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知識說一遍或者給別人講一遍自己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新的理解?
有時候不僅限於知識,比如要問一個很普通的數學題,問同學的時候,把問題陳述一遍,自己好像突然就明白了,知道答案是什麼了。有時候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找同學或者老師正要詢問,可自己描述了一番,發現自己明白了....
很多人也聽過,「複述可以加深理解」的道理,有的知識概念自己學一遍和自己講一遍之後的認識是很不一樣的。可是,為什麼這個反覆通過口頭描述起到的作用就非常大呢?
我想知道,這個現象背後有沒有心理學或者認知科學的規律在裡面,是什麼在起作用?希望有專業人士能指點迷津,也希望有類似經歷的人能猜測一下為什麼有這種現象。
用Vygotsky的社會文化理論簡單解釋一下
社會文化理論認為人的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是通過個體和社會的交際互動活動中實現的,而在這個交際互動過程中,語言的使用起了很大的調節作用。即,人的思維發展是通過語言的使用而發生的。
在Vygotsky的理論框架下,Swain(2006)年進一步提出了languaging(言語調節)的觀點。languaging就是通過言語來產生意義、形成知識。
也就是通過自己以口語表達的方式描述(或者解釋、重複、重述、整合信息、分析、猜測、自我質疑)的過程建立了新的意義或者進一步解決了問題(也就是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更新的理解)。所以,在這裡,languaging就是一個自我支架,languaging的過程中並沒有他人的指點,而是一個自己和自己對話的過程,我們在邊說(邊描述、解釋等等)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理解和意義。這個過程如下:
inner speech externalization external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internal cognitive activity
Swain做了一個實驗,找了9個大學生,給他們關於法語中某個語法的解釋(有的給出例子),並讓他們用自己的母語來闡釋自己對這個語法現象的理解,在這個實驗之前,前測表明他們對這個語法的知識非常少。這個法語語法現象呈現在36張卡片上,也就是學生看一張卡片闡釋一張的內容,一直到第36張。實驗發現,整個過程中沒有人來給他們講解這個法語語法的內涵,學生在36次的話語描述中體現出了他們對語法結構的深的或者新的理解,這個體現是隨著1卡片到36卡片越來越明顯。Swain記錄了這個9個學生的整個描述過程,通過他們的話語得出結論,languaging可以導致新的和深的意義的產生。
但是,這個實驗只是記錄了languaging的表現,並以此得出結論,而並沒有解釋這個由languaging而產生的新的理解的內在原因是什麼?整個認知發展過程中,大腦做了什麼?
這也是我提這個問題的原因。加了幾張圖,應該好理解一些拉
-----------------
暑假學過簡單基礎的教育心理學 不是心理學專業人士
- 信息處理理論 information process theory
認知心理學的信息處理理論 將記憶分成三個部分,senory register, working memory, long-term memory(這三個名詞有不同的說法,如圖所示,我用的這三個名詞是我教育心理學課程使用的教材用的)。具體的信息處理的流程可以參看下圖。
Senory register不知道對應的中文譯名是什麼,也有看到不同版本的說法,有說感覺記憶,也有說知覺存儲的,可以理解為各種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從存在時間來說,senory register 大概只有幾秒,信息獲得關注之後會移動到working memory。working memory存的信息可能會長一些,因情況而定,重複頻率,本身是否有意義,和本人的聯繫之類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時長,但一般情況是十幾分鐘到數月這個期間。 存於working memory 的信息經過加工,會轉移到 long-term memory。存在long-term memory 或者我們所說的長期記憶的信息能保存很久。
複述可以理解為將知識深加工到了 long-term memory。
- Sensory memory holds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enses (e.g., vision, hearing) just long enough for the information to be processed further (mere seconds).
- STM functions as a temporary working memory, whereby further processing is carried out to make information ready for long-term storage or for a response. Working memory holds information for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and holds a limited amount of information.
- LTM represents our permanent storehouse of information, capable of retaining an unlimited amount and variety of information.
信息處理圖
(from http://expertlearners.com/cip_theory.php 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2. 個人實踐體驗
本人曾經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因為看過一個說法,當你記住事實的時候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可能是10%,如果你能做出相關練習,這個比例會高一些,最高的就是能將這個知識教授給他人,達到了80% 乃至 90%。
Learning pyramid
(From:http://blogs.ubc.ca/realscience/files/2014/06/ntl_learning_pyramid.gif)
本人很好奇,就嘗試了一下將新學的心理學理論講給同學或者父母聽,發現效果確實很好。我發現當你想讓非專業的理解你學的新知識的時候,你需要對你即將講解的知識點非常熟悉,這個熟悉其實就是在記憶和反覆深刻地理解知識,而且這僅僅是最基礎的,為了讓他們感興趣以及理解,你需要舉出很多生活中具體的例子,如果你朋友或者父母具有思辨精神或者批判精神之類之類的(critical thinking), 他們會提出疑問乃至質疑,在你回復他們的疑問的過程中,你自己對於這個知識點的理解更為深刻,即是meaningful understanding。
理解了的東西因為經過了深加工進入了long-term memory,所以印象很深刻。 另外,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和以往的知識和自己的情況進行連結,這樣增加了你回憶起這個點的可能性(想像一下一個孤立的知識點和一個和眾多知識聯繫的知識點),多次的重複可以讓記憶免於丟失或者遺忘。
這是我能想到的拉 灰常不專業阿,拋磚引玉 拉拉啦
上面的回答有點太專業了。
講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內在的消化重構的過程,如果不知道一些關鍵的節點上其因果關係是如何建立的,那麼在說的時候就不能說清楚,只能泛泛而談。
所以說出來和寫出來效果是相同的,但都得去主動的建構,否則信口胡說的話,說一百遍都不會有所得的。可以用編程來類比。
我們每個人對同一個事物的思維方式與角度都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同樣的事,可能有著不一樣的看法。這就像用Python和C編寫同一個功能,寫出的代碼卻不一樣。
回到問題上,其實就是一個習慣用Python語言去寫代碼的人讀到C語言時,必須對其進行轉換,變成自己擅長的語言,才能更好地理解與應用
這個問題劉未鵬的暗時間裡分析過,推薦題主讀。
詮釋學循環阿朋友
每個人只能用自己已有的價值觀描述東西
聽老師講一遍這道題 只是把一些元素暫存在自己腦子裡
但要想給別人講明白 就必須對其進行轉化 用自己的話來說
轉化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加深了理解
因為需要表述出來,那麼你就更加要理清思路還有用詞,還要讓別人容易懂,那麼你自己就更清楚啦(^_^)
理解常常是解釋的產物,而非先有理解才有解釋。
——芭芭拉·奧克利,《學習之道》
講述知識,我覺得包括了兩個過程:
(1)重新訪問這些知識。
(2)建立知識之間的關聯。
這兩個過程都會在神經層面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舉個例子,假設歷史課上,你剛學習了兩個知識點。
(a)1840年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b)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是1840年正式發行的。
很多時候,我們看過這兩個知識點,但是可能並不會思考二者的關係。
人們獲取知識之後,並沒有真正「理解」知識,或者「吸收」知識,這種現象常常稱為「知識錯覺」或者「能力錯覺」。
但是當你需要給自己或者別人講述時,你的大腦首先需要重新訪問這兩個知識點,而神經元被訪問時,其跟周圍神經元之間的聯結就會被加強。這兩個神經元跟「1840年」這個神經元(假設1840年真的是被放在一個神經元上的話)之間的聯結也被加強了。此時,你的大腦突然發現了這兩個知識點的關係:他們都發生在1840年!!!
於是,這些知識所在的神經元就這樣發生了聯繫,從而使得你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就更進一層。
不邀自來。從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及特點來看,思維與語言是相輔相成,互相依賴,協調發展的。
如果你還記得小時候讀取文字內容需要出聲朗讀(外部語言),中學時候讀取文字需要默讀(內部說話),到後來直接讀取文字(內部語言),那麼對語言與思維共同發展,你就有了體會。
先來說說認知過程,人在讀取信息時,會有一套內部語言與思維進行溝通,使得我們內部已有的圖式(scheme)進行適應(adaptation)即同化(assimilation)或順應(accommodation),前一種屬於擴展的量變,後一種屬於修正的質變。通過這種過程,我們的認知得以發展。(參考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回歸正題,很顯然,在讀取信息時,你的圖式已經進行了適應活動,當你使用外部語言時(複述、質疑等),就加強了這一過程,使得圖式更加穩固。人的習得行為中,得到強化的被保持,無強化的被遺棄。(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By the way, 進行某項策略時,問自己「想要獲得什麼」和「如何才能獲得」有利於對自身思維活動和學習的認知與監控。
可能有點混亂,語言組織與含金量都有待提升。純手打如有錯字還請見諒。
數學老師說過,自己聽懂不是真正理解,給別人講會了才理解的更透徹!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閱讀量巨大,卻依舊讓人覺得品位不高?
※學習或工作上有必要做計劃的計劃嗎?
※對於一個接近30歲的男性來說,去學習什麼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字丑的不能看,用什麼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一個月內)把字寫得勉強能看?
※初學攝影(主要自學),如何防止被一些自身水平不高,但又顯得(小白眼裡)很專業的人帶到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