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t 堅毅的教育理念,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是昨天看到師兄的分享,大意說從以愛好為導向的兒童培育,變得更加 注重面對挫敗的持之以恆
一篇類似的文章:堅毅,美國當下最時髦的教育理念
眼下很流行的一本書,登上很多Best seller排行榜,現在流行於各種朋友圈公眾號。可惜言過其實。就是這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基於作者合寫的一篇論文:鏈接https://www.sas.upenn.edu/~duckwort/images/Grit%20JPSP.pdf
小小的一篇文章弄成一本書,擠一擠水分嘩嘩的。文章的Abstract:
作者用Grit這個變數可以解釋結果中4%的variance,4%....., 這本書的作者有oversell的嫌疑。這本書擠一擠,剩下的就是這個abstract。
典型的想搞個大新聞的例子,迎合市場、投其所好,畢竟人群只是選擇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情。心理學教授用起來這一招真是十分熟練啊。
-----------------補充-----------------
實際上小孩模仿能力很強,大人遇事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小孩大概率耳濡目染、有樣學樣。
所以個人認為這種書的帶來的潛在壞處是大人希望小孩堅韌,所以就通過外在的方式讓小孩堅韌不拔。這種思路在我看來是錯誤的、也是誤導人的。容易被一幫自身不夠堅韌、但希望孩子百折不撓的家長誤用。不要老想著讓孩子咋樣咋樣,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憑什麼要求你娃呢?
Grit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孔子曾子墨子xx子,5歲小時都知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nothing new。。。。如果定位觀眾是成人,成人的世界堅韌不拔難道還需要人教?感覺很好笑。
最後,堅韌不拔不需要掛在嘴邊。放在美國的環境,grit就是西部沉默的牛仔、冷冷的伊斯伍德那種形象,而不是big mouth到處叨叨叨。
吐槽完畢。堅毅。我們可以把這個詞理解為堅持、耐力又或者是抵擋挫折的能力。它可以和興趣、愛好 、愉快的情緒、對事業的熱情、活潑的性格、寬闊的胸懷、自信心、好強心、好奇心等等被看做是一種非智力因素。
我們常說一個人具備堅毅的品格讓他能夠在事業上的拼搏更持久。所以,個人認為這種堅毅教育實際上就是品格教育。
學習、工作、生活都是做好的體驗塑造的環境。 能體驗多少,就可以認知多少。 能認知多少,就可以內化多少。 能內化多少,就可以行為多少。所以,環境的塑造影響著孩子的品格,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環境。 而包含在品格之中的堅毅,自然也是可以通過訓練進行培養的。
個人認為Grit這種教育理念其實已經不太新鮮了。這篇文章里提到這個研究工作在05年已經開始。堅毅其實就是中國教育里經常提到的堅持,「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但這些都是理念角度。Dr. Angela Duckworth讓這個理念上升到現在的高度,是因為她的研究從數據和事實的角度充分驗證這個觀點,而這個觀點在美式教育里是一直被忽略的一點。美國教育更在乎的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在一個地方做不好,就換一個點;「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必定會給你留一扇窗」;「No child left behind」。基於這種教育理念下,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得以充分發揮,但堅持,拼搏,努力的堅毅品格卻被忽視和轉嫁。那些在美國成功的人,其實是在美式教育下卻依然保持堅毅品格的人,而Dr. Angela Duckworth的研究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隨著中國教育與美國教育的互相借鑒,加之中國的「科舉」類教育,對於堅毅品格,甚至說所有的Positive Psychology的教育都存在一定欠缺的,而堅毅一直是中國教育里自古以來一直被接受和被承認的,所以讓Grit堅毅的教育理念最被目前的中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接受。
其實所有的道理都是如此的簡單,
其實所有的道理都在我們的古典之中,
老子,
孔子,
佛家,
道家,
...........
但問題是:人們真的相信嗎?
但問題是:有數據(而不是個案)證明這些道理?
但問題是:有現代的數據(而不是個案)證明這些道理?
什麼是科學?
科學就是證明與反證,
科學就是通過數據說話,
科學就是通過數據來證明這個理論,
再把這個理論放到現實中進行大面積的驗證。
從這個意義上說,
這就是《grit》的意義所在,
大數據分析得到理論,
再把理論應用在大量現實之中來驗證這種理論。
我們常常說毅力,
但是我們的毅力有多大?
我們真的已經很有毅力嗎?
- 我們真的做到了自己的工作與自己的興趣強相關?
- 我們真的做到了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
- 我們真的把自己的工作與為他人服務聯繫起來?
- 我們真的當所有的東西都失去時還心存希望嗎?
已經做到而且正在做到毅力的人,
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自己行為的確認,
可以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和做法。
沒有做到毅力的人,
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如何發展自己的毅力。
最近萬維鋼老師的精英日課裡邊正好有一篇批判Grit的文章,因為在這個圈子裡,所以朋友轉過來我就看到了,還在群里形成了一點小討論。因為Duckworth是積極心理學界的大咖,所以大家討論的時候也都比較謹慎,不會一邊倒支持萬維鋼。不過因為我自己聽過Duckworth的TED也看過原文,一直在直覺上覺得這個概念火得莫名其妙,於是就上知乎來吐個槽。
首先要說明一下,是萬維鋼在欄目里說Grit和conscientiousness的相關有 .80-.98 這個文章我沒找到,不過Duckworth原文(Duckworth, A. L., Peterson, C., Matthews, M. D., Kelly, D. R. (2007). 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6), 1087.)中確實說了相關 .77。
如果拋開語境直接看這個相關確實是太高了,基本可以認為這是兩個概念了。
但是文章中Duckworth專門論述了他們之間的區別,而且特別說明grit在自律和盡責性之外還有額外的解釋量(儘管不多),這個做法在研究流程上是沒問題的,也就是說你不能說它是錯的,只能自己判斷這個增加的量是不是值得你去關注了。
那如果我們討論這個概念的價值和意義,應該如何討論呢?我覺得要討論就需要涉及對科學方法論的討論。
什麼才是一個好的科學,或者好的研究,或者好的概念?
這可以有很多標準,比如有人認為科學就是:可重複可驗證可證偽;也有人說科學就是科學共同體,概念只是大家共同的一個建構,認同這個概念的人多就是好概念。
無論從那個標準上來看Grit都是個好概念:
1)grit的研究流程很符合2007年左右的心理學研究規範,即使放到10年後的現在也算是嚴謹的。覺得不對的人可以拿著她的量表去收數據統計驗證,而且也確實有人做了,還發了批判的文章。這都很好,百家爭鳴。
2)grit這個概念一出來催生了一大批研究,好多研究者,媒體,實踐者,包括很多讀者,還有父母都參與到這個浪潮中,也是因為這樣有了我們今天的討論。所以從共同體角度,grit確實也建立了科學共同體,甚至還有粉絲圈。
但為什麼我想吐槽這個概念呢?
因為Grit的作用被誇大了。以前做績效研究的時候看過一些智力、包括情商對工作績效的預測力的文章(暫時不符文章,因為一下找不到,如果許多人認為非常重要我可以去找),智力是跨情景,穩定地預測大概40%,情商以及所謂的軟技能預測20%左右,但是波動比智商大,也就是看崗位(比如銷售情商重要,技術一般,但是無論銷售技術智商都重要!)。這60%已經研究的很清楚了,你現在突然跳出來說有個東西比其他的東西都更能預測成功,這種說法就是想搞個大新聞的心態。100%拋去研究比較明白的60%,省下一個40%是很多變數的綜合因素,grit也只佔一部分。而且實際數據來看也表明,grit只是在其他變數解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點點(沒記錯的話5-10%左右)。
我覺得越學心理學越發現基因、天賦、出身背景等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也是越認識到這個局限以後才更加懂得珍惜那寫後天可改變的部分。因為我們人生中自認為最重要的兩件事兒幸福和成功都很大程度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首先說幸福感,這個我比較了解,即使是最樂觀的心理學家也承認50%的幸福是由基因決定的(雖然這個數據的演算法現在看有點問題,但還是可以參考的),然後10%是環境因素,也就是說有一大部分的幸福都不是你自己能決定的。可就是在承認這種實事的基礎上,我們花一些精力去改善那40%,才是我們人應該做的。這就是我們的作為個人,甚至人類的局限性。
對於成功這件事兒就更是這樣了,不僅有很大程度取決於智力,還有很大程度取決於外界環境,應該大於幸福的10%。例子如馬雲爸爸晚生10年還能做出淘寶么等等。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勵志的文章寫著:他畢業時月薪2000,通過1年努力年薪100w之類的東西,為什麼我們討厭這種東西,說它門市成功學,是雞湯,其實就是因為他誇大了努力的重要性,似乎只要你拚命,你努力,就能成功,走向人生巔峰,而你現在還沒成功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
其實現實生活可能是:你努力了,生活可能也改善了一些,但並沒有走上人生巔峰,還是作為一個平常人努力地過完了平凡的一生。
so what?
回到Grit也一樣,如果你看grit的原因是覺得有了這個品質,按照書中提供的方案訓練自己或者訓練孩子,就能獲得所謂成功,那可能不是書誤導,就是你誤讀了。
所以結論是,沒有什麼是萬靈藥,堅毅力也不能保證孩子走向人生巔峰。好好生活才是重點
「這個世界如廁美好,值得人們為他奮鬥。我只同意後半句」
——海明威
I think it is very useful. Watch the following videos.
At T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4bBuluwB8amp;amp;amp;t=3s
At Goog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NEAcBeTk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