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們真的懂動漫嗎?理解偶動漫這個概念嗎?
我果斷放棄飯碗,過來給題主解惑。
主要是看道友們整天「動漫偶像劇」這樣形容霹靂,真的三斤老血吐一地!
偶動偶最開始是美國人喊的!後來捷克的木偶動畫從業者為了振興產業借過來然後霹靂也拿過來,再然後國內也用。
全世界都用偶動漫,心疼黃公子一秒。
偶動漫其實從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就開始發展,然後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3D動畫的興起極大衝擊了木偶動畫(即定格動畫和特攝)的技術市場,後來2D動畫又搶走了觀眾。
中國在1955年拍攝了第一部偶動畫《神筆馬良》其後更有《阿凡提》、《孔雀公主》、《鏡花緣》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還有一部陶瓷動畫《海公子》根據《聊齋志異》改編。)
美國在1907年便有了偶動畫,(《鬧鬼的旅館》、《神奇的自來水筆》等)後來比較出名的便是《殭屍新娘》、《小雞快跑》、《超級無敵掌門狗》、《科學怪狗》等。
捷克的偶動漫跟中國台灣一樣,也是由傳統表演發展而來。
後來在官方扶持下,便出現了「毛絨絨兄弟」動畫。
大家有條件可以看一下《捷克年》和《好兵帥克》這兩部藝術價值比較高的捷克偶動畫,還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偶動畫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日本也有偶動畫,不過他們歸類為人偶劇,比較出名的便是《紅孔雀》和《新八犬傳》。
人偶劇在日本也是一項比較流行的表演形式,因此《東離劍游紀》為什麼沒有撲街。
英國偶動畫比較側重與幼教例如《小羊肖恩》、《花園寶寶》。
其實偶動畫是定格動畫的一種,所以可以理所當然稱偶動漫,用來推廣。
前幾年,國內還有一部偶動漫叫《木木部落》聽說還出口了。
由於定格動畫式微,這也難怪道友們理解不了這一概念。
不過嚷嚷著傳統的道友們,從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開始就已經背離傳統了。
既接受不了傳統布袋戲表演,又無法接受電視布袋戲和偶動漫,是不是找事?
至於道友們的動漫水平,真的不敢恭維,其實他們說「動漫偶像劇」時,我已經知道他們想說偶像動畫片。
說段題外話:
戲偶關節活動的發明者是法國的愛米爾·科爾。(最早使用作品是《小浮士德》。)
讓·班勒維和雷內·貝特郎結合了雕像和木偶的特色加上戲劇性的活動照明效果,開闢了木偶動畫的新方向。(最早使用的作品是《藍鬍子》)
至於偶吐血流淚斷肢斷首,是東歐偶動畫先鑽摸出來,其後美國日本完善。
(本人對於定格動畫只是興趣使然,如有錯誤,請文明指出。)
說到底,我們接觸的布袋戲已經和傳統背離很遠了,而偶動漫只是對布袋戲一個新分類而已,
話說布袋戲是因為早前除了四肢和頭,身體是個不帶,戲也因為是戲曲的形式,
現在佔了拿一點?偶是人偶木偶,形式上又更貼近動漫,幹嘛不能這麼叫?
謝邀。
我看動漫,也看偶動漫,也看電視布袋戲。
就醬。
從你說出「動漫」這倆字來,就知道你反正是不懂。
自問自答有意思?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霹靂天命之仙魔鏖鋒》?
※素還真死透了你們還會繼續看霹靂嗎?
※論霹靂與金光歌曲的歌詞,哪個更好點?
※這裡有沒有霹靂道友,大陸的霹靂風刮不起來么?
※看霹靂布袋戲應該從哪部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