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中的「線條」(點畫質量)該怎樣理解?該如何練習?
常常聽到「筆力」、「線條質量」、「點畫質量」這些詞,古人也有像「錐畫沙」,「棉裹鐵」的說法,它們是否應該是等價的?
我看吳昌碩、齊白石、張即之的字,可以明顯感覺到線條的質量,但是很多書法家的字,無法對線條進行準確的判斷。
瀉藥,本來我沒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看了看板栗同志好像還是有疑惑,就同樣也用野路子的方法,講講我理解的線條的美。但是有個前提大家要知道,不是說你線條寫好了,書法就好看了,書法有好多個因素,線條是其中一個因素。很重要,但是其他因素也很重要,重要不分你我彼此。當然,拋開字形談線條質量也是耍流氓,但是摻和著談,容易讓人覺得故弄玄虛,所以,我不如就乾脆拆著談一次。
但凡書法聊起線條,必須拿起《書譜》《續書譜》裡面那幾句話逼逼,我不太喜歡一上來這麼給人講線條,不是人話,平常人聽不懂。想了解什麼叫做有質量的線條,不如直接看。我也不知道好多人是對線條的理解不到位,還是就喜歡故弄玄虛背書譜,反正我是來不了這種方法。書法作為傳統藝術最難得就是和當代人溝通,我最討厭的就是當代人談起書法跟我裝宋朝逼。
看了大家的答案,我覺得拋開圖片談線條就是耍流氓,說的過度玄虛是不可能達到讓題主滿意的效果的,那我不妨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線條的質量。
看到有人說米芾用筆簡單,我真覺得冤枉,米芾用筆的確是快,比很多人都快,但是絕不是簡單,是非常複雜的。
首先來個米芾的苕溪詩卷裡面,最讓初學者頭疼的一筆吧。
請注意,第一行第四個字,「戲」字的撇的寫法,那個方筆的上挑,我們來看看,在百度搜索《苕溪詩》臨摹,有多少人可以臨好。同理還有第四行的「賡」撇的上挑。
我找了一個顯然是在米字上下過功夫的臨摹,就拿「戲」的寫法來說,我們還是可以看得出,在行筆的速度和線條複雜程度上來講,臨摹都不如原作。「賡」,稍微強一點兒。但是,雖然不是一定要寫成這樣,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來,米芾在對毛筆的控制水平上,顯然是相當高的,我們可以看看這幅臨摹作品的其他字,在線條變化沒有那麼多的部分,這個臨摹做的還是不錯的,就比如說第四行的「更」字,因為米芾不耍,好好寫,不折騰,所以仿作也沒折騰。
如果你不寫字,可能你對這一筆有多難沒有太大的概念。想像一下,你的筆一旦停住了,就是一個大墨點子,這樣,就要求你的筆有很快的行筆速度,你速度越快,你完成每一個小細節,所能夠利用的時間就越少,所以你做到位一個技術動作就越難。
如果說戲,賡二字,還算米芾的雜耍的話,那麼我們來看一個明顯點兒的字,原作和仿作的區別。
原作的會
臨摹的會
請注意,第一筆,撇的變化。
原作在撇的線條上,故意做了向內的彎折,在中段的時候提筆使線條變細,尾部上挑。這一個簡單的撇,你就可以看出來,米芾在這麼小小的空間內,對筆的熟練控制,速度,可以到了如此令人掉下巴到想罵街的狀態。你想跟他拼技法,不寫個幾十年,真是TM沒戲。可能令你悲哀的是,你就算寫了TM十幾年,也沒戲。
如果你還沒明白我的意思,請你思考一下:
無論你用什麼筆,你寫一個撇,需要多長時間?
在撇的生涯的為數不多的兩秒或者不到一秒的時間裡,你需要完成如此複雜的線條,從粗細,到方向,都要經過三次變換,在中間,你要做的是把筆提上去,但是筆畫不能斷,把筆按下去,筆畫不能太粗,提按的同時還要往左下45度,左下40度,和左上,轉三個圈,最後出一個小尖兒。
這個事兒,是不是只有基努里維斯才能做呢?
就拿這仿作的這一撇來看,方頭入筆,如同原帖,筆畫中間的宛轉,和最後的挑動,都顯得單調了許多。
下面我就不放臨摹了,只放原作,給你們指出一些線條難度
金農的行書。上次回答完
字寫得好是怎樣一種體驗? - 梁源的回答
這個問題之後,居然有人跟我說,哦,原來我一直字寫的不好是因為我寫的像金農啊。。。我聽完了就覺得,哎,真TM冤枉金農老師了。金農的行書,是非常精彩的,我們就拿這篇作品的第二個字,「右」字的橫筆來說,這個波折,就不那麼好寫,金農有很多這樣的筆畫,出於隸書的,但是對用筆要求非常高的字,比如說第三行的所,第一行的骨鯁兩個字,都是筆畫內部變化很多的。如果你把它寫的很單調,就會變得沒有味道。
我又一次在和 @相墉談到我臨摹金農作品的時候,他一陣見血的指出了我臨摹的問題,就是線條的動態。如果你是一個學書法的人,你在看一幅字的時候,是可以大概揣摩出來寫這幅字的人的書寫狀態的,就比如我們一開始的時候說到的米芾寫那會字的一撇一樣。
金農的字,之所以寫成這樣,還算行書,是因為他的字裡面有一種特別微妙的連帶關係,如果你真的上手了,你就會發現,在金農奇古的結構背後,是有著行書本身的動態特點的,就比如第一行「軍」字的連帶,第四行「宜」字的連帶,「第」,「一」兩個字的連帶,這些線條之間的呼應關係,也是線條質量的關鍵因素。
之所以拿金農舉例,一是給金農的行書正個名,二是可以讓大家比較清晰的看出來,如果沒有這些外部和內部的連帶,金農的字,只剩下結構美的話,那麼,整片作品的精彩程度,就少了很多。我在
康有為的書法好在哪裡?如何欣賞? - 梁源的回答
這個問題裡面回答了書法的美,我提到了「脫離字型的字的美,是智慧層面上的,並非視覺層面上的」金農其實就向習書者昭示了從隸書中產生變化,結合宋朝方正的抄經體,變幻出的行書動態之美,給隸書連寫除章草之外,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性。這是金農對書法的一個重要的貢獻。也很大程度的奠定了其他的書法功底,而這其中的很大功勞,都來源於他優質的線條。
接下來再來一幅何紹基,我就不多贅述了,請大家只看看線條,體會一下這位老哥,牛逼不只在手抖。。。順便說一下,我才知道今年在長沙,有一個何紹基的真跡展,如果你喜歡書法,又恰巧能有機會去看,一定去看,何紹基是個牛逼的人。
貼出來發現還是得贅述一下。線條除了手上的功夫,還有要對筆,和墨的把握,這幅字,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一個字裡面,何老師用墨乾濕的對比,漲的地方飽滿,燥的地方乾枯,對比強烈,你可以想像出來,他在用一種什麼樣的節奏,在用一種什麼奇怪的狀態寫字。舉幾個例子,比如說這個四條屏最後一條第二行的「道」字,第三條的「樹」字,都是很好的例子。
我們舉了這麼多行書的例子,只是想說明,毛筆,沾墨,落筆,就是線。書法是書寫的藝術,一切離不開書寫,正常的書寫是不修描的,修描會影響整個字的動力形態,當然初學者看不出來,高手的修描也可以讓高手看不出來,但大原則上,我們是不修描的,在這個要求一次成型的藝術品中,對筆,墨,的精確控制,來源於對材料的熟悉,更重要的,是來源於多年對碗,掌,指,肘,這些我們天天用到的小關節的精確控制,這是一門十分艱深並且需要時間來鍛煉的藝術。
篇幅已經有點兒長了,講到這裡,我覺得大家也應該基本明白,什麼叫做好的線條了,當然,我只是舉了行書的例子,篆書,碑帖,也都有精彩的線條,我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對此稍有疑惑的人,經過我的介紹,能大概悟出來,書譜上的那幾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就比如,舉一個其他答案裡面提到的段子:
顏真卿與懷素論書法,懷素稱:「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效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顏真卿謂:「何如屋漏痕?」懷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
到最後,也拿《續書譜》來裝裝逼:
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如壁坼。此皆後人之論,折釵股欲其曲折圓而有力;屋漏痕欲其橫直勻而藏鋒;錐畫沙欲其無起止之跡;壁坼者,欲其無布置之巧。然皆不必若是,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故一點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皆有三折;一丿又有數樣。一點者欲與畫相應;兩點者欲自相應;三點者有必有一點起,一點帶,一點應;四點者一起、兩帶、一應。
我上次去香港,在坪洲島上,溜達,看到了這個倉庫的一面牆。
壁坼,就是牆裂了的紋路。仔細看看,就是這樣的。
這個東西叫做「散氏盤」,如果你去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話,一定要在二層找到他,對他發獃十分鐘。
看看上面的線條。並非書寫而來的青銅銘文所能帶給你的感覺,看看我上面拍的那面牆,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啟發。
這個玩意兒,叫做《開通褒斜道刻石》,是東漢早期的摩崖石刻。比起剛才那幾樣可大多了,如果你最近去中國美術館看展覽,一進門你就能看到這個玩意兒的臨摹。。
這幅臨摹作品,不是什麼地方都好,尤其是在落款。但是大家可以看看,他對線條蒼茫,壁坼的追求。
無論是米芾,何紹基,還是金農,單對線條來說,其對毛筆強大的控制力所書寫出的變化多端的線條,看到字,想到那個米瘋子和揚州怪逼與手抖何,他們的書寫狀態,僅從回溯他們寫字的動作,對每一滴墨在紙上留下印記的過程,就足夠嘆為觀止了。
試想一下,毛筆在米瘋子手裡,就是個玩具,小小的手卷,高不過尺,狹小的空間里,精確的玩弄著自己神奇的筆墨技巧。
在金農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隨便一張紙,隨便寫封信,寫的是他自己覺得自己拿不出手的行書, 渴筆八分也賺不了多少錢,揚州八怪也沒富到哪裡去,但隨手寫下,確實無意識豐富的變化與流動的氣韻,映射出他怪,卻絲毫不做作的修為。
何紹基則手腕向內拿著筆,故意跟自己較勁,就是為了鎖死自己靈動的手腕,跟學了幾十年的書法技巧做對,就要回歸篆隸,抖,也要做對,控制,最終實現特別的洒脫。
銘文,石刻,也一樣。
如散盤,開通褒斜道刻石的蒼茫,高古的氣質,也透過自然雕琢的線條表現在作品本身,可以讓你感動,也許是寧靜,也許是震撼,線條記載了兩千年的風雨雕磨,也承載了你從未見過,只能去想像的神秘世界與場景。
台北故宮博物院,散盤和毛公鼎靜靜的擺在那裡,少有遊客駐足,這個也許有3000年歷史的土地契約上記載了你想像不出來的世界,大部分遊客都在離你不遠的地方盯著那些名貴的汝瓷,你也許不知道他們曾經擺在哪裡,但我知道,在嘉慶皇帝50歲生日時,一個大臣用它,換了個兩江總督。看盤子上這些蒼勁曲折富有生命力的線,3000年,它就用這些被人撫摸過的不平直,有些粗野,卻又力爭精緻的線觀看著歷史的精工細作與時代變遷,任憑遊客們走馬觀花的走過他。
而褒斜道,你可能沒聽說過。如果你從西安開車入川,你會經過很多十幾公里長可怕的隧道,你將經過大熊貓的故鄉,秦嶺。在秦朝,人們入川,字漢中,都要經過這幾百里長的山路棧道。這條路當年曹操的軍隊走過,只可惜怎麼走,怎麼回去的。這裡有很多精美的石刻,號稱石門十三品。而其中,開通褒斜道刻石這塊最有歷史的,卻生生被苔蘚埋了好幾百年,這些線條上記載著從漢到清的歲月,大地用生命覆蓋了他,卻又被人清理出來重新暴露在日光下百年,每一筆上都留著大自然帶給他的印記。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線條,這個看似單純,卻又富有詩意的玩意兒。讀懂他,其實就是拿到了開通你書法欣賞之門的一把鑰匙。
我們花了如此大的篇幅講,什麼是線條的質量,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練有質量的線條。
臨帖吧哥哥弟弟們!
臨帖吧姐姐妹妹們!
臨帖吧叔叔大爺們!
別以為把蘭亭序第一個字兒寫好了就完事兒了。那可遠遠沒到頭兒,先去寫米芾的撇,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而且這種臨摹,不是把字形問題解決了就完事兒了,最重要的是練功啊,練手啊,很細緻的練啊,練著練著,你就成功了。
怎麼臨?看這裡。
書法臨帖臨的是什麼?應從中學習什麼? - 相墉的回答
不是我總給 @相墉 打廣告,(其人有三好,字好印好皮膚好)我覺得,臨帖,起碼要做到這種程度,你的眼睛,腦子,手,才能有所提高,不然,書法對你來說就是個娛樂項目。娛樂的話,怎麼娛樂都行。
順便給你們介紹一副有趣的作品。
當代的一幅很有名的作品,邱志傑《重複書寫蘭亭序一千遍》。玩兒去吧各位。哦也~~~
我已開通專欄帶領大家從零基礎開始學書法,去吧同志們:
http://zhuanlan.zhihu.com/xueshufa
-------------------------------------------------------------------------
以前學畫的時候老師常說,如果你畫頭髮是一根根去畫的,那你畫得越賣力,畫上的頭髮就越少。
你看,沒畫太多,留下的幾塊空白讓人想像出妹子的頭髮既密且厚。
你再看這位姐姐:
也就是一包挂面的量。
這其實反映出一種智慧,少即是多,這種智慧與很多中國傳統的東西非常合拍——比如書法。
當你試圖說清寫好一幅字需要什麼,說「感覺」肯定不會錯;再往下,說用筆、結構、章法、格調四大塊,已經算比較具體了;如果還要往下——「用筆包括點畫形態和點畫質量」——「點畫質量又包括哪些方面」……那就會越說越片面直到說成一包挂面,因為書法的含蓄而複雜的特點決定了它內在的所有要素都是相關聯的,你說到用筆就不能不提筆法;提到筆法就不能不說筆勢;說到筆勢就不能不談形勢;談到形勢就不能不講結構……
所以 @劉板栗兄不要想著把一個問題不斷地細化下去直到細得不能再細從而得出答案,這種理性分析問題的方式並不完全適用於書法,因為書法的所有問題都是相互牽連的,你追得越細反而牽扯出越多的東西、問題反而變得越來越複雜,根本追不完,你給自己預設了一個根本完成不了的目標。
或許有人覺得我說得太誇張,但是你們看看這個問題下的答案:一個十分具體的、只關係到書法中一個要素的一個方面的問題下面(我去太別嘴了),答案里有碑有帖有書論,有散氏盤有黃賓虹有何紹基,就快把書法史整套往上擺了,所以不要想著能把類似問題講清楚,基本不可能。
但是這種思考方式我是非常贊成的,我覺得越是書法這種懸不拉幾的東西,學習時越應該腳踏實地思考每一個細節,它懸你也跟著懸,那基本就廢了,因此我試著在我的能力範圍內,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盡量往清楚了說,冒著說成挂面的風險。
---------------------------
1、不談線條只談點畫
包括題主自己在內,大家基本上都是把這兩個東西合在一起討論的,我覺得它們倆還是有些不同的——線條是從西方藝術轉入書法的辭彙,有一種「掐掉筆畫兩頭只看中間部分」的感覺,這個問題還是用「點畫」更加貼切一些。
2、點畫質量由兩樣東西決定:點畫形態、入紙程度(這是文眼啊同志們)
第一樣東西比較好理解,一個點畫外在的形狀、曲直方圓程度會影響它的「韌勁」,比如:
這兩張都是《散氏盤》的臨摹作品,拋去其他因素只看對點畫形態的把控,是可以感覺出第一張處理得要好很多,使點畫看起來更有韌勁。
通過對比相似點畫可以看得更清楚,
長線條:
先折後轉的長筆:
從右到左的曲線:
3、點畫入紙程度是由「兩個看得見的東西和一堆看不見的東西」共同作用的結果
基本上一談用筆就會有人提到經典如海爾兄弟般的組合:「錐畫沙」「屋漏痕」,在我看來這是對點畫入紙的最恰當比喻:
想像你拿根木棍在沙灘上劃一條直線,線條陷在沙地裡邊,在木棍划過之後兩邊的沙子會向內輕輕掉落,線條邊上有因為阻力而翻起的泥碴;再想像,很久以前鄉下還有的那種土房,下雨時屋角漏水,一滴水珠慢慢從牆上往下流,日子長了會在土牆上留下一道痕迹,這條痕迹不是用水在牆上畫一條線,是水滴反覆流淌時水浸入土牆造就的——所謂「入紙」,強調的就是你用毛筆所寫的點畫,給人感覺是滲入紙里的,而不是浮於紙面的,這是決定點畫質量的主要因素。
決定點畫入不入紙,「兩個看得見的東西」:枯濕、中側鋒。
「一堆看不見的東西」:行筆的速度、毛筆提按程度、筆畫之間呼應關係等等。
用枯濕和行筆舉例:通常來講,墨色越枯、行筆越快的點畫越不容易入紙,容易「浮」;墨色過濕、行筆過慢點畫也不容易入紙,容易「滯」,所以保持適中的墨色和行筆速度是比較容易入紙的。
但是:
在墨色濕的情況下,通過加快書寫速度與墨色的濕形成一種平衡,仍然可以入紙(看過沙老寫字的視頻之後才知道,原來老先生寫字很快)。
再但是,在墨色濕、用筆慢(下面的字是我老師寫的,他寫篆隸時行筆極其慢)的時候還可以做到入紙:
這是因為在用筆時通過手上的提按動作,把「滯」的感覺抵消掉,從而達到入紙。
看到這諸位應該大概明白了:點畫的入紙其實是一種平衡的狀態,不能單方面去衡量墨色、行筆等因素,只要書者能夠玩轉「兩個看得見的東西和一堆看不見的東西」,調動其中幾個要素達到平衡的狀態,那麼寫出來的點畫自然是入紙的。
同時,再結合優質的點畫形態,兩樣加在一起,最終寫出有質量的點畫。
-------------
關於這個問題我大概也就只能說到這個程度了,其實已經漏洞百出了。
最後再插一句:我覺得討論這個問題是不適合把碑刻放進來的,因為碑刻只有點畫形態,不存在入紙程度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寫得再浮、再不入紙的點畫,把它刻在石頭上,再重新拓下來,點畫入紙的問題就解決了,所以建議諸位只談墨跡,這樣更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拜拜謝邀,感激。我想我可以依我所知,試著回答。
首先問題非常棒,沒有問一些玄虛的,也沒有問一些粗俗的,點很關鍵。
線質,是用筆的外在形態,正因為是外在形態,所以大家和而不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同樣是領悟了用筆的,蘇黃與米就不是一路。黃山谷批評米,子路未見孔子時風氣,不是文人相輕的話,是說米的筆,字外的韻味不足。這就是線條的質地引起的。
近人篆書,吳昌碩是一大宗,黃賓虹在他籠罩之外,單開一宗。這兩位,線質區別很大,但無礙其通暢,值得好好玩味。
為什麼這個問題好,路子正。比如屋漏痕,問主說是線質,對的。但更重要的,屋漏痕錐畫沙是筆法。這是一種怎樣的筆法,我時常向朋友形容,如流水漫地,緩緩浸潤。
每一位書家,由於個人的體會,工具、執筆等因素,線質都有差別。但好的線條,都是既含蓄又沉著。含蓄才輕鬆圓健,沉著才有力不輕浮。不好的線條,最常見的就是扁薄,鋒銳,三合板一樣的,多看生厭。
寫好線條,要會用筆。筆要放在紙上。筆放在紙上是一種感受,首先不可以用蠻力按下,其次不可以用蠻力拎起。要自然而然的感受紙張對筆的承載力。如同嬰兒臉上落毫毛,要輕輕拈取。筆會落紙,隨後才是運行,才涉及到錐畫沙屋漏痕,全身力到,不可滑過。全身力到,是人精神高度集中,心眼筆手一致的一種精神體驗,不能用力,最忌以手指捏筆管。何子貞的回腕法,就是鎖指掔,避免指掔的死勁兒,靠臂肘來去,達到篆隸的筆勢。
在習字之外,還有方法可以養成線條。其實問主已經提到了。那就是長期觀摩,不要雜,比如愛好齊白石,日日掛起來看他的字,也不是刻意讀帖,就是看著熏染,時間久了自然和他線質相近,我也說不上這是什麼道理,但的確是這樣。謝邀
最近好基友@履齋 先生在我的帶動下玩知乎了。特別後悔,因為此公在書法方面的回答比洒家好多了,導致我最近見到這類問題都是直接邀請、點贊然後在評論區高喊一句:「我是你的腦殘粉!」哈哈哈哈哈。
我先做引玉之言吧,履齋兄,看磚!
線條和點畫質量同質,但是側重各有不同,線條偏向於氣韻,點畫質量偏向於筆法完成度。
書畫的一些用語,大多都是在一個大的同質環境內,做一些微小的變化,但於本體又有牽扯,例如暢安先生所言:
「用筆、氣韻此二者,書畫所同也……用筆、氣韻並舉,而筆法為尤重,若夫畫,則自謝赫以來,即以氣韻為第一,用筆乃其次耳。而論畫者,又每謂用筆可學、氣韻不可學,以其在筆墨規矩之外,不容以跡象求也。」
線條是氣韻的載體,錐畫沙、屋漏痕、棉裹鐵是具體的筆法么?是點畫么?它主要是在描述線條,故錐畫沙、屋漏痕、棉裹鐵也常用於繪畫。
在紙上隨意的畫圈圈,有筆法么?有點畫么?它有線條和氣息。
當然,所說的都是側重,不是絕對的要將線條和點畫分而視之。
以上。有與履齋答案不一致處,以履齋為準(真沒骨氣)
哎,畢竟書論讀的較少,下次有畫論方面多邀請邀請我,談書論腎虛。我是題主
@履齋@行深 看了你們兩個的回答,我還有一些問題搞不懂。
「米的筆,字外的韻味不足」,我能請你舉幾個「韻味足」的書法家嗎?
「流水漫地,緩緩浸潤」,給我的感覺行筆速度一定很慢,可是我看吳昌碩、齊白石、王鐸等人的字,行筆速度並不慢,甚至於我覺得正是這個不慢的速度才讓他們的線條好。
「寫好線條,要會用筆……」,這段我更沒看懂了。用筆 是否等價於 筆法?線條可以理解成掐頭去尾的線條嗎?離開筆法談線條質量是不合適的,古人講「質」與「韻」,筆法是核心的。米芾說「書到瘦勁始通神」,蘇東坡卻說「環肥燕瘦各相宜」,沒有定論。古人論書,在點畫的過程性中,而不在最終的點畫形態上,比如「無往不復」,比如「屋漏痕」,比如「躦、捉」等等。
晚清碑學興起,既而追求金石味,餘波及今,點畫的最終形態也就是線條質量就成了一個重要的考查項目了,我總覺得這有點捨本逐末的意思。
謝邀
線條質量的提法按我的理解是主張炫技的基礎上一個提法。是書法西方標準化的的概念。其實有標準嗎?我認為沒有,也談吳昌碩,黃賓虹,林散之。三者是師承關係,三者都是所謂線條質量的大師,但三者的型質差距是很大的。
真正線條的內在美是和大師的內在精神以及他所要表達的韻味是一致的,加上書者長期書寫形成的特質就構成了我們認為的高質量的線條。
所以說質感一定是在某種特定法度下的質感,是在書者長期理解和追求神韻下對工具,手感的熟練掌握的積累。
歡迎批評指正
我還是認同我大一老師告訴我的,feel。看多了就會有feel的。多跟著大牛聽、看,他說好你就記住,他說不好你也記住,天長日久就能有感覺了。這種東西,絕不會有一個明確的量化標準,不必苛求。
點畫精瘦鋼勁為美
自以為這些東西還是用圖說明比較好。
首先是王羲之喪亂帖中的「頓」字,主要是頁字那一豎。打個比方,這種感覺就像揉面的感覺。筆畫的張力非常明顯,而且恰到好處,直白點就是支撐起來了,也就是能在二維平面上表現出三維來,因為毛筆的筆畫本身是具有立體感的,這種立體感來源於一筆下去,筆畫是一個空間三角形,所以這一豎是我自己用來衡量其他作品的標尺。不一定準確,但相對能保持可觀。
單看筆畫會差一點,我再選幾個別人寫的(第一個是米芾的),後兩個是現代人的
可看出明顯差距?這就是所謂的點畫質量。應該說,歷代頂尖大家在點畫質量上應該是保持一致的,所以一般我先看你的點畫質量能達到王羲之這個頓字的多少,如果差了十萬八千里,我管你是中國書協主席還是啥的,你連筆畫的線條質量都搞不好,其他的都是扯淡。因為如果你的筆畫質量無法支撐起整個作品,按我的理解,就是整個一副字全部垮掉,就是字全部趴在紙上,都軟掉了。
再來快雪時晴帖中的「雪」字,先看線條,再看整個字給你的感覺。原帖輕盈,但這種輕盈絕不是腳不著地的輕飄飄。
下一個,顏真卿《告自身書》的「國」字
再一個,顏家廟碑的「子」字
所以,什麼是好的線條呢?雖是正楷,不失靈動。說玄乎一點,想要靈動,就不能有人工干預,需要渾然天成。不存在這一筆我哪裡要注意,哪裡要重一點,哪裡要輕一點,而是一筆下去,自然成形,絕不拖沓。所以,為啥有相當一部分人,寫了楷書(尤其是顏體)之後,行書反而不會寫,最後再給你總結出寫好行書就不能練楷書。你寫不好是因為你的楷書是在畫字,顏真卿怎麼就沒影響?就比如橫畫的收筆:
這是顏勤禮碑。這個具字橫畫收筆上面尖尖的部分,原本是橫畫收筆後直接上提寫撇,自然會呈現出這個尖尖的效果,這就是筆斷意不斷。結果相當一部分人為了臨得像,想辦法把這個尖尖的地方給「畫」出來。
說說自己的理解——
線條質量主要不是賣弄個別所謂變化技巧,而是根據線條所處的上下前後的環境的需要,寫出適宜的形勢氣韻神。
從實踐角度說,線條質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線條力度
紙上一根線,本身並沒有什麼力量,線條的力度是通過線條的型,傳達給觀者在生活中關於力的聯想,是一種心中的力度。
主要有以下因素:
1 曲直處理,直、折往往給人更強的力度感,而曲、轉則給人溫柔的感覺。
2 起止處理,直入橫入、藏鋒露鋒給人的力度感完全不同,從楷書的露鋒橫入,可以體會到強烈的「 抗」的感覺!
3 緩急處理,行筆急速往往給人飛流直下的力度感,而慢行筆,則給人清溪緩流徐行吟嘯的意境。
4 粗細輕重的處理,歐體中的鋼針鐵柱很好的詮釋。
以上關於力度的幾個方面,需要結合實際細心慢慢體會。
二、線條質感
衣服面料不同,給人的感覺也區別萬殊,純棉、絲綢、毛呢、皮草給人清爽、飄逸、厚重、高貴的聯想。線條也有不同的質感,主要是帶給人們飽滿、浸潤、枯濕、澀滑等不同體驗。
1 飽滿
主要是中鋒 + 送到帶來的飽滿感。
2 浸潤
主要由書寫的紙張表面糙細與浸潤特性帶來不同的張力感。
3 枯濕
筆上駐墨量與運筆緩急,會帶來不同的枯濕效果,給人質感迥異。
有事下次補充
個人理解:一者,書寫者對線條的控制力,指哪打哪的能力;二者,線條自身的表現力,與「物外」建立關聯的強弱程度
推薦閱讀:
※怎樣練好字?
※如何寫好粉筆字?
※握毛筆的正確姿勢到底是怎樣的?
※中國人寫外語能有多好看?
※怎麼練習大氣、流暢的字?是否要從楷體開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