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相機?

手機,卡片機,微單,單反。各種像素,鏡頭眼花繚亂。。。。求大神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一下,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相機(自己泛指 somebody)。
求別吐槽。。。。。
——更新——
非工作原因~
可能是愛好,可能是一時頭腦發熱》。。。


你需要單反相機嗎

如今,數碼相機已經走入千家萬戶,成為日常消費的電子產品,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並不滿足於小型數碼相機的性能而將目光投向了更加「專業」和「時髦」的單反相機。那麼,在購買單反相機之前,你是否好好考慮過,你真的需要一台單反相機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你首先要了解: 數碼單反相機(DSLR)和普通數碼小相機(DC)到底有什麼區別?

數碼單反相機,簡稱「單反」, 是數碼單鏡頭反光相機(DSLR -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的縮寫。這裡的單鏡頭反光指的是取景方式。在相機發展的過程中,曾出現和流行過多種取景方式,所以習慣以取景方式命名相機的類型,但是,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目前的單反與普通數碼小相機(DC - Digital Camera)最大的區別還是來自於感光元件(CMOS/CCD)的尺寸不同。電子感光元件的功能相當於傳統膠片相機的膠片,也就是說,他們使用的「膠片」大小不用。

總結一下,數碼單反(DSLR)和數碼小相機(DC)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1. 單反的畫質更好。由於單反的感光元件面積(相當於傳統相機的膠片大小)是普通數碼小相機的10倍以上,而全幅單反更是普通數碼小相機的25倍之多,所以單反相機的畫質和普通
小相機的畫質是有明顯的差距的,這種差距表現為畫面更為純凈,噪點更少,細節更為完整細膩,色彩層次更豐富,寬容度更高以及高感光度下畫質更好。

2. 單反景深控制範圍更大。
可能對於景深這個術語沒有什麼概念,但是你應該看到過不少人像的照片中人是清晰的,而背景是模糊的 – 通過這樣方式突出主體,讓人印象深刻。而這樣的照片,就是單反拍出來的,小相機由於焦距短的關係,拍出來的照片基本都是整個畫面都清晰的,而只有單反,可
以更大幅度的調節景深,做到即可整體清晰,亦可只有焦點清晰而背景模糊突出主體。

淺景深照片,後面的人模糊了,主體更突出了

大景深照片,前後都很清晰

3. 單反的對焦更快、連拍更強。由於單反相機使用的是光學對焦模塊,所以對焦的速度要遠快於普通數碼小相機。單反處理晶元更強勁,連拍速度比一般的普通數碼小相機都要好不少,我們平時用小相機抓不下來的畫面,用單反抓,就要輕鬆很多。

4. 單反可換鏡頭。我們買小相機,從來不會考慮再買一個鏡頭,而單反是一個系統,不同的領域有各種專門的鏡頭:長焦鏡頭,廣角鏡頭,微距鏡頭等等,雖然小相機也能有長焦小相機,也能有微距功能,但是比起單反相機上的長焦和微距的效果,那就像真槍實彈和玩具槍差別。

單反、單電、微單和普通消費數碼相機的區別

電子式取景可換鏡頭相機(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EVIL)是一個新興起的一類數碼相機名詞,介於數碼相機(DC)和數碼單反相機(DSLR)。單電相對於單反最大的變化就是去除了反光板和光學取景器,所以它既可以擁有和單反差不多的畫質、景深範圍,又可以換鏡頭,但由於結構相對單反簡單,單電的體積和重量一般要比數碼單反相機小不少。

截至2011年6月,已有松下、奧林巴斯、三星、索尼與適馬已推出多種標準的單電相機。這個市場急速成長卻尚未成熟,使得相關術語,設計,市場還沒有穩定下來。
在中國大陸,大多數傳媒和個人將這類相機稱單電相機,意為單鏡頭電子取景相機。另外,索尼公司在中國大陸將NEX-5稱為微單相機。在台灣則稱作單眼相機,將鏡頭比喻眼睛,這和日本的概念比較接近 —— 一眼カメラ。

單反相機的反光板的去除已經是大勢所趨。在膠片時代,由於存儲影象的介質 ——
膠片在取景時必須嚴格保護不能漏光,而單反巧妙地利用反光鏡既解決了取景的視差問題,又避免了膠片在取景過程中漏光。膠片時代,單反相機把相機技術推到了
頂峰。然而,進入數碼時代,情況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 CCD不怕漏光。它既可以用來取景,也可以用於成像,它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反光鏡取景不適合數碼攝影,在完全可以實現全電子化的數碼相機上,沒有必要還保留一個機械部件 —— 反光鏡。隨著電子取景技術的日臻完善,有朝一日,電子取景的清晰度與明亮度遲早會好到足以取代反光鏡,電子對焦的速度也會提高到讓人滿意的程度。

結論:單電是趨勢,只是現在尚未成熟。

由於 單電/微單 和 單反 都是屬於大面積感光元件/可更換鏡頭的相機,本文討論的「單反」範疇包括單反、單電、微單


你有購買單反的理由嗎?

一般我們在買單反之前,都會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買了以後我要好好學習攝影。但除非您在擁有單反之前就喜歡攝影,如果打算買了機器後再培養,十有八九不會成功。過不了多久,您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單反已經落上薄薄的一層土了。

由於單反一直都是以專業的形象示人,不少朋友都認為我手上端著這麼一台機器,我就是攝影師了。也許單反能給您的滿足感僅限於此,望著取景器不知道拍什麼,不
知道怎麼按下快門,在查看自己的作品時,也沒有發現好器材能帶給您的照片以「質變」。問問自己,是我真的需要單反?還是我的虛榮心需要一台單反?

關注各大攝影論壇,器材討論版塊的人氣比攝影作品交流區還要火爆,其中有不少玩家,似乎買單反並不是為了玩攝影。這些朋友在買回單反以後,整天端著相機對著磚牆、報紙按快門,美其名曰測試畸變和解析度,沒準幾年下來拍的的照片就是一堆這樣的玩意兒。隨著燒器材燒得越來越深,機身鏡頭也是越換越好,但拿著頂級機身和鏡頭還是接著拍磚牆報紙,這有什麼意義呢?到您再也燒不起的那一天,回頭想想,單反給您留下了什麼?


你受得了單反的體積和重量嗎?

感光元件大小決定了畫質也決定了相機的體積。目前最小的單反相機和普通DC比起來,仍是巨人。

單反基本沒有「一鏡走天下」式的鏡頭,雖然也有像18~200mm這樣的超大變焦鏡頭,但由於技術的限制,光學性能依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幾乎所有的大變焦鏡頭都被發燒友冠以「狗頭」的稱號,它們並不能將大感光元件的高解像能力完全的發揮出來,單反的畫質優勢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體現。

因此,絕大多數單反玩家至少擁有2~3支鏡頭,廣角、長焦、微距、大光圈定焦等適合不同拍攝題材的鏡頭。三腳架、外閃、濾鏡等等配件也是必不可少,您外出時相機裝備的重量10來斤絕不算多。

旅遊走路,多帶一公斤都是負擔,更何況是10來斤的「貴重」器材,如果你不是對攝影痴迷,那麼絕對會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負擔,它將影響你旅遊的樂趣。你真的掂量過,可以承受單反的體積和重量嗎?

你玩得轉單反嗎?

買了單反,您真會用么?現在單反使用者,大概有10%~20%的人將相機長時間置於自動檔進行拍攝,連程序曝光都不經常用到,更別提全手動「M」檔了。這樣拍攝,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

不少朋友抱怨說買了單反拍出來還沒有以前的DC好,這並空穴來風。由於單反的景深比DC大,所以用單反拍攝需要對焦準確,不然容易出現明明想把中間的人拍清楚,而實際卻把人拍模糊了,而邊上的樹枝卻更清楚的情況。

所以,對於沒有接觸過攝影和單反的朋友來說,必須明白:想用好單反,用出單反的優勢來,並不容易,您還必須下一定的功夫才行,如果你並沒這份心思,那還是別用單反了,它只會增加你的煩惱。

你玩得起單反嗎?

要讓一個男人破產,就給他一台相機。
這句話來自膠片相機時代。數碼時代攝影的門檻一低再低,目前入門單反相機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一台高端普通小DC的價格,甚至還不到 --- 選擇不選擇單反,不再僅僅是一個價格問題。

但是,對於尚未入門的朋友來說,請注意:單反是一個系統,隨著你的深入,各種鏡頭 ( 大光圈、長焦、廣角、微距、魚眼、定焦等等)、閃光燈、三腳架等配件都會慢慢的掏空你的腰包,所謂一入泥坑(尼康),無人永生,一入佳能,欲罷不能……

有人曾說:攝影最大的附件,是一輛頂級越野車。對玩攝影而言,器材外的開銷才是真正的大開銷。當你下了決心,買了頂級的機身,頂級的鏡頭,總不能讓他們老躺在家裡吧。拍風景,只有到人跡罕至的地方才有絕美的風景,旅遊要花錢,包車更要花錢;拍人像,關鍵在模特,再強的攝影師也不可能把芙蓉姐姐拍成章子怡吧,請漂亮的模特,要花錢,租攝影棚,也要花錢。當然,對有錢的人來說,最奢侈的,還不是花錢,而是花時間!為拍個好風景,好人像,往往要帶著一大堆攝影器材和模特跑到千里之外的風景區,一呆就是十天半月的。你真有足夠的錢和閑嗎?


買單反之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在購買單反之前,您需要明確以下幾點:

首先,我喜愛攝影(並非照相)嗎?

第二,單反的重量和體積我受得了嗎?

第三,我玩的起單反嗎?

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更重要的絕對是鏡頭後面的那顆腦袋,小DC也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數碼單反並不像DC那樣是單獨一台相機,而是一個龐大、複雜且昂貴的系統,它並不適合每個人。不管是用DC拍還是單反拍,關鍵是您能享受到攝影帶來的樂趣。


攝影初學者挑選相機的常見問題 FAQ

數碼相機一次次降價,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攝影的行列,照相器材還是一個比較專業的領域,並非簡單的參數比一下高低就可以知道好壞,很多朋友往往了解了好久還沒弄清孰優孰劣,在購機前躊躇半天拿不定主意,我收集了被問的最多的一些問題,在這裡集中解答一下,希望對新人有幫助。

高端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肯定比低端相機好嗎?

我被問最多的問題之一:你用的什麼相機鏡頭?
似乎大家默認著照片好壞與相機級別之間某種必然的關係,果真是這樣嗎?

影已經有了兩百年的歷史,「真實」地記錄了這個世界的發展里程,也流傳下來許多經典的攝影作品。就器材水平而言,幾十年前甚至更早的器材是無法與今天相提
並論的,當年大師們使用的「頂級器材」,在指標上還不如今天許多入門級的器材,沒有一個大師是因為器材成就的,作品好壞與否和器材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響一張照片的首要因素是被攝體,在西藏拍照,不管是單反還是小相機都是藍天白雲,拿城市裡拍的天與之相比,本身就沒有可比性,更和器材無關。其次是拍攝者
的水平,同樣一起去西藏,有的人拍的好,有的人拍的差,但是拍的好的人未必就使用更好的相機,這更多關乎攝者的水平。要真的比較器材的差別,那只有在同樣
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人,取同樣的景色,用不同的器材,方能看出兩者的差別。
拍照的瓶頸是人,而不是器材。


沒有後期過的照片才是真實的照片,才是真水平嗎?

我的博客里被問次多的問題之一:這照片有沒有後期過?
對嚴肅的攝影者來說,每張照片都需要後期。
數碼時代的後期技術相當於膠片時代的沖洗膠片。不同的沖洗方法可以讓同一張膠片衝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膠片時代的攝影師都是自己沖洗膠片的,
以確保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進入數碼時代,我們用photoshop等後期軟體代替並擴展了膠片的沖洗過程。為什麼我們可以允許沖洗技術而不容忍後期技術呢?
有人會說,後期的照片不真實,色彩哪有那麼艷啊?那你可曾知道,所有的小相機都在相機內部設立了照片處理程序,一張照片拍好會立即調整色彩加艷麗,加銳度,最後再生成jpg照片,這個過程也是一種後期,而且是你無法選擇的後期,你會覺得用小相機直接拍出來的照片不真實嗎?
啰嗦了這麼多,只是想說明一個觀點:後期只有程度的不同,沒有絕對的有、無之分。


像素越高畫質就越好嗎?

由於一直以來廠商和媒體的誤導,很多人認為像素等同於畫質。
頂級單反相機尼康D4s的像素為1623萬像素,而入門級單反D3300的像素為2478萬像素。
D4s現在售價4萬人民幣,D3300售價3千人民幣,如果像素等同於畫質,難道頂級單反D4s的畫質還不如入門級單反D3300?
顯而易見,如果他們的畫質相同,那麼尼康公司早就倒閉了。
像素就像電視機屏幕的大小,像素越高屏幕尺寸越大。當電視機很小的時候,比如14寸的電視機,我們發現大尺寸的電視機看起來很爽,當我們的電視機超過三十寸的時候,我們發現,電視機上的畫面粒子已經開始變粗了,當我們的電視機尺寸增加到五十寸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傳統思維里覺得電視機越大越清楚的思維真的要改改了,因為除非我們的客廳很大,坐的很遠看電視機,不然的話,已經可以看到電視機上一片一片慘不忍睹的「馬賽克」了。電視機大了以後為什麼畫質變粗?
因為信號的解析度並沒有隨著電視機尺寸的增加而提高,相機也一樣,感光元件CMOS/CCD的大小不變,只是增加像素的多少,不但對畫質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提高,而且由於照片尺寸大,讓你看起來覺得「粒子更粗了」。
對於普通消費者,平時在電腦上看照片,如果圖片質量過關,300萬像素就足夠了,列印
5-8寸的照片,500萬像素也足夠了,即使你想把照片列印成婚紗照那麼大 --- 30寸,1200萬像素也夠了,如果你沒有更大尺寸和細節的輸出需求,那麼更多的像素並不能給你帶來畫質的提升,相反,更多的像素要求你有更大容量的存儲卡,更大容量的電腦硬碟,以及更快的電腦(不然打開和處理照片的速度會很慢)。
高像素不等於高畫質,對於像素,夠用就好。


變焦倍數越大越好嗎?

普通用戶對「變焦倍數」的概念理解往往是「可以拍多遠」 -- 變焦倍數越大,可以拍的越遠,普通消費者往往覺得拍的越遠相機(鏡頭)就越專業、越高級。
在單反世界,由於鏡頭是可以更換的,所以要拍遠的東西,只需要換長焦鏡頭即可,並不存在拍得越遠越高級之說。不但如此,單反鏡頭裡高倍變焦鏡頭,基本都是網友俗稱的「狗頭」。這是因為在光學領域,變焦倍數和鏡頭成像的關係是:變焦倍數越大,則成像越差。因此好的單反鏡頭(網上俗稱「牛頭」)都是變焦倍數小於等於3倍的,而10倍甚至更大變焦的鏡頭,被網友稱為「狗頭」。
對於變焦倍數,兩個世界的衡量完全是不同的。

有了防抖鏡頭/機身,我就不怕抖動而糊掉了嗎?

很多朋友認為我的照片拍虛了是因為抖掉了,所以糊了,是不是只要相機(鏡頭)有防抖功能,就不會因為手抖動而糊掉了?
要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一個基本概念:安全快門速度。
手持相機拍攝的安全速度原則: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數,如果使用35mm鏡頭,快門速度不得低於1/35秒,使用200mm鏡頭時速度不得低於1/200秒,否則圖片就可能糊了。
知道了這個規律,就很容易明白,由於平時我們拍照手始終或多或少是有抖動的,「拍糊了」是因為光線太暗了讓快門速度達不到安全快門速度導致的。防抖功能,就是讓我們可以在低於安全快門速度的情況下,拍清晰照片。
那麼,首先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在光線足夠的情況下,我們並不需要防抖。什麼是光線足夠呢?我們可以粗略的認為白天的室外基本都是光線足夠達到100mm焦距以下的安全快門的,而天氣不好的清晨和傍晚,夜景拍攝,室內,則是較常見的光線不足的場景。
目前尼康佳能索尼幾家公司最新的防抖技術號稱可以降低安全快門四檔左右,例如,200mm焦距的鏡頭,安全快門為1/200秒,在打開防抖的情況下,200 / 24 =
13,在1/13秒的快門速度下仍舊有一定概率可以拍清楚,而我們知道按照正常的經驗,這個速度遠低於安全快門,普通手持幾無可能拍出清晰照片。
通過以上知識,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防抖功能只能夠在特定場景抵消部分的抖動,而不是完完全全的「防抖」。例如上面舉的例子中,如果快門速度低於1/13秒,那連防抖也無能為力了,而我們平時室內、夜景的光線強度,曝光時間常常低於1/10秒,甚至幾秒十幾秒,很多朋友平時手持拍夜景糊了,或者室內拍人糊了,想借防抖功能就能拍清楚,我想說:還是很難。
總結一下: 防抖功能只是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可以提高手持拍攝清晰的成功率。光線強 – 例如白天 --則我們不需要防抖也可以拍清晰,光線太弱 – 例如夜景 -- 則有防抖仍無濟於事。


全幅和半幅區別?全幅是未來的方向嗎?

想購買單反的朋友肯定看到過全幅和半幅的討論,那究竟全幅和半幅指的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目前的數碼單反相機,從光學原理上來說和傳統膠片單反還是一樣的,只是將原來的感光部分的膠片換成了電子感光元件CMOS或者CCD。
全幅和半幅指的就是電子感光元件(CMOS / CCD)的尺寸。
全幅的電子感光元件的尺寸和傳統135膠片一樣大,也就是24×36mm。
半幅的尺寸約為23.7×15.6mm,或稱之為APS-C畫幅。

從表面上來看,兩者就是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而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全幅和半幅具體區別在哪裡?

1. 價格上,半幅有明顯優勢;
2. 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輕便,也有明顯的優勢;
3. 鏡頭群上,兩者各用不同鏡頭群,談不上哪個更有優勢,如果一定要說優勢,我覺得還是半幅略有優勢,因為半幅的機身半幅鏡頭全幅鏡頭都可以用,而全幅的機身只能用全幅的鏡頭;
4. 景深上,全幅相機的景深更淺。由於我們平時既需要大景深,也需要淺景深,所以這點而言,也很難說孰優孰劣;
5.

在畫質上,全幅具有一定的優勢。具體細看一下這個優勢,首先是大幅列印時細節的優勢,這對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並無太大意義,因為我們平時極少列印30寸
以上的照片細看,而列印普通照片或者在電腦上看,兩者很難看出區別。其次是更好的高感畫質。高感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下對拍清晰照片非常有幫助,例如拍劇院表
演、婚禮舞台等,以及拍體育運動,如籃球、賽車等。如果我們不是專業的體育攝影人員,如果我們也不是靠婚禮攝影或者舞台攝影吃飯的,那麼平時旅遊、聚會、
人像等大部分的照片還是用低感光拍攝的。

人都有對「更快、更好、更高」的追求,這無可厚非。如果達到這樣的目標是沒有代價的,我們當然不會拒絕;如果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就需要恰當的權衡。不花錢的東西人人都會白拿,要花錢買的東西就需要好好地考慮一下,生活的常識同樣適用於對現在的話題。

結論:除非你對高感畫質有急切的需求並願意為之付出高昂的代價,不然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半幅相機已經足夠。

有人看了很多資料,可能會問,雖然全幅貴,但是全幅不是以後主流的方向嗎?
我想說,今後的主流方向不會是全幅,而是小型化的相機。

總體上看,相機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小型化的過程,現在廣泛應用的135系統是更大的120系統被革命後的產物。隨便看一眼大家手中「好一點」的器材,不難發現,小型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就膠片系統而言,也在進行著小型化的努力,APS就是其努力的結果。如果不是數碼大潮的衝擊,APS在今天或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

數碼系統的發展軌跡卻似乎是相反的,從小體積起步,然後努力向大發展,在許多人眼中,「全幅」似乎是近一時期的終極目標。這似乎與小型化的追求背道而馳,卻也不難理解:初期因為技術的局限,CCD實在是太小了,許多指標無法滿足基本的需求,CCD的大型化也就自然地成為這一時期的首要任務。隨著電子感光元件和晶元技術的不斷發展,半幅的相機的畫質已經越來越接近甚至超越普通消費者的需求,繼續發展全幅,就像對高像素的盲
目追求一樣,僅僅是對市場誤解的一種迎合。


2007年尼康推出全幅頂級相機D3,當大家看到D3拍的教堂內婚禮樣片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的感嘆:原來ISO3200也是可以用的!D3將大家對相機高感畫質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認知。很多朋友也因此對全幅畫質產生了崇拜甚至痴迷的態度。但是僅僅時隔三年,2010年,尼康推出的半幅相機D7000高感畫質就已經接近D3,而低感畫質更是超越了D3。飛速發展的技術不斷的衝擊著我們思維世界裡的條條框框,大家在興奮之餘,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我們到底需要多少高的可用ISO?

我曾經做過實驗,ISO3200的情況下,如果有2.8的光圈,那麼基本人眼可以看得到的光線都可以手持拍下來了 -- 這是一個偉大的質變點,也就是說,如果相機的高感畫質在ISO3200下可以用,那麼我們如果平時不是特別苛求畫質的話,都可以不用帶著三腳架了!以此推斷,如果ISO6400也可用,手持拍夜景會很輕鬆,如果ISO12800也可以用,那麼即便上狗頭依然可以手持拍夜景,而ISO12800以上,則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意義就不大了。因此,將相機的可用ISO提高到3200~12800的範圍里,大家還是願意為其踴躍買單的,但是過了12800,系統的瓶頸已經消除,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更需要的是一個更小,更輕便的相機。按目前相機系統的發展速度,要實現這樣的畫質性能也並非天方夜譚,相信並不需要太久時
間,我們就會看到這樣的半幅相機,到時候,我們還會堅持追求指標更高的全幅,還是選擇更便宜,輕便,靈巧的半幅相機呢?

2010是微單和單電相機讓索尼大出風頭的一年,越來越多的朋友初次購買開始選擇更為小巧的微單和單電,雖然這類產品才剛剛上市不久,即便他們還很不成熟,還有那樣這樣的缺點,但是他們已經像世人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也代表了小型化相機未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在我看來,由於數碼感光元件的潛力比膠片要大,所以半幅的相機應該可以完全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需求了,今後的相機的發展方向,無反光板的半幅相機依然會是比較主流的產品,因為它可以滿足人們對高ISO,對畫質的需求,另一條可能更為主流的產品線應該是尼康新推出的2.7X左右畫幅的可換鏡頭小相機,因為它滿足了另外一個質變點:裝上鏡頭可以放口袋裡。這兩年索尼推出的RX100系列,也用了類似大小的感光元件,而且集成鏡頭,機身完全滿足放口袋裡,畫質已不輸幾年前的入門單反,非常適合大部分普通消費者。至於全幅,今後會像以前的中畫幅,大畫幅相機一樣,只由少數對大畫幅輸出,或者是極高的ISO畫質有特殊需求的朋友使用的小眾產品。

全幅系統應該在未來幾年受到一定的追捧,某些有全幅情結的人可以得到相當程度上的滿足,但他們很快將發現自己手中的大傢伙並沒有特別的優勢,別人手中的 APS或2.0X系統照樣能拍出相同甚至更好的片子(器材條件相近的時候,技術水平的差別就會明顯的表現出來),這時候再主動地拋棄「全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話說得有些絕對,但過分追求器材的人往往不會有太高的水平,這種推論也算是合理的。人人都希望娶一個美女做老婆,但真正娶回家之後卻發現並非完全是自己期望的結果,甚至還可能離了之後再娶一個不漂亮的。追求是一回事,追求到手之後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實對絕大多數初學者而言,全幅和非全幅的比較還沒有單反(包括微單)和小相機的比較來的更重要。前者更容易拍出背景模糊的淺景深效果,而後者更為輕便,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你需要單反相機嗎?》背景模糊聽上去很誘人,但是聯繫到你一直要帶著個大傢伙就沒那麼有吸引力了,不使用背景模糊的手段,同樣可以拍出很不錯的照片,而小相機可以放口袋裡這點卻是極為實用的,所以對大部分人而言,小相機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要知道,相機的體積和使用的頻率是成反比的。什麼樣的相機買的最值得?不是性價比最高的,而是你最願意使用,用的頻率最高的。
對於小相機,我推薦索尼的RX100系列,根據預算可以選擇3代或者1代。

新手買相機應該選什麼品牌?尼康 or 佳能?

目前生產單反的廠商主要有 Nikon, Canon, Sony, Pentax, Olympus, Panasonic, Sigma,
Fujifilm。對於新學習攝影的朋友我一般推薦Nikon或者Canon,一是因為尼康和佳能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大,大約各佔40%左右的份額,相機有什麼問題,很快就會被用戶發現並改正,二是因為這兩家公司擁有最全面的鏡頭系列,其他鏡頭廠商推出新鏡頭的話首先都會推出Nikon和Canon卡口,單反是個系統,鏡頭全、用戶多,也意味著整體成本的下降。

不少朋友糾結於到底選尼康還是佳能呢?首先,對於新入門的朋友來說,不管選哪個品牌的入門機型,都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了。
不少朋友可能會聽說尼康和佳能的成像風格不同 --- 「佳能更適合拍人像,尼康更適合拍風景」,「佳能的定焦、尼康的變焦」,「佳能的長焦,尼康的廣角」 --- 是的,他們的成像風格的確有差異,但是目前差異在變小,數碼時代,成像風格的差異完全由於後期的強大而模糊化了,一張照片,完全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需要後期成佳能風格或者尼康風格的。況且,尚未入門,何談風格!

很多朋友希望買比入門機型好一點的機型,能夠保證一段時間內不被淘汰。這樣的想法
是不可取的。數碼相機領域是個日新月異的領域,其發展速度甚至比晶元還快, 當然跌價速度也是一樣快。目前的任何一款入門單反放到5年以前都可以算是石破天驚之作了,我們買了超出自己需求的相機,只能是讓其多餘的性能和功能隨著時間迅速貶值。所以說,買符合自己需要的相機,用好自己的相機,才能體現價值。

還有一個比較實際的選擇方法是看看周圍的朋友用哪門的比較多,如果大家都用佳能,又願意相互換換鏡頭使用,那麼選擇佳能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反之亦然。

如果周圍玩攝影的朋友不多,讓我來推薦的話,我推薦尼康,因為這兩年尼康出的入門機型畫質都要比佳能的好,並且入門鏡頭畫質也好於佳能的。目前我認為性價比比較高,合適初學者的入門單反是尼康的D5600配上18-105VR鏡頭。


有無機身馬達是否重要?

對於挑選尼康入門機型的朋友來說,很容易碰到的一個問題是:尼康的入門機型D3X00系列和D5X00系列沒有機身馬達,這關係大嗎?
很多網上的測評都說,沒有機身馬達,配鏡頭有限制,更有網友將其稱之為「太監機」,這樣的說法是不妥當的。
應該說,不具備機身馬達,並不等於不能配沒有馬達的鏡頭,只是這些鏡頭裝在上面只能手動對焦。

很多人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可能被一句「沒有機身馬達,會有相當多的鏡頭不能配」給鎮住了,到底這個「相當多」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呢?

目前而言,帶對焦馬達的鏡頭群已經全面覆蓋高中低端,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不具備鏡頭馬達的老鏡頭全都是膠片時代留下的鏡頭,新出的鏡頭全部都帶有對
焦馬達。膠片時代的老鏡頭,特別是廣角鏡頭在數碼單反上表現並不理想,而新的鏡頭都對數碼特性進行了優化,所以就實用而言沒必要盯著老鏡頭不放。
對於大部分朋友來說,配個1~3支鏡頭也就足夠平時使用了,那些「不能配的鏡頭」,縱使再多,又有何干?

那麼,哪些人需要真正考慮下有無機身馬達的問題呢?
1. 如果你是一個器材愛好者,購買單反相機最大的樂趣在於把玩各種各樣的鏡頭,特別是老鏡頭。那麼,沒有機身馬達的機身真的不適合你,並且,你需要一個至少D7000檔次的機身,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兼容「老鏡頭」。
2.如果你是一位膠片時代走過來的老攝友,手裡擁有大量的尼康老鏡頭,捨不得出掉,那麼,沒有機身馬達對你也影響非常大。由於膠片老頭都是全幅鏡頭,為了保證

他們都可以發揮餘熱,你必須配一個全幅機身,那麼至少是D610了,從理性來說,這並不見得合算,不過人是感情動物,捨不得那些鏡頭,往往都是對他們懷有深厚的感情,所以這樣的選擇,就留給每個人自己去權衡吧。

結論:對於手裡沒有老鏡頭的新人來說,有沒有機身馬達並不重要。


入門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定焦 or 變焦?

單反鏡頭可分為兩類,一是定焦鏡頭,二是變焦鏡頭。定焦鏡頭光圈大,成像好,變焦鏡頭光圈小,成像相對稍差。

對於初學者來說,第一支鏡頭應該購買變焦鏡頭。原因很簡單,變焦鏡頭取景方便。很多人會說定焦鏡頭光圈大,定焦鏡頭畫質好,但是別忘了,定焦鏡頭取景不如變焦方便,當你用變焦鏡頭可以拍到,而用定焦拍不到的時候,你還有資格去討論畫質景深的區別嗎?拍到才是王道!

也有的人說,第一支鏡頭最好選擇定焦鏡頭,這樣才會練出鏡頭感。變焦的因為太方便,攝影師不需要移動,所以並不適合練習。對於這種說法,我並不贊同。首先,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記錄下美好瞬間,是最重要的需求,由於定焦鏡頭取景不方便,你會錯失很多鏡頭,例如,你會發現聚會的時候,無法把所有人拍進去,旅遊的時候,你無法將整個風景收入一個畫面中,或者是有些遠處的風景拍不到……其次,如果你真的想體會和學習「鏡頭感」,難道變焦鏡頭不可以?你將變焦鏡頭固定在一個焦距上,始終用一個焦段拍,不就和定焦一樣么?

定焦主要的優勢還是在於更容易實現大光圈鏡頭,最大光圈2.8的變焦鏡頭一般都要一萬多,而最大光圈1.8的標準鏡頭50/F1.8卻才700左右。

如果你對攝影的確是有很濃厚的興趣,而且預算又有餘,那麼可以在第一支標準變焦鏡頭的基礎上,再購買一支定焦鏡頭,它是:50/ F1.8。
不管對哪個品牌來說,50 / F1.8都是一支經典鏡頭,極低廉的價格,卻享有不遜牛頭的出色畫質,1.8的大光圈可以讓你更好的體會光圈的影響和作用,是一支學習攝影的經典鏡頭。


如何選擇焦段?要不要配齊焦段?

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主要拍拍旅遊風景、環境人像和聚會等等,總結近幾年幾萬張照片,其中大約90%左右是用24-128mm這個焦段拍的,有8%左右是用128-300mm焦段拍的,剩下的是用超廣角拍的。總結了這個規律之後,我們知道,我們購買的第一支變焦鏡頭,應該盡量覆蓋24-128這個焦段。正因為如此,各家的推薦的套機鏡頭都為18-55這個焦段,摺合135全幅的焦距為28-83左右,這正是我們平時最常用的焦段。套機鏡頭只要幾百塊錢,搭機身購買則更便宜,可以說相當的合算,以後即使二手賣了也不可惜。

當然,我們看到18-55並沒有完全覆蓋24-128這個焦段,對於預算有餘的朋友,可以購買尼康18-105,佳能17-85這樣焦段覆蓋更廣一點的鏡頭。再貴的鏡頭,我認為,對初學者而言則沒有太大的必要了。因為對於攝影器材,付出與收穫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你付出得越多收穫相對越少。打個比方,一個六千元的鏡頭其綜合性能(解像度,抗炫光能力等)可能只比一個三千元的鏡頭好10%,而一萬兩千元的鏡頭比那個六千元的提高可能還不到5%。

現在很多的商家會提供兩支入門的變焦鏡頭和入門套機搭售,例如18-55 和55-200,不少人比較猶豫,要不要配齊焦段呢?我的觀點是:不用配齊,先把標準變焦鏡頭用起來,等有了經驗再說。正如前面所言,我們使用的焦段高度集中在24-128這段里,所以平時55-200這段用的是很少的,更何況,你會帶著兩個鏡頭出去旅遊嗎?等到需要長焦的時候,你高興換鏡頭嗎?換了鏡頭還來得及拍到嗎?
二八原則告訴我們,應該集中力量解決關鍵矛盾,所以,對於初學者,不建議一次求全配齊所有焦段。


要不要恆定大光圈變焦?

不少「資深」攝友堅信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才是高畫質鏡頭,論壇里充斥著各種各樣套頭畫質很狗的理論,例如:「套頭就是垃圾」,「大光圈變焦才是』神器『」……聽上去好像兩者是天壤之別吧,其實呢?也就20%左右的差異,而兩者的價格差異往往在10倍以上。
生活就是選擇,選擇就是妥協。鏡頭的設計也是一樣,要恆定大光圈,那麼焦段就不可能很寬,鏡頭就很難很輕便,成本也很難做低。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是為專業攝影師設計的鏡頭,他們不在乎鏡頭的價格,他們願意為10%的性能多付十倍的價格,因為他們每天用相機拍很多照片賺錢,平攤下來成本尚可;他們不在乎焦段,因為他們往往專註於拍一個特定的場景,例如拍室內人像,或者拍建築;他們不在乎重量,因為他們往往是帶著任務去拍攝,會帶著笨重的大箱子跑來跑去。對他們來說,關鍵的是要滿足拍攝的需要,而價格、方便、重量,都是可以妥協的。
而初次入門的朋友往往沒有太固定的題材,出去旅遊要拍,人像要拍,聚會要拍,街上看到有趣的也要拍,這樣短的焦段就顯得捉襟見肘,很不方便。不但如此,帶著重鏡頭旅行也是很大的負擔,不要小看多個三四百克,在長時間的旅途上,它絕對可以改變人的心情。
所以,對於初次入門的朋友來說,入一支非恆定大光圈的普通標準變焦鏡頭是一個合適的選擇,等到有使用經驗了,再根據自己具體需求選擇是否需要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也不遲。


我未來想上全幅,配非全幅機身加全幅鏡頭好不好?

以尼康為例,如果選擇D5600,那麼初次購買單反的朋友往往會把所有的標準變焦鏡頭拿出來比一下,他們是:

18-55、18-105、18-140、16-85、18-200、17-55、24-70、24-120、28-300

如果要我篩選一下的話,首先要篩選掉的,就是三支全幅鏡頭:24-70、24-120、28-300。為什麼呢?
因為這三支全幅鏡頭用在非全幅機身上的等效焦距最廣在36-42mm,基本沒有廣角,平時想拍稍微廣一點的場景都拍不進去,非常不方便。此外,這三支鏡頭都相對又貴、又大、又重。

不少朋友會聽朋友說,全幅單反是今後的方向,買全幅的鏡頭保值。
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
首先,鏡頭是買來用的,而不是用來保值的。一支鏡頭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實用價值。你用它為你創造了你需要的影像,這才是鏡頭最大的價值。目前大規模工廠生產的鏡頭都不是理想的收藏品,保值絕不是它的第一屬性。
其次,未來的主流產品是小型化的相機而不是全幅相機。這個觀點我已經在前面的問題「全幅和半幅區別?全幅是未來的方向嗎?」中已經提到。
再次,即使假設你今後還是要上全幅,初次購買的非全幅機身還是應該配非全幅鏡頭。非全幅鏡頭一般都相對便宜,即使以後上全幅賣了,也蝕不了幾個錢,沒必要為了這幾個錢而委屈自己用很不舒服的焦段。

很多朋友買了全幅鏡頭在半幅機身上用,每天心心念念就想著升級全幅系統,拍出照片不理想總怪器材,覺得如果是全幅就好了,心思全被升級器材勾去了,沒法放拍片上,最後升級了頂級全幅,發現也就這麼回事,才大徹大悟,從頭開始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攝影。

結 語

也許你已經在網上各大論壇把各個主流機型看了各遍,卻依然糾結,或許你已經將備選機型參數倒背如流,仍依然搖擺不定,甚至徹夜難眠,恨不得半夜起來再將網上漫漫器材路的帖子讀個十遍八遍方覺過癮。
果真如此,那真是單反害人那。
讓我來開個治病良方:你是喜歡燒攝影器材,還是喜歡攝影本身?

若是喜歡燒攝影器材,簡單,「買你買得起的最貴的器材」,這句話送給燒器材的朋友絕對是真理。既然是燒器材,那麼要麼不入,入就要是頂級的。不然買了普通器材拍出來不好,又會再次糾結是不是因為器材不夠檔次才拍出來不夠好,反反覆復糾結曲曲折折升級,最後的終點還是頂級器材。與其這樣折騰,不如一步到位入了頂級器材,那就算拍的不滿意也沒辦法責怪器材不利了。

如果你是真喜歡攝影本身,那也簡單,什麼也別看了,老老實實買個入門機身基礎鏡頭拍起來,以後等到水平提高了有更多切實的需求了再說。目前的入門器材不但完全可以滿足初學者的需要,而且同樣可以出好片。與其在論壇里糾結那麼久,不如將這些時間花在拍攝上,早點用起來,就早點有實在的體會,早點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人生最大的浪費不是錢,而是時間。

  • 器材的差異遠遠沒有拍攝的人的差異大。
  • 器材並不是越貴的就越好。
  • 並不是越好的器材就更能拍好片。
  • 拍照的瓶頸是人,而不是器材。
  • 鏡頭是買來用的,而不是用來保值的。
  • 人生最大的浪費不是錢,而是時間
  • 對於攝影器材,付出與收穫是不成正比的。
  • 相機的主要價值體現來自於它的使用價值,而非價格。
  • 最適合新手的是入門單反套機。
  • 對於新入門的朋友來說,不管選哪個品牌的入門機型,都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了。
  • 對於初學者來說,第一支鏡頭應該購買變焦鏡頭。
  • 對於初學者,不建議一次求全配齊所有焦段。
  • 對於初次入門的朋友來說,不推薦購買大光圈變焦鏡頭。
  • 對嚴肅的攝影者來說,每張照片都需要後期。
  • 後期只有程度的不同,沒有絕對的有、無之分。
  • 高像素不等於高畫質,對於像素,夠用就好。
  • 鏡頭的變焦倍數越大,則成像越差。
  • 防抖功能只能夠在特定場景抵消部分的抖動,而不是完完全全的「防抖」
  • 對於手裡沒有老鏡頭的新人來說,有沒有機身馬達並不重要。
  • 今後的主流方向不會是全幅,而是小型化的相機。

在你還未擁有自己的第一個balabala之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美女你好,請問你想買什麼樣的相機?」

——粉色的

「……」

上面這個雖然是我編的段子,但卻形象的表達了女生在選擇相機時的茫然,畢竟大部分女生看到那一排排外觀差不多的產品以及密集的參數後,頭難免會暈乎乎的。

我們的資深相機大師琛哥覺得很有必要寫一篇關於女生挑選相機的文章,在幫助大家理清自己需求的同時,順便推薦幾款滿足該需求的相機。

以下內容分為這幾部分:

1、我要自拍美美噠

2、我要出遊隨手拍

3、我要拍娃拍寵物

4、我要復古街拍

5、我要即刻拿到照片

6、我要便攜+極致畫

我所認識的大部分女生,她們挑選相機時關注的點往往十分簡單:夠好看、夠輕便、畫質夠好,就OK了,如果價格低,那就更好了。這種需求乍看之下非常合理,就如同京東商城「多快好省」的宣傳語一樣。然而仔細揣摩一下,便會發現這其實是在耍流氓……

要多要快要好,還想省錢

同理,挑選相機的時候也是這樣,請看下圖:

這幾個需求,能滿足兩個已是不易,要想滿足三個……可能只有苦等科技進步、產品迭代,待到若干年後買舊款了。

因此,買之前一定要多花時間思考一下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或者從功能入手,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功能是什麼(好像一隻產品汪在說教…)

最後,從這個功能出發,再去挑選相機。

閑言少敘,以下是琛哥幫廣大女同胞梳理的拍照需求(體積小、顏值高已默認勾選):

我要自拍美美噠

對於女生來說,出去玩,自拍肯定是少不了的。女生買相機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把自己拍的美美的。

如果有會攝影的男性友人一同出去玩,倒是可以拜託他們用專業的設備+後期製作得到好看的人像照片。但是如果沒有這種條件,又想方便簡單的拍出美麗的自己,好像可供選擇的方案不多。因此,各式各樣的自拍神器才會一直那麼的紅火。

說到自拍神器,一般了解器材的人都會對它不屑一顧:

——「就那種性能,憑什麼賣的和中端單反一樣貴。」

然而,能夠隨時隨地一鍵自拍、後期磨皮調色全部一鍵完成、然後一鍵傳輸到手機,並且在不用的時候還能掛在脖子上當做裝飾的,好像也只有自拍神器了。

卡西歐TR750

這是自拍神器的鼻祖——卡西歐,在今年最新發布的型號。TR系列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自拍神器了,自從發布以來圈粉無數,被眾多妹子列為心目中最想得到的禮物。

最新的這款TR750,在鏡頭周圍加入了一圈閃亮的金環,極大的提升了顏值。新增的雙LED燈能在夜間有效照亮面部,使得夜間自拍更加出色。

另外,沿襲了前作的優秀設計,可以隨意調整機身角度與位置,拍出不同視角的自拍照。

美顏功能自不必說,在這一領域深耕多年的卡西歐,「膚色」「平滑肌膚」「臉部亮度」「立體感」「除黑眼圈」「瘦臉」,6大美顏功能已非常智能且完善,再加上新增的智能光影調節,怎麼拍怎麼美。

如此種種,正是卡西歐自拍神器宣傳語「不斷追求女性之美與自拍真諦」的體現。而且,這次新增的粉色,對於女性的殺傷力不要太大…我調的精品購就有自拍神器,還有有調司花現身試用。

索尼KW1

索尼之前也曾發布過一款自拍神器,顏值也是相當的高,香水瓶的設計別具一格。

記得索尼發布的時候還特地請來了昆凌代言,而且宣傳的十分火爆。但沒想到的是,幾年過去了,這款產品的市場反響並不強烈,價格也大幅跳水,竟然從發布時的5000多降到現在的1000多(大法跳水依舊犀利)。

可以說,這是一款目前很有性價比的自拍神器,該有的美顏功能都有,而且顏值方面,個人感覺與卡西歐之前的產品不相上下,掛在脖子上沒準真被人當作是一個好看的裝飾。

我要出遊隨手拍

適合出遊的相機,一般應該具備一下幾個特性:

  • 1. 便於攜帶、外觀好看。當你足夠喜歡一台相機的外觀,並且這台相機也十分方便攜帶時,你把它帶出去拍照的可能性及概率會大大增加(琛哥見過太多朋友在買了大又重的單反後,把它放在家吃灰的情況了)。
  • 2. 能夠變焦。在外旅行,難免遇到無法前後挪動調整畫面的情況,所以一部能變焦的相機是很有必要的。

索尼RX100M3

索尼黑卡家族主打便攜,能輕鬆放入各種口袋。在如此小的機身中能放入閃光燈、蔡司變焦鏡頭、1英寸影像感測器,不得不佩服索尼的黑科技。

身邊不少朋友在購入黑卡後都對其稱讚有加,因為確實很方便。看到美景,掏出黑卡,很輕鬆就得到了一張照片,享受隨心記錄生活的樂趣。

另外,黑卡自帶的翻轉屏也很好用,因為體積小,所以可以固定到手機的自拍桿上,自拍十分方便。再配合無線連接功能,可輕鬆分享照片到各大社交平台。

佳能EOS-M10

這是佳能在15年末推出的一款小巧的無反相機,內置了與單反同樣大小的影像感測器,夜拍和畫質有保障。白色類似烤瓷的外觀,手感與光澤度很受女生喜歡。

功能上,這款機器同樣主打美顏、快速分享以及創意濾鏡,簡單易用。

配合180°翻轉液晶屏,能從更多獨特的視角去拍攝(例如把相機放在低位)。當然,翻轉屏最大的用途還是自拍。

我要拍娃拍寵物

小孩、寵物這類好動的被攝對象,對相機的對焦性能與連拍性能要求較高。如果對焦不夠快,可能拍到的很多是模糊的圖像;而如果連拍速度慢,就難以捕捉到精彩的瞬間。

索尼A6000

索尼獨家的4D對焦技術將自家相機的對焦速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最快能達到0.05秒,比人眨眼還要快幾倍。而且追焦性能與連拍速度也非常不錯,每秒11張的連拍速度,能輕鬆定格小孩或者寵物的神情。拿起相機對著小孩或者寵物連拍幾十張,往往能發現令人驚喜的照片。

A6000作為索尼之前的中端微單,畫質方面不用過多擔心,對於大部分女生來說很夠用。

另外,A6000還支持4K高清視頻錄製,除了用拍照來記錄小孩或者寵物,再添上一些視頻,想必也是極好的。

我要復古街拍

出門掃街,不僅被拍的那條街要有故事,攝影師本人最好也要有故事。很多女生都喜歡說自己是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那麼,就用相機來記錄你的故事吧。

富士X70

經典的復古外觀,較為便攜的輕巧機身,把它掛在脖子上,自身便多了幾分文藝氣息。廣角+大光圈的設計,很適合掃街。

漫步在街道上,時不時停下腳步,端起相機記錄一張,便是掃街的樂趣。富士X70內置多重濾鏡,直出色彩很吸睛,對於嫌後期麻煩的女生來說再方便不過了。

當然,翻轉屏+無線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要即刻拿到照片

拍完照立刻得到實體照片,並將它送給親朋好友,這種樂趣是其他相機無法比擬的,這也是拍立得存在的意義。

徠卡Sofort

要說逼格最高的拍立得,非徠卡Sofort莫屬,發售之日便是給眾多女生種草之日。對於這款機器,感覺沒有多少需要介紹的地方,只需知道它好看,並且有紅色的徠卡可樂標,就可以了。

如果覺得徠卡的那款價格太高,那麼就選富士吧,除了外觀與逼格,與徠卡的拍立得幾乎沒什麼差別,價格卻便宜了一半…

我要便攜+極致畫質

可能有部分女生在聽說過全畫幅之後,入了坑,開始追求畫質,同時還希望儘可能便攜。恭喜你,來到這一步之後,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提高預算了…

索尼RX1R II

全畫幅+4200萬像素,體積還只有巴掌般大小,如此黑科技的便攜數毛機,也只有索尼能做到了。

關於這款機器不用列舉太多參數,只需要明白在便攜相機中基本都達到了頂級就可以了。

除了RX1系列,索尼還有其他產品線,通過適當的組合也能達到便攜+高畫質。

索尼A7 II

如果覺得上面介紹的RX1R II價格太高,並且能接受更大的體積,那麼A7 II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像素雖沒有RX1R II那麼高但也足夠使用,能換鏡頭的設計帶來更多的可玩性。

機身的5軸防抖功能可以顯著提高拍攝成功率,配上自家的蔡司35mm f2.8鏡頭,整體十分輕巧,畫質也十分夠用。

寫在最後

以上便是琛哥根據需求列舉的一些適合女生使用的相機。看完之後有沒有對自身的需求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呢?

希望各位妹紙在選購完適合自己的相機後,能多出去走走,多拍一些照片,在不斷按下快門的過程中,感受到攝影的樂趣。

ps: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專欄:知乎專欄,有更多優質內容等你發現。


追求畫質但又不願扛單反的,請入索尼rx1r。

===========================================================

理性選擇的話,首先看需求。

  • 手機 如果希望隨時隨地能掏出來記錄畫面,且畫質要求不是那麼高的話,高像素手機足以,這裡強力推薦iphone……(安卓的各種1200w像素都不敵iphone,當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iphone高品質屏幕帶來的幻覺)而且在這個智能手機扮演無比重要角色的時代,手機的拍照效果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一般人需求了,尤其是在光線足的情況下。而且類似iphone這樣的手機在暗光條件下近距離閃光燈的效果也非常不錯。同時,現在的手機拍攝也提供越來越詳細的參數設置,包括hdr,iso,白平衡甚至光圈大小等等。手機拍攝的優勢不僅在於隨時隨地拍攝,也在於方便地社交分享。輕輕點幾下,照片就分享給你的好友了。從記錄和分享這個角度來看,手機無疑是最便利最實用的。而且對個人來說,有的時候的確是記錄意義遠大於畫質意義,若干年後你可能會對著一張手機照片淚流滿面感慨萬千,而那些買了單反後為了拍攝而拍攝的一大堆照片可能讓你感到頭大。
  • 微單/單電 這類相機的學名我就不具體闡釋了,詳見百度百科。總結起來就是,畫質接近單反的便攜型可換鏡頭相機。這類相機相比手機不僅提供了更快捷的反應速度,對焦能力,更好的操控和更多詳盡的設置,同時還可更換鏡頭。當然,由於使用了更大的感光元件,畫質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暗光環境下更容易獲得較好的畫質。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再擁有了一台單反之後,我還是很想要一台高性能的微單,配上小巧的定焦餅乾頭,在不適合出動單反或單反不在身邊的情況下悄無聲息滴捕捉較好的畫面,不用惹人注意或者驚動被攝者。同時,我把這種相機推薦給每一位並不是很了解攝影但又想要購置一台相機的人,因為現在微單的價格已經很親民,且完全可以滿足非專業愛好者的所有需求。
  • 單反 適用於對攝影有確信的熱愛,能體會拍攝樂趣,願意花費較大精力和金錢在拍攝上,希望能對拍攝得的照片達到更大程度的控制,包括景深,視野,畫質等等的人。毫無疑問,單反能給你更便捷的操控,所有重要參數撥動轉盤就可以更改,快門幾乎沒有遲滯(不容易錯過重要拍攝時機)。單反能給你更快更準的對焦,拍攝調皮的孩子,寵物,或者高速運動的物體也不會很吃力。單反能給你更好的暗光表現(越好的相機有更高的可用感光度),不會在關鍵時刻拍出來一片模糊或一片漆黑(當然,能力也有大小)。單反給你更大的視野選擇範圍(前提是你買得起對應焦段的鏡頭),超廣角畫面大氣,視野寬廣,長焦可以拍到遠處景物的特寫(同時,焦段影響著景深和透視感)。單反能給你令人驚訝的續航,中高檔單反都具有肩屏幕,所有參數看這塊小屏幕就行,取景看光學取景器,完全不用打開屏幕,非常省電。同時碩大的體積配有碩大的容量的電池,一塊電池拍個幾千張照片不是問題。單反還可以給你更多的配件選擇,包括遙控器,閃光燈等等滿足特殊需求。似乎忘了說,還有畫質呢,一般來說更多的金錢能砸出嚴格意義上來說更好的畫質(但是即使是便宜的定焦畫質也會比一般的變焦好很多)。如果你買的是一個入門級單反套機,別對傳說中的畫質要求太高。當然,對部分人很重要的,單反還能給你拍攝的氣勢。(一般氣勢的大小和你器材的高端程度直接成正比)

理性選擇,其次看能力(包括購買能力)

  • 單反 關於單反,我首先要說的是,購買一台單反的時候請慎重。見過太多的人,嚷嚷了很久說自己要買一台單反,彷彿這可以說明他是一個有追求的人,他享受著每一次嚷嚷,彷彿每次提到這個名詞都立馬讓他顯得很有品位和追求。可惜往往是這樣的人,在終於買了一台入門單反套機之後,嚷嚷笨重不堪,使用複雜,且會發現拍出的照片令人失望。最後呢,都是束之高閣再也不用,難得拿出來裝逼也是使用全自動模式。所以,選擇一台相機的時候,請首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如果不是對攝影有執著的熱愛,請不要輕易購入單反,這可能會是你最失敗的一次購物/投資!在那些小白的眼裡,總是把一張好照片的絕大部分功勞都歸於好的相機,是事實上恰恰相反。不得不承認,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單反相機的確比手機或單電能獲得更清楚的畫面,可是誰又經常在暗光條件下拍攝呢。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一台入門級單反套機用自動檔拍出來的照片和普通卡片機拍出的照片在電腦上看幾乎沒有差別的,除非你放大到對比一個個像素點。可事實上大家看的都是照片整體而不是像素點。普通人的相片也不會去印大海報來觀賞,所以如果你以為有了一台單反就能得到好照片的話,趕緊醒醒吧。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要得到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可能必須要使用單反。主要原因是單反可以讓攝影師對最後形成的畫面做到最大的控制,即,呈現出攝影師希望它呈現的樣子,當然前提是你的腦子裡要有想法,你腦子裡只有漿糊,拍出來的也是漿糊。最好的畫面在眼前,你拿起單反,全自動,卡擦一下,那拍出來是相機想要的樣子,不是你想要的樣子,或許也可以得到好照片,但是這和你幾乎毫無關係(有意識使用全自動模式的情況除外,比如抓拍)。即,單反只是能讓拍攝者更大程度地參與到拍攝這個創作過程中去,同時保證能精確完美地完成你給它的任務。拍攝者選擇了拍攝時機,考慮包括光線,角度,背景,構圖,對焦等等因素,同時設置好合適的參數包括使用的焦段,光圈大小,曝光時間長短,感光度設置,白平衡等等。同時,一張好照片,用心的精細的後期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你最後看到的好照片,可不是買個單反輕輕一按就會有的,不僅要有熱愛生活的心,發現美的眼,還要有對攝影的理解和操作的技術。而你看到的很多唯美的照片,還需要你掌握圖片處理技術,很多情況下拍攝可能是短短一瞬,但處理的時間可能要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沒有對色彩較好的理解,即使你足夠了解ps工具,你也不能調出讓人看著舒服的色彩。還有,別忘了,有追求,你還得有錢,要不然就等著羨慕別人的長槍大炮吧。當然,你可以說,用套機也可以拍到好照片,但你不得不承認,如果你的設備更好,你的照片會更好。總結一下,如果打算買單反,請準備好承擔以下幾點:
  1. 碩大的體積,考驗你體力和耐性的重量……
  2. 做好後期投入資金的準備,如果你真的愛好這個,肯定會花錢買鏡頭的……
  3. 做好學ps的準備,如果你真的想搞出令人羨慕的照片,你可能會需要花大量時間在學習後期上,而且每次出片都可能要還相當長的時間修片,彷彿這是對照片觀賞者的基本尊重(當然部分追求真實還原的題材除外)
  4. 最重要的,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即使你做足了準備,依然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很有挫敗感,買了單反卻拍不出好照片……囧…………(事實上對應的,樂觀一點,1是裝逼的本錢,2是必須的投入,是對愛好,對自己和周圍人幸福人生的投資3有學習的快樂和修完片的成就感)
  • 微單/單電 如果你沒有駕馭單反的能力,或者不能承受單反的笨重和碩大的體積,但是對畫質又有一定要求。那麼買單電吧,一個相當完美的選擇,成本不大,同時也能提供相對較好的操控。後期也有發展空間。(可換鏡頭)
  • 手機 培養興趣愛好,從手機開始。事實上真正愛好攝影的人,拿手機也能享受捕捉的樂趣。如果你連手機拍攝都很少用,大哥,拜託別買單反裝逼了。

下面附送幾張近期拍的幾朵花,殘幅機拍的,請輕拍。(順帶說下,微距攝影是培養攝影愛好的好開端)


夠用就好 手機攝影挺好的。如果要玩玩,選擇微單就好了。


樓上切中要害啊,雖然簡短的兩句話。
曾經也一直考慮著這個問題,可到現在還沒有解決,拿著能拍照的手機也能簡單應付一下。總之呢,要考慮好你要用相機幹什麼,還要考慮好你的經濟承受能力。
如果你也懶如我,對照片的要求也沒有達到發燒級、專業級,可以考慮用手機。手機的一大優勢是,小小一塊卻集各類娛樂功能和通訊功能與一體,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不必為拍照得增添一個相機,或者為聽音樂而增添一個音樂播放機,或者為聽收音而增添一個收音機……給自己那麼多物件,多累贅啊,需要用的時候還得找一番,真麻煩,一個小小的手機就可以搞定,多好!現在手機的拍照質量也越來越強大,雖然比不得專業型的相機,跟一般的卡片機也有的一拼了,不少還更強悍。當然,拍照效果好的手機,價格也一般不菲。
如果愣是心裡有疙瘩,覺得手機功能過雜,拍照功能再強悍也敵不過專門的相機,那就看下文。
如果拍照只是作為風景、人物、某一事件中畫面的記錄的話,卡片機足以。首先,卡片機使用起來簡易方便,特別是能讓人在準備不太足的情況下更好的抓拍一些畫面,且畫質還不錯;再次卡片機體小身輕,帶著不佔地兒、不費事兒;最後,卡片機相對價格便宜,當然,卡片機里也有價格不菲的。卡片機的不足,莫過於使用過於簡易化、傻瓜化,難以滿足專業級攝影人士、發燒級攝影愛好者的需要,不過對於一般的用戶,真的真的很夠了,而且很多不錯的照片,還真就是卡片機拍攝的。
如果在攝影方面有一定的知識,起碼懂得光圈、快門跟景深及之間的聯繫,也很有興趣玩轉這些,但是又不想要相機過於笨重,或者經濟能力相對有限(兼而有之也有可能),那就可以考慮單電或微單。這類相機,其實就是介於卡片機和單反機的一類,想兼有卡片機和單反機的優勢,可是魚與熊掌終究難以完美兼得,所以也有人認為這是屬於雞肋的一類。當然,也蠻看好這類機器的人也是有的,而且還不算少。
如果在攝影方面的知識相當的豐富,屬於攝影發燒友,或者攝影專業人士,一般都會選擇單反類相機,即使經濟不是很寬裕,畢竟單反類相機就是攝影領域中專業、高品質的代名詞。不過,入手單反類相機,還真是得好好考慮好啊,有沒有Money燒進去,有沒有Time燒進去,願不願意把Time燒進去。有Money,但是沒有Time,或者新鮮了幾天,不再願意花時間去玩轉了,那還真是浪費啊,非常奢侈的浪費,令人髮指的浪費(如此的浪費,不論是相機本身、還是花費心血研發製造相機的人,我想都會有被侮辱的感覺的,哈哈……)。說單反機燒錢,也是很容易理解的,隨著攝影技術的進展、攝影知識的更深更寬,對於設備的要求肯定也會一步一步提升,更好的設備當然更需要金錢的堆積。
至於像素、鏡頭的考慮嘛,先解決好用哪類相機的問題再說。
本人在攝影上稍有點了解,曾經也想入手一個單反來玩玩,但擔心浪費了好東西,終究沒下定決心放血一把。
終於體會到碼字的辛苦了,頭一次為別人的問題碼出這麼多,實屬難得啊。


1.最重要的,銀子
2.用途,是自拍還是創作還是謀生糊口


一般使用有手機足夠,方便。


首先當然就是要做好預算,在購買前確定好自己所需數碼相機的價位尤為重要,這樣到市場便帶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不會滿場亂跑。
第二,忽略數碼變焦。購買數碼相機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光學變焦,而不是數碼變焦;
第三,注意存儲卡,電池類型;
第四,小不意味著省電。有些體積小的數碼相機在同樣耗電;
第五,在購買包裝時要注意,包裝相機往往比較便宜,超低的價格有時令人難以置信;
第六,檢查光學變焦的倍數;
第七,進行相片的放大預覽看相機的效果如何;
第八,是否內置麥克風。內置揚聲器可對相片的拍攝帶來好處;
第九,有效像素才是真像素,有時廣告中宣稱的像素並非有效像素;
第十,別期望購買到的數碼相機帶有足夠的存儲空間,需要自己購買存儲卡來擴充;
第十一,夜晚拍攝照片的效果;
第十二,別只關注像素;
第十三,考慮該相機的附件花費,包括存儲卡;
第十四,光學變焦多少倍才夠;
第十五,網上查詢好價格,多查幾家進行價格對比;
第十六,看所需購買相機的評測類文章,可首先對該相機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進行了解,在購買面對商家時也更有底氣;
第十七,手動意味著價格更高;
第十八,考慮是否防水;
第十九,較高的像素解析度也可以帶來畫質的提升;
第二十,低感光度拍攝下,圖片是否清晰

根據以上條件,為您推薦幾款不同層次的相機:

1、佳能700D 18-135 STM套機 數碼相機 佳能單反相機正品

2、佳能70D 18-135 STM套機 佳能單反相機 數碼相機正品

3、Sony/索尼 DSC-HX50數碼相機 索尼HX50 30倍長焦照相機

4、夜景王 Nikon/尼康 COOLPIX S6300長焦數碼相機 10倍CMOS正品

5、佳能70D 18-200套機 數碼單反相機 佳能70D單反相機

佳能EOS 700D/18-55 STM套機單反數碼相機 觸摸屏正品


我覺得錢其實不是第一權衡點,關鍵是你打算拍什麼
相機(包括鏡頭)參數無外乎:像素,CCD尺寸,光圈範圍,快門範圍,高感表現,焦段,對焦模式等等..

題材決定參數,參數決定相機。

如果你想拍生活,拍簡單的生活紀實,手機足夠,還很輕巧。
如果你先玩技巧,高速快門啊,拉爆啊,光繪啊神馬的,單反比較合適。
如果你想街拍扮酷,旁軸相機不錯,便於偷拍,還不扎眼。

其實很快你就會發現,相機其實都一樣,就是帶著一堆參數的、有一個小孔的黑匣子而已


便利、高畫質、樂趣、使用目的、價錢……等等這些關係的推敲,就是選相機的選項。
選相機,也是對自我的認識。想到最後,就是認識自己。你要知道的是隱藏在「相機選擇」背後的一個問題: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推敲選擇比如:
是要輕便還是要畫質?畫質好的可能重,出行要扛,而又輕又好的可能很貴。
要單反還是卡片機?你覺得自己拍攝什麼場景更多?是街頭瞬間抓拍還是景物、建築?還是人像攝影?……


首先準備一張桌子,要大,為什麼要大後面會說。
然後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包括儲蓄罐里的硬幣,鋪好在桌上,知道為啥要桌子大了吧。。
看著總數,算算自己願意拿多少,然後再去選擇該價位的相機,不要跟我說什麼卡片單反,佳能索尼,都是廢話,什麼錢買什麼貨,
至於拍出來的照片好壞?
哦,那是人的問題,不是機子的問題。


看到同學點過贊渣新我就來湊合一下

題主看起來也是入門而且是出於一時的(大概)熱愛希望能夠玩攝影,我覺得如果樓主有一定的預算的話可以買一部入門的單反來感覺一下。利用入門的單反來體會一下自己的攝影技術,攝影熱情的持久性之類的。畢竟單反就算是入門也是幾千塊錢使用起來自然也會時刻注意,如果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深愛也可以再轉手賣出去。
入門的單反的話相對起來這裡還是推薦K30。作為入門的單反擁有合理的價格(4k浮動好像是這樣),然而其內在卻達到了一些大廠如尼康佳能的一些中端機的水品,總的來說是性價比很高的一台機子。


如果題主並不是那種想要十分專業的攝影修鍊,而是像手機一樣的隨手拍之類的日常攝像體驗,那麼我還是推薦蘋果。儘管市場上很多手機打著「手機中的單反機」「可以拍星星的手機」的稱號,其攝像儘管特化了但是相比較而言還是蘋果更勝一籌。雖然很多設備都以高像素為賣點,但是蘋果的圖像處理技術,成像效果上面都是十分值得稱讚的。題主可以自己比較一下各大廠的屏幕,至少我本人是認為蘋果更佔優。


我個人覺得吧,買自己有慾望帶出去拍照的相機。無論是因為它的性能高、做工好、外觀好看、手感好,或因為單反白炮外觀霸氣或因為微單小巧便攜畫質上佳,總之你有慾望帶出去拍照,就是適合你的相機。反而多幾個像素少幾個像素,半幅全幅,都沒那麼重要,預算擺在那,性能相差不會太大。焦外柔和些、照片銳利些清晰些、像素高一些,這都不是決定照片好壞的關鍵因素,重要的在於內容。

假如有個相機外觀做工你很喜歡,但是同樣價錢可以買到別的品牌性能高一點但是外觀不喜歡的相機,你覺得哪個相機自己更願意帶出去拍照,就買這個好了。

就比如我買的富士XT2,12K能買到索尼A7系列的全幅相機,很多朋友就會問為啥不買A7全幅,性能比XT2高的多。但是我喜歡XT2的外觀和做工,快門鍵可以安裝紅色的快門鍵,以及富士特有的膠片調色,這些都會讓我更有慾望帶出去拍照,所以XT2就很適合我。

相差的那點性能真的算不了啥


能仔細看完這一貼的人就是真正想買單反的人


買微單吧,輕便,畫質還好.
如果是上面那些人說的單反你根本沒有動力每天帶出去,拍不到什麼東西!

個人建議樓主買個二手微單玩吧.鏡頭選套頭可以了


1、預算多少
2、主要幹嘛


推薦閱讀:

學攝影,是不是一定得學 Photoshop 一類的後期工具?
為什麼如今的手機越來越偏向攝影功能了?
怎麼拒絕借他人單反?
如今旗艦手機的拍照質量已經夠優秀,還需要單反么?
如何評價賓得新發布的全畫幅單反相機K1?

TAG:攝影 | 攝影器材 | 單反相機 | 單反入門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