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情使你不再畏懼死亡?

你會害怕死亡么?
和同學聊到這個話題,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還年輕,所以我們對此都非常恐懼。
想了解一下,大家是怎麼看待死亡這個問題的,又是什麼事使你不再畏懼它的呢?


有兩件事對我的生死觀有很大的改變。

第一件是我祖父的去世,我祖父是個年少的時候讀過私塾,之後自己到瀋陽求學。算是老輩後比較有文化的。我小的時候他著意於培養我琴棋書畫,後面三樣是堅持學了一段時間的,琴這個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因為我實在是半點這方面的天賦都沒有。我的學前教育基本上是我祖父一手包辦的。培養了我這一生絕大多數的愛好。

後來我上小學之後我祖父身體逐漸衰弱,但是即使在醫院治療的時候,即使一整天躺在病床上打點滴,始終衣衫整潔,頭髮梳得一絲不亂,讀書看報聽京劇。到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祖父去世,當時家人要送他去醫院,我祖父說不去。在家養了幾天不見好轉,親戚朋友都來探望,到了臨終的最前一天,我祖父說,把給我準備的衣服拿出來我換上吧。家人都勸,說人不是還在么?怎麼能現在換衣服。我祖父堅持把衣服換了,家人哭成一片。我祖父叫他們都退出他的卧室,只留我自己在他身邊,拉著我的手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沒有成就不要浪費時間去給他掃墓,有成就要第一時間去墓上告訴他一聲。

第二天中午,我祖父叫我大姑扶他坐起來,這時候家裡幾個信基督教的長輩有勸我祖父信教,她們都勸了我祖父幾年了,我祖父才來沒答應過。當時那幾個長輩用非常迫切的目光看著我祖父,盡其所能的勸說,我祖父笑了說,那就信吧。於是她們打來水簡單的給我祖父做了個洗禮。之後不到10分鐘,他望著我說了句什麼,聲音很小,我聽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能感覺到和猜測到,他說的是「別哭」,就坐著離開了。

那之前我一直在電視劇和電影里看到人去世的樣子,我總以為離開人世是一件痛苦掙扎的事情,直到我祖父的離去,我才知道,人可以走得這樣安詳。我祖父的整個葬禮,我很難過,但是真的沒有哭的慾望。從那之後再有親人離世,我都沒哭過,因為我已經知道,死亡不是可怕的事情。

第二件是去年年底,我從菲律賓趕回來參加我最好的朋友的婚禮,早早訂好機票和行程,買了禮物。就等登機回國,但是就在登機日期的前兩天晚上,做了一個噩夢,夢見我自己坐的飛機墜毀了,醒來清楚的記得每一個場景。這種事在一向看重預兆和夢境的中國人來說,是極其讓人不舒服的。但是我仔細想了一下。馬尼拉尼諾機場的布局和我夢裡的場景完全對不上,而且降落的白雲機場也對不上。我本身也不是很迷信的人,再改機票就趕不上朋友婚期了,於是我收拾收拾就準備走了。

到了機場發現顯示牌上沒有我的航班時間和信息,去問了一下,工作人員說這班航班從2號航站樓走,就是我經常走的一號航站樓的後面那個。於是我拖著行李箱出來,時間還很早,晚上也是難得的涼爽。我就自己慢慢走過去的。走到一半的時候我一抬頭,驚出一身冷汗。前面那個塔台就是我夢裡場景的縮小版。那一刻我真的被嚇到了。但是最後幾經考慮,我還是按時登機了。

在機艙里坐著等待起飛的過程里,我一邊仔細整理自己的衣冠,一邊在想如果一切真的像夢裡一樣,我有什麼特別遺憾的事情么?結果我發現我有一大堆遺憾以及想要做而沒去做的事情。我想如果我能活著走下飛機,我會好好把我害怕的,遺憾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從飛機啟動開始我就閉著眼睛什麼都不想了。

當然,最後證實了夢境和迷信和不可信的東西,但是我經歷了一次心理上的折磨,人比以前要勤快好積極的多了。

總之,對於生死,我最喜歡的還在弘一法師李叔同先生在臨終之前的那四個大字——悲欣交集。

其實死亡也沒有多可怕,死的時候有很多遺憾和沒完成的事情也就那麼回事,我唯一有些擔心的是,怕在死前被病痛折磨到沒有尊嚴,但是那又能怎麼辦呢?人生從來就沒有過完美。


作為一個中二青年,我曾陷入過對死亡這終極命題的思考,並且對死亡充滿了恐懼——死亡意味著你全部的一切,你的意識你的思考你的愛你的恨全部都化為烏有,這個美好的世界你再也無法感受。而更可怕的是,那種魂飛魄散的「虛無」。你徹底消失了,無影無蹤。
每當想起這種虛無,我都會陷入無盡的恐懼中,幾乎不可自拔。
現在我也偶爾會想到死亡,但是不再有那種無盡的恐懼。因為在被生活敲打了幾年後我慢慢明白——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所不能左右的。就像我愛上的姑娘不喜歡我,就像人一定是要死的。這些東西讓我痛苦,讓我抓狂,可是我毫無辦法,那我也只能承認並且面對它。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我的英語還沒背完,我要讀的書還有一打,我的論文還沒寫完,我還沒遇到一個愛我的姑娘……這麼多事情等著我去做,這麼美好的世界等著我去看去聽去享受,為註定要發生的事情去苦惱?開玩笑。
面對死亡,我想就是承認它,面對它,每天努力的工作,儘力的享受生活,做好「也許這是我活在世界上的最後一天」的準備。此時,我就不再害怕。

知曉人生的無意義和荒誕而不陷於絕望與無所事事,就是人類的偉大。


你們原是死的,而他以生命賦予你們,然後使你們死亡,然後使你們復活;然後你們要被召歸於他。(2:28)

我必以些微的恐怖和饑饉,以及資產、生命、收穫等的損失,試驗你們,你當向堅忍的人報喜。(2:155)

他曾創造了死生,以便他考驗你們誰的作為是最優美的。(67:2)

死亡是世界的常道,不單是人類,任何物都有死亡的那一日。

死亡僅僅是一個結束和開始的點,以前的作為和以後的報償才可怕。

++++++++++++++++
感謝題主的問題。讓我加深了信仰,讓我的步伐更加堅定。


更新-------死亡是無意義的,是無價值的。死亡是將人從活著的有意義有價值,過渡到死亡的與意義與價值。---------+-------------------------------------------------------------------------+++++++---+--

嗯,作為一個死過一次的人,不是差點死了,而是真死了,然後又活了的人。呃,邏輯好像有點不對啊……

我小時候,懂事了的年紀,有一天發生了一個事故(所有人都認為我挺不過來,包括醫生,但是我的家人沒有放棄),然後我就在醫院昏睡了幾個月,然後,我醒了,然後幾個月我出院了。

我的同學們沒覺得發生了什麼,各位看官可能也這麼覺得,他們只是看到我消失了大半年,然後又回來了,沒什麼變化,只是人顯得有些憔悴(我當時身體還在恢復期)。

那發生了什麼呢?失憶。

我醒來的時候,看到我媽,我知道那是我媽,但不知道我們之間發生過什麼。我只記得我爸,我媽,我爺爺奶奶,還有我最好的一個朋友。其他人,還有發生過的所有事,全忘了。

住院那段時間,有很多人來看我,我的親戚,我爸媽的朋友,關心我的鄰居,我的班主任代表學校,代表全班來看我。

然後舅舅說我那時候調皮,拔了他種的啥果樹,問我還記得不。啊,什麼。

然後爺爺奶奶外公來看我,哭的稀里嘩啦的。我看著我爺爺奶奶旁邊的那個老頭,這人誰啊?

然後叔叔來看我,說我調皮,在他家玩,額頭磕到了桌角,留了一臉血,把我嬸嚇壞了。說我大難不死,祖宗顯靈啊。這人是我爸親兄弟?

很多人跟我說以前的事,可是我都不記得,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我建立起了一個概念,"以前的我"。我在想,他是誰呢?他做過什麼事?他喜歡什麼?

然後治療結束,我回家了。我看到照片上的那個男孩,長得和我一模一樣,他手裡拿著玩具槍。他喜歡玩槍嗎?

我在床底找到了一個足球,他喜歡踢足球嗎?他和誰踢足球呢?

我翻出一個望遠鏡,這是他的嗎?他用這個看什麼?

……

小孩的生命力和適應力總是非常強的,隨著身體的漸漸好轉,和對周圍人事物的漸漸熟悉,我變得和周圍人差不多一樣了,又回歸了正常的生活。

一個小孩子能夠思考死亡,思考人生?這不太切合實際,這些事還得等到人開始思考人生的年齡。但是,這件事卻為我思考死亡,思考人生,定下了一個基準。

他是誰?他的人生有意義嗎?他的死亡有價值嗎?他在接近死亡的時候感到了害怕、恐懼嗎?他最後想了什麼?他有想要達到的夢想嗎?他想了什麼和沒想什麼有區別嗎?他有夢想和沒有夢想有區別嗎?有意義嗎?


-------------------睡覺,下次再寫,關於我的兩種死亡觀。

-+++444++++++

有幾件事讓我確信,我就是他。

我記得我的親人不是單純的知道我們之間的關係,怎麼說呢,是一種知道他們的性格,知道他的慣常反應,知道怎麼和他們相處的感覺。和周圍環境也是同一種感覺,似曾相識,一切都好像從來如此,我能徑直的走向自己的房間,我知道明天的太陽從哪個方位升起,我知道上學要走哪條路。一切都那麼熟悉,就好像生來如此。

但是我只記得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忘記了。我叔叔家就在我家旁邊,確切的說,不超過二十米。媽媽說我經常到叔叔家去玩,弟弟是我的跟屁蟲,我居然把叔叔嬸嬸弟弟給忘了。我得重新認識他們,我得重新認識我的鄰居,我的老師,我的同學……但毫無疑問,這些感覺都是他的,是他留給我的。

有一種記憶是一幅畫面、有一種記憶是一種感覺,或者說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情緒。

當我放學回家經過那棵大桑樹,那是我回家很少走的一條路,一個畫面閃現在了我的腦海里,我站在樹上。確切的說,是他站在樹上,我記憶中的畫面不是他站在樹上看樹下,而是以第三個人的視角站在樹下看著他在樹上,這感覺很奇怪。我又爬上樹,站在那個位置,感受了下,什麼也沒有。

還有一次,我受了委屈,躲在自己房裡哭。突然我想起了他,那是一種感覺,一種回憶。事情是這樣的,他弄丟了一個東西,那個東西也許很重要,他的媽媽站在他的房間門口,責令他找回來,他找遍了整個家,都沒有找到,最後他想找一找自己的房間,可是母親攔在門口,說他一上午都沒有進過自己的房間。

我能夠清楚的感受到他當時的感覺,他當時腦子裡想了什麼。那是一種委屈,一種不被理解的憤怒,一種想要表達什麼,卻怎麼也說不清楚的感覺。他確信東西就在他的房間里,可是母親怎麼也不相信。我知道,他當時在想,也許是午睡的時候,把東西丟在了裡面,就在那個箱子旁邊,可是母親怎麼也說不通。此刻的我,清楚的感覺到了他的委屈,他的不滿。我知道,他就是我。

後來我在雜物間找到了那個破舊的木箱子,我記起了那天他在箱子上舒服地做午睡的情景,或者說是我在箱子上舒服地做午睡的情景。我想,那時候他多小啊,大概就幾歲吧,現在我已經不可能再睡到那個箱子上了。

我能夠想起來的所有的關於他的事情,就上面那點了。我沒有刻意地去想他的事情,我可能屬於那種混混沌沌的人,順著給定的路線,給定的情景,給定的人生走下去,從來不曾停下來想,為什麼?儘管上天給了我啟示,讓我明明白白的感受到了我與他的區別,但我從來沒有困惑過,我只是感覺到,這有點奇怪,僅次而已。

改變的開始,是初三那年。初三下學期,我被家裡告知,要努力學習,考上一個好的高中。「好的高中」?在我的概念里,就像小學讀完後,直接上初中,初中讀完,也應該能夠直接上高中的。怎麼還要考?還區分高低好壞?他們說了很多,考不上好的高中就會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人生就完了啊什麼的。搞得我莫名其妙的緊張,我的成績在班裡前五,一直是年級前六十以內,但我不知道,要考上好的高中,得要多好的成績才行。他們只是說,你要好好讀書,你要考上好的高中,然後才能考上好的大學……

在莫名的緊張中,「意義」這個詞浮現了出來,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想到了我的人生之初,在我的人生之初伴隨著巨大的痛苦與掙扎,我渾身遍體鱗傷,每一個細胞都很痛。打針的時候,得四五個成年男性按住我,醫生才敢給我打針。我一醒來,就有一個11歲男孩的身體,11歲男孩的智商,我有家人,有朋友。我成績並未受到影響,我沒有留級,我一到學校就是五年級,六年級我又到了全班前三。唯一讓我一直頭疼的就是作文了,其他給我的感覺都算不好不壞。我一路走來,四五年,始終在學校里。說不上開心,但也沒什麼煩惱。我覺得這就是正常的生活,難道不是嗎?小孩子不都是在學校里讀書的嗎?但是意義呢?這有什麼意義?我在問自己。

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想當歌星,有的想當電影明星,有作家,有飛行員,有警察叔叔,有老師等等等等。但是,我的呢?我想不到我的夢想,我想不到我應該有什麼夢想。都在歌頌歡樂的童年,都暢想著童年的夢想,可是我的童年呢?我有童年嗎?我想到了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就是我的童年,他一定有我的夢想,他那裡一定有我活著的意義。

我開始瘋狂地想著他,他有什麼夢想?他的童年歡樂嗎?他有過哪些想法?我翻出他的玩具,我翻出他的照片,我到也許他曾經去過的地方,我努力地思索著,我努力地想著。可是我想不到關於他的事情,我知道的只是關於他的兩個記憶片段。我不知道他的夢想,我不知道他的童年,我也找不到我活著的意義。我的人生只是從肉體的痛苦,過渡到學習,作業,考試。我從來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學習?為什麼作業?為什麼考試?就像我生命之初經歷的如此痛苦,卻不曾思考為什麼?不曾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只是按步就班的,按著現實一步一步走。

我想到了他的死亡。他的人生有意義嗎?他的死亡有價值嗎?在他生命的最後,他感受到了害怕、恐懼嗎?他想了什麼?他有夢想嗎?他感到恐懼和沒有感到恐懼有區別嗎?他有夢想與沒有夢想有區別嗎?有意義嗎?

我把從他「睡」去到我醒來的時間,稱之為死亡。在那之前,他一定有感覺,有意義,在那之後,是我的感覺,我的意義,在那之中呢?我突然恍然大悟,對啊,他的人生一定是有意義的,他的人生一定是有價值的,在他死之前,這些都是存在的。可是作為他生命繼任者的我,卻感受不到任何他的價值,他的意義。也就是說,他死後,他的意義,他的價值也一同消失了。死亡帶走了所有的意義,也許他最後感受到了巨大的恐懼,也許他最後強烈的渴望活下去,但那又怎樣,死亡帶走了他所有的意義,他將不再恐懼,不再渴望活著,不再有夢想,不再有意義。死亡是將人從活著的有意義,有價值,帶到死亡的無意義,無價值中。

他的死亡,帶走了他的意義,他的價值,也帶走了我的意義,我的價值,我想,我應該死,這次我不會再醒來。我應該直面自己的恐懼,痛苦的死和無痛苦的死有區別嗎?最後都會如他那樣,消失在無意義中。遺憾的死和無遺憾的死有區別嗎?實現了偉大夢想的死和帶著未實現的夢想的死,有區別嗎?對於死亡來說,這些都是無區別的,死亡將會接收所有的美好,所有的醜陋,所有的歡樂,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意義和無意義。

這就是我的第一個死亡觀,死亡是無意義的,無價值的。死亡是將人從活著的有意義,有價值,轉化為死亡的無意義,無價值。也許活著的時候,你會很痛苦,但是死後,痛苦將消失,你不會再感到痛苦。也許活著的時候,你還有想要完成的願望,但是死後,願望將消失,你不會再遺憾。死亡是所有人終將到達的終點,有一天我也會死去,如他那樣,消失在無意義中。我想,當死亡無可避免的到來時,我會安靜的接受它。

我沒有死,因為在一次學校的模擬考中,我的班主任告訴我,我被一所的高中提前「錄取」了,我家人很滿意。緊張或者說挫折,或者說是讓人思考的某種東西消失了,我又變得混混沌沌的了。

有時間再寫吧,我的第二種死亡觀,或者說是人生觀吧。從死亡的無意義,反證活著的有意義,有意義是不應該追求無意義的,也不應該害怕無意義。無論是痛苦挫折,還是夢想歡樂,都是活著的意義,意義無分高低好壞。

我下一次思考,得等到高考的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到那時,我將再次思考,從他的死亡觀過渡到我的死亡觀,進而建立起我人生真正的意義,我人生真正的追求。活著即是意義。


我曾不諱的問過一個老人:你怎麼看待死亡?老人笑笑說:視死如歸!


小時候差點夭折,當時很多人以為我死定了,我媽天天坐在沙發上不停哭,可能當時年紀小,還不懂死亡的意義,後來回過味來才覺得,其實死亡沒你想的那麼恐懼,在我看來,與其痛苦的活著,還不如死去,死去就是什麼都沒有了,就是零,痛苦的活著是負數,還不如零,活著就應該開開心心的,做一個正數。


生不如死


抑鬱症


從前極度害怕死亡。

第一次意識到死亡是大概十歲時做了一個夢,夢裡我死了,然後哭著醒了。而後一直常思考生死的意義,當然生活如舊,並未惶恐。

只在失眠的夜裡會突然想起,恐懼襲來,倒也真能感覺到一股熱氣從胸中蔓延到臉上,我不知這是因為恐懼,還是我誤以為恐懼。會有一兩秒心裡發涼,不是比喻,而是真真的覺得冷。原來竟有這感覺。不知旁人是否?

我不敢看鬼故事,鬼片倒不怕,只是不愛。反而是鬼故事中的關於屍體的描寫總讓我幻想起自己死後的景象。便有上述感覺。每每到此,毫無應對之法,只能找其他的消遣來逃避自己去面對。不過即便如此害怕也硬著頭皮看了好幾部《鬼吹燈》,故事太精彩,也開始學著去好好感受自己的恐懼,開始覺得這感覺很奇妙。但是依然是畏懼死亡的,與人談起生死也總要表達自己的怕死,倒覺得怕死是真實,說不怕的都是敷衍,或者假裝而已。


後來開始坦然了。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些關於生死的意義問題的討論,便也開始覺得生死都沒有意義了。也就不矯情了,理性上開始接受死亡,感性依然會恐懼,卻不再擔憂。或許也是覺得這一輩子也只能做一個普通人了,再沒了改變世界的夢想,便也不再去想死去就意味著失去,畢竟活著也沒有得到什麼。既然一切都沒意義,開心快樂沒意義,傷心難過沒意義,都是自己的幻覺。色彩,音樂,美味,或許不是這個樣子的,只是人類能夠感受到的剛好是這樣,那麼不也是沒了意義?當然,沒意義不代表不會去好好感受和享受。只是開始接受我這個身體不過是自然地一部分了,我的思想,我的靈魂也不過只是幻覺,好好享受幻覺的快樂就好,誰能說它是真是假?也就是說,唯物主義的來說,不再恐懼死亡了。

不過既是幻覺,對死亡的恐懼也是一種幻覺。既然相信了身體思想皆不由我控制,這種對死亡的恐懼的幻覺也還是有的。


而現在,是真的不怕了,即便下一秒死去,也毫無怨言,甘願接受。

像是突然某一天看到一個故事裡的一句話:我不想死,一點兒也不。而我當時的腦中突然蹦出來的回應卻是:我不想死,但不是一點兒也不。大概是出於一種這樣比較酷的心態突然想到的台詞。卻讓我開始重新思考關於生死的問題。我是因為覺得生活不美好想著倒不如死了算了?我不知道該如何作答。自從知道我的思想也是幻覺之後,我也搞不懂究竟什麼時候的我算「清醒」的。是與否大概都有吧。

不過我知道,我絕對不會主動去結束生命,我依然熱愛生活,雖然也有負能量,有時候想逃避,但是其實還是挺開心的,雖然是幻覺,可開心的時候才不會想到這些。我也想多活幾年,也會鍛煉身體,愛護牙齒。

只是真的坦然了,即便下一秒就死也可以微笑的去死了。

這一種觀念的轉變我是在突然之間才意識到,變化卻是潛移默化的,我開始去尋找改變的原因,我可以說是:因為我愛上了一個人,便也覺得死而無憾了。21歲才第一次真正的愛上了一個人,也是夠晚熟的。我不知道他也愛我會怎樣,事實是,他並不如我愛他般愛我,剛開始也有矯情的時候,一個人難過。而現在終於能做到只去愛我所愛了。而這是我在遇上他之前就想要的態度,誠然,剛開始遇上一個讓你措手不及的人會打亂你的陣腳,現在都對了。回到正軌。

我很快樂,畢竟在身體上,我們屬於彼此。

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我希望我們之間的愛情很浪漫會賦予它許多意義。究竟是否真就是我不再害怕死亡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也完全有可能只是因為我思想比以前成熟了。所謂長大了而已。


也是半夜睡不著瞎寫,胡言亂語,句句屬實。當然,這一切都是幻覺。


我不記得什麼事情使我不在畏懼死亡,但我明確的記得有件事讓我又開始畏懼死亡:有一次我生病了,很難受,看著旁邊5個月的兒子我突然害怕起來,一旦我死了,這小傢伙怎麼辦?


第八章 說說死亡恐懼 1---世界如此險惡 你要內心強大


我一直,非常,害怕死亡。
我今年二十歲,我知道這個年紀害怕死亡沒什麼可恥的。
小時候在農村,親眼看到過老人去世後下葬,之後一段時間,一直陷在想像自己去世後的可怕場景中。
恰巧,聽了周圍太多意外的事情:一起長大的玩伴,在某個午後去池塘游泳淹死;好朋友的妹妹,出車禍去世;自己的阿姨,因為常年的病不治而逝……那時候不斷的被衝擊,由此對生命的脆弱和僥倖篤信不移。

爺爺奶奶已經越接近死亡的年齡,有時候和他們說起死亡,他們的態度超然的像赴一場早就做好準備的旅行。
或許活了足夠的年歲,歷經了足夠的世事,死亡於人,就像你害怕還要去進行的一場考試,走進去,就好了。

我害怕死亡,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什麼事情讓我不再畏懼,但是就算害怕,我還是要努力的多多看看這個世界,若是不留什麼遺憾了,就算害怕,我也總會安心些吧。

另外,在最害怕糾結的時候偶然看了西蒙·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這本小說。多多少少也讓自己對死亡有了一點認識。要說什麼時候開始不害怕死亡,也可以說是看完這本書之後吧。


曾經極度膽小,不敢走夜路,晚上睡覺的時候老覺得床邊有人,即使開著燈也害怕窗外有什麼東西一直盯著自己。死亡什麼的更不必說,但那時對於死亡並沒有清晰的認知。初三爺爺去世之後,整個人都變得不開心,上課吃飯睡覺都在想念他,感覺自己小時候一直暗暗發誓長大了要孝順,長大了要給爺爺買這買那的理想一下子崩塌了。於是每次回憶起他老人家心底總帶著悔恨和不甘。我開始思真正考慮死去這回事。記得有一次晚上在奶奶房間看電視,看到很晚要去院子另一邊的屋子睡覺,相隔最多十米。看著窗外的一片漆黑怎麼都不敢邁出大門一步,奶奶說你去吧我幫你把院子里的燈打開,你進屋裡開了燈我再幫你關了院子里的燈。於是把院子里的燈拉亮站在自己屋的門口看著我,我回頭看了奶奶一眼,心裡的恐懼還是讓我邁不開步子。這時奶奶說了一段讓我至今難忘的話:「你害怕什麼?即使世上真的有鬼,那你爺爺也會在那邊替你把他們趕跑的。別忘了咱家在那邊有人」。那一瞬間爺爺在世時的點點滴滴一下子湧現在大腦里,也是那一瞬間恐懼的心跳一下子恢復正常。感覺整個人都清醒了。我記不清我是怎麼回到自己房間的,只是當我鑽進被窩的時候再回憶爺爺,我是笑著的。感覺很踏實很安全,好像爺爺就一直在我身邊陪著我,保護我,一直到現在。


一件事有開始就必有結束。


以前的我是非常害怕死亡,害怕到什麼程度呢。記得大概上小學的時候,晚上睡覺前,要是不小心想到了,死了怎麼辦這個問題,我就會哭,然後父母一頓安慰,這樣的日子過來。
後來上初中,我爺爺掛了,我依然很怕,害怕那樣一下子就剩下一具物質,等燒成灰之後放在盒子里。
在高中的時候,很碰巧的看了一部日劇,很經典,應該大家都看過。《入殮師》。
在看過這部劇之後,對死亡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覺得一切都沒那麼可怕,甚至是有點神聖的意思。
在這裡我要贊一下這劇的,呵呵。
後來,我叔死的時候,我不再恐懼,甚至在葬禮上握著他的屍體的手,我的內心也很平靜。


學了哲學之後。


我們之所以畏懼死亡,一部分原因是源於死亡之後的未知恐懼,另一部分則是源於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不捨。

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不忘初心,勿忘心安,足矣。


最近才開始不畏懼死亡了的。小時候就開始困擾這個問題。來答一下吧。

沒時間就直接拖到最底下看粗體字結論~~

首先,為什麼會恐懼死亡呢?
以我自己舉例吧。
記憶里小時候第一次有對死亡的感覺是一首電視劇的片尾曲
歌詞在度娘上找的

愛是一個長久的諾言
平凡的故事要用一生講完
光陰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
當今天成為昨天
昨天成為記憶的片段
內心的平安那才是永遠

當時還小,對這段歌詞的感覺就是「對啊那麼長的一生也只是一瞬間吧,等到我長大父母老了然後離開人世就剩下我自己了。」然後心裡就很難過。
當時最大的恐懼是早晚要和親近的人分開。剩下自己的孤獨感。

年紀漸長了開始接觸這個世界更多就更加恐懼死亡,這部分在於人生的時限性讓我沒辦法體驗所有我覺得有趣的事物。「萬一死了還有那麼多好玩的事情沒去干好多好吃的沒吃過好多好風景沒看過好可惜我不要死不要死」這樣的想法。

大概就是這兩種。是我恐懼死亡的源頭。
恐懼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有時候晚上睡不著一想到自己慢慢變老然後歸於虛空自己就沒有知覺沒有感覺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眼淚就會慢慢流出來。
碰巧我有一個朋友也會這樣,兩個人聊起死亡都會有這種感覺,怕到睡不著覺心都揪著。於是我倆也會一起討論死亡。無論從哪個角度解釋和設想都不能說服自己,直到她有一天發來了這個視頻
視頻封面[羅輯思維]NO.1 末日思考:向死而生 高清視頻

這個視頻曾經解救過我一段時間。把每一天都當成末日來過然後每一天都沒遺憾。然後也確實過了一段雞血時光。但是後來新的問題來了:那死之後呢?活著的時候雖然我沒遺憾了,可是死亡本身就是遺憾啊。死了之後我就看不到這個世界的新成果了更無法享受到了啊。
然後我看到了一個電影。名字叫做聖誕頌歌 (豆瓣)
看名字雖然是講聖誕的,其實我看到的是在講死亡。愛與死亡。看完這個突然理解了上面歌詞的最後一句話:內心的平安那才是永遠。然後發現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佛教還是基督教也好,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大家尋求的都是inner peace。因為既然要面對死亡,坦然接受也許是最好的方式。

又機緣巧合和朋友聊天,她說她在小區里遇到一個90多歲的奶奶,人活了將近一個世紀什麼都見識過了,說起死亡也一臉平靜。然後忽然覺得人活了這麼久,身邊曾經的親人朋友在世的人應該也不多了。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對於死亡的到來應該也就可以接受了吧。

至於死後我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到底有沒有靈魂存在之類,起碼人類現在的科學高度還認識不了這些。那就把死亡當成生存的另一種形式吧。生命有兩種狀態也很正常啊。到我死的時候就能知道死亡是什麼樣子了想想還挺酷的,畢竟沒有活著的人能系統解釋這個問題啊。於是就不再害怕了。

概括來講,就是承認死亡的不可避免和人類認識的有限性吧。想想萬一你是永生的,看著周圍的人一批一批離開你還挺傷心的。如果再伴隨身體機能緩慢下降還要自己生活就更困難了。所以死亡還是必要終結。


我曾經想過,


當我們死亡了,

就感覺不到這個世界,

好像睡著了一樣,

一天,

兩天,

三天,

………

…………

永遠醒不來

永遠不知道

永遠的永遠

永遠的無限

永遠…………………………

好想再看看這個世界

突然想到,其實我們沒出生以前,時間也是這樣走了好多億年


當我認識到,我並不能否定「我會隨時死去」這種可能性時,死,或許並不用過於畏懼,因為它可能隨時到來。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類要阻止同類的自殺行為?
有沒有想過死亡之後發生的事情,思維去了哪兒?
你在什麼時候感到有愛的存在?
既然萬物皆可娘化,那麼那什麼娘又是什麼樣?她們之間又有什麼故事呢?
生活的挫折與痛苦能成為自殺的正當理由嗎?

TAG:生命 | 情感 | 人生 | 死亡 | 負面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