解。

在當今這極端主義橫行的評論界,我們要向羅傑·艾伯特學習的還有太多太多。


在接觸爛番茄和MTC之前,我小的時候總會耐心等待每周六的節目《At the Movies》播出。我記得在等待的過程中,我都要緊張得耳鳴了。羅傑·艾伯特會喜歡我周末想看的那部電影嗎?他的觀點似乎就決定了我對一部電影的興趣。如果他喜歡,我就鬆口氣;他要不喜歡,我就很失望,一下子陷入憂傷,興奮的情緒一下蒸發,猶如空氣逃離一隻爆炸的氣球。後來某一個時刻,我突然明白,我並不需要艾伯特的觀點來左右我對一部電影的興趣。他喜歡很多我討厭的電影,我喜歡很多他討厭的電影。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開始擺脫艾伯特的意見決定我是否該期待某部電影。管他如何,我就是要去看。直到最近的某一時刻,我才意識到,艾伯特或許會高興看到我這樣做。


真理:你的意見不可能永遠和影評人保持一致,就像我的意見也不可能完全與艾伯特的重合一樣。有關係嗎?沒關係呀。上周我去影院看了《X戰警:天啟》,儘管幾乎每個知名影評人都猛烈抨擊之,稱之為系列最爛。「去他媽的影評人吧,」我想著,「我就是要去看,好好欣賞我的電影」——我也正是這麼做的,儘管影評人們不欣賞。儘管如此,我仍然看了他們的所有評論,而且我也十分清楚問題從何而來。我覺得這正響應了我前文提到的「超級英雄飽和」,Marvel和DC正用他們的英雄們席捲這個市場,而由於一些佼佼之作的存在,我們的期望值升高了。

然而,不是每部超英電影都像《美國隊長:內戰》或者《逆轉未來》一樣出色。如果某部電影沒有讓我們爽翻天,我們也不該反應過度——不可能每部電影都爽翻天,而這一點也不會讓它成為史上最差的電影。表達自己不喜歡一部電影,不必要用那麼極端的方式的。喜歡但不愛某樣東西的感覺很正常,這並不表示你討厭它;也不一定表示你愛它。觀點和影評人不一致也OK。影評人的存在不是為了影響你而是為了提醒你,那就接受他們的提醒好啦。

正如每種偉大的藝術形式一樣,電影也是主觀的——觀點更不例外。無論這觀點是來自一個拿了新聞學學位的人,還是某個像我一樣的從小看著羅傑·艾伯特的評論長大,想著有天能成為他的傢伙。這世界非常大,觀點不合的人到處都是。接受這一點,學著鼓勵爭辯與討論。我覺得羅傑·艾伯特也不會喜歡《X戰警:天啟》,但我百分之百相信他絕對有十分充足的理由闡述為什麼。影評都是不客觀的。只不過是另一種觀點存在的形式,了解一下就行了。你必須聽他們說嗎?不!那應該聽他們說嗎?

遵從自己。


因為他們只是想看一部有動畫片里的劇情、二手科普里的群像刻畫的電影。

或者說,他們懶。


克拉克,做他們的英雄或什麼也不做,你不欠任何人。

如果他什麼也不做,他只是肯薩斯州某小鎮一個沒有了父親,力氣比普通人大的農夫而已。他有選擇的權力,卻為了人類與怪物同歸於盡


因為劇本問題導致人物塑造臉譜化,不立體,形象單一
拿超人來說事,目前塑造超人用了兩部電影,其實超人是這個年代最難拍的英雄,因為他本來形象性格就很單一。新版里還算是加入了超人對於身份的迷茫的設定,糾結於氪星人和地球人的困局中。但這個形象依然很難有更多突破,而這個困局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反過來倒讓困局本身沒有什麼信服力,更多讓人感受到的是超人的優柔寡斷,到了第二部超人的性格也沒有什麼轉變和突破。

再說蝙蝠,目前塑造用了一部電影。問題還是一樣,臉譜化,從開頭就一直苦大仇深到結尾,所有人都知道你對超人有敵意,而敵意倒善意的轉變只用了一個瑪莎就搞定了,這麼塑造,什麼角色都得跪啊

有反例就得有正面例子,鐵人1首當其衝,角色塑造跟隨劇本分別從性格高調不問世事的紈絝子弟,經歷戰火洗禮後,變為為了正義放棄軍火生意的回頭浪子,再通過高智商打造機械裝甲後變為解救戰火紛飛下難民的英雄,再到公布自己真實身份繼續高調的結尾,性格既有一致性,同時人物理念有前後轉變和合理衝突,一下子就豐滿起來
相反鐵人2形象就單一的很,片子也不好。鐵人3有從危機感爆棚到回歸本真的轉變,算不上好,但也不差

美隊也是典型,美隊1形象較為單一,美隊2就有了從單純的僱傭兵到追求自由精神的轉變,美隊3里對自由精神的追求更進一步到達巔峰,延續了美隊2的性格特徵和行為邏輯,相對的是鐵人為避免基層民眾傷亡而對政府管制妥協,如同鐵人1里放棄軍火生意一樣,這也造成了雙方理念衝突的導火索,人物塑造一步一步遞進深入,不可謂不老道

所以回到正題,不是說花時間去塑造人物就一定能塑造好人物,塑造人物是要有目的和表達的,是要和劇情推進相輔相成的,BVS花時間塑造了臉譜化性格單一的人物,導致劇情推進也生硬,塑造的不成功,這些都是DC急需解決的


故事本來是為了塑造人物的,但這部電影卻為了一個噱頭強行把人物拉到一個對立的環境里,生硬地塞入戲劇衝突,結果就是那些原本使他們深入人心的特點沒看到,反而呈現給觀眾的是兩個情緒化,判斷力低下而又好勇鬥狠的暴徒。


因為前面兩個小時所謂的鋪墊
本來應該是由前面的單人電影來交代的


推薦閱讀:

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和《超人:鋼鐵之軀》和 DC 原著的理念不同在哪?
如何看待有些人在不計算蜘蛛俠國內票房的情況下把神奇女俠稱為夏季票房冠軍?
為什麼只有美國可以把本來很幼稚的個人英雄主義拍得這麼高大上且有深度?

TAG:DCComics |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