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攝影家何藩為攝影界帶來哪些貢獻及影響?


謝 @盈任 邀。首先直接回答問題,何藩在攝影界的影響是什麼?最大的影響,恐怕就是在中國攝影相對西方世界起步相對晚,且形態也未受到當時的東方藝術家青睞的情況下,在世界攝影史上為華人攝影師牢牢佔據了一席之地。他是一扇西方了解中國攝影、中國人與中國社會的窗口。

首先澄清一個問題。很多人以為何藩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因為他最知名的作品幾乎只有一個主題——香港,但這身份卻是一個誤解。被譽為中國攝影界「一代宗師」的何藩,1931年出生於上海(wiki百科說是1937年,應是有誤),那時的香港還是只有港島才稍微繁華的大漁村,上海卻早就是遠東大都會。14歲生日父親送他一台雙反相機,開啟了他的攝影之路,此後何藩與家人移居香港,那年是1949年。

隨後,何藩利用照片記錄五、六十年代的老香港街頭寫照。這也是為數不多中國人拍攝下來的香港百姓生活,成為當時社會百態的珍貴的真實記錄。

1959年的作品《午後閑聊(Afternoon Chat)》就是典型的市井生活類攝影作品。何藩先生有很多作品都在香港的中環街市拍攝,當時整日帶著Rolleiflex四處遊盪,在中環、西環、上環、灣仔等步行所及之處拍了大量照片。

何藩十分了解香港,十分熟悉香港人的生活,他善於捕捉香港最具魅力的城市風貌,樂於展現香港的市井百態。巷弄里,老人正在燒飯,一個小販牽著幾隻色彩鮮艷的氣球經過;街市上,霧氣與熟食的蒸氣瀰漫,賣土豆的小姑娘若有所思;陽台上,晾滿了衣服,小孩和貓同時探出了頭……

曾有記者問為何將鏡頭對準普通的香港人,何藩說,「我對他們充滿關懷和同情,想通過鏡頭讓更多人看到,這些人如何為生活打拚。」

其中,1954年拍攝的《夜幕降臨》是何藩先生最中意的作品(下圖)。當時何藩正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讀書,讀到庾信的《哀江南賦》深受感動,想通過一幅畫面展示詩詞中類似的情感。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日窮於紀,歲將復始。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張《夜幕降臨》

「我找到了這個地方,去過很多天。手推車,一個回家的男人;煌煌大廈,波濤拍岸,深處無聲;低角度的光線……我的決定性時刻,簡直太神奇了!這個情景至今還浮現在我眼前,儘管已經過了半個世紀了,」何藩曾這樣說過。


除了香港的街景與人,作為「黑白攝影大師」,何藩最標誌性的作品,多為利用幾何圖形與線條、光線、陰影的對比來營造強烈的視覺效果。

《靠近陰影》,1954年拍攝創作,何藩作品。畫面中,香港銅鑼灣英皇書院外的牆壁上三角形陰影割裂陰陽,一名女子低頭立在角落。

有趣的是,這樣一位嚴肅、樸質,甚至有些偏執地堅持拍攝香港"日常生活"的攝影師,畢生的真正職業卻是從事電影製作,更精確的說,是情色電影的製作。1961年,24歲的何藩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最初任場記,後轉做演員,但多是配角。1972年出任導演,執導電影29部,基本都是情色片。

就像知友@Sophie關曉菲 這篇文章中提及的(何藩:「我的攝影從未妥協過」 他拍出了最唯美的三級片)——他把艷色片拍到美輪美奐。何藩說:「我喜歡法國新浪潮的特呂弗,義大利的費里尼,瑞典的英格瑪?伯格曼……我迷戀那種人,做夢都想做art film(藝術片)。」但在公司的要求下,他只得開始拍攝艷色三級片。但何藩的鏡頭美感,成就了所拍三級片的唯美,他把《我為卿狂》、《足本玉蒲團》等電影里的主角拍的美輪美奐。雖然情節比較薄弱,卻運用光影征服了不少影迷。

放張何藩年輕時候的照片,情色片我就不放了……

何藩上世紀90年代移民美國,包括6月19日闔然離世也是在異國他鄉,但是他的名氣卻早在美國聲名遠揚。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何藩就在各種攝影比賽中斬獲了二百多個獎項。從1958年至1965年,他曾連續8年贏得由美國攝影學會授予的「世界攝影十傑」榮銜。


Fan Ho,是西方攝影界記住的第一個中國名字。


如今,他的作品也獲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收藏,包括香港M+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等,他也是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及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

2012年,何藩回歸香港的首展「昔日香港(Hong Kong Yesterday)」展出了一系列經典的黑白原作,當時也成為轟動全城的文化事件,我當時所在的香港分社的同事也都有機會見到了何藩先生。何藩先生憑藉這些作品入選當年IPA(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最具影響力的亞洲攝影家」,是香港地區唯一的獲選者,與荒木經惟和森山大道齊名。


大師已去,作品長存。最後留下大師的個人網站,此為致敬。

FAN HO - Home

——————

好久沒這麼正經的答題了。前香港記者被邀後從夜裡11點半寫到了1點。唏噓的是,如今鳴哥我每天上班仍然會路過何藩60年前拍攝成名作的中環街市,但是現在已經被封,很荒誕的在全世界最貴的商業地段,留了一座龐大的廢墟。


香港一直是一個複雜的城市,高樓起得太快,但歷史卻沉澱得穩固。穩固來源於一種接近於膨脹的自信和驕傲,裡面有一百五十年的中英興衰史,也有老一代香港人白手起家的堅韌。在何藩的作品裡,你兩樣都能看到。


作為一個在香港生活了五年,即將邁入第六個念頭的人,我愛著香港複雜的過去,但是我可能不會追隨她的未來。


謝邀。首先對逝者表示哀悼。

很遺憾而直接的說,就其作品而言,何先生對「攝影界」的貢獻,可以忽略不計。

何先生的照片強調光影和構成,最終達到一種視覺的直觀之美。這種路數是畫意攝影的套路,畫意攝影在回應的是精確和客觀的攝影何以成為藝術的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現在早已不再成其為問題。更進一步說,早期進行畫意攝影實踐的斯蒂格利茨和斯泰肯等人也意識到畫意攝影無法真正回應這個問題,所以轉向了對攝影媒介本身的探索,以攝影分離派的身份開始了作為現代主義的攝影實踐。而此時,畫意攝影已不再是一種具有問題意識的存在,而是以某種被構建的視覺陳規進入了大眾的欣賞之中,簡言之,就是成為了沙龍攝影。這種丟掉了問題意識的風格性的構建,也就是格林伯格在先鋒與刻奇一文中所謂之刻奇。此時,在這種已經死亡的軀體上做得再好,都已經不再有什麼真正的意義。而這也就是何先生在50年代之後的實踐中所做的事情。他能言之為貢獻的,說到頂,也就是mingo答案中所說的,讓華人的攝影實踐進入了美國的沙龍之中。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可惜的是,何先生在做的,是他上幾代人就已經發現的死路。這個是最令人遺憾的。當然,他在電影領域所做的實踐,我並不熟悉,所以在此也就無法評論。以上的討論,僅僅針對他在攝影領域的實踐而言。

=====================私貨分割線=====================

那麼,接下來借題發揮一下。很多年代註定了無法出現真正的大師,因為在這些年代裡,某種藝術的技術和觀念層面的問題還沒有被解決的基礎。比如在巴赫之後的音樂,三十年的時間,整整一代人在做的都是技術層面的鋪路工作,直到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出現,才真正解決了主調音樂面臨的整體性缺失的問題,也由此開創了現在所謂的古典風格。而他們之前的一代人,便只能成為鋪路者,為三位大師的出現掃清障礙。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時代的局限。然而,畢竟他們還是在這裡或者那裡,為問題的最終解決打著基礎。真正讓人遺憾的是那些在問題之外的實踐者,那些重複著成規的人。他們在這些死去的驅殼中走得再遠,都不再有意義,除非在此之上引入了新的問題,發現了新的可能性。


作者:南熏主人
鏈接:知名攝影家何藩為攝影界帶來哪些貢獻及影響? - 南熏主人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早做飯時分,看到朋友發來的一條鏈接,打開一看:


「2016年6月19日,著名攝影家何藩,因肺炎惡化在美國加州聖荷西的醫院病逝,享年84歲。」


這是開玩笑的吧,可這個消息得到了上海M97畫廊負責人的證實,M97畫廊是何藩作品在中國內地的唯一代理商。


……


何藩先生是攝影師外,也是演員和導演。對我而言,我只看過他的攝影作品,也不知天高地厚地寫過,也為此開了colourstudio的公眾號,只因為他的作品讓我感受到有一種來自東方而又有思考的美。


何藩先生是我對美思考的啟蒙者。


如果大家不嫌棄的話,可以看看我在2016年1月31日寫的第一篇攝影札記,《何藩,"一代宗師"的傾城之戀》,也藉此機會感謝何藩先生的啟蒙之恩。

何藩先生,一九三一年出生於上海,十三歲收到父親送的一部Brownie 相機,自此開啟了光影之旅。十八歲移居到香港,繼續追尋攝影夢。


何藩先生因拍攝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而聞名。五、六十年代時,在世界各類攝影比賽中得到超過二百八十個獎項。從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五年,連續贏得八屆由美國攝影學會所舉辦之世界攝影十傑的榮銜。成為亞洲最受歡迎的街頭攝影師之一,被譽為「東方的布列松」。

我愛香港,我愛香港的人們。

傾城之戀,朦朧而纏綿

白色的牆,三角形的陰影構圖,一位美麗的女士。「她在想什麼?」


這幅作品取名為《靠近陰影》(Approaching Shadow),其拍攝地點為香港銅鑼灣的英皇書院,作品中的女士是何藩先生的表親。


在 Modernbook Gallery舉辦的讀者會上,何藩先生談到這幅拍攝於一九五零年的作品,稱《靠近陰影》(Approaching Shadow)是其唯一特別設計的照片。


初次看見《靠近陰影》(Approaching Shadow)這幅作品時,我眼前顫動著從簾幕縫隙間透出的一兩道陽光,隱約聽見陳白露最後一聲低嘆:"太陽出來了,黑暗留在後面,但是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屋內漸漸暗淡,窗外更光明起來。

這幅作品取名為《夜色降臨》(As Evening Hurries By),拍攝於一九五四年的香港西區。

五十多年了,它仍是我最中意的作品。

當時何藩先生正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讀到北周文人庾信的《哀江南賦》,深深被它感動,乃決定尋找一個在情感、氛圍以及主題人物都如詩中所感受的地方。

我找到了這個地方,去過很多天。手推車,一個回家的男人;煌煌大廈,波濤拍岸,深處無聲;低角度的光線……我的決定時刻,簡直太神奇了!這個情景至今還浮現在我眼前,儘管已經過了半個世紀了。

As Evening Hurries By,「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這幅作品拍攝於一九五九年下午三時五十分,以三個閑聊的婦女為主題,遂取名為《午後閑聊》(Afternoon Chat)。


何藩先生有很多作品都在香港的中環街市拍攝的,他尤其喜歡在下午三時四十五分到四時,在這短短十五分鐘時間裡拍攝這條樓梯。

我喜歡日落前這段時間,這樣我可以獲得較長的影子。我覺得影子比物體本身更吸引我,有一種抽象的味道,充滿神秘感。

何藩憑此作入選2012年IPA 之「30位最具影響力的亞洲攝影家」。

清晨的市場,賣菜的小姑娘,茫然坐立,若有所思。

何藩先生的攝影主題,多為窮街陋巷小人物的生活,他們的一喜一悲,他們的眼淚和歡笑。

我對他們充滿關懷和同情,想通過鏡頭讓更多人看到,這些人如何為生活搏鬥。

這些街巷市場亦被何藩先生稱為「The Living Theater」,即「人生舞台」。

當我發現我的主題人物後,我會跟隨他或她到我認為無論地點、光線、氣氛都合我心意時,便拍下我的照片。

這幅作品拍攝於一九六零年,名為《後巷》(Back Lane)。在這條巷子,我們可以看到在玩耍或做功課的孩童、挑夫、照顧弟弟的小女孩等等。


何藩先生對光影的表達充滿戲劇性,很是迷人。對光線的運用,不僅是讓其起照明作用,更多的是去培養一種情緒,烘托一種氛圍。背光效果或結合煙霧光線來營造戲劇感和氛圍。似乎在講述一個故事,一段關於舊時光的電影老故事。在畫面之外,忍不住腦補,一張張翻看下去,很有看電影的感覺。

在攝影創作過程中,有時我會把真實放在一側,給予觀看者想像的空間。我喜歡觀眾能利用各自的思維與我共同演繹相片的感受。

事實上,何藩先生曾是一名出色的電影導演和演員。

晨光熹微,電車叮叮,黃包車夫彎腰拉車,健步如飛,橫穿軌道,路上行人各走一方。

這幅作品拍攝於一九五八年的香港中環。繁華的街市,竟日奔波的黃包車夫,何藩先生的鏡頭捕捉,不動聲色,卻又溫情脈脈。

我對中下層的窮苦大眾、弱勢群體有比較特別的同情關懷,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直覺。可能受到我讀的很多文學作品如雨果的《悲慘世界》、狄更斯小說或者電影的影響。義大利電影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就是小人物的那種悲慘的生活與奮鬥。我很自然喜歡拍這些照片。

不少朋友說何藩先生的作品匠氣十足,缺少了像一把大鎚敲擊人心的震撼力,好似製作精美的好萊塢流水線大片。在南薰看來,何藩先生的作品更多的是細水長流般的溫情,他忠實地用攝影去表達他對這個世界的觀感,他的某些理想、某種寄望,也因這份忠實為香港保存了五六十年代時期的珍貴影像資料。其實這裡已經涉及關於「美是什麼」的問題,這個一直會是Colour Studio致力探討的問題。

東有帆船,西現郵輪,微波泛起,山色有無中。

這幅作品名為《東西相遇》(East Meets West),拍攝於一九六三年。 香港正處於遭受身份認同危機的敏感時期。何藩先生的作品真實地重現了老香港風貌。

香港是一座迷人的城市,老香港尤其讓人眷念。當我在五六十年代拍攝她的時候,感覺與她心相通,情相融。

小思在散文《香港故事》中稱其為「朦朧個性」,說不清道不明,愛恨交纏,即使遠走他鄉,也時時在心頭。

「傾城之戀,朦朧而纏綿,這是香港與香港人的故事。」

戴頭巾的少女,雙手托腮,目光獃滯,與建築工地上的勞工們幻影交疊。

這幅作品攝於 1949 年,再創作於 2012 年,其溶解了兩張1949年拍攝的照片,重疊兩個時空,營造出了戲劇效果。

大家若非萬不得已,不要拋棄舊底片。它們可能是一個寶藏。因為今天你在底片上看不到的東西,十年後因為成長了,人生哲學改變後,你可能對同一影像有新的看法。

何藩先生很愛讀書,在文學名著、音樂、繪畫、電影中,他能汲取很多的靈感和啟發。何藩先生尤其稱讚中國古代的詩詞歌賦要比很多導演的蒙太奇效果更精彩。

我是從詩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這兩句得到靈感的。我在想像可能這位漂亮的少女愁眉苦臉,心裡在惦念戰亂里失散的、渺無音信的愛人身在何方,是否已經天人永隔。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Forgive me not,勿忘我。

上文引用的何藩先生之談話內容,整理於多個英文訪問,也有部分中文訪問,其中英文部分由南薰主人翻譯。

香港攝影三部曲

《昨日香港》(Hong Kong Yesterday)、《生活劇場》(The Living Theatre)與《何藩:香港回憶錄》(Fan Ho: A Hong Kong Memoir)構成以香港為主題的攝影三部曲。三書由Modernbook出版。

《昨日香港》(Hong Kong Yesterday)是何藩先生的第一本影集,彙編在50年代和60年代香港拍攝的獲獎照片。

《生活劇場》(The Living Theatre)是何藩先生的第二本影集,彙編展示老香港不同側面的獲獎照片。

《何藩:香港回憶錄》(Fan Ho: A Hong Kong Memoir)是何藩先生的第三本影集,重溫過去的時光,將以前未公開的作品進行局部縮放、剪裁,又用蒙太奇、疊印等方式將相片拼湊組合,將原本的寫實作品增加戲劇性。


– END –


我認為從事文字工作者,得尊重文字和內容的原則,不能擅自篡改原作者的內容,任意剽竊他人的成果,哪怕是「借鑒」「參考」他人的文章,想必寫論文之時,也得一一註明來源,哪怕是用了人家的一個觀點,或者某個的觀點給了我們思考,也要一一交待。


一篇文章,碾碎了原文章重新塑造,如果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出你的思考,你的觀點,更甚高於原作者,我認為原作者在某一種程度上是認可你的,也是讚賞你的;如果你還夠誠實坦誠文章的源頭,原作者也有被尊重之感,是歡喜的。


可惜,如果你的文章就是堆砌他人的,還不遵守默認的原則,哪怕眾人推崇,心鬼也會日益成為魔障,走不長遠。


這也是我寫文一直所警惕的,也在colourdrunk強調,「公號內容版權歸colourdrunk所有。任何組織、機構、及個人不得擅自轉載或二次修改。」


呵呵,如果你所謂的原創是人家逗你的那樣,權當好心與好意被狗吃了。


僅此而已。


魯迅先生有句話經常被引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很顯然,當你把目光放遠至全世界,任何文化都與眾不同,但除了宗教任何文化都難獨當一面,因此任何文化也都由其獨立性而熠熠生輝。藝術如此,攝影也是如此。

在這個關於何藩先生在世界攝影史的影響問題內,何藩比不贏朗靜山,因為朗老是畫意攝影的鼻祖,在中國攝影萌芽階段不僅辦展還開班授課,影響深遠;也比不過吳印咸,吳老從上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一直活躍,從拍紀實風景到電影,還記錄了建國前後許多珍貴史料。

何藩先生的攝影立足於香港,正因為專註港人的生活,香港的風貌,將攝影與香港緊緊聯繫在一起,何藩先生同樣也贏得了世界的關注。

關於如何評價何藩先生的影響,以我們的知識和閱歷,肯定是不足的。下面引用同樣具有香港精神文化的代表性人物蔡瀾先生對何藩的評價,最為中肯合適。

有些老友,忽然間想起,特別思念過往相處的一段時光。何藩,你好嗎?

讓我洗刷記憶吧,何藩是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在國際攝影中連續得獎二百六十七次的人,曾被選為博學會士及世界十傑多回,曾著有《街頭攝影叢談》及《現代攝影欣賞》諸書。

當年,陽光射成線條的香港石板街,菜市,食肆,皆為他的題材。雖然以後的攝影家們笑稱,這類圖片皆為「泥中木舟」的樣板,但當年不少遊客,都被何藩的黑白照吸引而來,旅遊局應發一個獎給他。

硬照攝影師總有一個當電影導演的夢,何藩不例外,70年拍攝實驗電影《離》,獲英國賓巴利國際影展最佳電影。

之前,已加入影壇,當時最大的電影公司有邵氏和電懋,他進了前者,在《燕子盜》一片當場記,影棚的人看他長得白白凈凈,做演員好過,就叫他扮飾妖怪都想吃的唐僧,最為適宜,一共拍了《西遊記》、《鐵扇公主》和《盤絲洞》數片。

還是想當導演,演七二年首部作品《血愛》之後,以執導唯美派電影及文藝片見稱。

何藩每次見人,臉上都充滿陽光式的微笑,和他一塊談題材,表情即刻嚴肅,皺起八字眉,用手比劃,像是一幅幅的構圖和畫面已在他心中出現,非常好玩。

也從來沒見過脾氣那麼好的導演,他從不發火,溫溫吞吞,公司給什麼拍什麼,一到了現場,他就活著。

有多少錢製作他都能接受,他以外國人說的「鞋帶一般的預算」,在七五年拍了一部叫《長發姑娘》的戲,賺個滿缽。

所用的主角丹娜,是一位面貌平庸的女子,但何藩在造型上有他的一套,叫丹娜把皮膚曬為黝黑,加一個爆炸型的髮式,與清湯掛麵的長髮印象完全相反。她又能脫,實在引死不少年輕影迷。

何藩已移民外國,聽說子孫成群,不知近況如何,甚思念。


——蔡瀾

香港應該慶幸有何藩,何藩在通訊並不發達的年代,用圖片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這個港口的風貌;華人攝影也應該慶幸有何藩,從事電影行業的他在構圖光影和故事性上可謂標杆。

不貼圖,以後有何藩先生的影展,一定要去看一看。


因為我們的藝術中心在矽谷,因而有幸能與何先生相識,轉幾段我們館長對何先生的回憶:


記得從2008年起,何藩先生常來我們藝術中心看展看書,幾乎每月都會來。他不適油膩,有一次在小二又一家一起吃飯,我點了芝麻大餅,他得用餐巾紙把面上的芝麻和油收一收。他喜歡喝我老家蘭溪的下陳毛峰,說是難得清香。他特別喜歡純墨的畫,侯老、鄭重賓、馮鍾睿、胡宏述、如一的畫展,他都細細觀賞。2013年還特別揮筆題寫了「墨白萬歲」四字。我想這也是他一生的心力所系、藝境攸歸吧。真心遺憾,沒有機會為他做一次展覽。願何先生安息,在他的黑白境中再得大游。

何藩先生甫逝,攝影界就推出大帖盡詳其人其藝,可見他在業界之位隆,好比大政治家剛閉眼,長篇訃告就出來。何先生在上海十里洋場出生成長,在香港三丈紅塵中成就事業,晚年隱居矽谷南端小城,離我們藝術中心不遠,時常來訪,常年厚衣夾襖,非灰即黑,靜靜來,靜靜去,正宗掃地僧,令人無法遙想唐僧當年。許多觀眾在我們藝展簽名冊上看到他的簽名,每每問我:「這是香港的何藩嗎?」中國哲學,以「知白守黑」為難得之境,我想何先生的境界似不止於此,或許可以說是「知色守素」吧。他在中國最繁華的兩大洋場生活七十年,拍了二十多部唯美情色電影,識見了無數尤物妖嬈,卻是君子愛潔,一切繁花皆作鏡中看,他對底層百姓的愛知和同情,是那麼深沉和有力,讓我由衷感動和欽佩。我記得在一個陽光還算淡淡的下午,他和我清茶閑聊,我特別說到他的名作「靠近陰影」,我說每次看到這幅照片,都讓我想起魯迅的散文詩「影的告別」,有種徬徨無地的感覺。他很高興地說:「我那時候在上海,魯迅的書讀過一些」。他說:「我當時坐公共汽車,真的看到有個年輕的女子倚在牆角,與建築物大影子相對,等我再看,車走遠了。我不能忘懷這景象,過幾天,就找了一位表親,差不多時辰到原地給我做了模特,拍了這張照。」大半年前,一次我突然想到何先生這幅名作,英譯Approaching Shadow, 主語是什麼?是人逐影?還是影逐人?應該陰影逐人,涵意更深,更有美人遲暮、徬徨無地的意境。所以中文名字中間加「的」字改為「靠近的陰影」會更貼切。我還想等何先生身體好些再來時當面請益。想不到何先生一病不起。如今天人兩隔,無從問起,只有長嘆痛惜。我們這個時代藝術家很多,號稱大師者也不少,但作品有大光明相者極少。何先生是其一。


四五年前,有一次我問何藩:「何先生,你對自己的藝術主張有過系統的梳理嗎?」何先生溫和地笑了一下,沉靜地說:「沒有。點滴有一些。我沒有什麼理論。要有,也都是在作品裡。」謝謝有心人,整理得這麼好。喜歡攝影的朋友,記住了這十帖葯。大補又清涼。
1.照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生活還不夠近。
2.用眼睛捕捉的鏡頭只能稱照片,用心靈捕捉的鏡頭才能叫藝術。
3.我所表達的都是真實的自我,是真正出於我的內心。
4.有時候最簡單的照片是最困難的。
5.只有好照片,沒有好照片的準則。
6.攝影師必須是照片的一部分。
7.我覺得影子比物體本身更吸引我。
8.名著、音樂、繪畫都給我很多靈感和啟發。
9.我不喜歡把攝影當作鏡子只反映事實,所以在表達上留有想像空間。
10.我一生都在等待光與景物的交織,然後讓魔法在相機中產生。


[多圖預警]
不知道對攝影界有什麼影響,但卻無意中成了我這個小白光影和構圖的入門導師。
入門的時候看過一些他的作品,映像很深,並不經意間模仿學習,但我是今天聽聞何藩大師逝世的消息才知道自己之前驚為天人的作品是出自這位之手。

在數碼攝影課上,老師放過這幾張圖,像水墨畫一樣,意境我很喜歡

按說沒有長焦鏡頭拍不出月亮這樣的效果,我估計這張圖是ps的

在攝影筆記的課上,老師講構圖的時候,似乎用過這張圖為範例,記不清了,反正對這張圖印象特別深刻

畫面很簡潔,卻極富張力在一些公眾號還有知乎上也看過一些圖

不是什麼專業人士也說不出什麼道道來,個人很喜歡這樣的風格,看一眼就忘不掉了,很沉靜卻極富張力,可以讓人從作品中真正的感受到情緒和氛圍,比現在打著情緒旗號的新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謝邀。

何先生走好。何先生的造詣不用多言,我個人認為,世人對這位前輩褒美並無不妥之處。

如果拿同時代的人來比,何先生的作品也是華人攝影中少有的世界級影像。

至於說他的貢獻,其他的都不講,至少我自己還在看著先生的作品,學習他一兩個想法。指引下一代的攝影人繼續前行,這已經是巨大的貢獻。


他的作品對我影響挺大的

何藩先生走好。


影子的魅力


何老是我見過的第一位把光線運用得如此精湛的攝影師。構圖是基礎,光線才是進階!


要說是大師,更多的是時代意義以及對老先生的尊敬。何蕃的攝影風格來看,也是老派的,強調光影構圖,並且算不上最高級的那種。但是他拍攝的作品反映了上世紀初香港的真實寫照。並且何蕃一生很是傳奇,之後又投身電影,晚年拍不動了就開始用ps來合成照片。所以這位老者非常可愛可敬。


很崇拜何藩,我電腦屏保都是用他拍攝的照片,幾年前想買他的攝影集可惜太貴...去年在香港有他的影展,也是時間不允許沒有去...

我很想知道他是怎樣捕捉那些光和影,光和影在他的照片里都彷彿會聽他指揮,簡直太神了!

懷緬大師!


我應該不是攝影界的,還沒混進去,但他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位攝影師吧。
曾經剛學後期的時候,做了一張照片。

下圖我的,鳥和船是合成上去的。不要問我鳥為什麼這麼大,我會直接揍你。
最震撼的是下面這圖吧,簡潔的線條,大面積的光影

對我攝影構圖產生了不小影響。

我這張就是模仿的簡潔線條和明暗對比,500px上96分,(剛玩,比知乎粉絲還少)。

這張怎麼刪不掉。。。。手機端殘廢了


何老,光從一些文章看,是一個值得尊重敬仰的前輩。

這個日子討論這個問題,心底感覺不妥。
而且,儘管他一直被人提及的是沙龍的一面,他的照片絕非僅有光影,應該能從畫面本身看到他所表達。

對於其他的一些答案
嗯 怎麼說的呢。
何老94年移民,
我覺得一些評論,
一些機構難免炒作之嫌。


推薦閱讀:

音樂與書法有何相通之處?
拍照有哪些男女合作很有趣味的動作?
中國書法、山水畫等藝術作品在最後落款(印章)有什麼講究?
如何用彩鉛畫星空?
如何看待柳天然舉行「我的行為你做主」藝術活動?

TAG:藝術 | 攝影 | 攝影師 | 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