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勸說固執的愛寫詩的老人?

才看到這種叫老乾體,感謝科普,格律會講,但是內容……

關於爺爺,婆,祖母的問題,首先很抱歉,可能因為我們那邊習慣那麼叫吧,這裡的祖母是指爺爺的母親,婆是我奶奶。

非常感謝各位知友能回答我的問題,尤其是我描述的這麼雜亂無章的前提下,說實話我開始覺得不會有人答。因為最初匿名不能邀請所以沒有匿,現在還是匿了吧。感覺有些知友會罵我。

就我而言,我並不反對爺爺寫詩,但是他非常固執,眼睛高度近視也會在晚上一直看書,半夜想起了也會起來寫靈感,(媽蛋比我高考還認真努力)他好像是真的很愛寫詩啊。我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說服他, 我只希望能勸他做到這兩點就行了

1.家人反對的是他因為寫詩忽略正常生活,寫詩可以,投稿也可以,但是不要每次都花幾千幾千去什麼地方領獎和開會,對於其他人來說一年去個十幾次都不成問題,但是對於我們這種家庭來說,真的不能承受這種開銷。如果有足夠的金錢支持,家裡的不滿也不會這麼大

2.不要每天都只關心自己的寫詩,從早到晚都是寫詩寫詩,能夠承擔家庭里的一些責任,幫著奶奶做些事情,把生活和娛樂同時兼顧。 有知友提到寫的詩,我會找點發上來,不過需要等一下。我會教他逛逛論壇什麼的,他也加了本地的詩詞協會,經常和其他老年人一起交流的。那些關於徵稿的詳細情況我也會寫上來。(問題真長=.=!)

分割線 ~~~~~~~~~~~~~~~~~~~~~~~~~~~~~~~~~~~~~~~~~~~~~~~~~~~~~~~~~各位萬能的知友,我的爺爺他特別愛寫詩,尤其是在最近幾年。當然如果只是寫詩完全沒什麼問題,畢竟老人都會有自己的愛好,晚年生活過得豐富一點。然而他的寫詩,已經完全影響了家裡的正常生活。 爺爺是和我婆還有我祖母一起住在鄉下,都沒有退休金,只是二人都買了養老保險,爺爺在家裡基本除了寫詩什麼事都不會幫著婆做,要是做也只是寫詩中途休息一下,從早上一起來就開始寫。家裡堆滿了他買的書,兩個人每個月領的錢基本全花在這上面,還有一部分等下再說。婆每天既要煮飯洗衣服還要做些農活照顧祖母,這些事情爺爺幾乎從不幫忙,我覺得他是只在乎自己的事而不在意生活。說實話,我真的非常同情我婆。

有本詩刊叫《中華詩詞》,他一直非常崇拜那本詩刊,那本書後面有些投稿也經常去投,有些還是進了。可是獲獎之後就是邀請你去某地參加頒獎儀式和研討會,順便遊覽當地。說要把他們的詩編成書,我閱讀了那些,發現根本沒有實際意義,那些書就相當於自己出錢印詩集。呵呵,書後標價兩三百。我告訴爺爺,可是他總是說這些書是放在圖書館裡收藏的,具有紀念意義,以後就有價值了。一個會就是幾千元,我真的不知道這些到底是幹嘛,打著比賽的名義牟利嗎?爺爺他基本每次都會去參加,如果是其他家庭條件較好的也許無所謂,但是家裡真的沒有錢,他們兩個人一月才兩千多快,買書,開會就基本沒有了。然後自從得了那上面一些獎後,就特別愛吹噓自己,家裡來客人就使勁介紹自己得獎什麼的。如果有知友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怎麼回事,請給我講講。

這次真的是忍不住了,就是十九號爺爺突然在老家生病,腸有問題,已經是特別嚴重了,站都站不了。連夜包車來城裡做手術,衣服什麼都不帶,就是叫婆把他那幾本書裝上,背了一包書來醫院急診做手術,真的感覺那種連命不要就要書的感覺。為了寫詩其他事情都不管。非常固執,說什麼都不聽,只認為自己寫詩有意義。

我們家裡,所有人都討厭他寫詩寫成這樣。我應該怎樣去勸說才能讓他放棄這樣寫詩,可以寫詩作為娛樂,但是不要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投入到這上面,也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全部放在寫詩上。還有關於那些徵稿,有知道究竟是怎樣的嗎?


首先感謝題主的信任,本來不打算回答關於老乾體的問題很久了,但這個案例不僅僅是老乾的問題,細想起來也很有一些意義。所以思慮良久,還是決定認真回答一下。

這個問題,其實根本不是詩的問題。這個問題中,您的爺爺喜歡的詩還是其他別的東西,並不重要。首先要思考的是,老人為什麼會對這些東西如此熱衷?

記得一年多前,在山西某個電視頻道上看過一個節目,也講述了一個老人的故事。這個老人痴迷的不是寫詩,而是電視購物。老夫妻倆呢,以前都在機關任職,是離休幹部。我們知道,離休和退休差別很大,這也導致了老倆口的退休金很多,經濟條件良好。然而老爺子卻迷上了電視購物,每天看到電視上賣什麼好東西,馬上打電話買下來,電視中的老人是一個非常疼愛兒女的人,買什麼東西,都給幾個兒女各買一套,記著到老人家裡的時候,發現簡直像是一間倉庫,同樣的數碼相機買了四台,各種四件套完全用不了,更不必說保健品的盒子堆了老高。

記者問起來,老人只是重複的在說,這個東西,電視里說很好,想讓兒子女兒也用上。但是老人的這份心意卻得不到兒女的認同,他們都覺得老人買這些東西是沒用的,浪費了太多錢,是被電視給騙了。所以,東西漸漸堆滿了老人的居所,父親和兒女的關係也越來越差,爭吵不斷,直到鬧上了電視台。

當時看節目的時候,覺得非常荒誕。後來仔細想一想,其實原因也很簡單:老人知道自己老了而已

我常常會想,一個人老去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心境。以前看《美國往事》,看那年老的Noodles再一次站在簡陋的廁所,像是少年郎一樣拿下那塊磚,看向了一牆之隔的過去,就覺得悲從中來。後來聽說《老炮兒》不錯,看過後發現也不過是一個固執的老頭子,在這個新的時代里想要找回當年的自己罷了。

少年時,你雖然不擁有很多事物,但是你擁有最珍貴的時間,有了時間,你就有著種種可能,你可以有一個色彩斑斕的未來,你會遇見許多的人和事,人生於你,是一件值得期待,可以痛快歌哭的事;

當你進入壯年,人生穩定,雖然每天勞累,奔波於工作和家庭之間,不得休息,但相應得你也享受著這些,你的家庭依靠你的勞作,你的子女要你去教育,當你看著生活越來越殷實,兒女越來越懂事,想必雖然勞累卻依舊是欣慰的,你就是一家人的天,你的角色無比重要;

但是,終於有一天,兒女們長大了。

忽然之間,他們很久沒有問你要過生活費了,你記掛著,孩子的花銷是不是緊張,電話里的兒女卻說,我自己的工資夠用了,你們不用擔心,注意自己搞好生活。

那時候,你會不會在欣慰之餘,有一點失落呢?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罷了,兒女們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在社會上獨當一面了,他們許多事情不再和你商量,電話里也從不談起他們的不順遂,只是說我挺好的,你們放心;漸漸的,兒女成家了,他們也開始扮演父母的角色,你成了爺爺奶奶,那時候呢?你心中會有什麼樣的感觸呢?

中國式的父母,往往都是如此的。我們的文化中,父母都願意為了兒女付出一切,他們拼盡了全力想讓你變得優秀,讓你在生活中不受委屈,但相應的,你也幾乎成了他們唯一的寄託。常常有這種現象,兒女們一旦上了大學,開始工作,老家的老倆口一下子落寞起來,一腔熱情不知道何處安放了。他們在這麼多年後,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自己也可以讓之後的生活變得精彩。

許多人到了老年,變得乏味而精神貧瘠。

另一類情緒呢?則是自己漸漸衰老,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社會角色逐漸被更年輕的一代人取代,家庭地位也同樣出現了滑落。兒女作為新的壯年人,承擔起了大部分的家庭責任,老年人呢?在缺乏精神寄託的情況下,失落感會變得愈發嚴重。

像是那個電視購物的老人,無非是想通過給子女買「好東西」,證明自己在這個家庭是有用的,自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愛自己的晚輩。

這是國內許多老年人都存在的心理需求。精神貧瘠需要填補,存在感需要證明。再加上人到了老年,心智衰退,形形色色的騙子就盯上了他們。

類似的騙局太多了。電視購物是一種,打著健康旗號的保健品(類似各種水杯、磁療床墊、商場裡面搞得什麼治病的床免費體驗)也是一種……我們隨便看看父輩們的朋友圈就知道,他們太容易受騙了。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定位於精神貧瘠的。譬如,東方閃電、三贖基督這些邪教,往往有些老人,晚年生活乏味無聊,進入教會後有了一個寄託,就變得格外痴迷。那年邪教砍人事件,知乎有許多關於東方閃電的答案,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知友寫她奶奶,中毒已深,油鹽不進,讀罷無可奈何。

說了這麼久,終於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

在談如何解決之前,首先問問自己,老人痴迷於詩詞刊物的原因在哪裡?

答曰:他通過這種方式解決自己晚年生活的乏味,通過這種方式逃避著一些問題。

本來,老爺子喜歡寫詩就不是一件和藝術相關的事情。

大部分老幹部寫詩,都和藝術無關,而是在乏味而貧瘠的晚年生活中,尋求一種解決方法。通過寫詩、交流、上刊物,解決了許多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寫詩,不管好不好,起碼佔用了許多時間,如果沒有這麼一件事,讓老人在家閑坐么?

交流,幾位老爺子互相之間,誇一誇對方寫得好,跟藝術無關,卻能解決一個存在感的問題,晚年的我照樣在某些方面做的不錯,得到了別人的認同,多好;

更不必說上刊物,那個年代活到如今的人,對於紙媒圖書是充滿著敬意的,自己的詩能夠被刊物收錄,他們自己心中是很了不得的事,足堪誇耀,我見過我老家的一些老幹部,自己印了自己的詩集,到處給人發,無非也是證明年老了,卻還是把這件事做得不錯,有面子。

對於這批老年人,寫得好不好真得那麼重要麼?他們覺得好,覺得滿足,覺得自己在晚年到底不是一個廢人,就足夠了。老人身後,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藝術的準繩長存,那些跟藝術無關的詩根本留不下來的。

那麼說到這裡,結論如何呢?我覺得,老人寫詩,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老人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愛好,恐怕家人才該好好用心了。既然寫詩是好事,那麼為什麼越來越走形了?

還是無良騙子的鍋啊。

《中華詩詞》雜誌,和上面提到的騙子,在利用老年人的精神弱點牟利上,分毫不差。雖然說是騙子略過分了一些,但確實是在精確利用老年人在晚年的心理需求。他們通過刊物,讓老年人有了成就感,並且提供給老年人交流的平台,組織一些活動。

這些事看著簡單,卻是家人很難提供的。兒女的孝順,很多時候反而會讓老人產生我真的老了這樣的失落感,家庭內部的交流,往往也不新鮮。刊物提供的這種成就感+交流欲,雙管齊下,老人自然泥足深陷。

如何解決?我覺得,基本上比較難。

如果家庭財力尚可,自己也缺乏時間精力去引導,那麼我覺得倒不妨採取樂觀的心態,詩詞刊物雖然可惡,卻好在圈錢還算比較少,比起來電視購物、保健品、保健用具這些坑要好多了。用一定量的錢,換老人晚年生活的充實,也算應該。

如果家庭財力不允許,那麼還是花時間,採取一些引導的方式。譬如說,你自己可以培養自己讀詩的愛好,平日里從網上尋找一些詩詞作品,列印出來,去和老人溝通溝通,探討一下。不是為了探討藝術,只是提供給他一個新的交流渠道,和自己的孫輩談談自己的愛好,恐怕比之和其他人探討會讓老人高興得多。再比如,非得依靠刊物這個渠道去出書么?題主自己閑了,可以幫著老爺子整理他的詩稿,這會讓老爺子覺得家人重視他的愛好。你整理出來稿件,走淘寶等渠道幫爺爺印刷上一批書,成本也不是很高,卻能滿足他很多方面的願望,而且出去跟別的老爺子聊,多有面子啊,這是我孫子幫我整理出來印的,多光榮,心裡多美滋滋?

這樣,他對於刊物的熱忱,會不會逐漸轉移一些呢?我想作為一個老人,自己的孫子對自己寫的詩感興趣,是最開心不過的事情吧。如果你做不到,那麼能不能引導他上網,教會他上一些老乾體的論壇呢?同樣解決交流欲和成就感的問題,方法不是也有很多麼?

說到底,這是一個如何維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問題。不要急,不要生他的氣,有些問題不是靠著急可以解決得來的。

祝好。


人活著就需要源源不斷的成就感來自我滿足,但也應該為其買單。

我爸也是愛詩如命的人。

我媽不喜歡他寫詩,一是對身體不好,寫作本來就要消耗精力,他經常半夜醒來感覺詩意正濃就寫了起來,忘記了時間,第二天頭疼難受;二呢,看他現充,周末爬山攝影寫詩不亦樂乎,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自己卻要忙於家長里短的瑣事,真是嫉妒。

我爸這兩年參加了當地的詩詞協會,還在一詩歌論壇掛著版主頭銜,結識了一幫詩友,每天在論壇上相互讚美新作不亦樂乎。我們屁大點事都要發朋友圈,他這麼有成就感的事怎麼能忍住不跟人說呢?去年春節,男票第一次上門,他就滔滔不絕跟人說起本省詩詞協會和詩歌創作現狀blabla。

他們那個圈子寫的都是古體詩詞,押中華新韻,以借景抒情為主。所以需要採風,幾個人周末組團郊遊爬山,讚美祖國大好河山。於是他又燒了個單反和登山裝備,玩得不亦樂乎。據說他的攝影作品也能蹭幾個市級比賽大獎了。

我爸也會參加各種詩歌比賽,或者往期刊雜誌投稿,也得過一些獎,也買過結集出版的獲獎作品集。那些作品集是純粹的生意,團購的自費出版,花錢買個開心,買個牛逼,填充書架和談資。他也就是留個紀念,增值就甭指望了。這種作品集的獲獎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一般來說,作品質量越差的,作者的社會地位越高【呵呵。

聽說他幾個月前還自費出版了一本詩集,實現了他多年的心愿。這種書當然是沒人買的,放家裡還佔地方,他便借著講座、活動等機會到處送人,也不在乎對方會不會看。太久沒回家了,不知道這些書送出去沒有。

當然了,以上消費,我爸花的都是自己的錢,沒有影響工作和生活,也沒給家裡造成什麼負擔,所以看起來是一個不能更棒的愛好了,連我提起這些都覺得驕傲。

其實寫詩作為一個愛好無可厚非,比起打麻將廣場舞拼酒量搖一搖高雅體面多了。但是在任何一個專業領域,都是窮有窮的玩法,燒錢有燒錢的玩法。

我爸最初愛上詩歌是大學時期。那時候大家都不富裕,家裡供他上學都勉強,為了買幾塊錢的詩集,只能從飯錢里省,天天啃窩窩頭,導致後來胃病多年。再後來工作繁忙,只能忙裡偷閒寫幾首,發表到報紙上也沒稿費。在一北方五線小城市,這種沒卵用的事自然沒人理解。更不用說他這些年為了詩歌花費的時間精力,我一中文系學渣見了他只能自愧不如。

就是說啊,寫詩是門苦差事,不是燒錢買樂子。我能理解充實的精神生活能給人帶來多少成就感和優越感,還有幾分懷才不遇無人理解的孤寂。但是人應該對自己負責,沒有任何人有義務為你的愛好買單。


其實題主描述的這些,主要矛盾在於:寫詩佔用了太多錢和精力,影響了正常生活。雞湯之後要給勺子。指望你爺爺這個年齡的人改變是很難的,如果題主想讓你爺爺開心一點,不妨試著找些更經濟的方式獲取成就感:

1. 幫助他結交更多詩友,比如參加當地的詩詞協會,這年頭詩歌式微,這種小圈子熱烈歡迎一切有水平的人加入。比起跟外行的客人夸夸其談,不如找個懂你的人切磋,同時還能擴大交際圈,愉悅身心。

2. 教他上網,逛逛詩歌論壇,也沒那麼難。那種論壇溫和友善,詩藝切磋以誇獎為主,看著讓人非常舒心,不像我們年輕人戾氣這麼重。

3. 以上事宜門檻不高,但如果仍然受挫,建議在花錢自費出版之前,多看書修鍊內功,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與年齡無關;

4. 這條有點難,控制他可支配生活費用,讓他參與到家庭事務中,而不是要躲到精神世界裡逃避現實生活;參加比賽-評獎-買書是個坑爹多年的成熟產業鏈,對目標用戶的吸引力就像向老年人推銷養生保健品一樣,估計很難曉之以理,只能經濟限制,或者經濟支援。

5. 沒錯,經濟限制做不到的話,子女考慮給他更多生活費吧,跟老人講什麼道理,他開心就好。


那些會就是掙你爺爺這種痴迷人的錢的,如果經濟條件還可以,花錢開心也就算了,但是看你的描述老人經濟條件都不好,那還是保證生活為重

你婆婆能不能管錢,能的話就負責管吧,不能管的話就你們家一個晚輩負責財政,可以留一些給你爺爺弄這個事

估計是勸不回來的,但也試著跟他說,至少老娘和老伴、自己基本的生活費要顧上,不要只顧參加這些會浪費錢

另外你查查當地有沒有養老金、農合醫保大病保險之類的東西,有就給幾個老人都弄上吧,多點保障,主要是看病養老這兩件事


我爺爺就特別喜歡寫詩,也喜歡在雜誌上投稿。他突然去世前,寫的最後一首詩就是寫給我奶奶的。他離世後,我們整理遺物時,看著那一本本他寫的「詩集」,還有他做過的剪報,真的有一種他沒有離去的感覺。
我覺得老年人有這種愛好真挺好的,花幾千塊參加參加活動,領領獎,寫寫詩,總比花幾千塊買很多名不副實的保健品強吧?…
至於如何儘可能得控制開銷,我覺得你們可以多讀讀你爺爺的詩,讓他能從家庭中得到欣賞,這樣就不至於偏要花很多錢去很遠的地方開什麼會才能得到重視。另外也可以研究下有沒有什麼更靠譜的詩歌雜誌,讓你爺爺往那些更正規,不會忽悠老人的雜誌上投稿。


你爺爺是把寫詩當做他晚年自我價值的一種實現方式,他的詩得不到周圍親人的關注,卻得到了別人的青睞,他的熱情愈加激發.多關心他平時的生活吧,他生活中也許受到的關注和理解太少.寫詩不要強硬讓他放棄,多從生活其他地方關心他,讓他轉移熱情.


有時候,把事情推向某個極端的原因,其實不是別的,正是我們的反對。

反對,多數時候給人壓力,因為有反對,人們不會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近親亂倫。
但在另外一些時候,反對這個行為卻會給人提供動力,讓人們朝著被反對的方向往前跨出一步。

反對,必須依附於更強勢的價值體系的權力(道德是一個典型),才是能讓人產生壓力而減少被反對的行為的。

小孩因為家長的反對不做某事,那是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家長代表的是」正確「和」力量「。一旦在被反對者找到了某種瓦解這種「正確」和」力量「(爺爺詩)的武器,反對就會變成一種動力,步入青春期的少年在日漸豐富的外部世界不斷找到新的「正確」的東西,父母的反對反而成為驅動他靠近「正確」的東西的動力,在家長那兒,孩子變得越來越」難管「。

社交網路時代,「「粉絲「文化盛行,其中人際互動的核心主線,其實並非大大小小的明星網紅,而是形形色色的」黑」「粉」大戰。這其中,讓」粉「更鐵的,不是明星網紅,而是那些所謂」黑子「。喜歡一個事物,通常首先只具有中性的意義,對這個事物變得狂熱,並賦予它崇高的意義的過程中,反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賦予了我們深邃的民族情感,黑子才讓我」粉「的深沉,愛的偉大。

藝術,因為其模糊定義所造成的開放以及莫名其妙的崇高,通常被拿來作為對抗反對的重要的武器,在被反對者那裡,他們踩著反對的聲音越爬越高。藝術並不是一串串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的名字,而是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大群庸俗的人」被認為不懂藝術。

反對者通過反對來改變被反對者,而被反對者同時也是反對者,就像面對面擺著兩面鏡子,留下兩串越來越遠的虛像。如果一面鏡子有什麼願望的話,那一定是渴望鏡中之人看見鏡面的灰塵,看見鏡框的紋路。


你爺,你婆,你祖母,這三者的關係我怎麼看不懂……


這是爺爺的夢想。有錢的話,幫爺爺實現。沒錢,教他玩微博。


我外公喜歡玩兒鬥蟋蟀,在我們這邊地方,玩得很不錯,幾乎是有名號的人物了。
我記事起外公年年要去山東捉蟋蟀買蟋蟀玩兒,家裡一個壞掉的冰箱里全是他的蟋蟀盆。
他退休金還算寬裕,完全負擔得起,家裡也支持。
後來外婆去世,他慢慢的也快76了,現在漸漸的就不去山東了,就附近兜兜玩玩,不知道為什麼看他老了好想哭啊。
總覺得以前的支持還不夠似的。
感覺題主還是可以在經濟容許範圍內支持一下爺爺的愛好,可以自己淘寶幫忙印啊,我有印過非常好的彩印和硬封面甚至還有照片的只要100,一般的應該更便宜,還有就是勸爺爺不要太過沉迷耽誤身體。


投稿可以,挺好的。那種會議邀請函我也收到過一些,但是從來沒去過,一是因為一看就是坑,上千的上課費,講道理,那些上課的水平未必多好,二是對這些活動沒興趣,我也難以想像我一個小屁孩夾在一群老年人裡頭什麼場景。按理說《中華詩詞》挺靠譜的,雖然裡頭某些高層也出過一些為了錢而丟掉節操的醜聞。如果實在覺得想發表,試試《江南詩詞》吧,雖然影響力小,但是不坑啊。關於支持或是反對,我只能說花錢把一群人的詩詞出詩集然後讓作者掏錢顯然是騙錢的,反對是合理的。然而詩詞創作還是要支持的啊,即使是老乾體。


人或以事傳,或以文傳,或以子傳。


你爺爺中了典型的騙局。王朔《頑主》就諷刺過了,你爺爺喜歡文學,不知看不看王朔?

【《中華詩詞》雜誌是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華詩詞學會主辦的唯一一家國家級的詩詞刊物。是一家反映當代詩詞創作和理論研究水平的詩詞藝術月刊,向海內外公開發行。


主管單位:中國作家協會
主辦單位:中華詩詞學會】

聯繫下雜誌吧,看看那些所謂的會議、出版是不是該雜誌組織的。


如果不是,就請他們寫點什麼東西給你爺爺。或許有些效果。


如果是,就比較難辦。目前能想到的就是盡量曝光製造壓力。


我要是他,恨不得一頭撞死。
我活了這麼多年,寫點兒詩怎麼了,難道一定要跳舞去才健康嗎?


我有點崇拜你的爺爺了!


我覺得這種愛好人畜無害啊。
可怕的是我剛上班的時候某領導特別喜歡寫詩,講道理,不是歧視他學歷低,畢竟人能幹到領導必然在我們相關領域有過人之處,然而文學這方面是需要天賦加訓練的,她寫的打油詩,水平之低下令人髮指,而且特別喜歡下屬們在陪他喝酒的時候念給大家聽。這直接導致了我剛上班的時候對國企差點失去希望。


我怎麼覺得這種生活狀態挺好的……到老了還能有一件事讓我們認真鑽研廢寢忘食幾乎忘記了現實世界的存在,聽起來就讓人熱血沸騰啊?!又沒奸淫擄掠危害社會治安,為啥不能讓老人家繼續啊?
哦你說沒錢,退休金剛剛好夠溫飽及支撐這種愛好,其實就是說家裡其他人對於「用錢提升生活品質」的願望和老人家「用錢滿足個人愛好」的現實產生了衝突,這樣吧?我覺得老爺爺應該還挺滿足這種現狀的,畢竟溫飽滿足了,精神滿足了,對他來說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應該還不如多寫兩首詩。但家裡其他人可能不能理解這種狀態。嘛,中國就是這樣的,大部分做家人的都想給你安排他們認為好的生活,而不是你自己喜歡的生活。
不過老爺爺用著一家人的生活費去做他自己的事的確也影響到了其他人的生活質量。
其實這很好辦啊,老人家退休金不夠用,做兒女的多賺點兒補貼他們不就好了?不想或者沒能力補貼他們的,需要和老爺子進行一些溝通,並不是說去指責他錯了,以及大家都不喜歡他這種行為,而是表明希望可以對他在愛好上的花銷進行一些限制,以提升他妻子和母親的生活質量。
我覺得這樣的話,老爺爺應該更能理解並配合吧。


所謂事業,如果沒有的話,這股勁會通過愛好表現出來,這愛好冒出來越晚,勁頭越大,攔是攔不住的,攔住了人也就快完了


為什麼我們那麼害怕死亡?怎樣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 心理學

「勸誡」這個詞感覺不妥,如果想寬慰/開解下老爺子,不妨先了解下上面的問題。在我看來老年人的行為,尤其是一些我們看來不好理解的行為,多少都與這個問題相關的。


在等@夜小紫大大回答的時間學生想請題主讀一首詩。

《將進酒》
作者: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趁老人還有力氣做事情,請盡量珍惜吧。


在經濟學裡,決定商品價格的除了商品的邊際,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對行為人對特定商品的滿足感。
我們平日里賺錢花錢,也會買很多莫名其妙的東西,比如一輩子不會穿的衣服,一輩子也用不到的某些商品,等等。這些東西的價值其實和題主爺爺喜歡寫詩,印詩集是一樣的。只要爺爺不為這些東西影響到了和奶奶的、其他親屬的感情,那就應該支持。
幾千塊買老爺子開心,太值了


這個基本無解。現今的各詩詞協會和詩詞論壇基本都是些門外漢版主把持著,他們版主之間只顧互相吹捧飄紅對方的歪詩,而對真正好的寫手不聞不問,導致真正的大神們都不大加入詩詞協會和論壇。老人家見不到高手,他當然就不知道自己是真的有水平還是臭棋簍子。樂在其中也就不奇怪了。只有等他達到一定的水平後,他才能發現問題,自然會退出論壇和協會。所以你只能想辦法提高他閱讀創作詩詞的專業程度。多給他買些古代指導創作的專業書籍和詩詞古文書籍。比如語言學家王力的《詩詞格律概要》《詩人玉屑》《文選》《詩品》《古詩十九首》唐宋諸位名家的個人集子什麼的。加起來幾百塊錢是免不了的。然而這一折騰下來,努力專研的話,門外漢起碼也要個三年才能稍微精一些。期間,你還不能打擊他的熱情、妨礙他進步。想想都麻煩。另外,人有實現價值感的需求吧,要聽膩版主們的馬屁,產生免疫力起碼又要幾年。慢慢熬吧。平時多一些交流滿足他被人認可關注的精神需求,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價值認可,不必一定是詩詞方面的。或者你也學點門道,一來共同精進,也許快一點。二來有點專業知識和能力,有共同語言不至於溝通不了、不聽你說話。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學習一項技能時我會想要學到極致,精通其理?該怎麼避免這種想法?

TAG:興趣 | 詩歌 | 老年人 | 固執 | 勸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