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關於古典音樂的電影推薦?

可以是《莫扎特傳》、《絕代妖姬》這種偏重人物介紹的,《幻想曲2000》這種著重於音樂的也可以,BBC 的紀錄片也很喜歡。如果有其他類型的也歡迎推薦。

希望推薦時能簡單評價一下,如果能附上豆瓣鏈接就更好啦 =)


紀錄片:古爾德《音樂三十二象》、《俄羅斯之旅》
拉赫馬尼諾夫《紫丁香》
李赫特《迷》
海菲茲《上帝的小提琴手》
布魯克納《布魯克納的抉擇》
阿巴多《聆聽寂靜》
卡拉揚《至臻完美》
切利比達克《隨性自然——切利比達克的音樂哲學》
西蒙拉特《遠離家園——20世紀管弦樂之旅》
黃家正《音樂人生》
李雲迪《新浪漫主義》
基辛《音樂天才》
《指揮的藝術》、《鋼琴的藝術》、《從毛澤東到莫扎特》及續集《音樂的交會》和《來自上海的紳士》

bbc出品的《偉大的作曲家》系列、《俄羅斯音樂祭》、《symphony》、《破釜沉舟——郎朗》、

電影:杜普蕾《她比煙花寂寞》、舒曼、克拉拉《琴戀克拉拉》、貝多芬《複製貝多芬》和《不朽的戀人》

都是很棒的片,手機答題就不上鏈接了,電騾上可以下到


交響人生

結尾真是抑制不住哭出來了。


尋找莫扎特 (豆瓣)

李斯特狂 (豆瓣)

發現柴可夫斯基 第一集 天才的創造 (豆瓣)

尋找貝多芬 (豆瓣)

貝多芬傳 (豆瓣)

霍洛維茨:追憶往昔 (豆瓣)

中提琴奏鳴曲-肖斯塔科維奇 (豆瓣)

馬勒--我棄絕塵世 (豆瓣)

指揮馬勒 (豆瓣)

中提琴奏鳴曲-肖斯塔科維奇 (豆瓣)

魔笛 (豆瓣)

柴可夫斯基150周年誕辰 列寧格勒紀念音樂會 (豆瓣)

悲歌:拉赫瑪尼洛夫 (豆瓣)

舒伯特: 偉大的愛與愁 (豆瓣)

肖邦:音樂背後的女人 (豆瓣)

BBC偉大的作曲家第二集:貝多芬 (豆瓣)

BBC偉大的作曲家第六集:莫扎特 (豆瓣)

偉大的作曲家:瓦格納 (豆瓣)

BBC偉大的作曲家第五集:普契尼 (豆瓣)

BBC偉大的作曲家第七集:馬勒 (豆瓣)

約翰凱奇:從零開始 (豆瓣)

費加羅的婚禮 (豆瓣)

威爾第 歌劇電影《弄臣》 (豆瓣)

———————————————————————

俄羅斯音樂祭 (豆瓣)

點燃鋼琴凳 (豆瓣)

我為鋼琴狂 (豆瓣)

柏林愛樂的故事 (豆瓣)

鋼琴的黃金時代 (豆瓣)

鋼琴的藝術 (豆瓣)

小提琴家的藝術之曠世通鑒 (豆瓣)

指揮的藝術 (豆瓣)

歌唱的藝術 (豆瓣)

遠離家園:二十世紀管弦樂巡禮 (豆瓣)

舞動柏林 (豆瓣)

亞洲之旅--尋找和諧 (豆瓣)

音樂人生 (豆瓣)

———————————————————————

作曲家埃爾加 (豆瓣)

梅紐因:世紀之琴 (豆瓣)

古爾德的俄羅斯之旅 (豆瓣)

古爾德的時光之旅 (豆瓣)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 古爾德錄音室演奏版錄像 (豆瓣)

錄音中的古爾德 (豆瓣)

鍊金術士古爾德 (豆瓣)

走近鋼琴奇才格倫·古爾德 (豆瓣)

伯恩斯坦-音樂天才 (豆瓣)

紀錄片《伯恩斯坦指揮錄製西城故事》 (豆瓣)

未作回答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豆瓣)

懷念傑奎琳?杜普蕾 (豆瓣)

穆特:貝多芬與我 (豆瓣)

里赫特:謎 (豆瓣)

瑪塔·阿格里奇:夜話 (豆瓣)

指揮大師卡拉揚傳 (豆瓣)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 (豆瓣)

卡拉揚在薩爾茨堡 (豆瓣)

霍洛維茨錄製莫扎特第23鋼琴協奏曲 (豆瓣)

霍洛維茨在莫斯科 (豆瓣)

索科洛夫:巴黎現場 (豆瓣)

阿巴多在柏林:第一年 (豆瓣)

從毛澤東到莫扎特 (豆瓣)

———————————————————————

海上鋼琴師 (豆瓣)

音樂會 (豆瓣)

鋼琴家 (豆瓣)

鋼琴課 (豆瓣)

來自天堂的音符 (豆瓣)

放牛班的春天 (豆瓣)

紅色小提琴 (豆瓣)

音樂永不停歇 (豆瓣)

四分鐘 (豆瓣)

想飛的鋼琴少年 (豆瓣)

————————————————————————

愛樂之城 (豆瓣)

悲慘世界 (豆瓣)

曾經 (豆瓣)

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 (豆瓣)

這幾個回答也是不錯的:

無名氏:有哪些古典曲目,是一個故事或者說,就像一個故事?

無名氏:有哪些古典曲目改編的現代歌曲?

無名氏:古典音樂中有那些黑話呢?

無名氏:如果電影《海上鋼琴師》中1900願意下船,結局會是怎麼樣?


音樂家大多是善於敏感,因此以他們的故事改編為電影還是很有看點的,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更是這樣啊。
以下的電影(除了紀錄片),大多都有些許的戲劇化,無論是些微的虛構還是純粹虛構,以及牽強附會不理史實的電影,都是存在的。但它們大多還是表現出了音樂家的性格和品性的。另外,音樂很不錯。


1.樂聖柴可夫斯基(The Music Lovers):男主角是Richard Chamberlain飾演,詳細講述了柴可夫斯基如暴風雨般聲名狼籍的婚姻,以及他同性戀的傳聞和怪誕的行為。雖說是傳記片,但實在是誇張啊。

2.春光奏鳴曲(Impromptu):講肖邦和女作家喬治·桑間衝動浪漫的愛情故事。有一定想像足夠成分,不過電影蠻好看的,別有一番趣味。Judy Davis和休·格蘭特主演。

3.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還是講肖邦的電影,算不上傳記片吧。因為這電影雖然唯美動人,但離譜的要命,很多地方都不符合史實。小時候在央六上看到的電影。

4.大圓舞曲(The Great Waltz):又叫翠堤春曉,三十年代的電影,當年貌似拿了奧斯卡的最佳攝影。貌似還是小時候看到的,音樂好聽人好看。劇情么,可能那個年代流行拔高以及神話音樂天才吧。

5.不朽真情(Immortal Beloved):竟然是Gary Oldman演的貝多芬,不能更震驚!電影講的是一個關於尋找的故事。貝多芬的好友,試著找尋他的遺囑中談及的「不朽的戀人」,找來找去才發現原來是她!是她!竟是她!很有力量感的電影。

6.馬勒傳(Mahler):雖陰鬱荒謬,但看完再對照他的生平,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劇情都是事實。馬勒真可以算是最受痛苦折磨的作曲家了。

7.巴赫編年史:巨型MV,本電影不是用來看而是用來聽的。沒有什麼視覺衝擊力。

8.偉大的作曲家系列:BBC紀錄片,一共七集,分別講了瓦格納、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老柴、普契尼和馬勒的生平,常識科普片。

9.閃亮的風采(Shine):幾乎算是除了《莫扎特傳》外最為大眾所知的電影了吧。生動講述了鋼琴家David Helfgott的一生,從他神經崩潰到康復再到復原,直到最後以演奏《第三鋼琴協奏曲》來表達他個人的自我救贖和勝利。關於天才瘋癲而後自我超越的電影。

10.夢幻曲(Song of Love):根據克拉拉.舒曼,以及她丈夫羅伯特.舒曼,和她的未婚密友約翰尼斯.勃拉姆斯的私生活編寫的。Katherine Hepburn扮演克拉拉,她彈琴時的神態很是優雅唯美。

11.一曲相思情未了(Songs without end):講述李斯特和伯爵夫人的純情的戀情故事。只能說配樂不錯,女主角長得很漂亮。

12.Wagnerme:超級好看的紀錄片。跟著講解員先生一起手舞足蹈歡欣雀躍的了解瓦格納真的很有意思。因為講解員本來就是樂迷外加瓦格納的崇拜者,所以他的姿態真的很有趣很逗人。

以上,希望有幫助。


Digital Hall里挺多的,又是正版

請原諒我對柏林愛樂愛得深沉。


《偉大的卡魯索》(1951)傳記電影,講述了影響當今世界的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魯索的傳奇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主演是另一位非常有名的男高音馬里奧·蘭扎。
很經典的歌劇電影。


布蘭詩歌 (豆瓣) 很喜歡其中的一些選段。

底下有一堆相似推薦,不過都沒看過- - 望君自便


有很多值得推薦的,好多答案里都有了,來說這一部吧。
《晚期四重奏》A Late Quartet
對於喜歡貝多芬四重奏的人來說值得一看的電影。
雖然劇本不算特別出彩,但是當最後Op.131奏起時只剩下沉默與沒有緣由的眼淚。

以下這段帶有我個人很強烈的主觀意識:
聽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常常會產生一些莫名的情感體驗。於是,於我我來說,他的弦樂四重奏也像是一個世界一般。

很多時候,聽這些音樂的時候都會想,
對於這些,是直到生命走到最後一刻都還要深愛著。

"It"s Beethoven"s fault"


推薦2013年的電影德國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小提琴天才大衛 葛瑞特(David Garrett)演的。

豆瓣鏈接: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339826/

以下是我寫的本電影相關原創雜記 :

一、 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2013年的電影德國電影: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推薦給音樂愛好者吧。這部片子不能按純粹的劇情片看,畢竟帕格尼尼的演員大衛葛瑞特(David Garrett)的正式職業是音樂家,不是演員。全片基本分三幕:和魔鬼訂契約,征服倫敦以及愛情詠嘆調。拋開歷史真實性,單從電影劇情設定來說,這片子還是扣人心弦的。特別是男主失蹤,到從觀眾席出場這一場很俗套的戲,導演卻能把情緒調動的非常到位。另外現場演奏部分真的很精彩!

當然,對於傳記來說,本片內心挖掘和性格展現都有點過於薄弱了。人物不形象,不立體,彷彿只要一個有天賦的人扔到那個情境中,就會有相同的情節展開,完全看不出人物性格和特質推動的情節。

霧霾被拍的太生動了,必須點贊。那時候霧都的霾比現在帝都的霾強多,不但PM濃的化不開,而且霧都的人認為這是GDP蒸蒸日上的霾,這是工業化霾醇香可口霾,這樣的霾能對身體怎能沒有好處?這理論被那時的倫敦人掛在口邊,很自豪。這在中國人看來很有親切,很魔幻現實主義,很可以有。

帕格尼尼有蜘蛛指症,高瘦,手指細長。這可能使他更有條件完成以前沒人能做到的,在小提琴上奏出超大音程的跨度。手指細長在音樂界就像骨骼清奇在功夫界一樣,是一種真正的天賦。藝術家有些天賦還真來源於病態。社會能否容下這些異於常人的人對於藝術很重要。社會包容度,決定了文藝能到達的高度的上限。很明顯,我們自己目前的社會無論在身體,還是精神上對於異類的包容度都是不夠的,木不可獨秀於林。

帕格尼尼的一生有足夠多的傳奇,如果被拿來仔細拍,估計要拍個系列才行。魔鬼帕格尼尼的一生最重要的戲劇衝突點,是在於魔鬼兩個字。他小時候幾經生死,是魔鬼復活嗎?小提琴在他超越極限的指法和魔術般的弓弦下變得出神入化,甚至演奏出魔鬼的顫音,這是和魔鬼簽下的契約換得的嗎?他揮金如土,吃喝嫖賭,形如爛泥一般的私生活,就如同被魔鬼吸走了魂靈。他死後也因各種魔鬼傳言困擾而幾十年無法入土為安。而電影里直接把帕格尼尼的經紀人打扮成魔鬼,和帕格尼尼簽下契約,就算完成帕格尼尼的魔鬼化了,太過簡化了。

大衛葛瑞特比起帕格尼尼身形高度是夠了,但瘦弱和病態是演不出來。片子里的小提琴都是大衛親自表演的,配合劇情,非常好聽,這種人琴合一的觀感,不是那些假把式能比擬的。

二、從古典到流行

帕格尼尼在劇場里演奏小提琴協奏神曲-鍾(La Campanella)的時候,李斯特在台下聽音識譜急急記下,然後慢慢琢磨改編鋼琴版。李斯特想要用不能連續發聲的敲擊樂器-鋼琴來能表現小提琴弦樂特有的漣漪般不斷連續侵襲的感覺,這使他改編的鋼琴曲-鍾,也變成了世界上最難的鋼琴曲之一(別想多了,野蜂狂舞不在裡面 )。 在鋼琴曲鍾這樣的頂級難度上,李雲迪的鋼琴演奏版本我仍然覺得是最好聽的,雖然李雲迪亂入娛樂圈後鋼琴武功也是廢了的。相比之下,人家天才神童大衛格瑞特,也是半路跨界流行圈,但他仍然不丟改一流小提琴演奏家的名號。大衛葛瑞特在古典音樂中加入了架子鼓和電吉他的現代流行狂暴元素改編,難說好或不好,但貌似沒人質疑他的小提琴水平。另外一個同樣是跨界加入流行元素改編甚至原創的鋼琴演奏家馬克西姆,卻被古典音樂人士說砸鋼琴的水平也就那樣。可見天才玩啥都沒毛病 。

我一直很納悶架子鼓為什麼是跨界選手的標配。在聽馬克西姆現場的時候,架子鼓讓我很齣戲,除了高潮部分有助推情緒外,其他多數時候感覺對琴聲的干擾挺明顯的。後來想想可能節奏在流行音樂里是和旋律一樣重要的元素,古典跨界流行的時候沒了指揮,那必須要有個強裂的鼓點節奏,把各種樂器指揮起來,否則不同的樂器容易踩不到相同的拍子,配合失敗。架子鼓大概是這個作用吧,瞎想的。(古典音樂配上架子鼓就是跨界流行音樂嗎?什麼時候有空可以用garage band製作測試一下。)

區別於古典音樂的節奏潛於底層,流行音樂的節奏一般統一、固定,浮於最上層,直接通達聽眾。按崔健的說法42拍是人類天生的節奏,不用學都懂。這個點很容易得到。另外聽流行音樂有點像並行運算,你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幹活或者玩手機,互不干擾。但很大一部分古典音樂卻會直接干擾到你手頭的活。聽古典音樂更像看電影一樣,電影你沒法一邊看,一邊幹活或者玩手機吧!古典音樂也是這樣,它就像黑洞,直接把時間和情緒吸走,渣都不留,不能只做簡單的背景音樂,有點可怕。

從吸收時間和情緒的級別來考慮,我私自把古典音樂分了三級(別問我科不科學),分別是:奏鳴曲級、協奏曲級和交響樂級。

奏鳴曲級吸力最弱,也最平易近人。奏鳴曲和流行樂長度差不多,每一章都較短,5分鐘的級別,經常一個樂器獨奏。這種古典音樂貌似作為背景音樂還行,不嘈雜激越,聽慣流行音樂的也會馬上覺得好聽。

吸力強一點的是協奏曲級。長度中等,10分鐘級別,長到有點感覺不耐煩了。協奏曲在一兩個主奏樂器的基礎上,有些會加入不那麼有親和力的管弦樂器,編製也大了,勉強還能接受吧。

大黑洞必須是交響樂,一章就整到30分鐘級別,不停的強弱快慢喧靜切換,刺激聽覺和想像的上下極限。如果你在聽交響樂的時候,腦子裡還能有一絲其他念頭的話,我也是服了。

我只能聽到大約奏鳴曲和協奏曲之間的級別,大協奏曲和交響曲之類的幾乎完全受不了。也許什麼時候空了,像看電影這樣專門留出一兩個小時的前提下,我可以考慮聽交響樂級別的古典音樂。但坐家裡不玩手機pad,不看電視書籍,卻感情充沛的聽一兩個小時的音樂,會不會被當成非正常人類啊?不好弄。話說古典音樂還真是中老年人聽的多。十幾二十歲的孩子必須聽搖滾,再成熟點耳蝸毛細胞就只能承受的住民謠之類的輕柔類型了。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喜歡聽古典音樂了,那一般就說明你已經老了。

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古典音樂就是以前的流行音樂,現在的流行音樂以後有部分也可能成為古典音樂。這話前面半句是根本錯誤的,後半句有可能對。流行音樂只是一種非常特定的音樂題材,好比文學中的流行短詩,只是音樂這座冰山的一角,其它主體部分都由經典音樂填充。

古代的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的關係僅從受眾來說,有點像中國文學裡的詩詞曲的關係。「詩庄、詞媚、曲俚俗」,古典音樂像詩詞,只為上流社會服務。統治階和知識分子精英貴族佔了詩庄和詞媚,流行音樂的受眾和老百姓喜歡的俚俗的雜曲更接近。流行音樂的受眾為什麼像曲而不是詞呢?中國古代詞牌雖然也源於民間的曲調,但古代的詞仍然只是知識分子精英貴族親自製作,自娛自樂彈唱或出入青樓彈唱的高級娛樂項目。而且詞太過精緻,老百姓根本不是詞製作者的目標客戶,基本無法流傳於民間。雜曲的創作者就不同了,他們吸收了大量的未進入主流階級的文人和民間藝術家,他們的作品通俗性更好,受眾也是普通民眾,更接近於現在的流行音樂。

三、從中國古代自娛自樂藝術到西方古代定製藝術

中國古代統治階級和貴族知識分子精英群體講究文章詩詞、琴棋書畫樣樣會,他們甚至厲害到可以在上流社會自己的群體裡面自己生產和消化高端藝術品,自娛自樂,不用求諸於工匠。在藝術品市場上充分實踐了孔子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的思路。這些精英藝術家不但不支持工匠們的事業,甚至還自己定義了一些文人畫之類的理論標準來排斥貶低匠人,挺可恥的。這直接導致中國古代主流藝術圈的封閉死循環,裹足不前。經濟上自給自足,藝術品上自娛自樂,都不喜歡購買行為和市場經濟。

但是這些上流社會自娛自樂的藝術玩家的正式職業其實是政治家和官僚。他們中大部分人只把業餘時間用於藝術創作。在一萬小時精進和30歲前出最好的成果這兩個標準檢測點前,他們都基本無法過關。這也是導致些人主導的中國主流藝術品生產傾向於務虛,不講究,粗糙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非專業人士,年輕時大部分時間都用於追求功名了,既沒有從小訓練的過硬技術,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打磨藝術品。這群非專業人士把持了中國古代藝術圈近千年,他們擁有匠人無可比擬的超高的藝術情趣和境界追求,但可惜的是自身的藝術邊界探索的技術和能力又無法與之完全匹配。

對比中國古代主流藝術圈的自娛自樂的自然經濟思維,歐洲的宗教、皇室、貴族向專業人士更傾向於購買或定製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產品,或者乾脆直接包養專業人士,來彌補自己階層的藝術生產能力的不足,符合市場交易思維。他們自己不生產高端藝術品,只搬運職業藝術家的產品。西方上流社會通過對專業藝術生產者經濟上的支持,帶動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直接刺激了西方文藝的繁榮昌盛。後來工業革命產生新的有購買力的資本階級和中層階級也加入了藝術品市場消費,進一步推動的西方文藝的快速發展。歷史上中國匠人和專業藝術人士,無論其產品還是自身,卻都一直處於被主流排斥和貶低的形態,這可能也是現在中國匠人精神缺乏的一個重要歷史原因吧。

但中國古代上流社會藝術界的自娛自樂精神有壞處,也有好處。這種自娛自樂求諸己的精神也是中國如此早的產生了藝術自我情感表達的重要原因,早在大約千年前的北宋年代就產生了蘇軾這樣的集大成者了。主要原因是作為藝術生產者的中國官僚階級本身衣食無憂,不靠藝術吃飯,只有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在藝術產品里肆意自由的自我情感和意趣表達。西方大約要到八百年後,才大規模的出現梵高這樣的把自我表達作為藝術的重要驅動力的藝術家。畢竟西方之前的藝術品都是別人定製為主,你太自我,太抽象,會導致那些藝術欣賞水平也就一般的買家看不懂,他們會很生氣,後果也會很嚴重。極端的情況下如果買家拒付錢款,藝術家甚至可能會像倫勃朗這樣間接被搞破產。

扯遠了,回到音樂主題吧。中國古代的音樂基本以單個樂器和人聲為主,即使有多樂器也是齊奏為主,沒有發展出多聲部、和聲、多旋律復調對位等複雜形式。不搞復調,那麼音階的上下拓展就很重要了,否則旋律在同一個八度內搞來搞去也未免太單調了。有急切的需求就會更早取得突破。明朝的皇子朱載堉最先發現闡述了十二平均律,解決了旋宮轉調的問題,從此轉調就易如反掌了,比西方早了數十年。後來西方的巴赫也發現了十二平均律用來自由的轉調,然後炫耀般的寫了48首十二平均律音樂,專業人士就是這麼任性。我們古代連搞藝術理論也是統治階級皇子自己來干,夠自給自足吧。西方是巴赫,他只是個宮廷和教廷僱傭的音樂專業人士:俗稱樂師。他要靠把音樂和演奏賣給宮廷和教廷才能養活他自己和那數不清的親生音樂家孩子,絕對不是上流社會人物。

最後一點,在流行歌曲中,歌詞在表現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甚至有時候比旋律和節奏還重要。所以流行歌曲很大一部分是文學和音樂的結合體,不是純音樂。大部分流行音樂拋開歌詞,讓人哼唱或者只表演伴奏音樂就會變得沒有任何吸引力。歌手鮑勃?迪倫還搞了個文學獎。

原創,勿侵!


以下選自陳丹青《外國音樂在外國》
《現代啟示錄》選用瓦格納
《威尼斯之死》選用馬勒第五《小柔板》
《步兵排》選用塞繆爾巴伯《弦樂柔板》
帕索里尼《馬太福音》選用俄國歌曲
帕索里尼《一千零一夜》選用莫扎特四重奏K421弦樂慢板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選用馬斯卡尼的愛情慢板
《馬丁回來》選用法國鄉村小調
此外還有《黑衣新娘》《Fantasia2000》


LS都已經說了很多了,

補充一個電影《春天交響曲》 也是有關舒曼、克拉拉(很早國內就譯制了),娜塔莎金斯基演的克拉拉。
春天交響曲 (豆瓣)

《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不過這個比上面提到的《翠堤春曉》就差一點了
圓舞曲之王 (豆瓣)
不過如果上面殺死比爾都能算的話,《音樂之聲》不算就太冤了

當然巴里什尼科夫的《白夜》勉強也能算。不過這個是有關芭蕾的。
飛越蘇聯 (豆瓣)

有關貝多芬的
不朽真情 (豆瓣)

如果說到電視劇的話,有關的Amy Sherman 上一季有關芭蕾的電視劇《Bunheads,心舞》不容錯過。延續了她Elevate audience through entertainment的傳統。
心舞 第一季 (豆瓣)


9 部與音樂有關的電影

5月份的時候為《人物》公眾號列的9部音樂清單,當時發在《人物》微信公眾號上。

1、秋日奏鳴曲 H?stsonaten (1978)

秋日奏鳴曲 (豆瓣)

英格麗·褒曼飾演的母親是樂團傑出的鋼琴演奏員,她的女兒伊娃是一名在農村社區工作的牧師的妻子。擁有深刻感情鴻溝的母女二人,在七年的沉默後重新嘗試交流。

奏鳴曲式是一種經典的三段式音樂結構,分為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電影也嚴格按照奏鳴曲式展開。伯格曼用肖邦《a 小調第二前奏曲》作為影片發展部的開端。在女兒和母親的手指下,同一首作品呈現出迥然不同的質感,矛盾的呈現也從這裡開始。正如伯格曼曾經說過的那樣,人生的旅程也是「奏鳴曲式」的:「我們在年輕時,從父母身邊逃開,而後一步步,再回到他們身邊,在這一刻,我們長大了。」


2、春光奏鳴曲 Impromptu (1991)

春光奏鳴曲 (豆瓣)

也許受到伯格曼《秋日奏鳴曲》的影響,這部以「即興曲」(Impromptu)命名的電影被譯成「春光奏鳴曲」。故事發生在 1836 年的春天,主角是女作家喬治·桑和孱弱的年輕作曲家肖邦。與其說這是一部作曲家的傳記片,不如說這是為喬治·桑和肖邦這一對知名文藝情侶所撰寫的一則虛構浪漫愛情故事。肖邦一生創作了 4 首即興曲,其中2首在影片中出場,為影片壓軸的就是他最為著名的《幻想即興曲》。

3、閃亮的風采 Shine (1996)

閃亮的風采 (豆瓣)

這是一個猶太父親望子成龍,兒子在壓力下反抗,又在陰影下走向瘋狂的故事。電影根據澳大利亞鋼琴家戴維?赫爾夫戈特(David Helfgott)的真人真事改編。

現實中,在很多中國「狼爸」身上,都能看到這個猶太父親的影子。只是有些兒子瘋了,有些則沒有;有些人經此成為鋼琴家,但大多數人只落得泯然眾人的下場。

影片中最經典的一個片段是中年落魄的男主角走進酒吧,在鋼琴前坐下。《野蜂狂舞》的音符響起,在場的人無不被他的音樂震驚。貫穿全片的是號稱「世界上最難演奏的作品」拉赫瑪尼諾夫 《D 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它是少年攀登不到的高峰,也是成年後揮之不去的心魔。

4、她比煙花寂寞 Hilary and Jackie (1998)

她比煙花寂寞 (豆瓣)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有那麼多譯名,英文原名為「Hilary and Jackie」。在香港,它被譯作「她比煙花寂寞」,又有譯名「狂戀大提琴」和「無情荒地有琴天」。

Jackie 是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Mary du Pré)的昵稱。這部電影改編自傑奎琳姐姐和弟弟所著的傳記。電影問世後遭受巨大非議,影片塑造的被音樂扭曲的天才並不為樂迷和杜普蕾生前的音樂家朋友接受。

貫穿整部影片的是埃爾加的《e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正是這首曲子讓杜普蕾成為天下皆知的大提琴家。

5、巴赫靈感 Yo-Yo Ma Inspired by Bach (1997)

巴赫靈感 (豆瓣)

馬友友創作《巴赫靈感》的源頭來自史懷哲的一句話:「巴赫是一位在音樂中放入色彩和繪畫的作曲家。」這句話啟發了馬友友探索巴赫音樂的視覺特質。

影片用六段短片展示了巴赫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與建築、舞蹈、冰上芭蕾甚至是日本歌舞伎的結合,以此思索巴赫的音樂與視覺藝術,古典藝術與當代生活的關聯。

6、樂士浮生錄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1999) (這部不是關於古典樂啊sorry)

樂士浮生錄

這是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拍攝的一部動人紀錄片,關於島嶼、歷史、音樂的視覺散文。影片源於文德斯音樂夥伴萊德庫的一次旅行,後者在古巴發現了一支當地樂隊背後感人的故事,在他的力勸下,文德斯記錄下這群老樂手的故事。

老樂手依靠音樂跨越政治藩籬,破例來到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演奏完畢,與會者起立鼓掌,令人感動流淚。演出結束,老樂手們想與古巴的家人分享喜悅,但這通電話再度因政治原因而無法接通。文德斯記錄下他們午夜在紐約電話亭前茫然無措的身影,和其他許許多多同樣觸動人心的小細節。

7、音樂會 Le concert (2009)

音樂會 (豆瓣)

勃涅日列夫時代,一個著名樂團借故政治清洗運動,想把「異己」的猶太藝術家踢出門。指揮安德烈拒絕合作,結果反被當作人民的敵人,罰去當樂團的清潔工。蘇聯解體、樂團恢復,這些音樂家的命運並未改變:大提琴手繼續開救護車,吹小號的還在電影院領座。安德烈在劇院院長辦公室做清潔時無意間看到巴黎一個有名音樂廳發來的演出邀請。他頭腦發熱把傳真帶走,找來舊日為同事去巴黎尋回舊日的夢想和尊嚴。

貫穿這部喜劇的是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這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與貝多芬的《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門德爾松的《e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的《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8、紅色小提琴 Le violon rouge (1998)

紅色小提琴 (豆瓣)

三百年來,一把紅色小提琴在數個國家輾轉。從一個為琴喪命的天才孤兒開始,從吉普賽人到為之自殺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間上海的一位音樂老師,小提琴的流浪從未間斷。無論擁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的真正價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咒。終於,有鑒別專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殼染著17世紀一位大師的血和淚。

影片講述了 5 段傳奇式的故事。影片背後的彩蛋並不比正片遜色。在電影《紅色小提琴》飾演天才小提琴孤兒的金髮男孩 Christoph Koncz,時年 11 歲。2011 年,24 歲的他考入維也納愛樂樂團擔任第二小提琴首席。2013 年 11 月,已經長成陽光大男孩的 Christoph Koncz 跟隨維也納愛樂樂團來到中國。

9、從毛澤東到莫扎特 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 (1981)

從毛澤東到莫扎特 (豆瓣)

1979年,艾薩克?斯特恩(Isaac Stern)作為西方第一位來華演出的小提琴大師,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 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鏡頭裡的北京剛剛從文革中走出,人們的衣服非藍即灰,臉上都掛著靦腆的笑容。此次中國之行被拍攝成新聞紀錄電影《從毛澤東到莫扎特》,並獲得 1981 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在這部紀錄片中,有一個拉大提琴的中國小男孩讓人格外印象深刻。他皺著眉,專註而賣力地演奏著一首埃格爾斯《g 小調奏鳴曲》。

今天的王健已經是世界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據他回憶,當年演奏那支奏鳴曲時,自己剛剛從操場上跑回教室,汗都沒有擦乾。演奏結束,斯特恩對學校的老師說王健拉得很好,後來還特意送給他一把弓。斯特恩一直沒有忘記這個苦著臉拉大提琴的小男孩,正是通過他的提攜,年輕的王健在國際音樂節上獲得了幾次至關重要的露面機會。


求別再邀我了@luckystar ...(T ^ T)我就沒看過啥電影...作曲家傳記是必然的了。最近微博上很多人轉載音樂學人和蘇小婷整理的一堆作曲家傳記,幾十個絕對有了。

還有樓上們都沒有提到的就是<發條橙>,裡面的古典音樂相當之多,和主人公那種充滿色情和暴力的性格相比,感覺古典音樂在其中幾乎是個莫大諷刺。裡面貝九,威風凜凜,賊鵲,威廉退爾,塞維利亞,還有普塞爾的瑪麗女王葬禮都很奇怪但也恰到好處的使用在了電影里。

我要睡覺了,晚安朋友們!(*^_^*)


《交響人生》
《八月迷情》
《卡拉瓦喬》
《一曲難忘》
《不朽真情》
《尋找莫扎特》


翠堤春曉 (豆瓣)

一曲難忘 (豆瓣)

在下巴赫 (豆瓣)

帕格尼尼傳 (豆瓣)

柴可夫斯基 (豆瓣)

挪威之歌 (豆瓣)


可以推薦電視劇嗎。。。。。
日劇《交響情人夢》男神玉木宏詮釋什麼叫顏值高有藝術氣質。
(′?皿?`)因為貪戀他的笑兩天看完了這部劇我不行了。
古典樂真不是常聽的類型,但是這部劇里有拉威爾,看的還是挺開心的嗯。


既然問題範圍包括紀錄片,那我建議就只看紀錄片,別看電影。電影都有誇張,藝術歪曲和中二的成份,目的是讓電影好看。

誇張例如海上鋼琴師

藝術歪曲例如莫扎特傳

中二例如交響情人夢


排第一的回答好贊!
我來補充一下…
圍繞拉赫和鋼琴家大衛赫夫考特的《閃亮的風采》,該片男主Geoffery Rush憑藉這個拿了奧斯卡小金人,很多人都說拉三的難度被這個電影給抬到虛高了。
介紹莫扎特生平的電影《莫扎特》,不一定遵從歷史,但用來了解一下莫扎特還是可以的。
圍繞二戰時期波蘭鋼琴家的《鋼琴師》,滿眼都是肖邦。
《歌劇魅影》改編的《歌劇魅影》,不過那個Kristin的音色完全比不過Sarah Brightman,看看劇情還是挺有意思的~
還有兩個紀錄片我很喜歡,一個是記錄杜普蕾和巴倫博伊姆的影響資料,還有一個是他倆以及祖克曼,祖賓梅塔,帕爾曼演奏鱒魚的幕後花絮,挺有意思的~直接百度就可以查到~


演奏和作曲的過程對於一般音樂愛好者來說還是比較神秘的,這方面給出很好詮釋的紀錄片確實也不多,推薦兩部。

索菲亞——記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的誕生

這部紀錄片以作曲家古拜杜麗娜(Gubaidulina)為穆特(Mutter)所創作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首演為切入口,詳細記錄了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如何從作曲家腦海中的一團聲音之節層層展開最後變成一部凝聚起驚人的美麗和智慧的小提琴協奏曲的過程。標題「索菲亞」一語三關——既是作曲家古拜杜麗娜和這部作品題獻者穆特的名字,也是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的原定標題。

這部紀錄片由Arthaus Musik發行,而這部小提琴協奏曲已由穆特為DG留下錄音。

舒曼在二號碼頭

舒曼的交響曲並不算那種少被演奏的、被人忽略的佳作,但卻很有可能是最被世人誤解的知名作品。指揮家 Paavo J?rvi 與不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合作錄製舒曼的全套交響曲時,試圖讓大家從全新的視角重新發現和了解舒曼的這四部交響曲的音樂世界。紀錄片針對每部交響曲的每個樂章,結合排練和現場演奏的片段,穿插以指揮的整體解讀和樂團成員對各聲部中重要段落的精講和示範演奏,不僅以全新視角解讀了舒曼的交響曲創作、揭示了世人過去對舒曼作品的種種誤解,更細緻入微的講述了指揮家 Paavo J?rvi 與不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合作錄製舒曼背後的創作過程和理念。是一部細緻程度難得一見的音樂紀錄片。

該紀錄片由 C Major 公司發行,作為舒曼交響曲全集藍光版的一部分或以 DVD 格式單獨發行。


漏了一個 周善祥 和布倫德爾的紀錄片。。盜版裡面找找 還有一個是講調琴師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國電影審查制度會對恐怖片、驚悚片有更多限制?
你看過的電影里的最絕望的死法是什麼?
如何評價 Tom Hooper 的《悲慘世界》?
如何用汽車方向盤下掏出的電線發動汽車?
電影《門徒》中阿芬和他老公誰說的是真話?

TAG:電影 | 古典音樂 | 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