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中《木蘭詩》為何將「唧唧復唧唧」翻譯為「織布機的聲音」?

按照詩的後兩句,不聞機杼(織布)聲,惟聞女嘆息就知道(可以推測)是嘆息聲。可標準答案為什麼會採用「織布機的聲音」為答案?


其實很多人都有疑義的,但很少有去深究,就停留在疑義階段。有個霸氣的開場白叫什麼來著,我反對這個問題下除我之外的所有答案。

我的專欄恰好有寫過這個,文是大二時寫的,疑義是小六時有的。我先直接寫出結論吧:

現在所見的《木蘭詩》,是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裡面的。按更早前的版本比較來看,是有變化的,可見這首詩(民歌)在流傳中一直發生著變化,尤其是這第一句。

這首民歌在口耳相傳中發生著變化。一開始是「敕敕何力力」,是無具體含義,單表聲,是民歌開始前的一句吆喝。然後在流傳中變化成「促織何唧唧」,開始賦予其「蟋蟀鳴叫聲」的含義。再到「唧唧復唧唧」,「唧唧」可為促織聲,也因其叫聲悲切,引為嘆息聲,人聲和促織聲開始統一。現在,脫離「促織聲」理解也可以,單純是嘆息聲,但個人覺得少了幾分味道。

詳細的考據過程在我的專欄文「唧唧復唧唧」,撲簌迷離的木蘭 - Sotime - 知乎專欄,更原始的郵件討論記錄在我QQ空間=。=

現貼出專欄文如下:
——————————————————————————————————————

「唧唧復唧唧」中的「唧唧」,到底是什麼聲音?


目前流行的有以下三個說法:

  • 嘆息聲

這個說法得到《辭海》《辭源》等權威辭書的支持,「唧唧」這個詞條下可見以下解釋:


唧唧,象聲詞,所指隨文而異。1、嘆息聲,樂府詩集二五古辭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古籍中也常用「唧唧」表嘆息聲。如:


四月初八日,京師士女多至河間寺,觀其廊廡綺麗,無不嘆息,以為蓬萊仙室,亦不是過。入其後園,見溝瀆蹇產,石磴礁磽,朱荷出池,綠萍浮水,飛梁跨閣,高樹出雲,咸皆唧唧。雖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


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想見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元稹《長慶曆》:「年年豈無嘆,此嘆何唧唧。」


施榮泰《王昭君》:「垂羅下椒閣,舉袖拂胡塵。唧唧撫心嘆,蛾眉誤殺人。」


元稹《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我聞此曲深嘆息,唧唧不異秋草蟲。」(這句下面有另外的說法。)


《樂府詩集》卷九十四在收錄唐王建的《當窗織》一詩時,解題說:「梁橫吹曲《折楊柳》曰:『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唧唧復唧唧,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當窗織》其取諸此。」而王建的詩句為:「嘆息復嘆息,園中有棗行人食。貧家女為富家織,父母隔牆不得力。……」梁橫吹曲《折楊柳》的後四句與《木蘭詩》基本一致,王建之詩取諸此,直接將「唧唧復唧唧」化用為「嘆息復嘆息」,由此說明了「唧唧」就是嘆息聲。


另外,《樂府詩集》卷二十五收錄了敘述同一故事內容的《木蘭詩》兩首,除入選教材中的這首外,另一首開篇為:「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為誰。」這正是對「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這一內容的濃縮。「抱杼嗟」就是「抱杼而嘆」,「唧唧復唧唧」就是對「抱杼而嘆」之狀態的詳細描寫。但嚴羽指出這首實為唐韋元甫所作,非正真的北朝民歌,可做參考,但不能作為佐證。(詳見《滄浪詩話》:《木蘭歌》,《文苑英華》直作韋元甫名字,郭茂倩《樂府》有兩篇,其後篇乃元甫所作也。)


有學者對此做如下解讀:「當戶而織,說明木蘭是一個勞動女性,而不是侯門小姐。本應該聽到她的織布的聲音,但聽到的卻是『唧唧復唧唧』的嘆息聲。一個『唧唧』就已經說明是在嘆息了,又重之以『復唧唧』,作者還覺得意猶未足,最後又『惟聞女嘆息』,作者這樣反覆強調,是要告訴我們木蘭的憂思之深,木蘭是停機長嘆,而不是邊織邊嘆。作者沒有寫木蘭的愁容,也沒有寫木蘭停機長嘆的舉動,作者只是繪聲,通過接連不斷的聲聲嘆息,刻畫出一個充滿憂愁苦悶的木蘭女的形象。」(張燕瑾《繁而有味,簡能傳神——讀〈木蘭辭〉》,《漢魏六朝詩歌鑒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 機杼聲

機杼聲,也就是織機織布的聲音。這種看法多是中學語文教材採用。


有人認為「唧唧復唧唧」是織布聲,是一種興的寫法。比興的寫法可分多種,有以比起興的,也有諧聲起興的,這裡以不停的織布聲,描繪木蘭當戶織的辛勤紡織、熱愛勞動的形象。從意義上說,這是木蘭一貫的。張世祿先生認為這是寫木蘭的「常態」。這常態,與後面的「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形成反折對比,突出此時此事的不平常,引出「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情境是這樣的:詩歌一開始,就出現不停不息的織機聲,人未出場聲先聞。然後才交代這是木蘭正在對門而織,一個勤勞的姑娘形象躍然紙上。但織著織著,有節奏的織機聲聽不到了,傳來的是一陣陣長吁短嘆。這究竟是為什麼?木蘭啊,木蘭,是什麼事兒讓你如此發愁呢?於是轉入後面的情節。這樣的理解看似是合情合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權威辭書《辭海》(1979年版)有說:此處「唧唧」是「織機聲」。(神鬼都是你啊辭海。)

  • 促織聲

有第三種說法,認為是促織聲,也就是蟋蟀的叫聲。蟋蟀又名促織,源於「促織鳴,懶婦起」的俚語。最早在詩中見於《古詩十九首》的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與《木蘭詩》所作時間相近。清人蒲松齡有名章《聊齋志異?促織》:「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晉朝崔豹《古今注》:「促織,一名投機,謂其聲如急織。」陸佃《眾雅新義》:「促織鳴,懶婦驚。」


《辭海》:「①竊竊私語聲,②嘆息聲,③細碎蟲嗚聲。」


《辭源》:4、蟲鳴聲,宋歐陽修文忠集十五秋聲賦:「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


《新華字典》:蟲叫聲。


《康熙字典》:「《玉篇》,啾唧也。《集韻》,啾唧眾聲。《木蘭辭》:唧唧復唧唧。」


《中華大字典》:「①眾鬧聲。②唧唧竊語聲,亦嘆聲也。又鬧猥聲也。《木蘭詩》唧唧唧復唧唧。又蟲聲也。」

看到這裡,你就會發現中國的辭書是個杯具:「唧唧」解作嘆息聲或蟋蟀聲都是可以的,問題是對於在《木蘭詩》中作什麼解,辭書也沒有達成一致。


在古籍中,也同樣有「唧唧」做蟋蟀聲解的:


歐陽修《秋聲賦》:「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此處「唧唧」是蟲鳴聲而不是嘆息聲。


元稹《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我聞此曲深嘆息,唧唧不異秋草蟲。」此句說明嘆息聲為「唧唧」,但同時也可以說明是秋草蟲(即蟋蟀)的叫聲為「唧唧」。


另外,「唧唧」極有可能為古楚方言,說具體一些便是鄂東方言。說「唧唧」是鄂東方言,是有根據的,如明末清初一代文學大家顧景星的《唧唧詞》,作者特地在詩題後自註:「新題,楚人呼促織為唧唧,按《木蘭詩》『唧唧復唧唧』,一作『促織何唧唧』,俚詞有之,衍為樂府系。」詩云:「長唧唧,短唧唧,莫遣孩兒赤膊睡;短唧唧,長唧唧,滴盡西窗女兒淚。唧唧長,唧唧短,唱歇徵人五更轉;唧唧短,唧唧長,門外徵人欲斷腸。」這說明古楚地早就有這種叫法,至今蘄春人還是稱蟋蟀為「唧唧」或「唧唧兒」。暫無法認定花木蘭是何許人,所以「唧唧」是古楚方言的說法也僅當參考。


當然,在北方也有「唧唧唧唧,縫補寒衣」、「唧唧唧唧,拆拆洗洗」的俗語。


《白茅堂集?卷之四》)作者明確地說到《木蘭詩》里的「唧唧復唧唧」,一作「促織何唧唧」。


《中國名勝詞典》中《木蘭辭》辭條載,木蘭故里在河南虞城。虞城營郭鎮木蘭廟,有元代《木蘭詩》碎刻,是唐人傳本所刻。首句為「促織何唧唧」。促織,即蟋蟀。《爾雅?釋蟲》:「蟋蟀,蛬」。郭璞註:「今促織也。」這個唐傳本明指:「唧唧」為蟋蟀嗚聲。木蘭於秋涼織布,戶外有蟋蟀嗚叫聲。這等嗚叫,鬧人心煩。因為木蘭心有所思,思量代父從軍,才有「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到了宋代郭茂倩編《樂府詩集》,這一句就變成了「唧唧復唧唧」,而在句末小註:一作「促織何唧唧」。《滄浪詩話》有說:《木蘭歌》「促織何唧唧」,《文苑英華》作「唧唧何切切」,又作「歷歷」;《樂府》作「唧唧復唧唧」,又作「促織何唧唧」。當從《樂府》也。


以蟋蟀叫聲之悲抒發人們的愁思已經成為了古代民歌,文人詩作的一種習慣模式,在流沙河的詩《就是那一隻蟋蟀》中寫道:就是那一隻蟋蟀/在《幽風?七月》里唱過/在《唐風?蟋蟀》里唱過/在古詩十九首里唱過/在花木蘭的織機旁唱過/……


「唧唧復唧唧」,詩歌一開始用的是比興。因為蟋蟀的叫聲與織機聲相似,所以,以「唧唧」的蟲鳴聲起興,引出坐在織機前的木蘭的故事,亦顯得自然而有合情合理。天氣轉涼,木蘭的小屋外面促織在叫,屋裡燈火正通明,應是木蘭在織布,「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但卻「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聞」明顯是在屋外的),讓人不免疑問。「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所思所憶」也都對應聽到促織聲後的舉動,讓人以為木蘭似是思憶誰一樣。這樣的解釋很有生活氣息也符合當時的環境。

  • 各種解析出現衝突,不妨放在歷史中看

那現在問題出來了,若按放進詩里的意思來看,嘆息聲、機杼聲、促織聲都可說得通。若拋開詩意按死理性分析,那機杼聲是最不可能,機杼聲為「唧唧」,從未見於何典何籍。


此時應該想到,單死究詩句已經沒有意義,何不放在歷史中看看。


從上面的材料看到,《木蘭詩》第一句是有另一種說法的,即「促織何唧唧」。另,《白茅堂集?卷之四》)說到《木蘭詩》里的「唧唧復唧唧」,一作「促織何唧唧」。明末清初的顧景星的《唧唧詞》有自註:「新題,楚人呼促織為唧唧,按《木蘭詩》『唧唧復唧唧』,一作『促織何唧唧』,俚詞有之,衍為樂府系。」 木蘭故里在河南虞城。虞城營郭鎮木蘭廟,有元代《木蘭詩》碎刻,是唐人傳本所刻,首句為「促織何唧唧」。可知道「促織何唧唧」要更早,唐刻本就有,而「唧唧復唧唧」,則是宋郭茂倩之後才有的說法,後世以此為宗,使這個「唧唧復唧唧」最終流傳下來,成為「正統」。即使如此,《樂府詩集·木蘭詩》句末也還有一小註:一作「促織何唧唧」。嚴羽的《滄浪詩話》指出:《木蘭歌》「促織何唧唧」,《文苑英華》作「唧唧何切切」,又作「歷歷」;《樂府》作「唧唧復唧唧」,又作「促織何唧唧」。


至於郭茂倩《樂府詩集》里的另一首《木蘭》——《木蘭歌》。即「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為誰。欲聞所戚戚,感激強起顏。老父隸兵籍,氣力日衰耗。豈足萬里行,有子復尚少!……」後世人考得為唐韋元甫所作,嚴羽的《滄浪詩話》亦有「《木蘭歌》,《文苑英華》直作韋元甫名字,郭茂倩《樂府》有兩篇,其後篇乃元甫所作也」,不足為論。


那麼,可以認定「唧唧復唧唧」是促織聲了嗎?沒那麼簡單,或者說,問題變得更複雜了:詩句不單有不同的解釋,甚至詩句本身也有了不同說法。


有意思的是,「促織何唧唧」可能並不是最早的版本。北朝民歌《折楊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當窗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開頭六句和《折楊柳》的基本一樣!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樣的起興、比喻,有的詞句相近甚至相同(《詩經》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為口耳相傳,詞句相同,容易記憶。這不是抄襲,因為題材、內容可以完全不同。《木蘭詩》的開頭,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經後人改為「促織何唧唧」,在變化為「唧唧復唧唧」。「敕敕何力力」沒有什麼具體意義,像「呀呵嗨」「呀唯子喲」一樣,是表聲的字。


這可能就是真相。敕敕何力力,到促織何唧唧,再到唧唧復唧唧,《木蘭詩》在一路演變。而從「敕敕何力力」變成「促織何唧唧」時,人民給它賦予了新的意思,用了修辭,也使這首詩的開篇更顯美麗動人。而「促織何唧唧」到「唧唧復唧唧」在不取消「促織聲」這層意思的基礎上再賦予了嘆息聲。上面提到的歐陽修《秋聲賦》:「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元稹《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我聞此曲深嘆息,唧唧不異秋草蟲。」皆證明「唧唧」可為促織聲,也因叫聲悲切,引為嘆息聲。這樣的變化,使詩句內涵更加豐富,也更美麗動人。


我們知道,《木蘭詩》大概成詩是在北魏,但真正成為現在我們看到這個樣子要等到南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期間《木蘭詩》在流傳的過程中是經過不斷修改的。它是民歌,使得百姓也容易喜歡它,得以流傳,同樣也因為它是民歌,口耳相傳,有無限變化的可能,而那些變得美麗動人的,會得到人們愈加的喜愛而得以流傳。


《滄浪詩話》里還有說:《木蘭歌》最古,然「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之類,已似太白,必非漢魏人詩也。我同意,詩未必是唐時所作,「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這兩句卻可能是唐人所改。從中可見嚴羽對詩的領悟力和洞察力確實驚人。

想知道詩歌在傳播的過程中還會發生什麼變化嗎,看看迪士尼的動畫片吧。美國迪斯尼改編的動畫片花木蘭,竟將「唧唧復唧唧」描繪成小雞的叫聲。哈,一派和諧的南方莊園景象,讓我想起了《亂世佳人》。


《木蘭詩》,如木蘭一般撲簌迷離。


感謝我姐那時候逼我看《滄浪詩話》要我幫她寫論文,然後我看到嚴羽對《木蘭詩》的評析,頓覺腦子裡某處通了=。=


感謝秋杏師姐和我的討論,提供大量寶貴意見和詩文。


兩位都在知乎隱居,沒經許可,就不貼出ID了。


李敖:我14歲就發現語文課文《木蘭詩》翻譯錯了,老師都服我_騰訊視頻

我在北京念小學的時候,我的老師王恆慶教我們念《木蘭詞》「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但聞女嘆息。」老師說,木蘭在織布,所以木蘭在嘆息。

我說,老師「唧唧」不是織布的聲音哦,這是嘆息的聲音。老師說,你怎麼證明這是嘆氣的聲音?我說,兩個禮拜以前你不教過《琵琶行》嗎?琵琶行說「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所以《木蘭詞》「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但聞女嘆息」應該翻譯成嘆息又嘆息。——節選自《李敖妙語說天下》


9.3補充,帶七年級班主任加兩個班語文老師了,亞歷山大...

——————————————————————————————————————

8.20補充:很多小夥伴問新教材是什麼樣的?給大家找了個圖,呶,是這樣的!而且裡面是全彩的,配圖什麼的也舒服了很多,至於內容變化,很多以前八年級的課文都到七年級了,因為今年考教師編才接觸的新課本,所以還是等老教師們發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答案:

201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七年級下冊已更改。


應試教育不允許一個問題總是處於有待討論的狀態,導至很多人不習慣與這樣的狀態長期相處。


我直接說重點:目前可以找到的詩歌古籍,不光「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這一句,只是因為這個比較熟。唧唧一詞全部用來指人的嘆氣、啜泣,以及蟲鳴,也就是說全是生物發出的聲音。沒有一處用在他處,何況機械機括聲。如果誰能找出用在他處的,請指教。那麼為何此詩要開宗立派非要跳出去呢?
原答案
怎麼這麼多人還認為是織布機聲。(許多人嫌我這句話口氣太重了?喵喵喵?借用個驚蟄介紹,我可能是知乎脾氣最好的人。)
來看看織布機聲音的「絲細繰多女手疼,札札千聲不盈尺」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渡水採桑歸,蠶老催上機。扎扎得盈尺,輕素何人衣。」
「扎扎機聲曉復晡,眼穿力盡意何如」

聲音應該是類似「扎」
唧唧在方言里就有嘆息的意思,比如哭唧唧,質疑誰家嘆息是唧唧聲的想想這個。另外古語讀音不見得就是百分百與普通話相近吧。古詩里的唧唧從來沒有形容過機器聲,都是嘆息哭泣和蟲子叫的象聲詞。

唐詩里「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門上關,牆上棘,窗中女子聲唧唧。洛陽大道徒自直。」
比花木蘭時代稍早的晉《王昭君》「垂羅下椒閣,舉袖拂胡塵。唧唧撫心嘆,峨眉誤殺人」
與花木蘭同時代南北朝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高樹出雲,咸皆唧唧。」
北魏《元舉墓志銘》:「履朝獨步,倫華非匹。一見唧唧,宋朝更生。」這些都是南北朝文字,所有的「唧唧」都是指嘆息。來自@小蕊的補充。
可見唧唧用作嘆息啜泣聲是很普遍的,所以至少上來就咄咄逼人質疑「你嘆息是唧唧聲啊」嘲諷的聲音可以消失了。聯繫上下文,顯然嘆氣聲的解釋強過織布機聲。
(我見過傳統織布機,當然肯定比花木蘭的先進,白族還是壯族來著,要我形容那聲音,應該準確是「誇誇」聲。我認為木蘭當戶織只是描繪一個「大概狀態」,就像學生在上學,至於他在讀書還是休息還是體育課無法得知。所以這句詩應當理解為木蘭在織布,實際是坐在織布機前放飛自我,因為想自己爹當不當兵的事情在發獃,進而引後一句,聽不到織布機聲音,只聽到嘆氣聲。)


個人觀點:「唧唧復唧唧」是指織布機聲不是嘆息聲。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你可以理解為木蘭停止了織布,然後只聽到嘆息聲。


什麼叫錯誤的翻譯?這個翻譯沒毛病
愛怎麼翻都行,只是書本上只規定了這一種翻譯,而老師把你們的理解都一一否定,只能說是老師的教學有欠缺,另外應試教育只能有一個正確答案,不會給你太多的選擇餘地


我感覺,「不聞」是接下來的事情。
大概意思可能是這樣的:「木蘭先是織布,然後織不下去了,開始嘆息。」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木蘭當戶織」給你吃了?


【實拍大媽織布機織布 一天不停能織一個床單】https://mr.baidu.com/gne91e8

大家看一下,真實的織布。聲音如果你來選,是不是唧唧復唧唧最傳神。

這個很簡單明了:
唧唧復唧唧的織布聲響著,木蘭在門口織著布。(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聽不見織布的聲音了,只聽到木蘭的嘆息聲……比如:哎~、嚶嚶、唉呀、咋辦捏、我地~個天~哩~(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於是,有人去問木蘭你是在思念誰,是在回憶誰啊才嘆息呢?(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木蘭回答:我沒思念誰,也沒回憶誰(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想起了昨晚見到徵兵的告示,可汗大規模徵兵(昨夜見軍貼,可汗大點兵)
所有的徵兵告示(或布告或公告)上都有爸爸的名字。(軍貼二十卷,卷卷有爺名)
想到爸爸年紀大了,木蘭沒有哥哥,家沒有成年男子能代替爸爸去出征,木蘭才嘆息的……(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胸)點出來木蘭能替父出征的真相!
決定去買上鞍轡駿馬,代替爸爸去出征。
故事這麼展開。

你嘆息的時候是唧唧復唧唧的?


蟋蟀因聲似織布機而被稱為促織,那麼唧唧既然可以形容蟋蟀叫聲,為何不能形容織布機呢?
我認為這裡有點雙關,又有點像後面的互文。
雙關因為唧唧可同時合理地被理解為"機杼聲"、"蟋蟀叫聲"、"嘆息"。互文是後面「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東西在哪買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你聯想到那個場面。
綜合來說,三種解釋都合理,都說得通。然而是哪種解釋都不重要,因為重要的是有聲有色地把你帶入到了那個場景中。


你嘆息的時候發出「唧唧」的聲音?
「唧唧,又該交水費了。」「唧唧,又被女神拒絕了。」
好萌啊…


不知題主有沒看過舊時的木製織布機,在機上的轉軸部分活動時,木頭相互擠壓摩擦時,確實會發出尖銳的「唧唧」聲


樓主是看了Coursera上秦始皇的公開課?題外一句實在覺得老師講得一般就沒跟下去……(如果不是就忽略這句吧
樓主問為什麼沒人懷疑,想聽的答案是不是中國學生缺乏辯證思維、質疑精神呢,但個人以為不過是很少有人認真看語文課本罷了。
當然只要標準答案的考試方式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對書本的思考,學生更多在記憶。
另外,關於文章的解釋千差萬異,不能說唧唧聲一定是女嘆息,機杼聲便是錯的,如果課本上的解釋換成是嘆息聲,這個問題又會變成相反的詞語以同樣的語氣問一遍。
人本身對於已給出的答案大多都會呈現接受的姿態,這些答案可以被稱為常識,是構成世界能夠高效運轉的基礎。沒有懷疑是正常,如果懷疑多了那可能就是明顯錯誤了(與已接受的其他常識相悖)。
所以這個唧唧聲是機杼聲還是嘆息聲可以換作一道課堂討論里,引起這個討論點,沒有正確答案,讓學生們花10分鐘爭一爭~


後一句是木蘭當戶織。
所以自然是機織聲。
再後才是,不聞 唯聞之說。
織著織著,聽不到織布聲了,就剩下木蘭嘆息的聲音。
我理解,讀中國文言,應當適當釋放一下想像力,運用下場景構造的技巧。
就是腦補。


一年級我讓我們班的孩子們背這首詩的時候,問他們第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有個非常可愛的女孩說:……木蘭在窗戶底下織毛衣……
哈哈


其實我個人對這四句的理解是。
花木蘭在房間對著窗織布,織布機發出的聲音一聲又一聲。(這個時候,木蘭突然想起了父親將從軍的事情。不由自主的停下了織布。)屋裡聽不到織布機發出的聲音了,只聽得到花木蘭一聲又一聲的嘆息。


但教材的理解可能更傾向於花木蘭織布的時候發出了嘆息聲。嘆息聲蓋過了織布聲。


甭管這個了,將來不改成「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牛羊」咱們就萬幸了……


花木蘭的那個年代還沒出現小唧這種機器人吧……


私以為,教材無錯

本來就是有爭議的問題,具體考證如 @貓少納言 大佬所言,已然十分詳備。

即使作為教材,或者說教材編寫者,選一種主流說法是很正常的事。否則的話,如果什麼可能性都給出來的話,稍微了解過一些訓詁和版本的人就能明白那是多麼慘烈的一件事。

我認為的理想狀態是,對於初中生或者高中生而言,無需知道其他版本,至多可以知道一下此處有爭議,然後如果有學生有了思考,對此有另一種理解,那麼,是一個了解訓詁和版本學等進一步學習方向的機會。

可惜的是,問題出在兩個地方,第一是應試教育體系下,除了個別言之有理即可的題目以外,往往要求標準答案,然而文學的東西,除了常識,哪來那麼多標準答案,第二是語文老師的素養,僅以我個人經歷來看,我所見過的初高中語文老師,其古代文學授課的依據都只來自教輔,從沒見過哪個老師是有訓詁學和版本學常識的,因此在類似的問題上,其實他們並不比學生多理解多少內容,遑論將學生的思考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

再說點其他的,中學時候,如果老師出現口誤,提出質疑往往會得到表揚,但倘若質疑到了老師的學識層面,往往會被批做不尊師重道。我尊重敬仰所有教育過我的老師,但我認為尊師重道的傳統在現在應當有所揚棄。

最後瞎開幾個火,盡信書不如無書,以及只用一句又聞此語重唧唧就想證明唧唧復唧唧說的是嘆息聲的人你們和抖機靈沒什麼區別。


織布聲和嘆息聲都有。

呵呵復呵呵,木X敲回車

幾年前在貼吧看到的


推薦閱讀:

作為一部性變態的禁書,《洛麗塔》會對人的思想產生不好的影響嗎?
在余華先生的《許三觀賣血記》中,為什麼血的價格一直都是三十五塊?
納博科夫的《微暗的火》到底在寫什麼?
我們從教科書上知道的魯迅真實嗎?
如何看待水滸中的招安?

TAG:文學 | 漢語 | 詩詞 | 詩詞賞析 | 花木蘭 |