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東西不能超前造出來?

看了原來的問題和回答,斗膽編輯補充一下:大家回答的都是科技樹什麼的。那CPU呢?既然工藝和技術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為什麼interl的CPU非得從賽揚單核1.5g到奔騰2.0再到現在的I7四核…而不是一上來就搞I7?架構上和性能上不能一開始就規劃好代級,直接超越嗎?(不考慮擠牙膏戰略)

—————一下為題主原來的問題————

比如像ak47是1947年發明的,但是為什麼不能在47年之前造出來,造一把ak47的材料應該在幾百年前就有了吧,還有好多東西都是可以造出來的,為什麼不能早點造出來呢

如果說ak47的製造工藝讓它不能提前造出來的話,那麼相鄰兩代汽車的外觀應該不存在製造技術上無法逾越的鴻溝,為什麼也不能提前造出來呢?新一代的汽車的外觀是改進了還是僅僅改變了呢?同樣的,軟體的UI為什麼不能直接在圖形界面初始時就進行扁平化設計呢?


題主你參加過金工實習嗎?

我們金工實習是按照這個步驟來的:第一天,一人發一塊鐵,鋸子鎚子不限量,用一天時間隨便加工一個東西出來。我們忙活一天累成狗,也就做個又丑又簡單的小東西出來。
第二天,教普車和普銑。感嘆科技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用普車車一個圓台又好看又省力。也就花了10分鐘。前一天一天都干不出來的活,幾分鐘搞定。
第三天,教數控銑和加工中心。前一天要用力扭把手才能幹的活,敲敲鍵盤就能幹,從加工到清潔一鍵完成。最重要的是,像我們這些新手也能做到連續加工幾十塊一模一樣的成品。這一點是用普車無法做到的(對只有一天經驗的人來說)
第四天,介紹3D列印。加工一個無比複雜的東西也只需建個3D模型。比數控銑的操作系統又要簡單一個數量級。


所以啊題主,即使你是個天才,提前畫出了某東西的製造圖,別人也造不出來啊。

還記得鋼鐵俠電影裡面托尼老爹那句話嗎?「我受制於這個時代的科技」。也就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說這句話吧。


你們知道嗎,古希臘時期工程師希羅發明了蒸汽機,比瓦特早了幾千年(瓦特改良)。

你們知道嗎,希羅還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動售貨機,只要投幣就自動流出聖水。

你們知道嗎,中國古代的名將韓信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速食麵,比日本早了兩千年。

你們知道嗎,是達芬奇最早發明了自行車,一直到十八世紀才由修道士整理當初的文稿時才發現,而之後又過了很長時間才被人打算造出來。而中國在明清時代也有人發明了自行車,只是當時中國人並不重視。

你們知道嗎,為什麼這些發明明明很早就被提出,但是過了這麼久才火起來?

因為生產力。

以蒸汽機為例,古希臘時期並沒有發明出高效的煤炭燃料,而且在落後鬆散的農植社會也沒必要造這麼奇怪的東西來提高生產效率,農婦和奴隸每天也就紡那麼點兒線,就算造出了蒸汽動力的織布機,沒有足夠的線也沒什麼用。希羅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這東西應該是有用的,但是能有什麼用,他實在是想不出來。

同樣的,自動售貨機也就停留在偽裝神跡的階段,畢竟當時的人想買東西直接去集市了,攤位都有人看著,沒忙到非得造個全自動的設備幫忙的地步。

韓信發明的速食麵當時是做速食軍糧用的,除了軍隊偶爾應急一下,除此之外也沒別的用處,古代生活節奏沒那麼快,這種面做起來又費功夫,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實在沒必要折騰。

自行車就更不用說了,不如馬跑得快,還得費勁兒蹬,城裡人來人往街道曲里拐彎不好走,城外都是泥土路容易崴泥,能幹什麼用?更不用說以前城鎮規模小,城東城西走著去用不了幾分鐘,何必這麼著急呢?

很多東西不是說不能超前發明,而是即使發明出來了也不過是空中樓閣,沒有配套的生產體系支持,你秦朝造出宇宙飛船來又能給誰坐啊?

更新:最後再補充給大家一個很悲傷的故事,幹將莫邪在有些故事版本里是夫妻殉劍,據說當時有些鑄劍大師南山採得利金,但是爐子燒不化,所以想出了以身殉劍的悲壯法子,最終天兵方成。以致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都認為想要鑄造好兵刃就非得需要獻祭鑄造師的精血不可。

但是後來有人就發現,其實撒點兒熊的油脂糊弄糊弄就可以,再後來有人發現,不用燒木頭改用煤炭就行,再後來有人就發現,當初發現的所謂「利金」,後來被命名為鐵。

封建迷信害死人。

韓信那個經網友提醒是「踅面」。


破千了,感謝大家捧場
————————
AK47可以在47年造出來,也可以在46年做出來,也能在48年做出來
但它就不可能在1847年做出來

不錯,這些材料早就有了,鋼鐵還有木頭,起爆葯還有鉛質子彈

但是
鋼鐵的純度夠嗎?
標準化生產線有嗎?
表面工藝會做嗎?
加工精度能達到嗎?
膛線會拉嗎?
子彈起爆葯的爆炸速率能達到嗎?
..................?

47年的東西46年做要的是運氣
21世紀的東西20世紀做要的是巫術


從製造來說,複雜機器的關鍵部件必須高精度,否則各個部分之間就無法配合運轉。

而製造高精度的部件只有兩種可能性:

  • 1 高級工匠手工化製作,用極高的廢品率來製造少數合適部件。
  • 2 用機械製造,再用量具校準。

前者的成本太高,只能製作工藝品和玩具,沒法進入主流經濟領域。後者才是正途。

但問題是……製造高精度的部件本身就需要複雜的機器和高精度量具。如果機器和量具有誤差,產品就有問題,即上一代機械的精度和誤差都會「遺傳」給新造的機器。最典型的例子是哈勃望遠鏡:

鏡片的生產商珀金斯——埃爾默公司(Perkings-Elmer)使用了一個有缺陷的光學模板來生產如此精密的鏡片。具體原因是,在鏡片生產過程中,進行檢驗的一種無反射校正裝置沒有設置好。校正裝置上的1.3mm的誤差導致鏡片研磨、拋光成了錯誤的形狀,但是沒人發現這個錯誤。

貌似問題進入了死循環——要造複雜機器,沒有高精度零件,高精度零件又需要複雜機器製造,複雜機器也需要高精度零件……

所以,只能用螺旋上升的模式製造機器——從手工業開始,製造一台低精度機床,先實現用低精度機床製造自身,降低這個精度級別的機械成本——成本足夠低之後,用最好的機械和工人,試探著提高一點精度,製造出精度和複雜度高一點的機床生產許多廢件,浪費巨大也在所不惜,然後用下一個精度的機床再重複這個過程——在機械行業普及新精度——付出巨大代價升級精度——普及下一個精度水平的機械——再升級……

總而言之,工業革命的要害在於機器造機器。第一代能製造自身的機床和蒸汽機(提供加工金屬的能量)結合,讓我們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但從手工業到今天的精密製造再到電腦晶元,我們每上升一個精度水平,製造業都得在歷史的軌道上循環幾圈,付出巨大代價才行。所以,就算不考慮設計問題,先進的產品也只能在符合自己精度的時代出現。在某個精度的機械沒有普及之前,就算思路再好,產品也是沒法(批量)造出來的。


說點關於GPS的事情:

現在幾乎所有手機都有GPS,

根據狹義相對論,衛星的原子鐘每天要比地球上的鐘慢7微秒 ,

根據廣義相對論,衛星的原子鐘每天要快45微秒,

綜合一下,衛星的原子鐘每天大約比地面鐘快38微秒。

如果沒有廣義相對論, gps系統每天將累積大約10千米的定位誤差 。

然後,

GPS是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的,

第一顆衛星是1957年上天的,

廣義相對論是1916年發表的,

狹義相對論是1905年發表的,

再往上追溯,廣義相對論需要的黎曼幾何是19世紀中期提出的幾何原理,

繼續往上甚至可以追溯到歐幾里得。

所以你看這個世界上是存在科技樹的。

======================================================

之前,有人在知乎發過這張圖,我覺得放這個問題下也很合適。

優酷的視屏如下:

Thomas Thawaites:我怎樣從頭開始做烤麵包機


樓主對現代重工業背後的資本積累和技術發展一點概念都沒有:就拿汽車上一層薄薄的汽車鋼板來講,光生產它毛坯——冷軋板的大型軋機光設備重量就是以萬噸計的;目前汽車廣泛使用的深沖熱鍍鋅IF鋼已經是第三代了,第一代IF鋼是20世紀70年代的產品。換句話說70年代以前那些方頭方腦的汽車做不成今天的流線型,就因為沒有這種鋼材——這種鋼材的背後是鋼鐵工業在爐外精鍊比如真空脫氣技術上的飛躍,對鋼鐵中微量元素化學物理行為的深刻研究,通俗的話講連電子顯微鏡都沒有的時代搞金相分析基本靠蒙。

就是最大路貨的水泥,目前主流工藝,帶預分解爐的水泥迴轉窯要七十年代才搞出來啊。


我就說我親身經歷的一事。2007/2008年參與的一篇論文Data-Parallel Octrees for Surface Reconstruction,歷經波折,直到2011年才發表。其中就包含了「不能超前」的原因。

首先,那篇論文是基於一個之前的工作,2006年的Poisson Surface Reconstruction。在那之前沒多久,Poisson的方法才被引入圖形和視覺界。能在06年就用到surface reconstruction上已經算很迅速了。Poisson Surface Reconstruction用的是串列計算,一切都在CPU上做。重建一個模型需要2分鐘。而我們的工作把整個演算法改成可以並行的,搬到GPU,預計只要1秒,有100倍的性能提升。其中需要解決大量從來沒人試過的並行化問題,比如用GPU建立Octree、在GPU上做大規模線性方程求解、在GPU上做不規則數據結構。而這些每一個步驟都做完之後,雖然能用但慢的要死,好需要大量針對GPU的調整,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最後,我們甚至超過了預期,重建一個模型只要0.1秒。


也就是說,這裡至少要有兩個前期的工作需要準備好,我們才能做這件事情。第一是Poisson Surface Reconstruction,沒有這個,就缺乏方向。第二是GPU的軟硬體發展,沒有這個,就缺乏平台。而這些都是在06/07年才成型的,更早的話搞不了。


那麼,為什麼07/08年就做好了,但11年才發表?因為期間被拒了好多次。


第一次,主要是因為審稿人不懂GPU。當時GPU剛開始發展,別說做表面重建的人,就連做離線渲染的,也剛開始把東西搬到GPU。審稿人有個誤會,覺得把一個演算法搬到GPU,就只要把代碼rebuild一下就好。所以覺得我們的論文是渣渣。拒了。


第二次,理由同前。


第三次,老黃的CUDA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人知道了搬演算法也要做大量並行化和優化的工作,不是個simple naive的事情。所以不在刁難GPU的部分,而是再說既然掃描一個表面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花2分鐘重建和花0.1秒重建,有關係嗎?


...


第N次,Kinect出來了,大家發現,掃描一個表面也可以幾秒鐘就完成,那麼,花0.1秒重建才有意義,等不了2分鐘。這才都服氣。


所以,萬事俱備,得到2010年左右。超前的話,各種問題。


別的製造業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可以回答下圖形界面扁平化為什麼不能超前實現

背後的原因是顯示器的能力問題,包括 解析度和顏色數。

在圖形界面設計風格上軟體業兜了個大圈又回到了遠點

看看這個DOS下的 微軟的Editor,是不是很扁平,沒有邊框沒有陰影沒有圓角,非常平。

但這不是微軟刻意這樣的,而是當時的設備的能力限制

雖然軟體界面上寫著,Copyright 1995 實際上這個軟體應該是90年以前就有了

那時只能用16色甚至只有灰度的顯示器,如果要照顧單色顯示器達到一致的顯示效果,那麼只有黑(0,0,0) 白(255,255,255) 深灰(128,128,128) 淺灰(192,192,192)四個顏色可以用,括弧里是 RGB值。而且是字元界面,而非圖形界面,字元界面只能用25行80列的字元來拼界面,所以只能這樣了。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6/66/MSDOS_Edit.png

過了幾年,少量彩色高解析度顯示器普及了,顏色數最高到256色,解析度達到VGA(640x480)。為了照顧部分16色顯示器,所以Windows 3.1還是主要用16種顏色。由於解析度和顏色數增加,設計師們被壓抑多年的設計慾望得到釋放,迫不及待地用兩條不同顏色的線條來裝飾按鈕,正所謂3DButton,按下去還有凹陷效果,其實就是換了邊框顏色。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7/73/Windows_3.11_workspace.png

這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界面都是直角的,並不是設計師們領悟了 Metro風格的精髓,而是解析度太低,導致畫出的圓角看起來是鋸齒狀的,如下圖

http://a.jstxdm.com/d/file/content/2017/01/586efcf072eeb.png

然後時間到了 90年代末左右,顯示器已經發展到了 真彩色(1600萬色),解析度至少有1024x768。 設計師們發現終於不用在 16*16的小框框里用16色逐點畫圖標了,可以畫點有真實感的圖標了,於是

圖標從這樣

http://www.alixixi.cn/upload/image/design/2010-8/201082915244140831.jpg

變成了這樣:

http://img.zcool.cn/community/0331941554c76fe00000158fcd21992.jpg

但是設計師的慾望還是被壓抑住一大半,因為圖標只能到32x32,如果用48x48則太大了,需要等後來 1080p的顯示器出現。

那麼這時候為什麼沒有出現扁平化設計呢?因為解析度還是不夠,在iPhone4出現視網膜屏幕之前,顯示器的DPI都很低,一般在 96DPI到 125DPI之間,而視網膜屏要300DPI以上。

由於扁平化設計不可能都用直角邊,不可能只用橫豎兩種線條,必然有斜線和曲線,但是解析度不達到視網膜水平,斜線和曲線就會有鋸齒,即使採用了抗鋸齒演算法也還是能看到邊緣模糊。

比如:上圖那些彩色圖標,邊緣都是不平滑的。具體看下圖,雖然有網路圖片有損壓縮的問題,但是可以看到圓角有鋸齒狀。

https://encrypted-tbn1.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FF5zrW5gD9oQWeJmuBAXKteyO00gBHbZ6GO2NLgib4oj5_el2

扁平化風潮是從iOS 7開始的,iOS7是2013年底發布的,同時發布的還有 iPhone5s,那時iPhone4以前的手機基本淘汰差不多了,視網膜屏幕基本普及,至少在iOS設備里普及了。

扁平化的界面設計風格是只能在高解析度屏幕普及後才有可能出來。

所以軟體UI不可能一開始就是扁平化設計,受顯示器能力制約,那麼高解析度顯示器能否超前造出來呢,那個受更多顯示器製造工藝的限制,即使你超前造出來了,那麼高解析度那麼多顏色,CPU做圖形渲染計算能力完全不夠,直到今天如果沒有GPU的圖形加速,純靠CPU根本無法支持1080p以上的解析度,而像樣的PC GPU要到2000年以後才有,成熟的手機的GPU則要等到2008年以後。

=======================================================

評論里說iOS7涉嫌抄襲Windows的扁平化的人是一點時間概念和邏輯都沒有的

Windows的Metro風格是隨著 Windows8 發布的,發布時間是 2012年10月26日

而iOS7的發布時間是 2013年6月10日

你們是想說,蘋果看到Windows搞了扁平化,就用了7個月的時間抄襲了一個嗎?你也太看得起蘋果的開發效率了。

實際上設計風格的走向在設計界很早就開始研究和探索了,應用到具體的產品里只是看產品的功能需求和硬體環境是否合適而已,不存在誰借鑒抄襲誰的問題。而把某個設計風格帶到產品並且使它流行的必然是一個影響力大的成功的產品,在這方面iOS7遠比Windows 8成功,Windows8 簡直就是又一個Vista,到了Windows10 才勉強挽回一點聲譽。時至今日Windows7 仍然是佔有率最高的版本,而iOS6基本消失了,所以從用戶的接受程度看,成敗顯而易見。


======================================

回答下評論區 @深藍 這位用戶的質疑。

談談為什麼扁平化比擬物化設計更消耗性能。擬物化的設計下,圖標裝飾等設計元素內容比較複雜,所以這些圖形素材都是人工繪製好,保存成點陣圖,然後顯示在界面上的。這樣做的問題是,無法應對多種不同的解析度/DPI,無法做到任意平滑縮放,所以一般都是提供多個不同解析度的圖片資源,這樣做的好處是渲染簡單,只是貼圖和Alpha混合,性能比較高。

而扁平化設計里,設計元素為簡單有規則的圖形和線條,設計元素保存為矢量圖就變得可行了,矢量圖的好處是可以隨意縮放,旋轉,不會變模糊不會有鋸齒(只要DPI夠高),流暢酷炫的2D動畫效果也變得可行了,但是矢量圖的渲染需要更高的圖形性能。

這就是為什麼圖形性能夠好才能用上扁平化,扁平化的風格配合高性能圖形硬體才能發揮出更好的效果。所以扁平化註定比擬物化要出現得更晚。


關於扁平設計的解釋漏了一點很重要的內容。

DOS時代的UI是扁平的,是因為當時滑鼠操控還不普及。

Windows 3.0-Windows 7的界面元素一直都是立體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是為了讓「滑鼠點擊」這個動作看起來更明確。

扁平化風潮背後一個很重要的推動力是觸摸化操控普及後,UI設計師們發現不需要在屏幕上把「按下」、「鬆開」的過程展現得那麼具體了,因為反正都會被手指遮住。


因為科技樹要慢慢點,前面的科技沒有點後面的點出來也是沒用的垃圾。而且跟打遊戲不同,真實世界裡你沒有上帝視角,根本不知道科技樹長什麼樣子,很可能亂點,點錯,導致點了很久才發現是白耽誤功夫,後果可能很嚴重。

舉個我很喜歡的例子,日本在70-80年代是很牛的,經濟騰飛科技進步,大有趕超美國的勢頭,當然大家都知道廣場協議的結局,但從科技角度看,點錯科技樹也可以說是日本失落的開端。

在70年代,日本開始大力研究機器人技術,這個可以參考下面:

作者:Yifan Hou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334341/answer/440255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戰後日本為彌補地小人少的弱勢發展工業,開始大力投入工業機器人發展。
以下摘自李紅《日本的工業機器人為什麼發展特別快》
「根據日本工業機器人協會副主席及常務副理事長米本完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1973年lO月爆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追使日本不得不降低其經濟增長速度。其結果是,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程度大大緩解。但是,較高的石油和其它自然資源價格導致商品價格大幅度增長.勞動力成本隨之提高要想抑制這種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就需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政府積極鼓勵私人企業向自動化領域投資。
第二,日本人口每年的增長率為1.1%,但是由於人們都想接受高等教育,使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始終停留在0.7,這就需要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以滿足國民經濟3的年增長率.特別是製造業,勞動力的增加是沒有希望的。截至1992年l1月,熟練工人的短缺程度達到174.1萬人,儘管當時日本還處於經濟衰退時期。為了將年輕人吸引到製造行業中,就必須改善艱苦、骯髒和危險的工作環境,創造舒適的工作空間,滿足工廠不斷增多的白領工人的要求。
第三,為了避免危險惡劣的工作環境導致的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需要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因此.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就大大增加。
第四,日本的勞工組織大多不是行業工會,而是跨行業的工會或者是在一家公司基礎上組建的工會.因而,比較容易採用工業機器人及重瓿安排工人。
第五,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以微機為基礎的控制技術和機器人結構的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的提高。
第六,日本政府自80年代起就採取推動工業機器人的普及和促進研究與發展的政策。」

所以,整個日本在70年代開始就大力投資於機器人產業,從很多動畫上也可以看到,日本人對於機器人的熱衷。

但是,可惜(??喜??)的是,至少從目前看來,機器人這個科技樹還太早了點,雖然日本花費了無數資源試圖點亮它,但現在更多還是機械臂或高級玩具這樣的級別,離夢想中能大規模替代人類勞動的機器人還相差甚遠。福島核電站的檢查用機器人也「死」在裡面出不來,更說明這個還很不成熟。

與此同時,美國在70年代到90年代主要點亮的是互聯網科技,效果大家顯而易見。點錯科技樹是可以影響國運的,尤其是對小國,資源相對有限,一旦點錯,我們只能。。。。喜聞樂見??

從現在看,沒有真正的人工智慧出現前,機器人還不可能大規模替代人力,所以也許日本就是早點了100年,到2070年也許條件就成熟了。。。當然可能還能早點,畢竟大家都沒有上帝視角。


比爾蓋茨: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十幾年前我是發布過平板電腦的。。。

評論區有朋友提到蘋果的牛頓,這個我倒是不了解,見仁見智哈


建議你看下《臨高啟明》,裡面對各種工業產品的製造有著詳細描述。一個今天看起來簡簡單單的生理鹽水、葡萄糖溶劑都是成套工業的產品,缺一環也不行。但是一旦建成了成套工業體系那麼種種工業品也會馬上賣出白菜價。雖然只看了一百多章,但是我心裡是對太祖這老一輩能克服辣么多的困難讓中國建成成套的工業體系感動不已。


超前 這個詞,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說本來應該在2000年造的東西,我們放到1900年是不是能造的出來?

第二層,是說本來1900年就應該有的東西,為什麼到2000年才有人想到造出來?

這兩個任意滿足一個,應該都是符合題主的意思的。

第一層的超前是不可能達到的。原因很簡單,因果論。如果條件不充分,是不會產生任何結果的。

第二層要分情況討論。

一種是我們事後諸葛亮,回過頭髮現,萬事俱備為什麼就是沒人做?然而事實上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因為任何東西的發明都是由需求驅動,有需求,就會有冗餘的資源投入進去。二十世紀物理學兩朵烏雲,沒有你愛因斯坦看,也會有恨因斯坦來研究。作為個體,可能改變世界是失敗的,但是作為人類的需求,作為一個群體,還是有相當的可能性在一段時間內把問題研究出來 -- 只要它的條件已經具備。

還有一種,是我們根本不知道錯過了什麼。我認為這種是可能存在的。但是因為科技樹之間的聯繫是極為複雜的結構,長成今天這樣,很難估計到底有多少是必然的因素多少是偶然的因素。所以可能有些節點被深埋在科技樹中,它們本來也是有機會的。

但是這種超前能否成立我們很難判斷,因為一旦科技樹上的節點有細微的變化,整個社會形態和科技樹就可能會發生劇烈改變。

比如說如果1960年代突然發現一種技術可以讓火箭低成本的發射,也許我們現在過得就是行星際的生活了。

但是那是怎麼樣的科技樹我們不知道,也很難倒推回來說我們到底漏了哪個應該超前的技能點,比如說火箭重複發射這種技術。也就無從知曉又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導致這一技術直到今天才生效。


這看起來是一個邏輯問題,其實是一個哲學問題。

人的認知盲區分為兩部分: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以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當然也會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但那類似於《三體》中的猜疑鏈,對於人類自身而言沒有理論上的應用價值)。

發明也分兩種:一種是改進現有的東西解決問題,一種是創造新事物解決問題。

前者對應第一種認知盲區,後者對應第二種認知盲區。

當人們意識到馬和鴿子比人傳播信息的效率更高的時候,便有了驛站和飛鴿傳書。但人們意識不到電磁波效率更高,甚至壓根不知道什麼是電的時候,那麼也必然發明不出iPhone。

不要說已經掌握電報技術的十九世紀的人們想像不到智能手機的存在,就連普及大哥大的二十世紀末,也因為數字信號和網路沒有普及,無法把iPhone發明出來。

2000年的人們無法發明出來iPhone,但是第一代iPhone卻在2007年發布,所以題主你看,不要說橫跨千百年的鴻溝,就是不到十年的時間,在發明上也是一道無法被逾越的天塹。

人類的科技發展就像是一棵大樹,沒有軀幹就不會有枝椏,而只有當枝椏長成新的軀幹時,新的枝椏才有可能產生。

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個荒謬的理論和任何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任何的不切實際,都有可能鋪墊出一個嶄新的未來。


舉個例子吧。

卡尺。

根據現代出土的文物,王莽時期,我國就有了(只是卡尺,而非遊標卡尺)。

卡尺的目的,是為了更精準的測量。

但你看那時候的製造工藝,自身的誤差已經很大了,徒有卡尺的樣子,卻達不到卡尺的目的。

再退一步說,即使這個卡尺的準度很高,但在當時的鍛造水平下,能量出很精確的數值又有什麼用呢?根本達不到那個級別的鍛造工藝水準。

所以這項技術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沒有取得任何發展。

再比如,遊標卡尺目前公認的是1631年,由法國的數學家維尼爾·皮爾發明。但是受制於當時的加工技術,他有沒有製作出來,也受到世人的懷疑。

有了原理,過了200多年,直到1851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夏普公司創始人布朗·夏普製作了第一批四把0-4英寸的遊標卡尺,其精度達到了0.025毫米。

(謝謝大家關於精度0.001的指正,此處修改)。

到了1973年,瑞士TESA工具公司發明了帶表卡尺,精度達到0.02毫米。

直到1980年,日本三豐Mitutoyo公司,生產出世界第一把電子數顯卡尺。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並不覺得這是一個關於技術發展的問題。

事實上,用邏輯(或者物理)上的可能世界,可以很簡單地解釋這個問題。

(請原諒靈魂畫手的繪畫技巧)

「超前」取決於你在時間流中觀測的方向。當你的觀測與時間流同向時,你看到的是晚於一個節點的世界,而當你的觀測與時間流相反時,看到的是早於這個節點的世界。

問題在於,時間是不可逆的,在每一個節點到來之時,它之後存在有無數個可能世界,而它之前卻只有一個可能世界了。

所以沿著時間流的方向,會存在無數種可能(但某一個事件可能在極多的可能世界都會存在),任何事物被創造出來都不是必然的。

而逆著時間流的方向,你只看到了一個可能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任何已經被創造出來的事物都是必然被創造出來的。

所以,「它沒有更早被創造出來」,僅僅是因為在它被創造出來的那個時間節點,才進入了存在有這個創造物的可能世界,而在這個節點之前,還存在有無數個它不會被創造出來的可能世界。

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假設2100年強人工智慧被製造出來。那為什麼它沒有在2099年被製造出來呢?

因為至少存在有一個這樣的可能世界:在2100年創造出強人工智慧之前,地球因為小行星撞擊已經毀滅了。

而只有到了2100年強人工智慧出現的那個時間節點,我們才有機會站在時間流里向回看來,不痛不癢地說:人類毀滅這種事並沒有發生嘛!


我先問幾個問題,槍用鉻鉬鋼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使用無煙發射葯的銅殼定裝彈是什麼時候?可靠的旋轉閉鎖機構和導氣系統是什麼時候?

以上這些姑且不算,AK47到成本更低的AKM都經歷了諸如衝壓工藝的改進等許許多多的諸多問題,這又涉及到車床在內的一大堆子工具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現實世界是有科技樹的,而科技樹與科技樹是相互影響的,所以想要ak47提前五十年出現,你需要的是把整個工業系統提前五十年


沙子存在幾十億年了,為啥最近幾十年才出來晶元呢。。。


題主的邏輯嚴重有問題啊!

其實每種東西都是超前造出來的啊!如果AK47是1937年造出來的,你又會問為什麼不是1927年造出來。所以AK47就是超前造出來的。

以前還碰到過一個類似的問題,有人問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為什麼不是十里一徘徊,為什麼不是向西南飛?哈哈,其實早時候曾寫過向西南飛,十里一徘徊,因為有人這樣問才改的,已經改了無數次了。


其實很久以前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的問題是能否在一戰或二戰前搞出AK來,討論的結果是或許能弄個看著像的,但是大概率超重,最後弄出來個類似BAR的東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整個戰術體系中中間威力槍彈還不能取代全威力彈,另一方面就是發射藥水平、冶金處理和機加工水平(比如衝壓加工的力度和精度等等在二戰中才能滿足大規模槍械製造的要求)還有所欠缺,為了達到指標必須付出重量代價。

這還只是十幾年的差距。往回看幾百年間:
冶煉技術從熟鐵到合金鋼,
制管技術從卷熟鐵皮到無縫鋼管,
從滑膛到線膛,
槍機組件從鐵匠鍛打的火繩桿燧發機到車銑切削乃至衝壓加工熱處理的長活塞導氣式自動槍機,
彈簧從手工燧發機板簧到多股復進簧
發射葯從散粉黑火藥到顆粒黑火藥到壓制黑火藥到硝基無煙火藥,
發射藥包裝從牛角火藥壺到紙包彈到銅底紙筒彈殼到銅皮卷制彈殼到拉伸成型整體彈殼,
擊發方式從火繩引發到燧石火星引燃發射葯到雷汞火帽到邊緣發火到彈殼中心發火底火,
彈頭從球形鉛彈到米尼彈到圓頭長鉛彈到尖頭被甲彈,
最後,專用機床取代了鐵匠的鎚子,流水線取代了作坊……

每一項差距都是一代代學者和工程師克服萬難彌補的,每一個技術門檻都是物理、化學和機械工程的一級級階梯爬上來的,就算有穿越者掌握了一些核心概念,它又能把這些台階補上幾個呢?

一個在幾百年前試圖造出AK的人終究會發現,它要造的不是一桿槍,而是要建設一整套現代物理化學理論體系和一整套現代冶金、化學和機械工業工程體系,是建設幾百年的工業化文明……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時間 | 邏輯 | 中二病ちゅうにびょう | 科技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