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The Big Short)?


作者:這篇文章當時發在微博上,再做了點修改,提出兩點:無論是《大空頭》的書也好,還是電影也好,畢竟都是拍的過去的事情,如果對當下或者現實沒有啟發意義,那麼它只是一桶可以吃90分鐘的爆米花而已。《大空頭》的正確評價,來自於我們生活的當下,來自於我們生活的現實,裡面揭示的一些問題,在當前國內沒法迴避。希望文章能對大家有幫助。

次貸危機已經過去了9年,隨著電影的《大空頭》的熱映,人們又開始重新討論這個話題。筆者很早就讀完了原著,現在也跟風寫一篇不是影評的影評,不談電影中的情節和表演,只談那場決戰中的人物、背景和故事,這不僅是在回顧過去,更重要的是在當下撲朔迷離的宏觀環境下,增強對大勢的判斷,避免落入從眾的窠臼。


1. 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大空頭?


《大空頭》電影中刻畫了四路做空次貸的團隊,分別是:① Scion Capital的基金經理Michael Burry ② 德意志銀行交易員Greg Lippmann,電影中改名叫Jared Vannett ③ FrontPoint Partners LLC的Steve Eisman,電影中改叫Mark Baum ④Cornwall Capital的Jamie Mai、Charlie Ledley和Ben Hockett。


這四路人馬最後的獲益如何呢?Michael Burry的基金以6億的規模在2007年為投資者賺取了7.5億美金;Greg Lippmann並非投資者,而是做空工具CDS的交易員和做市者,他2007年領取了4700萬美金獎金;兩個小夥子Jamie和Charlie的Cornwall Capital獲利8000萬美元,數額不大,但考慮到他們只有3000萬美金的本金,這個回報也是非常可觀的;Steve Eisman賺了多少錢沒有具體披露,但他的基金最大規模有15億美元,基金在2007和2008年的收益應該跟Burry的基金差不多或略少。綜合起來,四路人馬一共賺到了不到20億美金。

20億美金,在普通人看來是天文數字,尤其這還是在哀鴻遍野的2007年實現的,但事實上,20億美元只是真正「大空頭」John Paulson賺的錢的零頭。作為史上最大的空頭,Paulson的基金公司PaulsonCo.在2007年通過做空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擔保債務憑證)賺了120億美金,在2008年又通過做空銀行賺了超過80億美元。另外,對沖基金領域其他一些投資人,也低調地通過做空來牟利。例如,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的Philip Falcone,也聽了Greg Lippmann對CDS的講解和推銷,與電影中Mark Baum團隊對Jared Vannett不斷地質疑和喊叫相反,Falcone立即大筆買入10億美金以上的CDS,兩隻主要基金2007年收益率均超過100%。另外,投資大師索羅斯,通過他的侄子彼得索羅斯(跟Paulson是朋友)約Paulson進行午餐,了解其投資思路後也開始做空次貸,在2007年年底的三個月中也同樣獲利數十億美金。下圖為主要對沖基金2007年表現(考慮規模,統計不完全),其中標黃色的均為PaulsonCo.的產品。

主要對沖基金2007年表現


John Paulson整個做空次貸的過程,在《The Greatest Trade Ever》中被描述的很詳細,整個做空過程,就是一個「假設-論證-籌資-下注-等待-收割」的全部過程,是一套經典的對沖基金運作流程。Paulson上百億美金的利潤,絕非運氣跟偶然,而是步步為營運籌帷幄的過程。這次史上最大的做空,其實可以從一張簡單的圖表開始說起。


2. 一張價值200億美金的圖表


在次貸危機之前,John Paulson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對沖基金經理,長期遊離於華爾街之外,他接近40歲才成立自己的基金,經過10年的跌跌撞撞,2003年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到15億美元,論規模只能算是無名之輩。Paulson身上也很難看出對沖基金大佬的影子,他出差坐經濟艙、調研坐最後排、向上市公司提問時畢恭畢敬,45歲第一次結婚,對象是自己的女助手。無論是與眾多華爾街少年得志的俊才相比,還是與住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鎮上的對沖基金大佬相比,Paulson都看起來默默無聞。跟Steve Eisman長期浸淫在次級抵押債券行業中不同,Paulson的基金公司前期主要做併購交易,對房地產幾乎沒有涉獵,在他的老朋友Paolo Pellegrini給他打那個求職電話之前,Paulson對房地產泡沫的理解,僅限於在房價飛漲的2004年將自己在南安普頓的房子賣掉,改成租房住。


Paolo Pellegrini是John Paulson在哈佛商學院的同學,個人經歷曲折。在入職PaulsonCo.之前,Pellegrini已經兩次離婚兩次被解僱了,除了離婚得來的30萬美元,幾乎沒有什麼積蓄。Paulson只能提供給他一個初級分析師的職位,但他仍然感激不盡,每天起早貪黑,跟比他小20歲的同事一樣在格子間里做著分析和研究。在2004年的10月,Pellegrini在走廊里攔下了Paulson,第一次向他建議,用一個叫做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的完美工具,來做空美國房地產。

對於一個成熟的投資人,任何一次重注,都需要考慮兩個因素:確定性和收益比。對於前者,需要紮實嚴格的基本面分析,對於後者,需要考量時機與工具。美國房地產價格,自大蕭條以來就沒有在全國範圍內下跌過,「房價永遠漲」深入人心(聽起來很耳熟?),在次貸危機之前,很少有人敢去說美國房價會跌,遑論下重注去做空它。


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Pellegrini和同事一起做了大量基礎的研究,最終匯總的結果就是一張簡單的圖表:自1975年以來剔除通脹的美國房價指數。Pellegrini發現,在1975年到2000年,剔除通脹之後,房價年度增長只有1.4%,但在接下來的五年,每年的漲幅卻在7%,如果重新回到趨勢線,房價可能的調整幅度最大可以到40%。這一張圖,奠定了PaulsonCo.做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依據。Paulson視這張圖表為他的「羅塞塔石碑」,以至於列印出來整天像珍寶一樣給展示給他的客戶看(當然是在做空結束之後)。

美國房價指數(自1970年)


上圖是美國房價自1970年以來的走勢圖,藍色的線是未剔除通脹,紅色的線是剔除通脹,趨勢非常明顯。這張價值連城的圖表,所需要的數據並不高深,相信在次貸之前,有一大批專業研究人員曾經畫出並凝視過這張圖。著名暢銷書《非理性繁榮》在2005年2月的修訂版中,給出了充分的數據,對房價在2000年後的跳升做了明確的警示,但太多人屈從於趨勢,而失去了常識。連美聯儲的主席Ben Bernanke,在公開場合直接聲稱,"We"ve never had a decline in house prices on a nationwide basis."(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全國範圍內的房價下跌)。要知道,Ben Bernanke可是研究大蕭條的專家,站在最高宏觀管理者的位置,理應窺全豹而察風險,但他對市場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比如抵押貸款公司利益驅動下的貸款濫放、民眾的激進地加槓桿、華爾街投行瘋狂的打包交易、評級機構的睜眼閉眼,了解的仍然不夠多,最終出現了誤判。在國內,很多人將央行行長的講話奉為金科玉律,例如中央政府和居民部門的槓桿率、債務違約和銀行壞賬的比率、債轉股背後的風控等等,央行站在宏觀角度能夠看到的東西只是整個圖景的一部分,肯定會有偏差甚至錯誤,毫不質疑全盤接受是非常危險的。

美國房價不會跌,邏輯是對的!


上述那張被譽為「價值200億美金」的圖表背後,是一個48歲的「老」分析師不分晝夜地對學術、政府文獻和市場數據做基礎研究後得出的結果,反觀國內很多機構的分析師,上了35歲基本上就不做研究,依靠實習生和賣方的研究報告,對比意味強烈。同一張圖表,在懂的人手中價值連城,在不懂的人手中則一文不值。像這種明顯反映出某種市場扭曲的圖表,在國內太多太多,如債務、槓桿、M2、房價等等,不一而足,但國內投資者看到這種圖表都已經麻木,甚至見怪不怪了,我們不能否定中國國情的不同,但越是面對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如「xx永遠漲」,越是應該保持一顆敬畏和警惕的心。


3. 做空如何成為絕佳的生意?


做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原因就在於缺乏適當的工具,導致風險收益極為不匹配,因此,做空的死亡名單上,從來不缺乏功成名就的大佬、急於求成的冒險者和倒在黎明前的先驅。在次貸危機中賺的盆缽滿溢的空頭們,很大程度上要感謝CDS這個風險-收益幾近完美的金融工具。以Paulson發的新基金為例,10億美金的本金,可以購買120億美元針對BBB級的CDS產品,但並不是付出120億美元,而是每年交120億美元的1%的保費,1.2億美元,而且這新基金可以在繳納之前存在銀行獲取5%的利息,即5000萬美金利息,這樣第一年只要支出7000萬美元,加上每年1000萬美金的傭金,10億美金的產品一年最多損失8%(8000萬美金),但理論上可以賺1200%(BBB級債券全部違約,CDS全部賠付,當然實際中能要回多少就是多少)。


「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交易!」Paulson沖著他的下屬激動的喊。


在做空房價的過程中,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賣掉自己的住房,租房住,但這也是最沒有性價比的方法。房價跌20%,如果你再買回來,加上交易費用可能只有15%的收益;房價漲20%,你再買回來,加上交易費用你損失會超過25%,顯然不是一筆划算的生意。不過有意思的是,各路做空人馬中大多數人都是在租房住,Paolo Pellegrini根本買不起紐約的房子,剛加入PaulsonCo.的時候,這個HBS畢業的48歲中年人只能租得起一個一室戶;John Paulson2004年把自己在漢普頓的房子賣掉之後,發現房子漲太快買不回來了,於是就租房住。Jamie Mai和Charlie Ledley一直租房住,布拉德皮特飾演的Ben Hockett發現自己的房子漲到了100萬美金,但如果出租,租金只有2500美元一個月,年租售比超過30倍,於是也賣掉了,然後租了個公寓住。可想而知,這些對房價看空的人,在看到CDS這種「錯了賠8%,對了賺1200%」的工具,是何等的欣喜若狂。

Michael Burry最先發現了這種風險-收益扭曲的工具,Greg Lippmann看了Burry的行動之後,經過嚴謹的分析(復旦大學畢業的徐幼於在分析過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就是電影中那個帶著眼鏡跟Greg一起去參加路演的中國人),馬上就知道CDS對真正看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客戶來說具備致命的吸引力,於是開始大規模創造這種產品,賣給懂的客戶。在整個金融危機期間,Greg Lippmann的團隊一共創造出350億美元的CDS,為德意志銀行賺取了豐厚的交易費用,另外德銀自己持有了約50億的CDS頭寸,如果沒有這50億的做空頭寸,德銀在金融危機時的報表將更加難看。Jamie和Charlie兩個年輕人,在2006年9月,翻看一個朋友送過來的Greg Lippmann的CDS推銷材料(電影中是在JPMorgan大廳中翻看別人扔掉的材料),對抵押貸款業務一無所知的他,感覺「好得簡直有點兒不像是真的」。

《大空頭》中的Jamie和Charlie


Jamie和Charlie能有這樣的嗅覺,是跟他們的短暫但是令人咂舌的投資經歷有關係。這兩個幾乎沒有任何投資經驗的年輕人,2003年在加州伯克利的一個車庫中創辦了Cornwall Capital—康沃爾資本(電影中化身Brownfield Capital),初始資本只有11萬美金。康沃爾資本的投資理念(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尋找哪些收益跟風險嚴重不匹配的投資機會。例如他們第一筆重大交易:買入一家叫做Capital One Financial公司的看漲期權。當時這家公司正陷入掩蓋虧損的指控當中,股價在2天之內跌了60%,徘徊在30美金左右。經過仔細而深入地研究,他們認為公司潛在風險被誇大,如果公司造假,股價應該跌倒0美元,如果不造假,股價應該回到60美元,他們認為不造假的概率超過50%。當時「以40美元在未來兩年半之內任何時間購買Capital One Financial股票」的期權,售價只有3美元,於是康沃爾資本馬上買入8000份,花費2.6萬美金(相對他們11萬美金的初始成本,倉位也不低)。不久之後,Capital One Financial的負面消息開始消退,2.6萬美金的期權漲到了52.6萬美金。


在此之後,Cornwall Capital就開始尋找那種一很小賭注投注很大賠率的交易,從歐洲困境公司、韓國股票、豬肉、乙醇汽油、泰銖等等,投資範圍非常廣。到2005年的時候,累計財富已經達到了1200萬美元,到了他們開始著手做空次貸的2006年,本金已經達到3000萬美金,收益率驚人!Jamie和Charlie的投資思路,著重於鐘形曲線的肥尾效應,以及在此背景下期權定價的不合理,跟Nassim Taleb(《黑天鵝》作者)和Didier Sornette(龍王理論的提出者)的思想有一定的契合。當然,彼時的Jamie和Charlie還算是初出茅廬毫無自信的年輕人,懷著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朝聖般地注視著投資銀行大廳光滑的大理石地板和衣著光鮮的華爾街精英們,他們沒意識到的是,那些智商學歷背景遠勝於他們的交易對手,在一個大眾癲狂的環境中,居然比他們想像中要蠢的多的多。


4. 籌資,起跑線的遊戲


得到了基本面和工具的支持後,應該要動手了!但在這之前,Paulson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籌資。對於一個對沖基金來說,投資能力和籌資能力是核心競爭力的左右手,Paulson在這方面頗具天賦,主要是他能夠將複雜高深的策略講解的平易近人,但一直到2006年6月,新基金一共才籌集了1.47億美金,又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有了大投資商如彼得?索羅斯的加入,新基金終於籌到了7億美金,加上公司之前管理的資金,能夠用來做空次貸的糧草已經達到了數十億美金,進而才有能力持有了高達250億美金的CDS合約。


在《大空頭》四組人馬中,在籌資方面遭遇最大困難的是Michael Burry,如果投資和籌資是左右手,那麼Burry的右手可以說是先天殘疾,他的第一個基金能募集順利得益於他業餘時間經營的財經寫作網站(先成為財經大v,再募資,中美也很像),讓他一個一個營業部跑著去路演,恐怕不可能。Michael Burry其實是全美第一個做空次貸的人,領先市場非常多。事實上,Greg Lippmann是受到了Burry的啟發(電影中Greg在夜店聽到了Burry在華爾街向高盛等投行購買CDS的消息),才開始大規模推銷CDS交易,前後一共賣出了350億美元的CDS(其中50億是德意志銀行自營賬戶持有),幾乎所有做空次貸的大佬都是受Lippmann影響,因此,Greg Lippmann算是「頭號鼓吹員」,但Burry才是當之無愧的CDS交易創始者。但這個先驅者,在做空過程中,沒有像Paulson那樣對著客戶娓娓道來,反而用較為強硬的方式來回應客戶的質疑,在這一點上,Burry沒有參透「投資人-受託人」這種信託商業模式的本質,應該說是不及格的。在泡沫還沒有破滅之前,Burry就在客戶的壓力下不斷減持持有的寶貴的CDS頭寸,甚為可惜。最終,儘管Scion Capital在運行期間給客戶帶來了489.34%的總收益,Burry仍然在2008年關閉了基金,拿著1億美金的業績提成,成為了私人投資者,這對他來說,或許是最好的歸宿。

Burry醫生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有意思的是,Burry非常推崇芒格,而芒格對做空的態度就是「我們不喜歡以痛苦地交易來換金錢。」但面對這種歷史性機會,按捺住不心動是很難的。在《大空頭》的四組人馬中,唯一以本金進行交易的就是Jamie和Charlie這兩個年輕人,因此,他們不需要面對籌資的壓力,但本金相對來說少了一個甚至兩個兩個數量級。Paulson能夠賺取其他團隊總和的利潤,一在於有更多的本金,面對本世紀第一個歷史性交易機會,大批的客戶與他並肩作戰;二在於做空的堅決,毫無電影中幾個主人公悲天憫人的態度(其實也大都是電影美化而已),Paulson甚至與投行合作,創造出更多的CDO用來做空(多達50億美金),在左翼主導的好萊塢,這可是滔天大罪,這也是為什麼Paulson這個實際的最大空頭,無法被拍進電影,只能在《Inside Job》裡面作為反面典型出現的原因。


5. 對手盤並不一定都是紙老虎


當各路人馬全部已經下了重注之後,剩下的就是等待和煎熬。系統學告訴我們,一個動量非常大的物體,要經過非常激烈的抵抗,才能改變原本的趨勢,拐頭需要的時間則更長。《大空頭》中相當做的筆墨在描述了危機爆發前的場景:違約率已經大幅度提升,房價已經開始拐頭,但空頭仍然沒法賺錢,因為整個系統還在做最後的抗爭。這種抵抗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參與做空的很多人都開始懷疑自己,「難道我錯了嗎?難道市場知道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嗎?」Greg Lippmann作為賣方,深諳客戶心理,因此安排了他們去Las Vegas面見交易對手的活動。在賭城,Lippmann包了一家日料店的鐵板燒烤餐廳,一共4個燒烤台,每一個檯子都安排了一個做空次貸的對沖基金經理和一個賣出CDS(做多債券)的投資人,Lippmann希望客戶通過直接了當的對話,明白整個體系到底是多麼的瘋狂和愚蠢。跟Steve Eisman對桌的那個華裔叫做趙文(Wing Chau),總是一副挑著眉毛高深莫測欠揍的樣子,職位是哈丁諮詢公司的CDO經理,毫無疑問,他的結局是把客戶的錢幾乎全部虧光。後來上映,趙文還去起訴Steve Eisman和《大空頭》作者,控告他們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毫無職業操守的騙子。

正面交鋒的多頭與空頭


在電影中,Mark Baum跟同事一起去評級機構質疑,得到了非常無語的回應,對方一副「你是哪個單位的?」這種語氣,讓Mark Baum深刻理解到,此時的華爾街,已經被抵押債券統統綁架,在「房價永遠漲」的背景音樂之下,常識和風險被拋在腦後,抓緊賺錢才是王道。評級機構喪失公正這種事情,在哪個國家都不鮮見。拿國內最近違約的幾個債券為例,中鐵物債停止交易之前的評級是AA+,15華昱 CP001 違約之前的評級是AA,15東特鋼 CP001違約之前評級是AA,後兩者評級目前在違約後都變成了D。國內的評級機構會給地方政府或央企擔保的債券給出真實的評級嗎?我看很難,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巴菲特曾經說過,「在美國238年的歷史中,那些看空的人誰最終受益了?」儘管這句話是在2015年說的,但其實足以讓每個階段做空(而非看衰美國)的空頭們心驚膽戰。按照PerTrac的統計,有13675家對沖基金和數千家其他類型投資機構獲得了投資CDS的許可,但在Greg Lippmann瘋狂路演的情況下,也僅僅有100家機構涉足了CDS,其中大部分還是為了對沖手上的不動產。只有極少數人,大於10,小於20,直接對賭了房地產市場的崩潰 。這一小撮人,絕非每天羽扇綸巾靜待檣櫓灰飛煙滅,他們面對的對手盤,本質上是政府、銀行、美聯儲、評級機構等無比強大的機器,他們永遠不知道對手盤能夠做出什麼舉動來,1 vs. All,電影中反應的膽戰心驚煎熬的場景,是非常真實的。


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有一段不是笑話的對話:


保爾森:前幾天我去見格林斯潘了,問了他關於解決房價崩潰的方法。

伯南克:什麼方法?

保爾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國家直接把違約的房子買下來,然後一把火燒掉。

伯南克:「……」


政府當然不會採用這種方式來,但這並非是一個完全沒有根據的提議,我們不妨做一個荒誕但有趣的假設,假如美國政府也具備強大的干涉經濟的能力,在次貸危機爆發的時候,他們是不是可以做下面這些措施,來避免危機蔓延,甚至避免危機出現呢?


1) 房價暴跌或者漲不動的地區,如加州,停止供地。土地私有?可以直接立法嚴禁居民私有土地進入房地產市場,開放商施行預售證制度,嚴禁隨意下調開盤價格;


2)對雷曼、貝爾斯登、華盛頓互助銀行等公司進行債轉股,成立債券人委員會,不能隨意撤資和抽貸。;


3)號召墨西哥偷渡進城務工農民工們買房,買房送綠卡 ;


4) 進一步降低首付比例,全國去庫存,鼓勵進一步加槓桿,居民加不動的話鼓勵企業加,邏輯是對的。首付已經是零?那麼就施行買房抵稅,房貸抵個稅,企業買房抵所得稅,等等等等;


5)向違約者直接發放房貸補貼,花不了幾個錢,聯邦財政沒錢的話就進一步擴大赤字;


6)降息,千萬不能加息,如果CPI起來,更好,3%的通脹維持5年,可以抵消企業部門15%的負債,民眾對物價抱怨的話,那就調整CPI結構,比如調低美國中低服務人員工資佔CPI的比例,如果實在壓不住,那麼可以定點採樣,「反正我們U.S統計局旁邊的豬肉就是比你們買的便宜」。


如果這些都實施了,美國房價會跌嗎?次貸危機會爆發嗎?我也不知道,歷史不能假設,這些也都是戲謔之詞,但我們至少明白,如果想要維持資產價格,一個「大政府」能夠做的事情,要比「小政府」多的多,即使代價是違背市場精神和財經紀律。我們沒有辦法知道美國的歷史是否會不同,但在當下,但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可以直接觀察的樣本中,這個樣本,它的M2在很快就將超過美國和歐洲的總和,總債務還在以兩位數甚至20%的速度狂飆,一線城市房價已經全面超越紐約和東京,什麼樣的結局,我們不得而知,但作為普通人,很多時候我們只能被動的做多,最好的位置也只是觀察而已,只不過,在觀察的同時,要謹記兩點:1. 盡量不要站在一個幾乎無所不能的對手的對面,尤其是沒有完美工具的情況下,他們是真老虎;2、在大趨勢的拐點,即使沒有能力或者機會站在正確的一方,至少不要押上全部的身家性命,站在錯誤的一邊。

6. 等待一生的交易


當所有掩蓋起來的債務和問題都曝光於天下的時候,對於大空頭們,是獲得豐厚回報的時刻,對於普通美國人甚至其他國家的人,噩夢才剛剛開始。電影並沒有渲染空頭們獲勝後的喜悅,反而都是一副沉重的表情,這是大眾電影的藝術需要和政治需要。有一個電影中沒有的細節,令人印象深刻,PaulsonCo.的員工打電話諮詢最新的ABX價格,對方告訴他上午下跌了5%,公司的人目瞪口呆,因為每跌1%,Paulson公司就會賺到2.5億美元,一個上午5%意味著賺了12.5億美元,僅用了幾個小時,就超越了索羅斯當年做空英鎊所賺取的利潤總和,這就是堅持正確的回報。


對於Paulson來說,這個當年不入流的基金經理,終於完成了他「一生的交易」,2年時間給客戶賺取了200億美元的利潤,這場戰役,將成為跟索羅斯做空英鎊的戰役一樣,在後面很多年都會被人津津樂道。不可否認的是,這是Paulson一步一步地完成「假設-論證-籌資-下注-等待-收割」後的結果。Paolo Pellegrini在度假時,妻子查了下銀行卡,發現卡里多了4500萬美金,他2007年的獎金高達1.75億美元。當然,2007~2008年是Paulson背負罵名的開始,但在這位史上最大空頭的眼中,恐怕只有對和錯,沒有是和非。


危機過後,很多人思考,作為普通人如何在危機中倖存?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問,也很多人回答,但答案幾乎沒有正確的。正確的答案是:幾乎沒有辦法。以次貸危機為例,在2006年,至少有數以萬計的美國人,包括房產經紀人、貸款審核員、壓力越來越大的買房者,嗅到了即將到來的危機,但這些人是沒有辦法直接做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CDS根本不會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普通投資者連門檻都摸不到。在《大空頭》中,Jamie和Charlie打電話請求Ben Hockett出山,就是需要他幫助解決ISDA的門檻問題(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否則他們無法直接交易CDS,康沃爾資本3000萬美金的資金量在華爾街如同滴在70℃柏油馬路上的一滴水,瞬間蒸發都不會有人在意,如果不是偶然看到Greg Lippmann關於CDS的宣傳材料,他們也會像普通投資者一樣,在金融危機過去後很久,才知道有CDS這種東西的存在。影片中Charlie在危機剛爆發的時刻給媽媽打電話,解釋半天也沒啥用,只能以一句「Save your money」來結束。普通人在傾巢之下,其實能做的非常少。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去關注宏觀事件,不去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人生七八十年,能折騰的也就是40年左右,20歲開始,60歲結束,在這40年中,一個人難免會碰到一個甚至多個重大的宏觀事件,對於過去的40年來說,中國人遇到了非常多的宏觀事件,92年鄧小平南巡後的下海、97年國企改革下崗潮、WTO後製造業的崛起、人口紅利和城鎮化催生的房地產大牛市、世界工廠誕生帶來的大宗商品牛市,等等。尼古拉斯金濤說過,「人生髮財靠康波(周期)」,重大的宏觀事件中,給人造就的機遇是空前的,但如果在一個負面周期中,給沒有風險意識的人的毀滅也是難以估量的。海通姜超前幾天寫了篇文章,講到他有個台灣的客戶,說房地產是大周期,一個周期就要20年,所以人這一輩子一般只能碰到兩次房地產周期,而且悲劇的是第一次通常還沒錢,所以碰到第二次後,一定不能錯過。其實道理很簡單,人生一樣需要順勢而為,看清宏觀大背景後,更容易做出理性的選擇,可能我們沒有辦法每一次都贏,但至少可以不站在輸家的一方。

最後,用一段《大空頭》電影的開頭馬克吐溫的話,送給處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中的我們:讓你遇到麻煩的不是未知,而是你確信的事並非如你所想。希望每個讀者,都能感受到時代浪潮的涌動,都能夠順勢而為,踏浪前行。

作者為私募基金經理,新浪微博:飯統戴老闆


我是同意 @Z Abigail 的看法的。

這部電影確實很危險,因為如果你照主角那麼玩,那麼99%的概率你都會死掉的。。。

因為
1) 房地產市場過熱只是泡沫破裂危機爆發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就算房地產市場再熱,也會有別的情況導致這個泡沫不在08/09年破裂。真正的充分條件/導火索 在當時來看反而很可能是很trivial的事件,就像去年六月A股突然去槓桿一樣的事件。

2)如果泡沫沒有破裂,而你的槓桿水平又很高,或者說你all-in 孤注一擲了,或者說你的金融狀況非常脆弱,那麼可能多撐幾個月你就破產了。考慮到你的賭注本質上是用非線性產品做高槓桿賭尾部風險,你基本上是沒有market power的,也就不存在直接用自己的錢砸穿泡沫強行爆破的可能性,那麼你的生死存亡就掌握在那些大鱷的手裡,拖幾個月不要太輕鬆。。那你基本上是要破產的。

此外
3)市場確實是相當無效的。如果你是一個學院派或者沒怎麼接觸過市場的話,可能對這點體會並不深。比如說你在四月四日左右以36的成本價開始做空石油,你的邏輯可能是完全正確的,三個月之後石油可能真的跌到30美元。然而因為市場的樂觀情緒+對周日多哈會談的樂觀預期把石油強勢推到42刀,如果你margin很緊的話直接就爆倉了。。。你還可以再想想二月初做空美國大盤的。。。椰奶釋放鴿派信號,啪啪啪打的臉都腫了,雖然真的還是有可能六月加息大盤給一波帶走的,然後你會在黎明到來前倒下。

所以一個成功的主角後面可能站了100個以各種原因把底褲都賠掉的"Big short"。倖存者偏確實存在啊。

4)另外,我覺得這樣孤注一擲地construct portfolio是非常不理智的。相對而言,Nassim的反脆弱框架就很好用。比如08/09金融危機,如果是固定收益產品和非線性衍生品搭配起來做的話,最後的收益曲線應該會平滑很多。個人英雄主義是屬於電影的宏大敘事,作為現實的市場參與者,還是要多考慮如何長久地在市場里活下去的。


2008年的次貸危機已經被多次搬上熒幕,從文藝界的左翼紀錄片《監守自盜》,到HBO講述政府救市的紀實故事片《大而不倒》,還有影射高盛在崩盤前夜火線甩賣的《利益風暴》,分別從不同角度把這場危機呈現給了觀眾,可謂是相當全面,留給後來者的空白已經不多。然而《大空頭》還是找到了一個新角度, 並且拍攝的十足地帶感和過癮。

這個新角度,就是準確預見危機的洞察者們。他們通過做空,在這場危機中危機中大賺了一筆。很多人罵他們是發國難財的無恥之徒,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他們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真天才。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邁克爾,一個靠重金屬搖滾把自己和笨蛋們隔絕的醫學博士,最早發現問題所在;瑞恩?高斯林飾演的傑拉德,一個巧舌如簧的衍生品銷售者,四處兜售的產品卻是押注自己的東家要垮;史蒂夫?卡瑞爾飾演的馬克?鮑姆,待人無禮的基金經理,卻嫉惡如仇,且腳踏實地;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本,一個厭惡金融的歸隱高人,但在背後支持著兩個敏銳的年輕人。

這些優秀的演員,讓角色個個精彩紛呈,閃耀可愛。四路人馬帶著自己的小弟們,以敏銳的數字洞察力,在上自政府大銀行,下至混混脫衣舞女的這場愚蠢的狂歡中,逆流而上。他們慧眼獨具,卻沒人認可他們,隨著市場狂歡他們的做空不斷虧損,老闆咒罵,客戶撤資,同僚譏笑,自我懷疑。當最後危機已現,和他們對賭的投行們大廈將傾,他們大賺一筆的同時,給那些自大固執的人們狠狠的一記耳光。這些不修邊幅的真正金融精英們,絕頂聰明,壓力也大,沒時間也沒耐心跟你和顏悅色,所以滿口髒話,卻帶著十足的幽默感,絕非西裝革履出入高樓,自以為是精英的那批庸人。

除了展現這幾個人的不同凡響,影片後半段都著力於這幾個人在苦等崩盤中的壓力與艱難。他們慧眼獨具,卻沒人認可他們,隨著市場狂歡他們的做空不斷虧損,老闆咒罵,客戶撤資,同僚譏笑,自我懷疑。當最後危機已現,和他們對賭的投行們大廈將傾,他們又忙不迭四處尋找辦法把手中的CDS賣掉,以防它們隨著投行倒閉而成為廢紙。他們的確是遊走在風口浪尖的人物。

這部電影也沒有將視角局限於華爾街的辦公室里。我們跟隨片中角色南下實地考察,親臨空蕩蕭條的小區,接觸隨手房貸的貸款人,訪問手握5套房的脫衣舞女;最令人激動的是他們參加從業狂歡者的大會,讓看破者和愚蠢的狂歡者正面對決,發現交易對手們比自己蠢太多之後,他們吃了定心丸。信息不對稱,是悶聲發大財最重要的要素。這一切,讓我們得以從各個側面看到這場發展中的危機的全貌。

當然,在危機發生的當時,這其中的血雨腥風,老百姓們卻都被蒙在鼓裡。影片也在劇情發展的同時,有意穿插了同時期發生的耳熟能詳的社會新聞,來反映人們對災難發酵的一無所知。金融市場的繁榮與衰敗是一個又一個的周期,片尾字幕里,CDO改頭換面再度登場,似乎預示著普羅大眾將再度為無妄之災埋單的不幸命運。

這場危機已經過去七年,多數人的傷痕已漸平復。因此電影能夠以一種辛辣幽默的態度來回顧歷史,用凌厲快速的剪輯讓故事更精彩激烈,用性格突出的角色反襯大多數人的愚昧。為了讓觀眾更容易地投入劇情,電影還打破攝影機的窗戶紙,讓角色時不時對著鏡頭直接講解。為了幫助觀眾戰勝金融知識壁壘的心理障礙,甚至讓名模、大廚、歌星這樣大家喜聞樂見的「局外人」來講解,拉近了與觀眾距離,讓我們看到:這是一部真誠地想讓你搞懂發生了什麼,而不是故弄玄虛堆砌術語的金融紀實電影。

如果你還是不大明白,這裡我再簡單介紹一下。買房貸款,都理解吧。單個貸款數額小,風險區間大,就有人想到了把一批住房貸款的債權捆綁在一起當成債券賣給別人,這樣規模化降低了交易成本,還分散了風險,這叫MBS。漸漸地,信用良好的貸款都打包賣掉了,只好打信用不好的貸款的主意了。不良貸款的MBS怎麼賣呢?聰明地銀行家們發明了CDO,就是把信用不好的貸款包裝成CDO,分成兩個tranche,A級tranche利息低,B級高,這整坨貸款中如有違約,B級先虧,B級虧完了再虧A級,然後分別賣給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B級的沒人要?我自己擔個保,然後找評級機構評個AAA,又是好產品開賣了!到後來不良貸款都用完了,那我們來賣CDO的CDO吧!就是把CDO當成貸款(本質的確是債券)來重組打包賣。子子孫孫無窮匱,五千萬的住房貸款,後面可能附著著20億的各種衍生品哦。這樣玩的問題是什麼呢,壓在好幾層下面的原始貸款里,有不良的會違約啊。當違約一多,最底層的債權錢收不回來,疊加在上面的所有債券就都完蛋了。當完蛋的那一刻到來,哪個倒霉蛋手裡捏著很多CDO,或者為CDO做了很多擔保,它就垮了,比如雷曼兄弟。另一方面,貸款違約,房子會被銀行沒收拍賣,增加了房市供給,壓低了房價。這樣的情況一多,本打算好好還貸的人一看,靠,我的房子的價值已經跌到還沒我未還貸款多,那我乾脆不還錢了,房子也不要啦。於是房子又被沒收進入房市,進一步壓低房價,最後房地產崩盤,很多人無家可歸。

幾位聰明地大空頭髮現了這些問題,於是找上各投行買一個叫CDS的東西。這東西名義上是個保險,也就是當投保對象的CDO沒事時,空頭們要付給投行保費,而當CDO崩盤時,投行要賠付給空頭們CDO的損失。然而這東西名為保險,實為做空。為什麼呢?因為這幾位空頭根本沒持有CDO啊。做個比喻,你給你的房子投保,房子燒了,你索賠,收益和損失對沖了。但是這房子不是你的,你卻為它買保險(受益人是你),還買100份,這不就是賭這房子會燒么?這本質就是做空CDO啊。在房市蒸蒸日上的日子,沒人覺得CDO會垮,於是CDS就是個白給錢的東西,投行當然樂意賣。直到大限將至,除了高盛回過神來,在崩盤前火線甩賣CDO還買了一大堆CDS(就是電影Margin Call講的故事),其他大銀行都狠狠吃了一記,甚至垮台。而幾位大空頭呢,笑到最後啦。你說,他們只有聰明和敏銳,有什麼過錯呢?做空者就像金融系統的啄木鳥一樣,能最快的發現問題所在,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

之後的故事,就是政府出手救市了,因為幾個大銀行(加上發行了無數CDS的保險公司AIG)太大了,倒了美國經濟就全垮了,無奈只能出手。最後還是納稅人的錢兜底。Too big to fail這部電影詳細講了這一過程,可作為本片的續集欣賞。

你問:怎麼會把錢貸給還不起的人呢?因為在熱火朝天的時代,貸款的債權轉手就能賣給銀行(它們再打包賣給投資者),我當時就能收回款加利息,最後還不起錢關我啥事?說到底,問題就出現在委託鏈條太長,做出貸款決定的人(貸款給還不起的人的人)和承擔風險的人(最後捏著CDO的投資者)隔了十幾層,責任和風險的分裂是災難的根由。

你問:投行怎麼會接盤或擔保爛貸款的CDO呢,為了手續費昏頭了嗎?他們看的是數據。這麼多貸款,雖然利息高,但違約率不高啊,好生意為什麼不做!為什麼違約率不高?因為貸款人為了貸出去錢,開創了浮動利率。借錢的人頭兩年付的利息很低,自然也不容易違約,然後利息再升高,就甩手走人了。隔了好幾層,沒人注意到這些了。而克里斯蒂安·貝爾的角色首先注意到了,並且發現浮動利率大規模上升會發生在2007年第二季度,他真的是很牛。而大公司(銀行)尾大不掉,要做出靈活的決策其實很困難。高盛在這一點上真是很牛。

你問:評級機構怎麼沒良心就評AAA呢?一是他們本質是盈利公司,收錢評級,評低了人家就找競爭對手(其他評級機構)去了。二是信息不對稱,他們手裡只有幾頁財務報告,只知道這銀行效益不錯,根本不知道CDO裡面是什麼玩意。

你問:政府監管哪裡去了?政府哪有投行腦子快啊。看不懂啊。你看片中的SEC員工還要給高盛投懷送抱呢。事實上,在這場全民的狂歡中,真正看出毛病的,只有片中的幾個聰明的大空頭。

你問:為什麼電影里很多住房貸款違約了,CDO價格還是居高不下,讓幾個大空頭抓狂?電影的解釋是投行們已經知道出問題了,只是死撐著想偷偷賣掉,同時買入CDS對沖甚至賺錢,這就構成欺詐了。現實情況未必如此,CDO的價格,都是由投行的數學模型決定的。模型太複雜有錯誤的時候,算出來的CDO價格就不能準確反映底下的貸款的情況。所以直到崩盤之前,CDO的價格也許都不會有大波動。

你問:那幾個大銀行是不是真該死?是他們玩脫了,但是他們也很慘啊(除了高盛),間接說明他們不是有意欺詐。但是他們玩脫了最後又得用納稅人的錢來救,是不爭的事實。

你問:那到底誰該負責,誰該坐牢?沒有人。這是計價模型失靈、委託鏈條過長、市場參與者非理性狂熱的共同結果,沒有人有明確的欺詐的證據。最關鍵的問題是too big to fail,那隻能救完再鼓勵分拆大銀行了。

那怎麼辦呢?加強監管咯。但加太強又會限制市場自由阻礙發展。發展緩慢,解除監管,玩脫崩盤,加強監管,這個循環一直沒斷,也是金融業的宿命。

這裡面的血雨腥風,我們小老百姓又怎麼知道呢?影片也在劇情發展的同時,有意穿插了當時同時發生的耳熟能詳的社會新聞,來反映普羅大眾對這個災難的發酵一無所知,卻要最後來埋單。

相關回答:
看完 Inside Job (《監守自盜》) 你有什麼感想? - 葉洲的回答

看過《大而不倒》這本書後,再看&<監守自盜&>這部電影,發現《大而不倒》寫的太一般了? - 匿名用戶的回答

知乎專欄:肥嘟嘟看電影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今天有一點時間來胡扯一下。個人認為這是一部很危險的電影,與最近Trump和Sanders的歡迎程度一起讓我覺得很不安。

這部電影拍得很真實,然而危險之處就在於它只告訴你部分的真相,而且存在所謂的倖存者偏差。它試圖告訴你簡單又政治正確的答案,而不是真正正確的答案。當然這是一部商業電影,有票房的壓力,所以這一點可以理解。

部分真相:

1. 真的在金融危機前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房地產市場過熱嗎?
其實很多人在2005年,甚至是2004年的時候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其中不乏著名的投資人。比如Oaktree Capital的創始人Howard Marks, 在2005年兩次在給客戶的文章中警告房地產市場過熱 (
Hindsight First, Please (or, What Were They Thinking?) There They Go Again). Marks把他寫的文章都放在網上,很容易可以找到。

2. 然而為什麼大部分人並沒有去做空MBS/CDO呢?
因為就如凱恩斯所言,「market can stay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
假設存在一個平行的宇宙,美國在05/06年改變移民策略——買一套價值xx元以上的房產就可以自動獲得永久居留權,由此推遲了次貸危機,使之在2012年而不是2008年爆發。請問電影中的那些fund mangers真的有足夠的錢滿足margin call和AUM撐到2012年嗎?在投資行業越來越機構化的今天,短時間的underperformance (一年)都可能導致大量投資者撤資,更不要說連續幾年了。舉個例子,很多在2014年底大量買EP公司股票/債券的funds在2015年年底因為投資人大量撤資,被迫關門。

因此,alpha難尋,而且會一直難找。大部分的fund mangers會滿足於取得「可以接受」的回報率,因為他們的工作是put money to work而不是贏過市場,因此他們不會在2005年開始做空房地產市場,甚至繼續購買MBS/CDO--凱恩斯又說了, 「Worldly wisdom teaches that it is better for reputation to fail conventionally than to succeed unconventionally.」

過於神話影片中的那幾個投資人的話,自然就是被倖存者偏差欺騙了。

簡單而政治正確的答案:

對對對,次貸危機全是華爾街貪心沒良心的聰明人造成的。所以他們要多付稅,多受監管,多進監獄。人民群眾有天然的正確性,錯的都是別人。

如果我來拍一部次貸危機的電影的話,我會拍專門從事sub-prime的房地產中介/沒有工作卻想住好房子的普通人/因為紙上富貴而大肆消費的人。當然拍出來肯定是不會有人看的。

然而,正確的解決方法難道不應該是承認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實現所謂的美國夢嗎?在工資增長乏力,科技進步導致僱員的技能過時,存款率仍然低下的時候,仍然堅持「擁有一棟郊區房子,一片草坪,兩輛車,2.5個孩子」的Amercian Gothic式的生活,不會導致次貸危機,也會導致次級車貸危機,學生貸危機,草坪貸危機。
--------------------------------------------------------------------------------
4/23/2016 補:

謝謝各位的留言。我本來以為大部分人看完這個答案得出的結論應該是不要把投資的thesis建立在自己無法控制的事件上,特別是宏觀經濟事件。。。這應該是我表達能力的問題。以下我會試圖回答一些問題。

1. 我贊同不需要對一部商業電影過於苛刻, 我甚至贊同"life imitates art" (見2)。但是我從去年年底看完這部電影后就一直有強烈吐槽的慾望,完全是因為電影開頭引用的馬克吐溫 (i.e.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有了這句話,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就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

2. 一個fun fact--在這部電影上映期間,偶然看到一位citi負責ABS的analyst(i.e. asset back securities, 包括MBS)寫的memo,大意就是說最近有一些顧客啊,看了大空頭之後十分激動,到處聯繫銀行想要買有關subprime auto loan 的CDS。請大家不要犯傻,不要從熱門電影里找投資點子——以下為理由12345。。。

3.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的和書本身問的問題就是有偏差的——買賣CDS的雙方賭的並不是房地產市場是否過熱,而是到底這個泡沫什麼時候會破。如果了解雙方的incentive的話,銀行當然會做這個trade——銀行每個季度都有earnings call,如果不能滿足預期盈利水平就會有麻煩;賣CDS的trader每年3月拿獎金,就算最後泡沫破了,那時候每個銀行都有問題,而且這個trader是不是還在這家銀行都不一定,有什麼好擔心的?

4. 這部電影確實是有描寫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普通人」(i.e. 房地產中介),但個人認為對於人物的刻畫過於誇張而產生了一種疏離感,使普通觀眾不會聯繫到自身,從而產生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e.g. 「我肯定不會貸款買6套房子,所以這種事肯定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如果我來拍一部次貸危機的電影的話,我不會拍一個金融行業的人,而只會拍普通人,讓普通觀眾可以聯繫到自身(因此估計也沒有人會看)。

5. 個人比較擔心這部電影和最近一些總統候選人傳達出的一些觀點,可以用所謂的attribution errors來說明:

具體來說,就是人們常常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內因(勤奮,聰明),而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外因(墨西哥移民,華爾街)。同時人們常常把他人的成功歸結於外因(好運),而他人的失敗歸結於內因(懶惰,貪婪)。因此把錯都怪到別人頭上肯定是最intuitive的。可是個人認為這樣完全無助於解決問題——在美墨邊界建一堵牆並不能解決美國和墨西哥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也不能為墨西哥失業的年輕人提供穩定的工作機會;對中國的進口商品施加懲罰性關稅並不能解決美國本土員工成本高,技能過時的問題。

只追求消費主義定義下的美國夢(房子車子孩子)而不是創造和進取,這是我不贊同的。如果還是按照父輩的路,肯定是無法長期維持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當一個普通美國人一天花3小時看電視而少於1小時,甚至每天8分鐘看書(見American Time Use Survey Home Page)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最後請大家分清楚fact和opinion....關於政治正確的吐槽純屬個人觀點,不同意是很正常的事。似乎還是沒有看到比較convincing的counter argument, so we shall agree on disagreement.


長線做空的教科書 | 大空頭

from微信訂閱號[野評人]
本片涉及大量金融知識。由於我是股市的輕度參與者,所以對其中的細節並不完全明白,本文只是我的粗淺理解。歡迎懂行人士給予指正。

這是一部剖析08年次貸危機前前後後來龍去脈的影片。2011年曾經有一部同樣講述這次危機的影片問世(《商海通牒》),由凱文史派西、傑瑞米艾恩斯、扎克瑞昆圖和保羅貝坦尼主演,視角集中在一家金融機構的高層內部,時間濃縮在24小時內(即雷曼兄弟破產前夜),氛圍營造上勝於本片,如果你對這類題材感興趣,又或者想通過電影來了解這場災難,可以一併觀看。

本片的陣容有過之無不及,有克里斯蒂安貝爾、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以及上一屆奧斯卡影帝小雀斑的有力競爭者:史蒂夫卡瑞爾,時間線則拉長到危機爆發的前6年,克里斯蒂安貝爾、芬恩威特洛克(一個小年輕發起成立一家小型投資公司參與到了做空陣營中來)以及瑞恩高斯林和史蒂夫卡瑞爾這幾人代表的幾家投資公司分別從報表漏洞、房地產市場供需畸形和信貸評級機構的荒謬性看出華爾街金融崩潰的必然性,然後破天荒的和高盛、美國銀行、摩根、雷曼兄弟等銀行機構簽訂了買空協議,這份協議表明,只要美國房產上漲,他們就要向銀行倒貼利息,而一旦房產市場崩潰,銀行和保險公司將向他們支付數十倍的賠償。最終貝爾、芬恩、高斯林都頂著巨大的壓力為自己和團隊創造了驚人財富,而衛道者史蒂夫卡瑞爾則在洞悉美國銀行金融和政治的黑暗之後(他是這起事件和財政經高層走得最近的人,且試圖通過媒體揭發其中的陰謀)悲痛不已。影片臨近結束的時候引述村上春樹《1Q84》的一句話,「人人都在內心深處期盼世界末日的到來」,但這裡顯然不包括史蒂夫卡瑞爾。他在利益和良心之間掙扎許久,最後拗不過團隊的意見,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賣掉了股票,但比起貝爾和高斯林,他已經損失掉了很多利益。從此以後他變成了一個謙和的人,過起了平靜的生活,因為數年前,他的哥哥曾因類似的事件跳樓自盡。


為什麼卡瑞爾這麼糾結?因為銀行、保險就是政府的延伸,當銀行破產,保險公司拿來賠付他們空頭機構的錢就從國家的腰包里掏,也就是納稅人為這場災難買單。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個道理不止我們中國適用,美帝也是。

遊離在這幾組人員之外的,還有一位神級操作員,他是牽線芬恩和摩根斯坦利的重要人物,就是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角色。芬恩拋售獲利之後,問他為什麼幫助自己,皮特沒有給予直接回答。我覺得這個角色是和卡瑞爾的角色處於兩個極端,卡瑞爾是極度入世,他的悲痛和糾結是建立在相信人性之上,而皮特已然看透。他特意選擇在人多口雜的咖啡館通過電腦指導芬恩拋售股票,大聲說出幾十億、幾千萬美金這樣的天文數字,引得一旁的破產者憤怒不已,恨不得上前躥他一腳,而他只是心平氣靜的做完分析和給出指令,然後收拾收拾走人不帶走一片雲彩,他的這個姿態意思很明顯,這場災難里沒有對的一方和錯的一方,大到美聯儲、摩根、高盛和雷曼,小到每個股民,都是推動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而隱藏在數字和曲線之後的,是一顆顆對金錢極度渴望的貪婪的心。皮特意識到無法改變這一點也就無法改變災難的重複,所以橫眉冷對,只做事,不評價。


果不其然,災難帶來的創傷還未平復,美國政府聯合各大銀行又拋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股票和基金,而據彭博社的分析,它們只不過是08年以前那些產品改頭換面後的升級品而已,它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四萬億救市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片有大量的金融術語,但不要緊,優秀的字幕會幫助你理解,反過來,通過觀賞本片,你會學到很多金融上的知識。本片的可看性幾乎全部建立在全明星陣容上,敘事上沒有任何花哨,只有第一人稱瑞恩高斯林在講到若干專有名詞的時候會插入一些幽默的段落,以便觀眾能跟上影片的劇情。總之,即便是對金融一竅不通的觀眾也絲毫不難在邏輯上理解本片,並且會對08年股災有個大的概念,然後會發現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正處於片中災難的早期,但好在我們的政府早早進行了干預,讓這根導火索不至於燃燒的過快。這是集權的好處。


如果你還是擔心自己看不懂本片,又或者你在看完本片後想對次貸危機有個更深的了解,那麼你可以看另一部片子,《監守自盜》,專題片,由馬特達蒙解說。

時近年底,更新放慢,望大家諒解。其實我一直在看片,但並不是隨便一部片子都值得我寫,當然就更不會推薦給你們了。祝我的所有讀者新年快樂。


寫在前面的話:這是答主100%的主觀看法。本來就對I-Banking又很複雜的感情,看完影片後更是五味雜陳。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提出討論!

未經作者同意,嚴禁轉載!一旦轉載將視為同意支付一元一字的稿費。

電影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預期,不僅僅是因為有貝爾和布萊特彼得。

作為一個算是身處漩渦邊緣,親身經歷金融海嘯在歐洲銀行業肆虐的finance major, 整個觀影過程中,都覺得自己瞬間穿越回了那個無比熟悉的時空,那個投行的黃金年代。

隨著萊曼兄弟倒塌的,還有業界對投行金字招牌各種風格旖旎的想像和艷羨。那是個充滿令人血脈僨張傳說的時代,那是個遍地是一夜暴富,平步青雲傳奇的時代。談笑揮指間,交易員操控著數以千萬計的資金吞吐;收購併購部的分析員對每一筆生意的研究,就像進入一個嶄新的大陸,從太空梭到高級珠寶無不涉獵;投行部的大佬掌管企業上市融資的生死命脈,往往每次項目都如同大考前衝刺班瘋狂加班然後是瘋狂毫無節制的派對狂歡。

投行內有各種不成文的定律(every female broker is sleeping with every
tader),有著完善到細枝末節的鄙視鏈(e.g.Front
Office鄙視Middle
Office鄙視Back
Office, 高盛鄙視all)。而當他們在輕描淡寫地說起這些的時候,不管語氣多麼不屑,多麼輕蔑,都清晰地表露著一層意思:我能這麼說,是因為我能。這種秘而不宣的自豪和驕傲,是一個絕對稀有的資格認證,是一個感覺上把他們隔絕在雲端,遠離泥濘里的庸庸眾生的身份徽章。儘管同行相輕,相互詆毀的事不絕於耳。但是這一切背後的潛台詞便是,我們是一個圈子裡的。這個圈子,便是當時毫無出身背景的草根青年所嚮往的美國夢的終極版本。


然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圈子,竟是建立在愚蠢無知、傲慢自大、相互勾結、毫無監管這些爛到骨子裡去了的基礎之上的。黃粱十年一夢,夢醒的那一天就是2008年9月15號。而電影,則是讓帶著上帝視角的我們去領略這荒唐的夢境。

不去說電影別出心裁地找來美女,大廚用食色二字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除卻這些有可能會影響觀影體驗的專業部分,故事的核心非常簡單明了,甚至可以用幾句順口溜就概括了:全民瘋狂入樓市,銀行放貸無門檻。還貸不能遂拋售,樓價崩盤債主虧。

所以最震撼的地方來了,這些對我們清晰得不能在清晰的因果鏈,居然在大崩盤前只是被少數的一些人預見到。在投行屆不乏天才級的智力選手,很多人甚至能在橋牌圍棋國際象棋時做到走一步,即可以模擬對手的策略空間和全局走勢。為什麼這隻需要常識的推理,卻被那些在小學中學大學裡一路情商智商都碾壓眾生的學霸們而忽略?

這個,電影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我們只是看見了這種讓人扼腕嘆息,又覺得他們活該被懲罰的故事一再上演。一副詳細描繪眾生百態的畫卷緩緩展開:佛州的貸款經紀,是那種典型的好皮囊空腦子,也許是情商偏低還是安全感十足,在被問及考察購房貸款時的各種鬆懈走過場時,明明對方已經是滿臉的震驚甚至微慍,卻還把這些事當成自己的威水史吹噓不已;各大投行的銷售代表,在向貝爾售賣CDS時那種把「人傻錢多速來」寫在臉上卻有竭力維持禮貌的表情,實在想讓人看到徹底崩盤後他們跪求回購時的表情,而導演居然有節操地沒有給這個惡俗鏡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位經常打直升機的從新澤西到紐約的亞裔Banker,我很享受他的表演,那種氣定神閑又不可一世,用文雅的語句表達出「fuxk
you「 的信息時暗惱卻又霸氣地企圖用金錢和身價碾壓一切時的表情深度,可以讓我玩味許久。這也許就是電影的高明之處吧,把展示做到了極致,卻不去強行說教,讓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解讀。


真相會是什麼呢?


也許是天才華人數學家李祥林(注一)使用copula(注二)這個優雅又脆弱無比的演算法來模擬如脫韁野馬般的房貸價格概率分布間的相關性?這畢竟是目前聽到的比較頻繁的一種說法,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懂數學。而的確華爾街時最擅長用令人眼花繚亂的術語來包裝商品,然後以超級溢價售賣。而經典的資產分配模型中,把多種不同的資產組合在一起,的確可以起到降低風險的作用。

這樣先入為主的思維加上基本上一個銀行里只有一兩個人能看懂的數學模型,的確可以讓CDO,CMO這樣的定時炸彈被當成搶手貨風行一時。可是,我總覺得把所有責任推卸到並無主觀意識的數學模型上,就跟把戰爭惡果說成是坦克槍炮的責任一樣。說到底,原子能可以使天使也是惡魔,關鍵在於掌握在誰手裡而已。

李祥林也多次表示,這是一個演算法模型,模型有著各種脆弱的假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模型採用多維正態分布的相關性來模擬多個貸款價格的相關性。正態分布可謂統計屆的終極蘿莉,初學者們的摯愛。因為它簡單易算,可以套在無數複雜的數學運算中而得出一個確定性的結果。然而正態分布有一個特點,就是極端情況的概率非常小。然而事後諸葛亮的統計學家們證明,金融產品的極端狀態(大盤崩潰,股事跌停)概率遠比正態分布所指的要高。此為一。另一個特性則是比較致命的。則是多維正態分布的相關性始終恆定如一。相關性則是降低風險的關鍵,本來嘛,資產間相關性越低,風險越分散。而金融產品,尤其是房貸在樓市大跌的情況下,相關性節節攀升
---- 用常識來看也很好理解,用作抵押貸款的房子價格一瀉千里,那自然所有的欠款房貸都或多或少地變成一張廢紙。

過於依賴或相信數學模型而忽視常識,是一個慘痛的教訓。次貸危機也推動了銀行屆風險管理的第二次革命浪潮:巴塞爾資本協定。其中信用風險管理就是為了CDS,CMO以及各種金融衍生品量身定做的。對風險管理的從業人員來說,這算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這一段電影沒有表現出來,並且對那麼多繁複的金融模型也沒有過多的描述。這不是重點,也不是我心中的答案。

在影片的最後,曼哈頓夏末的室外天台上,手持達摩克利斯利劍的兩人在進行談話。

「如果我們(把手上的CDS)賣掉的話,我們就會和他們一樣。」

「不,我們並不是壞人,我們沒有欺騙美國人民,也沒有利用他們想有自己住房的夢想牟利。現在,正是我們狠狠回擊的機會。」

事實上,英雄並沒有斬掉巨龍,人間從此和平美好。英雄並不覺得自己是英雄,他們也許從貪婪傲慢的投行手裡拿到了十億美金,但是美國政府正源源不斷地把數百億的納稅人錢財輸入銀行腐朽潰爛的軀體里,讓附身其上的人們可以再一次饕餮盛筵,末日狂歡。而流離失所,窮困潦倒的人,是不會知道萊曼兄弟倒閉後那些回頭土臉的華爾街精英,基本上又在華爾街找到了下一份工作。

也許正是有了這樣一張免死金牌,才會讓所有人都對危機置若罔聞,從而引發禍事。


這不是虛構的小說,像歌譚市一樣,陰雲密布罪惡叢生。這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這不是舊社會,萬惡的資本主義敲髓吸骨,無惡不作。這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只是,如果沒有那一張在牌桌上的座位。這個世界的命運,便不是由我們而決定。這,也許就是所有玩家都秘而不宣的真相罷。


最近看了第二遍《大空頭》,來答一發。

從電影描述的內容來看,還是比較全面的:次貸危機的來龍去脈,以及當時對市場做出正確判斷的少數派的故事,該說的都說到了。電影試圖還原的不只是次貸危機的故事,還有金融人士在面對機會、壓力時的種種表現。

但是,這部影片被很多影評人評為失敗的電影——劃時代的事件,以名著為基礎,電影演員又都是大牌,但是大多數觀眾沒有完全看懂。所以我不繼續展開太多專業知識了,僅針對電影中的情節來講。這樣可以幫助沒有時間了解專業知識的快餐型觀眾,快速看懂這個電影中的專業細節(多圖預警,劇透預警):

影片一開始,是馬克吐溫的一句話:

換句話說就是: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場危機過程中,大部分專業金融機構、銀行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降臨。

這場危機是怎麼爆發的呢?這還得從19世紀70年代說起。當時金融行業並不景氣,只不過是賣賣保險、幫人買買股票,在這個行業混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出人頭地。這時候,一個叫Lewis Ranieri的銀行家出現了,他想了一個點子,把個人住房貸款包裝成證券去銷售。這個想法很有趣,因為當時看來,個人住房貸款的利率相對味穩定,而且那會人還比較樸實,誰會拖著貸款不還啊?所以,這種證券的收益率、安全性都比較高,評級可以達到3A。
這裡多說一句,證券的信用等級通常分為A、B、C、D四級,在同一級別內常常還區分三等,如在A級中又分為AAA級、AA級、A級。一般來說,AAA級為最高級,然後是AA級,然後A級,然後BBB級……D級為最低一級。
由於這種證券的信用評級很高,所以也逐漸被美國各州作為官方大量購買的證券產品。對於金融機構來說,這種證券看起來非常穩定~因此,對於這種證券,金融機構是趨之若鶩的。

30多年後的一天,在華爾街的一間辦公室,我們的主角之一登場了——Michael J. Burry博士。他發現2001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矽谷的房價不降反升,這是很奇怪的現象。作為塞恩基金公司的管理人,他安排他的團隊調查幾年來房貸的還款、違約等數據,希望從中獲得一些線索。

可以看看影片中,Michael J. Burry關注的幾個數據:
1、FICO Score(菲科信用評分):是美國 FairIsaac Company設計出的評分,FICO信用評分也由此得名。這個評分說白了,就是靠消費者的消費記錄、違法記錄、信用記錄等等的眾多數據,來推斷這個客戶的還款及信用能力。FICO Score的打分範圍是300~850,舉個例子,比如我的打分比較低,300分,那我可能申請不到貸款,或即便能申請貸款,利率也特別的高,因為我的還款能力有限,貸給我錢有很大風險。而你的打分是850,那也許你都不用申請,就有機構追著給你低息貸款。
2、利率:因為當時美國已經開始實施可變利率,就是存貸款利率會隨基準利率波動而上浮/下降。因此了解利率情況,可以看出還款人的貸款壓力大小。資料顯示,2006年後,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還款人的壓力越來越大。
3、LTV(抵押貸款與房產價值比):簡單理解就是「你的貸款」與「你貸款時所用的抵押房產」的價值比,顯而易見,這個值應該小於1,這樣貸款的額度才能小於等於實際資產的價值,才不會有泡沫。美國的常規抵押貸款LTV多為80%,即你的房子值100萬,銀行頂多貸款給你80萬,而次級貸款的LTV平均在84%。2006、07年超過90%,甚至有時會超過100%。

他發現了什麼呢?
首先,這些住房抵押貸款證券之中有相當比例的「可調利率次級貸款」。這些貸款一般根據合同,會在約定的時點調整利率,比如電影中提到:07年可調利率開始生效,就是很多貸款合同中約定的時點。而這種可調利率的特點是,一開始只還銀行利息,還款壓力極小,但從可調利率開始生效後,利率會大幅度的攀升。這就預示著會有更多的人無法償還貸款,也意味著這些房貸證券的價值會下跌。

為什麼他篤定會有人違約並且房貸證券中次級貸最終會引發市場動蕩呢?電影請了Margot Robbie(出演過《華爾街之狼》,電影請一個影視明星來解釋金融知識,也是希望觀眾能更快的接受這些金融知識,畢竟這個演員也是金融門外漢,這樣交流起來就沒有門檻了~後面的電影中,還有其他各類明星介紹金融知識~)來做了一番解釋:首先銀行家通過房貸證券賺取大量的手續費,但房屋和優質貸款人的數量都是有限的,因此,銀行家想出了個辦法,將一些劣質貸款人的貸款(次級貸),也包裝成房貸證券,然後繼續賺取這些證券的手續費,這樣銀行家們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賺錢了。。。

可以看出,目前房貸證券市場充滿了泡沫~

這裡多說一句,這些貸款的人都糊塗嗎,貸款合同都寫了將來調高利率,而且是高到還不起的利率,為什麼還要貸款?有一部分人確實糊塗,電影后面有這樣的角色(後面會講到)。但更多的是投機者,他們覺得房子在2007年貸款利率調高前,會不斷漲價,並且可以在利率調高前,把房子以更高價格賣出去,這樣後面的貸款就由接盤俠來還了,只要自己不是最後一棒,就能空手套白狼~

好啦,到這裡,電影解釋了次貸危機的第一層原因:

太多的「次級貸款」被包裝成了房貸證券,在證券市場上流通~當貸款人違約時,房貸證券市場的價值就會下跌,而「次級貸款」加劇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

面對上面的情況,Michael J. Burry決定做空房貸證券市場。但是,對於房貸證券市場來說,沒有做空的手段。因為大眾普遍認為房貸證券市場是風險極低、持續繁榮的市場,當時還沒有誰傻到會去購買它的保險(通過保險可以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得到保險金補償,但平時要交保費),或是購買賣空期權(通過賣空期權,可以在市場下跌時,按照之前約定較高的價格賣出證券,但要支付期權費。本文後面對期權有重點介紹)。沒需求也就沒有交易動力,所以,當時沒有做空房貸證券市場的產品。

於是,Michael J. Burry找到高盛,前無古人的搞了一個房貸證券市場的信用違約互換 Credit Default Swap(CDS)。CDS是一種對賭工具,本質與保險很像,但卻不用是被保險資產的所有人。有人的比喻很形象:就好比你給隔壁老王的汽車買了份保險,但車主不是你,車如果報廢了,你居然能拿著保單去領錢。
當然,可以結合電影情節更細緻的講解一下:電影中,Michael J. Burry與高盛簽訂了房貸證券市場CDS協議,即如果房貸證券的價值下跌了,那麼由高盛來負責賠償Michael J. Burry的基金公司在房貸證券上的損失,但如果房貸證券一如既往的正常上漲,那麼Michael J. Burry的基金公司要定期支付給高盛CDS溢價費用(就好比保費),因為高盛為房貸證券承擔著違約賠償的風險。
恩,確實很像保險~

不僅如此,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Michael J. Burry居然擔心起高盛的CDS履約能力,問道:如果到時候高盛公司因為無能力支付賠償怎麼辦?這問題問的……就好像你跟宇宙行申請信用卡,突然你問宇宙行的客戶經理,你們如果倒閉了卡突然刷不了了咋辦?當然高盛公司也見過大場面的(肯定見過無數古怪的投資者),很冷靜的研究了一下,說道:我們會專門為您做一個pay as we go的支付方式,來保證資金的現收現付。
這裡解釋一下「pay as we go」。一般的協議對於履約,都是有特定的資金交割時點的,比如月末、季末,但是如果在交割時點前,履約能力出現問題了,那麼就有很大的違約風險。但是,pay as we go的支付方式基本就是可以隨時找到高盛進行履約。其實,電話卡也有類似的叫法,比如英國有一種電話卡,就有兩種付費方式,一種是monthly pay,就是類似月套餐,還有一種pay as you go,就是你用多少交多少。當然,這樣對高盛的現金流是有影響的,要調撥其他產品的資金來墊付這邊的pay as we go。因此,電影里也提到了,高盛公司要求Michael J. Burry的基金公司為這個pay as we go支付額外的費用,同時要求CDS的溢價費用(保費)每月支付一次(一般標準CDS的溢價費用是每季度支付一次)。這其實也會給Michael J. Burry的基金公司的現金流造成更大的壓力。對賭嘛,要玩就玩大的。

當然Michael J. Burry不止找了高盛,他還找了能找到的所有大銀行,總共投入了13億美元的資金。在Michael J. Burry與他的投資人電話時,可以看到,如果房地產市場沒有崩盤,那他每月要為這些CDS繳納上百萬的溢價費(保費)。

好了,市場上有了Michael J. Burry的這個CDS產品,那自然有人會在市場上交易這個產品,而且這些人也一定同樣看空房地產市場。那誰會在美國房地產看似如日中天的時候,看好這個CDS產品呢?當時看來一定是腦子秀逗了……
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瘋子。一個是德意志銀行的Jared Vennett(左),另一個就是摩根注資的一家基金公司的管理人Mark Baum(右)。

在電影中,是德意志銀行的Jared Vennett首先看好了這個CDS產品,同時,開始向各家基金公司推銷這個產品。由於打錯了一個電話,推銷電話誤打誤撞的打進了Mark Baum的基金公司(是一家摩根斯坦利旗下的基金公司,這個在大結局的時候有個重要呼應,往下看吧)。Mark Baum和他的團隊很吃驚,居然有人在做空房地產市場。他們發現ABX指數已經一年內下跌了3個點,這時Mark Baum隱約感覺這個CDS產品可能靠譜。

解釋一下ABX:中文名稱是次級房屋貸款證券價格綜合指數,是2005年11月由債務抵押證券市場Markit推出的,由主要次級房貸證券價格按一定加權方式計算出的一個指數(有些像上證指數),是次級房貸市場的「晴雨表」,它上漲/下跌直接與次級房貸證券價格上漲/下跌掛鉤。當然,雖然1年內下跌了3個點,但是ABX當時仍然處於高位,因此購買Jared Vennett推銷的這個CDS要冒很大風險的。

Mark Baum約見了Jared Vennett。Jared Vennett如何進行他的CDS產品營銷的呢?他用了一個Jenga玩具(也叫疊疊木、疊疊樂,在美國好朋友聚會經常玩,先搭成一個塔,然後每人每次拆一塊,誰拆的時候塔倒了誰就輸了)形象的把房貸證券市場的現狀和風險描述了一下:

首先,再回顧一下美國房屋市場的抵押貸款證券(MBS)。影片一開頭已經提到了,MBS是捆綁了人們手中的房貸,這樣單個房貸的風險被降低了,而且捆綁後MBS的收益得到了保證。舉個例子,比如:你出錢(貸款)給1個人買房,萬一那人是個騙子,你的貸款及利息就收不回來了,你的損失就是100%。但是如果你出錢買了MBS,MBS里捆綁了100個貸款,那其中一個人是騙子,但是剩餘99個人都是按揭還款的良民,那你的損失只有1%,同時,你買的MBS的利息理論上也只少了1%,利息幾本沒變化。

好了,這就是人們經常談論,並以為已經清楚了解的MBS!

但是真實的MBS比這個複雜。

咱們回到Mark Baum約見Jared Vennett的話題。Jared Vennett把人們不太了解MBS的一面,通過「疊疊樂」展示出來了。

首先,MBS是分級的:
最高的是3A級別,這些都是國家擔保的證券。也就是說它捆綁的房屋貸款的貸款人信用特別好,違約概率很低。同時,具有優先償還權。
然後是2A
然後是A
然後是3B
然後是2B
最低級別是1B級別,這個級別的MBS捆綁的貸款,貸款人信用很差,會最先被違約。
電影里提到了幾個細節:
1、最早的房貸證券市場中的MBS只有3A級別,都是國家背書的證券,確實是好證券。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Private label MBS,就是公司發行的MBS,這樣由公司背書、私企背書的MBS,風險就很高了,於是有了2A,1A,甚至B級別。所以MBS開始分級管理,也就有了上面的級別劃分。
2、在MBS證券遭到違約的時候,3A級別的證券是有優先償還特權的,例如:假若給MBS上保險的話,那麼出問題時保費是先賠給3A級別的MBS,因此,這部分MBS的投資者損失不會太多。但是1B級別是最後被償還的,當保費無法覆蓋MBS的損失時,1B級別MBS的投資者就要有很大損失了。
3、3A級別因為風險小,自然收益率低。3A-2A-1A-3B-2B-1B級別逐漸降低,風險逐漸升高,收益也逐漸升高。這是自然,風險與收益一定是成反比的~

其次,當一種MBS風險過高,比如1B級別的MBS違約率已經很高了,怎麼辦??
華爾街金融家的想法很簡單粗暴,跟之前捆綁貸款變成MBS的想法一樣……
你覺得一個資產風險大?那好,那我把這些風險大的MBS再捆綁打包,形成新的證券。
這樣單個MBS的風險就被攤薄了,那這個「新證券」的收益率也能得到保證。因為在大家眼裡,所有被捆綁的1B級別的MBS同時都出現違約是個小概率事件,從概率上看,頂多也就其中3-4%出問題(是的,華爾街金融家想問題就這麼簡單)。這種「新證券」就叫CDO——擔保債務憑證。而這些CDO的評級也不再是1B了,正如上面所說,因為銀行家們認為捆綁起來的證券是更加安全的,因此評級「噌」的就變成A級了,甚至變成2A、3A級。

現在明白為什麼Jared Vennett要用疊疊樂來比喻房貸證券市場了吧?其實所謂的2A、3A級的證券,其基礎是無數的1B、2B級的證券,如果下面的證券違約數量變多,那麼這些2A、3A級的證券也會違約。最終結果就是「疊疊樂」塌掉了(美國房貸證券市場崩盤)~

有趣的是,電影中還用世界頂級大廚處理法式大餐食材的例子,解釋了CDO:大廚把放了3天前剩下的魚肉,燉了一鍋海鮮湯。於是已經放了3天的劣質食材,搖身一變,成了一道受歡迎的新菜~一鍋熱騰騰的CDO~

好了,既然Jared Vennett所說的房貸證券市場有這麼大的風險,那麼Mark Baum是不是會購買Jared Vennett推銷的CDS產品呢?
Mark的團隊成員都覺得Jared Vennett是騙子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作為一個對華爾街深惡痛絕的人(影片中Mark Baum的兄弟曾經因為金融工作跳樓,因此Mark一直對華爾街為私利犧牲大眾利益的做法深惡痛絕),Mark Baum感覺Jared Vennett的做法有悖於華爾街大銀行的一貫作風,而是把房貸證券市場里最陰暗的一面剖析給他們看。因此,Mark潛意識覺得Jared是對的,當然他也希望Jared是對的。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Mark決定帶領團隊去實際調查一下住房市場及住房貸款還款的現狀~

他們來到了邁阿密,影片中展現了幾個次貸危機前,房屋市場存在巨大泡沫的典型情景:
1、居民小區里很冷清。空蕩蕩的大街、因為還不起貸款被遺棄的房子、蓋了一半的爛尾樓。

到處都是急於出手的房子:

2、住房貸款的貸款人信用很差,有很大的違約可能性。有用寵物名字申請貸款、有待業的貸款人……

房貸經紀人(幫你辦貸款,比如:你在鏈家買房,鏈家會找一家銀行為你放貸款,這時,它扮演的就是房貸經紀人的角色)甚至想辦法給無業無收入的人放貸

3、為了獲得更多的貸款業務、收取更多的手續費,住房貸款的經紀人放出大量風險較高的可調利率次級貸,並誘騙貸款人辦理更多的貸款業務~

後面Mark與脫衣女貸款人的對話很有趣~
首先,脫衣女對可調利率貸款的理解不對,她認為可調利率貸款是還款利率可以自行決定,更加自由。但實際上,在前面我們介紹過了可調利率的實際意思,即,一開始以一個很低的固定利率還款,但是從合約約定的時間點開始就要按照較高的利率支付利息。當然,脫衣女的誤解,很可能是被房貸經紀人欺騙導致的。

其次,Mark與脫衣女的對話中,提到房市不再上漲,脫衣女將無法獲得新貸款去償還舊債。這是由於,在當時,貸款人可以用貸款買的房子再抵押貸款,同時,可以對抵押品(房子)進行再估值,如果估值上升了,可以再貸更多的錢,因此理論上只要房市不斷上漲,總能拿到錢新債償舊債,就沒有違約風險(有點像旁氏騙局)。另外,由於美國的銀行可以把客戶的貸款打包成新的金融產品轉手賣給投資人(貸款利息就是這個產品的收益),自己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因此,銀行也願意讓貸款人再貸款,這樣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轉手手續費。但一旦房市停止上漲,銀行貸款轉手不出去了,要承擔風險了,銀行也就不願意再放新貸款了。這樣,市場將要面對資金鏈斷裂後的違約連鎖反應。
最後,Mark發現,在貸款經濟人的誘騙下,脫衣女買一套房子就貸了很多筆貸款。不僅如此,脫衣女還不只買了一套房子,她同時買了5套獨棟和1間公寓房!

到這裡,Mark的團隊確認了房地產市場存在巨大的泡沫,並決定購買5000萬的CDS。

除了Michael J. Burry、Jared Vennett、Mark Baum,還有其他人願意做空房地產市場嗎?還有一對lucky dog:Charlie Geller和Jamie Shipley。
他們自己通過創業搞了一個小規模基金公司, 投資策略是只投資那些小概率事件的期權。
這裡,先解釋一下期權這種金融工具,就是你交易時先購買一種權利,然後你可以選擇行使,或不行使這種權利。當你選擇行使權力,那你可以根據期權合約簽訂時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一種產品,當你選擇不行使權力,那你什麼也不用做,你只需要負擔一開始購買權利時交的期權費。
而小概率事件的期權往往非常便宜。就像買足彩的賠率,小概率事件的賠率都很高,這樣才有風險投機者願意花小錢博大收益~
當然這種投資方式有其獨到之處,從心理學角度,人們有時候會低估一種壞事情的發生概率,因為人們潛意識裡就不希望它發生(這其實也暗示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因為大家都不願看到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因此也就不相信它會發生了)。所以Charlie Geller和Jamie Shipley要做的就是判斷小概率事件是不是很可能發生。
網上看過他們的第一桶金:他們買入了一家公司的看漲期權(即,可行使的權力是:在未來兩年半內任何時間以40美元的價格購買其股票)。當時這家公司負面消息纏身,股價2天內跌了60%,徘徊在30美元左右。但他們分析後認為,公司的風險被誇大:如果公司負面消息屬實,股價會跌倒0,如果負面消息不屬實,股價應該會到60美元,他們認為不屬實的概率超過50%。而當時他們買入的看漲期權價格只有3美元。。。他們買入8000份看漲期權(2.6萬美金)。不久之後,公司負面消息真的消退了,股價回升,看漲期權的價格上漲了20多倍(當然如果那個公司股價漲到40美元以上,他們也可以考慮直接行權,以40美元價格買入股票,再以市場價賣出,來賺取利潤。不過應該收益不會有20多倍)。

但是,他們的這個投資方式在紐約華爾街就沒有執行的可能,因為他們在大的交易市場中根本沒有買賣期權的資格~也就是影片中提到的,他們沒有簽署ISDA協議。
ISDA協議是ISDA組織(國際掉期與衍生交易協會)為了規範衍生產品市場制定的協議,也成為了進入這個市場的一個門檻。影片中可以看到,Charlie Geller和Jamie Shipley的基金公司規模與這個門檻的資本下限差了幾個數量級。。。兩人本來想跟摩根大通簽署這個協議,被鄙視後很沮喪,但是,卻意外看到了摩根大通大堂散落的關於做空房地產市場CDS產品的介紹材料~

他們在材料的指引下又進一步研究了MBS和CDO,發現,問題其實比材料里描述的更嚴重,CDO市場的規模遠遠大於MBS市場,而且CDO市場大部分是3A、2A評級的證券。也就是說,如果房地產市場出現下跌,那可不是一部分次級債的事情,那將動到房地產市場的根基,整個房地產無疑問將崩盤。他們打算購買一些3B、2B評級證券的CDS,這樣投入比較少,將來一旦下跌可能會有20多倍的回報(維持一貫的投資風格,找到能賺錢的垃圾)。他們找到了他們的老朋友、一個金融界的前輩Ben Hockett(已經隱居山林),幫助確認一下他們的想法,當然最重要的是,得幫他們搞定ISDA協議。
結果,bingo~老前輩認為這個投資策略非常聰明~而且分分鐘利用自己以前德意志銀行的人脈搞定了ISDA協議(看來在哪都一樣,都得靠後門……)~然後,他們通過做空房貸證券市場的CDS協議,做空了貝爾斯登的證券~

到這裡,電影解釋完次貸危機的第二層原因:

通過CDO,包含「次級貸款」的低評級房貸證券,居然混入了以3A評級證券為主的房貸證券市場,成了房貸證券市場的根基~當那些低評級房貸證券出現違約時,將直接影響高評級房貸證券,進而令整個房貸證券市場崩潰。

好了,我們的四組做空英雄已經做完了他們該做的了。但市場真的如他們所願嗎?大家都不願看到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因此也就不相信它會發生了~而它真發生時,大家選擇不去看它……

時間到了2007年1月了,房貸違約概率如他們預期創出了歷史新高。但是,房貸證券市場卻沒有如他們預期下跌……甚至不跌反漲!更要命的是,根據當時簽訂做空房貸證券市場CDS協議時的約定,房貸證券市場上漲意味著要交更多的溢價費用(保費)。

Mark Baum為此找到了證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違約率這麼高的MBS,評級還是3A?搞笑吶??!!!
在一番磨嘰後,標準普爾很直白的答覆了:

好吧,全世界都一樣,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更可怕的是:當整個世界都在裝睡的時候,顯得好像只有你在睡夢中,這個時候,你甚至會懷疑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懷疑自己……

這時,德意志銀行的Jared Vennett對Mark Baum冷靜的提出:咱們該去趟拉斯維加斯。(前輩Ben Hockett對Charlie Geller和Jamie Shipley也是如是說)

這個建議很聰明,去看看處在房貸證券市場一線的交易員們的情況,就知道誰對誰錯咯~

他們在拉斯維加斯有什麼收穫呢?一些瑣碎的諸如:
1、一線人員們過來開會,氣氛並不像行業蒸蒸日上,倒像是末日前的狂歡~
2、Jamie的姐姐在監管部門,但從她口中得知監管部門並沒有介入目前房貸證券市場的不正常上漲中~
等等,就不細說了。

重點說一下比較有意思的兩個部分:
1、Charlie Geller和Jamie Shipley在與一個交易員聊到3B評級證券的CDS時,發現3B評級證券的CDS價格已經高漲了。說明什麼?市場已經嗅到了3B評級證券有極大的違約風險!

於是,他們居然改變策略了!不再押注3B評級的證券,改押注2A評級的證券了~因為實際上2A評級的證券大部分也是捆綁著B級別的證券,既然B級別證券已經註定會死了,那2A評級的證券死期還會遠嗎?但是,當時市場還沒有注意到違約會波及到A級別的證券,因此A級別證券按常理來看,很多有國家背書,絕對是極優質的證券。因為市場認為A級別證券很保險,極大概率不可能違約,因此押注這種證券下跌的CDS的價格便宜的不要不要的,但收益率卻高的驚人~

連前輩Ben Hockett對此策略也是讚不絕口~

2、Mark Baum則是約見了一位CDO經理~了解了一下CDO內部的詳細情況~
CDO在影片前面也簡單介紹過了,是把次級貸款證券捆綁起來打包形成的一種新證券,而這種新證券的風險較原來次級貸款證券低,評級較原來次級貸款證券高。
而Mark Baum跟這位CDO經理的聊天中,了解到CDO里不只是次級證券了。CDO里可以有任何金融工具,只要有現金流的實體都可以捆綁為CDO,一般都是評級很低,賣不出去的東西,只能捆綁銷售(這裡「現金流」可以簡單理解為定期有利息支付)。華爾街看來,做CDO打包的那些機構,都是煉金廠,各種破爛收集好後,分類、打包形成新的高評級、高收益率的證券,但實際他們就是個垃圾廠。。。
當然了,CDO本身是一種證券,本身就有現金流,所以影片中提到:CDO A可以包含CDO B,CDO B也可以包含CDO A,他們又可以組合成CDO C(包含CDO的CDO,CDO的平方……CDO^{2} )。在實際的金融市場中,不僅有CDO^{2} ,甚至還有CDO^{3} (包含CDO^{2} 的CDO)、CDO^{4} (包含CDO^{3} 的CDO)……這樣的恐怖之處在哪裡呢?且不論次級證券的泡沫有多大,一個次級證券衍生出的CDO規模就是原來的成百上千倍……全部是泡沫。
另外,還有一種不綁定實體證券的CDO——synthetic CDO。這個更厲害了,其他CDO盯住的是捆綁在一起的次級證券組合,次級證券組合收益上漲,CDO就跟著漲,次級證券組合中有證券違約了,CDO就虧損,它們的背後實際是貸款人還的房貸。而synthetic CDO盯住的不是次級債,而是盯住CDS。前面講過CDS其實就是一個用溢價費交換保金的互換協議(很像保險),它的背後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個賭局……好吧,這樣的synthetic CDO有多大規模?影片中說了,如果有5000萬美元的次級債,次級債後面大概有10億美元的synthetic CDO。

電影到這個時候,又請出了經濟行為學方面泰斗級人物Richard Thaler和流行歌手Selena Gomez來解釋synthetic CDO,我們也來了解一下,加深一下對synthetic CDO的印象:

首先Gomez下了1000萬的注在她的這手牌。由於她剛才一直在贏,圍觀的人就會覺得她還能繼續贏,Thaler管這叫Hot Hand Fallacy(熱手謬誤),即,籃球運動員連續投進籃球後,大家就會覺的下一個球也能進。這時,一個戴眼鏡的女士跟旁邊的男士打賭Gomez能贏。沒過一會,遠處一位男士又跟旁邊的女士打賭,前面那個賭Gomez能贏的戴眼鏡女士能賭贏……於是循環往複,賭局越來越大,1000萬賭局變成幾十個億的賭局,但其實背後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個賭局……

了解到這些,Mark Baum更加堅定了做空的意願,並決定再購買5個億的CDS做空CDO。。。

好了,到了最後決戰的時候了。也許每個人都等待著這一天,等待著「審判日」。

雖然華爾街各大銀行、美聯儲、甚至美國政府都不相信、不希望,甚至用各種手段阻止房貸證券市場下跌。但是市場終究是市場,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房貸違約數據不斷刷新記錄、房貸相關的金融公司接連破產倒閉,市場終於開始動蕩了。

但是……
你以為我們的做空英雄們能順順利利的拿到他們的做空收益?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別忘了,他們對賭的已經不單單是房貸證券市場了,通過CDO,整個華爾街、整個美國經濟都已經被綁架在房貸證券市場,他們對賭的可以說是美國經濟的崩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除了德意志銀行的CDS銷售Jared Vennett,實現了大逆轉(受人嘲笑2年多,終於翻身做主人,爽爆了)以外,其他人的境遇都很麻煩~

首先,說說Michael J. Burry。
由於各種貸款違約,MBS、CDO已經變成沒有任何價值的垃圾證券,當時與Michael J. Burry簽訂CDS互換協議的銀行,應該開始向Michael J. Burry支付費用彌補這些證券的損失了。但是,突然各家銀行都出問題了,找不到當時的協議、找不到Michael J. Burry的協議頭寸金額~

高盛直到也做空了房貸證券市場,並將Michael J. Burry CDS協議的資金缺口補上後,才聯繫了他,並同意儘快對損失估值,履行CDS的補償義務。
最終,Michael J. Burry的基金公司利用CDS協議拿到了4.89億美元的收益。但是後來,Michael J. Burry也因做空市場,被金融同行所排斥,並被FBI 4次調查。很諷刺,真正說出真話的人卻是如此下場。

其次,是好基友Charlie Geller和Jamie Shipley:
他們首先想賣掉自己的CDS,因為房貸證券市場一路下跌,這時候,有保險性質的CDS應該是價格高漲才對。但是各大銀行開始耍賴,死扛不漲價。大銀行的策略是,我不會買你的CDS的,我只要趁其他機構還蒙在鼓裡的時候,把我手中的垃圾MBS、CDO賣給他們,我就安全了。另外,我還要對這些垃圾MBS、CDO做空,因為這些MBS、CDO已經不在我手裡了……

Charlie Geller和Jamie Shipley沒轍,想到了通過媒體曝光,但是馬上在華爾街時報吃了閉門羹,華爾街時報的人不願意得罪華爾街,也不願意冒煽動市場的風險(試想一下,華爾街時報頭版頭條:美國經濟完蛋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市場已經逐漸開始恐慌,他們之前做空的是貝爾斯登的證券,而貝爾斯登公司旗下兩個對沖基金已經因為房貸證券破產清償了。如果他們不儘快處理手中的CDS,那萬一貝爾斯登扛不住也破產了,那他們手裡的CDS就成了廢紙一張~
最後,還是Ben Hockett幫助了他們~Ben找到瑞銀集團,將他們手中的CDS以8000萬美元賣掉了~相比他們的迷你基金公司之前3000萬美元的資產規模,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收益了~

最後,來看看Mark Baum,他的境遇則更為糾結:
前面說到Mark Baum的基金公司隸屬於摩根斯坦利,摩根斯坦利里有叫Bennie Cleagar的傢伙,也從兩年前開始做空3B級別的證券,但是他胃口太大,一下子買了20億的CDS。前面也提到,次貸危機爆發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房貸證券市場仍一直上漲,這20億CDS的溢價費(保費)虧空了他的所有資金。
因此,他開始對1A、2A級別的證券做反向的CDS(而且數量非常的巨大),說白了就是,他認為1A、2A級別證券永遠不會違約,所以他找到了一個預測1A、2A級別證券會違約的人,跟他做了反向CDS。這樣,如果1A、2A級別證券指數繼續上漲,他會持續收到反向CDS掙到的溢價費,這個溢價費就可以用來填補他手中3B級別證券正向CDS溢價費的缺口。
當然,結果是,不論B級別還是A級別,都變成垃圾證券了。由於他對A級別證券做的反向CDS太多,最終導致150億美元的虧損。
你可能要問,這和Mark Baum有半毛錢關係?當然有,因為和Bennie Cleagar對賭1A、2A級別的證券會違約的那個機構,正是Mark Baum的基金公司。Dramatically!

這時,擺在Mark Baum面前兩條路,一是:救自己基金公司的大東家——摩根斯坦利一命,把手裡1A、2A級別的CDS低價買給摩根斯坦利(這也是為什麼電影中,摩根斯坦利的黑mm後來屢次找到Mark,讓他賣掉手中的CDS)。二是:跟華爾街大銀行玩到底。當然風險還是蠻大的,150億美元,摩根斯坦利可能會破產,而作為摩根斯坦利的資產的Mark的基金公司,也就要被拿去抵債,Mark將可能一分錢也拿不到還會輸掉自己的公司~

最終,Mark Baum勇敢的選擇了後者!

Mark Baum是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大空頭,到底最後Mark Baum有沒有賣掉手中的CDS,留個懸念,各位可以去看這部電影~當然,看完本文後,你再看這部電影應該不會太吃力了~

故事到這裡差不多結束了,我主要還是結合電影情節,把電影中提到的一些金融知識粗略普及一下,也是為了更多非金融專業的人能看懂,因此可能也有一些不嚴謹之處,可以一起再探討。

個人感覺這種級別的做空大反轉,一方面是靠能力,一方面也靠運氣。因為當時整個美國經濟已經被次級貸款證券綁架了,「大空頭」的對手是華爾街、是美聯儲、甚至是美國政府,政府後來救了貝爾斯登、救了摩根斯坦利,所以他們成功了,反觀一些做空雷曼兄弟證券的「空頭」,可能雖然賭對了,雖然一直交著CDS溢價費,但最終因為雷曼破產,一分錢也拿不到。另外,政府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想繼續刺激房市,也有很多辦法,比如降息、比如降低首付加槓桿、比如美國邊境買房送綠卡、比如降低房產稅……每一個做法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如果做了,美國房地產還會崩潰嗎?何時再到崩潰的邊緣?如果2007年房市沒崩潰,而是3年後再崩潰,這些「大空頭」還能倖存嗎?
當然,歷史不能重演,唯有感嘆一句:時勢造英雄。

(完)


霍金說過:一本科普書中,每多一個公式,讀者減少就會一半。 雖然講的是一些專業問題,但是放心,裡面一個公式都沒有。

著明出處和作者,且非商業推廣用途,可轉載,也可以進行不改變文義的編輯後轉載,不必特意告知。
若是商業推廣用途,一字一軟妹幣,起,且/或需告知並獲得授權。

————————————本段屬於自序,沒興趣可以忽略———————————

上個周六晚上百無聊賴的我,看完一部可以從頭吐槽到尾的恐怖片後,整個人都不好了。正當我準備退齣電視盒子,不小心點開了一部電影,沒錯,就是《大空頭》—— The Big Short!


若不是一開始看到batman貝爾和他的假眼,我是無法在被爛片羞辱了智商後,還有興緻去看一部based on the truth story 的類紀錄片電影(比如The Social Network)。這將是一個災難般的周末夜晚。。。。


事實上,我為這次「突如其來的相遇」感到慶幸,因為它實在是的一部呱呱叫的高水準影片,I so fxckinglove it ! 以至於我把整個周末都貢獻給了它,反覆看了三遍。如果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不是它,學院的那幫老頭一定腦子進屎了。


為什麼這麼追捧這部影片?不是因為故事的精彩程度和人物的傳奇性令人嘆為觀止,也不是因為有不辣的皮特、克里斯蒂安·貝爾、高司令這樣的顏值爆表,關鍵是高度真實還原了08年金融海嘯的整個過程。期間,各種亂入、上帝視角、黑色幽默通俗易懂地解釋了很多金融專業術語,並巧妙的融入到影片里,不顯突兀。當然,影星們對人物情緒的拿捏可謂精準到位,在這次「大規模的做空行動」中,每個人所背負的道德壓力、精神壓力和輿論壓力是空前的,非常人可以為之。


知乎上已經有一些高人回答了「如何評價《大空頭》的專業性」等問題,不過,我對答案還是不太滿意。有的講的太專業太籠統,小白們聽不懂,不好撕;有的講的倒是很全面,但為了保持神秘和高大上的形象,對一些問題的細節沒有做深入探討,比如MBS和CDO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CDO為何受到投資者青睞?Synthetic CDO 和CDO^2有什麼區別?在整個金融行業里,銀行、券商、投行、信貸公司、基金公司、評級機構等等各扮演了什麼角色,他們為什麼跟傻子一樣讓泡沫越吹越大? CDS是怎樣的存在,成為做空天才們的「撬動地球」的利器?等等這些問題,是我關注的重點。


意義在於,我們不僅要知道它們是什麼,還要知道怎麼來的,為什麼會出現,出現後帶來什麼影響,如何正確認識它們的作用。。。


經過幾天的惡補,加上混金融圈的先天優勢,以及個人天分 : P,我確信我可以給出一個更系統、更全面、更接近真相的答案。讓你更客觀的認識一些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價值,更深刻的理解投資風險,充分領略金融的魅力。簡單來講,就是我來告訴你,他們「本不想讓你知道的」那些事兒。


其實也沒什麼不可告人的。以天朝的風格,這些基於信用產生的工具和衍生品還不能在「體制內」興風作浪,但多了解一點也沒啥壞處,至少顯得你夠聰明,逼格夠高。


牆裂建議先看一遍《大空頭》(出門右轉,B站,雙語精校版,不謝)。一來下文中有很多劇透,二來需要先了解片中對所有問題的解答,才能進一步提出「問題的問題」,否則,你可能不明白我在講什麼。準備好了嗎?我要正式開始闡(zhuang)述(bi)了。

------------------------------------------------------------------------------------------------------------------------

無論哪個行業都有行話、專業術語,而跟華爾街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因為他們不僅製造「火箭」,還縫製「皇帝的新裝」。——得瑟年華


金融Finance,說白的就是融資(Financing)。融資靠什麼?靠的是信用,為的是回報,從而實現了資源的及時有效配置和供需動態平衡。隨著社會的進步,資本融資成為了社會經濟體系中重要的一環,金融系統在經濟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金融系統過於龐大,日益複雜,則會造成供需信號扭曲,傳導機制延時,侵蝕實體經濟。

來源:嶺峰資本-《經濟危機是什麼》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08年次貸危機的起源:


第一個伏筆: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成為沒有政策約束的可以自由發行的貨幣,銀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各種金融工具衍生品不斷創新。伴隨著三次石油危機,銀行家們對主權國家的投資,演變成主權債務危機,資本開始向國內回籠。


第二個伏筆:80年代的里根政府時代,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主義的盛行,令國內企業蓬勃發展,而金融行業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的膨脹,索羅斯稱之為「里根大循環」。槓桿收購(門口的野蠻人),以及後面花大篇幅介紹的CDO,就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隨著87年股災,日本經濟衰退,金融去槓桿,使美國經濟陷入了短暫的停滯(1990-1991年)。同時,資產證券化也分散了風險,使美國經濟不至於倒退。


第三個伏筆:90年代初期,伴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世界霸主地位確立。大量軍用技術回歸民間,信息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跨國投資、投機活動日益頻繁,各國投資人往往瞄準的是美國市場。金融行業為這些投資行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美國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人口的高速增長,連續12年每年人口增長率超過1%(1990-2001)。


第四個伏筆:新千年伊始,互聯網泡沫破滅,美聯儲進入降息通道。矽谷企業股票暴跌,人們發現,矽谷的房地產卻持續升溫。銀行家和投資客們經歷了主權債務危機、傳統行業股災、新興產業股災,下一步該對那個經濟領域下手呢?沒錯,那就是美國本土的房地產行業!

有了這四個伏筆,我們不難看出,90年代末人們對美國經濟和人口增長的良好預期不斷強化。作為一個消費型國家,1995年以來,美國居民的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累計增長額占消費支出累積增長額的85%,二者的缺口由資產增值和人口紅利的財富效應來填補。首先表現為股票泡沫,然後就是房地產泡沫。


從銀行家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標的物:國家→企業→個人。無非是一個「信貸擴張→信用透支→信貸緊縮」的過程,概莫能外。局內人是很難洞察自身的缺陷,就像《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永生者,無法阻止歷史的洪流。

只有少數局外人和天才才能預見到潛在的危機,換句話說,「我並不是針對誰,只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而《大空頭》就講述了他們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市場的牛逼故事。


要明白他們的牛逼之處,就要理解MBS、CDO、CDS這些名詞的定義、構造方式、各方的盈利模式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這些在片子都有形象的介紹,大體的解釋可以問百度、知乎,這裡就不贅述了。因為我關注的它們是怎麼來的,以及「問題的問題」,想了解更深層次的東西,請看這裡。以下是我討論的重點。


一切要從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房貸抵押證券)說起。。。。


MBS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中期。到了20世紀70年的,一方面由於嬰兒潮(1946-1964年)帶來的人口膨脹,導致了住房短缺和通縮。當時由美國聯邦儲蓄貸款協會運作的住房公積金,不僅不能提供足夠的貸款,還在貨幣基金市場上不停地損失老百姓的儲蓄。另一方面,房利美、房地美這些國企背景貸款抵押公司,對個人信貸審核嚴格,無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房貸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non-agency 或者叫 private-label MBS 市場應運而生,這些MBS的發起人是各種投資銀行、信託公司,華爾街巨頭,旨在對非 FHA, VA, or FmHA(就是一些政府部門)擔保的個人提供住房抵押貸款。MBS市場在全國範圍內以各種形式蓬勃發展起來,證券公司也因此興旺起來。


MBS最開始是過手型(cash-through),即投行或信託,通過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發起房貸抵押債券融資,然後把借款人償還的分期本金和利息傳遞給投資者(債券持有人)。這種方式對銀行來說是最安全的,把風險都轉嫁給投資者,自己還回籠了資金賺了息差和服務費。這生意也太好做吧。


問題是,投資者真的這麼傻嗎?給這些信用分數不夠的人貸款,一方面面臨著違約風險(斷供)和早償或多償風險(即美國法律是允許提前全額還貸,或者每月多還款的,這就會減少利息收入);另一方面,這些bonds是non-agency,沒有國家擔保的,出了事情,我找誰說理去?銀行倒是乾淨,讓我們來擦屁股,門都沒有。


投資者這麼聰明,金融從業人員們很方,不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成為CEO,贏取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誰也不想回到70年代以前,那時候銀行就是個廢柴行業。

問題就兩個,一是誰擔風險,二是誰來擔保。


於是乎投行把從商業銀行、貸款公司、中介公司收集來的房貸,形成一個資產池。然後找來評級機構,說,「來,幫我評個級吧」,評級機構說,「是!大哥交代的事小弟一定辦好」。


在這個資產池裡,按照信用評分高低,將MBS分為Prime, Alt-A, Subprime三檔;由於Prime和Alt-A不需要怎麼設計就被搶光了(評分高嘛),主要是對Sub-prime檔進行分層(tranching),再對這些層次進行評級, AAA, AA, A, BBB, BB,B…,形成優先順序、夾層、劣後級不同風險和收益率的結構化份額。

這個一般結構化產品沒什麼區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


怎麼,還是不放心?


那麼我們來開發一個帶有擔保性質的抵押債券,CMO( 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抵押貸款擔保債務證券),也就是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擔保債務憑證 )的一種。擔保方可以是第三方,比如AIG, Ambac, MBIA這些大的保險公司或者其他華爾街巨頭(比如摩根,貝爾斯登、德意志銀行),也可以是bonds發起人自己underwriting,也可以是SPV。


說到SPV(這裡也叫real estate mortgage investment conduit,就是投資通道),這裡多說兩句。發明它的人真的是個天才——顧名思義,它是一個特殊目的的實體。有什麼作用呢?首先,它起到了風險隔離的作用。從收集房貸,到證券化,到評級到銷售,有一個過程,萬一出現大面積違約,豈不是很丟人,怎麼向股東交代,搞不好公司破產咋辦。我不如設一個SPV(信託、公司、特殊發人都可以,註冊地可以選在cayman),把這部分資產轉讓給它,讓它負責設計、運營、銷售,必要時也可以作為擔保。這樣它搞砸了,不影響公司,公司垮了,也不影響spv。


第二,避稅。像過手型(pass-through)的MBS, 相當於銀行先收一次錢,然後再把錢轉給投資者,就要交雙份的所得稅,不划算。美國法律對spv有稅收減免政策,避免了雙重賦稅,同時,在產品設計的時候,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累進稅率進行分層,合理避稅,提高收益。


第三,表外融資。Spv實現了資產出表,讓發起人公司的balance變得好看,誰也不想看到有一大坨長期債權盤踞在報表中。這樣有利於維護公司形象, 符合監管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就像某知名買辦汽車公司,明明銷量下滑,偷偷地成立了一個銷售公司,把汽車賣給這家銷售公司,以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的形式計為流動資產,然後聲稱我們公司汽車銷量遙遙領先。——既提升了企業形象,又粉飾了財務報表,開(kui)不開(kui)心啊? 當然!


另外,spv可以通過內部和外部增信的手段,變得高大上,贏得投資者的信賴,從而促進bonds的銷售。具體增信方法,不再贅述。跟信用卡提升額度基本上一個意思。

言歸正傳,CMO相當於給tranche買了份保險,從而提升劣後份額的評級,可能從原來的equity級(相當於股權級別,類似於普通股在破產清算的順序)提升到B級甚至A級,搖身一變,變成了夾層,或者優先份額。


那麼,問題來了。保險公司人說,「你當我傻嗎,既然是高風險的tranche, 我秀逗了要擔這個風險?」。投行回答說,「我們作為發起人以公司的名義認購了這些產品的優先份額,我們的Asset Manager也認購了一定的劣後份額,可以說我們是對產品有信心的。話說回來,你可以不相信我,但是你不相信數學嗎?」

呵呵,其實一點都沒有黑中國人,反而顯得美國人好笨。


這裡不得不說提一個中國人,李祥林,David X. Li。這個數學天才利用Gaussian Copula發明了信用組合定價,實現了CDO的快速定價,倍受華爾街推崇。其原理是,在假設違約相關性不隨時間變化的前提下,利用正態分布,計算單項資產與單項資產之間的相關性,得到單因子高斯copula矩陣,來計算資產組合profolio的違約概率,剔除掉相關性懲罰後,得到資產現值定價。用人話翻譯一下就是,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獲得的mortgage ,不可能在同一時間違約,也就是說,此處的損失,可以通過彼處的盈利抹平,只要我的樣本量足夠大,地理分布夠隨機,就可以實現正效益。這其實跟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一個意思。


事實上,他忽略了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這個傻子都知道,金融波動具有不對稱性和肥尾性(黑天鵝),用正態分布來衡量風險,在極端情況下會失效,變數之間的關聯性會陡增。同時,對於一些參數的輸入是經驗性的,即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從大蕭條到現在,70年都沒出現過大問題,那麼我可以用這70年的數據來衡量未來的資產違約水平。


可惜華爾街那幫人沒幾個真懂數學的,他們只不過是在找一個簡單的工具來達到他們的目的而已(個人認為就是個SPV),雖然李祥林曾經提醒過他們要謹慎使用這個模型。最可笑的是,次貸危機過後,居然把問題歸結於李的模型缺陷——便秘怪地球沒引力——怪我咯?


不好意思,又扯遠了。投行的精英們繼續說(hu)服(you)擔保方,「數學也證明了這樣的資產配置風險極低,更何況現在房價蹭蹭往上漲,即便是有人違約斷供了,我們還是可以收回房產來拍賣。全國的房子集體斷供這是不可能滴!God bless America!」這時候評級機構又跳出來了,「咳咳,經過我們的評估,這些整合的MBS風險極低,我們給評個 double-A, 不給trible-A的原因是怕他們驕傲。」 事實上,大部分BBBBB級的tranches被直接提升為AAA。


擔保方:「我憑什麼給你擔保?」

投行:「我會每月給你一定的保費。」

擔保方:「你不早說,成交!」


這樣,一個MBS的劣後可以成為另一個MBS的優先或夾層(mezzanine), 另一個MBS的劣後也可以成為這一個的優先或夾層(有點像相互持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衍生出更多的CDOs。毫無疑問,這個保費來源於mortgage每月回收的現金流(本金+利息),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CMO,其實是cash CDO,依然是基於標的資產現金流來發bonds。


這裡再吐槽一下,這些專業術語我估計華爾街的人自己都不一定完全搞清楚。經過我幾天的苦心琢磨,算是理出個大概:


其實只有70年代以前房地美,房利美髮的bonds才算是真正的MBS, 後來private-label MBS實際上也是CDO,因為它區分了優先順序,明確了不同等級的擔保(collateral)和義務(obligation)關係——下一級對上一級的收益進行擔保。而廣義的CDO, 是基於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資產抵押證券)所發的bonds。 ABS中的Asset 可以指房貸,也可以是企業債、租賃、學生貸款、信用卡債等等各種形式的債權。所以ABS是所有一切證券化的總稱,當然很多人把ABS、MBS、CDO看成不同的東西。


而cash CDO 所underlying的資產Asset, 可以僅僅是Mortgage(CMO),也可以包含其他的各類實體的、有形的、無形的、金融的資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的、動態的資產池Pool。在這個pool里,可以產生很多現金流,拿出一部分來做擔保費用,然後再結構化tranching, 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CDOs。所以有人說CDO就像一個垃圾場,各種垃圾倒進了,重新回收、打包、分類——它關注的是資產的數量,而不是質量。更有點像「鍊金術」,把廢銅爛鐵煉成金子。所以華爾街的人估計自己搞不清楚CDO里到底包的是什麼,反正是很流弊、很流弊就對了!


回到這個pool,有些資產還沒被SPV運走(出表),還有一些賣不掉的sub-prime MBS,以及新進來的其他Assets。因為是個動態的過程,產生了一定的現金流,為了防止pool出現風險,像上面說的,拿出一部分利潤給擔保公司。但是畢竟這樣的公司數量有限,而且他們都牛逼哄哄的很難伺候。怎麼辦呢?


這時候CDS閃亮登場! 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實際上就是一份保險合同或者說是對賭協議: CDS的買方(protection buyer),為了規避標的資產(referrence bonds)的違約風險,付一定的payments給賣方(protection seller),一旦資產出現違約,那麼賣方補償買方的損失。

那麼,問題來了,這跟保險有什麼區別嗎?區別在於:


1、 CDS所投保的資產可以跟投資者沒半毛錢關係。就相當於隔壁老王給你兒子買了份意外險,保險公司是不會受理老王的申請的,即便這孩子真是老王的(當然信託除外)。但是CDS可以。這就好比賭博,場內的賭局總沒有場外大。

2、 CDS可以面向各類投資者,個人、銀行、對沖基金、社保、養老金、保險公司等等。極大的分擔了pool的風險。

3、 跟CDO一樣,CDS是有價格的,而且比MBS要便宜很多(因為它underlying的是標的資產違約的可能性),可以在一級、二級市場出售。可以使發起人——比如投行——轉移風險。


那麼怎麼設計產品呢?


華爾街的人叫它synthetic CDO,綜合性的CDO:由SPV發起, referrence bonds是其並不擁有的pool中的某項資產,通過CDS的形式進行發行。結構大體是這樣的:


優先(Senior)一般是保險公司或者華爾街巨頭,它們不需要出資或出少量資金,以信譽和契約形式進行擔保,並享受低於libor的premiums; 夾層(mazzinine)是廣大的投資者,繳納保金認購份額,這些保金由Asset manager在貨幣市場進行操作,買點貨基、國債之類的,收益連同premiums(+500bp左右),定期返給投資者;劣後(Sub-ordinate)就是一些評級較低的cash CDS tranches, Sub-prime MBS,以高收益吸引激進型的投資者。


從專業角度講,投資者認購 synthetic CDO的mazzinine, 相當於「賣出虛值看跌期權」,即在後市溫和上漲的預期下,可以不斷地收租金;一旦價格下跌,由虛值轉為實值,則要承擔履約義務,虧損是巨大的。


CDO^2相當於對CDO的違約可能性進行對賭,CDO^3,CDO^4….都是一樣的,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華爾街的「火箭製作者」們,發揮無盡的想像力不停地利用CDO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新產品,無疑它們有幾個共同特點


1、 評級低的份額(無論是MBS、ABS、CDO),只要通過CDO再打包,利用多元化就可以升級為高等級的份額。

2、 這些CDOs的收益率普遍高於其他固收類產品(高200-300bp),道理很簡單,一堆風險高的資產組合收益率普遍大於一堆風險低的資產組合的收益率。

3、 CDO的產品複雜性越來越高,很難準確衡量其內在回報率,也越來越看不懂。往往到最後,買的不是bonds,而是AAA的評級。

4、 利用CDS靈活性,可以製造出無數個賭場。我們可以賭MBS,可以賭cash CDO,也可以賭某一層tranche,還可以賭價格的跌幅,等等等等。

來源:IMF Diagram of CDO and RMBS。

註:RMBS就是居民MBS,跟商業CMBS相區分。


這就好比結婚時,「共築愛情的紅酒杯」一樣,不停地往下流,變得越來越下流。


明白了以上這些概念以後,我們再來看片中一些你可能還有疑慮的問題:


——為什麼片中說Michael 用的CDS是市場上沒有的呢?


事實上,並不是說CDS這個工具沒有,而是說市場上沒有或者很少有非CDO的CDS,需要make a market, 也就是通過OTC尋找對手盤。更重要的是,方向不同,即一般投資者是作為CDS的賣方(protection seller),來獲取固定收益,是賣出看跌期權,認為後市看漲。而Michael是CDS的買方(protection buyer), 定期支付保費,是買入看跌期權,賭房地產市場下跌,博高槓桿的違約保金收益。原來這個買方角色一直是由發行bonds的投行擔任,是為了賣產品。現在好了,有個「傻子」自己要當買方給我們送錢,我們很樂意做你的對家。


——為什麼黑MM Boss Kathy 最後一次跟Mark 聊天,說他們高盛有個團隊也在2005年就short MBS,但是現在虧損慘重(150億美元)呢?


因為那個團隊雖然跟Michael一樣,是short BBB級的MBS(buy CDS)。後來市場出現串謀欺詐行為,導致Case-Shiller index 房屋價格指數不跌反升,各類MBS相關證券的二級市場價格也仍處於高位。由於他們是重倉操作,需要負擔高額的定期保費,為了保證基金凈值不跌破清盤線,所以他又重倉long AA級的MBS (sell CDS),來鎖定風險敞口。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AA級的bonds也淪為了垃圾,將面臨巨額的違約賠付,因為BBB級的保險槓桿顯然不如AAA級的保險槓桿高。


——那片中的四個做空團隊,各有什麼牛逼之處呢?


首先,Michael 作為投資界的怪胎,獨立管理一支規模較小的對沖基金。頂住壓力,堅信自己的判斷,重倉做空sub-prime MBS, 其中很多都是AAA級的。CDS槓桿應該在10倍-20倍左右,最後市場崩潰,對家面臨破產,出高價回收違約憑證,賺了大概4-5倍。


Mark團隊是一支摩根旗下的規模較大對沖基金,在高司令的指點下,也做空了Sub MBS。得知了CDO的內幕後,惱羞成怒,大肆做空CDO。但是後來發現自己的對家竟是老東家摩根,由於擔心破產殃及池魚,一方面做空了摩根的股票,另一方面不得不過早了結頭寸。估計賺了1-2倍,但是人家規模大,這已經很不錯了。


查理和吉米這兩位少年才俊,在皮特的指導下,不僅做空了CMO的夾層,還做空了200倍槓桿的AA級MBS,後來在市場流動性極低的時候終於平倉,險中求勝,由於資金規模較低,估計大概賺了10倍。


高司令,這個「吃裡扒外」的德意志銀行經理,因為得知了公司里一個SB做成了Michael的大單,意識到這絕對不是個賺錢的買賣。後來通過量化分析證實了他的推斷。這時候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聽眾相信他,並讓他來做OTC市場。這個聽眾一定要有大背景的對沖基金,簽署過ISDA協議,這樣資金規模才夠大,只有通過他才能找到匹配的對家。


高司令一方面做成這個大單,公司會對他刮目相看,另一方面,是他把機會告訴的Mark團隊,所以這個CDS怎麼簽,價格怎麼定,他說的算。最終他狠狠的撈了一把,賺了4000多萬美元,可謂空手套白狼,完全靠個人魅力和社交圈子登上人生巔峰。


拋開電影,我們來分析一下次貸危機爆發前的大循環:

1)互聯網泡沫破滅後,美聯儲為避免通縮,進入降息通道。極低的貸款利率(1%)刺激了國民的購房熱情,房地產價格不斷攀升。(地產行業供不應求)

2)從2000年到2007年,全球固定收益類投資規模倍增到70萬億美元,傳統的金融產品已經無法滿足這麼大的需求,催促著金融衍生品創新。(金融行業供不應求)

3)上圖可以看出,市場信號在上下兩端進行傳導,不斷自我強化導致總有更多人貸款,總有更多的金融產品發行,總有更多人投資者購買。這樣的正反饋機制催生了泡沫和市場的狂熱。

4)在「引誘利率(teaser)」和可調整利率的誘導下,借新還舊,購房者的槓桿不斷攀升;在MBS、CDO的穩定高回報的引誘下,投資者的槓桿也不斷放大。投資者甚至可以借錢投資,賺取利差。所標的Asset所產生的現金流中,有40-50%是給了銀行、投行、CDO manager、評級機構以及其他中介。

5)當兩年的優惠利率結束,居民的房貸壓力增大,斷供違約現象也日益嚴重。然而在長長的供應鏈中,信號傳遞延時,對金融行業的影響並不夠嚴重,賺錢效應並沒有結束,市場還是一片繁榮景象。

6)少數人即便意識到不可持續性,也很難對抗洪流,你不做總有人在做。金融市場不斷開設新賭局招攬生意,淪為自彈自唱的獨角戲。

7)CDO被認為是整個供應鏈的引擎,synthetic CDO是金融衍生品中的核武器,將市場推向崩潰的邊緣。IMF某官員稱它們為「abominate」——憎惡。什麼是憎惡? 可以參考dota里的pudge的形象。

8)最終市場走向了它的反面,負反饋以更快的速度自我強化,資金鏈斷裂、公司破產、違約、失業、無家可歸…

9)政府開始救市,市場瞬間蒸發了5000多億美元,納稅人的錢被拿來補窟窿,危機持續了1年多,銀行出清,市場重新回歸理性。美聯儲開始QE,又一個循環開始。。。。


在這個大循環中,評級機構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Fitch, Moody"s, and SP這些評級機構不僅僅是因為相互的競爭,而放寬評級標準,另外還有兩層原因:


1、 賺取超額利潤。比如Moody』s, 2006年其機構化金融事業部的收入佔到了總收入的44%,利潤率持續超過50%,其市值到2007年2月,增長了340%!

2、 評級機構就像是各大投行的跟班。有能力的評級機構里的員工都跳槽到了投行里,誰願意整天面對這些日益複雜的評級對象,掙得沒人家多,還整天累得跟狗似的。所以他們跟投行的關係很曖昧,處於個人的目的,會讓很多產品矇混過關,渴望有朝一日能當上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


所以,在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下,美國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只不過這翅膀只會加速不會減速,最終變成了烤雞翅膀。


次貸危機給中國經濟的啟示


首先回答一個問題,CDO,CDS這些金融衍生品真的那麼可怕嗎?


也不盡然。關鍵看如何利用。


結構化的金融產品,是必需的。滿足不同投資人的風險偏好,有效分散風險。CDO所實現的多元化投資,在資產相對離散,關聯度低的情況下,的確能夠降低風險,提高收益。它壞就壞在成為了垃圾回收站,讓不良資產的相對集中度越來越高,產品關聯度也不斷提高,最後火燒連營,蝴蝶效應出現。


CDS如果把它看做是保險,它就像天使,守護風險敞口;而把它當成賭博的工具,就會變成惡魔。這讓我想起了一位知友( @Nash Lew )對設計 CDS、CDO、ABS 等金融產品的天才之處體現在哪裡? - 金融學的回答,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他最後寫道:「不過從希臘危機一路看過來,不得不驚嘆對沖基金和投資銀行的智慧,從次貸危機中學習了CDS的風險問題不但沒有停止腳步,甚至進而領悟到了CDS市場的另一種前景,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所以說,工具沒有好壞,就看你怎麼用。當然,目前中國不具備使用這些工具的條件,中國經濟形勢很不樂觀,去槓桿無疑是一項重要任務。但至少要知道它們是怎麼用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經常混跡中國最大的三體群里,這裡有日本人,韓國人,台灣人,還有眾多高智商人群。除了跟他們撕逼扯淡,聊經史政科文以外,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實我們不怕別人說我們的問題,關鍵是我們要自己說出來,而不是掩蓋問題。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內心強大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所以我要說說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嚴峻的經濟形勢


從匯率風險談起吧。。。


目前經常賬戶的盈餘已經接近0,資本賬戶的逆差也日益擴大,假如以每月2000億美元的速度資本流出,那麼一年多時間外匯儲備就會用光。中國還靠什麼來應對美元升值?


而外匯儲備是我國基礎貨幣創造的主要手段,外匯減少,意味著基礎貨幣投放減少,國內貨幣供給減少,流動性趨緊,企業將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產能過剩、企業債務危機、資源環境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這些問題已經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正常經營,如果再流動性不足,將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大大不停地向全世界撒錢,希望能儘快輸出產能、去庫存,提升國際影響力,發展同盟。這是好事,但匯率問題不解決,別人怎麼敢要你的錢呢?匯率衡量了一個國家的國力和信用,如果快速貶值,別人還看得上嗎?


如果不主動貶值,有條不紊貶值。別人會對中國有不確定性的預期,就沒辦法做預算,制定應對措施,影響別國跟中國的貿易往來。


趁現在我們的外儲夠高,還有能力應對美元升值的衝擊,就應該主動出擊,讓匯率穩定下行。這樣既體現了我大國實力,也有利於經濟軟著陸。


如果死撐匯率,到最後彈盡糧絕了,我們靠什麼打擊敵人?到時候積重難返,美國不戰而勝,中國經濟硬著陸,豈不悲哉?當然我們也面臨著競爭性貶值壓力,但我相信中國製造的競爭力以及軍隊實力。


官方言論跟實際情況背離,將造成更嚴重的恐慌情緒。正確引導預期,使基本趨勢與主流偏向同向變化,抑制自我強化,有助於經濟復甦。什麼翻一番,什麼6.9%,實事求是一點。又不是沒受過窮,小強一般的生命力,加上勤勞和智慧,什麼坎過不去?


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製造產業,有16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在制度層面還有很大的空間釋放。外部力量做空中國簡直是痴人說夢。但是千萬別自殘啊!


股市是市場的晴雨表,暴跌反映了人們的預期心理,匯率如果不貶值到位,恐怕股市還沒到見底之時。


肖剛不管幹的怎麼樣,但是很誠實,知錯就改。誠實一點,沒壞處。不要拉不下臉,也不要怕民粹抬頭。民智在蘇醒,請不要欺騙他們的感情。


張五常老爺子接受採訪時談到,人民幣匯率不應該以一攬子外幣作為標的物,而是應該以一攬子大宗商品作為標的物。我真心佩服老爺子的遠見卓識。現代經濟,貨幣代表的是信用,對價值的表達已很不充分。想想上面討論的MBS、CDO、CDS就應該明白,underlying一攬子貨幣pool,其實就是一個CDO嘛,面對全球經濟衰退的系統性風險,是有可能淪為一堆廢紙的。但是對於能源、資源、糧食、工業品,這些都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絕對的硬通貨,對這些prime assets優質資產進行多元化組合,可以有效降低風險,以此為標的,可以最大程度的去槓桿,不是非常好的選擇嗎?


票據窩案,統計數據造假等等這些串謀欺詐事件,估計以後會成為新常態,水低石浮。這些潛藏的問題,需要殺雞儆猴,但不要用力過猛,都是為了生存嘛,否則一點積極性都沒了,誰還做事呢?


收儲價格取消,可以有效緩解世界糧食供給過剩問題。因為你用高於市場的價格收儲,那進口國外低價糧食,從中套利是很划算的。取消後,有利於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降低對國外糧食虛高的依存度。感覺挺靠譜的,關鍵是如何安撫龐大的農民兄弟,相信政府有信心有決心辦好這件事。


其實想表達的就是,不要藏著掖著,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有問題講出來沒關係,16億個大腦,16億雙手還有解決不了問題?光是正能量,這是無視熵增理論的表現,最後都化成無價值的能量,社會就歸於熱寂了。


薛定諤在《生命是什麼》中談到,我們通過攝入食物來增加負熵,才能讓身體不停運轉。忽視負能量,負反饋無異於飲鴆止渴。


中國雖然不能像美國一樣放任市場的膨脹和收縮,但是不代表應該過多干預市場自我修正的過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孩子長大成人需要挫折和歷練,你不鬆鬆手,孩子永遠長不大。


放心,等他長大了,也不會忘記你的恩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骨子裡的東西,抹不掉。


寫的夠多了,您也看累了,給個贊吧!


這是一部能讓人感到震動而無力的電影。

看之前,由於海報及以往對劇情類型的理解,我錯認為這是一個幾人合作在08經濟危機(以下簡稱經濟危機)中撈金並試圖阻止它的電影,因為按以往的套路,這種劇情最為合適。但看完後才知道,《The Big Short》和以往的類型片有所不同,與其說是一部劇情片,不如說是對那場經濟危機嬉笑怒罵的記錄片。

電影中三組人完全平行,甚至不認識彼此,唯一的共同點可能是他們都在這場危機中做了一次豪賭並成功。但電影想表達的不是這種「成功」,而是在那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裡,個人和時代的背離及形形色色個體所表現出的在我們今天看起來荒誕而真實的種種行為。因為我們明白那即將發生的事件是什麼,它帶來的後果是什麼,所以電影對人們行為的展現在鏡頭前總帶著淡淡的一種荒誕。這種荒誕不僅僅是基於觀眾先知先覺的結果,也與影片所極力塑造的嘻哈氛圍有關。

而這種荒誕的旋律對於它主題的展現又恰恰極其重要。那些在明知道買房者沒有償還能力還毫不猶豫的賣出地產的商人,明知道自己還不完貸款還購買五套房產的人們,無限購進住房債券的銀行,不負責任的AAA信用評價,以及一切的在這場山雨欲來的經濟危機下的每個小小的元素,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正在醞釀什麼東西。我個人認為,電影更傾向於用略帶戲謔但恰當而客觀的角度展現這一切,而非去從道德或其他任何角度解讀危機的起源,危害或其他任何東西。這種嚴肅而嬉皮的風格,始終貫穿全片,給人想笑又實在笑不出的淡淡戰慄之感。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對三組主角的刻畫,特別是貝爾飾演的Dr.Mike,可謂是把他在對自己,對經濟的懷疑和心中的無力和憤怒表現的淋漓盡致。貝爾演繹的這位略有些抑鬱,內心充斥著各種情緒的古怪基金經理可以說出神入化,動作語氣表情,時刻聽著的金屬樂,讓人關懷那行將崩潰的經濟的同時,對這些在風口浪尖的普通又不普通的人們,注入了更深沉的思考。讓人欣慰的是,影片中三組人都像是悲天憫人的想到了那些在經濟危機中會徹底失去生活的人們,雖然他們最終都是趨利的選擇了賺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收穫,但這種淡淡的關懷,也可以令人感到一絲絲的好受。

諷刺而現實的是,影片中最先發現經濟危機苗頭的,都是些基金經理,或是根本沒什麼資本的小公司老闆。真正的BIG BOSS一點點都不知道嗎?我認為不是,只是不關心罷了。我想引用影片最後的一段話,也正是這段話讓人感到震動和無力。

接下來的幾年,幾百個銀行和評級高管進了監獄
In the years that followed,
hundreds of bankers and rating-agency"s executives went to jail.
證券交易委員會被政府徹查
The SEC was completely overhauled
議會也迫於壓力不得不拆分大銀行
and congress had no choice, but to break up the big banks
進一步規範房貸和金融衍生品市場
and regulate the mortgage and derivative industries
上面開玩笑啦!
Just kidding!
銀行把人們投資的錢拿走
Banks took the money
the American people gave them
用來給他們自己開巨額獎金
and used it to pay themselves huge bonuses
然後賄賂議會,來駁回激進的改革
and lobby the congress to kill big reform
然後再把鍋甩到移民和窮鬼身上
and then they blamed immigrants and poor people
這次,連教師也跟著被指責
and this time even teachers!
這些都說完做完以後,只有一個銀行家被關了監獄
And when all was said and done,
only one single banker went to jail
這個倒霉蛋!
This poor schmuck!

歷史總會螺旋式上升,未來或現在我們可能會見到一些相似的場景,但可能不在燈塔國。

請允許我再用Dr.Michael的一封郵件作結。儘管我反感貼太多引用的做法,但是我膚淺的語言不能描述和表達我的想法,我感到抱歉。

我和我妻子是在網上認識的
I met my wife on http://Match.com
我的交友資料說我是個醫學院學生
只有一隻眼能用
My profile said that I"m a medical student
with only one eye
不懂社交
An awkward social manner,
助學貸款還有14.5萬要還
and 145 thousand dollars in student loans
她的回信是
She wrote back...
我找的就是你這樣的
You"re just what I"ve been looking for!
她的意思是我很坦誠
那我也對你們開誠布公
She meant honest, so let me be honest...
房地產危機是金融史上最大的機會
The housing-crisis represents
the greatest financial opportunity
但賺錢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簡單
Making money is not like i thought it would be.
做交易…殺死了生命中對我最重要的那部分
這部分和做交易無關
This business... Kills the part of life that is essential!
The part,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usiness
在過去兩年,我內心感覺到,黑暗的東西在自我吞噬
For the past two years, my insides have felt,
like they"re eating themselves.
我曾經尊敬過的人
All the people I respected,
現在再也不理我了
won"t talk to me anymore
除了通過律師來找我
Except through lawyers.
人們…
People...
總希望有權威來告訴他們如何來選擇價值
但他們選擇權威
Want an authority to tell them
how to value things, but they chose this authority
並不是基於事實情況,或者成就
not based on facts or... results
他們這樣選,只是因為這些人看起來很權威
說出了他們想聽的話
They chose it because it seems
authoritative...and familiar!
可是…
And...
我從未盲從過大眾
I"m not, and never have been.... familiar
所以…
So..
我得到了嚴肅的結論,我必須關閉基金
So I"ve come to the solemn realization
that I must close down the fund

真誠的,麥克?貝利博士
Sincerely, Michael J. Burry MD.

後來他辭職,去投資淡水了。Ben天天儲存自己認為的未來的硬通貨:種子。

什麼是真正的The Big Short?僅僅是經濟危機嗎?


周末看了兩遍,挺震撼的。
有一個情節對於交易員來說也很有啟發,當mark baum團隊知道樓市可能出現泡沫的時候,mark是這麼跟他的團隊說的「第一,去了解樓市是否有泡沫;第二,如果有,看看銀行對樓市泡沫的了解有多少。」

這裡有兩個思路,第一,做一個交易必須要了解這個產品的估值,它究竟值多少錢。第二,你的對手盤是誰,以及它對於這個產品真實定價了解又有多少。
短短的一句話,體現了交易的本質:估值和博弈。


前對沖基金交易員。我超級喜歡大空頭這種感覺的電影,看過好幾十遍。本身對書的原作者就很有好感,大學時看過作者寫的說謊者的撲克牌,大空頭繼承了作者一貫的犀利和幽默。說到電影版,我覺得:

1、在看過的所有所有描寫交易員的電影裡面,大空頭是把這類人的狀態性格心態,描述得真實感最強的。這是我看過的所有所有金融財經類的電影里唯一一部給人感覺是「自己人」寫出的電影。

以前看別的類似電影多多少少都有一種距離感、不真實感、表演的感覺(包括我最愛的邁克爾道格拉斯大爺,雖然很有魅力但也有輕微的表演感)但這部片子沒有。彷彿在看一部編出來的紀錄片,太tm真實了。想起很多很多以前認識的人,感慨萬千。

2、專業名詞幾乎都用對了,信息量很大,節奏很快,看起來腦子很爽,這一點比所有的類似電影都要棒,點個贊……

3、無處不在的嘲諷感,絕對是一個搞笑片,估計生活中的正直厚道謙謙君子看這個片子會心理不適。像我們這種天生嘲諷技能滿點的人看這個會覺得「這tm才是自己人寫的劇本」……

ps:
1.本文中所說的「交易員」不是執行投資經理指令的那種人肉下單機器,是泛指獨立決策拍板的投資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交易員

2.偶然看了看這個問題下的答案,發現好幾個高票答案,都答成了對次貸危機的討論,以及對現實中這樣做空會不會死的很慘的討論……不要這樣好嗎,電影就是電影……人家作者只是用這個題材講個故事,又不是他自己就這樣做……


放在當下的中國,依舊很有借鑒意義


【微影評:《大空頭》】讓人對Brad Pitt 刮目相看的,不僅是他的相貌和演技,也因為他所創辦的製片公司Plan B 以及出品的一系列作品,其中一些作品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觀念和政治意識,體現著布拉德的良知和社會關注。他自己往往會在裡面客串一個角色,以示投入。這類電影有前幾年拿獎的《為奴十二年》以及今年完全可以拿獎的《大空頭》。

《大空頭》比較像一部金融紀實片或驚悚片,講述四個基金經理和投資團隊在2005年左右分別發現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巨大泡沫,他們不約而同地走上進做空地產市場的賭局。

這時地產市場依舊高歌猛進,次貸和各種複雜的衍生大行其道。做空者最終發現,造成市場中巨大的非理性泡沫和風險的,不是貪慾,也不是愚蠢,而是體制深處的欺詐。

2007年底金融危機終於來臨,證實了做空者的預言。儘管賺的盆滿缽滿,但他們感受到的並不是成功,而是整個經濟體制的失敗。

片末說,2008年金融危機,沒有任何人受到懲戒。2015年,美國銀行開始銷售一種新的金融產品,其性質等同於2007年後被禁止的金融產品CDO。

比起過去揭露金融巨頭貪慾的電影,《大空頭》更具全景感和現實意義,像是給今天復甦的美國經濟再次敲響的警鐘。貪慾和欺詐總不會絕跡,但好在這世界還有良知存在。


一部真正的好電影,以摻雜黑色幽默和戲謔的方式反思,以上帝視角帶領觀眾領略次貸危機全貌,以客觀的角度展現這場危機中不同參與方的各式嘴臉。

bgm真心牛逼。

個人唯一不喜歡的是剪輯有些凌亂,甚至是浮誇,但是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瑕不掩瑜。


《大空頭》,值得每一位交易員一看再看

影片的開場白是這麼說到的:「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繆誤論斷。「,這也給美國次貸危機定下了基調。


電影《大空頭》的故事情節可以說是典型的好萊塢劇本:主人公發現了美國樓市百一遇的做空機會,但是除了他自己竟然沒人願意相信他,甚至包括他的合伙人和下屬。最終的結果和其他美國大片一樣,屌絲主人公(其實《大空頭》的主人公是個不折不扣的有錢人)還是逆襲了,並且亮瞎了所有人,美國次貸危機來了,主人公變成了億萬富翁。

故事很老套(儘管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其中還是有很多細節值得每一位交易員細細品味。


研究好先行指標對研判未來趨勢很重要

電影主人公之所以能夠發現美國經濟會出現問題是因為看到了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問題,而判斷房地產市場出現問題的觀點又是通過看到貸款違約以及即將到來的浮動利率加劇這一違約形成的。

這一切都是通過先行指標來研判市場未來走勢的。


缺少金融工具那就創造出一個,只要你能看得到機遇

當主人公認定美國房產市場即將崩盤之際,卻發現市場上沒有一個能夠做空樓市的工具。在他跑遍各大投行希望推銷出自己設計的CDS合約時,儘管遭到了對手的嘲笑,卻成功將其購入,就此成為了華爾街各大投行的對手盤。


冗長的合同書當事人自己都不會看,但仔細研究一定會有你想像不到的

第一個站出來吃螃蟹的人往往會受到旁人的不理解,為了說服合伙人支持他,他將上千頁的資產組合合同都看了一遍。當他的合伙人知道此事時表示了驚呆,同時他也找到了合同中的漏洞。

同樣在國內,相信很多人在進行銀行抵押貸款時只是對貸款合同草草的過目一番,但你可知其中有這麼一條?

打包的產品永遠都比單個拿出來賣的差

在研究冗長的產品合同書後,主人公發現這個打包的產品組中可能只包含了10%的AAA級貸款,更多的是充斥著BBB級和BB級的產品,基本屬於垃圾產品,違約率極高。

電影中也引用了一位大廚的話:「我們只會把不新鮮的魚和蝦做海鮮大雜燴湯,新鮮的那些魚只會單獨烹飪。」

所以,那些打包的產品組合往往包含著更多並不合格的產品。


風控越松,在遭遇危機時往往第一個倒下

在選擇交易對手時,投行們還是會挑選有一定資產規模的,這就使得電影中兩個菜鳥級別的交易員竟然找不到願意賣CDS給他們的投行。最後還是在一位老司機(一位因為厭倦華爾街而隱居的大人物)的介紹下找到了貝爾斯登。當時老司機說了這麼一句話:「走,我們找貝爾斯登去,他們家什麼業務都願意做。「


美聯儲主席都會犯錯誤

在回應主人公的觀點時,他的朋友是這樣說道的:「我們的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說目前房產市場很繁榮,不會出現問題。「

是的,看來有時候處在權利和信息中心的人也有可能會犯錯誤,而且是致命的錯誤。


人們總是把不願意遇到的情況概率想像的很低,但一旦遭遇到了損失將極大

銀行貸款違約率是一個公開的數據,每個人都可以查到。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會選擇性失明,對這個數據視而不見呢?

電影說用了這句話來說明這個現象:人們總是把不願意遇到的情況概率想像的很低,但一旦遭遇到了損失將極大。


當危機來臨時,人們更願意相信這只是個回調

隨著事態的發展,不僅貸款違約率上升,更多的開始出售自己的房產,房價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人們依舊不願意相信這是危機的開端,而是普遍認為這只是個回調,樓市馬上又會繁榮起來的。


華爾街投行們有能力短時內操縱價格

同樣是危機初期,樓市下跌,但CDO(擔保債務憑證,就是傳說中的產品組合)價格不降反升,這一現象明顯是違背常識的。很顯然,華爾街投行們正在操縱價格。儘管他們中很多人知道危機已經來臨,但仍希望通過價格上漲的假象來吸引更多的資金入市接盤。


評級機構在評級時更多的是參考利潤,而非標的物真實情況

當有人開始預見到危機的來臨時去到標普問為什麼CDO的評級還是AAA級?難道他們沒有看到違約率正在上升嗎?

標普的回答很實誠:「如果我不給他們AAA級,他們就會去我的競爭對手那裡做評級,因為他們會給他AAA,而我將失去這筆業務。」

所以,評級機構也不是靠譜的主。


除了會買入,你還得想辦法賣出,交易是通過買賣價差來賺錢的

交易最終是通過買賣價差來賺錢的,如果你無法把手中的合約拋出等於扯淡。電影中兩位菜鳥交易員就碰到了這個問題,當樓市出現了下跌,他們手中的CDS價格開始上漲之後他們卻不知道將這些合約賣給誰,也找不到接盤俠,差點就爛在自己的手裡。最終還是靠老司機(前文有提到過)幫他們把這些合約賣給了瑞銀才最終獲利了結。


在影片的結尾給了我們一段又一段的旁白,但下面這三段我覺得價值最大。

這是次貸危機帶給美國的損失:

那位第一個預見到危機的人現在正在投資」水「:

一次危機結束了,但另一個危機已經醞釀起來了:

《大空頭》,值得每一位交易員一看再看的影片。

如果你已經看過該部電影,歡迎留下你的評論一起交流。

除了《大空頭》外我們還推薦這些影片:

《華爾街》,《華爾街2》,《華爾街之狼》,《當幸福來敲門》,《大而不倒》。


最後,留下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匯聚外匯,微信號:huijufx


這片和聚焦一樣不符合主旋律,被禁,但正如歷史不會被遺忘


一直等到藍光出來才看了《大空頭》,雖然我是個金融盲,其中很多專業的東西都看得一知半解,但還是覺得太好看了。一是代入到投機者心態下去審視金融之惡的觸目驚心,二是重大壓力之下賭徒般的掙扎堅守,Steve carrel和christian bale這兩個人物寫得好,演得好。更多的中國人應該看看這部重新定義了發國難財的電影,因為現在的中國可能和當年次貸危機發生前的美國一樣坐在了火山口上。


樓上各類答案是評論電影還是評論金融?
這電影我覺得挺有意思。可以一看。就這樣了。
華爾街題材,金融危機題材的,這部不是最好的,只是另闢蹊徑。不管怎麼說題材也是炒冷飯。技巧是玩了點花拳繡腿。


好萊塢的道德泛濫之作

一群超級大牌來飾演華爾街的一些小角色,從商業價值上來說,這應該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當然這些大牌雖然扮演的是小角色,不過小角色不能有小心思,因此,貝爾、布勞德皮特、史蒂夫卡瑞爾無一例外在電影中展現了他們悲天憫人甚至有點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美式的主旋律蕩然迴響。

講真,我有點不吃這一套了。

影片除了演員陣容強大外我一時還想不出來有什麼太多的亮點。

影片對次貸危機的描述非常幼稚,雖然用了多處打破第四堵牆的說教鏡頭,但是也只是展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經濟名詞,並且有些地方解釋的並不正確。

比如影片把CDO,解釋為場外的兩個人針對牌局上的兩個人的輸贏進行的二次賭局,類似就是我們經常打牌時說的釣魚,這一點其實是完全不對的,更形象的解釋應該是這樣,賭徒A說:夥計,這把我肯定贏錢。你要是給我10塊錢,我就把這把肯定能贏100塊的牌讓給你,並且輸了算我的。賭徒B給了他10塊錢,回頭又告訴C:夥計怎麼樣給我100,我把這局能贏1000的牌讓給你。輸了算我的。然而沒有人知道,牌面究竟是多少,A手裡可能只拿了一個2、一個3。泡沫就是這樣產生的。

這樣來形容雖然也有些不恰當,但從原理上要比電影中真實一些。當然讓一個如此漂亮的女演員來解釋的過於清楚是有點太苛刻了,賽琳娜在影片的作用當然不是經濟學老師。

幾個男演員的表現也乏善可陳,幾個主角根本沒有顯示出他們對次貸危機的精準預測的高明之處,除了馬克團隊去實地調查房貸危機那段略顯真實精彩外,剩餘的多是用猜測和故弄玄虛來體現他們的預測精準。貝爾的演技不錯,不過台詞和行為設計太差了,讓人感覺就是一個很酷的數學家不時地計算出幾個結果。而馬克在論壇上的發言根本不能說明他為什麼認為次貸危機一定能夠發生,並且我覺得憑這段發言他簡直能夠當上黨委書記,最次是個部門發言人。


總之電影本身沒有找到自己的重點在哪,也許它希望體現一個腐敗黑暗的金融體系,但是很遺憾地是他沒有把握住,沒有精準地闡述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而是統統歸結為政府、銀行家、投資客的貪婪和邪惡上,並且竭力塑造幾個出淤泥而不染,或者是受到過重大打擊而心態巨變的道德高尚的形象。這樣的電影是沒有震撼效果和說服力的。

幾個人的道德明顯高出別人一籌的設定,讓人對電影塑造的真實感打了很大的折扣,相反兩個年輕人的表現倒是符合我們對基金經理的認知。

這個作品讓我對這屆奧斯卡的獲獎作品好感再一次降低,對主流價值觀的塑造不應該是天生的,不應該是沒有原因的,不應該是拋開人物簡單體現的,本來這是我們國產紅色旋律的通病,看來好萊塢也犯這一套毛病。


煽情太重,就不能好好講個故事,可能韓國人來拍會更精彩。
為什麼說煽情太重,因為電影沒有新意,還是把鍋扔給銀行和政府,在這點上還不如《華爾街之狼》,首先要承認人的本性是貪婪的,在次貸危機中大家都是參與者,大家都是受害者,電影提到了脫衣舞女郎手頭貸款買了幾套房?大聲點我聽不見!不是一套兩套,是五套!五套!這已經不是每人想擁有一套住房的夢想了,而是自己給自己上槓桿,銀行沒有拿槍逼著她賣身去供五套房!


當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金融危機 | 影視評論 | 《大空頭》 | 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