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是人類剛需嗎?

我們看到,學英語,或者幫助他人學好英語,是惡魔的奶爸等人成功的敲門磚,踏腳石。如今,如何幫您快速學會英語,碎片化時間學好英語,21天學好英語等如雨後春筍,在寒冬將至的北境之城蔚然成風。

這是因為英語是人類剛需嗎?

這些沒有上過英語培訓班留學出國,甚至自己去做英語老師的人,難道不知道英語和健身(乃至人類其他任何技能)一樣,沒有技巧可言,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積少成多的積累,持之以恆的進步才會成功的嗎?

既然如此,他們兜售這些人類共同知識意義何在呢。

畢竟勤奮無法被培訓啊


久違的勃式提問,愛您勃勃。
勃勃你得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勤奮的人和懶惰的人。「勤奮」的人通過收集資源餵給懶惰的人,收一點智商稅有何不可呢?
話說你開始入坑《冰與火之歌》了吧。
凜冬將至


大部分人每天花15分鐘在網上用各種亂七八糟的app跟「網紅」們學英語,獲得的不是知識,而是假裝自己在自我提升的錯覺。

為什麼要假裝在自我提升呢,因為以大部分人的水平,在學校上課都提升不到哪裡去,就不要指望自學能學出什麼水平了。但是通常有一部分人,庸庸碌碌地從三本大學畢業了,卻堅信自己和其他人不同,相信自己的困境是暫時的,自己的視角比同等層次的人高——這才是最致命的,所以他們才會給在他們視野範圍里的、以他們的認知水平可以吸收的「知識」付費,比如學「英語」,比如學習「人工智慧」,比如學習「知識結構」、「學習方法」——通過學習這些垃圾內容,給了他們自己一種滿足感,讓他們有了一種自我提升的錯覺,很顯然這給了他們一種正反饋,於是他們就會堅持不懈地去學習這些東西。

--

唉,有的噴子真的是無語了。我明明說的是三本裡面最眼高手低、不思進取的那批人里每天學的垃圾英語課程,你們這些人非要自己對號入座,那我有什麼辦法?


1.
人類共同知識都是因人而異的,經歷不同,共識有異。在精通英語的人看來,有些東西簡直就是「自然」,可實際上「培養」的思維。

有英語極為卓越但教育水平低的人,去幫助人提高英語的話,幾乎每天都要為難——「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很明顯嗎?」。奶爸們「兜售」的這些,其實不是「知識」,而是「信息」,本來不知道的某本語法書、口語教材、學習方法,經過提醒可以嘗試,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都低,自然願意,常常極有裨益。王者榮耀鑽石排位的人,看見剛入坑的小夥伴,野怪跟兵線都不認識的菜鳥,這類通識技術又不願意教,菜鳥只有看看攻略、直播來收集信息,本質上學習靠自己,但信息能促進學習、避免少走彎路。
至於這類信息是否值得付費,是否物超所值,看需求咯。

2.
學英語肯定不是剛需,但這門技能實在特別。
英語跟其他技能不一樣,諸多技能往往要熟練、精通方可有用,譬如ps,水平太低還不如沒學過。但英語不一樣,這門外語,即便最不科學、最蠢的學習,就單純背了1000個英語單詞,其它方面為零。出國旅遊的時候也能因為1000個單詞,加上表情比劃能溝通很多場景(我一位64歲學英語的大叔如此給我講的)。
就學一點基礎語法,提高辭彙量,就能閱讀英文信息。所以不是剛需,但它特別,過於實用了些,而且是即學即用。
尤其是在中國,學習氛圍好,學習資源充足,學習英語的成本低。同樣學習條件,在國內零成本能實現的英語學習環境,就算是台灣,價格也讓人大吃一驚。

3.
學英語是一件靠長期堅持積少成多的,但確實有技巧可言的。二語習得有專門的理論,參照二語習得理論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事半功倍,這點我極深的體會,知乎幾位語言博士分享的Live,會給人很好的方向。很多分享通識類信息的人,都參照了二語習得理論,至於「學英語的人自己為什麼不去看二語習得理論咧?」,因為看不懂啊。但經過轉化的信息,越容易理解的越好,這種被有些人鄙視的信息轉化,其實是善良的(如果免費的話)。


4.
學習,要廣泛的收集信息,然後精鍊的吸收,這是缺乏「通識信息」的無奈選擇,「學英語要不要背單詞」、「學英語要不要學語法」,這是基本的通識信息,卻是很多人最在意的問題。我經過思維訓練掌握英語的人,不妨集思廣益試著解答一下這類看似愚蠢但實際為難諸多人的問題,也就不讓亂帶節奏的「寒冬」將至。但不針對問題的反駁,總是以「人」為中心,其實也不是春風,意義不大。


5.
學英語,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就是成功,不是要通過英語走上人生巔峰。24-30歲這個階段,大部分人會自然有一種渴望學習的想法,專業提升是一方面,學習成本最低的外語學習自然就容易浮上心頭,這大概也是中國人喜歡學英語的原因吧。有什麼技能,能像學英語這樣便捷,打發無聊挺好的。


6.
一直欣賞勃在學英語話題的態度,但「學好英語」這樣的邏輯錯誤,讓人失望啊。哪有追求「學好英語」的,追求設立一個好目標,完成目標,追求學好英語的人,大都半途而廢。
少一些傲慢,會活的快樂很多。

7.
去健身房鍛煉,請私教往往也只會買一個時間段的課程,學一下如何鍛煉,掌握方法往後自行鍛煉。買這些英語課程的人,往往也只是學習一下更精鍊的方法,往後再自己堅持學習,不是買了就證明「懶」。當然,我個人極不推薦這類碎片時間學英語、21天什麼的,但我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買。

邀請我的人不是提問的人,不謝邀,只是聊聊。


這個社會上有人需要秘訣,就有人賣秘訣。

這個社會上有人想成功,就有人賣快速成功的秘訣

這個社會上有人想發財致富,就有人賣發財致富的秘訣

這個社會上有人想快速學會英語的秘訣,就有人賣快速學習英語的秘訣。

這個社會上有人想成為男神、女神,就有人賣成為男神、女神的秘訣。

這個社會上有想孩子變得聰明,就有人賣讓孩子變聰明的秘訣。

有需求,就有人提供他想的秘訣。

什麼剛叫需求,沒有他自已的生存就會遇到危險。

英語是社會製造的需求,不是剛性需求。

房子剛性需求,沒有房子就不能生活,沒有房子就沒有自已的家。

別人問你住在那裡,其實就是問你的房子在那裡。

性,是剛需。


學英語不是人類剛需,會一門全世界最通用語言是剛需。

中國人需要學一門通用語言,這是剛需,因為英語恰好是一門全世界最通用的語言,所以我們學習英語。當然如果有一天中文被全世界人民學習使用,那我們就不用學其他語言,學中文對其他國家人來說是剛需,對我們不是。英國人,澳洲人,美國人根本不會其他語言,另外說兩句你好不叫會。


別的我不知道,但是培訓英語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是剛需。真的,英語培訓是我見過的除了販毒最黑心的產業。我小時候上小學,英語學校,一個學期學費3500,上海那時一套房子才10萬。我媽怎麼就沒想著去買房子呢。現在我爸單位里的年輕爸爸媽媽送小孩去外教,一個多月的時間要兩萬多。然額最後學到什麼了呢?摸著良心講,我口語還是不錯的,口音基本和native差別不大,這確實是小學的功勞,但是這有用嗎?以前覺得有用,後來發現一個鐵的事實,別人聽你講話不是因為你發音好聽,是因為你說的內容。我們系裡的老毛子教授那英語說的,還是很多人屁顛屁顛地去聽。朱棣文的英語口音我第一次聽到都不敢相信是個高官,下面的一群記者不照樣認真記筆記嘛。回到我爸同事的小孩,據稱除了變調皮了什麼都沒學會。
英語重不重要,重要!但是它始終只是個媒介,就好像做菜時放的調味料,有它們自然不錯,沒他們,倘若食材夠好也是一頓美味。最可悲的是天天指望著味精過活,比如吃速食麵,那遲早身體要出事的。過分誇大英語的作用,非蠢即壞。


勃勃又註冊小號了,好奇是不是用的小姨子的手機號註冊的…… @曾博


曾老師不會又被自己第一個勃式提問弄進去了吧?

要不把婊姐@佩子臨@丁皖寧也搞進去送慰安?


根據個人情況看是否是剛需。英語不單純是積少成多,主要的在於老師或者自學教材對英語語言的理解一定要到位,否則帶出來的自己也是背一大堆單詞但不是很理解其內涵,理解和造句的時候暈頭轉向似懂非懂,結果學不好肯定打擊信心,成為惡性循環。


上學是人類剛需么?畢竟什麼樣的學習資源不能以無機的形式存在呢?
舉例:小勃勃是天才,小時候不需要聽人講話自己就能學會說話,小勃勃不需要任何老師,看教科書就可以自學成才。
小S和小B資質駑鈍,老師講了也聽不懂,只有最淺顯的刷題才能理解,只會照瓢畫葫蘆,所以他們要不斷的滋滋滋送錢給小勃勃不需要的老師和教輔,這兩者對於他們並沒有實質區別,只是小S和小B的學習成本高需要更多投入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


勃勃你又調皮了,學英語顯然不是人類的剛需,
學習給自己百無聊賴的人生找一個絕地反擊的訣竅才是人類的剛需,
他們花六百塊買的是學英語的訣竅么?
不是的,他們買的是希望,
只是他們太渴求希望了,以至於把希望當神話而忘了希望也有兩種:
可切實際的希望和不切實際的希望。
哦對了,
擁有前者的他們成為了社會的棟樑之才,
擁有後者的我們叫他們白日夢想家。


@陳清泉 @愛學外語陳清泉


題目是:「學英語是人類的剛需嗎?」

人類是有剛需的,用中國老話說:食色性也。

吃飯和繁衍是人類的本性,這才是絕對的剛需。

其他還有嗎?有,不是很絕對。

我們先看看馬斯洛的金字塔。

剛需是一個漸進過程,隨著當事人層次的提升,剛需也在進化。

當丈母娘是剛需時,房子才是剛需。否之,則不是。

至於英語,等你到了這個層次,再談論是否剛需問題。

為什麼英語成了一部分人類的剛需?

我試著從三個維度解釋這個問題,至於這三個維度各自在什麼層次,這是另一個問題。

維度一、辯證歷史觀

毫無疑問,中國本土形成和熔合的傳統中華文明曾經至少在1000年中領先世界,從先秦晚期開始到明初,在大部分時間裡,用漢語言裝載的文明,在全世界範圍里,即使不算領跑者,也一直沒有脫離第一梯隊。

但是,鄭和之後,中國幾乎完全進入了閉關鎖國的狀態,這個文明沒有率先點亮科技樹,又將越洋而來的科技樹火種棄如敝履。

物競天擇,大約從二百六十年前開始,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歐,率先進入工業社會,利用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碾壓優勢,陸續創建了兩代日不落帝國,終於,從語言上來說,英語取得了全球霸權。

是的,霸權主義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你看到滿世界的人說英語,那是不得已屈服於這個語言背後的霸權。

老大說什麼,小弟總得聽得懂吧?小弟有什麼想法,總得讓老大也聽得懂是吧?

維度二、實用主義

英語有了最廣泛的受眾和用途。

英語成了計算機最底層最基本的文字。

英語成了科學和技術文獻最常用的語言。

中國地鐵上用英語和Siri講話最有逼格。

連丁義珍都能用純正的英語和老外Cheers,

你不學點英語,對得起自己嗎?

維度三、理想主義發展觀

我們天朝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共產主義,共產主義主張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實現人類自我解放的社會。

簡而言之:共產主義就是全人類的大同。

縱觀全世界,社會主義的火種已經不多了,但是,這個火種正在神州大地上熊熊燃燒。

對了,我們的使命是解放全人類。

當務之急,就是學好英語,準備好和其他的人類溝通,用英語做播種機,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目標;用英語做武器,與他們中的頑冥不化分子作鬥爭。當然,他們也要學好漢語,做好和我們溝通的準備,目前,這個主要靠他們自覺。

與其靠別人自覺,不如我們主動進攻。

騷年,星辰大海等著你。


心理醫生對你不好用,不代表對別人不好用。什麼事情究其根本不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但有人修行路上願意付費多個精神安慰劑、啦啦隊、心理醫生,對人家來說就是好用,你個人體會不到就別妄自揣測了。

很多事情存在就是有用,人類就是奇妙物種,精神的力量有時不可思議的有效,對某些人來說,相信本身甚至比任何所謂理性科學要好用,最近還有論文發現placebo越來越有效果。

從來就沒有過一黑二白絕對理性的世界,那是科學教人士臆想的,這個世界的天堂人間地獄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始終存在於動態的混沌之中。存在各有道理。

最終皆是死亡,過程好玩,有用,才是凡人所求。

你不也是心裡揣著明白,又註冊回知乎玩耍了么?


不是剛需。

勃勃打算大一開始花3年時間背單詞。等到1年之後他就發現了更好的方法並直接轉去做新的事情了。

那些還在背單詞的同學,英文水平都很一般,沒法寫,沒法說。

高下立見
I am frustrated!


問問建林叔和思聰兄就知道是不是剛需了. 他倆會就是剛 他倆不會那就是虛


個人覺得英語不是人類需求,而是個人與國家需求。如果英美法一直說的是中文,那麼中文就是現在的必需品。


目前來看,是的


大學以前,我成績很好,班裡老師都很喜歡優等生,如我。那時我很討厭老師這個職業,認為我的孤僻離群是老師布置太多作業給我,聽話的我就這麼呆在作業堆里,然後木訥寡言。

我大學在貴陽某財經大學上的,專業是城鄉規劃管理,我們自稱祖國「城管」事業接班人,感覺人生無望,糟糕透了。後來我去學了英語。

現在,畢業的第三個年頭開始,我往回一看,職業是自己以前很討厭的,做了快三年,發現它很偉大。工資到手過萬,我已很滿足,覺得人生更有希望了。

如果我沒有學英語,現在我很可能在大街上吹哨掀攤,或者每天面對著橫豎線的圖紙。(不是黑誰,個人不喜歡而已)

如果你沒有學英語,未來的你可能是人生軌跡上該有的那個你,也可能有拐點。
如果你學了英語,這個拐點出現的可能性會大很多。

多學一門語言,多會運用一門工具,多了一種人生的可能性。

如何知道自己人生到底會不會有另一種可能,可做的事很多,其中一件,是學英語。

以上...


我可不可以問一下,勃式是啥意思啊?


推薦閱讀:

天天背單詞,每天能記住的單詞個數有上限嗎?
怎麼看待英語學了十幾年,最後一句口語都說不出來這件事?
死磕語法算是鑽牛角尖嗎?怎麼解決?
如何記憶一些很長的拉丁文詞讀音並能夠儘快對新單詞的讀音做出反應?
北外、上外等英語專業學生都是怎麼學習才能做到在短短四年之間水平大幅提高的?

TAG:教育 | 英語 | 英語學習 | 英語自學 | 勤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