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出師表》的作者,是不是諸葛亮?


謝 @煙橈 邀。恐怕不是。

首先是文風不對。諸葛亮的行文特點是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古散文氣息很重。除了《前出師表》,《誡子書》等現存亮文亦可為例證,給人的感覺是文風自然,說理通暢。《後出師表》卻恰恰相反,多處為了對仗而對仗,甚至於為文害意。譬如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用意完全重複,實在不像是孔明手筆。

且出現在《後出師表》之後的表文,如《公文上尚書》等,其文風與《前出師表》基本一致,於是突兀其中的後表自然無比尷尬。須知,多年養成的行文習慣與筆跡一般,不可能突然改變,然後又無痕切回。

其次是觀點不對。後表中對劉邦及其功臣集團推崇備至,所謂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而,在諸葛亮公開發表的與曹植論戰文中卻指出:高祖能疏故陳、張、韓、彭有焦爛之功。也即開漢功臣並非不世出,只是由於劉邦本人才能有限,所以顯得其功臣能力突出。

曹子建論光武:將則難比於韓、周,謀臣則不敵良、平。時人談者,亦以為然。吾以此言誠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誣一代之俊異。何哉?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所以張、陳特顯於前者,乃自高帝動多疏闊,故良、平得廣於忠信,彭、勃得橫行於外。語有"曲突徙薪為彼人,焦頭爛額為上客",此言雖小,有似二祖之時也。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光武稱鄧禹曰:"孔子有回,而門人益親。"嘆吳漢曰:"將軍差強吾意,其武力可及,而忠不可及。"與諸臣計事,常令馬援後言,以為援策每與諧合。此皆明君知臣之審也。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

既然諸葛亮對劉邦集團評價不高,且這一觀點眾所周知,又怎麼會以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當作論據呢?要粉也是粉光武嘛!作偽者顯然想當然爾了,覺得諸葛亮志在興復漢室,對漢高祖自然是歌功頌德,頂禮膜拜,於是乎,滿擰。

其三是歷史事件不對,典型案例就是顛倒了趙雲之死。且如此重要的表章,居然未被陳壽收入十餘萬字的《諸葛亮集》,簡直不可思議。

綜合以上三點,《後出師表》系偽作的可能性極大。至於作偽者,鑒於諸葛恪為鼓動北伐所作的《諭眾意論》的文風、論點簡直與《後出師表》如出一轍,非常懷疑此表系諸葛恪所造,用意在於為北伐造勢,因此《後出師表》不載於蜀漢檔案,反而出於東吳。

附諸葛恪文與後出師表的對比:

恪文: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王者不務兼并天下而欲垂祚後世,古今未之有也。

後表: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恪文:昔戰國之時,諸侯自恃兵強地廣,互有救援,謂此足以傳世,人莫能危。恣情從懷,憚於勞苦,使秦漸得自大,遂以並之,此既然矣。近者劉景升在荊州,有眾十萬,財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其強大,吞滅諸袁。北方都定之後,操率三十萬眾來向荊州,當時雖有智者,不能復為畫計,於是景升兒子,交臂請降,遂為囚虜。

後表: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恪文:若復十數年後,其眾必倍於今,而國家勁兵之地,皆已空盡,唯有此見眾可以定事。若不早用之,端坐使老,復十數年,略當損半,而見子弟數不足言。若賊眾一倍,而我兵損半,雖復使伊、管圖之,未可如何。

後表: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我的意見是:不是。
先上原文

先看看《後出師表》的上表時間點
由「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可確定這時諸葛亮和東吳應該是有著配合默契的,故判斷時間點極有可能在諸葛亮的二伐之前或之時,「適疲於西」和「又務於東」(對應的我吳的相關戰例應該就是我指揮的石亭之戰了)語態上基本上可以認定是同時的,由此時間點確定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問題是不大的。而二伐前陳志中關於「議者謂為非計」的相關信息並未見載,那麼到底是陳壽為尊者諱了還是文章作者杜撰了一把,那就不得而知了,這還不是最要命的點。繼續往下看。
《後出師表》裡面裡面對於曹操的黑歷史概括的可以說是非常細緻了,然而並不全面。宛城、官渡、漢中、潼關這四場曹操有名的軍事上的反面教材為諸葛亮所熟知實屬正常,「危於祁連」和「逼於黎陽」這種似乎曹操內部才能詳細得知的負面戰例都能被搜羅出來掛到文章里,諸葛亮的情報工作可以說真的是做到了一種可怕到極點的程度了,他是通過什麼渠道得到的這些消息,很費解。然而,你們翻翻三國志,很明顯就能發現這披露的曹操的黑歷史還不夠多啊!曹操被呂布多次在濮陽玩捆綁play咱就不說了,這曹操最著名的黑點最多的赤壁之敗都不帶記一筆的?耐人尋味啊!而且,「幾敗北山」和「殆死潼關」的事件時間排序似乎反了吧?潼關之戰發生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而漢中之戰曹操兵出斜谷在陽平關受挫是建安二十四年的事情(公元219年)了。諸葛亮津津樂道曹操的黑點想表達曹操這麼牛的人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居然能在如數家珍的時候漏掉曹操的濮陽和赤壁之敗(特別是這個赤壁之敗,軍功章也有他孔明一份,後表點出還能呼應前表,最值得一提的論據輕易放棄,是孔明水平不行還是作者根本就跟孔明沒關係?),還能把曹操的黑料時間給弄錯,是不是不太正常啊?
後面最致命的一個錯誤點來了,《三國志》記載趙雲是死於建興七年(公元229年),然而文中建興六年二伐之時趙雲就掛了,這就嚴重衝突了,話說作者跟陳壽我們要信誰?說明總有一個人是沒搞清楚的,我不希望是諸葛亮,那麼就說明要麼作者根本就不是諸葛亮,要麼就是陳壽把趙雲死亡時間記錯了,然而並沒有證據證明陳壽的這個記載有誤。更要命的是,趙雲後面的那麼多人我聽都沒聽過,能被諸葛亮提名的將領想必一定不會是無名小卒肯定有讓諸葛亮印象深刻的地方,然而問題在於除趙雲以外其餘的人的事迹幾乎都在《三國志》中失載了,這到底是作者強行杜撰無從考證還是陳壽著史出現的巨大bug?不說列個本傳,連在蜀國其他人物傳記中順帶提一筆的待遇都沒有,話說《前出師表》里的費禕、蔣琬、董允、向寵等人可都或在《三國志》或於《華陽國志》中都是有跡可循的,前表提及的人物基本都能確證,後表卻出現一大堆bug,而且描述的言之鑿鑿跟真的一樣,如果不對照史料我差點就信了,這作者如果是孔明他到底在搞什麼飛機?

至於最後一段的問題是一樣的,「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憑諸葛亮的見識和對時事的熟稔程度,四個事件的時間排序原本應該是「東吳背盟→關羽毀敗→曹丕稱帝→夷陵之戰」才對,然而在文中夷陵之戰居然還排在曹丕稱帝之前,丞相行文前後表作風差距如此之大,如果不是人格分裂,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能夠證明作者是諸葛亮的理由了。

評論區爭議還是比較大,我再更一下吧。
還是後表裡的內容「危於祁連」,三國志中沒找到確切依據,還是胡三省考證得出的很可能是曹操在鄴附近的祁山在轉圍袁尚的過程中受到袁尚部將審配的埋伏險些中箭,然而這次的危急程度顯然是不及宛城的,所謂按照程度遞進的說法恐怕在這裡是要被推翻了。
至於逼於黎陽,事迹不明,幾敗北山這裡曹操在夏侯淵死後親征漢中對抗劉備這裡算不算戰敗還有待商榷,史書同樣沒有給出答案說是曹操敗了,曹操只能說是磕不下立足已穩堅守不戰的劉備只好遷民主動還軍了。
後表還說劉繇、王朗各據州郡連年不征不戰,坐使我老丈人據有江東,很明顯這也是違背史實的。如果說這些史書中都存在錯記、漏記的現象,還倒勉強可以解釋。但是趙雲死亡時間這個點真的是洗不了的,趙雲死於229年這個趙雲傳注引雲別傳明確記載的,如果後表系諸葛亮本人所寫很難解釋。
諸葛亮雖然在劉備以後是蜀漢實際掌舵的,對於後主的態度還是極盡恭謹,苦心勸諫的,而後表中頭一句話就顯露出批評劉禪的意思了,總不至於一年時間內態度轉變如此激烈吧?難道一伐不成功,反倒還蹬鼻子上臉了?這不像是諸葛亮說的話。
前面說議者謂為非計,後面主調卻是悲觀的,既然主張北伐不是應該樹立信心的嗎?信心何在?
有人指出我舉例的最後一段的例句屬於押韻需要,那麼好,暫定確實是押韻需要,我找來了譯文,你們看看「後來孫吳又違背盟約,關羽戰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遭遇挫敗,而曹丕就此稱帝」。這就是強行押韻造成的解讀後果,強行押韻的代價就是史實錯亂,同樣是諸葛亮所作,而且時隔不到一年,怎麼就前錶行文自信滿滿論述無懈可擊後表就悲天憫人破綻百出了?是我我是不敢相信諸葛亮人格分裂的。
至於有人拿出支持者的論調說《諸葛恪傳》中「近見家叔父上書與賊爭競之計」一句斷言後表系孔明所作,這我只能說附會的太厲害了,是諸葛恪告訴你們家叔父寫的就是後表了,還是這個「近見」貼近後表上表時間了?而且我見到的版本是「近風」,有不同版本的話我是不太想爭辯的,因為哪怕是「近見」,那麼我們看看諸葛恪這話的時間點:東關之戰後,資治通鑒註明了彼時為253年,時隔25年還能說是「近見」嗎?我想非要解釋也只能理解為「近來看到我叔父以前的上表」這句話吧?而且這都能附會成後表的話,那麼我是不是同樣的話附會成前表更具說服力?畢竟前表作者是孔明這是毫無疑問的,後表槽點那麼多,連諸葛恪的這句話都備受爭議,並且支持者們無法給出後錶行文中的那麼多bug的合理解釋,這就想讓我相信後表是孔明所作,我怕是做不到的喲!時隔一年孔明形象態度文風見識大變,我這個亮粉實在是無法接受……

針對知友 @沐漁 的回答,我再來更一點吧,這裡掛出來沒有任何懟人的意思,完全是友好交流,共同進步。
還是我的習慣,先放截圖

沐漁辯證地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我表示很希望跟他一同探討這個問題。
就原因概述上,問題不大,接著看。

這裡面的點我確實……沒get到,不過不影響交流,沐漁對他列舉的那段史料解讀出的東西,我持保留意見,不發表異議。

沐漁提到後表的上表時間是228年,這一點我們之間是有共識的,石亭之戰發起於這一年的八月,也就是說後表的寫作時間不會早於該年八月,諸葛亮認為可以趁孫吳方面搞大動作牽制曹魏大量兵力的同時可以響應孫吳的軍事行動取得戰果,那麼交代的背景和時間就很明朗了,諸葛亮一伐無功而返後想借著東吳的動作再發起二伐,創作時間可以確定在228年八月以後。

對於這一段沐漁的解讀還是很到位的,只是對於「今陛下未及高帝」這一句,我還是跟覺得一年前孔明上書的《出師表》的態度轉變有點大,之前那個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的諸葛亮居然在一伐出師不利之後敢於「委婉」地批評、指責後主了,我覺得這形象轉變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那麼蜀國內部由於諸葛亮街亭之失而對他頗有微詞的情況《三國志》什麼記載呢?
諸葛亮在街亭之敗後上書自責,求自貶三級,朝臣的態度未見記載,但是劉禪依然「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三國志.諸葛亮傳》朝廷中的反對派勢力我總感覺被沐漁誇大些微,但是從劉禪的態度來看,至少劉禪表現出來的樣子是沒有受多少反對派的影響的,都說「事無巨細,亮皆專之」了,朝中反對派勢力的風浪還能算回事嗎?
三伐之後諸葛亮接到後主的聖旨:「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勛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干國之重,而久自絕損,非所以光揚鴻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三國志.諸葛亮傳》
意思是,街亭戰敗,都是馬謖的罪過,而相父你引咎自責,自我貶損,當時朕很難違逆你的心意,所以就勉強聽從了你的意見……你擔負著國家大任,卻自我貶損,這不是彰示大功德的做法啊!
所以說劉禪一直都是理解、支持諸葛亮的,這跟後表裡諸葛亮指明劉禪聽從反對派的意見「欲以長策取勝」是不相符的,「此臣之未解一也」。這是我感到不解的第一件事,劉禪對諸葛亮一直都是理解並支持的態度一對比就顯得不知所云了。

劉繇、王朗「今歲不戰,明年不征」?
「孫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為漢吏,宜保城邑,遂舉兵與策戰,敗績。」——《三國志.王朗傳》
「(孫策)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時袁術僭號(公元197年)……」——《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術圖為僭逆,攻沒諸郡縣。繇遣樊能、張英屯江邊以拒之……繇進討(笮)融,為融所破,更復招合屬縣,攻破融,融敗走入山」——《三國志.劉繇傳》
由此看,劉、王二人坐以待斃的情況一點都不真實。孫策做大的時候江東各軍閥都是在那挨打的?不現實。

宛城之戰那次慘敗是建安二年(197年)
至於分歧點「殆死潼關」這裡,不好意思,還真是曹操與馬超、韓遂那一戰,首先韓遂建議半渡而擊,曹操確實是有過失利過程的,而且那個過程還被演義刻畫成了精彩曲目「割須棄袍」,足見曹操的狼狽了。說明是敗仗導致的狼狽不堪,至於諸葛亮領兵駱谷一事,經我查證見於《元和郡縣圖志》,在「駱谷關」和「駱穀道」中都未提及這事,我只在百度上找到一句「蜀先主遣諸葛亮出駱谷,戍興勢山,置烽火台,處處通照」,信息就那麼多,時間地點事件都未交代,至於曹操漢中撤退之後病重,我只能說曹操在漢中之戰之前的一段時間身體狀況就不太行了,也不是漢中打完才不行的,更何況也並沒有證據證明曹操是被諸葛亮暴打了一頓「殆死潼關」的,所以在這裡沐漁同學的解釋問題還是比較大的。

這些反對派的話我沒有讀出來,但是沐漁演繹場景還是演繹的挺好的,李服的資料找不到,胡三省既然能考證得出李服或指王服,而且能對應董承的衣帶詔事件給出合理解釋,那麼我認為就不該輕易否定胡三省的成果,若真有李服其人,李服事失載可能性真的不大,那魏諷吉本等人也密謀過反曹之事呢,陳壽再怎麼隱諱照樣有意無意的留下了雪泥鴻爪給後人留下了一些線索,有一些人物說不載就不載,想抹去的乾乾淨淨,怕是把編纂史書的活計交給你來做你也不會覺得那麼輕鬆。

趙雲的死期這個點才是質疑後表作者為諸葛亮的一個最為有力的點。為什麼,你認為這個「喪」不是喪生,而是喪失的意思,但一琢磨,喪失和喪生區別大嗎?

以下是百度的「喪」字的查詢結果

按動詞理解,喪在小篆的字形解讀中就包含哭已死去的人了。
《說文解字》則更簡單直接「喪,亡也。」
緊接著還有強調「死去」的義項。
意思就是喪基本可以理解為已死去的意思,是一個過去式。
再說對於病重史籍中同樣有區別於死的用法,比如「寢疾」「有疾」等,趙雲病重不能主事就意味著要死了嗎?如果沒死呢?趙雲的死期在《三國志》記載的很明白「(建興)七年卒」。

至於沐漁特地查的與趙雲並舉的人物實在是費心了,除了閻芝以外其他的失載,跟我說的問題不大,是的,這些東西沒有達到一定職位確實很難接觸並描述的那麼細緻,然而這也恰好側面反映了這些人以及作者地位的重要性,這些人的資料肯定應該是完備的才對,陳壽和李密都曾是蜀漢故吏,絕對擁有接觸蜀漢檔案的條件自不必說,至於失載原因到底是陳壽沒記還是其實不存在,這就值得好好討論了,至於為什麼除了《三國志》以外其他相關史料都沒有任何關於這些人的描述,這就顯得很尷尬很無解了,
由於信息有限,我也不能給出一個確切說法。

既然提到事有輕重緩急,按你的邏輯看 ,那麼是本國事大還是敵國事大?如果按某些人講究押韻的邏輯看,到底是事實重要還是押韻重要?
劉備的法理問題屬於沐漁同學想多了,劉備稱帝曹魏不認是正常的,劉備不也不認曹丕這個皇帝嗎?但東吳好像沒質疑劉備的法理吧?所以劉備需要通過東征來解決自己的法理問題(大霧)?這是對劉備伐吳原因的另類解讀嗎?
秭歸大敗坐實曹丕的帝位,劉備夷陵之前不認曹丕的正統性,劉備夷陵敗了以後諸葛亮就認曹丕正統了?還是孫權認曹丕正統了?這邏輯上的問題很嚴重啊!將來報道出了偏差沐漁同學你是要負責任噠!(滑稽)
事實還是我說的那樣,行文上的事件排序的問題,既然事有輕重緩急,那麼本國事大為什麼不把「關羽毀敗」和「秭歸蹉跌」放最前面?最基本的敘事邏輯孔明都不要了嗎?不可能吧?

至於上表內容說盟國壞話什麼的,首先我吳確實幹過這碼事並一定層面上也確實深重造成了蜀漢「益州疲弊」的局面,自己家的上書中給皇帝這麼提是沒毛病的,畢竟又不是寫給孫權的國書。再說了,孫權229年稱帝不假,但是後表裡面也解讀不出諸葛亮調整戰略的信息出來啊,儘管歷史事實確實是諸葛亮當政以來對東吳基本上都是盟友的關係,事實上劉備死後諸葛亮就開始調整了這個外交方針,孫權稱帝諸葛亮對此的唯一反應也無非就是派陳震入吳順水推舟恭賀孫權。在對吳的外交方針上體現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側重點貌似不太對吧?
總的來說, @沐漁 的一些觀點還是有可取之處的,針對沐漁同學回答里的質疑和反駁,我還是保留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歡迎沐漁同學繼續回復探討。


謝邀。質疑《後出師表》是否偽作,多年來是老生常談了。而認為是諸葛恪偽造了《後出師表》,也是老觀點了。

  • 先假定《後出師表》是諸葛恪偽造的話,那諸葛恪為何要挑諸葛亮的第2次北伐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要是諸葛恪偽造諸葛亮二伐的《後出師表》,就是因為諸葛亮二伐就是響應東吳的石亭之戰的勝利,而諸葛恪的軍事計劃,就是東吳和蜀漢一起北伐。

諸葛恪派遣司馬李衡,去遊說蜀漢的姜維(費禕剛死),姜維表示同意。諸葛恪3月出兵,夏4月開始圍新城,而姜維也同年夏天出兵曹魏。

(注1)漢晉春秋曰:恪使司馬李衡往蜀說姜維,令同舉,曰:古人有言,聖人不能為時,時至亦不可失也。今敵政在私門,外內猜隔,兵挫於外,而民怨於內,自曹操以來,彼之亡形未有如今者也。若大舉伐之,使吳攻其東,漢入其西,彼救西則東虛,重東則西輕,以練實之軍,乘虛輕之敵,破之必矣。"維從之。
(注2)後出師表: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從後來被記載成文字的李衡遊說姜維的言辭,和《後出師表》比較來看,【彼救西則東虛,重東則西輕】(注1)和【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注2),是非常相像的,很有可能都是出自諸葛恪的手筆。

而諸葛亮只在1伐作《出師表》,後面2、3、4、5伐沒有作《出師表》,也是蠻奇怪的,當然,諸葛亮也可能真的只作了一篇《出師表》。或者可能諸葛亮作了《後出師表》,但沒有被陳壽收錄,反倒是被侄子諸葛恪看到了,而諸葛恪對叔叔的《後出師表》進行了魔改?

不過問題又來了:

  • 如果諸葛恪偽造《後出師表》是為東吳北伐造勢,那諸葛恪作《諭眾意論》時,特意提到【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要眾人先看了諸葛恪的《諭眾意論》,然後再看諸葛恪偽造的《後出師表》,這文風相似,會不會覺得很奇怪?是否有辱諸葛恪【才捷】的小聰明?
  • 連現代人的文言文水平都能看出《諭眾意論》和《後出師表》相似,那是否說明當時諸葛恪看到的《後出師表》就是這種文體,而諸葛恪先拿出《後出師表》造勢,再仿照《後出師表》作了《諭眾意論》,所以東吳眾人看到後,無所謂兩者文體相似?
  • 因此無論是《後出師表》仿造《諭眾意論》,還是《諭眾意論》仿造《後出師表》,這《後出師表》的作者還是存疑吧!

PS:一點題外話,其實不談趙雲的死亡時間,東吳孫堅的死亡時間就大有問題。

《三國志》和《後漢書》都記載孫堅死於初平三年(192年)(注3)(注4),《英雄記》記載死於初平四年(193年)正月7日(注5),而孫策在上表裡卻寫自己爹孫堅在自己17虛歲時死了(注6),則孫堅應該死在初平二年(191年)。

  • 孫堅的死亡時間都有3種說法,那趙雲的死亡時間出現問題,也不奇怪。諸葛亮的《後出師表》是在228年的【十一月,上言】,而趙雲死在229年,弄不好趙雲在228年11月已然病重,不糾結【喪】的話,也沒太大毛病。

(注3)三國志孫堅傳:初平三年,術使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
(注4)後漢書袁術傳:初平三年,術遣孫堅擊劉表於襄陽,堅戰死。
(注5)英雄記曰:堅以初平四年正月七日死。
(注6)吳錄載策上表謝曰:雖輒捐廢,猶用悚悸。臣年十七,喪失所怙,懼有不任堂構之鄙,以忝析薪之戒,誠無去病十八建功,世祖列將弱冠佐命。

最後求關注我的專欄:

修正漢末三國和一些歷史的偏差


爭議性很大,但是持否定意見的人還是佔優勢的。
後表最大的問題有三個:
1、陳志不載,出自吳國張儼的默記
2、趙雲死亡時間問題
3、文風和前表的差別

我個人覺得,第三個理由其實說服力不強,諸葛亮的文章也不是每篇都一個風格。但前兩個理由對後表作者判定的確比較致命。
陳壽是整理了諸葛亮集的,而三國志並未出現後表記載,而其流傳竟為裴松之所錄張儼默記,為吳國史料。這本身就對後表的出處有負面影響了,連蜀國都不見載,吳國人是怎麼拿到的?
而趙雲死亡時間對後表出處也是個硬傷。趙雲死於建興七年,即公元229年,而後表是在諸葛亮二伐,即出陳倉一役之前所做。二伐是228年冬展開的,那後表出時趙雲顯然還活著。但後表中卻提及了趙雲已死的事實,總不能諸葛亮連趙雲死沒死都搞不清楚吧?
由於上面兩個問題比較致命,所以後表作者非諸葛亮的觀點是佔優勢的。

不過相比後表作者爭議,後邊內容還是很有價值的。尤其是被曹黑津津樂道的曹操黑歷史一大段的描述,其實對曹操的軍事生涯是個很不錯的補充,裡邊寫的曹操敗仗,在史料中大多都是有出處的。


我認為這個表是諸葛亮寫的,陳志不載,出自張儼的《默記》,可加上親屬諸葛恪說的話,就開始有爭論了。

反對的原因基本都是拿陳志做比較:

1.作為五虎將的最後一個,死期居然和陳志對不上。

2.前出師表基調很積極,而這篇寫的很消極。

3.有些人和事對不上。

但是這些反對的原因都很蒼白無力。

我們一段一段說。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對比下登仙黃鶴樓的費禕對姜維說過的話。

費禕謂維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幸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考慮諸葛恪當時為了北伐,與姜維聯合,這麼說也不奇怪,所以費禕是非死不可了。不管是不是偽作,道理是對的。

既然這篇出自張儼的文章,順便引用一下張儼對諸葛孔明的印象,張儼估計也是通過這篇文章理解諸葛亮的想法。

吳大鴻臚張儼作默記,其述佐篇論亮與司馬宣王書曰:漢朝傾覆,天下崩壞,豪傑之士,競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劉氏據益州,並稱兵海內,為世霸主。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歷前世以觀近事,二相優劣,可得而詳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或曰,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也,有國者不務保安境內,綏靜百姓,而好開闢土地,征伐天下,未為得計也。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空勞師旅,無歲不征,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魏司馬懿才用兵眾,未易可輕,量敵而進,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則未見坦然之勛,若無策以裁之,則非明哲之謂,海內歸向之意也,余竊疑焉,請聞其說。答曰:蓋聞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揖讓而登王位者,惟舜、禹而已。今蜀、魏為敵戰之國,勢不俱王,自操、備時,強弱縣殊,而備猶出兵陽平,禽夏侯淵。羽圍襄陽,將降曹仁,生獲于禁,當時北邊大小憂懼,孟德身出南陽,樂進、徐晃等為救,圍不即解,故蔣子通言彼時有徙許渡河之計,會國家襲取南郡,羽乃解軍。玄德與操,智力多少,士眾眾寡,用兵行軍之道,不可同年而語,猶能暫以取勝,是時又無大吳掎角之勢也。今仲達之才,減於孔明,當時之勢,異於曩日,玄德尚與抗衡,孔明何以不可出軍而圖敵邪?昔樂毅以弱燕之眾,兼從五國之兵,長驅強齊,下七十餘城。今蜀漢之卒,不少燕軍,君臣之接,信於樂毅,加以國家為唇齒之援,東西相應,首尾如蛇,形勢重大,不比於五國之兵也,何憚於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勝,制敵以智,土地廣狹,人馬多少,未可偏恃也。余觀彼治國之體,當時既肅整,遺教在後,及其辭意懇切,陳進取之圖,忠謀謇謇,義形於主,雖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當時的形勢與前出師表寫的差不多,但是上表的形勢是陸遜石亭大破曹休,淮南震動,此時不乘勢北伐,真的是浪費機會了。雖然一伐敗於街亭,損失了馬謖部分軍隊,但是主力部隊沒有大損,正好雪恥。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邦有張良,陳平這樣的謀士尚且遭遇大敗,經歷了多次戰爭才轉危為安。而當今朝廷,我們的團隊不如劉邦的團隊,卻使用從長計議的方針來平定,搞什麼飛機?這種情況就像你正想大幹一場,身邊的人卻說不要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一樣。再想想我朝建國十餘年就有「兩彈一星」,民國黃金十年,卻要各種進口。

這些應該是為了反駁朝中反對勢力的情況,雖然說【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但是總有人口服心不服,特別是街亭大敗,等著看諸葛亮笑話的人大有人在。所以為了統一思想,壓制消極言論,抬出古人,塞住悠悠之口。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孫策在吳國稱為長沙桓王,如果說陳壽記錄的司馬懿都是說司馬宣王,那麼張儼原封不動的記錄下來就非常有節操了。

承接上一段,舉了反例,專門打擊像杜瓊,譙周這樣的精魏反對派。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反對派認為一伐大敗是因為曹操打下的基業大,我們這樣是以卵擊石。

諸葛亮就開始反駁了,你曹操牛逼也有失手的時候。

198年與張綉戰於宛城

200年與袁紹戰於烏巢

202年與袁氏兄弟戰於河北,尚且各種各種兵敗。

這裡是符合歷史順序的。

@吳之伊呂陸伯言 接下來我有不同意見,

219年敗於北山

這個殆於潼關不是指211年的曹操與馬超韓遂等關西十部戰於潼關,而是在219年,諸葛亮領兵駱谷,雖然是孤證,但這樣就好解釋了。曹操在漢中撤退以後,到了潼關就病重了。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接下來就是曹操的具體的過失了,都是滿滿的黑料。

反對派說用錯了馬謖,不用魏延,吳懿,以至街亭大敗,好,你們說曹操牛逼,尚且還有看走眼的時候。

李服在胡三省認為是王子服,不過作為同時代的人,估計諸葛亮對曹操黑歷史的理解比我們要多吧?我認為應該是有李服這個人,只不過為尊者諱,所以我們找不到這個人的資料。

夏侯淵就不用說了,京劇經典《定軍山》。

順便多說一句,之後的諸葛亮不再分兵,而是統大軍與敵軍野戰,親自上前線。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這段話也是事實,唯一與陳志有衝突的就是趙雲的死期,不過我認為這個喪不是喪生,而是喪失,也就是說當時趙雲病重已經不能在軍中主事了。而趙雲後面的人,三國志沒有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就像我在這個問題下所表達的,關羽能水淹七軍除了說明他厲害,也說明他手下執行力強,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底下人賣命,多牛逼的戰略都是紙上談兵。

沐漁:劉備攻下西川後為什麼沒有派大將去輔助關羽鎮守荊州?

陽群:暫時查不到

馬玉:暫時查不到

閻芝:先主東征,敗績猇亭,巴西太守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遺闕,遣忠送往。——《馬忠傳》

丁立:暫時查不到

白壽:暫時查不到

劉郃:暫時查不到

鄧銅:暫時查不到

突將:缺

無前:無當前軍,無當監王平

賨叟:川兵精銳

青羌:南中精銳

散騎:散騎常侍?這裡可能理解有誤。

武騎:缺,猜測是虎騎相關部隊,【威子照,虎騎監。】——糜竺傳

你說這些東西如果達到沒有一定職位,能知道這些信息?蜀漢史料遭到銷毀是誰都知道的,如果不是隔壁的外交官記錄有,可能就不知道這些人了。

對比前出師表提到的人後來都是國家棟樑,後出師表這些人在三國志中除了閻芝記載一筆,其他人簡直……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這裡就不做解釋了,前出師表也有提到益州疲弊。畢竟諸葛亮在一伐過後認為曹魏不能逐步蠶食,必須要依靠決戰才能戰勝。事實上,在四伐也的確遇到了良機,可惜豬隊友李嚴運糧不力,被貶為庶人。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前半部分說的是當陽長坂坡到夏侯淵戰死,這裡沒有問題。

後半部分如高贊答主所說,曹丕稱帝在前,秭歸大敗在後,認為諸葛亮不會這樣寫。這就涉及一個事有輕重緩急的問題,不是押韻,而是因為劉備稱帝的法理問題,劉備稱帝便東征了。因為秭歸大敗,事實坐實了曹丕帝位的鞏固,說曹丕稱帝也沒有多大的問題,雖然渣權這個大魏吳王又不當了。

也有人認為蜀(漢)吳聯盟,諸葛亮不會在上表的時候說盟國的短處。但是這表是228年上的,229年孫權稱帝了,這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了,所以諸葛亮調整戰略,弱小的兩國結盟才能抵擋魏國,更顯得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裡艾特一下@吳之伊呂陸伯言

1.說陛下不及高帝很正常啊,阿斗的水平估計朝廷的人心中有數。

別看諸葛亮對杜微說的阿斗這麼好,【朝廷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愛德下士。】,

但在內部:【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說白了,大家都懂得,對阿斗的希望不大,不然也不會說過於所望。

就像你家主公再怎麼渣,你對外人也不會說他渣吧。

2.馬謖的問題也好解釋

結合諸葛亮對馬謖的賞識,可是馬謖的回報卻……【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

馬謖的問題只是軍事問題,但是又牽涉內部【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就算諸葛亮再怎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得能服眾才能繼續做事啊。如果馬謖這件事處理不好,事情就大了。

對了,諸葛亮回復職位是229年。

【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詔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勛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幹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如果不是攻下武都陰平,他諸葛亮就得以右將軍行丞相事,這就很尷尬了,名不正言不順的道理不用我說了吧?何況在諸葛亮回復丞相位以後還有【諸葛亮集有嚴與亮書,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本來內部等著看諸葛亮笑話的人就大有人在。不服諸葛亮的大把人,看看蜀書十那一片人,只不過都被諸葛亮壓下去了。

3.至於最後的順序問題很好理解啊,分別從

盟友問題

同事問題

上級問題

天下問題

這種本來就是寫報告的角度,各人寫報告的角度不同。這裡不能按照歷史順序來說明。

4.殆死潼關

前人的解釋是曹操與馬超韓遂戰於關中,但是諸葛亮是何等人物,怎麼會這樣寫呢?如果要說是與馬超戰於潼關,那麼應該是這樣解釋:就是一次比一次危險,最危險的就是潼關那次。跟我就得結論一樣,曹操親涉險地換來的基業。

5.失去趙雲跟趙雲死亡不衝突啊

就像生病不能上學和工作一樣。就像某部門喪失了xx人才,不能說這個人死了吧。

6.引自評論

我認為張儼作為與諸葛亮同時代的人,更加有說服力。而自己侄子諸葛恪也表示看了這篇表以後,要努力準備北伐。畢竟前出師表看了以後是要流淚盡忠的,而不是準備掀起大戰。

11月22日更新

@那一年的夏夜星空

受不了,非說我說的蒼白。

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這句話引自《孟子 魚我所欲也》

文言文裡面喪也有喪失,失去的意思,我在前面是有說趙雲病重不能在軍中主事,但是考慮趙雲傳只是說了一句建興七年卒,也沒說他是病死的還是怎麼死的,民間傳說還說趙雲被老婆用針刺死的呢。反正那個時候趙雲已經不在工作崗位了,解作失去是沒有問題的,就跟我第5點說的一樣。

你也不能強加高贊的觀點給我,這個在學術界都沒有定論的問題,知乎怎麼可能討論的出來。


不是。

《前出師表》讀起來很爽,很有節奏感。

《後出師表》讀起來一點都不爽,說不出,就是不好讀。


是王司徒


從開頭看,就不像是武侯寫的。

『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不就是【我知道咱們打不過他,不過橫豎是個死,不如拉個墊背的】。

諸葛亮,一個在近兩千年的時光中被大部分的後來人認為是堪稱「完人」的一代明相,怎麼可能會說出這樣的話?

諸葛亮難道會有興復漢室已經不現實這種觀點?

諸葛亮難道會為了拉曹魏下水,不顧軍民百姓的死活?

實在不認為武侯會說出這麼沒水平的話。


是或不是都不要緊啊

誰肯定都認同最後一句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最大的疑點,孔明在後出師表自比曹操?不是自比管樂嗎,曹操是誰,漢室之王莽,葛公在出師表裡面說 ,曹操這麼叼,也打了這麼多敗仗,何況你亮哥,這表遞上去絕對朝野側目,何況葛公處於嫌疑之地,王莽篡位之前還是國民偶像,公認聖人呢,引起後主不安,葛公如果不願放棄權力,只有行霍光事了,上無過而行廢立,你覺得自己是霍光,別人覺得你是董卓,一篇政治不正確,三觀甚歪的出師表你說是葛公寫的,後主都不信吧


看文章內容,更像是後人寫的策論。


文風對不上,讀完前表我們看到的是偉大的政治家,讀完後表我們看到的是淚公史學。匿了。


推薦閱讀:

中國古文中有哪些中二的句子?
有哪些文言文散文你覺得是不容錯過的?
萌生出文言文和白話文兩種書面語表達方式的現象是中國獨有的嗎?在其他國家有沒有類似情況?為什麼?
究竟是「未若柳絮因風起」好,還是「撒鹽空中差可擬」好?
寫「月」的古文有哪些?

TAG:文言文 | 三國 | 諸葛亮 | 三國志書籍 | 東吳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