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 16 歲的高一學生擁有了四十歲的閱歷與思想,會發生什麼?這個人會做什麼?

他會輟學做事業嗎?這裡指的不算四十歲掌握的考試知識。再說明白點,不算考試知識儲備!


他一定會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的。


不用四十歲,二十二歲的心智安在十六歲少年的身上他就知道好好學習考好大學然後在大學裡繼續好好學習。
如果四十歲的話,我猜…


作為一個年屆不惑的人,說老實話,自己真有腦洞大開,思考過這個問題。


不過貌似我對現有高票答案們表示有點難以理解和想像,至少我是絕對沒有想到好好學習這個事情。

我覺得我首先要做的是,在那個年代,去找到合適的精神藥物供給以及精神救助途徑吧。

要知道,這二三十年,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經歷著怎樣的發展和變化,無論從社會,人文,科技的任何一個角度,使用巨變一詞都不為過。


試想一下,有著現在這個時代的閱歷,體驗,和經驗,回到那個年代,那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又是怎樣的一種刺激?超越時代的痛苦,和預見未來方向的亢奮,我想會是一種莫大的精神刺激。

也許放在幾百年前,回退個二三十年,不會跨越如此大的世界的變革,也許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

其實我20多歲的時候也思考這個問題,那時候想得簡單,覺得10多歲的時候年少不更事,如果有現在(20多歲)的歷練,可以有更好的選擇,避免更多的彎路或者坑什麼的。


但是到了40歲,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心路歷程的變化,時間有限,就不贅述了,直接說個我認為的結論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過電影《蝴蝶效應》第一部,有時候,自以為洞悉未來的你,事實上,只是歷練了你這一輩子(半輩子)所經歷的事情而已。你以為,在某些時候,某些節點上,其實會有更好的選擇和更優的道路,你以為你自己可以去改變什麼,去掌控什麼,但是歸根揭底,只是你以為而已,因為,另一種選擇和另一種道路是你根本未曾體驗和歷練過的,而你,只是僅僅在嘗試另外一個未知而已。


其實任何一個人,哪怕到了100歲,所能夠歷練和嘗試的東西,也不過是這個世界的滄海一粟。我們以為我們通過看周遭,看旁人,洞悉了很多東西,但是其實都是表象。自己沒有經歷過歷練過的道路,嘗試過的可能的選擇,以及探索過的領域,是沒有可能妄下斷言結果和確定收穫的。

而到了40歲,根據每個人的經歷,環境不一樣,所看到的,了解的東西也完全不一樣,判斷也會不一樣。所以假如回到16歲,除了超越時代的痛苦和刺激以外,我想像不到任何必然的事情。

就好比我,當年學習成績也算可以,考入的也算是國內前十的大學,我就從來不會想像要好好學習這件事情。其實當年我也沒有好好學習過,只不過,有一段,走的路和學霸們接近一些,對這樣的道路,有我更深的體會而已。我也並不排除,可能會有:現在假如有人40歲回到16就會奮發圖強學習一樣。


人真的到了40歲,經歷了一半的人生,關於自己的慾望和夢想的看法,是會有很大的演進的。所謂好好學習之類所產生的效益,在40歲的人生面前,也很黯淡。

但是也不排除,有的人會想在很年輕的那個節點,去通過好好學習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生道路,即便如此,即便你擁有曾經的40歲的哪些閱歷,你依然不會知道等待著你的是什麼。

但我相信,對於40歲的人生閱歷,回去好好學習,那是一個比例並不是很大的選擇。


最後,依據題目,假如這個16歲的高中生獲得的是我40歲的閱歷和思想,我想我(或者說這個高中生),會更多得選擇一些藝術文藝類的愛好和人生道路吧,例如寫作,音樂,電影什麼的,理由很簡單,這半輩子在邏輯和理性的世界裡已經沉浸太久了,雖然也挺喜歡,但是有從頭再來的機會,嘗試一些截然不同的東西,看起來還是蠻有吸引力的。


敬請收看,名偵探柯南


我覺得應該不會再因為羞澀和自卑放棄那個好姑娘了吧。


會過得比較痛苦
1.有40歲的思想,卻沒有40歲的能力,一切只能停留在想像階段
2.發現了與同齡人無法交流


作為一個從不放水,答題認真的小伙,以下答案,我一定會很認真很認真寫的;如果當16歲的你突然得40歲時候的經歷經驗思想會發生或者作出什麼改變呢?下面做一個假設,以我自己為假設,我要在16歲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情,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學會愛學習


16歲那時候的面臨一個重大的選擇,就是繼續讀書,還是出來混社會,在去學校報名的前一天晚上,我跟我老媽吵架,最後吵凶了,我媽罵我廢物,整天在學校玩,純粹浪費家裡錢,那時候我也年輕氣盛,一氣之下,對她講,好,那我浪費你錢了,直接走出了家門,第二天也沒去學校報名,後來我爸在外地打電話找我談,叫我回去讀書,那時候礙於面子,死倔著沒去,於是就這樣,再也沒有上學,出來混社會;在外面混了多年,我反而看了很多書,說起來真的感覺很搞笑,要知道這些書,我讀書那會碰都不會碰的;有時候不止一次的想過當初要沒跟我家裡人倔強,回去讀書,現在我是怎麼樣呢?不知道,我不確定,我讀書以後出來就業就能所謂進大公司升職加薪泡上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但是如果我當初走出家裡那個小院的時候,能突然有40歲後的經驗經歷和思想,我會甩自己一巴掌,然後死皮賴臉的跟我媽道歉,最後第二天開開心心回學校讀書,然後看著學校門口洶湧的人群,大喊一句,媽蛋,哥又回來了。

學會愛自己

如果我16歲那年能突然有40歲的經歷經驗思想,我想我會做些愛自己的事情,例如戒煙,例如戒酒,例如不要晚上偷偷躲在被子裡面打手電筒看小說,例如學會運動,例如知道定期做好身體檢查;人到40也都中年了,孔子說過,40而不惑,那時候該經歷的都經歷的,改有錢的也有錢了,混的差也還是混的差,基本上都看開了,那時候會更注重實際,更加關心自己身體,因為那時候的自己,一定會知道,錢權利美女什麼的,都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重要,沒有這個?你拿什麼賺錢?你拿什麼跟對手爭權奪利,你拿什麼泡妞?舉都不舉!

學會愛家人


我今年21了,生命中開始不斷的有人結婚生子,也有至親遠親不斷的去世,我一直覺得,人一生下來就有一個很悲觀的現實,就是你註定會死,你的至親,你的家人,你的兄弟,你的姐妹,你的孩子,還有你自己,年少時只知道讀書,還在父母身邊,常年陪伴,可能很難感覺親情的概念,也很少會知道時間一點點在流逝,不知道父母一點點在老去,至少16歲的時候我不懂,現在我的懂了,家人親人一點點在老,真的應該學會多愛他們,因為時間真不多了,要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那時候想愛也沒得愛。

學會愛生活


這個命題太大,有太多要講了,因為時間關係,用一句話來總結吧,懂得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不論男女。


最後面一句話,看我碼字感悟回憶寫了這麼久的朋友,點個贊或者關注下唄。


不為無趣事浪費時間,不為無聊事浪費精力。唯精唯一,完善自身。
不因衝動而影響理智,不因面子而強求違心。在彼此尊重中尋得安適和自由。


讓我回到大一就滿足了


你會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越頂尖的越好,能上國外名校更好,你會好好學英語,三年高中夠了,你會學一些以後能用到或者可能用到的計算機能力比去工具類軟體adobe家的,會幾個以後其他的都能很快學會,你會鍛煉身體,以後你會明白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有多麼重要,你會好好培養一兩種興趣比如攝影畫畫樂器等等並精通他,你會學會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學會打扮自己至少讓自己打扮穿著得體,你會多上有趣的網站多和比你優秀的人交流做朋友而不是有空就擼啊擼,你會攢錢假期去旅行,你會認識很多人學到很多這輩子書本上都學不到的東西,而不是把錢浪費在酒桌遊戲廳用來置辦高檔手機名牌衣服鞋子,你會讀一些有用的書而不是各種糖水雞湯文章太多太多了,重要的是你能選幾種做好,當你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就隨便選一件事行動起來吧,好歹你沒閑浪費青春…太多了手機碼字好累表示說不完了…畢竟我的青春無法重來,孩子你要加油啊,學長只能說這麼多了


我覺得一個16歲的高中生認為自己有了40歲的閱歷,那也只是他以為40歲的閱歷是那樣而已。。。
-----------------------------------------------------------------------------
稍微補充一點吧,手機碼
先回答,如果真的16歲就有了40歲的閱歷,那我想我應該會是儘可能的抓住機會努力學習,同時也認識到自己還有多少不足。

16歲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有比別人很多的閱歷和見識,比同齡的甚至年長的一些人思考問題更全面和深入。直到上了大學,見了更多人,經歷更多事,雖然依舊發現比很多同齡人思考的更深更全面,但是也清楚的知道自己依舊是一個小孩子,就像現在對於20歲的看法和小時候對於20歲的看法完全不同。小時候聽說誰20歲了,那毫無疑問是一個成熟的大人,而現在自己20了,卻依舊清楚不過還是個涉世未深的青年。


你會覺得這是好事么?!
簡直就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在別人都在暗戀別的女生的時候,你卻在找哪個適合過日子的;
在別人都在打球運動時,你卻覺得這麼劇烈的運動不利於我的身體健康;
在別人去網吧組隊打機的時候,你卻覺得這些事對你沒意義;
在別人都想著發展哪門子興趣愛好(如街舞)的時候,你卻覺得這些不利於你賺錢…
苦逼么?16歲的人不能做16歲的事,16歲想的儘是現實,16歲的人不敢憧憬未來,甚至16歲不敢暗戀,你的16歲要來有何用?


拚命學習,善待父母,珍惜友情,把握愛情。不用40,20出頭你就明白了。


距離16歲已經過了幾年,就我自己而言,如果當時的我具備現在的心智,一定會努力學習,讀各種各樣的書,畢竟學習的重要性大過一切,同時要鍛煉身體,理想也要更堅定一些,就學醫,不要想什麼金融,化學之類的,好在,經歷了很多變數,陰差陽錯之後,結果還算不錯,雖然從事的專業是我始料未及的,但也沒超出醫學這個圈子,很欣慰。感謝家庭的熏陶讓我最終從事了一個讓現今的我引以為豪的職業,我會儘力,為患者把好關,做一名好醫生。


這種人會走上兩端。
一種是對於社會現實的百般順從。
另一種是對社會現實的奮力反抗。
我大概屬於後者。
這個人不會輟學做事業,反而會在做著事業的同時上學。
憑著idea和小聰明創辦的公司隨時可以倒閉,一瞬間你就可以一無所有甚至負債纍纍。
但是知識你永遠也不會丟掉也不會失去,所以我現在一邊經營公司一邊準備去讀ECE。
自認為也有了四十歲的閱歷,反正比快50的老爸更加適應這個社會。
圈裡朋友基本也都在這個年齡,也有二三十歲的。
同齡人基本沒圈子,除了妹子。
被社會的現實摧殘過也體驗過。
被騙子騙過被投資人罵過被人打過買過基金做過理財做著穩重和理性的思考。基本不打遊戲不輕易相信別人。
對我要從事的行業算是了如指掌,也了解生活的不易。帶過項目做過產品也中二過。
我現在的一切閱歷和成就要是沒有第一次創業的時候遇到的前輩也不會有。
不過我們仰仗著未滿18周歲可以有更低的試錯成本。
前段時間去見一個投資人,簡單地了解項目之後就簽了合同,出讓10%股份,他們以300萬的價格購買。
合同一下來我們就覺得很不對勁,後來他讓我們去做資產評估更是印證了我的想法。
他們的目的是聯合評估公司一起坑掉企業的錢。
雖然如此,我們決定還是去看一看。
到評估公司樓底下我們碰到了另一夥創業團隊,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出來創業,做食品安全。
他們很高興地說我們的融資額度是千萬級別的,比你們的大得多。
可是他們忽略了合同上的暫定估值。
我很確信他們沒錢了,他們也確實沒錢了。
就一個設計圖,和原型機,連樣機都沒錢做。
評估公司開出了好幾萬的報價。
他們在短暫的猶豫後還是交了錢。
我當時正好有事,要去見一個媒體朋友,我囑咐CEO(同樣也是17歲)一定一定不要付款。
結果他在煽動下還是交了一筆2500的定金。
有的時候閱歷跟歲數真的沒多大關係,經歷的越多,經驗就越多。
對於我女朋友,我一直想的不僅僅是陪她得過且過,我更長遠的會把目標放到幾十年後,所以我創業,這樣在25歲以後就可以拿到L-1簽證,可以給她L-2。雖然她不怎麼領情,這個年齡的姑娘貌似都是只著眼於當下的。她現在找了一個也是很天真的走一步看一步的男朋友,但願她安好。
我做過PC硬體,同樣也知道了背後的很多很多。所以我現在對於自己用的電子產品會去挑選最適合我的,而不是去輕易的相信廣告。因為我只相信自己的感覺,我也很明白行業里的秘密。
搞比賽不會去在意名次,而只會去想能學到什麼,所以經常會和其他人吵起來。
我會跟很多公司保持良好的關係,每次參與公司活動我總是裡面最小的那個,其實周圍都是上了歲數的成功人士,每次搞活動感覺半個城市都是身邊人的。雖然這沒啥卵用,也不是我的。
經常會收到很多公司的禮品,有的價值不菲。
不太會外觀裝x,喜歡內斂的裝。

平時個人愛好花銷自己負擔,包括之前給女票買衣服買吃的出去吃飯買鞋買手機買電腦買設備。這些錢都是我自己出。由於年齡問題所以我的收入比較壓抑,但是手上的iPhone6s和上萬的電腦甚至更貴的儀器還有送人的禮物出去吃飯的錢都是自己用自己賺來的錢買的。
知道賺錢很不容易,但是大多數的不容易只是因為智商和閱歷問題。利用信息不對稱輕輕鬆鬆賺幾十萬不是不可能。當然了,前提是你得有相關知識。
網站會跟我約稿,寫了好長時間之後有機會見到他們編輯總是會大吃一驚。
我故意把QQ年齡改成了四十多歲,因為太多人看到我的年齡會把我拉黑。
當然聊完了之後我再說他們就不會這麼做了。
喜歡講道理,有事沒事就喜歡談法律。
畢竟在法院看過人間冷暖。
申請大學不在意綜排,只會去在意是不是適合,所以我把NCSU和Stanford一起放到了列表裡。因為我跟NCSU一個PhD是好朋友,我也信任他。他將來會留校做講師或者教授。我和他認識兩年有餘,雙方互相信任而且敢不經過任何平台直接交換好幾萬的設備。而且NCSU有clean-room,看起來並不算差。
對於教育的觀點就是放手不管,任其發展。
我家裡管的還很嚴格,但是其實不讓做的我都做過。如果家裡不管我玩手機大概我現在不會有一隻眼高度近視,父母智商一直不算很高,藏到哪裡我總是能很快找出來,發現了就會被打一頓。後來他們發現也管不了了,就不再去管這些瑣事,其實這也讓我鍛煉了一下自制力。想當年靠著小聰明瘋玩遊戲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看到電腦和手機基本都是想吐狀態。要不是對於知識的渴望和還有很多很多事要處理我早就都扔了。
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有像我這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自負盈虧的能力。
而不是去像我父母這樣瞻前顧後為我鋪好路之後發現根本就用不到。
所謂的人脈資源,其實也就是那樣。我也有。
要不是當年的女朋友其實我現在應該是頹廢狀態。因為我自己一個人生活完全不需要這麼努力。
給大家,給我的同齡人,也給從0歲到45歲的人。望共勉。


會給爸爸媽媽滿滿的愛。


應該是千方百計的享受16歲少女吧。


這個命題其實很複雜。作為一個理科男,我蛋疼的軸進去了。。。
分兩種情況:
1.包含對未來的認知。
2.不包含對未來的認知。
第一種情況,就是活到了40歲,再穿越回16歲。不僅僅擁有足夠的閱歷,更擁有未來世界發展的信息。這是很可怕的,哪怕17歲穿回16歲,期間相差的1年,每一天每一分的信息都難以估量其價值。你知道科技會如何發展,你知道國情會如何變化,甚至知道隔壁班的那個漂亮女生最終會找到一個怎樣的丈夫。你知道阿里巴巴會崛起,知道柯達會破產。知道會有一個叫james的少年統治NBA,知道會有一幫西班牙人用tiki-taka制霸全世界。你會輕鬆的寫好高考作文,你會買那些瘋漲的股票,你能輕鬆靠著世界盃德國7:1巴西而讓資產翻83倍。
如果我是這種情況,我雖然也會很想像上面的答案一樣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但理智告訴我,這穿越的24年可以讓我擁有全世界。
但這第一種情況,不可避免的陷入到所有穿越類命題都逃不過的悖論:祖母悖論。你穿越後誤殺了祖母,就沒有了你父親,就沒有你。那祖母是如何死的?換而言之:改變過去,就會影響將來。將來被影響,如何回到過去。
我不知道會不會當我買下彩票的那一剎那,當我向暗戀的隔壁班女生說話的那一刻,世界就再也不會按過去那個軌跡前進。嚴重點,自己瞬間就灰飛煙滅。更有甚者,所處的世界、時空就發生變化。一切未知。
---------------------------------------------
第二種情況,完全剝離了未來信息的記憶。
這個真不知道是什麼感覺。大概是這樣: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深深了解失去心愛女孩的痛楚,哪怕我16歲還是個情竇未開的懵懂少年。不知道自己為何在很多時候選擇緘默不言,哪怕只是個很平常的青年聚會。擁有太豐富的情感和潛意識,卻沒有相對應的事件和人物。
其他一切的學識、閱歷、對人性的思考,都彷彿是建在空中的閣樓。
也許別人、甚至我自己,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個敏感的神經質吧。憑什麼我會知道要知天命?16歲的我沒經歷人生大起大落、生意由興轉衰、家人駕鶴西去等事件。憑什麼我會知道要奮起努力?我並沒有那段記憶:40歲時坐在沙發上,在電視里看到當年勤奮的同桌成為富翁的新聞。
第二種情況的結論:剝離了事件和人物,就不稱之為閱歷和思想。那只是另一個人的生活感悟罷了。
如果單純只是理論,還不如讀幾本自傳。那些偉人比40歲的你還要成功,紀錄的生命年齡也遠不止40年。。。。
-------------------------------------------
綜上兩種情況所述,生活沒有"如果",在自己還沒為自己的人生蓋棺定論前,努力書寫未來吧!


人們都想回到過去,可今天不就是明天的過去么?


其實這裡答題的人又有幾個真的有四十歲並且有與這個年齡相匹配的閱歷。

大家只是在後悔自己的年少時光罷了。

可是無論回去多少遍,青春畢竟都是有遺憾的。

也許一個真正洞悉世事的人回到了十六歲的那年。

他不會去刻意做什麼,只是會用力呼吸那個夏天美好的陽光。


推薦閱讀:

上學期間遇到有趣的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哪些話在特定情況下兩個意思都說得通?
有什麼有趣的外國網站?
怎麼樣成為一個有趣,有修養,有原則(脾氣)的女生?
你在住院的時候有什麼趣事?

TAG:有趣 | 帶有假設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