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書寫要從右往左?
這樣寫右撇子們不會弄髒衣服抹糊字跡嗎?
本人左撇子,小時候學寫字的時候父母機智地預料到左手寫字會擦到未乾的墨跡這個問題【當然可能跟我爸經歷過這碼事有關】讓我學右手寫字。
但是古代人為什麼反而要從右開始寫?
————————————————————————————
我看過另一個相同問題里的一些答案,表示還是不懂。一個解釋是因為竹簡做成豎排,右手寫,左手攤開所以從右往左。但是竹簡一開始為什麼沒有是橫著寫,豎著攤開的?
其實從右向左的習慣並不是因為簡牘書寫方便形成的,而且一開始也並不是全部從右往左寫(簡稱左行)。最典型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有左行,也有右行。多數貞問,右邊左行,左邊右行。左問正,右問反,也有一概左行的。
如,《殷虛書契前編》:問正的為「庚子卜逆貞,翌辛丑雨」,左行;問反的為「貞,翌辛丑不其雨」,右行。
造成這種結果是因為書寫的材質不同。龜腹甲卜兆內向對稱右邊的卜兆向左,卜辭右行。左邊的卜兆向右,故卜辭向左。至於材料若是牛胛骨,右骨的卜兆向右,卜辭左行,左骨的卜兆向左,就右行。
貼個圖,比較直觀
如圖,左邊的卜辭是從右往左讀,右邊的卜辭是從左往右讀。
但是到了商周時期,青銅器卻變成了全部左行,這是因為青銅器銘文製作的關係。
一般情況,青銅器在澆制之前要先製作一個母模,再由模翻製成范。范分內外范。一般澆口在圈足上,所以范要倒置。內范因其為內壁,少雕飾,所以不必先制模,而是直接製成實心的范,銘文就留在倒置的內范的頂部,是由人工直接刻制燒成陶質。因其為鏡像字,由於泥土較軟,又要刻成陽字,為了防止在刻制的過程中損傷銘范,必須採用右行法,即左邊一行刻好,再向右邊挪動另起一行,這樣右手就不易壓壞左邊已刻好的銘文。那麼,鑄成的銘文便是左行的。所見銘文多見於器底便是這個原因。(馬承源·《中國青銅時代》)
青銅器後,簡牘變成了文字的主要載體,當然簡牘對文字書寫順序也是產生了很大影響。從書寫與閱讀的角度出發,整卷(冊)竹簡左行利於書寫,也利於翻閱:一般情況下,左手負責展簡,右手主書寫;從閱讀的角度,左行利於左手展簡,右手拉簡,且可執筆圈點或謄寫。右行則諸多不便。
在紙張出現像之前,還有類似紙張的帛書。這個時候帛書和簡牘混用,為了書寫和閱讀的方便。也繼承了自上而下,從右往左的書寫方式。
紙張出現後,其實書寫順序不再受材料制約,是可以改為從左往右這樣更合理的書寫方式的。但是一方面人們習慣了左行。另一方面因循守舊思想,不願成為「非主流」。導致此後的書寫也仍然是從右往左書寫。
漢字自上而下、自右行而左行的書寫形式的形成年代最遲至西周已成定例,它的最初的形式是因書寫方式、書寫材料所決定的,是有其合理性的因索。它的形成既有客觀材料的限制,也有文化心理因素的作用。但是到紙張出現及印刷術發明後,這種書寫方式仍被加以沿用,那主要是人們崇古的文化傳統,因循思想所致。(楊秋生《古代漢字書寫行款考辨》)0,0
謝邀。
題主您問了個目前還沒定論的問題。
現在關於中文傳統書寫行款的成形,很多說法是因為簡牘的書寫習慣。
右手握筆,左手持木簡,寫完後左手放下一根再拿起來一根,就排列成這種順序了。
還有一說是竹簡串聯時,因為方便工作造成的。甚至還有說因為方位尊卑問題。
事實上,這些說法都很不嚴謹。
簡牘對行款的影響並非決定性的,因為簡牘不是最早的文字載體。
在簡牘之前,有甲骨與金文,中文行款真正成形,是在金文上。
甲骨文的行款左起和右起,上行與下行都有。
這一般不是由人來決定的,而是由烏龜決定。準確說是龜甲等骨頭……
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這個時期文字還沒有定型,所以行款也比較飄忽。
因為甲骨本身就不是平整的,所以總會根據需要調整字的方向與行次。
這導致了甲骨文排列的混亂,向左或向右,甚至上下顛倒,彼此相反。
更何況,有時候一片甲骨會重複使用,卜問幾件毫無關係的不同事情。
於是某些甲骨上的文字,甚至不是同一時期完成的。
在金文時期,青銅器上的文字才開始慢慢趨向成熟。
其一就是文字的方向,其二是文字部件的位置。
特別是西周晚期開始完善,進入一個穩定狀態。
這對行款習慣肯定也是有影響的。或者說,它們彼此是相互影響。
因為有了規範的行款,所以文字會朝整齊的方向發展。
而又為了文字形態的標準化,才開始注意行款的規範。
在許多青銅器上,銘文旁有發現界格,這就是用來限定金文範圍保證整齊的。
行款的習慣開始固定時,大部分為右起左行,自上而下。直行應該是繼承自甲骨文的。
但不是全部。在金文里,也會有特殊行款,只是相對少見。
目前出土青銅器中,以右起左行為主,但左起右行的數量也不在少數。
右起左行代表者有毛公鼎。
請看最右邊,右上角第一個字,是王。
第一句銘文如下:
「王若曰:『父歆,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懷不廷方亡不覲於文武耿光。……』」
這是非常典型的西周晚期青銅器銘文。
而左起右行的代表者有湯叔盤,也是西周晚期的典型器。
請看,一共四行。自左起,向右行。
第一行字是最左邊的「隹正月初吉壬午」。
某些受限於器物形狀,導致行款特殊的,僅僅是個例。
譬如王白姜鬲,不應該當做影響行款的主要因素來考慮。
上面舉例的湯叔盤以及其他左起右行的雖然有一定數量,但還是相對較少。
在金文家庭里屬於少數派。
目前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以右起左行為主。這應該是當時比較主流的習慣。
在此之後,左起右行更少,至簡牘時期,終於全部變成右起左行的行款了。
為什麼說簡牘沒有決定行款習慣呢?
因為簡牘有先寫後編和先編後寫兩種情況。
拿著編好了的直接動筆,這種事兒也是有的。
而且在毛筆之前,我們其實是用小刀刻竹簡的。所以有刀筆吏一稱。
那麼因為怕糊墨,所以右起左行,這種事兒肯定也是不可能的了。
必然是在簡牘成為文字載體之前,我們已經習慣了右起的行款。
所以後來的簡牘才會用這種方式書寫,併流傳下來。
原因是什麼呢?
古代青銅器為什麼要固定為這種行款呢?
老實說我不知道。
或者說,我不敢說我知道的就肯定對。
因為這件事兒現在沒有定論,我也僅僅能夠說一個我傾向的推論。
這個推論就是銘文工藝的流程導致的。
在上古時期,會在青銅器上銘文的,都是為了記載一些重大事件。
這些事件涵蓋方面很廣,從貴族生老病死到戰爭。
越原始的時期,鑄造工藝就越落後,也就越困難。
所以商朝時候,金文剛剛發端,青銅器上的銘文就非常簡約。最多者不過四十餘字。
到了周朝,銘文工藝得到進步,開始有了較長篇達千餘字的金文出現。
金文起於商,興於周,當屬確論無疑。
在上古時期,文字屬於一種寶貴的知識力量,絕對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
和星相學與天文學一樣都屬於貴族與巫覡階級傳承的統治力量。
作為一個鑄造青銅器的工匠,是不太可能掌握這種知識的。當然也是因為教育資源的有限。
而在青銅器鑄造工業成規模後,貴族們又不太可能去親自動手去干這活。
那麼在鑄造或刻寫金文時,就產生了一個問題。
文辭內容,必然是識字的貴族階級先寫下來後,再交由工匠鑄造的。
就和後世立碑一樣,書法家先寫一篇墨寶,再交給工匠刻碑。工匠本人必然寫不出那麼好的字兒。
金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隨青銅器鑄成,一種是青銅器鑄造完再後刻。
不管是哪一種,有刻過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沒有人是憑空動手的。
必須都是先描線再刻,否則那字會飛的很難看。
因為在許多青銅器上發現了界格,我們有理由相信,青銅器銘文是要保證齊整的。
作為重要的禮器,銘文像王八一樣亂爬顯然也很不成樣子。
有界格作佐證,就有理由相信,為了保證齊整,必然是全部文辭同時描線同時刻模。
上圖為西周晚期大克鼎拓片,界格清晰,請參考一下。
假設我是一個銘文師,我要把字刻到鑄模上,我就需要先用炭或別的什麼東西簡單的描一下。
然後再在鑄模上,認真製作出字的形狀來。
如果這個時候,我是自左起右行,會發生什麼事兒呢?
那就是我刻完左上角第一個字後,右邊字的描線已經被我的手蹭掉了。
這隻好再抄一遍。如果這字是貴族們親自描上去的,就太糟糕了,可能會被殉葬耶。
為了保證工作效率或者小命,我國第一批文字工作者,銘文師們,決定了後世數千年的行款。
就是先自右上起,採用右起左行的方式刻字。
這樣可以保證辛辛苦苦描上的字不被大汗手蹭掉。
既然採用了這種方式刻寫,那麼就實在不可能用完全相反的方法來閱讀了。
於是行款就這樣確定了。
當然,我是贊同樓上鄭兄提到的內模陽刻,翻過來變成右起左行的。
這是一種可能性。
在簡牘甚至紙張出現後,保持了這種行款,應該就是一種約定俗成。
畢竟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就沒必要改了。
這沒什麼好糾結的,就和某些靠左行駛的地方至今打死不改成靠右行駛一樣。
因為那裡的人已經習慣靠左行駛了,改過來反而彆扭。
天津人至今也沒有因為別的地方管果子叫油條,就把煎餅果子改名煎餅油條的。同理。
日本受古中國影響,至今保持這種行款,就和靠左行駛一樣。
習慣了,沒必要改。其他文化圈的人不習慣,那你們就活就活,入鄉隨俗唄。
對於大陸的改變倒也沒什麼好非議的,畢竟現代電腦上就是這種行款嘛。
當然以上僅僅是我個人比較信服的一種推論,對行款的形成原委至今還沒有定論。
青銅器的鑄造工藝,也是有幾種不同方法的。
具體怎麼在鑄模上呈現出各種文字與圖案,現在對於當時技術手段全處於猜測階段。
這種猜測從清朝到現代,各種理論依然以假設為主,缺乏實證。
除此以外的其他意見,歡迎一起討論。
為什麼偏旁部首多在左側?
補充解釋一下竹簡,為何竹簡更適合右起左行。這其實和人的書寫習慣有關。
第一要注意的就是很多竹簡不是先串起來再寫字的,而是先寫字,再串起來。
想像一下一個人右手執筆,用左手拿一根竹簡起來寫字,寫完放到桌面上。那麼他要怎麼放竹簡才能比較方便。當然是先放在右邊,然後依次左行直到放滿到左邊。如果要左起而右行,那麼則是左撇子才更方便。否則很容易把已經放好的竹簡給弄亂了。紙張出現之後,從右往左寫明顯不科學。古代用毛筆書寫,寫好的字不會馬上干,從右往左寫容易使握筆的手擦到未乾的字。顯然,如果從左往右寫就完全避免這個問題。為什麼不改過來呢?
因為古代(特別是紙大量使用前的時候)的資料很多是寫在竹片上(也有寫在皮上的,但畢竟少),然後再把竹片穿起來,然後再捲成一捆。寫的時候先把竹捆放到平面上,展開一點,寫一點,只能從右往左,因為從左往右的話,手會碰到還沒有展開的竹捆。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古人豎著寫字的一個原因。
「橫著寫,豎著攤開」明顯不如豎著寫,橫者攤開舒服,可以想像一下,攤開的長了,豈不是夠不著了,而且從上往下寫的話,未展開的竹捆靠近身體;從下往上寫,也不舒服。還有,如果豎著寫,閱讀的時候也方便,可以一手拿住,一手展開。橫著沒法看。
鎮紙移動更方便。
習慣而已吧。就像古代有很多封建禮教,而現代則要自由的多。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提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現代人書寫要從走往右?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從左往右看書會比較習慣,但是如果你從小看的書都是從右往左的,那你就會覺得從右往左書寫才是舒服的。我覺得這本質上沒有什麼太高深的原因,只是人們的一種習慣。
推薦閱讀:
※歷史上還有哪些像李牧姜維張世傑孫承宗這樣的末路英雄和逆天未果事迹,讓人感動不已?
※中國占星學有類似水逆的說法么?
※為什麼武俠小說里古代豪傑喝酒都點熟牛肉?
※如果各位回到古代(任何一個朝代),你是皇帝,你會做些什麼呢?
※上古時代的人有潔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